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866
颗粒名称: 附录四 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
页数: 9
页码: 284-291

内容

福鼎县双华片畲族调查报告①
  (1959年1月15日)
  (上略)
  双华片共有326户,其中畲族260户,占总户数79.75%;人口1238人,其中畲族1107人(男532人,女575人)占总人口89.42%。分布在华中、华双、华阳等13个自然村,以华阳、华双、华中3村最多。华阳有137户580人,华双有129户445人,华阳有77户204人。他们靠辛勤的双手耕种田地养活自己,并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
  畲族并不是土著的民族,根据访问材料所得,和现有材料证明,他们最早住广东凤凰山,所谓“广东人文之盛,尤我所自出之区也”[汝南郡兰(蓝)氏宗谱]。从一世祖朝聘公率领族人入闽,住居罗源、连江起,畲族才转移流徙,过着颠簸生活,直到重入福建为止。住居罗源、连江不久又折向浙江,入居平阳县的蒲门、甘溪、岚下。其时,浙江造城,官府勒令畲民捐造城费1000多元,畲民以为自己是客人,加上生活未安定,没有献出这笔巨款,于是就从城里被赶到城外附近的山村野地。由于人口的不断繁衍,使原居的村落无法容纳下去,只好就食他乡,于是一部分畲民,就于明末崇祯年间迁居福建,来到了双华,另一部分于清时亦继踵而来。汝南郡兰(蓝)氏宗谱云:“余兰(蓝)氏上祖由闽省而来蒲门、甘溪、岚下,继徙鼎邑二十都华羊,迄今十有六世矣”,又“生齿日繁,播迁靡定,或住罗唇,或屯奥头,或徙阮家山、苏木垟以及泰邑、福安、霞浦等县”。另一序云:“初兵革频仍,民靡有定,我三世祖德泰公偕昆季披荆走险,历尽艰辛至平邑蒲门、岚下、奠厥攸居。嗣后以生以育,子姓繁昌,或迁鼎邑华洋、罗唇或徙奥头阮家山以及泰邑、福宁等处,难以枚举。”
  以上记载,除说明本乡的畲族是从浙江迁来之外,并指出他们颠簸流徙的原因,就是“兵革频仍”生活不定。为了寻找安居之地,不烦“披荆走险,历尽艰辛”来到福建山高水冷,安全地带。(下略)
  ①陈永成:《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138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一、生活习俗
  双华乡畲民的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同一血缘同姓的家庭,通常聚居在一起,他们基本上还是父系社会。传说里说到盘瓠“是男的,生了三男三女的后代都跟父姓,即现在的雷、蓝、盘各姓,三个女儿招了女婿,后来生子亦姓父姓。现在还一直保留着父系社会制度,妻子婚后一般是跟丈夫住。独女可以招赘,如果男女都为独生的,则所生儿子分姓两姓”。
  1.家庭与社会组织
  过去这里多大家庭,祖孙三代同堂的很普遍,蓝茂学的先祖曾有过60多人居住一处不分家。据说蓝姓有一家50多人同聚一堂,后因年景不好,生活窘迫,找不到粮食,全家只好靠一锅烟叶充饥度日,为了四出就食,只好分家。临近解放前几年,大家庭已少如凤毛。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张君义的遗风”就没有了。究其原因,是家庭的主人,即一家之长的父亲(或祖父),驾驭儿孙的权力慢慢弱了。那种“父叫子死,子不死不孝”的神威,淡泊到不可收拾,渐渐地,儿孙在家庭中露出头角,有说话的余地与自主的力量,只要一个说“分”,就会一呼百应都主张分,失去权力的家长,不好执拗,顺水推舟,只有答应。
  以前分家是件大事,动辄就会招致兄弟间头破血流的抗争,因此这工作必须在舅父主持下进行。舅父亦知道任务的艰巨,但社会的习俗,不好推却。因此,土改时,群众曾这样说:“大舅花那么大气力,才把一家的分归(分口)做好。如今党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田地,做到天下农民个个没意见。共产党实在伟大。”
  父亲的财产,女儿没有继承权,只有出嫁时,得到一点嫁妆,除此之外,一切财产,均由男子承接。长嫡子除应得平分1份外,有权再得1份。招赘只有能担负扶养双老与繁殖本家后代的职责才可以得到财产。无子女的遗产由亲属继承。
  本乡没有祠堂,钟姓祠堂有2个,l在浙江,1在佳阳;蓝姓只有1个,在浙江;雷姓本来也有1个,据说在施工兴建半路,被台风刮倒,以后就没有再建。管理祠堂的是族房长,由本族中有权有势有财产的人担任。他的权力很大,除负责祭祀祖先,管理公有财产,并能指挥全族人员参加与外族械斗,只要他一呼就有百应,听其调动。本族内部的纠纷,亦是由他调解,他是畲民中的领袖人物。本族人民与其说敬他,不如说畏他。
  2.物质生活
  勤劳俭朴是本民族人民的优良传统,男女老少同样参加劳动。妇女的劳动能力个个精强。男人出外做工,家里一切事务皆由妇女担当,耕种、砍柴、进城买卖、照顾孩子、料理事务,里里外外无不插手。至若纺麻织布尤其能事。这里每家都种植苎麻,5月、7月尾、9月中旬1年收成3季。雨天不能出工,或是农闲或晚上,她们就在家中纺麻、编织各种成品,如夏天的衣衫、蚊帐、麻袋、干粮袋、围身裙、绳子、盖头巾以及蓝白两色缀有简易文字的围身裙带子。有时掺杂一半棉纱,织成冬衣。一件衣服的织成,前前后后经过12个手续,花工很大,有时还要雇人家加工、染色,每丈一般要染费1.3元,上等的则需2.2元。因此,除非贫病交加,极度困难,是不把这些来之不易的产品出卖的。她们之所以不惜时间与精力去搞这些非卖品,是因为:一是这活大人小孩都可以干,而干活的时间又是在农闲,因而它可以锻炼孩子勤劳的习性,养成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传统;二是自织的布经得起磨损、耐穿,做夏衫穿之凉爽,劳动流汗时,不会粘在身上。
  畲族的服饰,男人受汉族影响,几乎全部“汉化”,没有什么差别;妇女的打扮亦近似汉族,平时非做客、看戏是不穿民族服装的。“改装”的原因有二:一认为穿本民族服装不光彩,怕人笑话,难为情;二缝制本族服装花时间,单单右襟图案,就得刺绣4天。为了节省时间用在生产上,一般妇女都只穿汉装的粗布衣,喜穿黑色衣服。本民族服装式样相当讲究,一般是向右面开襟,衣领、袖管内外皆缀花边,胸襟绣有碗大图案,有的是鸟禾花草,有的是亭台楼阁,有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古代英雄。不论哪种图案,都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味。襟袖间挂一条红色飘带,据说是高辛皇帝敕封的。劳动时则换以红手帕,用以擦汗。下身穿裙,对片开,边镶以花纹。鞋黑色,上绣有花草图案,前方平秃,像船。裙子每个已婚妇女均有一条,据说一生只穿两回,一回是结婚,一回是老死。男人结婚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长衫外套以马褂,背后绣有图案,或鸳鸯或龙凤相戏,头戴碗形大帽,细藤编成,尖端缀以绺发,其样式一似清宫廷文官之帽。头发结成一条长辫,从脑后垂到背上。鞋亦前端平秃,上缀有两束丝结向上翘起。平素多穿粗布黑衣,对面开襟,样式与汉族雷同。
  妇女的发饰,因婚否有所区别。已婚妇女则在脑后梳一半椭圆形的发髻,周围以红色绒线,上插银簪一根。两束黑发,细而长,分别撒在额边;结婚时,头顶冠以尖形小帽,形似半截牛角,上缀有银饰器及各色料珠,有垂挂脑后,有遮拦额前,晃晃摆动,叮叮作响。未婚少女,则梳一根修长发辫,驮在背上,几条粉红色羊毛线,斜圈脑顶,呈600。妇女头顶或髻旁,如果所束是白色,那是死
  了丈夫、父母,或为翁婆挂孝的一种标志。畲族妇女,特别是姑娘,头上常着一顶小斗笠,配以五色料珠,水红色丝带,玲珑可爱,平素妇女头上多缚一条黑色丝巾曰“头丝”,表示已婚。
  畲族人民住居高山溪谷,房屋十分简陋。除地主或富有人家住瓦房外,一般劳动农民,多是居住茅屋,四面墙壁以碎石叠成,顶上盖以稻草,由于灶无烟囱设备,整座房屋都被炊烟薰得墨黑。新中国成立后,畲族在党的领导下,打垮了农村封建势力,不但土地还了家,连房屋也还了家,畲族多搬进瓦屋居住;更因为双华是老区,受国民党摧残比较厉害,茅屋被烧的烧,被拆的拆,残破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大恢复。这次双华乡遭遇空前的台风袭击,房屋倒塌的不在少数,在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受灾的住户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3.婚姻
  畲族的婚姻尚保留外婚制残余,同姓是不通婚的,青年男女的婚姻自己不能作主,皆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买卖婚姻,要结婚很不简单,聘金通常是10多担谷子或100多块银元,此外,“定亲”、“定日子”、“迎娶”,都有规定繁重的礼物。订婚时,男方送画有龙凤的红帖2张,红线2束,冰糖或饼两包,鸡、面、酒、银戒子1副。女方则回以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谷种子、麦种子、万年青、葱根等。种子表示新娘来家做种,传育后代,葱根则表示夫妇白头到老。畲族男女结婚日子多取在冬天,七月半男方告以迎亲吉日,并给女方送鸡蛋、面、酒、饼;女方则回以裤子1条,或毛巾2条。迎娶前两天,男方又得给妇方送猪肉42斤,糯米糍粑四桌80颗,饼四桌80块,毛巾40条,大红蜡烛1盒,火炮5包,蜡烛4斤,红纸包4包——梳头包,给新娘买梳头用具;姐妹包,给小舅子;出路包,给新娘,以坐轿至半路答谢客人赠用;插花包,买新娘头上装饰品。女方则回以挂蚊帐包、茶包、开轿门包,并用聘礼购置妆台、被、蚊帐、茶壶、面盆、酒瓶1对等,嫁妆多寡,皆以男方的聘金为转移。此外,随从花轿而来的,还有女方陪嫁的牛、羊、田。拜堂后,还要给亲友大吃大喝几顿。但因讨了老婆而至负债累累的屡见不鲜。
  由于买卖婚姻的聘礼繁重,本乡“服务婚”相当普遍。华阳自然村雷××,年轻时订了婚,没钱娶,就到岳父家做工,约定期限8个月,以劳动所得抵偿聘金。谁知女家说话不算数,嫌他穷,打发他回家,白做了8个月。过了不久,社会舆论多了,女家亦考虑到“名声”问题勉强才把女儿嫁还他。在女儿当商品买卖的社会,劳动人民即使愿意以劳力去换取妻子,也是到处碰壁的。
  本乡还有换婚的习俗,就是以妹换妻,交换时不因年龄不等而补贴金额,婚后要是一方夫妻不和离婚了,则另一方无论如何也要离婚,表示替亲人出气。
  过去重男轻女的风气相当浓重,童养媳普遍存在,男女又多早婚,一般是14~18岁。而由于婚姻是由父母包办,能赚到钱就行,不顾年龄的悬殊。因此,多男小女大,夫妻间没有感情。造成男小女大这怪象的原因是:畲族妇女多是劳动能手,男家都想找年高力大,能上山下田的,这样既讨了媳妇,做了“好命人”,又增加了精悍的劳动人手,一举两得。由于父母主婚的观点在于经济之利,没有考虑到婚后夫妻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了婚姻法,给被压迫的妇女撑了腰。1952年春,9对离婚的都是妇女主动要求而获得政府支持批准。
  结婚的仪式近似汉族。男家的花轿抬到女家准备迎娶时,由舅父装饰头花,与父母兄弟告别,边吃饭,边以哭当歌:“一颗给你给谷仓,一颗给你给银两;冬来谷子收回去,春天出卖好银两。”反复吟唱。末了由舅父抱上轿,关好轿帘,轿夫就从大门外拿好轿杠,一进一出交叉进行7次,然后抬上肩,由旁人将轿前推3步,后拉3步后才出大门。轿至男家,新娘、新郎拜毕祖宗,接着新郎拜家里大人及“好命人”。晚上闹房办酒一席,新郎坐中间,邀亲房10人共饮,席间讲祝贺之话,如“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婚后3天,新郎、新娘回女家,叫做请“回门”。
  新中国成立后,高昂的聘金与繁缛的仪礼没有了,一些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取消了。婚姻法颁布之后,男女婚姻一般还能自主,目前为止,由自由恋爱而结婚的就有5对。畲汉不通婚的禁闭局面也打破了,只要“情投意合”就能结婚。华阳有2位男人与汉族妇女结婚,华双有1位畲族姑娘与汉族结婚。但畲汉通婚并不普遍,在畲汉人民,尤其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就有这样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畲族人民嫌汉族姑娘不会劳动,只会享受;汉族人民亦嫌畲族人不讲卫生。共同的偏见,亦是畲汉不能普遍通婚的一大障碍。
  过去,寡妇再嫁要受亲房层层阻挠,直到亲房揩了油水为止,再嫁出去只许黑夜从小门出,大白天是不准走的。有孩子的带走之后,到长大16岁时归还夫家,传袭下代。兄死,小叔有优先娶嫂的权利。再嫁的婚礼多寡,亦取决于婆婆。现在这种主权收归寡妇掌握,他人不得过问。
  新中国成立前离婚的手续极为繁琐。要是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就敲竹杠,讨价还价要多少离婚金。许多男子为了在妻子身上榨出更多的油水,往往把离婚金抬得很高很高。女方为了应付这笔高昂的金额,在重择情人时不得不考虑再三,对方确实家境好,完全有能力付出这笔金额,并保证婚后生活幸福者,女的才肯点头。为慎重起见,女的多亲自出马,到对象家察看其经济来源与财产多寡,考察的重点是:家产多少,人口多寡,婆婆好坏,耕畜头数,合则嫁,不合则去。要是男方提出离婚,离婚金亦得支付,但金额比较少。旧社会男女地位的悬殊,此是活生生的一例。
  4.节日
  过去畲族人民笃信鬼神,每年有好几个节日来专门祭祀鬼神,比较重要的有:
  正月初一日,家家备三牲酒菜礼物,在本所上祭先代宗祖。这时人人穿起节日盛装,停止一切劳动与外出。熟人相遇必讲好话,如“发财”“添福”之类。
  正月初四,灶公降世,大祭。
  二月初二日,所谓“开光福”,是土地神诞生之日,各家办了礼物请祭老土地,替菩萨点睛,请菩萨画符,保佑全家平安。这天十分热闹,搞迷信的职业人(亦曰巫师)化装成菩萨,右手持刀,左手执旗,大舞大跳,前呼后拥,游行的群众跟在背后,浩浩荡荡环绕本乡一周。此外,还请木偶戏,连续演出3天。
  三月初三日,祭墓,用青艾所做果灰酒菜礼祭,有祖留公田的房,就以所收的租谷,筹办丰盛酒菜,大吃大喝一餐。
  五月初五日,用糯米做四角果粽奉祭历代祖宗。四角者,表示从事一切都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是日,家家喷雄黄酒,户户插艾青叶,以阻拦妖魔邪怪进屋闯祸。
  五月十六日,“开洋福”,大宰猪羊飨神,保佑五谷丰登,田禾大熟。
  四月初四日,“开洋福”保佑庄稼丰收。
  七月七日,“女娘福”,保佑合家平安。
  九月九日,“地主公福”,保佑全乡平安。
  七月十五日,在厅上或祠堂用米做九重洘祭祖。
  十二月三十日,过年,大祭祖先。
  这些节日,福期,可以说是神权社会里,不懂科学的迷信行为。在这些节日里,畲族男女,尤其青年,就大唱山歌,抒发内心的激情。新中国成立后,山歌增添了歌颂党、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内容。
  5.病、丧、葬
  在医学不发达的山区,人病了多请巫师治病。30岁以下的病人则做“王”,30岁以上的别做“十人保”。做“王”是驱除缠在病人身上的鬼魔,由全套武装的巫师站在病人床前,指手画脚,念动咒语,舞动“法宝”,作吆呼驱逐,活神活现,煞有介事。
  所谓“十保”,即10人担保1人,此法只适于30岁以上的人。由巫师写好上天奏章,由本乡享有人望的10人签名(若病人是女性,则5男5女签名),然后对天烧焚;家属持病者新缝的长衫挂在门口,袖子装满米,然后置剪刀、镜、尺、线、鸡于灵桌上,边下跪礼拜,边叫喊病者姓名及出生年月,祈求上神保佑;反复喊叫数遍之后,取下长衫盖在病者身上,把米煮粥让病人吃,据说这样就能得到天神的庇佑,病会慢慢好转。假如医不好死了,那件长衫就让死者穿走。
  死了人,巫师把写好的死者简历,大声朗读,祈求土地大神给死者开路,并派“兵”护送。死者长子捧一杯向水神买来的神水,替死者洗胸口、手脚。然后换上“寿衣”,抬到大厅,放在四块木板铺成的“冥床”上。点一盏柴油灯、烧香、供饭、化纸钱,把一根木柱放在死者手中,以驱逐拦路狗,收殓时易以手帕。收殓之后,把亲戚送的纸钱、银箔以及纸糊的用具,如轿、厝、船、箱等全付烧毁,随即立“木主牌”,以便年年节节恭祭。若死者是秀才、名官或阔户之家的老者,其棺加盖钉好,抬至后厅停棺,两三年后择吉出葬。一般的则当天抬走,钉在山上,两三年后开棺取骨,置入瓮内,待冬节或清明埋葬。
  无论是贫者或是富户对墓地的选择都十分注重。据说,墓地风水不好,就会影响儿孙的幸福。由地理先生选择好适合地点,在吉日破土动工。棺(或瓮)入土之前,地理先生一手执雨伞,一手抓谷粒,看好罗盘针,然后念念有词向墓坪撒下谷麦粒,儿孙立刻捡起,带回收藏于谷仓之内。墓洞内点燃1对蜡炬、3根香,然后把棺(或瓮)入洞,封闭之间,观看火焰,假如蜡炬火焰直顺,则说明所选的墓地风水好;不然则坏,儿孙需把这蜡炬的火焰转点到家里。
  居父母丧,孝子戴孝3年,120天内不理发,女儿出嫁,挂6天。1年内不做糯米粽。
  6.习惯法
  遇争吵相持不能解决而殴打,则由乡内有经验,受群众拥戴的父老调解。无理一方则买块红布给对方表示抱歉,父老之言,人人皆听。
  抓到贼,索回赃物,然后吊打一顿,罚红布。
  亲夫抓到奸夫,痛打一顿,他人抓到则勒索请酒。
  7.禁忌
  不准在祠堂附近或住房周围煮狗肉。不学理发、不做轿夫和吹手,因为这是不务正业,下贱人才做的。
  8.新中国成立后习俗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婚姻自由,沉重的聘金、繁缛的礼仪没有了,连轿也不坐了,一切都从简。丧葬方面,同样取消了过往繁琐的手续与仪式,贯彻了节约的原则。大部分的节日不做了,把时间与精力挪到生产方面。
  国家颁布了婚姻法,不但青年男女高兴,连父母亦说:“包办婚姻男女没有
  感情,影响婚后生活,如今自由恋爱,男女就有了感情,婚姻法好!”但由于一般群众对婚姻法的精神实质理解不足,片面强调“自由”,因而在客观上有一些纷乱现象。譬如,某些已婚妇女强调一切“自主”,丈夫不得过问,稍有触犯“主人”就大闹,或是不出工,甚至提出离婚。而某些干部执行婚姻法时亦不够慎重考虑与了解,往往“有求必应”,客观上给男人造成了紧张的心理状态。以致有些男人不准妻子参加社会活动,怕“跑掉”。(下略)
  二、宗教信仰
  畲族人民对祖先十分虔诚,每年过年过节都祭祀历代祖宗。据他们反映,他们的祖宗是“盘瓠”,某些地方至今尚留着祖图,祭祀时张挂。过去每月初一、十五两天都烧香祭祖,如今虽然迷信已经破除,但老年人笃信祖宗公婆的信念都坚定不移,几十年如一日地恭敬着。(下略)
  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党群资料65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福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