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县下逢乡畲族地区生产情况、特点及今后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720
颗粒名称: 福安县下逢乡畲族地区生产情况、特点及今后意见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280-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安县下逢乡畲族地区生产情况、特点及今后意见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福安县 生产情况

内容

甲、情况
  一、基本情况:下逢系畲、汉两族杂居的乡,全乡共有356户,1063人(男637人,女426人),其中畲族174户,占总户数48.9%,563人,占总人口52.96%(男325人,女238人)。从成分上来看,有贫雇农310户,899人;中农22户,98人;富农4户22人;地主18户,40人(另管制分子4人);此外,手工业1户,3人;小贩1户,1人。全乡共有土地1688亩4分5,其中水田1563亩3分8,农地125亩零7厘。该乡分为下蓬、王楼、梨乾等3个基点,7个自然村。已组织起来的有288户,占总户数80.9%,872人,占总人口82%。计有27个互助组,其中常年互助组4个,49户,124人;临时组23个,239户,748人。
  这次是以该乡王楼基点为重点,该基点全部是畲族,辖王楼、林洋湖二大村,离乡所在地(下蓬)4里,山势陟峻路所险窄,村落分散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土地贫瘠产量不高,一出门不是登山即是下岭,买卖需往穆阳,途迳13里。全基点有蓝、雷、吴、钟四姓,有104户,373人(男206人,女167人),从阶级成分上看有雇农3户4人,贫农92户,317人,中农9户52人。全基点有全劳力147人(男92,女55),半劳力87人(男39,女48),无劳力139人(男75,女64),全、半劳力占总人口62.72%。
  解放前他们惨遭反动政府迫害、欺压和摧残,并遭受民族歧视。因而群众生产情绪低落,95.2%的耕地全部掌握在地主阶级的手里,地租平均占总产量61.57%。群众深受高租利的压迫与剥削,生活处于半饥饿状态。解放后历次运动,使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了身,特别是在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从根本改变了民族关系,他们在祖国各民族大家庭里,充分享受了民族平等权利。土地改革时新分进了土地498亩2分3;其中水田477亩45,农地20亩78。因而生产也空前提高,并在52年组织了10个农业生产临时互助组,有96户,353人参加了这一劳动组织,并连年获得了丰收,今年他们响应县、区委的号召,为秋季作物增产一成二,全基点在53年的生产基础上再增加粮食1万斤。
  乙、畲族地区生产上有七大特点
  一、山高、水冷、土浅、沙砾多、季节迟、产量低。畲族人民多住在山上,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都与平原地带有所不同。王楼基点地处高山,山路崎岖,下坡需6里多路。耕地全是梯田,土质浅瘦,沙砾多,全基点共有耕地535亩1分1,其中有水田330亩7分9。最高的第六等田仅有12亩3分,占水田总面积2.39%;而最差的一、二等田则有227亩4分2,占水田总面积42.51%。土深一般4至5寸,93%的田靠泉水灌溉。种植水稻一般比平原双季稻地区晚1个月,“立夏”浸种,“芒种”插秧,“大暑”耘草,“立冬”割稻。山区气候冷的关系,因此水稻生长缓慢,插秧比平原提早7天至10天的时间。全基点53年水稻总产量84150斤,每亩平均产量255斤,其中最高每亩产量440斤;最低的每亩产量只70斤,王楼村蓝三妹有二等田7分7,共89坵,52年总产量仅53斤。
  二、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一般是薄弱的。全基点有10个农业劳动临时互助组。组织起来有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52年春耕时组织起来的有二个组;第二个时期是在同年冬耕翻土时组织起来的有八个组。有正副组长14人(贫农11,中农3),参加农户96户,占基点总户数92.36%(雇农2户,贫农85户,中农9户),人口353人,占总人口94.64%(男195人,女158人),有全、半劳力223人,占劳力总数95.3%。参加耕地498亩,占土地总数93.95%(包括租水田36亩88),另有耕牛25只。从数字上看,这些地区的数量倒不少,但由于缺乏领导与具体帮助,因而,绝大多数互助组流于形式,并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呢?基本上有三个:
  (1)县、区干部少去。52年组织起来到现在,县、区干部没有深入到互助组中去具体帮助解决问题,春耕以来区干部仅去过一次吃了一餐中饭就跑。对各个时期的任务只作一般布置或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号召、号召”或叫组长来了解一下材料后就走了,使互助组成为收集“材料组”。
  (2)组长领导能力薄弱,怕麻烦。像这类情况的有4个组,占总组数40%。不少组长不懂得“为什么要组织互助组”“互助组三大原则是什么?”,这次测验了8个组长,有6个就不知道。(中略)他们反映当组长有四怕:一怕领导不起;二怕叫开会组员不来;三怕贷款发放不平均组员骂;四怕汇报材料搞不来。
  (3)没有全面贯彻三大原则。畲族人民历史上就有“工顶工”“拨工”的习惯,男做女还,女做男还,青年做老人还,老人做小孩还都可以,目前全部仍保持原有习惯,沿用“工顶工”的办法,没有评工记分,同时在组织起来的当初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些户为了怕单干名誉不好“听”或贷款而参加互助组的。如王楼村蓝一勤互助组有6户32人,就是为了名誉、贷款而组织起来的,组员钟祥和认为“单干等于地主”。在民主管理方面也显得非常不够。大部组都很少开会或根本就没有开过会,据了解10个组今年春耕以来开过6次会议以上的有6个组,余4个组就没有开过1次会。蓝一勤整整当了二年组长,仅在52年互助组组织时只开过1次会。组长由于长期没有领导开过会,因此,连自己组里有多少组员也算不清。由此可见畲族地区互助合作的一般情况。
  三、土、特产、副业生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相当大的。畲族地区除农业收入有水稻、蕃薯、小麦、黄豆等外;主要的副业生产有柴草、松木、毛猪、羊等。土、特产有毛茶、桐油、榛油、棕树、葡萄等。全基点53年农副、土、特产总收入16069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收入11063万元,占总收入68.85%。土、特、副业生产收入即共达5005万元,占总收入31.15%强。在土、特、副业生产中,单土、特产占总收入6.36%,副业生产中,柴草收入又占主要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基点一年能挑柴草、松木9525担,松木一担6500元,柴草每担3000元计算,全年能收入2583万元,占总收入16.09%。占土、特、副生产总收入的51.6%强。全基点目前尚有适宜适林的山地约500余亩,可资利用,大量种植松、杉以及油料作物的榛、桐,特产毛茶等。因而,土、特、副业生产不但目前在畲族地区占总收入很大比重,而且今后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四、畲族人民勤劳、勇敢、富斗争性与团结性。劳力强,男女都能劳动,女子劳动比男子强。畲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样,都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都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团结,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男女老少都热爱劳动。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分到了土地翻了身,成了新社会的主人,因而,生产积极性也空前提高,并连年获得增产。由于他们男女都能劳动,因而除从事农副业生产外,尚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力,据了解全基点共有全、半劳力234个,占总人口62.74%,其中有男131人,共全劳92个,半劳39个,共占男子总人口数63.59%。女子103人,有全劳55个,半劳48个,占女子总人口61.68%。这说明了畲族男女劳力情况是基本相等的,在目前没有充分利用劳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前,剩余劳力的出路是关系着这些地区生产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全基点统计共折合全劳力191个,每个劳力全年劳动以250天计算,共有劳动力47750天。全基点种植水稻330.79亩,每亩用劳力20天,共须劳力6616天,蕃薯153.73亩,每亩用劳力37天,共须花劳力5688天;芋头31.91亩,每亩用劳力26天,共须劳力830天;小麦134.64亩,每亩用劳力26天,共需花劳力3500天;黄豆86.62亩,每亩用劳力13天,共需花劳力1125天;黄麻7.29亩,每亩用劳力17天,共需花劳力123天;蔬菜141.61亩,每亩用劳力15天,共需花劳力2124天;全年产柴9525担,每担花工1天,共需劳力9525天;积肥2808担,每5担花1天,共需劳力562天,此外每年每户需花60天的时间砍柴供自己烧用,共需花劳力6240天,以上农副业生产全年共需花劳力36333天,占劳力总天数76.09%。剩余劳力23.91%,劳力剩余时间多在农历一、二、八、九月份。
  五、生产生活资料困难。解放几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在生产战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反动政府的长期统治,畲族人民“家底空”,在生产生活上仍然有不少的困难。全基点农具的情况看来:有犁18付,平均每6户1付;耙19辆,平均每6户1辆;锄头124把,按每3个全、半劳力2把计算尚缺62把;圆锄145把,每个劳力1把,尚缺89把;棕衣109领,按2个劳力1领,尚缺16领,其他农具如田刀、柴刀、斧头等共333件,每个劳力平均仅有1件半左右,因此,这些地区农具一般尚缺30%左右。解放后他们生产增加了,生活历年也有了逐步改善,解放前仅有自耕土地26.5亩,95.2%的土地均掌握在地主阶级的手里。1948年全年共产粮食145,596斤(蕃薯、芋头等折谷),须交地租55913斤,占稻谷的总产量(90808斤)的61.57%。剩余粮食89683斤,平均1年每人仅有主粮240斤,够五个月的口粮。解放后,分进土地498.23亩,比解放前自耕地增加20倍。53年产粮(蕃薯等折谷)145,752斤,除缴纳爱国公粮10844斤与地租3084斤,可供8个月的口粮,经济生活上虽然有了改观,但由于每户收入不平衡,加上病老残疾或自然灾害袭击,因此,每逢六、七月夏荒期间全基点50%左右户数在口粮上感到困难,今年有3户6人没有蕃薯米过年;另51户,228人,六、七月份也开始缺粮了。本来全年需要下农盐3630斤,但今年只下1310斤,尚少2320斤。因此,在秋黄不接或施肥期间,在物质上支持他们的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六、交通不便,见闻闭塞,思想保守,接受先进事物缓慢。畲族人民绝大部分居住山区,山路崎岖,往来行人非常不便,因此,一些新鲜事物对他们感染力不大,特别是对接受农业先进耕作技术方面。不少群众认为生产不用领导,蓝老庆说:“我种了一辈子地,还不知道生产”。我们52年推广黄泥水选种,该基点才在今年全部推行。在选种上全部种子1985斤,除极个别用“穗选”外;大部分仍沿用故老习惯用“场选”。秧田种子1亩播125斤以上。秧田15亩9分多系自然合式。在适当密植上仅由原来(山田)距离1尺至1尺1缩短为9寸至1尺。株由30—40改为25—35本。梨乾村有水田59亩2分至今没有第二遍中耕耘草的习惯。
  七、自然灾害频繁。畲族人民一般多居住山区,四面环山,禽兽丛生,主要灾害有兽、风、虫、洪等。群众对自然灾害斗争缺乏信心,认为收成好坏是“天年”,部分群众因此而要求迁居他处,蓝石弟说:“不迁居,畲族一辈子受苦”。目前兽害有麂、田鼠;虫有蜢等,山猪以往危害很大,近年较少。三十年前石人坑有100多亩农地和水田15亩被糟蹋而荒芜。53年蓝其新互助组5人,曾以8天的时间开垦荒地3亩,又被山猪一夜糟毁,群众对付山猪唯一办法是鸣锣恐吓。山洪冲刷给这些地区的威协亦大,1948、1949年二次洪水冲没了林洋湖村耕地20多亩,田塍崩裂267处,是年受灾耕地生产减收一半。全基点33亩3分1田靠天水,去年干旱这些田全部缺水,经大力抢救后收成才维持在52年的水平。此外,山区气候、水土关系,畲族人民疾病多,全基点有残、疾、病烂42人(内疟疾27人),占总人口11.3%。
  丙、今后意见
  一、必须继续对畲族人民进行总路线和宪法的宣传教育。当前应组织、帮助和教育他们为支援国家工业化,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支援江淮地区灾区人民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必须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为超额完成增产计划而奋斗。
  二、加强对畲族地区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整顿、巩固、提高现有组织,这已成为当前这些地区领导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紧迫、中心问题。因为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是农村当前的、统一的,也是今后长期的中心任务,因此,这一工作必须做好,而且是能够做好的。那么究竟要怎样来整顿、巩固、提高呢?
  (1)结合总路线和宪法的宣传教育,继续深入地向他们进行组织起来好处的教育,说明祖国社会主义美景和前途,提高其生产信心。说明只有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才能消灭历史上残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状态,才能使畲族地区农业生产与汉族地区一道由规模较小的、落后的个体农业,进到规模巨大的、先进的集体农业。
  (2)县、区干要深入畲族地区,切实加强对这些地区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总结经验,加以整顿,首先应根据可能将有条件的,较好的互助组建立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树立旗帜,带动互助组大发展。对现有10个临时组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其中四个组提高为常年互助组,其他亦应进一步加以提高、巩固。
  (3)在当前互助组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通过训练或会议形式(主要是各区召开时),提高组长领导能力。畲族地区互助合作运动,所以如此薄弱、涣散与互助组长能力薄弱是分不开的,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个别组长仍然不能胜任这一工作的,可通过组员民主讨论进行改选。2.合理评分。根据畲族地区土地少,劳力强的特点,合理评分也显得重要,这样能够解决互助组中因劳力强、弱悬殊,而产生部分组员怕吃亏的思想顾虑,也才能够逐步提高“工顶工”为评工记分。3.贯彻男女同工同酬。畲族男女均能劳动,女子劳动比男子强,但目前他们都将妇女劳动计算为半劳力,这个不合理的计算办法必须逐步克服,提高妇女劳动生产积极性。
  三、切实加强对畲族地区农业生产工作的领导。这些地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远落后于主村,因此根据这些地区气候、土壤、劳力、交通情况,具体地领导他们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如上特点,应抓住四个环节:
  (1)改进耕作技术。具体是:1.运用轮作的办法增加生产。在同样土地同样的耕作方法同样的肥料的情况下,由于土地轮作是能够增加生产的,林洋湖村雷景顺有六等田一亩三分六,原产量385斤,49年起种地瓜3年,52年改种水稻后,收谷572斤,增产48.4%。但推广这个办法,必须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原则下进行。2.精选良种。根据山区气候冷、土瘦、风大的特点,“铜早”“平稻”“早日稻”适宜于高山,这些种子生长成熟期早、稻杆低宜风,能避免倒伏,格细耐瘠。“晚日稻”“红米薯”“门里富”“大格白米”适宜于屋边田,屋边田比较肥沃,风力较高山小,这些种子格粗耐肥较适宜。“乌稻仔”成熟期早,耐肥宜乡于轮作的土地。为提高种子纯度,需要教育群众逐步改“场选”为“片选”或“穗选”。3.利用休闲地增产粮食,扩大小麦,黄豆种植面积。水稻收成后有休闲地303亩,其中62亩8分可运用来种植小麦,占休闲地总面积20.73%,32亩5分2可种黄豆。小麦每亩产量74斤,黄豆每亩产量59斤,两项合计能收入6537斤。4.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石人坑(距王楼8里)有荒地水田15亩,农地100多亩,如果全部开垦,一年能增加收入蕃薯米2万斤左右,另湖头山有荒地30多亩可资利用。5.根据山区水冷的特点,在可能条件下,延长流道,使泉水经过太阳晒后增加温度,再灌入田里,促进水稻发兜。
  (2)改良土壤。畲族地区土浅、沙砾多,土壤含“酸”性,产量低,因此,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将剩余劳力运用在进行改良土壤工作已成为这些地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办法之一,也是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基本问题。究竟用什么来改良呢?与老农研究结果在山区改良土壤唯一的办法是搜集野生绿肥、厩肥、豆科作物的茎、叶。但野生绿肥不多,据了解仅有竹叶、乌麻、萝卜柴、漆树、柏叶、笋壳、荞二林、蕨葛藤、山甕、山苧、柿叶、藤梨;豆科作物的茎叶有黄豆、蕃薯、马铃薯、油菜、荞麦等,必要时并可教育群众栽种绿肥。
  (3)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目前兽、风、洪、虫为害最大。兽害为麂、田鼠、野兔最多。首先应教育群众克服其“靠天吃饭”的思想,提高其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信心。对于田鼠危害,可发动群众砍除田边杂草,堵塞鼠洞,这个办法群众易于接受。旱灾主要是护养现有水利,合理用水。风害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从长远着想,唯一办法是植树造林。
  (4)帮助畲族人民解决生产、生活资料的困难。全基点粮食仅够8个月。50%以上户数在夏荒时均有困难,今年下肥不足就是一例。除发动他们搞副业(挑柴)外;政府在贷款、救济中给予适当照顾也是完全必要的。合作社应以合理价格收购其土、特产品;并挑货郎担深入山区供应其生产、生活资料。根据可能建立信用合作社或组,藉以调剂资金,免除高利贷剥削。
  四、发展畲族地区的土、特、副业生产。究竟要发展什么呢?根据当地情况,有宜林山1000亩,除现有林占一半外,其余500亩左右可资利用植树造林。种植松、杉、桦、竹、茶、棕等,但由于种植松、杉均须20年左右时间才有收益,因而,要教育群众从长期着想,克服其吃“现成饭”“光砍不栽”的情况。五三、五四年虽造林230亩,但缺乏爱护,成活率都在60%左右。此外,在屋边空地可栽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榛、桐等油料作物,据林洋湖村调查,1944年全村能收榛油500斤,53年只收80斤,仅及历史产量16%。茶叶生产,抗日战争前王楼村73户,年产茶叶1100斤,但54年只收290斤,占历史产量26.3%。从这个村榛、茶生产历史情况看来,虽然数量少,但生产潜在力很大,可大力发展。此外,山区自然牧场可资发展牛、羊以及毛猪。
  *编者注:1954年中共福安地委统战部历时50天,组织了福安、寿宁、柘荣等县少数民族专职干部5人,在福安县下逢乡王楼、林洋湖等地,通过领导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了解和发现畲族地区的生产特点,并形成该资料。
  [福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954年长期]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