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浓厚的民族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946
颗粒名称:
二、浓厚的民族习俗
分类号:
K915
页数:
3
页码:
181-183
摘要:
本文技术了宁德市林岭村浓厚的民族习俗的基本情况。下林岭村为林岭行政村主村,该村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秀丽。该村的古民居大多为清代建筑,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
关键词:
宁德市
林岭村
民族习俗
内容
林岭村是坂中乡畲族人口高度集中的行政村,民风古朴而民族特色浓厚,几百年来,畲族的风俗习惯保存相当完好,“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保持着浓厚的民族习俗,戴凤冠坐花轿的婚嫁仪式更是热热闹闹体现着畲族这份瑰丽的文化遗产的永久不衰。该村每年正月十五保留着奔放刚劲的奶娘踩罡的畲族传统巫舞,跳出了畲族人民保持着对神灵的虔诚和祈盼全年幸福安康的心愿,更体现了畲族劳动生活的一种风情和精神面貌。
下林岭村为林岭行政村主村,该村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秀丽。该村的古民居大多为清代建筑,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紧凑而参差不齐的古民居淹没在青松绿竹簇拥的山坳中,村前涧水缓缓流过,叮咚作响,古意悠扬;村旁有千年古道,道上完好保留着一座清同治年所建的供路人歇憩的路心亭“林岭亭”,山顶岔口处有一处“马山亭”遗址犹存,该亭遗址北面山,也是上林岭村后山上有一处明代时期的烽火台,虽已草木丛生,但轮廓还清晰可见,是一个当年倭寇侵犯我市的历史见证。村里还流传说:很久以前,现在学校附近几棵大松树处有个路亭叫白龟亭,整个亭盖用一个龟壳覆盖,因此称作白龟亭。如今该地面上已看不到亭子的遗迹。特别是村中两座古炮楼,矗立在众多古建筑中,其独特的建筑体现了民族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别样的“着装”也给整个村庄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村中老者相传着这样一首富有民族山居特色的诗:“廉岭风景势游游,村中形如蜜蜂橱,竹林山下林下屋,门前溪水带花来。”该诗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却深刻地反映林岭村美丽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下林岭村口的一个“西山保障宫”,始建年代不详,近年被修葺一新,里面供奉的是“林公大王”等多尊当地土神,体现林岭畲民保持着其民族多神崇拜的传统风俗习惯。建在上林岭与下林岭两自然村之内的雷氏宗祠,1996年修缮,延续着畲族崇拜祖先的祠堂文化。这里还保存着畲族男女婚嫁使用的花轿、残缺的手抄歌本、木制的织布机件等多件畲族文物,都充分体现了该村丰富的畲族历史文化特点。
林岭村蕴藏着丰厚的畲族文化遗产,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9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林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