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康厝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792
颗粒名称: 十二、康厝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225.7
页数: 12
页码: 106-117
摘要: 本文记述的康厝畲族乡半山村、竹岙村、红坪村、东山村、凤洋村、长潭村、金斗洋村、秋岭村地理位置、辖区、工业发展、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文化教育等情况。
关键词: 康厝畲族乡 畲族 村民委员会

内容

1.半山村
  半山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小浦线北侧,康厝乡中部,距福安市30公里、乡所在地2.5公里。东临穆水,西至老虎岩,北至石背山。海拔39米。下辖半山、墓亭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半山村委会驻半山自然村。
  1982年供电。1988年新建小学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100平方米。1993年,全村153户775人,其中男387人、女388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848亩,其中农地148亩、水田70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36吨,亩产量39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34公斤,人均纯收入96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179亩,绿竹120丛;有个体商店3家,医疗站1个,碾米厂1家;小学2所,4个教学班,教师公、民办各2人,在校生84人。半山村靠山临水,土质肥沃,盛产水蜜桃、芙蓉李、柿子等。年产生姜50多吨及白菜等销往全省各地。
  2005年,全村197户833人,耕地面积848亩,林地面积1550亩;粮食总产量395吨,人均占有粮食474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3498元;村医疗站1所,有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60人。
  半山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半山村因村庄坐落于老虎岩半山腰故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龙芦保。村民以蓝、雷、钟三姓组成。雷氏于明代末叶由古田县三漈坑迁入福安县平石,复从平石迁苏家坂,再迁半山;蓝姓于清康熙年间(1622—1722年)由漳后村迁入;另一支钟姓从罗源县坝头迁入。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迁入洋中田,故分为上半山、下半山两村。1988年上半山全部迁入,两村合并,沿用旧名,统称“半山”。村落坐东向西,东邻穆水,西至老虎岩,南至赛浦公路,北至石背山。房屋建于洋中田内,1990年共49座,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470亩,其中水田400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有30%的水田位于5公里外。
  半山村有保留完好的洋里宫(旧名南洋古宫),该宫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保存畲族四姓龙牌等。新建有蓝氏宗祠,村民仍保留讲畲语和古朴的畲族习俗。半山村依山傍水,有老虎岩的风动石、石锣、石鼓等,自然风光优美迷人。
  2.竹岙村
  竹岙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康厝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海拔45米。下辖竹园兜、岙里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竹岙村建立于1981年,由高台村的岙里和红坪村的竹园兜两个自然村析出而建。1993年,全村141户548人,其中畲族53户258人;耕地面积604亩,其中农地320亩、水田284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08吨,亩产量51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62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3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村有茶园面积10亩,果园面积50亩,林场面积500亩;个体商店2家,医疗站1个;小学1所,2个教学班,教师4人,在校生102人。全村通电、电话,开通机耕道。
  2005年,全村186户751人,其中畲族56户232人,占全村人口的30.89%;耕地面积601亩,林地面积1625亩,粮食总产量330吨,人均占有粮食439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150元;村医疗站有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60人。
  3.红坪村
  红坪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康厝畲族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海拔125米。下辖红坪、仙岭、林村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1968年开始供电,1993年办起自来水。红坪村主产水稻、茶叶、蔬菜、生姜、水果等。1993年,全村134户610人,其中男329人、女281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709亩,其中农地371亩、水田338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57吨,亩产量50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8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67亩;医疗站1个;小学1所,6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3人,在校生92人。
  2005年,全村152户618人,耕地面积708亩,林地面积1700亩;粮食总产量410吨,人均占有粮食663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42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6人,在校小学生80人。
  红坪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红坪又名“南蛮”、“南坪”,因村落坐南故名,20世纪50年代初改名“蓝坪”,1965年因广种红萍,复改今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藻缠保。该村坐南向北,东至普照山,西至蛤蟆洋,南至细家山,北至柿乾。房屋沿山叠建,1990年共有57座,其中砖木结构1座,其余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458亩,其中水田378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30%的耕地位于2公里外。有水泥路直抵村口。主姓雷,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始祖雷旗从四都迁入蓝坪大坵田,至今有387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雷益明、雷益光迁入南坪村也有300多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始建红坪村雷氏宗祠,后因滑坡,2005年重建。村边有始建于宋代的普救寺,寺后有公鸡石、虾蟆石、画眉井石、合掌石及蝙蝠石洞等奇石景观。宗祠对面有纱帽峰,附近还有古榕树等。村内保存有宣德炉、盘瓠王龙杖、龙牌、古铜钱以及纺织机具等。村内有一座清代建的九柱回廊式民居。村民保持传统礼俗,相互间使用畲语交流。节俗有“三月三”乌饭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每逢这些节有聚居盘唱畲歌的传统文化活动。
  4.东山村
  东山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海拔270米。下辖上东山、下东山、纱帽下、石门里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1989年开始供电,修有2公里长机耕道1条。1993年,全村201户853人,其中畲族97户416人;耕地面积1084亩,其中农地119亩、水田96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14吨,亩产量38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8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16元;村有茶园218亩,有个体商店3家,医疗站1个;小学2所,4个教学班,教师公办2人、民办4人,在校学生108人。东山村民从事建筑业有200多人,常年活跃在各地建筑工地。
  2005年,全村243户936人,其中畲族108户460人,占全村人口的49.15%;耕地面积1083亩,林地面积2323亩,粮食总产量420吨,人均占有粮食449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38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82人。
  东山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东山村因村位于眠犬山之东故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八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中藻缠保。该村坐东向西,东临眠犬山,东南至石碑洋田,西至蛤蟆洋,南至白叶垄,北至涵卯小溪。1988年因山体滑坡部分住户陆续迁至眠犬山下新址建房居住,故东山村一分为二,有上东山、下东山之称。上东山海拔270米,下东山海拔35米。全村有耕地面积396亩,其中水田359亩。耕作地点最近1公里,最远5公里。主姓钟,为大林钟,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20年)由甘棠山头庄迁入上东山。村附近的“东山雪洞”,是明末进士抗清名将刘忠藻读书隐居之所,现为福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线天、鲤鱼朝天、风动石、观音坐莲等自然景观。
  5.凤洋村
  凤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海拔225米。下辖凤洋、牛石坂、半岭、占洋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1983年供电,1992年修通公路。1993年,全村245户1160人,其中畲族238户1150人;耕地面积1302亩,其中农地56亩、水田1246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70吨,亩产量36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54元;村有个体商店6家,医疗站1个;小学4所,6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7人,在校生169人。2004年实现公路路面水泥硬化,电、路、通讯设施基本完善。主产稻谷和茶、果。
  2005年,全村275户1300人,耕地面积1248亩,林地面积3485亩,粮食总产量540吨,人均占有粮食415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65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小学生121人。
  凤洋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凤洋又名“凤翔”,因村落位于凤翔山之阳而得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六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穆阳镇凤曹保。该村坐北向南,东至大丘山,西至铁锅山,南至水尾山,北至黄楼山、铁叠垄。村落由上村、下村、里村组成,里村又名“里碓”。房屋沿山叠建,1990年共有房屋83座,其中上村13座、下村47座、里村23座,除2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为土木结构。全村耕地面积915亩,其中水田865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有40%的耕地位于4公里外。有石阶路直抵村口。主姓钟,为大林钟氏支派,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坂中乡大林迁入,已传二十五世,修谱3次,分别为光绪二年(1876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982年(注:有两次因族谱封住无法查询)。现有人口2000余人,是福安市人口最多的纯畲族村和革命老区基点村。凤翔山南有避暑胜地“清泉洞”。村中流传“前山帽、后屏风,龟蛇把水尾,五马护朝江”的民谣。村内古民居、古井、寺石保存完好,村民使用畲语,保留着浓厚的畲族风俗传统和生活习惯。1955年成立闽东地区第一个畲族文化站,并于2006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畲族文化重点村”。村民平时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村内先后举办过7次大型畲族歌会。
  6.长潭村
  长潭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距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东与金斗洋坑为界,西至穆云畲族乡,桂林树杨梅山坑为界,北连后门山顶,与穆云畲族乡中岙村为邻,南临穆阳溪。海拔30米。下辖长潭上村、长潭下村、路垄、周坑、杨梅山等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1988年供电。1993年,全村121户602人,其中男324人、女278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508亩,其中农地103亩、水田40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20吨,亩产量43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6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27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0元,村有茶园25亩,果林10亩;村有个体商店3家,医疗站1个;小学3所,长潭民族小学3个教学班,教师公办1人、民办2人,在校生55人。主产稻谷、树木、毛竹、茶叶、水蜜桃、芙蓉李、柑橘等。
  2005年,全村153户654人,耕地面积507亩,林地面积1588亩;粮食总产量232吨,人均占有粮食355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7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4人,在校学生94人。
  长潭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廉溪沿村前流过,形成悠长深潭故名;又因村内有巨石形如青蛙,复名“青蛙庄”。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梧洋保。民谣道:“长潭十五都,三只鲤鱼沿溪走(游),谁人寻到穴,银金量箩不量斗。”民国时期属穆阳镇梧溪保。村落由上长潭、下长潭组成,下长潭海拔30米,上长潭海拔80米。该村坐北向南,东至白岩,西至杨梅山水坑,南临廉溪,北至走马峰。房屋沿山叠建,1990年共有房屋33座,其中上村17座、下村16座,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275亩,其中水田271亩(上村132亩,下村139亩)、旱地4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最远2公里。道路为石块路,20世纪50年代之前为闽东前往闽北的“官路”,村前有东西走向的龙溪引水渠。村主姓雷,始祖雷春生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从广东省潮州迁入,经古田县新坝坑迁入长潭定居,至今已历570多年。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正月初一祖屋失火,谱牒焚毁,迁徙情况无考,仅知与穆云乡南山雷氏同宗。上长潭村头有怪石巨枫,修竹婆娑,景致幽深美丽。村内保存有古民居10余座,村民保存有明宣德炉,传说以备在马鼻上岸的16位兄弟认祖会亲时作信物之用。另有4面流苏幡,迄今有200多年历史。清末,长潭下村曾出过一个武秀才。
  7.金斗洋村
  金斗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康厝乡东南在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160米。下辖金斗洋(金斗量)、池丘、柯树下(柯〓下)、老虎垮(老虎坑)、石门限、走马垅、洋中、油坊等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1992年供电。1993年,全村237户909人,其中畲族235户900人;耕地面积895亩,其中农地43亩、水田852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68吨,亩产量41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8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30亩,村办水电站1个,发电26千瓦;有集体商店1家,个体商店3家,医疗站1个;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所,6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5人,在校生136人。近几年,修建了金潭大桥,实现金斗洋公路路面水泥硬化。村主产稻谷、茶果等。
  2005年,全村245户1010人,耕地面积903亩,林地面积3490亩;粮食总产量247吨,人均占有粮食245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00元;村医疗站有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公办教师6人,在校小学生92人。
  金斗洋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金斗洋又名“金斗梁”、“金斗量”。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梧洋保。位于康厝乡东北部与坂中畲族乡及溪潭镇交界处。该村坐东向西,东至米坪山,西至鲤鱼坂,南至金岭岗,北至大头,村北有小山涧环流。房屋沿山叠建,相互挨接连成寨堡,中有石梯路连接各家各户。1990年,全村共有房屋76座,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840亩,其中水田792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最远3公里。饮用山泉水,道路为石块阶梯路。村西北有1972年建的金斗洋水库及水电站,是当时畲族村容量最大的水库,库容24万立方米。主姓雷,原居溪潭林前(蓝田)薛坂王墓,于明崇祯年间移居仙石、大林、岭门等地。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移坑兜,9个月后,于冬季移居上金斗洋,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移居下金斗洋。村前有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的庙宇华光宫,为纪念村中武林高手雷大三十二公,即雷朝宝,塑有雷大三十二公神像。金斗洋为畲族武术村,自清代铁珠和尚进村授徒始,已有300余年习武历史。村民多次在全国和福建省民运会上获奖,表演节目“打枪担”获得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省体育先进村,有畲族“武术之乡”之誉。
  8.秋岭村
  秋岭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距市区30公里、乡政府驻地7公里。海拔340米。下辖秋竹冈、牛池坑、下岭头、九都、大坑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该村主产稻谷、茶叶、生姜,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茶叶。
  1986年供电。1993年,全村193户722人,其中畲族128户538人;耕地面积819亩,其中农地396亩、水田423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56吨,亩产量31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34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40亩;有个体商店1家,医疗站1个;小学4所,4个教学班,教师公办1人、民办4人,在校学生96人。
  2005年,全村218户868人,其中畲族138户602人,占全村人口的69.35%;耕地面积818亩,林地面积3280亩,粮食总产量280吨,人均占有粮食323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6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88人。
  秋岭村原属福安十八都儒凤境,民国以前是通往宁德县必经之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雷姓从社口马尾林村迁入牛地坑定居,尔后分迁九都、秋竹冈。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复有蓝、莫、缪姓迁入定居,遂形成现有4个自然村格局。
  秋竹冈畲族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秋竹冈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时期属穆阳镇。现保存有凤冠、民族服饰等畲族文物。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康厝畲族乡
相关地名
半山村
相关地名
竹岙村
相关地名
红坪村
相关地名
东山村
相关地名
凤洋村
相关地名
长潭村
相关地名
金斗洋村
相关地名
秋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