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罗源县革委会民政组关于少数民族补助费使用情况的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772
颗粒名称:
罗源县革委会民政组关于少数民族补助费使用情况的报告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
页码:
421-4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罗源县革委会民政组关于少数民族补助费使用情况的报告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罗源县
少数民族
补助费
内容
两年来,宁德地区分配我县少数民族补助费26000元(七二年省拨专款7000元,七三年改列地方财政“其他支出”~少数民族补助费19000元)。根据省革委会民事组、财政局关于少数民族补助费使用意见的通知精神,我们在发放工作中,以批林整风为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严格掌握专款专用和重点使用的原则,较好地发挥了此项经费的作用。
据11个公社、65个大队、77个生产队统计:这笔经费用于扶助发展农业集体生产的24030元(包括购买耕牛、猪苗、农机及其配件、建猪牛栏等),占74.24%;扶助合作医疗站1200元,占3.16%;扶助少数民族文化站50元占0.2%;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临时特殊困难补助720元,占2.4%。(按:用于扶助发展农业集体生产的,掌握在75%左右较为适宜;其他补助,尤其是临时特殊困难补助,可比这里所提的百分比略高些。)
在发放过程中,我们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社员群众的政治觉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确对待国家的补助。我们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采取指标到队、转账支付的办法,并做到发放之前有调查、发放之中有检查、发放之后有复查,确保这笔经费切实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
发放这批补助费,对我县14000多畲族人民群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加强畲、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巩固集体经济,发展生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如:霍口公社东元亭大队自力更生建设水电站,由于缺乏资金购置设备,工程已经推了三年。这次国家补助他们2800元,买了一台十千瓦发电机和一些配件零件,使工程迅速完成。松山公社竹里大队经济基础薄弱,缺少耕牛,影响春耕生产。我们发现后,及时拨给他们一些补助款,扶助他们购买一头耕牛,少数民族社员群众十分感激,干劲更大,春耕生产很快地就上去了。洪洋公社石塘大队溪门生产队“双抢”季节劳力紧张,生产资金也有困难,我们及时发放补助款,扶助他们买了一台打谷机,加速了“双抢”的进度。田管时,我们还扶助34个生产队各买一部喷雾器,及时消灭了病虫害。今年这些生产队粮食生产都取得了好收成。
我们对于少数民族贫下中农在治病期间的生活困难,也给以适当的补助。如洪洋公社体溪大队女社员×××,怀孕期间子宫大量出血,我们补助她20元,及时送医院抢救脱险,挽救了母子两条生命。松山公社竹里大队女社员×××,子宫脱垂,三年未愈,行动不便,影响生产劳动,我们了解她家里经济有困难,因此补助她40元,住院动了手术,根治病患,使她的身体很快恢复健康。她激动地说:“我一定要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出贡献,报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
我们认为管好、用好少数民族补助费,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件大事。因此,必须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抓得更好。
[138—4—9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