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县岳田乡畲民情况调查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719
颗粒名称: 福安县岳田乡畲民情况调查资料
分类号: K288.3
页数: 9
页码: 271-2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民族经济福安县岳田乡畲民情况调查资料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福安县 情况调查

内容

(一)人口分布:
  福安八区岳田乡辖有岳秀、梧桐、黄炉头、港里、中坂、蓝田、七定、横林、岐山、王厝、龙腰河等11个自然村,除岳秀、蓝田2村外,其余的都是革命老苏区,全乡600户,1959人(男1145人,女814人)内畲族占6个村(蓝田、七定、王厝、龙腰河、岐山、横林等)占全乡总村数50.9%,234户占全乡总户数55.7%,856人(男487人,女369人)占全乡总人口43.6%,其中以蓝田为最多,岐山、七定、横林次之,王厝、龙腰河较少。各自然村人口分布情况如下表:
  岳田乡畲族有蓝、雷、钟三姓,据说是清初顺治年代从福鼎、连江等地迁来,又说是最初是蓝姓先到半天,随后钟雷二姓相继而来,距今已有300百多年历史。
  该乡畲族除聚居于6个自然村外,其中有个别的杂居于汉族地区,也有的已经脱化了。
  (二)组织情况:(略)
  (三)生产情况:
  甲、农业生产:
  (1)土地:畲族6个村239户856人,其中男全劳动力159人,半劳力104人,无劳力226人,女全劳力70人,半劳力78人,无劳219人。据最近统计6个村总土地1,718亩2分4厘,内自耕田1549亩,租入169亩2分4厘,租入田占自耕田面积10.9%,每人平均有土地2亩1厘,内自耕田每人平均1亩8分2厘)。平均每个劳动力耕田4亩4分6厘,年产谷子350,480斤,每亩平均产量232斤,年产地瓜米16,700斤,折谷子25,050斤,每年(土改后租入中农),另缴纳地租23,376斤,占全年总产量6.1%,年交公粮57.163%斤,占年产12.5%,除交地租公粮外尚余谷子294,991斤,可供六个村十个月的粮食(按县委统一标准每人每年450斤谷计算)。此外是依靠副业收入弥补的。
  土改前畲族绝大多数无地或少地的,大部份向溪北洋、风林乡地主租入土地,自己土地极少。畲族内部剥削关系不甚明显,阶级变化不显著。根据六个村的调查没有地主和富农、中农也很少,贫雇农居多,如蓝田村畲族八八户中,只有中农17户,占该村总户数20.5%,贫雇农71户占79.5%.五,土改前自己土地83亩8分,每年要向汉族地主租入433亩2分七厘,租入占自耕田五倍以上。从土地占有情况来看:贫雇农只有土地6.1%,中农亦仅有9.9%,而占84%的土地掌握在汉族地主手里。解放前全村年产谷子80,610斤,要缴纳地租47,614斤,地租占年产谷58.93%。解放后分进土地426亩9分6厘,土地比解放前增加了三倍半。畲族大部是梯田,平原田极少,如蓝田村解放后自耕田510亩7分6厘中,二次轮作田43亩2分7厘,占用耕田8.4%,三次轮作田84亩5分3厘,占16.4%,单季田312亩9分6厘(内洋田59亩3分3厘),中等田78亩2分1厘,下等田145亩4分2里),其中下等田占28.4%。二次轮作田每亩年产谷300斤,麦90斤,豆65斤,三次轮作田年产谷400斤,小麦80斤,豆80斤,单季田多厘山田,田瘦土质坏,沙砾与硬块多,全用人力耕作,每亩产量150斤为最多。
  汉族多数聚居平原,土改时分进的土地多,质又好,产量高,如黄炉头解放后自耕田182亩8分7厘中;二次轮作田7亩6分9厘,占自耕田4.2%,三次轮作田51亩8分3厘,占28.2%,单季梯田123亩11分7厘,(内洋田63亩7分8厘,中等田52亩2分3厘,下等田9亩2分8厘)。其中下等田仅占5%:三次轮作田每亩产量350斤,麦100斤,大豆90斤,三次轮作田年产450斤,豆60斤,下等田170斤,麦40斤,豆25斤。
  (2)气候与农作物:
  该乡气候温和,雨量平常,少雪,地处山谷,虽有台风过境,但波及不大,气候雨量尚适合当地农作物生长,一般是春冬多雨,夏秋少雨,雨量多则四五寸,少则为土质好也够用,但因山田畜水不久,夏秋雨季感到雨量缺乏。
  由于气候与土质关系,适合温带作物,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茹及黄豆、小麦、芋、高粟米等。经济作物有芋麻、糖蔗和极少数的茶树、桐子树。此外山野间,还种植有杉木、棕树、竹林等。
  (3)劳动力的组织:畲族劳动力的组织有二种:一种是常年互助组,一种是临时互助组,其中临时互助较多,常年互助组较少,据六个村统计共有互助组21组,组织不健全,稍有互助性质的16组,占组数76.2%。健全固定的常年互助组五组,占总数23.8%,(附下表):
  我们从蓝田村调查处理了互助合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没有贯彻等价互利,组内没有做好农具、劳力、畜力等等价,因此也使组员怕吃亏,劳动力强不愿和劳力弱互助。另外,男女同工不同酬,男女工分不合理,妇女反映说:“每天女人和男人一样劳动,男人能评十分,女人仅评七分”。(中略)此外互助组缺乏领导,因此,订计划,合理调配劳力,排工等均没有加以讨论研究。我们认为今后对畲族地区互助合作需要加强领导,并提高与整顿原组织。
  (4)生产资料:
  1.畲族所用的农具主要的有:
  (一)犁、耙、锄头(木锄、鸭口锄、鹤嘴锄、马锭锄),田刀、草耙、棕衣等,用力大效率不高。
  (二)□□□□□□,竹䇤(晒地瓜米用)、竹篓。
  (三)砻、磨、石臼、风车(谷物加工用)。
  以上三种,最主要的是第一种农具,其中除嘴窄铁厚便于开垦的鸭口锄和鹤嘴锄与平原不同外,其他大致相同。
  由于山区铁少,没有铁匠畲民普遍缺乏农具,我们根据蓝田村的调查:且备有整套农具的没有1户,如钟邦前解放前一家5口,劳动力3人,只锄头1把,解放后分进了土改收入增加,生活好转,购置了锄头1把,木锄1把,犁1付,棕衣1件,农具还是缺乏。
  全村有劳动力175人(男全劳动力81人,女38人,男半劳力19人,女37人)。解放前只有锄头151把,每人还不到1把,棕衣58件,平均3人1件,解放后锄头虽然增加,但棕衣也仅有八九件,平均每2人1件,犁耙之类农具,中农占有较多,贫雇农较少,如蓝田村中农17户中,3户有犁,3户有耙,贫农54户中只有1户有犁,2户有耙,雇农解放前没有犁,仅坏耙1把,解放后增加犁1把,耙2把。四年来虽经政府协助,银行贷款,但农具缺乏现象仍很普遍,蓝田村88户,目前缺乏农具的有74户,尤其是政府号召深耕细作,多犁多耙,农具更感缺乏,今后协助畲族农民修旧农具,研究改良适合山区的新农具,是扶植畲族生产不可忽视的工作,各阶层农具占有情况如下表:
  肥料:畲族农民不善于积肥的习惯,而且梯田多,土壤贫瘦,需要肥分多,每亩稻田如单独施肥,需要厩肥35担,混合施肥需要草木灰13担,农盐15斤或人粪尿8担,草木肥4担。畲民除蓄积人粪尿,粗糙方法积厩肥、草木灰、肥土外,其他多依靠化学肥料,根据六个村的统计每年可积人粪尿1722担,肥土2430担,草木灰1822担,厩肥5005担,以肥土只够供应121亩田的肥料,厩肥只够供应143亩,人粪和草木灰可供200亩田。
  由于交通不便,外地人粪不易输入,绝大多数土地是依靠化学肥料,但往往因化学肥料供应不上,施肥量不足,影响了增产。为了改良山田土壤及适应山区生产的需要,提倡身植绿肥,利用垃圾,树叶堆肥,增加瘦田有机质肥料,是直接有效的,其他如银行贷款,有关部门供应化学肥料,是帮助畲民增产必要的措施。
  3.畜力:畲族6个村,仅有耕牛50头,能耕田的为数不多。其中全劳力牡牛10头,可耕280亩,半劳力16头可耕320亩,其他都是老牛或小牛,每到农忙时都向外地租借耕牛,牛租每天20斤米。因此绝大部分土地,以人顶牛,用人力翻掘,如蓝田村今年冬耕需要翻五180亩1分8釐,以人力翻掘的有142亩4分6釐,占百分之78.9%,牛力普遍缺乏。不但影响了生产,而且对少数民族的健康也有一定妨碍。
  (5)耕作技术:岳田乡畲族地区大部分是单季中晚稻,农时季节要比双季稻地区晚1个月,一般农时列表如下:
  畲族思想保守,解放前耕作技术落后,对虫害认为是天年坏,翻土用锄头,一般耕种只一犁一耙,对接受先进技术较慢,劳动中虽积累了许多经验,不知总结提高,如山田土浅地瘦,他们知道瘦田轮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加产量,但不积极进行改良。如钟嫩言有9分地,土质较坏,没有轮种地瓜,仅收成90斤,去年轮种地瓜,大大□□□□□□□□草木灰□,收成2000斤地瓜,今年因旱单季稻还收成180斤,比往年增产了1倍。据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说:“土质坏就另改种地瓜或芋头,下了厩肥(牛粪等),草木灰,土壤就可肥沃,就能增产,否则,土地1年瘦1年。”又说:“沙质梯田(黄土中有大砂粒),轮种地瓜、芋头、下人粪厩肥后土壤可保持肥分3年。”
  解放后,政府号召翻土、挖稻根、选种、合式秧田等先进技术畲族一般都能接受,但要经过反复宣传,以实例教育,否则,接受不了。解放后,耕作技术有所提高,如过去选种以楻心选,现在晓得穗选,盐水和鸭蛋黄泥水选种等技术。如钟邦前下等梯田,过去没有选种挖稻根仅收70斤,去年以鸭蛋黄泥水选种,又适当密植,收成了120斤,增产了60斤。畲民过去耕作很粗糙,经解放4年来的宣传教育,部分农民开始实行精工细作,多犁多耙,小株密植等因而提高了产量。
  (6)天然灾害:
  1.虫害:虫害有稻包虫、螟虫、吃根虫等。稻包虫活动在六七月会吃稻叶,把稻叶卷成包,妨害中晚稻叶穗扬花,畲民扑灭方法是用手捉拿。螟虫蛀食稻心,使稻苗枯心,白穗,防治方法,洒以桐油,因成本贵。过去也少加扑灭,现在以挖稻根防治。吃根虫吃稻根,使稻枯死,畲民有的以硫磺混草木灰,洒于稻根上毒死害虫,但不普遍,尚有用其他方法的。
  2.禽兽害:禽害:有黄鼻鸟吃稻麦,防禽方法以草人恐吓害鸟。兽害:有田鼠、鹿、野猪、蝟猪等残害地瓜,预防方法:在山上打锣恐吓或组织打猎。6个村会打猎者有9人(七定5人,蓝田4人)。土枪5枝,家狗6只,但利用农闲打猎,不专业打猎。
  3.水利:畲族6个村,有2/3是梯田,久雨怕水,久晴怕旱,水利条件较差,有30%以上稻田是靠天下雨,以泉水灌溉的田仅有50%,如果久晴不雨,水源缺乏,土地就要受旱,每到雨季,冲洗土壤,因此有句民谣:“天早三天成旱灾,天雨三天涧水满山流。”田中无水,稻叶枯黄,土块龟裂,其他大部稻田缺水,受灾水稻歉收了四成左右,因此,畲族地区水利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征求了群众意见,他们说:此地是“靠天吃饭”,要解决水利问题可在山涧里挖水池,开水库,但水源也成问题。在目前条件下,可利用现在水利基础兴修水利;如挖深田头池,修水道,改良灌溉路线,适当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发挥现有水利工程作用,是切实可行的。
  乙、副业手工业生产:
  (一)副业生产占畲族经济中较重要的地位。每年除农业生产外,有四分之一时间,从事副业生产,主要的有烧炭、砍柴、养猪、菜油等。以蓝田村为例:全付每年农业收入:143,019斤谷子。副业收入(折谷)29,123斤,占总收入17%,烧十担木炭可得毛利9万元,砍十担柴可得毛利35000元,但因山区交通不便,海路敌人封锁,副业产品没有销路.如合作社大力帮助推销或结合互助合作组织水陆运输是可以发展畲族副业生产的。
  (二)手工业:畲族经营手工业很少,除少数人能编织棕衣以外,其他没有专门从事手工业者。以6个自然村的调查,编织棕衣者有8人,缝衣匠1人,泥水匠3人,他们都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农闲时兼营手工业生产,该乡畲族农业和副业收入情况如下表:
  说明:解放前后口粮按县委统一口口,表内年产以干谷计算副业口丙、造林:该乡荒山面积广阔,大林木不多,一般是松树林,杉木很少,以蓝田村统计,全村有柚子树五株,葡萄树五株,棕树十余株,其他如茶树、榛子树、桐子树等。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为桐子树,每年可产桐油一百斤左右,据说因地瘦、土质坏,桐子树生长不佳,据他们种植经验,桐子树头三年果结得多,三年后则不生桐子。棕树不要人工与下肥,有收益,如十余株棕树一年可剥几十张棕,可供打绳编棕衣等。此外,畲民有种松木习惯,长大了就当火柴出卖,松木收入是畲民除农业生产以外经济来源之一。
  从长远利益看,果树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林木,可号召扩大种植。
  (四)合作社供销情况:
  畲族本身没有经济中心,完全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小商人。其木炭、火柴等,农副业产品须往“磻溪、洪口、赛岐、穆洋,”等小集镇,换回油盐等日用品,严重的受商人剥削。合作社不购木炭、火柴等副业产品,日用品和生产资料供应不足,社址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对少数民族提高和改善生产生活作用不大。畲族要求合作社搬到距离较近的“溪滇”并大力开展供销业务。
  (五)生活情况:畲族因长期受封建压迫和民族岐视以及国民党反动派苛捐杂税等威胁,造成了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家底空,疾病曼延。如蓝田村解放前88户280人,仅有土地83亩8分,每年要向地主租入土地391亩7分9釐,年产80,610谷子,要交地租47,614斤,地租占年产量的58.92%,全村仅剩32,996斤,每人每年平均117斤,仅够吃3个月的口粮,其他都依靠砍柴、借高利贷、杂菜等过活,住的房子简陋破烂,穿的破旧衣服,有的在严寒冬天中穿一条破短裤子,如钟邦前一家5口,土改前没有土地,向地主租入土地9亩4分,每年收成1560斤,要缴纳地租974斤,缴租的粮食占产量62.5%,剩下只够吃3个月,每年要向地主借进高利贷700斤,年利7分,每年还1200斤,由于地租和高利贷的压榨,每年有3个月以上采野菜或地瓜叶充饥,因生活贫苦,20年没做过新衣。(中略)解放前畲族人民全部过着类似这样悲惨生活的。
  解放后,畲民分到了土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照顾,生活已开始逐步好转,如蓝田村解放后分进了426亩9分6厘土地,年产谷子94,702斤,仅负担公粮13,598斤,地租5,162斤,余65,942斤,收入比解放前增加了32,946斤,恰巧一倍,每人平均238斤(不包括地瓜米)能吃十个月的口粮,生活提高一倍多。全村中有六户中农,二户雇农,提升为富裕中农,二十五户贫农五户雇农提升为中农,八户雇农提升为贫农。生活改善与阶级变化如下表:
  每人每年450斤(每月37.5斤)
  我们再从两典型户的调查中即看了出解放前后畲族生产,生活的提高。甲、贫农雷国任解放前收入情况:一家6人,全劳力2人,租入土地六亩五分(内地瓜田二亩)
  收支对比尚亏损1170斤缺六个半月口粮。每年农业收入2040斤,交地租620斤,剩下1420斤,仅供全家五个半月的口粮。除农业生产外,尚有副业收入,但饱受国民党苛损杂税的搜刮,因此全靠借进高利贷度日,每年缺少六个半月的口粮,都是吃野菜和地瓜米充饥。
  乙、佃、中农钟章松解放前收支情况:一家7人,全劳力3人,半劳力1人,自耕土地二亩五分,租入19亩:
  收支对比尚亏720斤,计出三个半月口粮。
  每年农业总收入6160斤,除交地租2100斤外尚有4060斤,但因家中青年多,每年缴纳壮丁费、处丁费、保长公费等苛捐杂税达1700斤。所以该户仍然不能摆脱地主高利贷的剥削,每年负担利息300斤,该户收入与支出对比尚缺三个半月的口粮。
  丙、贫农雷国仁解放后收支情况:分进土地十三亩四分(内农地四分):全年收入
  1. 农业收入 数量 折成谷子 全年支出 数量
  谷子 2250斤 2250斤 公粮 430斤
  糯米 100斤 100斤 种籽 65斤
  地瓜米 780斤 600斤 肥料 90斤
  小麦 169斤 353 斤 新添农具 122 斤
  豆 104斤 156斤 生活费用 380斤
  芋头 150斤 75斤 牛租 40斤
  田粮 2700斤
  2. 副业收入 火柴 猪
  折成谷子 180斤 280斤
  合计收入: 4464斤 合计支出:3827斤
  收支对比外尚余630斤。
  该户土改后,面积比解放前大七亩三分,收入比解放前增加了2424斤,支出仅公粮负担430斤,减少了地租、苛捐杂税等850斤的剥削,在生产费中因增加肥料90斤谷子,新添了农具122斤谷子,生产资料支出比解放前增加了6倍,生活费增加了380斤,口粮增加了540斤,全年收支对比外尚余630斤,实际生活已上升为中农程度。
  丁、中农钟章松解放后,收支情况:全年收入
  1. 农业收入 数量 折成谷子 全年支出 数量
  谷子 3000斤 3000斤 地租 500斤
  地瓜 1300斤 1950斤 公粮 694斤
  大豆 208斤 262斤 牛租 100斤
  小麦 395斤 592斤 麦租 10斤
  芋头 260斤 130斤 种籽 108斤
  2. 副业收入 420斤 肥料 110斤
  新添农具 123斤
  新制衣服 405斤
  生活费 580斤
  口粮 3150斤
  合计收入 6354斤 合计支出 5780斤
  该户土改后土地被抽10亩,分进7亩7分,虽然土地面积减少,但全年实际收入增加了2060斤,负担比解放前减轻了70.9%,解放后,生活显著上升。支出方面添置衣服棉被等405斤,购买肥料110斤,新添农具123斤,生活费580斤,口粮增加1630斤,与支出对抵尚有余粮574斤。
  从以上二户说明畲族群众解放后生产生活的变化,解放前在半年以上,解放后不但口粮够吃,而且略有剩余,从前他们没有余力下肥与增加农具,解放后增加了肥料,新添了农具,解放前生产资料支出,占总支出2.98%,解放后,则上升到9.77%,增加了两倍多,这都明显的看出畲族生产的提高,生活的改善.但贫苦仍很严重的,一般口粮占有70%至80%的地瓜米,大米很少,日用必须的油盐酱醋更少,大都是清水煮菜进食。
  (六)文教卫生:(略)
  (七)民族关系(略)
  (八)思想动态:(略)
  (九)存在几个问题:(略)
  *原编者按:该资料汇集了福安八区岳田乡的蓝田、七埞、王厝、龙腰河、岐山、横林等六村畲族聚落的历史和现状。
  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
  [宁德地区档案馆统战部1954年长期]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