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广寺与畲族歌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572
颗粒名称: 方广寺与畲族歌会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文为宁德市的地方风物传说,是由林光社、肖志四、陈佛新讲述的,主要描述了方广寺与畲族歌会的由来。
关键词: 风物传说 方广寺 畲族歌会

内容

闽东畲族传统习惯,每逢分龙节(夏至节气过后地支逢辰日),青年男女都高高兴兴去周宁县方广寺游玩、对歌。这是什么原因呢?故事要从元朝说起。
  元至元年间,僧人平麓祖师在周宁川中凤山院学道,满师后,想到其他地方另建一座寺庙。他用檬杆①当扁担,挑着一只土捏的公鸡和一个石臼,一路往北走。看土公鸡在哪里叫,扁担在哪里断,就在哪里建寺。当他挑到玛坑灵凤山时,土公鸡“喔喔”叫了,他把担子放下,看这里碧水青山,只可惜溪水流向不对。他又把担子挑起来,一直往东北方向的山顶爬去。当爬到章丹山的山坳时,土公鸡又叫了,檬杆扁担一下断了,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建寺。但土坪后有一处黄姓人家的墓,是“鲤鱼弹琴朝天子”的风水地,如果在这里建寺,香火一定很兴旺。他就去和墓主说:“这处墓地只能盖寺庙。不相信?你们晚上伏在墓坪地面上听听就知道了。”墓主晚上真的来了,他只听到墓地下面“叮咚叮咚”响的声音,以为是和尚念经敲罄声,就相信了平麓祖师的话。可是墓搬哪里好呢?平麓祖师说,我的禅杖丢出去落在哪里,你们就在哪里做墓。说着把手里禅杖一丢,飞到东南面的莲花山上,后来黄氏子孙便把墓迁到莲花山了。
  这时正是至元五年(1339年),平麓祖师就在那里建起方广寺。刚建寺时,雇有一位年青的长工。有一日天正光,长工去寺前种菜,看见两条四脚蛇,在扭来扭去,又争又夺,不知做什么。他走近一看,原来在抢一颗珠。他觉得奇怪,随手用树枝将它们赶开,拾起珠扔到上坪地里。
  一会儿,那两头四脚蛇又在上坪地里争夺起来了。这下夺得更凶,长工又去赶开四脚蛇,把珠子拾起来。两头四脚蛇围着他团团转,他慌了神,忙把珠子含到嘴里。恰好在这时,寺里有个和尚喊他,他开口应声,珠子一骨碌滑进腹里去了。随后,他全身发热,心肝腹肠像火烧一样难受。他拼命跑去找大水潭,跑了几十里路到了康厝畲族乡像地溪,看到前面有个深潭,就跳下去,只听“泼剌剌”一阵,他身上生出一片片金闪闪的鳞甲来。他在潭中转了几圈,就变成了一条龙。
  长工“变龙”以后,还记得方广寺,常回到寺里来。这时平麓祖师也得道了,两人合得很好,结拜为义兄弟。那时盖方广寺,要很多杉木,平麓祖师就请“龙”来帮忙。
  “长龙”腾空驾雾,飞到浙江地界。它看到一片深山老林,杉木非常粗大,半夜刮起一阵大风,把杉树尾全部吹断。然后由和尚去同山主商量,施舍建寺事宜。山主一听说是建寺,就答应凡断尾的杉木都无代价送给他。“长龙”即把杉木一根一根地往潭里扔。这杉木从浙江潭里扔进去,会从方广寺内的水井中浮出来。平麓祖师就在方广寺收杉木,看看差不多了,就说:“够了。”这时,还有一根刚浮上来的杉木卡在井底,上不来了。直到如今,这根杉木仍在方广寺的井里,这井就叫“输木井”。
  寺庙建好后,方广寺就热闹起来了。可是,和尚多,田地少,烧香人又常来常往,饭菜不够吃,怎么办呢?平麓祖师又请“龙”来帮忙。“龙”便答应替寺里开山造田,交代说:“明天早晨开山造田时,水会淹到寺庙门口,你们不要怕。要记住,等水涨到寺前第三台阶时,才能鸣钟击鼓。”
  第二天,天快亮时,方广寺上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忽然,一声雷响,“长龙”从半空飞下来,在寺前的山坡上打了三个滚,好似山崩地塌,山包立刻被削成平地。同时,它扬起尾巴,往山边一甩,山岩顿时裂开一条路。洪水来了,淹到寺前第二台阶时,小和尚见水势凶猛,大惊,慌慌忙忙就鸣钟击鼓,洪水即时退去。至今,寺前尚存一丘特别阔的水田和一条水坝。平麓祖师和“象地龙”兄弟也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到这里烧香祈梦的人就越来越多。方广寺住不下了,又在福安廉村盖一“麓祖堂”。相传清朝末年,福安城关叶某无业可就,便到“麓祖堂”祈梦,梦见有一白发苍苍的老人,拿一竹片给他。第二日,住持教他回去做豆酱卖。叶某照办,后来就成为大财主。
  方广寺地处福安、宁德、周宁三县交界,海拔高,环境幽深。六月天,正是避暑胜地,加上此寺“龙”字当头,故畲家人过“分龙节”都要去游方广寺,他们边游玩边对歌,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神话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人物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寓言笑话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光社
责任者
肖志四
责任者
陈佛新
责任者
祝文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