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民族成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62
颗粒名称: 确认民族成份
分类号: C951
页数: 29
页码: 177-2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福安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人民对本民族名称意见的一些问题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民族

内容

中共福安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人民对本民族名称意见的一些问题
  (1953年12月9日)
  畲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之一的一个民族,他们同样是勤劳、勇敢、朴实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祖国的缔造同样有着重要的贡献,它分布我区10个县,49个区,387个乡,据初步统计有23720户,76515人,是我区人数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7%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91%。
  我区畲族有说为“苗族”、“瑶族”、“山宅”、“三民”等,从历史考究“畲族”名称是较正确的,从“畲”字本身来解释也并无其他任何恶意,他们所以不承认自己为“畲族”主要原因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特别是近30余年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采取同化政策,否认他们是个“民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大汉族主义像大山压住了他们,使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为了民族平等,曾历经苦难,惨遭迫害,在历史上写下了许多血的记录,汉族统治阶级说他们不是“人”是“狗”,骂他们为“臭畲客”“臭畲姆”“山宅仔”等,把“畲”字改为老蛇的“蛇”字或邪气的“邪”(“畲”与“蛇”土音相同,“畲”字念为Shept,“蛇”念为Shept“邪”念为sieti),说他们是“邪客”“畲姆”。为此,经常引起纠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畲胞在祖国各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里享受到民族平等权利,但历史残存的民族隔阂自然没有彻底消除,华北南下干部到达福安专区以后,因情况不了解,看他们的装饰与汉人异,称他们为“苗族”,因而深受他们欢迎,他们认为共产党看得起他们,把他们改叫为“苗族”。1951年在福安仙岩乡从该族家谱调查后认为“畲族”名称是正确的,过去将他们叫为“苗族”是毫无根据,同时也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了对他们民族名称的称呼,因此,影响了党和人民政府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对此表示不满,他们反映说:“解放后共产党分田分地给我们,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畲族’,那我们该受人家骂了。有部分畲民群众悲观地说:“解放前我们被人家骂为‘畲客’,解放后我们翻了身又是‘畲客’,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霞浦县有个畲族老太婆说:“如果现在是国民党叫我们是‘畲客’,我第一个就要斗争他”。福安县仙岩乡畲族自治区政府是今年元月间成立的,到现在为止自治区的牌子还没有挂上,曾数度被群众翻倒,他们说:“为什么要加上畲族自治区”。由于某些区、乡干部和群众对民族政策认识不足,有些地方发生不服少数民族干部领导或讥笑他们,福安县政府曾有些同志称少数民族专职女干部为“畲姆”,周宁县二区通讯员说雷长俤为“畲客干部”,该雷同志告于区长,区长说是“习惯”,因而引起了部分专职干部对此民族名称也表示不满。霞浦县少数民族专职干部说:“我们是什么民族呢?”专职干部说:“是少数民族”,原因是不敢说“畲族”怕会引起群众反对。(中略)似此的问题很多,当然这中间是存在有民族隔阂成分在内的。普选开始后,民族名称问题也是一种阻力,今年八月霞浦县牛胶岭乡普选工作组宣传民族政策时说:“畲族人民要起来积极参加普选,畲族畲族……”第二次开会时多数群众就不来参加了,查案结果才发现工作组说他为“畲族”不满,他们说:“工作组还公开在大会上宣传我们是‘畲族’,那我们还选什么?”十一月中旬福安四区区长在苏堤乡基亭村群众大会上说:□□□□□□时代一样该受人骂了,以后汉人骂我们是畲客,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讲呢?同月福安城关南湖街人口登记时,工作组将雷××一家登记为“畲族”,结果他与工作组纠缠了很久,差一些打起来,他说:“告到那里都行,不能登记为‘畲族’‘国民党时受人骂不敢说话,盼望现在解放了又是畲族那还行’,现在被他登记进去,以后亦选变为畲族了,人家称我们为畲客,有何道理可说呢?”此外,不少畲族群众说:“共产党对我们什么都好,就是给我们加上‘畲族’不好”。总之,畲族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名称的称呼是有意见的,他们并对此表示遗憾,这成为我区当前民族问题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畲族人民对“畲”字本身没有意见,就是对它的音有意见,将“畲”加上一点变为“畲”字(念yú)民族名称就可以解决了,有人说:“畲族即是瑶族的一支,干脆改称为‘瑶族’也可以”,还有人说:“改为‘三民族’或‘山宅族’”,总括的说除“畲族”外的其他任何民族名称他们都表示欢迎的,为此,我们认为对他们提出关于更改民族名称的具体意见,显然是带片面性的,但有考虑的必要,目前我们无法提出更好的意见,究竟那个名称合适,现将报中央和你们,请研究解决,并给我们指示。
  [宁德地区档案馆馆藏统战部档案]
  中共福安县委统战部关于少数民族名称问题的报告
  (1956年9月9日)
  我县境内少数民族据53年统计有9904户31189人(不包括原柘荣县数字),散布在全县88个乡,567个村,有雷、蓝、钟、吴四姓,大都按宗族聚居在丛山僻野中,独成村落,以农业为主,兼做砍柴等副业。本族有语言,但无文字,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据下逢乡调查,他们自称“苗族”,但渊源无处查考,有的说因多住青山陂上,故称“阪人”或“陂客”。另查宗谱历朝均有敕书系雷、蓝、钟三姓子孙,皆称“瑶人”。这些少数民族在解放前一方面受国民党反动派、地方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方面又受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和侮辱,骂男的是“畲客”“臭畲客”,女的是“畲姆”“臭畲姆”,随人都可以任意打骂嘲讽。
  解放后,在毛主席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县境内少数民族同全国各地一样,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得到翻身,以往惨痛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了。他们都情绪高涨、满怀信心地与汉族兄弟一起投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但是,他们的民族名称问题,到现在仍然悬而未决。在解放初期,南下干部到达福安时,都称他们为“苗族”,他们很高兴,以后经重点调查改称“畲族”,他们不同意理由是“畲”本地土音同“蛇”“邪”“斜”字,原本带有侮辱的意味。他们认为“过去被国民党压迫、侮辱,叫做‘畲客’‘畲姆’,现在共产党来了又叫我们畲族,仍旧被人侮辱。我们在民族名字上远没有翻身”。因此意见很大。
  为了正确贯彻民族政策,慎重处理这一问题,我县特于今年8月底县三级扩干会议期中,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干部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本民族名称的意见,会上大家一致不同意称“畲族”,认为他们祖传“天下有山民”一语,应称为“山民族”,也可称为“瑶族”“民族”或“苗族”较为适当。
  根据以上情况,我县经过研究,初步意见认为以上几种名称都没有足够的根据,但其中以“山民”族在我县流传较广、较深,因此拟改为“山民”族较为适当。此外,根据该族人民意见,改为“瑶”族、“民”族或“苗”族也可以。如何决定特报请核示。
  [宁德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56—2—4]
  福建省委统战部转发“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的电报
  (1956年8月21日)
  (56闽统未11号)
  各地委并统战部:
  兹将中央统战部“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转发你们,请你们先行提出意见,于9月10日前报我们。并请有畲族的地区在这次安排县、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人民委员会委员时,注意安排适当比例的畲族代表。
  附原电:
  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
  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省委统战部:
  根据几年来各方面调查材料及畲民的意见,均说明了畲民不是汉族,畲民也不承认自己是汉族,迫切要求确定自己为一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方面,根据调查了解,浙、闽、赣三省畲话彼此相通,语法结构相同,基本词汇绝大部份一样,可以说有共同语言。同时,畲民也有与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与信仰。
  我们认为根据畲民的自愿及目前存在的特点,是可以确定为一个少数民族的。
  至于畲与瑶(或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畲与瑶历史上是否同一民族还是不同民族的问题,尚需有科学上作进一步研究,但这并不妨碍目前承认畲民为一个少数民族。
  畲族的名称问题,据过去的调查及报告,闽东的畲民(约占畲民人口的一半)不愿被称为“畲”,认为有侮辱之意,而愿改为自称“SAN——HAK”,(译音:山嚇)。其他地区愿采取何名,也请你们设法了解。
  以上请你们研究提出意见,以便迅速解决这一问题。
  中央统战部
  1956年8月11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确定畲族的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问题的电报
  (1956年12月8日)
  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省委统战部并报中央:
  浙江省委统战部10月25日报告、江西省委统战部10月31日电、福建省委统战部11月15日电和广东省委统战部11月17日电均悉。由于各省对于确定畲民为一个少数民族意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现在可以正式确定畲族为一个少数民族。
  关于畲族的民族名称问题,从各省的文电看来,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的畲民都同意叫畲族,认为他们的宗谱和历史记载都叫畲族,这个名称并不带有侮辱性质;福建省的畲民也认为“畲”字原来是不含恶意的,不过畲与“蛇”同音,他们怕确定叫畲族的名称以后,汉人仍像过去一样叫他们“畲客”、“畲婆”、“蛇人”,而这样叫是带侮辱性的,所以他们觉得改换一个名称如叫“山吓”好一些。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确定对畲民称为“畲”族还是比较适当。对福建省畲民中的那种顾虑,同意由省委统战部在最近期间召开畲民代表会议予以讨论和解释,并且注意教育当地汉族人民尊重畲族人民,改变过去对畲族那些带有侮辱性的称呼。畲族代表会议对民族名称问题讨论的结果,并望电告我们。
  [105—1—240]
  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对“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的意见
  (1957年5月28日)
  在四月十八日送来的“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很好。报告中提出的今后意见基本同意,并补充如下几点:
  (一)省委在今年5月9日批转省委统战部“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已发至县委。在报告中所提5点意见望你们研究,以弥补你县提的今后意见不足之部份。
  (二)你们在报告中提到畲民部份困难,需要经济上帮助,我们认为应引为重视,建议省委统战部是否拨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救济费。以照顾畲民中的困难。
  (三)你们在报告中未提到是否建民族乡问题,不过我们认为你县58户356个畲民是集中在2个自然村,合作化后,以畲民单独办了1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个与汉族联合办了1个合作社,是否可以建呢?望你们研究,提出意见。
  以上意见是否有当,请省委统战部指示
  附:“华安县委关于贯彻畲族名称及情况补充报告”一份。
  华安县委关于贯彻畲族名称及情况补充报告
  我县少数民族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依据他们的宗谱和历史记载研究确定为畲族,并根据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名称通知精神,结合当地中心工作召开畲族群众会议,进行民族问题的宣传教育,以及对畲族名称问题的解释。使畲民颇觉满意。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族之间团结,如老妇女钟罕说:解放前反动统治少数民族是三苦四无,一苦是受反动统治剥削压迫苦,二苦是受汉族人的歧视说少数民族是蓝雷狗,被人家看不起苦,三苦少数民族是过着牛马生活苦。四无:一无家可归,不分日夜都是在旷野上,度过日子,不敢回家,恐怕被抓去做壮丁;二无土地,少数民族在山居住及去砍柴,每年每家要给汉人缴纳二担米,否则不给居住及砍柴;三无文化,少数民族全村没有一个能识文化;四无财产,当时受土匪灾殃,经常被抢光。现在解放了,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是旭日东升,趋向光明大道,目前少数民族有五喜临门:一喜,少数民族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喜;二喜,参加合作化增加收入喜;三喜,能安居乐业喜;四喜,汉族尊重少数民族不敢歧视喜;五喜,今日共产党领导帮助肯定种族。使今后代代子子孙孙有种族可依据喜。其他畲民普遍反映良好,这次主要是从会议贯彻,个别访问了解,谈生活生产,谈解放前后对比畲民政治、文化、经济的转变着手,从中了解其风俗习惯,以及种族的特点,当前存在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畲民居住于彭水、官畲二个自然村,混居在汉族二个乡,系姓蓝、雷、钟三姓,没有其他姓别混合,自搬到华安彭水、官畲居住有十四代之久,计四百廿多年,家居一贯业农为生活来源,其饮食起居很简单,俗话说:“吃无油菜汤,睡无脚眠床”,(意思说吃很简单,睡的是在地板上)。该族自历以来,并无文字,所用文字都以汉文,只是在语言上的差别,以往其种族的称呼,自古以来本族群众也不知道是什么族,只是知道本族人口稀少,曾有一段说是苗族。主要是在解放后土改时,该乡工作组(苏六官),根据该族语言差别,就给予说你们是苗族。自此以来群众就有这种传说,认为自己是苗族,可是去年漳平少数民族确定为畲民,漳平系与华安少数民族同宗同姓,因此就产生矛盾。认为漳平是同宗同姓为什么没有同族,这样少数民族对苗族称呼是不大相信,通过这次确定为畲族,畲民非常满意。都能诉说前情,普遍反映说:“党实在是英明,自历以来没有种族称呼,只有党才能鉴别出来,今天党对待少数民族是日益加亲,现在少数民族是锦上添花。即有了政治地位又有种族称呼”。(下略)
  中共华安县委员会
  1957年4月12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13—1—22]
  福安专署关于政和、松溪少数民族称谓问题的调查报告
  (1964年9月5日)
  (64)署民族字第439号
  省人民委员会:
  一年来,我们接到政和县少数民族联名报告好几份,他们迫切要求解决族称问题。据此,于今年三、四月间派专人赴政和、松溪一带进行了调查。兹将其情况报告如下:
  一、名称与来源:早在元、清朝就由广东潮州迁移来福建建宁府,松溪县渭田公社和建阳县水吉镇,距今200—700年之久。松溪县畲族具有嘉庆年间族谱,并经过同治5年、光绪25年、民国20年三次修谱,同时具有“祖图、宗号”。政和县50年前存有家谱,10年前三姓房屋大厅挂有标志畲族同胞所特有的对联,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畲族同胞有互称“山客人”。
  二、人口分布:据现有调查材料统计,畲族人口约322户1500多人,其中松溪县273户1200人,政和县49户313人,主要分布在松溪的渭田和政和的东平等7个区33个公社,45个大队,其特点:迁居早,居住分散,人口稀少,族语不够流行,风俗习惯大部分同化。政和县50岁以上的畲族仍保持族语流行,青年人会说但不很流行。松溪县族语不流行。
  三、要求族称的由来:政和县雷华泉于53年参加建阳专区少数民族代表会,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63年他堂兄雷成寿从建阳籍到政和来谈起有关历年来闽北地区党对畲族人民的关怀以及闽东地区民族工作情况,他们得到很大启发,所以积极要求恢复族称。松溪县畲族曾向区里要求解决族称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意见是:政和、松溪两县都有族谱,历史记载,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确系少数民族——畲族。政和县56年并入我区后,没有按畲族照顾,现应给予恢复族称。由于这些地区山高峻岭,生产条件差,生活尚有困难,除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外,国家可予适当补助些,缺衣少被由省分配给我区的少数民族专用棉布、棉花票内调剂解决,补助款请省研究拨给5000元。
  松溪县畲族基本上是与汉族同化,群众也有要求恢复族称,但基层干部认为还是不恢复为好,区、县领导也未表示态度,这次人口普查中,也未登记有畲族原姓,所以我们只报政和的情况,松溪仅将情况作一反映,但我们估计松溪群众对于恢复族称更会继续要求。
  以上报告,是否有当,请批示。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馆前公社黄湖大队要求承认为畲族的报告的批复
  (1981年7月8日)
  汀政(1981)综275号
  馆前公社管委会: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56户339人,关于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问题,经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该队查实确是“畲族”。根据省民政局闽革民(1975)049号函精神,经研究,承认该队为畲族。根据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望各有关部门加以尊重,并在政治上、经济、文化建设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此复
  长汀县人民政府
  附:关于黄湖大队少数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接到长汀县革委会汀革(1980)75号《关于黄湖大队干群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的请示报告》后,指示地委统战部、地区民政局派员深入了解,地委统战部和长汀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派出同志联合组成调查组,于十一月中旬深入到黄湖大队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湖大队的基本情况: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位于公社西北面,距公社15华里,海拔1000多米,与宁化县治平公社交界,四面崇山峻岭,出门爬坡,交通闭塞,属边远山区。全大队有黄泥湖、横江背、罗家山3个自然村,组成3个生产队,有56户人家,339人,总劳力125个,有耕地115亩。7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82500斤;有纸山1000多亩,大年产纸1200担左右,小年产纸200担左右,经济条件差,生产、生活资料都得靠肩挑爬山来回30多华里,生活是比较艰苦的。
  二、黄湖大队“兰姓”的由来及其民族特点:
  黄湖大队3个自然村,共56户,全部是属兰姓(目前只有两户别姓男到女家)。据反映他们是畲族,祖宗是清朝咸丰年间从江西石城小固白石龙迁来黄泥湖开基的。共祖分居的有宁化治平公社大雁里、连二坪、堵树岭3个地方,他们来往密切,互相通婚。经调查了解,畲族兰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们祖传有一畲族传本,记载着畲族“狗头人身像”的历史由来,此传本一直保存到1966年“四清”运动时,被社教工作队刘明新同志拿去当四旧烧毁了。刘明新是当时社教工作队长,现在连城县商业局任副局长,已来函证实有此事。
  2.50多年前他们还保存纱布画的“狗头太公像”,70多岁的老人都看过这画像,此画像每年春节晚至年初一挂在祖堂上让本族后裔烧香祭祀纪念。6月6日把画像拿出来晒太阳,每逢此节日,各户都要办米果等素菜供养,做的供养果品要自家人吃完,不能给亲友吃,画像因火烧房子烧掉了。
  3.50岁以上老年人都不吃狗肉,说吃狗肉是吃他们的祖宗,他们不敬其他菩萨,只敬打猎祖师(又名豺狗公王),他们家家都有猎枪(鸟铳)。打猎所获一定要先抬去供养打猎祖师,然后宰食。
  4.兰、雷两姓通婚,不与汉人结婚,据座谈70岁以上的兰姓母亲均姓雷,我们查墓碑,确实如此。
  5.有畲族语言。70岁以上的老人均会讲畲族语言(他们规定要学本族语言)。
  6.黄湖大队与馆前公社马坪大队,新桥公社三坑口大队、庵杰公社南丰段,宁化治平公社田畲大队接壤交界。附近公社年纪较大群众都知道黄泥湖姓兰的狗头太公,有许多群众叫他们“兰雷古”“狗头子”,解放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不受歧视侮辱,但学生念书时仍有些同学骂他们“狗头子”。
  三、我们的意见: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我们认为黄湖大队兰姓祖宗是原属少数民族——畲族,但近70年以来,他们就被汉族同化,到现在人情风俗、语言文字等与汉族人并无明显差异。解放后,在我党民族政策教育下,政治上受到平等待遇,全村有七、八个参军和转业军人,也有一解放就当干部的。生活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他们对我党是热情拥护的。但由于他们住在山沟里,交通闭塞,又长期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路线的干扰破坏,文化水平较低,生活上也还有一定困难,现在全体干群都很迫切并多次打报告,要求我们党批准承认其为畲族少数民族,并盼望我们政府在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之后,能照顾他们建设,开一条由馆前到黄湖大队的公路。经调查我们认为黄泥湖兰姓老祖宗是属畲族,他们现在又有迫切要求,可考虑承认为少数民族——畲族,今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
  地、县联合调查组
  1980年11月23日
  [长汀县档案馆馆藏档案]
  漳平县灵地公社革命委员会关于建议给雷开群等户畲族待遇的请示报告及县民政局复函
  (1983年5月9日—26日)
  漳平县灵地公社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5月9日)
  漳平县民政局:
  我社长垵大队定居少数民族——畲族后裔雷开群等户。现有人口31人,其中:雷开群现年68岁,全家10人,系雷振春之子;雷双进,现年39岁,全家7人,系雷开群大儿子;雷双柏,现年36岁,全家6人,系雷开群二儿子;雷开齐,现年31岁,全家4人,系雷振阔之子,与雷开群堂兄弟关系;雷先修,现年59岁,全家4人,系雷振阔之养子,与雷开齐系同母异父关系,雷先修原出生于大田县上京公社溪尾大队,原姓王,随母改嫁于长垵大队雷振阔为妻,雷开齐未出世前,雷振阔无后,收雷先修为养子,按农村传统习惯,雷先修改姓雷。据查证(1)雷开群保存有畲族民族祖先图谱一卷,详细记述了畲族祖先来历和盘、兰、雷、钟姓的传说以及畲族民族的生活史,图谱现存部分全长770公分,宽为30公分,字迹清楚,画面保存基本完好,保存年份为清代康熙六十一年至今;(2)雷开群祖代定居于长垵有七代之久,年约260—270年左右;(3)雷开群本人会说畲族民族语言。为此,根据雷开群等户的要求,我们建议给雷开群等户承认少数民族——畲族待遇。
  当否,请批示
  (附)调查材料5份和雷开群家庭成员名册(略)
  漳平县民政局的函复:(5月26日)
  灵地公社管委会:
  你社关于申报承认雷开群等人为畲族的报告收悉。经查证:1.雷开群等人定居于长安大队已有7代之久,约260多年。现保存有畲族祖先图谱1卷,图长实有770公分,宽30公分,保存年限为康熙61年即1722年,至今已有261年。图面除头三图遗失外,其余基本完好,字迹清楚,色彩鲜艳,图谱详细记述了……高辛帝出榜(圣旨招贤退番寇),龙犬咬头,宫主行嫁,犬王合婚,高辛帝赐姓,辛帝分天地(内注明:圣旨敕赐,盘、兰、雷、女婿姓钟敕令助国大王子孙免纳税粮差役)等31图畲族祖先的来历和盘、兰、雷、钟姓的传说及畲族的生活史;2.在公社户口册户口登记表的民族一栏中雷开群等人一贯填写畲族;3.雷开群本人会说畲族语言。据此,经研究认定如下:
  1.认定雷开群等5户31人为畲族;
  2.享受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各项政策的待遇。
  特此函复。
  [漳平县档案馆馆藏档案]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吾西、西坪、福地、高龙等村一些钟姓、新溪村大山兰姓为畲族成份汉口村后溪寨蒲姓为回族成份的通知
  (1986年1月4日)
  永政(1986)001号
  吾峰、坑仔口、五里街、达埔乡人民政府:
  根据你们报来《关于呈请批准恢复钟姓、兰姓为畲族成份,蒲姓为回族成份的报告》和调查材料,经调查核实,认为有史实依据,理由充分。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批准恢复吾峰乡吾西村、坑仔口乡西坪村、福地村、五里街乡高龙村一些钟氏,达埔乡新溪村大山兰氏为畲族成份;达埔乡汉口村后溪寨蒲氏(包括五里街乡西安村三户蒲氏)为回族成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居住地,各级领导要重视在村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搞好民族团结,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切实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二、恢复少数民族成份要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在恢复和改正民族成份过程中,对要求保留现状民族名称时,应准予保留。
  三、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居住地乡政府通知所在地的户籍管理机构给予办理民族成份的变更手续,属此次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外出工作人员,个人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须持个人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证明,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四、本《通知》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附件:
  关于恢复吾西、西坪、福地等村钟姓、新溪村兰姓为畲族成份、汉口村蒲姓为回族成份的报告
  县政府:
  全县要求恢复其他民族成份的有94户486人,其中钟姓69户352人,分布在吾峰乡吾西村横山角落54户277人,坑仔口乡西坪村3户15人,福地村8户43人,五里街乡高龙村4户17人;兰姓居住达埔乡新溪村大山石竹庙9户48人;蒲姓居住达埔乡汉口村后溪寨16户86人(3户19人住五里街西安)。
  根据我们考查有关资料(如族谱)并派人与安溪县政府查核,证实我县钟姓系从安溪县湖头乡盛富畲族村迁来居住,兰姓系从漳浦县炉方乡移入大山石竹庙居住,确属畲族;蒲姓系从泉州迁入后溪寨居住,确属回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钟姓从先世源流至安溪县湖头乡盛富村钟姓始祖,即:从微子发脉至昧接公为一世至伯十二郎一百〇四世。伯十二郎生三子,长子钟德成在原祖籍河南颖川郡宗昌县安邑乡守遗,次子钟德富迁到安溪县感化里盛富村(今湖头乡盛富村)居住,三子钟德福迁到永春洲德化炉口乡(今雷峰乡瑞坂村)居住。这些记载与我县横山角落现存钟氏族谱基本符合。德富公配邱氏生五子,长法奇、次法铎、三法扬、四法仙、五法强。四子法仙于同治年间迁到永春横山村居住。湖头乡盛富村钟氏已认定(证明)法仙为二世。
  坑仔口乡西坪村、福地村钟姓分别于1913年和1937年从湖头盛富村迁来居住。盛富畲族村已认定(证明)他们为德富公后裔,西坪村钟双兴(本人健在)为十六世,福地村钟友校(本人健在)为十七世。
  五里街乡高龙村钟姓为了方便生产,1954年从横山角落迁入居住的。
  德富、德福兄弟后裔居住地的安溪,德化县政府已承认他们为畲族成份,我县钟姓也是德福的后裔,也属畲族。
  二、兰姓始祖系漳浦炉方乡,兰公廷瑞曾孙兰德元、德美、德玉移居永春小姑大山(现达埔新溪村大山)石竹庙定居,后因房屋被烧,食宿无着,兄弟三人分别移居安溪崇善里彭内乡和德化、永春一都古格、松柏乾。过后,兄弟三人又一起再次迁入大山石竹庙居住。最后,兄德元留在大山石竹庙始祖,二弟德美移居安溪县白濑乡长基村,三弟德玉移居安溪县湖头乡长林村居住,其始祖的二个弟的后裔的居住地安溪县政府已分别在1952年和1972年承认他们为畲族成份,这两个村的兰氏已承认(证明)他们是从我县大山石竹庙移居的。因此,我县大山石竹庙兰姓也属畲族。
  三、我县蒲姓据现有族谱记载,系宋末元初福建省中书左丞、泉州市舶司蒲寿庚(阿拉伯人)后裔,后代于明朝初从泉州迁入永春,清代咸丰年间,蒲后代蒲茂香曾授为永春直隶州正堂(五品)。泉州市回族委员会已出具证明我县汉口村蒲姓为回族。
  上述要求恢复其民族成份钟氏、兰氏、蒲氏都已提出申请,居住地乡政府调查核实,呈报要求恢复他们民族成份的报告和一些材料。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通知精神,经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恢复钟氏、兰氏为畲族成份;蒲氏为回族成份有史实依据,理由充分,同意给予恢复。现呈请县政府批准,尔后另文通知。
  永春县民政局
  1985年12月27日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圆潭仔”、“祥云渡”角落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通知
  (1986年2月19日)
  安政(1986)综029号
  白濑乡、凤城镇人民政府:
  白濑乡人民政府1985年9月5日《关于寨坂村圆潭仔角落要求恢复畲族成份呈批报告》和凤城镇人民政府1986年元月5日《关于祥云街居委会祥云渡角落钟氏要求恢复畲族成份呈批的报告》收悉。根据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委(81)民字第601号文件精神,为尊重各民族权利,经研究决定:批准恢复白濑乡寨坂村圆潭仔角落钟姓18户,118人,凤城镇祥云街居委会祥云渡角落钟姓9户,62人,共27户,180人,为畲族成份。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两个角落的钟姓村民要在村(居)委会的领导下,更好地学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再教育,搞好民族团结,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落实好民族政策。
  二、恢复民族成份是件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如果有要求保留现状民族名称的,应准于保留。
  三、该二角落批准恢复畲族成份后,乡、镇政府应通知所在地的户籍管理机构给予办理民族成份的变更手续。属二角落钟姓的外出工作人员,个人申请恢复畲族成份的,须持本人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教育、劳动部门证明,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龙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港尾乡红星、新厝等村的兰姓群众畲族民族成份的通知及省民委办公室的复函
  (1986年1月—10月)
  龙海县人民政府的通知:(1月16日)
  港尾乡人民政府:
  1985年5月,我县港尾乡红星、新厝等村的兰姓群众写了《关于兰姓氏申请恢复民族成份报告》,经过县民政局组织调查,业已证实红星、新厝两村及白塘山边自然村的兰姓群众属畲族后裔。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中“凡属少数民族,不论其在何时,出于何种原因未能正确表达本人的民族成份,而申请恢复其民族成份的都应予以恢复”的精神和兰姓群众的要求,经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85年12月23日审议通过,县人民政府决定:
  一、恢复红星、新厝两村及白塘山边等自然村的兰姓群众畲族民族成份(具体见后附表)
  二、设立红星、新厝两个畲族民族村,隶属港尾乡管辖。
  三、恢复民族成份是一件严肃的工作,要求红星、新厝两村村委会及白塘山边村等村民小组本着自愿的精神,对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兰姓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并上报县民政局备案。
  特此通知。
  龙海县人民政府
  [=此处为表格(红星、新厝等村兰姓户数、人口基本情况表)=]
  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复函:(10月25日)
  漳州市民政局:
  你区1986年恢复民族成份有龙海县港尾乡红星村2456人,新厝村3463人,白塘山边自然村160人,镇海村38人,总计6117人,他们于86年初县政府审批应予以承认。
  致
  礼!
  省民委办公室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云霄县民政局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村钟姓要求恢复畲族问题的调查报告及漳州市民政局答复
  (1986年2月—11月)云霄县民政局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村钟姓要求恢复畲族问题的调查报告(2月10日):
  陆续转来下河乡人民政府,坡兜等四个自然村钟姓村民《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钟姓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我们根据县政府的指示,组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组,前往安溪县民政局,安溪县善坛畲族村,漳州芗城区的松州村,诏安县的坡头、江头、丁洋村及云霄县的坡兜自然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知情者,召开老人座谈会,查录族谱,询问风俗习惯。在安溪县人民政府、县侨联、县民政局,漳州市芗城区民政局、浦南镇人民政府、松州村两委会、云霄县下河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调查研究,以大量史实和证据确认我县的坡兜、圳头、安后、安前四个自然村的钟姓群众的始祖是钟颜发于明宣宗即位期间,由厦门钟宅迁居云霄坡兜。据家谱记载和调查结果:安溪县善坛村,惠安县的钟厝、鸢峰两村,云霄县的坡兜等四个村的钟氏均为厦门钟宅始祖钟伴儒传下的第四世之分支。厦门钟宅的钟伴儒,浦南镇松州村的钟得玉,诏安钟氏的开基者钟节玉同为龙海海澄钟道器之后裔。现安溪县善坛村,惠安县钟厝、鸢峰两村的钟姓已被正式批准恢复畲族成份。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的松州村、宏道村、州尾村,天宝镇的茶铺村,后房农场第三作业区的钟姓村民也于今年二月六日被批准恢复为畲族成份。云霄县坡兜等四个自然村的钟姓村民至今仍保留着畲族源流的族谱和风俗习惯。近两年来,这钟姓村民多次向县、乡有关部门提出恢复他们为畲族成份的要求。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可以恢复坡兜等四个自然村的183户、1092人(包括迁居云陵镇的五户)的钟姓村民为畲族成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史源流:
  1.坡兜等四个自然村钟姓世系溯源如下:
  坡兜《钟氏祖宗源流图书记福建汀州府实录》记载:“祖公先在河南省开封府许州颖川郡后彼处不堪安业故移白虎村钟讳朝公流移福建白虎村葬在汀州府堂便是”。安溪县善坛村、盛富村、漳州浦南镇的松州村等现存几部族谱均有记载钟氏族源,其内容与云霄县坡兜所存族谱完全一致,均属钟朝公后裔(详见安溪县民政局关于恢复善坛、盛富两村钟氏畲族成份的调查意见第三页)。
  2.钟朝公之后的道器公讳准举进士第,任漳州府教喻,后移居海澄、分户为六。道器之第六子钟化成传耿仿,钟耿仿传四子,其第三子伴儒迁往厦门钟宅,传至四世时之第四房钟颜发于明宣宗即位期间流居云霄,衍繁至今计二十一代,时间约500年左右。《善坛钟氏家谱》中载“六房公生有二子,开基海澄西门外吴逢社、建立六房祖宇一座,而后续分支三都、厦门、福州、漳州浦南、云霄、同安、安溪、晋江、南安等地。……钟宅社四世祖时三房颜德公居住安溪善坛,四房居住云霄。”家谱中两次载明钟宅社第四世之第四房居住云霄,虽无注明详细村名地址,但查云霄境内历来唯有坡兜等四个自然村居住钟姓。据调查组在善坛村召开老人座谈会时,钟双全等几位老人回忆说:“他们在20岁左右就多次听长辈(看风水的地理先生钟田,钟双全之父)说过:云霄姓钟始祖钟颜发是钟宅后裔,与善坛始祖钟颜德是兄弟”。在云霄坡兜村召开老人座谈会时,圳头村的钟进才回忆说“我父生前曾多次说:解放前安溪地理先生钟田来过圳头与钟姓认宗亲,住在我们家,还为你祖父找过坟地。钟田先生给我祖父做的坟墓现仍存在。”坡兜村的钟大头、钟传连证实,1965年在建云霄大桥时,安溪善坛工人钟玉邻、钟玉庭、钟江华等同志得知我们几个钟姓工人来自坡兜村后,曾几次抽空来我村查看族谱,首次来时我们先不让看,后来双方互通了“许由许由、与尔无仇,五百年后,与我添油”的联络诗句后才让他们看族谱。查对族谱后,他们说两地钟姓族谱相同,祖宗同出一源。因此相互认为宗亲。建桥工地结束时,他们买了挂镜和热水瓶等礼物送给坡兜村亲人作纪念。
  近几十年来,安溪善坛村民曾有人两次来访,但坡兜钟姓村民却未有人去过安溪。1985年9月善坛、盛富两村钟姓成立畲族村庆祝大会时,依据他们的家谱记载主动向坡兜钟姓村民发出请贴,要求派人参加庆祝活动。据以上事实可见:坡兜等村钟姓确由钟宅分支、与安溪善坛钟姓同出一祖。善坛已被恢复为畲族成份,我县坡兜等村钟姓亦应恢复为畲族成份。(以上引用材料见《善坛大厝齐安美山德林四房家谱》,漳州浦南松州的《纯嘏堂钟氏族谱》及《善坛、坡兜两村老人座谈会纪录》。)
  二、从盛富村、善坛村、松州村、坡兜村的族谱中所载的钟氏族源同出颖川不仅相同,而且所载的祖训也相符。如祖训曰:“山有龙来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宗遭雷打,千世万代永不昌”都一致。这说明以上诸村的钟氏同出一源,同为畲族。但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坡兜等村钟姓村民却长期“冒认”汉族。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疑问。1983年福大历史系吴教授在查阅民间资料时发现云霄县有钟姓人民,为什么不是畲族而是汉族?他带着这个疑问前来车圩文化站询问,并在坡兜村请了几位老人座谈。钟抖水老人当场唱了山歌并被录了音。1985年7月21日,漳州市民政局在给云霄县地名办公室“为查证我市郊区五个自然村恢复畲族一事”的信函中对“钟”字有注解,明确注明“钟”:“金”“重”钟为畲族姓,“金”“童”钟为汉族姓。坡兜等村钟氏的“锺”字,在族谱中及历来供奉的祖公祖母神牌上均为“金”“重”钟。就此而言坡兜钟姓属畲族姓,给予恢复为畲族成份是有根据的。
  三、《畲族简史》中载“盘、兰、雷、钟四姓同出一源,均为畲族”。并明确指出“畲族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是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周围是汉族的村落,也有的村落畲、汉两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坡兜等村钟姓村民现在的居住特点,分布情况与《畲族简史》所述完全相同。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内,畲族人民出于生活所迫,频于迁徒,分散各地,他们依其祖训“不依巨族”就必然是“小族”,尽管驻地分散,人数较少,仍然保持着民族特点的某些风俗习惯。据调查,坡兜等村钟姓自在云霄开祖始至1978年的500年时间内,未出现同姓通婚现象。1978年至今仅出现四对同姓婚姻,这四对同姓婚姻也受到长辈的谴责。这一婚姻制度同《广东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所载“畲族婚姻,在解放前,多养童养媳,同姓不婚,多同汉族通婚”完全相似。居住在闽的畲族,在结婚时须穿一套贴身的“白衣白裤”来拜天地,谒祖宗,三天后方能脱下并长期保存,终老时把这套衣服裹体入殓。这一风俗在坡兜等村钟姓村民中一直保持到解放初,调查组这次在坡兜调查时发现一些老人仍保存着结婚时用的“白衣白裤”数套。节日方面,坡兜钟姓村民历来只在每年五月初三举行一次敬仰河南钟氏祖公祖母的纪念活动,没有其他纪念祖宗活动,更没有敬仰“陈圣王”的习惯,而钟姓村民居住地之外各村都敬仰“陈圣王”。这点与汉族是一显著区别。从这些风俗习惯来看。坡兜钟姓过去“冒认”汉族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根据党的民族政策,现给予正本归源,恢复为畲族成份的是恰当的。
  四、坡兜等村钟姓村民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第一次报告中称“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的坡兜、下洞村的圳头、安后、安前等一部份钟姓村民,……由汀州钟朝公派下的义明公之子月郎公一脉传到诏安县坡头开第一世祖,现坡兜属第二世祖”。据我们走访调查和核对现有的史料后认为:坡兜等村钟姓村民应属钟宅钟氏四世祖之分支,而不应是诏安坡头一世祖的分支。其理是:
  1.《善坛钟氏家谱》明确记载“钟宅社四世祖之第四房居住云霄”。在善坛村老人座谈会上也证实钟宅四世祖第四房钟颜发流居云霄开基。诏安钟氏现既无族谱可查,又无族亲迁居云霄的线索。坡兜钟姓老人座谈会上,大家经再三回忆后,都说“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与坡头认宗亲和相互交往的事实根据”。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坡兜与坡头是“宗亲”的事纯属误传。
  2.善坛、松州现存几本族谱均载明诏安钟姓开居者是海澄钟耿仿之第四子钟节玉。说明现诏安大部分钟姓群众属海澄钟道器之后裔。今后如有更确凿证据证明坡兜属诏安钟氏的分支,其族源同样归属海澄钟氏开基始祖钟道器的后裔。因此,坡兜与坡头间的关系不论是误还是实都不甚重要。
  鉴于上述调查事实,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第八条“一村或一个地区的居民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调查认定方可办理”的规定,我们认为可以恢复下河乡的坡兜、圳头、安后、安前四个自然村的钟姓村民为畲族成份。
  报告当否,请批示
  谨呈
  云霄县民政局
  1986年2月10日
  漳州市民政局关于“云霄县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的答复:(11月1日)
  (86)漳政民字第064号
  云霄县民政局:
  你县1986年4月10日,云政(86)018号“关于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已收悉。
  根据1886年2月8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精神。经研究,你县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民族的明显特点已消失,不予变更民族成份。
  特此答复。
  漳州市民政局
  1986年11月1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关于迫切要求将吾钟氏汉族恢复为畲族的报告
  (1986年3月10日)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候,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国策;同时庄严地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此,列祖“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宗,千世万代永不泯”的遗嘱,在后代子孙当中,早已萌发要遵循并实现列祖的遗嘱,但毕竟不适时机,子孙后代未免存在着胆量不足的实际。由于在封建社会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加之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象吾钟氏在山城乡三卞村一个人口稀少的小自然村,无论从那方面来说,吾子孙后代被不当作人看待,抓丁派款往吾钟氏头上压,稍有一不顺眼,开口便骂祖宗,挖苦我祖宗的根底(骂我们是狗祖宗,骂我们子孙是狗崽子……“狗生鸡母抱”)。由于在生活上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政治上施加精神枷锁的摧残。解放后,钟氏子孙后代,对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思想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害怕承认一脉血缘的列祖宗,后代子孙会受人看不起。
  尚在犹豫不决之际,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强劲东风,吹拂了吾钟氏(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后代子孙壮了胆,认为时机已成熟,再也没有犹豫的理由了,事不宜迟,遵循和实现列祖“毋忘祖宗”的遗嘱的时候到了,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被颠倒了几百年的历史冤案,该一朝再颠倒过来了。
  吾三卞过沟钟,系由漳州天宝乡茶铺自然村分居来的,现有总户数55户,总人口284人。吾钟氏祖宗源流图书纪:福建漳州府,流传大唐僖建号广平元年,岁在甲午正月绘出图书一轴(据较老一辈人说,此图书一轴在解放前被老家长们烧毁),据历史查证皆有我族(盘、兰、雷、钟)后代子孙,仍保持着我们原兄弟的密切来往关系,现存钟氏列祖有童谣,祖训家规一十二款……(详细请见族谱)。
  一、历史依据:
  1.盘、兰、雷、钟(锺)四姓,本是畲族后裔,无可非议。
  2.钟氏畲族后裔“颖川”为灯号。
  3.祖宗系“麒麟儿”即异姓俗称“狗头王”。
  4.汝”字,系吾钟氏子孙后代相认必须问津的暗号,因“汝”字指“三子一女”,“一女”即指附马派。
  二、相传松州大庙始建于宋朝年间,建庙的目的,在于当时朝廷为纪念杨文广平南时阵亡的所有大小将领。因此,在庙中雕有大小神象四十多尊,其中一尊便是钟氏法兴(即字招,名法兴),系平南有功之臣。为了光祖耀宗,钟氏定以每年正月十四日为祭祖日,(中略)为了不让异姓取笑,通常在奠拜的过程中,派人守在庙大门,不让异姓人们进庙中。农历二月十四日为吾钟氏牵祖日,扮“祖宗”的人,通常请于乞丐为对象。在牵祖宗的过程中,一般不忌异姓参加,只是在钟法兴公神前的院子里的石猪槽,旁边派人守护而已(因为里面盛放着类似人粪的香蕉,同是还用一大钵复盖)。
  三、前辈人规定,勿杀狗,异食狗肉,一旦狗死了,须用“银纸”(即黄纸裁成的迷信用品),包在狗的脖子上,然后抬到河边,顺水流走(此俗沿至“文革”中废除)。
  四、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系吾钟氏所在,开基始祖钟得玉,过沟钟系从漳州市天宝乡茶铺村移居而来,吾钟氏后代子孙尚有兄弟族亲来往。
  五、过沟钟自然村钟氏后裔子孙,长期杂居在大汉族之中,由于历史演变,长期遭受到不应有歧视,通婚等。为要在幸存得以立锥之地,大部分本族的风俗习惯不得不被遗弃,但暗中还沿袭上述四点习俗的历史依据供上级台鉴!迫切要求上级有关领导同志实事求是地迅速恢复吾钟氏子孙后代应有的民族——畲族成份!
  呈报
  南靖县民政局
  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
  全体钟氏后代子孙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龙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呈送《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的报告
  (1986年5月20日)
  (86)龙政字第104号
  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规定:“凡属少数民族,不论其在何时,出于何种原因未能正确表达本人的民族成份,而申请恢复其民族成份的,都应当予以恢复”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文件《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县民政局《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现将县民政局的调查报告呈上,请研究审批。
  龙海县人民政府
  1986年5月20日
  附件:
  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
  1985年4月,海澄镇屿上村钟姓群众向我局递交了“关于迫切要求将海澄钟氏汉族恢复为畲族的报告”,同年5月,县信访办也转来类似的报告。为此,我们着手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首先,我们查看了该村的族谱,翻阅了有关书籍、材料,接着又到屿上村召开村民座谈会,实地看了该村钟氏祠堂及钟氏祖坟,并与原漳州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到安溪、惠安及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地了解闽南一带畲族的习俗。现将这次调查了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屿上村的钟姓群众保留着与各地畲族群众一样的信仰和习俗。
  1.图腾信仰。海澄屿上村钟姓的老一辈流传着他们的祖先是“麒麟儿”(俗称狗头王)的传说,他们自称钟姓是“附马房”。据说:古时“盘瓠”帮助高辛帝平番有功,娶得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分别姓盘、兰、雷、钟。姓钟的是女儿招婿,故称“附马房”,他们崇拜狗、不杀狗,不吃狗肉,狗死了,还要在其脖子上系上“黄连纸”,故常受外人谩骂。屿上村民钟阿英说:过去,在与外姓发生口角时,我们常被外姓人骂“狗生的”等。这种图腾拜与畲族的狗图腾是一致的。
  2.祖图。现年已古稀的屿上村村民钟根说:我10多岁时,有一次祭祖,跟着当时的族长钟周叔公到祠堂门口,从门缝里偶尔见到祠堂中挂一幅长条幅的图画,画的似是狗头人身像,我曾好奇地问钟周叔公:那是什么?钟周叔公很不高兴地对我说:小孩子不要胡说。五社自然村村民钟溪港也说:我曾听堂叔公说过我们的祖先是兽类。不少老一辈的村民也证实:解放前屿上村钟姓存有狗头人身的祖图一轴,平时由族长保管,一般钟姓人民很难见到。只有在祭祖时才挂出,祭完马上收好。解放后,停止祭祖,原来的族长钟周叔公等长辈也先后去世,祖图现已下落不明。另:钟氏族谱中有:“汀州府留传图书一轴”的记载但该轴是否狗图腾画轴,现已无法查证。以上所述的祖图,与其它各地畲族流传的祖图类似。
  3.祭祖活动:畲民重祭祖,习以祭祖为荣。屿上村钟姓群众也如此。他们反映:他们祭祖不做清明,而做春祭(农历正月十四日)和秋祭(冬至日)又在正月十二祭祖坟。祭祖时,家家户户备齐祭物其中有一供品十分独特——去皮香蕉。这一祭物形似人粪,要放在祭品中央,以示郑重。祭祖时,要先将祠堂大门紧闭,只有几个长辈才能进入,祭完后,将大门打开,后让小辈入内膜拜。祭坟活动也一样隆重。解放前,屿上祖墓(钟道器与钟化成墓)周围有一大片空地,叫“公地”。祭坟时,祭品和祭祖时一样丰盛,本村及外地来的钟姓子孙围满在祖墓四周,很是热闹,这种祭祖、祭坟的习俗,是与当地汉人大不相同的。
  4.服饰:据屿上村民,70多岁的钟清说:在祭祖时,主祭的长辈要往头上缠头巾,须身穿对襟镶黑边的服饰,钟周叔公就是这样。既使平时,钟周叔公也常穿这种服饰。记得我小时候曾问过他:天气这么热,你怎么穿这种衣服,他说:“你小孩子懂什么,这是上辈传下的规矩”。从钟清所描述的服饰看,似与畲族的服饰相似。
  5.婚配习俗。历史上,屿上村钟姓村民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当地并有“有钟无陈”的俗语,表明了姓钟的仇视姓陈的,因历史上陈元光镇压过畲族。这种习俗至解放后才稍有改变。另:钟姓在结婚时男女都要穿上一套贴身的白衣拜天地,谒祖宗,并保存到终老,死后穿上,传说这是因为唐代陈政、陈元光入闽平蛮僚之乱,杀了许多畲族同胞,其部下迫娶畲女为妻,畲女执意穿上白衣裤,以示“带孝成亲”,纪念先人,这种习俗沿袭至今,与其它地方畲民的习俗是一致的。
  6.民族感情浓厚。据退休教师钟清说:抗战时期:为逃避日机轰炸,我们全家人逃难到华安。华安人知道我们是海澄钟姓人氏后对我们说:你们和山上的槛楼(指华安畲胞)是亲人。当时我还小,不信此话,可后来我们逃到山里时,山里的畲胞果然对我们非常亲热,拉着我们的手直叫亲人,并煮饭给我们吃,不收钱。座谈中,如华安坪水,安溪善坛、盛富,漳州松州,茶铺等地钟姓群众仍与我们常来常往。在解放前,安溪盛富钟少其(现尚在,已70多岁),就曾到屿上来拜祖认亲。每年祭祖,天宝、浦南、厦门等地的钟姓必携带土特产到屿上来祭祖。1985年安溪盛富、善坛及惠安钟厝、鸢峰等畲村举行祭祖活动,海澄钟姓也应邀参加,受到隆重欢迎,在双方互相认亲前,都要以“汝”字做暗号(汝字代表三子一女)并要对答暗语。问:一枝竹子劈几片?答:三条半。再问:三条半是什么?答:盘、兰、雷、钟四姓,这与各地畲族的通用暗语是完全一致的。
  二、从海澄屿上迁往外地的钟姓均被确认为畲族。
  据屿上钟氏族谱记载:他们始祖均为汀州一脉所传,族谱记载:钟朝任福建长汀府黄门侍郎,至南宋孝宗隆兴元年,传到第五代钟道器,因乡试任漳州府教授,见海澄冠山(即屿上)茸秀,选此定居,死后葬于此。现钟道器墓尚在屿上村。钟道器生六子,其中第六子钟化成生一子钟耿坊,化成死后也葬于屿上,现墓尚在。钟耿坊生四子,长子留守海澄,次子钟得玉往北溪开基松州,钟得玉下四代人钟崇恩到天宝茶铺开荃。现松州及茶铺的钟姓群众已恢复畲族成份。第三子钟泮儒往厦门钟宅,再由钟宅后代传去安溪盛富、善坛和惠安县山腰乡钟厝、鸢峰村的钟氏群众都均已恢复畲族成份。由此看来,海澄屿上村钟姓子孙既是畲族,那么,海澄屿上钟姓也应当是畲族。
  三、历史上龙溪是畲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比汉族更早居住在这一地区。根据我省和浙南等地方志,《漳州府志》、嘉庆《云霄厅志》、《宋史》、清杨澜的《临汀汇考》、《资治通鉴》、《中国少数民族》、《畲族简史》、《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一,《后山先生全集》卷九十三等史料记载:早在七世纪初即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在闽、粤、赣一带生息,繁衍,劳动,唐宋时期在这一带活动的民族被称为“蛮僚”,“侗蛮”亦称“畲民”“奔民”。宋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一文云:在南蛮之中有许多氏族,其中“在漳曰畲”,在漳州地区称为“畲民”,它还包括了“西畲隶龙溪”,就是龙溪人。由此可见,漳州一带历史上就是畲族聚居的地区,后来由于汉人迁入,逐渐产生了同化,以至民族成份被埋没,这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所造成的。畲族主要姓氏见于史书有盘、兰、雷、钟四个姓,钟姓也是畲族的主要姓氏之一,因此,海澄屿上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成份是有历史依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海澄屿上村的钟姓还保留着一些畲族的风俗习惯,这些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共同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是不容易改变的,海澄屿上的钟姓群众,能保留这些习俗就说明了这点,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海澄屿上钟姓群众对恢复畲族民族成份有着强烈愿望和要求,他们屡次派人到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民政局、海澄镇政府等有关单位反映他们的要求,并多次到县长接待日上访,主动提供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屿上村支部、村委也都对钟姓群众的要求寄于同情和给予支持,他们说:钟姓被外姓骂为“狗生的”是事实,现在也应该恢复他们的民族成份了。退休教师钟炎说:在我们这里(指屿上一带)狗是骂人的话,过去虽听老人说过我们的祖先是兽类,但一直不敢承认,现在我们知道那只是一种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承认这种图腾崇拜只是反映了我们的民族信仰,并非什么羞耻之事,我们这一代能够恢复畲族成份,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了,据此我们认为: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广大人民的意愿,应该给予海澄屿上钟姓群众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屿上村钟姓有203户、1230人)。
  以上报告当否,请县政府研究并报请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复。
  龙海县民政局
  1986年5月14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报告及泉州市民政局的批复
  (1987年5月—1988年7月)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报告(1987年5月20日):
  永政(1987)192号
  泉州市政府:
  近年来,我县一些乡、镇(场)的一些群众多次要求恢复原少数民族成份。经当地乡、镇(场)政府调查落实上报,县查证核实。认为他们的要求具有历史依据,也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点。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经研究同意他们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现呈报审批,并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这次要求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有回族、畲族共642户,3168人,分布蓬壶、锦斗、桂洋、坑仔口、下洋、茶果场等6个乡、镇(场)。其中回族(夏姓)122户509人,居住茶果场畲族(兰、雷、章姓)520户2659人,居住蓬壶乡(章姓)138户630人,锦斗乡(章姓)237户1254人,桂洋乡(章姓)51户272人,坑仔口乡(章姓)9户50人,下洋镇(雷姓)6户41人,茶果场(兰姓)79户412人。
  二、我县夏姓系阿拉伯人,即夏不鲁罕丁后裔。(下略)
  三、我县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有章、兰、雷三姓。
  章(钟谐音)氏始祖系河南先洲固始县南迁入闽。南宋建炎年间,泉州钟德旺迁居我县蓬壶乡西昌村后壁岭(系地名)定居,其子钟敬传二子,长子守祖西昌村,次子钟伯付迁居我县锦斗乡卓湖村,又由于婚配(入赘)、生产、逃难等原因,部分章氏移居我县桂洋乡库湖村、坑仔口乡玉西村、西坪村等地。章姓除保存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修撰的族谱外,还有:①始祖钟德旺墓现在后壁岭;②尚存祖宅一座,其结构与众不同,祖宗大厅用扛梁起,没有中柱,埕中用石砌成“O”型(意钟)。且宅址也成钟型。祖宅厅口用布帘遮住,厅头挂有狗头线条图案为该族神主牌位,埕下砌有齿状石块,以示狗齿,族规不准杀狗,不准吃狗肉;③章氏祖宅没有牌匾,旗杆,表示不能也没有参加帝制时的科举制度;④章氏没有“端午节”,但定于“夏至”前一日为“洗土”、“拜土地公”,意为求保丰收;⑤当地群众至今还流传着对章氏的褒贬语,称“畲客”、“钟狗子”。
  畲族中的钟氏,为何改为章?帝制时代该族受歧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为避免后裔受辱,便把“钟”改成“章”(系闽南谐音)。实际上,章氏始祖钟德旺的墓碑上仍保留着钟氏。
  兰氏于清朝年间从漳州宁林迁至永春茶果场山城定居,至今已有十六世,后来部分兰氏村民从山城移居南安县诗山镇古东村教民厝和德化县上坪(现葛坑乡龙塔村)。山城兰氏现存祖宅一座,宅内牌匾标明“漳城衍派”,俗称“畲来祖厝”。兰氏还存在族谱和始祖追溯图,德化县葛坑龙塔村兰氏,自解放以来就保留畲族成份,并认定我县茶果场山城兰氏为始祖。所以,兰氏实属畲族无疑。
  雷氏宗裔雷尔惠于一七八五年从南安县码头镇坑内村逃难至我县下洋镇长溪村定居,至今已有八世。南安县码头镇坑内村雷氏已认定“雷尔惠”为该族第十六世孙,指出“尔”为该族第十六昭穆。南安县政府南政(1985)综502号已批准该村雷氏为畲族身份,为此我县长溪村雷氏要求恢复畲族身份是合理的。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永春县人民政府
  1987年5月22日
  晋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
  (1986年7月10日)
  晋政(86)综170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
  我县内坑乡霞美村有钟姓415户,人口2167人,几年来,该村曾多次要求恢复畲族成份。为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他们曾先后走访了本省的福安、汀州、安溪、惠安、海澄等地,取得了有关该族的历史依据。并收藏了族谱、寨规、家规、照片等影印件,还保持祖墓、祠堂、庙匾等史迹。根据这些依据,经与内坑乡政府了解和考证,认为史据确切,有的至今仍保持历史文物的原貌,可以证实该村钟姓原属畲族成份。其根据是:
  一、溯源
  1.根据《畲族史志》记载:盘、兰、雷、钟四姓同出一源,均为畲族。这一点已被党的民族政策所确认。
  2.霞美钟姓与本省各地畲族四姓确属一脉,并有族谱证实霞美钟姓同属道器公由江西迁居海澄,其弟三子燕贻公所传。至建业公时,于公元一三九九年开基霞美定居,至今二十四世,历时五百八十七年。
  二、族谱
  霞美钟姓至今仍保持着较完整的族谱,详细记载了该族开基霞美宗支图序,以及该霞美畲族的历史延续过程。
  三、祠堂和庙匾
  现存的霞美钟氏家庙,中堂横匾书有“源发海澄”字样,虽较陈旧,但至今仍保持着历史文物的原貌,与族谱记载相符,证实霞美钟姓畲族始祖海澄无误。
  四、祖墓
  据考证钟姓祖墓:(1)其大始祖道器公之墓一穴,现存海澄屿上冠山中央,至今保持原貌。(2)霞美钟氏肇基祖建业公之墓一穴,现存霞美村东南角一公里处,与族谱记载相符。
  五、寨规、家规、风俗习惯
  该畲族四姓寨规、家规十二款,以及霞美钟姓男女结婚身穿白短衣袄,腰系白肚带同拜天地的民族风俗习惯,现在仍继续沿用。灯号、暗号也沿用至今。
  六、经查证,与霞美钟姓同一祖宗,同属海澄道器公所传的安溪、善坊、盛富、惠安的钟厝、鸢峰均已先后恢复其畲族成份。
  据此,依照中央规定的有关精神,我们同意承认该村钟姓为畲族成份,并恢复该村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泉州市人民政府民政局关于同意恢复蚶江、内坑等乡(镇)部分村民为回族和畲族成份的批复
  (1987年10月27日)
  (87)泉政民民字第052号
  晋江县人民政府:
  晋江县人民政府晋政(1987)综字第114号文《关于恢复石湖、郭厝、郭坑郭姓回族成份的请示》和晋政(86)综170号文《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均收悉,经查史料,蚶江镇石湖村、罗山乡梧安郭厝村、永宁镇郭坑村郭姓系阿拉伯人分支繁衍的后裔,并保留着回族特色,查内坑乡霞美村钟姓史据属实并保留畲族特色。现根据国家民委(86)民政字第37号文的规定和省民委指示精神,经研究:
  1.同意恢复蚶江镇石湖村郭姓607户2193人;罗山乡梧垵郭厝郭姓141户532人;永宁镇郭坑村郭姓161户633人为回族成份。
  1.同意恢复内坑乡霞美村钟姓413户1599人为畲族成份。
  附件:(1)蚶江镇石湖村郭姓名册;(2)罗山乡梧垵郭厝村郭姓名册;(3)永安镇郭坑村郭姓名册;(4)内坑乡霞美村钟姓名册。(略)
  泉州市民政局
  附件1:
  关于晋江县霞美村、石湖村、郭厝村、郭坑村恢复民族成份的调查和意见
  根据晋江县晋政(1986)综170号文《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晋政[1987]综字第114号文《关于恢复石湖、郭厝、郭坑郭姓回族成份的请示》。
  在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对晋江县的内坑乡霞美村、蚶江镇石湖村、永宁镇郭坑村、罗山乡梧垵郭厝村等地对史实资料(祠堂、灵墓、族谱、石碑、匾等史料)和民族风貌、民族特色等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召开县、乡(镇)和村领导及部分村民参加的座谈会。
  局领导听取调查汇报后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根据国家民委[1986]民政字第37号文精神,同意按自然村审批恢复晋江县内坑乡霞美村钟姓畲族成份;恢复蚶江镇石湖村、永宁镇郭坑村、罗山乡梧垵郭厝村郭姓的回族成份。
  泉州市民政局调查组
  1987年9月17日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