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瑰丽的生活画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88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瑰丽的生活画面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12
页码: 2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的瑶族地区的瑶族生活的民俗风情,其中包括诱人的东山瑶家美食、瑶山糟酒甜如蜜、烟熏腊肉香又脆等情况。
关键词: 宁德市 生活民俗 瑶族

内容

1.诱人的东山瑶家美食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居住在全州的东山瑶家,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物资缺乏,饮食节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东山瑶乡地处石山嶙峋、土地贫瘠的山区,且无河流溪涧,清水贵如油,只适宜种玉米、红薯、高粱、糁籽和粟米等农作物。瑶民主食有玉米、红薯、糁籽、高粱等杂粮,稻米少有搭配。历史上,大多数村寨的稻米吃不到四个月。古有民谣说:“正月又耍又吃肉,二月又累又喝粥,三月四月麦子饭,五月退了像,六月饿打战,七月接到新(意为有新米),八月随便胀,九月禾镰挂上壁,十月饮食回原样,十一月红薯作三餐,十二月又借阎王账。”又有“要想喝到祖宗粥,上山砍荒种苞谷”的谣谚。半年糠菜半年粮,是古时东山瑶的饮食状况的真实写照。
  东山瑶主食多为杂粮,瑶家妇女在艰苦的生活中,运用自己的才智和手艺,粗粮细作,制作出独具东山风味的可口食品。
  苞谷粥,是常年的主食。每年苞谷收获后经秋日曝晒,脱粒后妥善装入木柜内保存好。每隔两三天,家庭主妇就要舀出三五升(每升三斤),用石磨磨成粉,用木桶装好以备食用。煮苞谷粥时,一般家庭是先用大鼎锅装一锅水,根据家里吃饭人数,将少许稻米放入锅里熬煮,待水沸,锅中稻米煮得泡胀,水变白色时,再将苞谷粉搅拌进锅中,用木勺将粉子形成的颗粒完全压碎,变成糊。再边拌边熬,一直熬到苞谷粉和米融合得难以区分,粥沸热中冒出大泡,才熄火把锅头从三脚架上提下来,放在灶台上冷却。开餐时食此粥有一股玉米浓香,可口饱腹。在东山瑶家,即使是少数殷实之家,一天也要吃上一餐苞谷粥。
  在五荒六月的断粮时节,家中断粮,地里苞谷刚灌浆,还未成熟成硬米时,如果摘回来,无论如何烧煮都是难以饱腹的。于是灵巧的瑶家妇女又采取一种办法——煮朗豆浆。其做法是:将灌浆未成熟的米粒掰脱,浸入水中,有时连同嫩苞谷棒子一起用石磨磨成浆液,倒入大铁锅中,熬煮成糊状时,再放入瓜叶或其他蔬菜,煮熟冷却。进餐时食之细腻可口,带一股清爽的嫩香,瑶家称之为“祖宗粥”。
  到了寒冬,瑶民坐在家里不能出门做事,为避免熬粥耗柴,就会用最省时省柴的简便做法:用钯锅架在火塘上炒苞谷。炒苞谷很讲究,一是要搅拌好,二是要看准火候。捣拌不好,一锅苞谷会有的焦了有的还未熟;看不准火候,早起锅苞谷未熟透吃起来坚硬难嚼,起锅晚了苞谷焦了就有苦味。火候恰到好处,炒出的苞谷才又香又酥脆。炒苞谷还有个有趣的传统说法——在下锅炒时,围在火塘边的人心情畅快,那苞谷爆花的就多,否则苞谷就不爆花。因此每当家里炒苞谷时,全家人以及来串门的人,一起坐在火塘边总是有说有笑开心极了。大人们常逗小孩子,要小孩子故意哈哈大笑。苞谷炒好后,主妇就会用竹筒装好,每人分给一筒,由各人装在兜里,想吃就吃。家境较差的人家,多半都是以红薯和炒苞谷来度过冬天的农闲日子。人们在出远门或到山上劳作中午不回家进餐时,也常带炒苞谷以解饥饿。
  东山另一种美食是红薯。红薯是瑶山喜种的杂粮。它不仅产量高,而且一粮多用。红薯是人的主粮,红薯藤又可以喂养猪牛。每年深秋挖红薯时,每家都先把红薯藤晒干储存起来,到严冬下雪无法上山寻找猪菜时就用干红薯藤煮潲喂猪。红薯挖好后,就用绳子捆成一束束的挑回家。
  红薯的一种做法是做红薯丝。红薯挖回家后,用浆叉叉成薯丝,放在竹垫上在阳光下曝晒干,使它没有一点水分,然后用木桶收藏好。第二年春耕生产时,放到米中煮红薯丝饭,这种饭又香又甜,吃饱不容易饿。种红薯多的人家,一晒就是几担,把深秋便宜的红薯加工变成昂贵的粮食,到春天自己吃不完时,还可卖给别人,将贱货变成贵卖之物。
  红薯的第二种做法是做红薯干。先将红薯蒸熟,起锅后,用刀将成个的红薯切成若干小块。在晒烟叶用的竹编上先放上干净的禾草,再将切好的小红薯块放在禾草上,经几个秋日的太阳晒干后,便成了干爽、有韧性的红薯干,然后把它放在防潮湿的石灰缸中,到次年春耕生产时,到远处犁田、割青或五月耨苞谷草时,便可作午餐干粮,既便于携带又能吃饱。
  红薯的第三种做法,是瑶家用以待客或送礼的红薯片,其做法较为精致。挖回的红薯经霜风吹蔫后糖度增高,这时将红薯洗干净,用大锅蒸熟,取出后将皮剥干净,放在一个缸子里,用干净的舀粥木勺,把红薯捣碎成薯糕。接着找一条新白布或红布手帕,用沸水洗干净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平台上。先把布摊开,再用木勺将缸里的薯糕舀一勺倒在布中间,把布四个角折拢成长方形,用手在上面轻轻挤压,使手帕中的薯糕依着折成的样式均匀地铺展开来,成为长方形的薯片。然后将布打开,用手细心地掺入成形的薯片布下,轻轻托起,而后轻巧地将薯片倒在事先铺好的稻草架上,后慢慢地把包布拉起。一块长方形、有菱有角、薄而结实的红薯片便展现在稻草架上。有的人还在红薯片上点上芝麻晒干后,薯片变得干爽坚韧,色泽透亮,食之清甜味美;还可切成小片,用油一炸,色、香、味俱佳,既酥脆又香甜。红薯片是瑶山薯类美味食品,一般用来待客和春节送礼,非嫡亲好友,难以品尝到瑶家这一名贵美食。
  2.瑶山糟酒甜如蜜
  东山瑶乡地处高山,寒气较重,因此借酒驱寒,活血祛风湿对强身健体有重要作用。因此饮酒便成了瑶山人的生活因此习惯,几乎男女老幼都嗜好饮酒,一年四季家中不断酒。东山瑶家会饮酒,更会酿酒。酿酒用的米是特别种植的,酒药村村寨寨的妇女都会做,男女都会酿酒,还有特制的熬酒灶锅和天锅。除烧酒(蒸煮的米酒)、水酒(酿好的酒放入适量的水,将酒糟的酒泡制而成)外,瑶家最为重要的是糟酒(冬酒)。不逢年过节,贫困人家一般不会酿制烧酒,而即使再贫困的瑶家,也会制酿几缸糟酒。它不仅仅是以酒代茶招待客人的传统之物,更重要的是春耕生产的五六月间,上山耨草时用以祛热解暑止渴饱腹的重要饮品。
  东山瑶家酿酒除用稻米、高粱、粟子、玉米等粮食外,穷困人家更多的是用山上的野果沙粮籽。这种带刺灌木虽然长得矮小,但结果特别多,霜降后果子变红,即可摘回一晒,稍去水汽就可掺和大米或高粱酿酒。再有一种就是小栗树。立冬后,满山满岭的小栗树上结的籽已成熟变黄。瑶家妇女便背着米箩上山采摘栗树籽,有的一采就是数百斤。将栗树籽壳脱去,用箩筐将栗树籽装好,放入溪水里浸泡数日,一直将籽中涩味泡去后,拿回来再掺在大米或高粱里蒸熟,加上酒药便可酿酒了。如果用来制作烧酒,酒药就要放重,成酒后酒气浓烈,酒糟难以入口,这样煮出的烧酒就多。如果要酿冬酒,那就要精心配制了。
  酿制冬酒一定要用立冬后的井水。原料中有一定量的大糯米。用大糯米配上高粱叫高粱糟酒;配上粟米,叫粟米糟酒;配上栗树籽,叫栗树籽糟酒。纯糯米糟酒只有富户酿一两缸留作自饮。一般人家多是酿杂粮糟酒为多。沙粮籽糟酒、栗树籽糟酒更是穷困家庭的主要酿酒原料。
  酿制糟酒时,首先将糯米和掺和的杂粮或野果拌匀,用水浸泡十二小时以上,然后用篾织的撮箕装好将水滤干,倒入木甑里蒸熟。酿酒用的缸子,一定要清洗干净,绝对不能沾上食盐和油,缸壁上抹上酒药。把蒸熟的糯饭(酿酒饭)倒在大簸箕里摊开,晾凉到适宜温度后,将酒药碾成粉末,撒入糯饭中用手合拌均匀,再用箪子舀少量温水,拌入适量酒药,将水泼洒在糯饭上。一切原料拌和好后,将糯饭舀入缸中压紧,中间开一深五至七寸的小孔。用竹厢把缸子盖好,然后将整个缸子垒入谷壳老糠堆里,从上到下塞得严严实实,用谷糠蒙好,经两天发酵即成酒。这时便可将谷糠拨开,使它通气退烧,保持成酒甜度,如再让它发热,酒就会烧坏变酸。
  酒酿成后,留作冬酒的,就要备一个大海坛,洗净烘干后,便将酿成的糟酒舀入大海坛里,有的海坛可装三四缸糟酒。海坛装满后,加上盖子,并用石灰和纸筋拌成灰浆把坛口密封好,待来春大搞生产时才开坛取糟。经过密封的糟酒,色呈淡黄,甜如蜜汁,闻之香气扑鼻,饮之淳厚爽口,且有提神、消食、解暑、饱腹等多种功能。瑶民进餐前会舀上一些兑上泉水喝一碗,另外还用于招待客人。客人到瑶家,一进寨入门,主家就会摆上一张小方桌,用小碗盛上一盘酸姜、豆角等素菜,然后摆上大碗,提来一大罐冬酒,满满地斟上,客人最少要喝上两碗,才算看得起主人、够朋友。
  冬酒还有更重要的用场。五黄六月,瑶民在暑热的天气上山耨草时,天热口渴,就会用一个小木桶装上几碗糟酒,到井边冲上一桶泉水,提到地里,劳动时渴了喝一碗止渴,饿了喝一碗饱肚,一直到收工才回家吃饭。还有一个习俗:提到山上的糟酒,凡有人过路,口渴或肚饿了,只要发问,主人都会请喝酒。因瑶家有这种良好风俗,所以进入山高路远的瑶乡,在暑热的五黄六月,也不用为缺水肚饿担忧。
  3.烟熏腊肉香又脆
  瑶家生活较为清苦,粮食缺乏,饲养禽畜甚少,一年除逢年过节或生日等喜庆日子能吃上肉外,平时很难见到肉食。即使殷实人家,能有豆腐送酒,十天半月吃上一顿荤菜,也算是一种享受。但是每到年关前,无论家里饲养了年猪或未养年猪的,都要设法做被人称之为瑶山珍馐佳肴的烟熏腊肉。
  瑶山的腊肉制作很讲究,有腌、熏、煮三道工艺。每年立冬之后,气温变冷,这时杀的猪就可以制作腊肉了。因瑶家的烟熏腊肉都是自做自食,故一般要到腊月杀年猪时才制作。
  宰杀年猪后,用灶锅烧水烫好,再用刀将猪毛刮得干干净净,而后用铁钩将猪倒挂在横木杆上,舀清水再刮洗一遍,接着把猪剖开,将五脏六腑取出。全猪从脊梁分两半剖开摆上案板,再把猪皮用刀刮一次即可,不可将肉放入水中冲洗,让鲜肉保持新鲜干水,不受任何污染。随之将肉切成一两公斤一块,分层装入洁净的瓦缸内,每装一层就洒上适量的食盐、米酒、五香粉等腌料,而后加上缸盖。将瓦缸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不能让它受潮湿,搁置两到三天,让盐、酒渗透肉质,再取出来,用竹篾或棕叶子将肉一块块地穿起来,以便挂在火塘上进行烟熏。
  火塘上挂肉的横杠,一般用毛竹竿或结实的木条。每吊肉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不能粘贴在一起。熏肉悬挂的高度,距火炉三到五尺,以便让肉慢慢地接受火塘火烟的熏烤。鲜肉在火烟的熏烤下,挥发掉水汽,颜色由白逐渐变成蜡黄,散发出馨香的腊味。火塘烧烤的木柴,多用柴蔸,火势不宜过大,否则烘熏的肉渗出油来,就会失去腊肉香味了。熏烘时如果用谷壳、玉米棒渣或草,那熏出的腊肉色泽、香味就会更加浓烈。鲜肉烘烤久了,会蒙上一层黝黑的烟尘,但不会影响肉质,相反会使肉质更加黄爽透明,其味更加香美,故有瑶家腊肉年头吃到年尾,味道越吃越美之说。
  瑶家腊肉制作在于腌熏功夫,味美要靠烹饪技巧。烹煮腊肉首先要讲究刀工,次在火候,再次才是作料。腊肉从火塘上取下,放在盆子里,用45℃左右的温水一泡,拿一小把禾草往肉上一抹,蒙在肉上的烟灰立即脱落,看到的是一块澄黄腊透,泛着香气的烟熏肉。在解刀时不能切成薄片,必须切成厚度半0.5厘米,宽约3厘米,长约4厘米的肉块。烹煮时先配少许姜片、蒜头和适量茶油,待油锅爆响,将腊肉倒入锅内,爆炒至油溅出,腊肉颜色由原来的澄黄变成滋润透明时,即时加适量酱油、食盐、酸辣椒,加盖煎至爆响后,揭盖用锅铲将酸辣椒碾碎,放适量清水,加盖用温火焖上二十分钟,再放上少许青蒜、香菜,炒至水尽,见肉质黄爽透明,即可出锅入盘。
  这般烹饪的蜡肉,色香味齐备。观之腊黄透亮,嗅之香气扑鼻,食之香脆可口,肉质瘦而不涩,肥而不腻,脆嫩怡人,故有瑶家珍馐佳肴之美誉。

知识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瑶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广西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瑶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饰、多样的民族美食、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动人的民族观念、璀璨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间文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