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欢乐的劳动场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8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欢乐的劳动场景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19
页码: 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的瑶族的习俗的情况,其中包括瑶圩采购农具忙、播种时节开秧门、有趣的“打蚂蟥”、插完田后“粉禾仓”、深秋寒冬,打锣挖地、种子落地不能捡等情况。
关键词: 宁德市 民俗 瑶族

内容

1.瑶圩采购农具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耕田种地其理亦然,每年春节过后,桂林各地农具节便热闹开来。这种传统的节日每年都如期进行,风雨无阻,数十里的农民都会赶到举办节日的集市地点,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具和种子,同时岀售自己制作的农家用具、种子或其他生产用品,为春耕生产筹集用金。这种备耕备种的农具节,可谓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惯和特色。
  在恭城、阳朔、平乐三地交界的八岩,每年桃花落水、李花争妍的农历二月初二,三县的瑶族同胞就会相聚在一起,赶一年一度的第一个瑶坪(这奇特的瑶坪一年中只有三天,即农历二月初二、六月十三和十二月二十八)。这个自古传承下来的瑶坪,都在特定的时间,有特定的内容,且起到一种特定的作用。六月十三,正值生产护青保苗时节,以解决青黄不接时生活安置和防虫施肥等农事为主。十二月二十八,是置办年货。农历二月初二,正是备耕时节,这个瑶坪对一年的生产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赶这坪日,从来就是无论天晴下雨,都照赶不误,为的是备好农具,搞好春耕生产。
  俗话说:“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开春二月,多是濛濛细雨,一天到晚下个不停。古朴敦厚的八岩瑶家,认为二月初二的春雨是百业兴旺的大好兆头。因为下雨把土地淋湿润了,“湿润”与“时运”同音,人们就把二月初二下雨作为时来运转,今年生产定然获得好收成的吉兆。
  这天清晨,赶瑶圩的人肩挑背扛着早已备好的物品,从四面八方涌向八岩这古老又兴旺的村庄。绝大多数的人是赶早摸黑来的。因为这瑶圩的习惯是应着“百事求早,阳春要赶早,生产要宜早”的意识集聚成圩的,过了午后,人们只能挑着买到的物品散圩而归,不能挑着要卖的物品进圩,否则就要被人嗤笑为“做倒事”。因有这一赶早圩风俗,早晨八九点钟时八岩的街巷圩场已经是人山人海。在流动的人群中,有的穿着披红绣锦的民族服装,有的披着蓑衣和黄色油布。一些年轻的妇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娇俏动人。她们的头上包着用彩色丝线绣上梅花图案的藏青色头帕,头帕的两端缀满彩色饰物,分别从前额及后颈处垂下,头稍一转动,就会发出闪闪的金光。衣服的襟边和袖口都镶有五彩绣条,男女都捆有绑腿,并系一锦线带子,显出矫健英俊的气质。
  八岩瑶圩,一溜长街,摆满了山货、土特产,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凡要卖的农具和大件的家庭用具,左边都挂有一个草标,表示此物出售,无需叫卖,赶圩的人一看就知道。如果所售物品已有人买了,就把草标摘下,以免别人再问。购买的人要么不向卖主问价,如果问了就一定要还一个价。如果卖主告诉了你价是多少,你不还价就走,卖主是不高兴的,因为这样的行为等于是说他的东西一文不值。如果你是买生产农具,可以按质论价,千万不要品评这农具的好坏,以避不好的彩头。所以在农具摊前,无论是卖主还是买主,讨价还价评品质量,都是彬彬有礼,充满相互祝福之声。
  赶圩的人把春耕生产用具,诸如犁、耙、扁担、箩筐、箕、打禾方桶、风车买回去后,犁耙要落土放在家里,不能悬空挂起,表示犁田耙地一本万利;扁担不能放在地上让人跨越;打禾方桶,别人见了不能讲是方桶,而是叫富桶;风车放在堂屋,忌讳别人空摇。如此等等的规矩,既可保护用具,又寓意工具对劳动生产所起的作用和带来的福利。
  随着三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二月初二古老的八岩瑶圩比过去热闹得多,也繁华得多了。
  2.播种时节开秧门
  桂北瑶家有句农谚:“大人莫听小孩哄,桐籽开花才下种。”瑶山稻谷播种时节,在过去多在清明前后。谷种播下秧田,经精心护理,用肥料催壮,除虫,长到四十多天就可插田了。第一天插田,叫做开秧门,是夺取一年丰收的开张劳动,故而有许多传统规矩是要大家遵循的,谁都不能逾越。
  开秧门早晨,要遵循百事宜早的规矩。鸡叫头遍,家里劳动的主事人就要起床把捆秧的禾草去掉乱茅,用棒槌将草捶软,分成一扎扎捆好,待全家参加开秧门的人起来时,每人分给一扎。各人接到后,身上捆上一条腰带,将捆秧的禾草往背后腰带里一扎,便跟随主事人摸黑向秧田走去,谁也不能讲话。
  到了秧田后,不能立即下田,要站在田顼上。主事人先下田,扯一束秧,扭下嫩绿的秧尾,将双手臂搓擦一番,口中轻声念道:“吉日开秧门,亩亩超千斤;今日秧门开,种田发大财。”说罢将这束秧往田壇上一放,大家便一齐下田,照样扭一束嫩秧尾,将手臂搓擦一番,据说这样做了,插田再累,劳动强度再大,都不会“生秧手”(意为手臂发炎疼痛)。开秧门的早晨,一定要把第一天计划插田亩数的秧扯够,才能回家吃饭,而且还要多出一点,有插不完的剩秧才好。这有个古老的说法:第一天插田不能少秧,如果扯的秧不够,就会有“缺少”的不利预兆,这一年就会样样缺少,缺吃少穿。只有剩秧,才是百事有余,大吉大利。再一个就是必须收早工,意味百事求早,样样都好的吉兆;如果第一天插田很晚或熬黑才完工,叫做“摸螺蛳”,有米难捡吃,就预兆难得丰年。因有多种忌讳习俗,第一天插田时全家大小劳动都非常认真。
  早晨扯好秧,主事人讲秧够了,大家才回家吃饭。这天早饭,每人都有三块酢肉(粉蒸肉),古时就有“插田三块酢,懒人莫给他”之说。这三块酢肉,表示对劳动的犒赏,也是警示大家在这插田的大忙季节,一定要勤奋劳作,千万别怠惰。还有个规矩,无论大人小孩,都不得用汤泡饭吃。说是泡汤吃饭禾蔸就不稳,插下的秧会浮蔸。因此插秧期间再苦的家庭都不煮稀饭,再好的家庭都不煮三鲜汤喝。瑶家最喜欢的就是插田到半个上午,或半个下午,家里的人去送打尖的食品时,多是送油煎好的过年留着的或新近打好的糯米糍粑。据说吃了这糯米糍粑,插下的秧就像糯米糍粑一样和泥土黏在一起,用力扯禾苗,它都不会被扯脱。这些古老的习俗,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荒唐,但可以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有趣的“打蚂蟥”
  插田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又需要技艺的劳作。大家把秧挑到犁耙好待插的田埂上,就将一束束秧苗抛进田里,分布得疏密适宜,而后大家就下田插秧。一般老人和小孩动作缓慢,他们多靠在田的陡坡或田脊边插;年轻力壮的男女,多是各自找好对手,一个插前行、一个插后行追赶,叫做插跑马田。这样相互追赶,边走边插,那速度的快捷、分秧的技巧、插秧的利落,好比公鸡啄米。劳动中往返追逐,一线拉开,后面的如追上了前面的,就伸出手掌,狠狠地在前面人的小腿重拍一下,那人小腿上的皮肤顿时一片绯红。前面的人会及时加快速度,赶紧插到尽头,而后转头来追逐“报仇”。如此相互追逐,若后者追上前者,意思是说前者被蚂蟥叮住了腿,行走不便,移动困难,后者帮他打掉,故而叫做“打蚂蟥”。这种劳作中的游戏,多是众多男女青壮年在一起插田时进行。竞赛中男女一字排开,你追我赶,汪汪良田在他们的手下被绣成匹匹绿色的锦缎。在这有趣的插田竞技中,人们心里充满了对丰收的希望。一些青年男女往往借栽种和丰收的时候,去播种爱情的种子。这时,在田野上,便飞起阵阵轻歌,一答一对,活泼有趣。
  男:
  苋菜无油莫打汤,旱田无水莫撒秧;
  垌里无妹懒歌唱,庙里无神枉烧香。
  垌里插田的妹仔听到这逗趣的歌声,会立即回答:
  枫木叶子三个角,随风吹下秧田角;
  摆在眼前装不见,眼睛是个桐籽壳。
  男:
  四月插田水又黄,哪个插田不扯秧;
  哪个天干不望雨,哪个妹仔不连双。
  女的听男的调情,就也大胆地唱道
  插田秧好不生虫,耕田种地哪误工;
  有心栽果树下坐,哪个时候不相逢。
  男:
  四月插田水又浑,捡个螺蛳有半斤;
  小妹你若不相信,回家拿把秤来称。
  女:
  垌里插田好多人,偏捡螺蛳给我称;
  哥是秤砣妹是秤,刚刚压到定盘星。
  如此歌来歌往,使人忘却了疲劳。在这样优美的歌声中,人们愉快地插完了秧。
  在“打蚂蟥”的竞技中,有的人手艺不精,动作缓慢,被追到挨打后仍不思奋进,以致阻碍别人的工作进度,追逐的人就会在他挨打后另起一行。若次次接不上,他就会被留下一块田来单独插。若追逐者再次把禾行插到顶,被丢下的人就被新插的禾行围住,这叫做“关猪仔”。插田被“关猪仔”,对年轻人来说是很丢面子的,会受到妹仔的嗤笑,被说成是无用的男人。所以桂北地区的青年,特别是一向插跑马田的兴安、全州、灌阳、资源等地的瑶族青年农民,从小就练习插田扯秧的功夫。这几个县的青壮年男子,论插田扯秧,在桂林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手。
  4.插完田后“粉禾仓”
  桂北山区瑶乡,在插最后的秧田时,常开展一种情趣盎然的“粉禾仓”游戏,乐趣无穷,且寓意深刻美好。
  这天,主家请来的人把所有的田插完后,下午大家就七手八脚地把秧田里的秧扯光,清理好。用牛犁一遍田,再用木耙平整好,大家就下田插秧田了。这插秧田主人不管怎样都要参加。先由主人起行,大家才动手插秧,当插到快要结束时,就相互抓田里的泥巴往身上刷,互相哄闹,目标不集中,到了最后主人就变成了唯一被粉刷的对象。其意是给主人把谷仓粉好,秋收后好装谷子。主人被大家刷得鼻子眼睛难以分辨了,变成了一尊泥塑罗汉,还是乐得哈哈大笑。最后大家跳进江水里泡洗干净,才高兴地回家休息。
  到了晚上,那餐“粉禾仓”酒饭菜肴丰富,有荷包蛋、粉蒸肉、炖老鸭、烟熏腊肉,那土茅台酒更是醇厚浓烈,非醉到人讲话舌头打战,走路如风吹摆柳不可。客人喝得越醉,主人越满意、高兴。因为这样才表示今年的禾苗长得苗壮穗长,秋后粮食收获仓盈囤满。
  如今这插田习俗有了一些改变,但开秧门不能缺秧,要早收工,插田竞技 之风,喝完秧田酒的习俗,在桂北瑶乡不少村寨还很盛行。
  5.深秋寒冬,打锣挖地
  每年深秋和寒冬季节,只要你步入瑶山,就会听到山岭间传来铿锵的锣鼓声,悦耳的歌声。其歌唱道:
  一锤鼓来一锤金,
  惊动山头土地神,
  土地神明莫见怪,
  凡间锣鼓闹阳春。
  ......
  我把五哥安在位,
  安在山中土地神,
  你在山中立了位,
  一年四季好收成。
  ......
  日头出来照东门,
  得见仙姑下凡尘,
  得见东方人耕种,
  百姓做工真殷勤。......
  打锣挖地,在桂北越城岭的红瑶、花瑶、盘瑶、苗族、壮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很流行。大家听说某地举行“打锣挖地”开荒,便会自备劳动工具,汇集到开荒地点。主家对帮忙垦荒的人无需金钱酬谢,只需备好饮食即可。
  清晨,在主家的带领下,帮助挖地的人来到山坡上。锣鼓师傅向荒山烧香化纸,祈祭山神后,锣鼓齐鸣,歌师高歌领头,荷锄的人便在锣鼓声中和着山歌,随着鼓点的节拍挥锄,动作整齐而又富有节奏。锣鼓声密,锄头紧挥;锣鼓声稀,锄头慢舞;锣鼓声停,众人休息。
  打锣挖地的协调劳动,明显呈现出氏族社会集体劳作的原始生活形式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瑶家聚集的山区,每年一到秋天,坡岭上,男女合力,人群奋进,有的用柴刀劈荆斩棘,有的挥动大锄狠挖荒地。分工讲究,井井有条。同时,氏族制的遗风仍然可以从这一劳动的风俗事象里找到。在打锣挖地的重要劳动耕作生活中,主家必须请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歌师为挖地开荒的人助威高歌。他们一人腰背一个大牛皮鼓,一人提一面铜锣,站在荒坡的高地上又敲又唱,指挥大家的行动。手拿砍刀、锄头的瑶家男女一字排开,列队挥刀舞锄,动作协调,歌声和谐整齐地开垦荒地。在这种繁重的劳动中,歌师那富有艺术魅力的劳动号子,便成为鼓舞情绪、激发斗志、增添活力的良好动力。
  打锣挖地正表现出浓重的民间宗教的色彩。大家进山后,鼓锣歌师在挖地前要祭祀五方土地神灵和龙神后土。据说,这样挖山时才安然无恙,不会有流石伤人;种下的作物也才能风调雨顺、确保丰收。《打锣挖地歌》唱道:
  我把大哥安在位,安在天门土地神,
  你在天门安了位,四方雨水要调匀。
  我把二哥安在位,安在衙门土地神,
  你在衙门立了位,官司来往要查清。
  我把三哥安在位,安在街前土地神,
  你在街前立了位,生意来往要公平。
  我把四哥安在位,安在桥头土地神,
  你在桥头立了位,千祈保护过桥人。
  我把五哥安在位,安在山中土地神,
  你在山中立了位,一年四季好收成。
  五方土地安位了,又安中央土地神,
  你在中央立位了,今日莫误唱歌人。如果挖地的队伍中有人稍落后了,歌师立即跳到那里,高声唱道
  哟哟哟!
  锄头不利用力磨呀啰啰,
  手梗子用劲腰莫驼哟啊;
  深挖快翻忙赶上啦,
  回家慢慢把酒喝啰!
  唱歌人在这里是以领头唱歌挖地者代表参加打锣挖地活动的人。
  如果中间休息,在抽烟休息之前也先得由歌师敬神抽烟,众人才跟着抽烟。主家送来饭菜,也得先摆饭敬神灵:“主人摆饭在山中,摆出茶饭敬神公,大小神灵来领受,众人一齐吃晌午。”可见土地神在打锣挖地的风俗事象中的地位了。如果你问担任歌师的老阿公,他会毫不忌讳地告诉你,瑶家开荒要请歌师,一直是老辈相传下来的习俗:有歌师敲锣打鼓把山神唤醒,开出的荒地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歌师敲锣打鼓,又唱又跳,山神高兴了,才庇佑挖地的人不费劲不耗力,齐头挖上山坡。
  6.种子落地不能捡
  桂北地区的农村,广泛流传着“饿死不吃谷种,馋死不吃菜种”的谚语。种子是生产丰收之本,农民对种子的选择、保管、播种都有很多规矩,特别是东山瑶族同胞,对种子的收藏运用,更是有许多规矩。
  凡是被选定为种子的稻谷、苞谷、花生等,都要精心地晒干,用最好的木桶、瓦缸或瓷瓶保存起来,不仅人不能吃一颗,也忌讳老鼠。如果种子被老鼠啃吃了一点,就是遭伤害,所有种子就不能再用。瑶民认为种子未落土先遭灾,种下也不可能获得好收成。
  在春耕春播前,从木桶或瓦缸里提取种子时,不能用秤称,只能估计播种的田地需要多少种子,用竹筒舀个大概数量即可,一般要多不要少。如果用秤称种子,就是对土地小气,不大度。人对土地吝啬,土地对人的回报也会斤斤计较。
  播种的当天,凡是地里要播的种子如苞谷、花生、高粱等,都由参加播种的妇女用一条四方手巾包好,放在挑肥的畚箕上面。挑起出门走在路上,无论喜丰收蒙玉祝摄遇到谁都是点头一笑了之,不能开口说话,就是别人发问也只能以笑作答。据说挑着种子没到地里开口,有无根之苗难结果实之嫌。到了地里也不能将种子放在地上,要把种子放在地边的石头上,或挂在树上,总之不让种子沾地。等到地犁好,用耙耙平地,将大坨的土块用锄头敲碎,开好坑放上下脚肥料后,才能放种子。放种子遵照“鸡公不生蛋,牛牯不下崽”的俗语,忌讳种地由男子播种,因此有些地方自古就风行由妇女丢种子入坑的习俗。丢种子时,有时没有把种子丢进坑,掉落在地面也不能拾起来再丢进坑里,即使有时不小心把很多种子洒在地上也不能拾起再播,这是自古传下来的“种子落地不能捡”的规矩:是种子就应该是落地生根,如果种子已经落地,再拾起来播种,就是落了地的旧日种子了,按理旧日种子是“哑种”,再播入土内发芽率就低。如果是苞谷,落地了的种子再捡起播种,那苞谷结的棒子就结子不满管,哑子苞米棒就特别多。
  山里的瑶民这些播种的规矩礼俗,都寄托着丰收的希望。把种子看成是一年获取丰收的宝中之宝,遵守严格的播种习俗,这对精耕细作、夺取丰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桂北瑶家深居崇山峻岭,田地较少,多数人都刀耕火种地种植杂粮。每年寒冬腊月,就选择荆棘丛生的荒地,带上一把木杈、一把镰刀,背上两个烧熟的红薯,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把荒茅砍倒晒干,等到春天播种时节放一把大火,将干枯的荆棘茅草烧成灰烬,然后将苞谷、粟米种子播入毛灰之中。
  瑶家过去靠这种刀耕火种的习俗,收获了不少火烧苞谷、粟米来维持半年苞米半年糠的艰苦生活,故有“瑶家有碗祖宗粥,茅灰苞谷火烧粟”之说。

知识出处

瑶族民俗风情

《瑶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广西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瑶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饰、多样的民族美食、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动人的民族观念、璀璨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间文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