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湾坞乡畲族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793
颗粒名称: 十三、湾坞乡畲族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225.7
页数: 5
页码: 118-12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湾坞乡坑源村、梅洋村、寒洋村、岩下村、福岭村、池头村、宝林村、半岭村、炉山村、半屿村地理位置、辖区、人口变化、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文化教育等情况。
关键词: 湾坞乡 畲族 村民委员会

内容

1.坑源村
  坑源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福安市南部、乡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海拔60米。下辖外坑源、里坑源、漈边(柘边)、仁仓里(盐仓里)、祠洋(船洋)、里爿溪等6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1988年开始供电,有4米宽、3.5公里长的机耕路1条。1993年,全村176户699人,其中畲族103户488人;耕地面积589亩,其中农地158亩、水田431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12吨,亩产量53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46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00元;村有茶园面积160亩,果园94亩;有个体商店1家,医疗站1个;小学4所,4个教学班,教师公办2人、民办2人,在校生40人。该村主产稻谷、甘薯、茶叶和葡萄、甘蔗、西瓜等。福宁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贯彻村境,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005年,全村183户728人,其中畲族112户453人,占全村人口的62.23%;耕地面积610亩,林地面积4898亩,粮食总产量380吨,人均占有粮食522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421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1人,在校生51人。
  坑源里旧属福安县三十六都龙泉境,祠洋自然村地处福安通往福宁府官道上,仁仓里村附近资福寺为福安名刹之一,里坑源村建有天主教堂。
  2.梅洋村
  梅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福安市南部,距市区47公里、乡政府驻地15公里。海拔120米。下辖梅洋(茶亭)、后湖、前房、上天池、下天池、墓亭、何厝里、坑底、凤洋、长坑等10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小组。
  1974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210户813人,其中畲族94户329人;耕地面积558亩,其中农地126亩、水田432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32吨,亩产量59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8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00元;村级集体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面积80亩;医疗站1个;小学5所,教师公办1人、民办4人,在校生50人。
  2005年,全村223户897人,其中畲族102户561人,占全村人口的62.54%;耕地面积550亩,林地面积5130亩,粮食总产量305吨,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461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3人,在校生126人。
  3.寒洋村
  寒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湾坞乡东北部,距福安市区26公里。海拔620米。下辖寒洋(高洋)、神堂后、长定、王家山、梨坑、面、下、大垅头、招坑里、外坑里、白叶坑、栋柱坑、后壑、细石冈等14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田面积460亩,山地面积2400亩,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竹木和茶叶。村交通较闭塞,水、路、广播电视、学校等基础设施均有待完善。
  2005年,全村200户742人,其中畲族77户29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16%;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
  寒洋村旧属福安县三十六都寒洋境,畲族各姓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从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和穆阳古坪村迁入定居。
  4.岩下村
  岩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乡驻地北13公里,白马河畔的山上。海拔450米。下辖鸡角岩下(岩下)、仁兰、上墩、沙坑头等4个自然村,共8个村民小组。
  1992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84户286人,其中畲族81户275人;耕地面积213亩,其中农地98亩、水田11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18吨,亩产量102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762公斤,人均年纯收入480元;村级集体收入500元,村有茶园面积50亩;村有小学1所,3个教学班,教师民办1人,在校生20人。村民靠种植业和饲养禽畜收入解决生计问题,基础设施较差。
  2005年,全村79户326人,其中畲族68户289人,占全村人口的88.65%;耕地面积220亩,林地面积1830亩,粮食总产量130吨,人均占有粮食399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5.福岭村
  福岭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乡政府驻地北部,与赛岐交界,距乡政府20公里。海拔130米。下辖上半岭、福田边、长头(九狮冈)、垅头、春木头、丁加山、大冈、过山(西山)、下西山等9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全村耕地面积360亩,山地3510亩,林地面积2381亩。
  2005年,全村人口123户527人,其中畲族78户31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34%;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37元。
  6.池头村
  池头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乡驻地北17公里处。海拔550米。东与溪尾利洋交界,西与赛岐镇厝坪村接壤,北与松罗乡杜安村为邻。下辖池头、鸡姆孵、坑头洋、衙门头、清水坪、坑里垄、上楼坪、下等8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小组。
  1986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154户564人,其中畲族93户304人;耕地面积355亩,其中农地120亩、水田23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36吨,亩产量64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人均年纯收入490元;村级集体收入1000元,村有茶园面积40亩;有个体商店1家,医疗站1个;小学1所,5个教学班,教师公办1人、民办2人,在校生50人。池头村民于清乾隆年间迁入定居,由于交通不便,世代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为林木、茶叶、药材等。村基础设施较差。村民多外出务工,自谋出路。
  2005年,全村133户558人,其中畲族110户428人,占全村人口的76.7%;耕地面积355亩,林地面积4900亩,粮食总产量172吨,人均占有粮食308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36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19人。
  池头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相传畲族迁入定居时选址于两个水池上方故名池头。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秦溪乡秦东里三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湾坞乡白莲保。村落坐北向南,东至清水坪村,西至鬼洞岩山,南至坎下村,北至后门岗山。1990年,有土木结构住房28座。灌溉水渠4条,共有耕地面积141亩,其中水田54亩。耕作地点最远12公里,最近0.5公里。主姓蓝,清乾隆二十七年(1761年)由潭头前村迁入,部分为雷姓和钟姓。
  7.宝林村
  宝林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8公里,地处沿海突出部,望上马山顶,一览无遗。海拔130米。下辖宝林洋、昭山、虎竹岩、秋竹冈、鸡笼里、松柴冈、马山下、下洋里等8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3.6平方公里。
  1989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123户493人,其中畲族81户301人;耕地面积299亩,其中农地33亩、水田266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33吨,亩产量78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3公斤,人均年纯收入480元;村级集体收入1000元,村有茶园面积20亩;小学1所,教师民办1人,在校生12人。宝林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毛竹、茶叶和松杉等。
  2005年,全村135户589人,其中畲族90户320人,占全村人口的54.33%;耕地面积303亩,林地面积4070亩,粮食总产量180吨,人均占有粮食306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65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宝林村旧属福安县二十五都宝淋境,畲民相传于宋代即有迁入宝林洋和虎竹岩的。村有建于宋乾德四年(996年)的宝林寺。左有金钟山,右有石鼓峰,中间屹立“纱帽翅”,纱帽岩高75米。
  8.半岭村
  半岭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福安市南部,距市区36公里,离湾坞乡政府驻地5公里。海拔130米。全村下辖半岭、彭洋、施厝(里厝)、王厝、新厝、下头冈、下墩、江竹林、仁富冈、半溪等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村耕地面积520亩,其中水田310亩;有林地面积6469亩,茶园面积260亩,果园面积430亩。
  2005年,全村277户1066人,其中畲族105户416人,占全村总人口39.02%。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670元。村有小学1所,教师3人,在校生52人;医疗站1所,医务人员1人。
  9.炉山村
  炉山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福安市南部,距市区38公里,离湾坞乡政府驻地6公里。海拔10米。下辖炉下、灯笼边、王家边、里田、宫后门、半店、宅尾里(潭尾里)、陈头冈、仙当、章家山、乌石冈、杭前、斗洋、大厝、洋尾、上塘、外里福等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
  2005年,全村537户2246人,其中畲族155户690人,占全村总人口30.72%。全村耕地面积1320亩,其中水田480亩;有林地面积6103亩,茶园面积480亩,果园面积670亩。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480元;村有小学1所,教师10人;医疗站1所,医务人员1人。
  10.半屿村
  半屿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湾坞乡,位于福安市南部,距市区38公里,离湾坞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下辖半屿(鹳屿)、赤塘、上半山、下半山等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2005年,全村491户2106人,其中畲族119户481人,占全村人口的22.84%;耕地面积1290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560亩,有林地面积7013亩,果园面积780亩,人均年纯收入3679元;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25人;医疗站1所,医务人员1名。
  半屿自然村为半屿村委会驻地。半山畲族自然村,原名“圯湾垄”,又称“半屿山”,相传因村落地理位置处于半屿村后门山山腰而得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秦溪乡秦东里三十五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福安县湾坞乡。西至半屿,南至龙珠,北至上洋。村落由上半山和下半山村组成,住宅依山而建。1990年共有房屋41座,均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126亩,其中水田76亩、旱地50亩。耕作地点最远5公里,最近1公里。主姓蓝,于清康熙年间自小湾堂后迁入;部分姓钟从宁德金涵上金贝迁入,雷姓从甘棠田螺园迁入。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湾坞乡
相关地名
坑源村
相关地名
梅洋村
相关地名
寒洋村
相关地名
岩下村
相关地名
福岭村
相关地名
池头村
相关地名
宝林村
相关地名
半岭村
相关地名
炉山村
相关地名
半屿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