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建福安县畲族情况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094
颗粒名称: 六、《福建福安县畲族情况调查》
分类号: K892.457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福建福安县畲族情况调查》生活习俗的具体情况,重男轻女、包办婚姻和抱童养媳现象,妇女还保持着民族服饰,头发向上梳圈,绕着头的周围束红线。
关键词: 福安县 畲族 民俗调查

内容

(三)生活习俗
  福安畲族以蓝、雷、钟、吴等姓居多,各姓的族谱内都记载其远祖出于“盘瓠王”的传说,而这种传说在畲族内部已成为家喻户晓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畲族内部以这种图腾信仰为标准,从而作为维持和团结本民族力量的武器,反动统治时代的大汉族主义者,亦因借此传说而大加渲染,以挑拨畲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畲族一般均通当地汉语,但无文字。同时也由于和汉族接触频繁,使得畲族的风俗习惯部分起了变化。畲族内部的重男轻女、包办婚姻和抱童养媳现象还很普遍。男女往往早婚,一般多系15岁至19岁,但没有18岁结婚的,他们传统迷信认为,18岁结婚会受“18难”。畲族忌同姓结婚,亦不与外族通婚,寡妇可以再嫁。
  畲族男女皆爱好唱山歌,在山间田野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他们最热闹的日子是农历中的几个大的节日和男婚女嫁之时。每逢婚礼,亲友都去饮酒唱歌作乐,每逢正月和八月的节日,畲民互相往来探亲,青年男女不管认识与否,都聚在一起唱着民间情歌。一唱一答,通宵不眠,直至对方答不上为止。这时也是男女倾吐爱情的机会,等到挑好对象,再通过父母商订便可结婚。结婚前双方都要互送礼物,计有猪肉、生油、鸡蛋、冰糖、红线、凤凰帖、果子等,都是采用双数,而女方的嫁妆除一般衣物外,斗笠、蓑衣、锄头,则是免不了的陪送。婚后三天,女方便要下田劳动。劳动是畲族人民的优良传统。
  畲族男子的服装和本地汉族无异,妇女还保持着民族服饰,头发向上梳圈,绕着头的周围束红线。发式已婚未婚有区别,已婚妇女最明显的标志是发顶中央靠后横插一支银簪,以示区别。他们的服装多穿青、蓝两色,系自织麻布缝缀红边。腰束花带,下着黑色围裙,但近年来穿裙则极为少见。青年妇女大多戴大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结婚时,脚穿大鼻鞋。
  除上述较为明显的民族特征外,其他一切生活习俗和当地汉族一样。由于畲族分散居住山岭中,畲族村庄的周围和平原地带形成一个汉村的包围圈。由于汉族封建势力的深入,突破了以血缘维系的畲族社会组织。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的保甲制度,更促使畲族内部祠堂组织的族长制度失去了作用。由于畲汉族人民往来频繁,经济生产和生活上逐渐融汇,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畲族生活习俗部分起了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内部的经济生活处于异常贫困的地步,因此,表现在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风俗习惯等方面,虽仍保留其原来的节日祭祖、婚嫁风俗等固有的形式,但其内容实质却大大减色了。根据调查,如本县凤阳等村占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新中国成立前衣食无着,生活极端贫困,遇有喜庆、节日等,只能一切从简。畲族内部由于受汉族封建的影响,包办婚姻和抱童养媳的习惯已经代替了男女通过唱山歌表达爱情选择配偶的方式了。根据本县凤阳等村的调查,新中国成立前畲族男女因唱山歌而结婚的,几乎是没有的。诸如上述,我们在看待畲族的风俗习惯等,绝不能离开其所处的经济状况,而不分时间地把畲族固有的习俗孤立看待。这样,我们在研究其风俗习惯等上层建筑时,才能正确地反映该民族某些上层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在畲族地区正确执行的结果,畲族人民在经济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畲族人民逐渐抛弃了那些不利于本民族发展的陈规陋习。如做迷信、祭鬼神等在畲族地区大大减少,男女婚姻基本上执行了婚姻法。

附注

①福建编写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