3.修亭搭桥,行善积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923
颗粒名称: 3.修亭搭桥,行善积德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144-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的瑶族地区瑶家热衷于在山溪、小河、溪涧、沟谷以及高山峻岭上修筑凉亭、桥亭等习俗。
关键词: 宁德市 桥亭 瑶族

内容

瑶家除择地建屋定居外,还热衷于在山溪、小河、溪涧、沟谷以及高山峻岭上修筑凉亭。假如到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莲花两地瑶民聚居的山乡村寨,就会在山区的交通要道上,在崎岖的古道中,看到一座座桥亭,或横跨小河,或横跨沟谷、山涧之间。这些凉亭和桥上盖瓦片或树皮,下是桶大的椽木,稳稳地架设在青石叠砌的墩子上,坚如磐石,稳似泰山。它是瑶乡的交通桥,也是精巧的建筑艺术品,更是供路人遮阴、避雨、歇肩、乘凉的建筑物。瑶乡的桥亭,全是木质结构,宽约三丈,长度以河流、山涧、沟谷的宽窄而定,长几米到数十米不等。粗大的柱子,撑起一扇扇排架,用串方和横梁连接,形成河谷上一条壮观的阴凉长廊,给过往行人一路方便,一段清爽,一身舒畅,更有一番深情。
  桥亭的桥面,全是寸许厚的油杉木板,块与块之间,衔接得不见缝隙,稳固得如整块青石,迈步其间,如履平地。桥亭两边是稳实的木质栅栏,把桥亭围得固若金汤。栅栏下,架有两寸厚的木板凳,自栅栏中间,延伸到桥亭的两端。两边栅栏下的长凳,可供人们避风雨,躲烈日,乘凉,也可供行人小卧解困。走进瑶乡,踏上这桥亭,见到桥下溪水在岩石间流淌,叮咚跳跃,胜似箫鸣琴奏,是那样的清新悦耳;山沟清风拂来,荡除一身爬山过岭的疲劳,使人心旷神怡。这时,人们便会感到瑶山的山情、水情、性情一齐向你围拢而来,更领悟到瑶家建筑桥亭,是向人们展示民族特有风情,更显示出瑶家的传统美德和文明。
  这种桥亭稍有损坏,只要寨里的头人提醒一句,后生们就立即把它修好。因此瑶山里的桥亭有的虽远离村寨,却打扮得美如寨子里的木楼。
  瑶家深山大岭除河沟、深涧中的桥亭外,还有建筑在高山古道上的凉亭。在全州东山瑶乡横贯瑶山与湖南、灌阳、全州县城相连的五条乡间古道上,或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间,或在高耸云霄的大界岭,瑶家都广泛捐资建筑凉亭,供过往行人避雨遮风、憩息纳凉。不仅如此,瑶家还为凉亭筹划茶田,给一人耕种,让这人一年四季为凉亭每日提供茶水两担,供行人止渴。在荒山野岭和高山岭顶上修建的凉亭,从基石、墙壁、拱门、柱头,都是清一色的石头,只有抬木、梁架是木头的。一亭青石,亭顶盖,坚实厚重,除横条数十年更换一次外,其他尽可传万古千秋。如全州东山瑶乡云溪岭顶的黄腊冲古道上的“积善亭”为清初时代瑶家筹资建成,亭基及两厢墙壁和两头通门全部是大青石料叠砌而成。两道过门也是半圆形拱石镶砌,门宽六尺、高七尺半。20世纪50年代公路开通,凉亭作用丧失,亭顶塌毁,但石墙门架仍在,石门上的楹联仍清晰可见。南边的门联是:跋涉路来云雾重,闲谈身入画图中。北边的门联是:云横溪岭人驻足,雨过屏山客驻骖。
  修筑凉亭,自古以来就是瑶家风行的积德行善的美德,而今公路四通八达,用修凉亭来积德行善就不必要了,但个人助人为乐的行动在瑶家几乎随处可见。

知识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瑶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广西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瑶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饰、多样的民族美食、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动人的民族观念、璀璨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间文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