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福安两县畲族教育调查材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804
颗粒名称: 霞浦、福安两县畲族教育调查材料
分类号: G526.5
页数: 5
页码: 478-4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霞浦、福安两县畲族教育调查材料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霞浦县 福安县

内容

(1965年9月30日)
  (一)
  霞浦县畲族人口共有261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分布在11个区,68个公社,161个大队。其中纯畲族的公社只有1个,纯畲族的大队40个,生产队401个。
  福安县畲族人口共有3719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5%,分布在13个区(镇),其中纯畲族大队87个,生产队824个。
  畲族居住情况基本上是小集中大分散,村庄一般都很小,以霞浦的西胜公社为例,全社畲族300多户,居住在60多个自然村,平均每村5户。
  他们的生产,绝大多数以农为主,副业很少,耕地不多,经济生活一般比较困难。例如,霞浦县洋边公社畲族人口830人,共有耕地1178亩(水田858亩,旱地320亩),平均每人1.4亩地。其中双季稻只有80亩,其余都是一年种一季。1964年年均亩产395斤,社员平均收入40—50元。我们所到的墓斗、马洋公社和福安县穆阳区的南洋、风阳等几个大队,情况均类似。(个别大队如高岭大队生产较好,64年社员收入平均91元)。
  (二)
  解放初期,霞浦县只有6所畲族小学,7个班,247个学生。福安县到1955年只有21所畲族小学,22班,1191年学生。十几年来,该两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地执行了民族政策,贯彻了教育方针。再加上全体有关民族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使畲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截至目前,霞浦县已有畲族小学115所,173班,学生3479人,学生数比解放初增长了13倍。福安县已有畲族小学175所,346班,学生6149人,学生数比1955年增长了4倍多。
  但由于畲族群众有的聚居,有的与汉族杂居,经济条件有好有差,教育发展不平衡。在畲族聚居地区(群众的思想比较一致,行动易于统一)和生产较好的地区,小学教育普及程度比较高。我们去过的霞浦县的几个公社和福安县的几个大队,学龄儿童入学率都在85—96%之间,而杂居地区普及程度则较低。因此,全县畲族儿童平均普及率:霞浦县77%,福安%。
  1958年在福安县城郊创办了第一所民族初中,面向全省民族小学招生。现有学生7个班301人,其中畲族157人,汉族144人。这些学生来自福安、福鼎、霞浦、宁德、寿宁、周宁、政和、柘荣、连江、罗源、建阳、福州等十二个县、市。开办以来,共毕业五届学生183人,其中畲族103人,汉族80人。畲族初中毕业生,升入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3人(6个预科,7个本科),武汉分院24人(预科),农业学校2人,卫生学校6人,普通高中17人,师范21人,其余回乡参加生产劳动。这些毕业生绝大多数表现很好。考进中央民族学院的13人中,11个当了学生干部,1个做通讯员,1个是班代表,3个入了党。
  (三)
  畲族小学教育为什么发展这样快?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坚持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该两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村庄小,生源少,交通不便,不可能村村举办公立小学的特点,一方面在较大的自然村或公社、大队所在地设置公立小学,作为骨干;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群众办学、集体办学,不论学生多少,只要群众有要求,而又志愿办学的,教育部门积极帮助解决教师,适当给以经费补助,责成学区中心小学主动进行业务辅导。这样就增加了学校布点,加快了普及速度。目前霞浦县畲族民办小学已有75所,占畲族小学总数的65.2%,民办小学生1641人,占畲族小学总数的47.2%。福安县畲族民办小学已有95所,占畲族小学总数的54.3%,民办小学生2743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的44.7%。
  2.积极实行两种教育制度
  畲族群众勤劳成风,男女一起参加劳动。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负担着相当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生产辅助劳动。过去小学教育只办全日制一种形式,使很大一批畲族儿童想上学而不能上学。自从实行半农半读教育制度以来,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办起了各种形式的耕读小学校(班)之后,畲族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非常欢迎。他们克服一切家庭困难,踊跃送子女上学,所以耕读小学发展很快:目前霞浦县已有104班,学生1326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的38.1%;福安县已有163班,学生2468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的40.1%。大部分全日制小学,根据畲族需要,不计学生多少,附设了各种耕读班。例如霞浦县墓斗公社的墓斗小学,47个学生,其中全日制15个,半日制4个,午班14个,晚班14个。志愿上山办学的退伍军人吴敬党,一个人在杨家溪公社洋边大队的茶坑、下山、洋边三个畲族自然村办起了三所巡回小学。逢单日在茶坑教半日制(18人)和晚班(15人);逢双日自带二餐饭,背上小黑板到十里多的洋边教半日制(22人);当天晚饭后,赶到四里外的下山村教晚班(17人);并且连夜赶回茶坑睡觉。就这样使该大队从来没有办过学校的三个小山村70%以上的儿童入了学。
  3.调整学校,合理布局
  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小学教育,学校设置必须小型分散,布局合理,使儿童能够就近上学。霞浦、福安两县的教育行政部门注意了这个问题。例如霞浦县大龙港小学原有四个教师,本村生源不足,邻村距离较远,师生比例很低。于是从该校抽出两个教师,一个派到墓斗大队,一个派到王塘大队,新办了两个初小,这二个大队的学龄儿童90%以上入了学。福安县南洋大队共有6个自然村,去年以前只在南洋村设了一所公立小学,外村到这里上学的很少。因此,该校62年只有20个学生,64年才发展到50多个学生。今年在邻村——榜山、墓亭办起了两所民办小学,多招了90多个学生,现在三校共有学生151人(全日制81个,耕读班70个),该大队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不少公社、大队对学校布点都作了调整。从我们去过的畲族地区看,小学布局基本上是合理的。例如霞浦县的墓斗、马洋、洋边、西胜、王高店等公社的26个纯畲族大队,共有33所小学(公立9所,民办24所),平均每个大队1.3所(福安专区是小公社,一个大队只有几十户)。
  4.配备条件较好的教师,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当前少数民族师资很少。霞浦县畲族小学123个教师中只有11个畲族,福安县畲族小学182个教师中只有8个畲族。大量的是汉族教师。他们到少数民族地区教书,语言不通,生活艰苦,青年人又顾虑久居山区找不到爱人。因此,假若没有革命化的思想,没有真正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服务的精神,势难安下心来。该两县特别重视这一问题。尽量配备家在山区,距离学校不远,思想好,能吃苦,愿意做民族教育工作的人到民族学校去;并请社、队党委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及时表扬先进,树立为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的光荣感;鼓励他们学习民族语言,密切联系畲族群众;对民族学校的教师尽量保持稳定,一般不作调动。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之后,的确出现了不少安心畲族学校,积极努力的好教师。如霞浦县里鱼山小学教师卓信忠,除了担任全日制五个年级的复式教学外,还办了30多个学生的晚班,并要抽空辅导生产队的会计。他上午从七点半开始上课,一直讲到十一点,学生中间轮流休息两次,而教师不休息,下午同样如此。再加上备课,批改作业,自己做饭,每天休息时间很少。由于他的认真负责,积极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普遍写字工整,作业整齐。高年级作文比较通顺,珠算加、减、乘法打得熟练,不少学生会写条据、证明、感谢信。学龄儿童全部入了学。这个学校,在畲族群众中树立了威信。群众称赞该校有四好:“老师热爱学生好,学的知识运用好,师生爱护集体好,普及教育搞得好。”群众十分关心他的健康,要求上级再派一个教师,而他自己却在所不计,要一个人坚持干下去。并且初步学会了畲族语言,博得了畲族群众的爱戴。
  5.从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从1963年至1965年上半年,霞浦县拨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专款即有14000多元,民政部门补助了6200多元。为畲族修建校舍10余座;购置桌椅200多套,时钟10多架。民办小学教师工资补贴,一般小学每人每月5元,畲族小学则分别补贴6.5—8元;学杂费收缴标准也比一般学校降低(1.8元、2.2元、2.8元);学杂费减免比例一般小学控制在20%以下,民族小学则提高到20—30%;对担任巡回教学的教师每人补贴1把雨伞,1对电池,1双鞋。
  福安县1963年拨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专款22900多元,占全县教育专款总数的55.9%。为畲族小学修缮校舍23所(4020平方米),新建校舍25所(1844平方米),1964年一年为畲族地区新建了34所小学,共拨修缮基建费38900多元。其他方面的照顾与霞浦类似。
  6.坚持实行干部、教师、群众三结合的领导方法
  设有少数民族小学的公社,一般都成立了学校管理委员会。由书记、社长、妇联主任、团委书记、武装部长、贫协主席和公、民办小学教师代表组成。每学期开会二到三次,研究事业计划,办学形式、经营筹措、校舍修建等重大问题,并且协助教师组织动员儿童入学。现在看来,普及农村小学教育,已逐步成为各部门、各团体以至群众共同关心的事业了。
  7.畲族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办学积极性很高
  少数民族群众在反动统治时期,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痛。解放后,在政治上做了主人,在经济上得到翻身,因而迫切要求文化上摆脱落后状态,渴望子女读书识字,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所以,积极要求举办学校。
  福安县马山大队桃坪村只有5户畲族人家,7个学龄儿童,今年办起一所民办小学。生产队长两个小孩上学,负担教师全年伙食;另外,教师工资一年100元,除了国家一年补贴60元外,其余40元由其他4户平均分摊。
  马山大队白岩下村22户畲族人家,22个学龄儿童,从53年办起民办小学,当时找不到教师,由一位不识字的畲族农民当教师,他白天跑到八里外的溪北小学去学字,晚上回来教学生,就这样坚持了二年。现在已有正式教师了。
  高岑大队的上高山村,住在大山顶上,从山下走到学校,要爬二小时半的石阶路。只有21户人家。从51年创立民办小学以来,曾经换过11个老师,未曾有过一个4年级毕业的学生,而且群众负担很重,可是这个学校,仍没有垮掉,坚持办了14年。为什么呢?
  (1)干部重视学校,现有集体领导,又有专人负责。学校一切问题,干部开会研究,作出决定后,由农民钟庆鸿具体负责。这个人办事认真,以身作则,从51—64年找不到房子,学校一直办在他家里;教师初到学校时,吃、睡也在他家里;出不起书费的学生,他给代垫;他的小孩上学带头多出学费。
  (2)畲族群众团结互助的精神很好。这个小学只有23个全日制学生。教师待遇是每月40斤粮食(20斤大米,20斤地瓜米),16块钱,除国家补助5元外,其余的11元工资和粮食由学生负担。但不是平均分摊,而是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中略)这种筹集经费的办法,从51年执行到现在。
  (3)坚持勤俭办学,节省国家开支。这个小学从51年到62年,没有接受国家一文补助费,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从63年开始享受5元民办补助费。今年自筹经费新盖了一座两层楼房,一半作学校,一半作茶场。共花了800多元。
  畲族群众不少人反映,只要教师安心,把书教好,再困难也要把学校办下去。
  (四)
  从上述情况看,少数民族教育的成绩是巨大的,也是主要的。但还有些问题,需作较大的努力,加以解决。
  1.高小毕业生很少,不能适应需要
  有些畲族小学办学十多年,初小毕业生不多,高小毕业生更少。我们去过的几个公社、大队,群众都有此反映。霞浦县茶岗大队支部书记雷开水的小孩从7岁读到16岁还念7册。这种事例不是个别的。该县今年3400多畲族小学生,只有8个高小毕业生。福安县6100多畲族小学生,只有14个高小毕业生。根据干部反映,其原因:一是畲族小孩,年纪较小的要负担家务劳动,年纪稍大的要参加生产劳动,不能坚持经常学习,时念时停;二是教师不安心工作,调动频繁。如茶岗小学从57年到65年换了15个教师,高山小学14年换了11个教师;三是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怕麻烦,不愿办多级复式班,更不愿办高初级复式班。以致不少学生读不好书,升不了级,高小办不起来,民族中学也招不到畲族学生,有文化的民族干部成长很慢,民族师资严重缺乏。据调查,福安民族中学301个学生中汉族学生占47.9%。霞浦县的畲族基层干部多数没有文化。全县公社一级的干部35人,其中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只有3个,相当初小程度的15个,其余的基本上没有文化。大队支部书记和大队长一级的干部123个,其文化程度相当初小的42个,其余的基本上不识字。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也多数没上过学校,而是在工作中学习的或参军复员的。因此,生产队的会计十分缺乏。霞浦县墓斗公社下坝大队12个畲族生产队六个没会计;马洋公社三个畲族大队12个生产队的会计只有5个会记账;里鱼山大队五个生产队只有1个会计,还是富农的儿子。有的干部反映:“我们的子弟上学不求高升,只求学了能用,读几年书会当会计就行。我们最苦恼的是分红算账没有人。”福安县175所畲族小学182个教师中,畲族教师只有8个;霞浦县115所畲族小学123个教师,畲族教师只有11个。
  2.教师工作不认真,教学制度没有因地制宜
  不少人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多。他们说:“一星期七天,孩子实际上学五天,玩两天,收不回心来(星期六下午教师回家或到学区开会,星期一上午,教师到校迟,学生来不齐,只好下午上课),再加上体育、唱歌、图画、劳动等等,七折八扣,真正读书的时间不多了。”霞浦县南塘公社海边大队支部书记雷利霄,宁愿把他的孩子送到十多里外的里湾民办小学读书,而不上当地的中心小学。因为那个民办小学不过星期,不放假。同时要求改变放假时间,因为少数民族一般住在高山上,夏天不热,冬天很冷,小孩冬夏都穿单衣。因此,暑假宜短(最好放两周),寒假宜长。干部意见,农忙假都不放。
  3.民办小学的经费还未得到很好解决
  当前畲族民办小学教师工资和办公费,多数解决得较好。例如霞浦县墓斗公社的一坝民办小学,16个学生,教师在学生家里轮流吃饭,不收学费,每月工资15元,由国家补助6.5元,二个生产队补贴6元,大队补贴2.5元;办公费向大队报销。解决得比较落实。有的目前虽然解决了,但群众负担较重,长期坚持下去有问题。例如实青民办小学,只有6个学生,教师工资每月16.50元,国家补助5元,生产队补助5元,其余5元(1年60元)由六个学生分摊,每人一年出10元。也有的民办小学办起来以后,由于经费负担不起又垮掉了。例如福安县仙岩的民办小学,1964年秋,教师的全部伙食和工资由七户负担,平均每户每月管饭4—5天,出工资1.5元,后来由于负担太重,学生越来越少,学生越少负担越重,到年底只剩四户,每户管饭7—8天,出工资2.50元,坚持不了,于1965年春停办了。
  4.少数民族学校,校舍缺乏,设备简陋
  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校,房子问题较难解决,因为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不同,既没有祠堂庙宇,又很少公共房屋,群众住房也很拥挤。现在不少小学挤在群众庭堂里,三面无窗,一面无墙,只能遮雨,不能避风,冬天很冷。目前集体经济不够富裕,置备桌凳、黑板、时钟一时还有困难。所以不少民办小学使用吃饭的方桌上课,四边坐人,讲课时三面的学生看黑板。凳子自带,有的学生站着上课。有的学校连块黑板也没有。
  (五)
  根据上述情况和问题,我们初步认为,发展巩固少数民族教育,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帮助解决民办小学经费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村小户少,完全依靠公立小学普及教育是不可能的,必须大力发展民办小学,但是,村庄越小,办民办群众的负担就越重,这是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如下几种办法:(1)多办耕读小学,学生半农半读,教师半农半教;(2)办学单位帮助学校解决一些生产基地,搞勤工俭学,逐步自力更生。例如霞浦洋边公社洋边大人的姑岭民办小学,原来一个学生一年负担12元的教师工资,现在公社建议大队划给该校一片半荒废的茶园,让学校耕作,一年可收100多元,再加上国家补助,群众负担就很少了。有的学校,开始种果树,种扁豆花(中药),砍柴等等,都可得到一些收入,解决经费问题。(3)发动集体办学,从大队公益金或集体副业收入里开支一部分,群众适当负担一部分。(4)国家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以适当补助。(教育厅在1964—1965年两年每年除一般民办补助费外,另外给福安专区少数民族3万5千元),总之,不应使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因为负担不起学费而失学。
  2.大力发展民族高小班。现在少数民族高小毕业生太少,影响到民族中学的发展和民族干部、民族师资队伍的成长。因此,今后应从各方面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适当地点创办一些完全小学,作为骨干。同时号召所有条件较好的单、双人民族初小举办初、高级复式班(组),使初小毕业生能够就近升学。为各类中等学校扩大生源,为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科学创造条件。我们这次调查了福安县风阳小学,该校创办于1954年,到1963年,9年间初小毕业61个,先后升入穆阳中心小学高小班的13个,其中坚持到毕业并升入中学的只有1个,其余都中途辍学了。原因是到外地住校,家长负担不起,同时畲族儿童到外地汉族学校上也不习惯。1964年该校办起高小班,二年来的初小毕业生都升入高小继续学习。群众说:“风阳小学高小班早办几年,我们的子弟就不止一个上中学了。”
  3.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畲族师资,并对畲族小学的汉族教师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畲族七、八岁的小孩一般不会讲当地话,更不会讲普通话,初上学,汉族教师教学有困难,培养一批本民族的师资,对于畲族教育发展和巩固是十分有利的。今后师范学校,特别农村师范招生时,于报考的畲族学生,应适当降低要求,录取一定名额,以逐步扩大畲族师资队伍。对于畲族学校汉族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和民族政策教育,使他们树立为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培养革命后代贡献力量感觉。从而安心工作,做出成绩。特别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畲族群众密切联系,加强团结。除此外,在福安民族中学附设速成民族师范班,专招收畲族初中毕业和肄业的失学生或相当初中程度社会青年,进行培训一、二年时间。每期招收三、四十人以解决当前困难。
  [178—20—23]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