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蕉城区古寺、宫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881
颗粒名称: 一、蕉城区古寺、宫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7
页码: 80-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蕉城区古寺、宫庙的情况。其中包括金涵畲族乡金鄁寺、洋中镇洋中雷厝宫、九都镇土主宫2处、八都镇古庙2处等。
关键词: 宁德市 蕉城区 古寺

内容

1.金涵畲族乡金鄁寺
  金鄁寺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畲族村西北,始建于唐武德八年(625年),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元年(1736年)及四十四年(1779年)三次扩建,“文化大革命”中毁。现存大殿于1981年重建,用四根元代楞型石柱,坐北向南,建筑面积280平方米。该寺留存及挖掘遗物甚多,有六根元代楞型石柱,长4.41米、上径0.38米、下径0.45米,正面阴刻“大元至大……”等字样;水槽一方,长3.6米、高0.37米、宽0.75米、厚0.07米,青石制;石塔二座,实心,七层,共高3米,雕刻有花纹、动物图案,并铭刻“景泰年……”字样;三足香炉一座,高0.32米、通宽0.56米,上刻塑四只貔貅,青石制;旁有“勇石”、“梦泉”等石刻和一座“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的宁德师范学校学农分校,共二层16间,花岗岩石造。
  2.洋中镇洋中雷厝宫
  雷厝宫位于蕉城区洋中镇雷厝畲族村,清代建筑,面阔10.8米,进深18米,占地面积195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内有戏台,高1.8米,面积43平方米,上有藻井建造精美,保存完好,有凤鸟、云纹等彩绘,三重斗拱衬托。宫内保存一青石香炉,宽0.3米、高0.25米、厚0.21米,上刻“元祐年间”,当属宋代传世物,可知该宫始建年代应在宋代之前。供奉风火院田公元帅神牌,宽0.19米、高0.26米,樟木制。宫中还存有清代香亭、案桌、挂图和民国木鼓等历代遗物。
  3.九都镇土主宫2处
  柴坑土主宫位于蕉城区九都镇柴坑畲族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面阔5米,进深10米,占地面积52平方米。土墙,悬山顶,穿斗式抬梁木结构。祭祀本地土主神钟法林师公。内有木制香炉和土制黑色“福”字香炉,木制香炉通高24厘米、通宽61.5厘米,“福”字香炉通高13厘米、通宽39厘米;木制龙牌一块,高70厘米、宽35厘米,上书“敕封本宫当境土主钟法林师公神位”。
  后湖土主宫 位于蕉城区九都镇后湖畲族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面阔5米,进深9米,占地面积48平方米。土墙,悬山顶,穿斗式抬梁木结构。内有木制香炉,通高29厘米、通宽57厘米、厚25厘米。祭祀本地土主钟法林师公、林公忠平王、临水夫人陈靖姑等神,塑有三位神像。
  4.八都镇古庙2处
  猴盾蒋静庵位于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南面,清代建筑。面阔13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庵左侧有一禅师墓,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该庵住持兼知禅师墓。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坐西朝东,面积50平方米。
  猴盾李师公庙 位于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始建于清初。砖木结构,悬山顶。面阔6.2米,进深6.5米,建筑面积约59平方米。保存较好。庙里供奉“观音佛母”,每月初一和十五,畲族村的村民都来朝拜。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