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馆前公社黄湖大队要求承认为畲族的报告的批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69
颗粒名称: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馆前公社黄湖大队要求承认为畲族的报告的批复
分类号: C951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馆前公社黄湖大队要求承认为畲族的报告的批复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长汀县 畲族

内容

(1981年7月8日)
  汀政(1981)综275号
  馆前公社管委会: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56户339人,关于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问题,经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该队查实确是“畲族”。根据省民政局闽革民(1975)049号函精神,经研究,承认该队为畲族。根据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望各有关部门加以尊重,并在政治上、经济、文化建设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此复

附注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接到长汀县革委会汀革(1980)75号《关于黄湖大队干群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的请示报告》后,指示地委统战部、地区民政局派员深入了解,地委统战部和长汀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派出同志联合组成调查组,于十一月中旬深入到黄湖大队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湖大队的基本情况: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位于公社西北面,距公社15华里,海拔1000多米,与宁化县治平公社交界,四面崇山峻岭,出门爬坡,交通闭塞,属边远山区。全大队有黄泥湖、横江背、罗家山3个自然村,组成3个生产队,有56户人家,339人,总劳力125个,有耕地115亩。7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82500斤;有纸山1000多亩,大年产纸1200担左右,小年产纸200担左右,经济条件差,生产、生活资料都得靠肩挑爬山来回30多华里,生活是比较艰苦的。 二、黄湖大队“兰姓”的由来及其民族特点: 黄湖大队3个自然村,共56户,全部是属兰姓(目前只有两户别姓男到女家)。据反映他们是畲族,祖宗是清朝咸丰年间从江西石城小固白石龙迁来黄泥湖开基的。共祖分居的有宁化治平公社大雁里、连二坪、堵树岭3个地方,他们来往密切,互相通婚。经调查了解,畲族兰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们祖传有一畲族传本,记载着畲族“狗头人身像”的历史由来,此传本一直保存到1966年“四清”运动时,被社教工作队刘明新同志拿去当四旧烧毁了。刘明新是当时社教工作队长,现在连城县商业局任副局长,已来函证实有此事。 2.50多年前他们还保存纱布画的“狗头太公像”,70多岁的老人都看过这画像,此画像每年春节晚至年初一挂在祖堂上让本族后裔烧香祭祀纪念。6月6日把画像拿出来晒太阳,每逢此节日,各户都要办米果等素菜供养,做的供养果品要自家人吃完,不能给亲友吃,画像因火烧房子烧掉了。 3.50岁以上老年人都不吃狗肉,说吃狗肉是吃他们的祖宗,他们不敬其他菩萨,只敬打猎祖师(又名豺狗公王),他们家家都有猎枪(鸟铳)。打猎所获一定要先抬去供养打猎祖师,然后宰食。 4.兰、雷两姓通婚,不与汉人结婚,据座谈70岁以上的兰姓母亲均姓雷,我们查墓碑,确实如此。 5.有畲族语言。70岁以上的老人均会讲畲族语言(他们规定要学本族语言)。 6.黄湖大队与馆前公社马坪大队,新桥公社三坑口大队、庵杰公社南丰段,宁化治平公社田畲大队接壤交界。附近公社年纪较大群众都知道黄泥湖姓兰的狗头太公,有许多群众叫他们“兰雷古”“狗头子”,解放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不受歧视侮辱,但学生念书时仍有些同学骂他们“狗头子”。 三、我们的意见: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我们认为黄湖大队兰姓祖宗是原属少数民族——畲族,但近70年以来,他们就被汉族同化,到现在人情风俗、语言文字等与汉族人并无明显差异。解放后,在我党民族政策教育下,政治上受到平等待遇,全村有七、八个参军和转业军人,也有一解放就当干部的。生活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他们对我党是热情拥护的。但由于他们住在山沟里,交通闭塞,又长期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路线的干扰破坏,文化水平较低,生活上也还有一定困难,现在全体干群都很迫切并多次打报告,要求我们党批准承认其为畲族少数民族,并盼望我们政府在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之后,能照顾他们建设,开一条由馆前到黄湖大队的公路。经调查我们认为黄泥湖兰姓老祖宗是属畲族,他们现在又有迫切要求,可考虑承认为少数民族——畲族,今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