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99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产工具
分类号: F302.7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节记述闽东畲族先民的历史和生产工具的。畲村传统耕作类生产工具有犁、耙、锄头(又分锄头、木锄、田锄、板锄、山锄、耙钓等)、马锭耙、齿耙、田刀、粪桶等;粮食加工工具有土砻(碾米用)、石臼、薯篱、筛、簸箕、苈、米箩、石磨等:砍伐工具有草刀、刈马、柴刀、斧头等。
关键词: 宁德市 生产习俗 生产工具

内容

清代以前,闽东境内的畲族先民大多数还处于游耕状态,他们“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纳毛,食尽一山即他徙”,绝大部分畲族先民还没有自己的田地,俨然是一支垦荒大军。他们“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生产方式极为粗放,生产工具也非常简陋。
  明人谢肇淛在游太姥山途中曾亲眼目睹了畲民垦荒的情景:“……过湖坪,值畲人纵火焚山,西风急甚,竹木迸爆霹雳,舆者犯烈焰而驰下山,回望则十里为灰矣。”并留下了“畲人烧火过春风”的诗句。当时这些“烧畲”都还只是在山区进行,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后,“海氛始靖,下诏开界,民归故土。”①“因上书为民请命开界,招集流民,得复故土。”畲族得此机会,成群结队从山区向沿海迁徙,和汉族一道为垦复闽东沿海荒芜的近四十多万亩荒地,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努力。于是“族人又陆续向宁德的东南沿海村庄迁移”。②这次迁移,不但改变了闽东畲村分布的格局(现有沿海畲村人口占畲族总人口四成多),也为清乾隆间畲民的落籍定居,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时候畲族先民开始大量租判(承包)汉族地主的田地耕种,“深居幽谷,其素艺则开垦荒巅山崖,自耕自食,并有栽靛者”;除种“禾、黍、菽、麦”外,“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粮食,贫民尤利赖焉”。并广泛种植菁、苎、茶等经济作物。畲族实现了从游耕到定耕,从刀耕到犁耕的转变。
  在和汉族人民的交往中,受其影响生产工具日趋多样化、专业化。畲村使用的生产工具除要适应山区恶劣环境的农耕需要外,还因为就地取材,简易实用,备受世人注目。如蕉城南山一带由于土质硬,其锄头就打制成三角形,以便挖得深。
  犁在汉区平洋地带既可用于犁水田,也可犁园地,但在畲村主要用于犁水田,因梯田面积窄长,因此犁担长度、犁座曲度和犁身的高度都比汉区的犁短、曲度大、低,以便于在梯田里转弯和犁得深。畲村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区,盛产木竹棕等,所以畲村的生产用具中,大多就地取材,用竹木制成。如各种耕作工具的柄,均为就地取木质坚硬或有韧性的柯、楮、榛子树“杉木钉”之类制作。收获类工具中的稻楻、稻梯、围篱、竹筐、薯箩、风?、晒谷垫、米筛、竹篮、竹篓、苈等,均用本地产的竹木制作。畲村农耕生产用具的种类不断增加,构造和功能与相邻汉族地区也无大差异。畲村传统耕作类生产工具有犁、耙、锄头(又分锄头、木锄、田锄、板锄、山锄、耙钓等)、马锭耙、齿耙、田刀、粪桶等;粮食加工工具有土砻(碾米用)、石臼、薯篱、筛、簸箕、苈、米箩、石磨等:砍伐工具有草刀、刈马、柴刀、斧头等。
  1.农耕工具
  (1)犁
  由铁制和木制两部分组成。铁制部分是犁头、犁壁和犁钩;木制部分是犁担、犁正、犁扶、犁座和犁手。
  (2)耙
  由铁制和木制两部分组成,木制部分只有一条耙手,铁制部分是用25公斤生铁打制成的。因梯田窄长、土硬,故全耙只有耙齿9条,比汉区的少3~5齿,约有20公斤左右,比汉区的重5公斤,便于深耙。犁、耙,为大户所掌握,一般农户并不具备。
  (3)锄头
  有锄头(长方形)、板锄、山占(又名山锄,锄身特别厚,用于开荒、掘石头等不易磨损)、耙钓、三角锄等几种,蕉城区南山只有三角锄而没有长方锄。
  锄头、三角锄、板锄全用于锄田、掘园。耙钓在蕉城区漈头一带被用于锄岩草外,其他地方较少见。还有砍田埂壁上杂草的田刀。
  (4)晒谷垫
  畲族收谷后使用的晒谷用具有晒谷垫、谷耙、竹筐。
  (5)风㭠
  2.辅助工具
  畲村雨具主要有斗笠、棕衣等。斗笠用竹子编成架子,内嵌以竹叶面,样式各地略有区别,以霞浦斗笠制工最为精细优美。棕衣用棕片编成,各地差异不大。
  3.日用器皿
  畲村的日用器皿,种类繁多,从贮藏种子、食物的各类陶瓷缸、瓮、罐到竹木桶、厨房用具、寝室家具,大体与当地汉族差别不大。最具传统特色的是大小竹篓,为田间收成或街市购物必备。

附注

①清乾隆《福宁府志》。 ②《宁德市畲族志》。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