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牙城镇畲族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797
颗粒名称: 二、牙城镇畲族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225.7
页数: 2
页码: 127-128
摘要: 本文记述的牙城镇畲族一层村、茶坑村地理位置、辖区、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医疗、文化教育等情况。
关键词: 牙城镇 畲族 村民委员会

内容

1.一层村
  一层村民委员会隶属霞浦县牙城镇,位于牙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南10公里,北与福鼎硖门畲族乡接壤。海拔400多米。下辖上一层、下一层、后兰、八斗面、青盘、上樟、猫垄等7个自然村,共7个村民小组。
  1986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100户393人,其中畲族78户320人;耕地面积450亩,其中农地196亩、水田254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11吨,亩产量46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37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村办林场3600亩,茶园100亩;村个体商店5个,医疗站1个;小学1所,3个教学班,教师2人,在校生65人。
  该村1997年对27户草房进行改造,2000年通过造福工程搬迁,使得57户村民集中到田沃新村居住。在海边构建家园,改变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从事紫菜、滩涂鱼养殖到小海捕鱼,增加了经济收入。
  2005年,全村115户421人,其中畲族92户355人,占全村人口的84.32%;耕地面积442亩,林地面积4004亩,粮食总产量330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一层建村历史较短,李、蓝两姓均于清中叶逃避战乱从浙江五来山迁入定居;随后又从平阳迁入雷、钟两姓,落户八斗靠打猎为生。现村民仍沿袭畲族风俗,通畲语,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均是该村畲族歌节。
  2.茶坑村
  茶坑村民委员会隶属霞浦县牙城镇,位于牙城镇杨家溪景区中段西北部,东距杨家溪上、中游0.5公里,西接霞浦县水门乡湖里村到大坪自然村0.5公里,南连水门乡半岭村至洋边自然村1公里,北临水门乡桥头村至大丘田岔自然村0.5公里。海拔500米。辖茶坑、波沙岗、大丘田岔、上麻园、东山岗、下山、下麻园、黄厝里、大坪、洋边、楼门等1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1.5万亩。
  茶坑旧属霞浦四都洋边大队,1987年霞浦县委挂扶此村,决定茶业为主导产业,遂改名为茶坑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688年)起畲族李、蓝、雷、钟四姓相继从浙江等地迁入茶坑定居,现已历300多年,现村民以畲族李姓居多。茶坑经济收入以茶叶、竹木为主,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该村建有村委楼1座,通水、电、机耕路、程控电话。
  2005年,全村131户572人,其中畲族81户38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6.96%;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9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390元。
  茶坑村现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五显灵官大帝宫1座,五显帝为附近畲、汉两族十八境共同信仰神灵;名胜古迹有古村寨、古堡遗址和古碑、红军洞等,还有狮岩峰、皇帝石、拉石等自然景观。
  3.凤江村
  凤江村民委员会隶属霞浦县牙城镇,位于牙城镇西南方向,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与牙城凤楼、凤阳村和沙江蔡洋村接壤,村集中于沈海高速公路杨家溪服务区与洋坪隧道进口段左右两侧。海拔120米。下辖沙江、南后(上南后、下南后)、丁步头(碇步头)、企垅、坑门里、铁头坑、和尚仓等7个自然村,共4个村民小组。
  1992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84户394人,其中畲族78户370人;耕地面积423亩,其中农地140亩、水田293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91吨,亩产量452公斤,人均占有口粮48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50元;有个体商店2家,医疗站1个;小学1所,5个教学班,民办教师3人,在校生50人。该村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茶、水果和滩涂养殖。全村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2005年,全村97户387人,其中畲族90户366人,占全村人口的94.57%;耕地面积436亩,有林地面积2339亩,粮食总产量305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9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该村有一清代建的宫庙和一树龄400年的枫树。村民通畲语,蓝、雷、钟、李四姓和睦相处,每年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九月九均是对歌的好日子,村民保持畲族风俗传统。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牙城镇
相关地名
一层村
相关地名
茶坑村
相关地名
凤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