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闽东畲族情况调查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089
颗粒名称:
一、《闽东畲族情况调查报告》
分类号:
K892.457
页数:
10
页码:
320-329
摘要:
本文记述《闽东畲族情况调查报告》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一般习俗、婚礼、生育(附醮名)、丧葬、岁时。
关键词:
宁德市
民俗调查
畲族
内容
1.一般习俗
勤劳俭朴,是畲族人民的优良传统,男女老少,同样参加劳动,在福安仙岩村有80余岁的老公公,还能上山下地。妇女的劳动能力一般都很强,耕种、樵柴、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以及进城做买卖等等,一身兼数职,日以为常,不辞劳苦。至若纺麻、织布,尤其能事,每逢雨天及农隙的时候,就有一种轨轨的声音,透出每家户庭之外,这就是他们辛勤在纺织所发出机杼声和纺麻车转动声相拼凑着。纺织另一技术是织围身裙的带子,有红白两色,都是五色纱线织成各种图案花纹或简易的文字,织工细巧,古朴可观。
打猎是畲民比较原始的经济生活,许多方志材料里都说到畲民善射猎,能自制一种毒弩,中兽立毙。《罗源县志》载:“……盘姓今无闻,只蓝、雷、钟三姓蔓延各处,在罗源者甚多,虽幼少能关弓药矢,不惧猛兽,盖其姓也。”又万历三十九年群虎伤人,知县陈良谏祷于神,督畲民用毒矢射杀四虎,患方息。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有畲民住在深山里,以狩猎为生的,到现在有的已经是成为农业社的主要副业,也就是有组织的打猎队了。此外如造纸、烧炭、编竹器,做巫师、职业鼓吹班和专业的木匠、衣匠、理发匠、制木农具、学打铁等等,都是农业以外的各种生产方式。
……
每年六月初一的福安木[穆]阳砚桥乡白云山看“马圣公骨”(亦称“马氏大德真仙”据说现在没有什么仙骨可看了)和七月初七社口白岩的和尚做“圣供”的两次盛大庙会,是汇集畲族青年男女唱山歌、找对象的最大场面。当庙会这一天,他们不辞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那里去,就趁这机会选择对象,倾吐内心世界优美的情诗,自由地找伴侣,尽情地歌唱,此唱彼和,歌声响彻云衢,通宵达旦,唱答不休。如逢正月和八月的节气,他们则常往来探亲做客,青年男女,不问是否认识,也都聚在一起,互唱情歌,通宵不眠,直至对方答不上为止。
用歌唱去追求情侣的一种叫做“拦路情歌”。遇有少女做客经过,青年男人就可以向前拦住,要求唱歌,女方唱不过,男方不让路,也是一唱一答,有时唱到天黑,就由男方款待膳宿,继续再唱,所唱的歌词,像玫瑰花一样艳丽动人,往往通过这些歌唱,就能找到如意的对象。
据调查霞浦畲族的年轻姑娘,在快要出嫁时,就得去外婆和亲戚家做客,这时在亲戚家的男女青年,像“考文才”似的向之唱答,男的做客,女的先唱,反之则是男的先唱,一直唱到歌完才罢。
2.婚礼
通过“盘诗”找对象,仍须央媒说合。过去买卖婚姻,要结婚是不简单的,聘金从50~100元。“开生肖”、“定日”、“迎娶”,都有规定不同的礼物,主要是猪肉、猪蹄、鸡、面、果子等等。据福建省少数民族情况介绍说:“结婚前双方都要互送礼物,计有猪肉、生油、鸡蛋、果子、冰糖、红线、龙凤帖、雌雄鸡和女方自钓的鱼,都是采用双数,而女方的嫁妆除一般衣物外,斗笠、蓑衣、锄头则是免不了的陪送。”拜堂后,还要给亲友大吃几顿,常因讨了老婆而负债累累。重男轻女的风气很严重,童养媳普遍存在,男女又多早婚,一般是15岁至19岁,但忌18岁结婚,因为传统迷信的认为18岁结婚会受“十八难”。现在还有伪造年龄去登记结婚的,同姓不婚,也不肯与外族通婚。但据现有材料证明,于清代始曾有妇女嫁给汉族的,寡妇可以改嫁或招进男人。
结婚仪礼。有很多地方保留浓厚的民族色彩,最突出还是唱歌“盘诗”。女子在出嫁前要学会各种歌唱本领,特别是“哭嫁”,当嫂子替她“上髻”、“穿衣”时,都要以哭当歌,诉说不愿出嫁,如“阿哥啊,留我一日当一年……”一边唱,一边装模作样,把髻搞乱,把衣脱下,三劝三却,才告妆成。劝的都是亲戚女友,跟着哭唱相和,歌词大都是劝导做好人家媳妇的意思。
抬新娘轿和抬嫁妆的,不是职业的脚夫,而是男方体力强壮,又善唱歌的青年,霞浦俗叫“亲家伯”,是男方邀请的,都是唱歌能手。如路远必须先一天到女家,但抬回来是不能中途过宿。畲谚有云:“有隔夜的豆腐,没有隔夜的新妇”,故在婚期这天,不管路程多远,都要一天赶到。抬轿的青年到女家那天晚上,就得与女家的人答歌,也是互相唱和,如果唱输,会被女家留难,路途远的就成问题,因此抬轿的不是体壮而善歌的青年小伙子,是不能胜任的,抬起轿来,又要唱歌,一直唱到很远的地方。
结婚这一天,主要是唱歌、喝酒。拜堂之后,接亲酒席散了,有的去看新娘闹房,有的就开始唱歌,下半夜入洞房,吃“佳期酒”,只有一席,新郎居首,代名“金花”,陪席的八人,号曰八仙,子弟官居次席,亦为八仙行列,并各以花代名,如“烛花”、“联花”、“松花”、“茶花”、“竹花、”“根豆花”、“柚花”、“萍花”等。入席时,大家携手绕桌一周,唱“八仙上桌歌”,就座,出斗(盘菜),吃过三斗,由子弟官敲小锣,提灯笼,唱着歌词去看新娘,看后仍唱原调回席,二看,三看,仪式同前,惟易以唱词而已。接下就是“猜果子”,由子弟官取一个碗子,装了上四果(冰糖、白豆、红枣、宝元)和下四果(花生、番薯、萝卜、芋头),按村名、佳禽(鸟名)切合碗中果子来猜,猜中的过关,不中的也不罚酒。如“冰糖:村名甘棠(福安第六区)鸟名凤凰,碗中果子冰糖!冰糖!”上、下四果都猜完了,新郎上凤凰山采花,由子弟官偕同唱“看新娘调”进洞房,把“斗灯”里两朵纸制牡丹花取出,归回席上,将花挨次传看,改唱“传花调”,边唱边传,唱完词句为止,轮到最后的干一杯,大家互饮三杯,然后把花传归新郎。继又“驳花”饮酒,按各“花名”,互相唱驳,驳输的干杯,这时唱的歌词叫“驳花调”。最后由八仙头拿两杯酒进房,按床、被、枕头等等逐一喷去,每喷一物,必唱一词,调叫“喷床调”,喷后回席,继续再饮,席散放炮,吹起鼓来。全部进入新房大闹特闹,直到天亮,吃过早饭,才各散去。
此外,还有许多仪式与汉族不同,譬如女子上髻的时候,女家的堂上要放一桶水,俗叫“龙水”,龙得水,“风水”就不会被女子带走。新娘轿经过的三岔路口,都放有红白纸剪成的钱,做引导标志。拜堂时,女的不下跪。相传他们祖先是公主招驸马,女的位高于男,故不能下跪。男女服式也多不同,男的戴“字形”帽,衣裤都有镶边,有的也穿长袍马褂,着双鼻鞋;女的除了一般打扮外,头上戴着“凤冠”。有的是前方后尖平置三角形,有的是锥形立体三角形,面挂一个银饰曰“联梳”。外着礼褡,是对襟式的背心,大镶边一个扣子,脚穿单鼻鞋(据说霞浦县男穿单鼻鞋,女着双鼻鞋)。内系丝兰裤裙,头顶还覆一块红布。
当新娘轿到时,由男家的先辈(所谓好命人)任司仪,先将贴在轿门的“符录”撕下烧掉,并将势向轿顶画一圈子,叫做“净煞”。才把轿门拉开,由小女孩扶引新娘出轿站妥,再由司仪将覆在新娘头上的红布用秤钩钩去,新娘就把手帕掩住面上,意谓遮羞。同时由子弟官高举红烛去引新郎,这时新郎是避在楼上,三请才出来,司仪把红绸扎在新郎身上,并予插金花一朵,然后拜堂。婚后,女家没有请“回门”,新娘初次回娘家,亦无规定日期,回家时多由男人伴送。
据翁春雪的《福建畲民考》有这样记载:男女婚姻自主,女子得与兄弟分家户,结婚时新郎往岳父家亲迎,岳父家则置酒席款待,席上初无一物,必须新郎一一指名而歌,如要酒则唱酒歌,要菜则唱菜歌,要箬则唱箬歌等例,新郎唱后,而司厨之人,才将所要之物,应声而出,名为“调新郎”。席退,新郎与新妇交拜成礼,然后挂其祖先画像于堂中,全家围绕歌拜毕,辞别舅姑(按在岳父家,不应称舅姑),或步行或坐轿而归,新郎前引,新妇随其后,共张一把雨伞,新郎新妇各以一手执之,伞半张,头蒙其内,途中新郎唱结婚歌,新妇和之,到婿家,庙见毕,婚礼告终。
《建阳县志》:“聘金在清末,率以二十四金,嫁女之家,于女子将适人,则择方向之利,新辟门以嫁之。前二三日,婿来迓,及期,婿前导,新妇裹红帕于首,衣蓝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若拥护然。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骂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乃行拜祖宗红线交杯礼。”这种亲迎习俗,闽东地区,目前尚未所闻,录之以做参考。
3.生育(附醮名)
妇女分娩,都是叫接生婆用旧法接生。新中国成立后已有接生婆参加训练,较注意消毒卫生,当孩子未出胎之前,她的婆婆常暗中向“陈奶娘”(即陈靖姑,见《闽都别记》临水平妖)祷祝许愿,如得平安顺意,则要酬谢“牲礼”。分娩中,娘家送以鸡物,俗叫“做月里”。没有“贺三朝”例子。孩子满月时,要雇剃头匠剃头,酬给蛋面红包。未满月的孩子,不能吃荤。如果说母亲缺乳,要在满月后才可以喂些荤食,这叫做“通草”(腥土音念“草”平声,即可以吃荤腥的意思)。如有许愿,满月时除了酬谢“陈奶娘”外,还要做几碗请亲友,但没有送礼。《长汀县志》:“生子坠地,则浴泉间”,《建阳县志》:“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止哺儿一次。”
周年这天,在堂上用米筛一个,内置元宝、通书、笔墨、算盘等,让小孩自己选择,任意乱抓,抓什么东西,就意味着将来会做什么职业,如抓到算盘,将来定会做商人,抓到笔墨,将来必定会念书“有出息”,等例。
富有人家,小孩稍有病痛,就要请“司”(巫师)到家“设坛做醮”,又叫做“过关”,可以做到十岁为止,做了“过关”,意能消除病苦灾难,平安地长大。首先,请了“巫师”到家里,挂起“神像”,排出“法宝”、“净坛”、“请菩萨”,然后舞动“铃刀”打“五雷牌”吹“法螺”掷“口口”念念有词,按照“关名”一一“敕开”,撒尾语有“三十六门诸关等,煞尽消除”,意思是恶鬼、恶煞已经都被打发走开了。接下即就厅中桌上的斗灯下面,拖了一块红布到凳子上,用烛台压住象征“百花桥”,由“巫师”抱小孩,拜天地,拜奶娘,然后从红布上面抱给小孩的父亲,叫做“过桥”(如年龄大不好抱,就由巫师牵引着做),并祝曰“老娘伯”(即父亲)好手段,男性彭祖八百寿,女性麻姑万岁数齐龄,长命富贵,福寿命长,病体康泰平安!小孩的父亲接过孩子,全家都答道:“先生(指巫师)手头香,平安!平安!”随后是烧银箔,送菩萨,由巫师取出供奉菩萨的酒一杯,向银箔灰上滴去,又祝曰:“一滴一条河,二滴二条河,三滴三条河,三三得九九条河,黄河黄渺渺,黑河黑漫漫,黄河刈断千里路,黑河刈断万重山,千蛇百鬼回头看,不知何处是凡间。”最后,指书一“断”字就算完毕。
男子成年时(已满16岁者)要举行一种醮名的仪式,亦称“度身”或称“入录”,俗“祭过祖”。凡祭过祖者,就可把幼时“小名”改用“法名”,死后方得登上宗谱,并可着红衣,其妻可着绿衣红裙,得尊号为“西王母”,如其子又祭祖,则可着青衣,社会地位又升高一级。每一姓始祖,都刻一龙头,即“盘瓠”首像,子孙祭祖时,则把它供于神案上罗拜之,其级分的尊卑,则以祭祖之次数多少为准,凡祭过三次者,称“进士”,众皆听其约束,俨然若酋长。父死时,若其子尚未祭过祖,是不能为其父治丧。据了解畲民男子中举行这种取法名的仪式并不普遍,一村中往往只有二三人,而这些人不一定是社会上有声望的人,不过他可以替人家做功德,或在丧事中替死人开路,这时可穿上红衣。当他们死后,可请“祖图”,别人没有这权利,请过“祖图”的人,据说来世可以做官。
此外请巫师“驱鬼”治病,还有部分存在,他们叫做“做迷信”,有的人也知道这是愚蠢的行为,但由于习俗根深蒂固,一时尚难完全消除。他们在“做迷信”时,很怕给外界人知道,最奇怪的就是巫师站在病人床前,指手画脚,念动咒语,舞动“法宝”,做吆喝驱逐状,活神活现,煞有介事。
《福建畲民考》有这样说:“人病则备斋菜,于晚间往郊外供奉,名为接魂,或即家里招戚友邻居唱歌,名为安神,如不见效,则打鬼。请畲巫一人,并招集邻人,愈多愈好,各执刀棍火炬等,于半夜突入病房,病人乘纷乱之际逃出屋外”。于此可见信巫“驱鬼”的流行情况了。
4.丧葬
畲族老死丧葬的仪礼,一般不像汉族的铺张,但仍保留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礼俗。老人病将咽气的时候,要把床位移到后厅,子媳孙辈,环守在旁。收殓要看日子,如果日子不“吉利”要停尸1~3天才殓。收殓后把草荐、草席都弃在郊野,唯睡床及木板等,则放置户外,经沾露水几天后,仍由其子孙拿回去用。据说睡这种床板的人,腰不会痛,但有地方是不捡回去的。
家里死了人,要到亲戚家去“报丧”,亲戚须煮线面及蛋两个给报丧的人吃,走时还要送给红包,意谓“吉利”。收殓时,先给死人剃头,穿衣服,并放冰糖一块于死者口内,意思是使死者会惦念家庭,以后家事会好,安排清楚,把尸首置在棺盖上面,待畲巫做过“道士”,然后装进棺内,加盖钉好,抬至后厅停棺,三年后再择吉出葬(但不是年高的不能停棺)。三年内如遇有其他年老的人死掉,就须先期出葬,家中有喜事,则用红布一块将棺遮盖,以示不怕“冲煞”。停棺手续办理完毕,子媳及女、婿等,各持火把(竹篾制)绕棺一匝,子、媳将剩余火把放进灶间,女及婿的火把,则弃之门外,以示孝子思亲“向内”“向外”之意。
发丧之晚,还要请巫师做“火暝”,五服以内的亲戚都要送纸钱、银箔。“做火暝”与汉族大体相同,也是用纸糊的各种用具如轿、厝、船、箱等等,全烧毁,随即立“木主牌”引魂归来,由巫师替死者一一介绍跪拜的子孙名称,叫死者归来享受“香火”。第二天早晨,亲戚要派一人到家吃饭,叫做吃“长命饭”,吃不完,还要带回去给孩子吃,可以得到平安;家里的人,也要将剩饭一碗放在米筛内,藏进库里,意谓“仓盈库满”、“五谷丰登”。霞浦俗:“人死去,请‘畲’来做‘道士’,从天黑开始到鸡二叫止,有的直到天亮。念经内容无经咒,只烧二筵福礼(一由先生带去,一留第二天请帮手吃),意是请祖先来带死人的灵魂”(原注:“畲”非专门职业)。
出殡时,要宰猪、羊告祭,亲戚亦送彩旗办祭,主人回以酒席。葬礼完了,就将草圈(带在头上的)、腰索(束在腰间的)、草鞋、哭杖(又叫龙杖)、木主牌等等,通通烧掉,然后脱下麻衣,换了吉服,挂上红布,戴红顶帽(或其他帽),抱了“祖宗牌”(即神主,与前面所说烧掉的木主牌不同)由鼓吹班吹打鼓乐送回家中。《福建省统计年鉴》:“罗源县畲民逢丧亦化纸箔,唯于送丧时用黄布伞送輀上山。”
《福建畲民考》:“丧事并无披麻戴孝,往吊者送香帛或馒头、豆腐到灵前唱歌一拜,丧家必炊饭致荤菜相款。炊饭时,一家人围坐甑边,视蒸气上升之疾徐,以卜凶吉。祭时邀戚友唱歌,并无延僧道诵经礼忏之事。”“不信风水,从前多火葬,现在火葬已经很少了。”又“畲女出嫁后,做一条裙,一张被送给母亲,此裙平时不穿用,专留为死后装殓入棺之用,称‘寿裙’、‘寿被’”。母死,舅来吊与别人不同,一定要用鸡、猪、菜蔬、纸、烛等物,除纸烛烧化外,其余之物,全部退还,除同普通内亲一样回给白布3尺3寸之外,又要加白布8尺。父死舅来吊,则与其他内亲同。故畲谚有:“母死难,父死易”之说。
居父母丧,过年过节都是亲戚赠送糍等,自己不能做,第一个年关,亲戚要送猪首、白联、白烛等,助其子辈过“白年”。有钱的人,子孩众多,多先营生圹,做棺木,备寿衣;贫者一切都减免,亦无停棺之事,甚至弃葬的也是常有。
5.岁时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节日活动,其活动内容,大都含有宗教式的迷信意义。兹就汇集材料,顺序介绍如后:
农历元旦,开门要放鞭炮,大小都吃糖茶,有新结婚的要由新娘泡茶给大家吃,早餐吃素,忌说不吉利的话。餐后设糍、酒请祖宗,叫做“喊年祭祖”又称“迎祖宗”。
照宁德金涵乡麒麟寨所了解情况说:“祭祖”有“春祭”和“秋祭”两种,春祭是正月十四日,又叫做“祈平安”,要排列执事仪仗,出乡郊游。仪仗行次是:一付大灯笼排在最前面,接下是三层的凉伞(普通仅一层,传说他们祖宗封王才有的),大锣两面,各配以红旗,次是各色彩旗,共有八面(如长方形红色,三角形的皂色、白色、金黄色各两面),龙头像一把(我们于罗源县岐余区贝溪乡亦看有“龙杖”用黄布包裹,高挂屋梁上),戟1把,以及大刀、执笔手、金链、手掌等各两把,继之以鼓吹班。“龙亭”,很像“轿亭”,内供盘护王神位,后又有单层红凉伞2把,由族内最老的人随“龙亭”后面行香敬茶。群众则跟在最后排成一条浩大的队伍,所经各村(指畲族)都要设筵迎接,像汉族的元宵“行口”一样非常热闹。据说这种习俗是从罗源传过来,所有各项仪仗用具,都是由族长保管,我们曾按原物逐一绘有图样。
唯按福安所了解的材料,则略有不同,姑并录之。年初一焚香、点烛、“迎祖宗”,这是少数民族一项富有群众性的活动。其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本乡游行,一是到宁德琴前“迎祖祈雨”。队伍前列是两个用黄布包的“龙头像”,随后是“圣旨牌”、“祖图”、“龙伞”、“彩旗”等等,群众跟着请香打锣鼓,放鞭炮,其中有道士(尪司)伺候“卜〓”,是用红纱线一条,两端各系铜钱一枚,钱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卜时得一阴一阳叫做“信〓”。如“祖宗像”抬出后,要问骑马没有等,卜得“信〓”,意即骑妥,否则必须等候。一路上鸣锣开道,并有“肃静”“回避”的大牌,锣先是七道七响,最后是一道十三响,据说这是他们“驸马”“公主”的祖宗的特有尊荣。
“秋祭”是七月十四日只在本族祠堂里办祭,其祭祀有:酒十杯,茶一盏,菜五色,鱼类,肉类,甲壳类各十色,另外雄鸡一只,肉二斤,蛋、豆干、豆腐、寿面、寿桃(面制)和斗灯一个,内置油灯、剑、尺、剪刀、香炉等物。其仪式,挂起“祖图”由道士问卜,族长行香,族内群众来听讲解“祖图”的历史故事。
《长汀县志》载:“俗信巫事鬼,祷词祭居,则刑牲必具,戴树皮冠而歌,觋者击铙吹角,跳舞达旦”,“祭祖”似乎就是这种习俗所遗留的迹象。
口口“祈福”俗叫“做福”,有的要“设醮”口口,一般是请道士在本村的宫庙里烧香念经供祭,群众也要供应菜饭。一年要做七个“福”,它是结合农时来进行的活动,可以说是神权社会里不懂科学的一种迷信行为。如正月初五,以为菩萨从天上降到人间,要做“首福”,也叫做“开正福”(据说有的地方为初一或初四),一年可获平安顺利。二月初二,是“土地福”,俗传“土地公”管田产,祈之可得保护丰产。立夏之天,要做“立夏福”,这年应该种什么种子,要向菩萨卜问后下种,才会有好收成。五月三十日,“保苗福”,祈求保护田园庄稼,不生虫害。八月十五是“仲秋福”亦叫“白露福”,祈求合乡人口平安。立冬这天,要向神明祈求保护没有风灾,叫做“立冬福”亦称“收冬福”。除夕是最后一个“福”,叫做“完满福”,庆祝一年丰收,四季平安,答谢“神明”庇佑。家家互相请客,半夜要起来放鞭炮迎接天神。
据霞浦调查材料,每年只有五个“福”,名称亦有不同,如“元宵”、“立夏”、“立秋”、“立冬”、“夏(下)神”等。“夏神福”是正月初四做的,每次做“福”都以三牲福礼供之。筹备福礼和主持人是全村群众轮流的,“福”供完后,要办两桌请人来吃饭。因为材料略而不详,恐有出入,爰并录之,藉供参考。
照福安所搜集材料是这样说:参加做“福”的每户都有,每年正月初三,集合在宫庙内抽阄轮当,轮值的人叫做“福首”,每月初一、十五要负责烧香。在做“福”这天,由福首备办肉、糍、香、烛在宫庙内供祭,然后按户均分。相传吃到这些“福余”,会得到平安吉利。霞浦的习俗是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在“平水王”宫里做“福”,宰猪一头,叫全村的人来,把猪头和肚里五脏全部吃光,其余猪肉则拿去卖掉,把所卖的钱,买回小猪再养,至明年这日,同样处理。又说这个“福”,是上代传流下来的,各人都要轮流做,如果轮到不做,村内要发生什么不平安的事,群众就要责备他。
霞浦畲民过去在元旦时,要举行放炮竞赛,此放彼应,隆隆之声,不绝于耳,曾经向之了解,据云亦不知其所自始。考《建阳县志》载:“正月初旬访诸戚友家,未至百步许,则以爆竹声为号,为之主者,必倍其数以应,多者累千百,外人闻其声震山谷,喧声不绝,知畲民之肃客也。”所谓“赛炮”之俗,莫非就是“迎客”的遗意哩!
正月里的活动,一般和汉族相同。如演戏、赌博,新正五日内,停止了各种农事生产,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年少的人,往戚友家去拜年或拜寿。唯在福安地方,有的却没有出门做客,也不上山,只在村中对唱山歌娱乐。
三月初三,俗传要吃“乌饭”。《岭表纪蛮》:“三月三日染乌色饭祀祖先。”它是用一种树叶,土名叫“乌饭罗”或“糯米乌”、“染米乌”、“乌染”,捣汁浸米,放进蒸笼内去蒸,熟后米变成黑色,香味可口。据说他们祖先因为得病身体瘦弱,食此得到健康,因此世代相传蒸饭,可以祛病延年。此外又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祖先雷万春困守睢阳区‘乌饭’充军粮,以此欺敌兵,免为所劫。”一说:“某朝有少数民族为反抗统治者的压迫被皇帝判罪下狱,狱卒不许送饭,百姓想法用‘乌饭’骗狱卒是‘蚂蚁蛋’送给被禁者吃。”显然这些传说,子虚凑合,不足为据。
按《罗源县志》说:“三月三日悬菜于门,人士结伴郊游,谓之踏青,乡民口口口口口饭谓之青饭,旧志云始于任敦仙,闽人效之,亲邻互相馈遗,谓食此延年。”《霞浦县志》所载一般民俗云:“各乡祭墓,用粢及饭,唯拓洋用‘南烛叶’浸术米而炊之成黑色,名曰‘乌饭’即‘青粳饭’。”浴佛节的神话与风俗有这样说:“北京城佛寺里的善男信女,都在这一天吃‘杨桐叶’染成的乌饭。”照此说法,吃“乌饭”并非畲族特有的习俗,但究竟为什么要吃“乌饭”,是否是纪念的意义抑或有营养的价值,尚不得而知。
畲民在端午节所制的粽,是用野芋叶(茅草)来包,并且是五角形的与汉人用竹叶包四角形的完全不同。据福安的传说:包这种粽是纪念他们祖宗“征番”,并非为诗人屈原而纪念。霞浦县志:畲民制粽,横式谓曰横巴,米亦糯而碱,性独佳,故质柔韧,较寻常三角式者亦可口,俗称畲婆粽,亦互相馈遗如常仪。过节这天,除了做粽子,供祖宗,烧纸钱外,一般与汉人无甚差别。《建阳县志》云:“五月五日焚楮币奉其先,如华人之祀‘中元’,是日捣药草为药,晒而藏之,病则服焉,不用外间医者。”然捣草药之事,近则少有所闻。
至于传说四月初八是“牛生日”,牛主人要弄些菜和米给“看牛弟”带到山上去煮吃。五月十三是“关帝诞”,要供猪、羊五牲,如遇雨,就预兆这年会“不平安”,意谓关公磨刀要杀人。倘有碰到不平安,就去迎菩萨“祈平安”,像福安仙岭洋要到60多里的山(杉)洋地方去请“林公大王”回到本村宫里烧香,做供,打锣鼓,放鞭炮等要闹两天。甚至把钟氏十七世祖熙公说是受封“侯王”当做神来奉祀,每村宫庙里,少不了有“钟熙侯王”的神位。这许许多多的迷信事迹,在畲民的宗族里,还未完全被消除。
此外如“清明”的扫墓,“仲秋”吃月饼,“重阳”登高,“冬至”吃汤丸,“祭灶”吃灶糖等习俗,因为和汉人接触后文化交流,风气相通,或多或少是被同化而没有多大差异了。
附注
①陈永成主编:《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