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61
颗粒名称: 政治类
分类号: K288.3
页数: 94
页码: 176-268
摘要: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关键词: 民族 政治 地委

内容

(一)确认民族成份
  中共福安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人民对本民族名称意见的一些问题
  (1953年12月9日)
  畲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之一的一个民族,他们同样是勤劳、勇敢、朴实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祖国的缔造同样有着重要的贡献,它分布我区10个县,49个区,387个乡,据初步统计有23720户,76515人,是我区人数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7%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91%。
  我区畲族有说为“苗族”、“瑶族”、“山宅”、“三民”等,从历史考究“畲族”名称是较正确的,从“畲”字本身来解释也并无其他任何恶意,他们所以不承认自己为“畲族”主要原因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特别是近30余年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采取同化政策,否认他们是个“民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大汉族主义像大山压住了他们,使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为了民族平等,曾历经苦难,惨遭迫害,在历史上写下了许多血的记录,汉族统治阶级说他们不是“人”是“狗”,骂他们为“臭畲客”“臭畲姆”“山宅仔”等,把“畲”字改为老蛇的“蛇”字或邪气的“邪”(“畲”与“蛇”土音相同,“畲”字念为Shept,“蛇”念为Shept“邪”念为sieti),说他们是“邪客”“畲姆”。为此,经常引起纠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畲胞在祖国各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里享受到民族平等权利,但历史残存的民族隔阂自然没有彻底消除,华北南下干部到达福安专区以后,因情况不了解,看他们的装饰与汉人异,称他们为“苗族”,因而深受他们欢迎,他们认为共产党看得起他们,把他们改叫为“苗族”。1951年在福安仙岩乡从该族家谱调查后认为“畲族”名称是正确的,过去将他们叫为“苗族”是毫无根据,同时也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了对他们民族名称的称呼,因此,影响了党和人民政府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对此表示不满,他们反映说:“解放后共产党分田分地给我们,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畲族’,那我们该受人家骂了。有部分畲民群众悲观地说:“解放前我们被人家骂为‘畲客’,解放后我们翻了身又是‘畲客’,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霞浦县有个畲族老太婆说:“如果现在是国民党叫我们是‘畲客’,我第一个就要斗争他”。福安县仙岩乡畲族自治区政府是今年元月间成立的,到现在为止自治区的牌子还没有挂上,曾数度被群众翻倒,他们说:“为什么要加上畲族自治区”。由于某些区、乡干部和群众对民族政策认识不足,有些地方发生不服少数民族干部领导或讥笑他们,福安县政府曾有些同志称少数民族专职女干部为“畲姆”,周宁县二区通讯员说雷长俤为“畲客干部”,该雷同志告于区长,区长说是“习惯”,因而引起了部分专职干部对此民族名称也表示不满。霞浦县少数民族专职干部说:“我们是什么民族呢?”专职干部说:“是少数民族”,原因是不敢说“畲族”怕会引起群众反对。(中略)似此的问题很多,当然这中间是存在有民族隔阂成分在内的。普选开始后,民族名称问题也是一种阻力,今年八月霞浦县牛胶岭乡普选工作组宣传民族政策时说:“畲族人民要起来积极参加普选,畲族畲族……”第二次开会时多数群众就不来参加了,查案结果才发现工作组说他为“畲族”不满,他们说:“工作组还公开在大会上宣传我们是‘畲族’,那我们还选什么?”十一月中旬福安四区区长在苏堤乡基亭村群众大会上说:□□□□□□时代一样该受人骂了,以后汉人骂我们是畲客,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讲呢?同月福安城关南湖街人口登记时,工作组将雷××一家登记为“畲族”,结果他与工作组纠缠了很久,差一些打起来,他说:“告到那里都行,不能登记为‘畲族’‘国民党时受人骂不敢说话,盼望现在解放了又是畲族那还行’,现在被他登记进去,以后亦选变为畲族了,人家称我们为畲客,有何道理可说呢?”此外,不少畲族群众说:“共产党对我们什么都好,就是给我们加上‘畲族’不好”。总之,畲族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名称的称呼是有意见的,他们并对此表示遗憾,这成为我区当前民族问题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畲族人民对“畲”字本身没有意见,就是对它的音有意见,将“畲”加上一点变为“畲”字(念yú)民族名称就可以解决了,有人说:“畲族即是瑶族的一支,干脆改称为‘瑶族’也可以”,还有人说:“改为‘三民族’或‘山宅族’”,总括的说除“畲族”外的其他任何民族名称他们都表示欢迎的,为此,我们认为对他们提出关于更改民族名称的具体意见,显然是带片面性的,但有考虑的必要,目前我们无法提出更好的意见,究竟那个名称合适,现将报中央和你们,请研究解决,并给我们指示。
  中共福安县委统战部关于少数民族名称问题的报告
  (1956年9月9日)
  我县境内少数民族据53年统计有9904户31189人(不包括原柘荣县数字),散布在全县88个乡,567个村,有雷、蓝、钟、吴四姓,大都按宗族聚居在丛山僻野中,独成村落,以农业为主,兼做砍柴等副业。本族有语言,但无文字,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据下逢乡调查,他们自称“苗族”,但渊源无处查考,有的说因多住青山陂上,故称“阪人”或“陂客”。另查宗谱历朝均有敕书系雷、蓝、钟三姓子孙,皆称“瑶人”。这些少数民族在解放前一方面受国民党反动派、地方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方面又受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和侮辱,骂男的是“畲客”“臭畲客”,女的是“畲姆”“臭畲姆”,随人都可以任意打骂嘲讽。
  解放后,在毛主席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县境内少数民族同全国各地一样,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得到翻身,以往惨痛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了。他们都情绪高涨、满怀信心地与汉族兄弟一起投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但是,他们的民族名称问题,到现在仍然悬而未决。在解放初期,南下干部到达福安时,都称他们为“苗族”,他们很高兴,以后经重点调查改称“畲族”,他们不同意理由是“畲”本地土音同“蛇”“邪”“斜”字,原本带有侮辱的意味。他们认为“过去被国民党压迫、侮辱,叫做‘畲客’‘畲姆’,现在共产党来了又叫我们畲族,仍旧被人侮辱。我们在民族名字上远没有翻身”。因此意见很大。
  为了正确贯彻民族政策,慎重处理这一问题,我县特于今年8月底县三级扩干会议期中,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干部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本民族名称的意见,会上大家一致不同意称“畲族”,认为他们祖传“天下有山民”一语,应称为“山民族”,也可称为“瑶族”“民族”或“苗族”较为适当。
  根据以上情况,我县经过研究,初步意见认为以上几种名称都没有足够的根据,但其中以“山民”族在我县流传较广、较深,因此拟改为“山民”族较为适当。此外,根据该族人民意见,改为“瑶”族、“民”族或“苗”族也可以。如何决定特报请核示。
  [宁德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56—2—4]
  福建省委统战部转发“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的电报
  (1956年8月21日)
  (56闽统未11号)
  各地委并统战部:
  兹将中央统战部“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转发你们,请你们先行提出意见,于9月10日前报我们。并请有畲族的地区在这次安排县、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人民委员会委员时,注意安排适当比例的畲族代表。
  附原电:
  关于确定畲民民族成份问题
  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省委统战部:
  根据几年来各方面调查材料及畲民的意见,均说明了畲民不是汉族,畲民也不承认自己是汉族,迫切要求确定自己为一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方面,根据调查了解,浙、闽、赣三省畲话彼此相通,语法结构相同,基本词汇绝大部份一样,可以说有共同语言。同时,畲民也有与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与信仰。
  我们认为根据畲民的自愿及目前存在的特点,是可以确定为一个少数民族的。
  至于畲与瑶(或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畲与瑶历史上是否同一民族还是不同民族的问题,尚需有科学上作进一步研究,但这并不妨碍目前承认畲民为一个少数民族。
  畲族的名称问题,据过去的调查及报告,闽东的畲民(约占畲民人口的一半)不愿被称为“畲”,认为有侮辱之意,而愿改为自称“SAN——HAK”,(译音:山嚇)。其他地区愿采取何名,也请你们设法了解。
  以上请你们研究提出意见,以便迅速解决这一问题。
  中央统战部
  1956年8月11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确定畲族的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问题的电报
  (1956年12月8日)
  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省委统战部并报中央:
  浙江省委统战部10月25日报告、江西省委统战部10月31日电、福建省委统战部11月15日电和广东省委统战部11月17日电均悉。由于各省对于确定畲民为一个少数民族意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现在可以正式确定畲族为一个少数民族。
  关于畲族的民族名称问题,从各省的文电看来,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的畲民都同意叫畲族,认为他们的宗谱和历史记载都叫畲族,这个名称并不带有侮辱性质;福建省的畲民也认为“畲”字原来是不含恶意的,不过畲与“蛇”同音,他们怕确定叫畲族的名称以后,汉人仍像过去一样叫他们“畲客”、“畲婆”、“蛇人”,而这样叫是带侮辱性的,所以他们觉得改换一个名称如叫“山吓”好一些。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确定对畲民称为“畲”族还是比较适当。对福建省畲民中的那种顾虑,同意由省委统战部在最近期间召开畲民代表会议予以讨论和解释,并且注意教育当地汉族人民尊重畲族人民,改变过去对畲族那些带有侮辱性的称呼。畲族代表会议对民族名称问题讨论的结果,并望电告我们。
  [105—1—240]
  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对“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的意见
  (1957年5月28日)
  在四月十八日送来的“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很好。报告中提出的今后意见基本同意,并补充如下几点:
  (一)省委在今年5月9日批转省委统战部“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已发至县委。在报告中所提5点意见望你们研究,以弥补你县提的今后意见不足之部份。
  (二)你们在报告中提到畲民部份困难,需要经济上帮助,我们认为应引为重视,建议省委统战部是否拨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救济费。以照顾畲民中的困难。
  (三)你们在报告中未提到是否建民族乡问题,不过我们认为你县58户356个畲民是集中在2个自然村,合作化后,以畲民单独办了1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个与汉族联合办了1个合作社,是否可以建呢?望你们研究,提出意见。
  以上意见是否有当,请省委统战部指示
  附:“华安县委关于贯彻畲族名称及情况补充报告”一份。
  华安县委关于贯彻畲族名称及情况补充报告
  我县少数民族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依据他们的宗谱和历史记载研究确定为畲族,并根据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名称通知精神,结合当地中心工作召开畲族群众会议,进行民族问题的宣传教育,以及对畲族名称问题的解释。使畲民颇觉满意。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族之间团结,如老妇女钟罕说:解放前反动统治少数民族是三苦四无,一苦是受反动统治剥削压迫苦,二苦是受汉族人的歧视说少数民族是蓝雷狗,被人家看不起苦,三苦少数民族是过着牛马生活苦。四无:一无家可归,不分日夜都是在旷野上,度过日子,不敢回家,恐怕被抓去做壮丁;二无土地,少数民族在山居住及去砍柴,每年每家要给汉人缴纳二担米,否则不给居住及砍柴;三无文化,少数民族全村没有一个能识文化;四无财产,当时受土匪灾殃,经常被抢光。现在解放了,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是旭日东升,趋向光明大道,目前少数民族有五喜临门:一喜,少数民族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喜;二喜,参加合作化增加收入喜;三喜,能安居乐业喜;四喜,汉族尊重少数民族不敢歧视喜;五喜,今日共产党领导帮助肯定种族。使今后代代子子孙孙有种族可依据喜。其他畲民普遍反映良好,这次主要是从会议贯彻,个别访问了解,谈生活生产,谈解放前后对比畲民政治、文化、经济的转变着手,从中了解其风俗习惯,以及种族的特点,当前存在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畲民居住于彭水、官畲二个自然村,混居在汉族二个乡,系姓蓝、雷、钟三姓,没有其他姓别混合,自搬到华安彭水、官畲居住有十四代之久,计四百廿多年,家居一贯业农为生活来源,其饮食起居很简单,俗话说:“吃无油菜汤,睡无脚眠床”,(意思说吃很简单,睡的是在地板上)。该族自历以来,并无文字,所用文字都以汉文,只是在语言上的差别,以往其种族的称呼,自古以来本族群众也不知道是什么族,只是知道本族人口稀少,曾有一段说是苗族。主要是在解放后土改时,该乡工作组(苏六官),根据该族语言差别,就给予说你们是苗族。自此以来群众就有这种传说,认为自己是苗族,可是去年漳平少数民族确定为畲民,漳平系与华安少数民族同宗同姓,因此就产生矛盾。认为漳平是同宗同姓为什么没有同族,这样少数民族对苗族称呼是不大相信,通过这次确定为畲族,畲民非常满意。都能诉说前情,普遍反映说:“党实在是英明,自历以来没有种族称呼,只有党才能鉴别出来,今天党对待少数民族是日益加亲,现在少数民族是锦上添花。即有了政治地位又有种族称呼”。(下略)
  中共华安县委员会
  1957年4月12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13—1—22]
  福安专署关于政和、松溪少数民族称谓问题的调查报告
  (1964年9月5日)
  (64)署民族字第439号
  省人民委员会:
  一年来,我们接到政和县少数民族联名报告好几份,他们迫切要求解决族称问题。据此,于今年三、四月间派专人赴政和、松溪一带进行了调查。兹将其情况报告如下:
  一、名称与来源:早在元、清朝就由广东潮州迁移来福建建宁府,松溪县渭田公社和建阳县水吉镇,距今200—700年之久。松溪县畲族具有嘉庆年间族谱,并经过同治5年、光绪25年、民国20年三次修谱,同时具有“祖图、宗号”。政和县50年前存有家谱,10年前三姓房屋大厅挂有标志畲族同胞所特有的对联,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畲族同胞有互称“山客人”。
  二、人口分布:据现有调查材料统计,畲族人口约322户1500多人,其中松溪县273户1200人,政和县49户313人,主要分布在松溪的渭田和政和的东平等7个区33个公社,45个大队,其特点:迁居早,居住分散,人口稀少,族语不够流行,风俗习惯大部分同化。政和县50岁以上的畲族仍保持族语流行,青年人会说但不很流行。松溪县族语不流行。
  三、要求族称的由来:政和县雷华泉于53年参加建阳专区少数民族代表会,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63年他堂兄雷成寿从建阳籍到政和来谈起有关历年来闽北地区党对畲族人民的关怀以及闽东地区民族工作情况,他们得到很大启发,所以积极要求恢复族称。松溪县畲族曾向区里要求解决族称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意见是:政和、松溪两县都有族谱,历史记载,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确系少数民族——畲族。政和县56年并入我区后,没有按畲族照顾,现应给予恢复族称。由于这些地区山高峻岭,生产条件差,生活尚有困难,除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外,国家可予适当补助些,缺衣少被由省分配给我区的少数民族专用棉布、棉花票内调剂解决,补助款请省研究拨给5000元。
  松溪县畲族基本上是与汉族同化,群众也有要求恢复族称,但基层干部认为还是不恢复为好,区、县领导也未表示态度,这次人口普查中,也未登记有畲族原姓,所以我们只报政和的情况,松溪仅将情况作一反映,但我们估计松溪群众对于恢复族称更会继续要求。
  以上报告,是否有当,请批示。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馆前公社黄湖大队要求承认为畲族的报告的批复
  (1981年7月8日)
  汀政(1981)综275号
  馆前公社管委会: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56户339人,关于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问题,经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该队查实确是“畲族”。根据省民政局闽革民(1975)049号函精神,经研究,承认该队为畲族。根据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望各有关部门加以尊重,并在政治上、经济、文化建设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此复
  长汀县人民政府
  附:关于黄湖大队少数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接到长汀县革委会汀革(1980)75号《关于黄湖大队干群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的请示报告》后,指示地委统战部、地区民政局派员深入了解,地委统战部和长汀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派出同志联合组成调查组,于十一月中旬深入到黄湖大队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湖大队的基本情况:
  馆前公社黄湖大队位于公社西北面,距公社15华里,海拔1000多米,与宁化县治平公社交界,四面崇山峻岭,出门爬坡,交通闭塞,属边远山区。全大队有黄泥湖、横江背、罗家山3个自然村,组成3个生产队,有56户人家,339人,总劳力125个,有耕地115亩。7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82500斤;有纸山1000多亩,大年产纸1200担左右,小年产纸200担左右,经济条件差,生产、生活资料都得靠肩挑爬山来回30多华里,生活是比较艰苦的。
  二、黄湖大队“兰姓”的由来及其民族特点:
  黄湖大队3个自然村,共56户,全部是属兰姓(目前只有两户别姓男到女家)。据反映他们是畲族,祖宗是清朝咸丰年间从江西石城小固白石龙迁来黄泥湖开基的。共祖分居的有宁化治平公社大雁里、连二坪、堵树岭3个地方,他们来往密切,互相通婚。经调查了解,畲族兰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们祖传有一畲族传本,记载着畲族“狗头人身像”的历史由来,此传本一直保存到1966年“四清”运动时,被社教工作队刘明新同志拿去当四旧烧毁了。刘明新是当时社教工作队长,现在连城县商业局任副局长,已来函证实有此事。
  2.50多年前他们还保存纱布画的“狗头太公像”,70多岁的老人都看过这画像,此画像每年春节晚至年初一挂在祖堂上让本族后裔烧香祭祀纪念。6月6日把画像拿出来晒太阳,每逢此节日,各户都要办米果等素菜供养,做的供养果品要自家人吃完,不能给亲友吃,画像因火烧房子烧掉了。
  3.50岁以上老年人都不吃狗肉,说吃狗肉是吃他们的祖宗,他们不敬其他菩萨,只敬打猎祖师(又名豺狗公王),他们家家都有猎枪(鸟铳)。打猎所获一定要先抬去供养打猎祖师,然后宰食。
  4.兰、雷两姓通婚,不与汉人结婚,据座谈70岁以上的兰姓母亲均姓雷,我们查墓碑,确实如此。
  5.有畲族语言。70岁以上的老人均会讲畲族语言(他们规定要学本族语言)。
  6.黄湖大队与馆前公社马坪大队,新桥公社三坑口大队、庵杰公社南丰段,宁化治平公社田畲大队接壤交界。附近公社年纪较大群众都知道黄泥湖姓兰的狗头太公,有许多群众叫他们“兰雷古”“狗头子”,解放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不受歧视侮辱,但学生念书时仍有些同学骂他们“狗头子”。
  三、我们的意见: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我们认为黄湖大队兰姓祖宗是原属少数民族——畲族,但近70年以来,他们就被汉族同化,到现在人情风俗、语言文字等与汉族人并无明显差异。解放后,在我党民族政策教育下,政治上受到平等待遇,全村有七、八个参军和转业军人,也有一解放就当干部的。生活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他们对我党是热情拥护的。但由于他们住在山沟里,交通闭塞,又长期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路线的干扰破坏,文化水平较低,生活上也还有一定困难,现在全体干群都很迫切并多次打报告,要求我们党批准承认其为畲族少数民族,并盼望我们政府在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之后,能照顾他们建设,开一条由馆前到黄湖大队的公路。经调查我们认为黄泥湖兰姓老祖宗是属畲族,他们现在又有迫切要求,可考虑承认为少数民族——畲族,今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给予适当照顾。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
  地、县联合调查组
  1980年11月23日
  [长汀县档案馆馆藏档案]
  漳平县灵地公社革命委员会关于建议给雷开群等户畲族待遇的请示报告及县民政局复函
  (1983年5月9日—26日)
  漳平县灵地公社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5月9日)
  漳平县民政局:
  我社长垵大队定居少数民族——畲族后裔雷开群等户。现有人口31人,其中:雷开群现年68岁,全家10人,系雷振春之子;雷双进,现年39岁,全家7人,系雷开群大儿子;雷双柏,现年36岁,全家6人,系雷开群二儿子;雷开齐,现年31岁,全家4人,系雷振阔之子,与雷开群堂兄弟关系;雷先修,现年59岁,全家4人,系雷振阔之养子,与雷开齐系同母异父关系,雷先修原出生于大田县上京公社溪尾大队,原姓王,随母改嫁于长垵大队雷振阔为妻,雷开齐未出世前,雷振阔无后,收雷先修为养子,按农村传统习惯,雷先修改姓雷。据查证(1)雷开群保存有畲族民族祖先图谱一卷,详细记述了畲族祖先来历和盘、兰、雷、钟姓的传说以及畲族民族的生活史,图谱现存部分全长770公分,宽为30公分,字迹清楚,画面保存基本完好,保存年份为清代康熙六十一年至今;(2)雷开群祖代定居于长垵有七代之久,年约260—270年左右;(3)雷开群本人会说畲族民族语言。为此,根据雷开群等户的要求,我们建议给雷开群等户承认少数民族——畲族待遇。
  当否,请批示
  (附)调查材料5份和雷开群家庭成员名册(略)
  漳平县民政局的函复:(5月26日)
  灵地公社管委会:
  你社关于申报承认雷开群等人为畲族的报告收悉。经查证:1.雷开群等人定居于长安大队已有7代之久,约260多年。现保存有畲族祖先图谱1卷,图长实有770公分,宽30公分,保存年限为康熙61年即1722年,至今已有261年。图面除头三图遗失外,其余基本完好,字迹清楚,色彩鲜艳,图谱详细记述了……高辛帝出榜(圣旨招贤退番寇),龙犬咬头,宫主行嫁,犬王合婚,高辛帝赐姓,辛帝分天地(内注明:圣旨敕赐,盘、兰、雷、女婿姓钟敕令助国大王子孙免纳税粮差役)等31图畲族祖先的来历和盘、兰、雷、钟姓的传说及畲族的生活史;2.在公社户口册户口登记表的民族一栏中雷开群等人一贯填写畲族;3.雷开群本人会说畲族语言。据此,经研究认定如下:
  1.认定雷开群等5户31人为畲族;
  2.享受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各项政策的待遇。
  特此函复。
  [漳平县档案馆馆藏档案]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吾西、西坪、福地、高龙等村一些钟姓、新溪村大山兰姓为畲族成份汉口村后溪寨蒲姓为回族成份的通知
  (1986年1月4日)
  永政(1986)001号
  吾峰、坑仔口、五里街、达埔乡人民政府:
  根据你们报来《关于呈请批准恢复钟姓、兰姓为畲族成份,蒲姓为回族成份的报告》和调查材料,经调查核实,认为有史实依据,理由充分。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批准恢复吾峰乡吾西村、坑仔口乡西坪村、福地村、五里街乡高龙村一些钟氏,达埔乡新溪村大山兰氏为畲族成份;达埔乡汉口村后溪寨蒲氏(包括五里街乡西安村三户蒲氏)为回族成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居住地,各级领导要重视在村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搞好民族团结,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切实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二、恢复少数民族成份要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在恢复和改正民族成份过程中,对要求保留现状民族名称时,应准予保留。
  三、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居住地乡政府通知所在地的户籍管理机构给予办理民族成份的变更手续,属此次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外出工作人员,个人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须持个人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证明,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四、本《通知》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附件:
  关于恢复吾西、西坪、福地等村钟姓、新溪村兰姓为畲族成份、汉口村蒲姓为回族成份的报告
  县政府:
  全县要求恢复其他民族成份的有94户486人,其中钟姓69户352人,分布在吾峰乡吾西村横山角落54户277人,坑仔口乡西坪村3户15人,福地村8户43人,五里街乡高龙村4户17人;兰姓居住达埔乡新溪村大山石竹庙9户48人;蒲姓居住达埔乡汉口村后溪寨16户86人(3户19人住五里街西安)。
  根据我们考查有关资料(如族谱)并派人与安溪县政府查核,证实我县钟姓系从安溪县湖头乡盛富畲族村迁来居住,兰姓系从漳浦县炉方乡移入大山石竹庙居住,确属畲族;蒲姓系从泉州迁入后溪寨居住,确属回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钟姓从先世源流至安溪县湖头乡盛富村钟姓始祖,即:从微子发脉至昧接公为一世至伯十二郎一百〇四世。伯十二郎生三子,长子钟德成在原祖籍河南颖川郡宗昌县安邑乡守遗,次子钟德富迁到安溪县
  感化里盛富村(今湖头乡盛富村)居住,三子钟德福迁到永春洲德化炉口乡(今雷峰乡瑞坂村)居住。这些记载与我县横山角落现存钟氏族谱基本符合。德富公配邱氏生五子,长法奇、次法铎、三法扬、四法仙、五法强。四子法仙于同治年间迁到永春横山村居住。湖头乡盛富村钟氏已认定(证明)法仙为二世。
  坑仔口乡西坪村、福地村钟姓分别于1913年和1937年从湖头盛富村迁来居住。盛富畲族村已认定(证明)他们为德富公后裔,西坪村钟双兴(本人健在)为十六世,福地村钟友校(本人健在)为十七世。
  五里街乡高龙村钟姓为了方便生产,1954年从横山角落迁入居住的。
  德富、德福兄弟后裔居住地的安溪,德化县政府已承认他们为畲族成份,我县钟姓也是德福的后裔,也属畲族。
  二、兰姓始祖系漳浦炉方乡,兰公廷瑞曾孙兰德元、德美、德玉移居永春小姑大山(现达埔新溪村大山)石竹庙定居,后因房屋被烧,食宿无着,兄弟三人分别移居安溪崇善里彭内乡和德化、永春一都古格、松柏乾。过后,兄弟三人又一起再次迁入大山石竹庙居住。最后,兄德元留在大山石竹庙始祖,二弟德美移居安溪县白濑乡长基村,三弟德玉移居安溪县湖头乡长林村居住,其始祖的二个弟的后裔的居住地安溪县政府已分别在1952年和1972年承认他们为畲族成份,这两个村的兰氏已承认(证明)他们是从我县大山石竹庙移居的。因此,我县大山石竹庙兰姓也属畲族。
  三、我县蒲姓据现有族谱记载,系宋末元初福建省中书左丞、泉州市舶司蒲寿庚(阿拉伯人)后裔,后代于明朝初从泉州迁入永春,清代咸丰年间,蒲后代蒲茂香曾授为永春直隶州正堂(五品)。泉州市回族委员会已出具证明我县汉口村蒲姓为回族。
  上述要求恢复其民族成份钟氏、兰氏、蒲氏都已提出申请,居住地乡政府调查核实,呈报要求恢复他们民族成份的报告和一些材料。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通知精神,经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恢复钟氏、兰氏为畲族成份;蒲氏为回族成份有史实依据,理由充分,同意给予恢复。现呈请县政府批准,尔后另文通知。
  永春县民政局
  1985年12月27日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圆潭仔”、“祥云渡”角落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通知
  (1986年2月19日)
  安政(1986)综029号
  白濑乡、凤城镇人民政府:
  白濑乡人民政府1985年9月5日《关于寨坂村圆潭仔角落要求恢复畲族成份呈批报告》和凤城镇人民政府1986年元月5日《关于祥云街居委会祥云渡角落钟氏要求恢复畲族成份呈批的报告》收悉。根据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委(81)民字第601号文件精神,为尊重各民族权利,经研究决定:批准恢复白濑乡寨坂村圆潭仔角落钟姓18户,118人,凤城镇祥云街居委会祥云渡角落钟姓9户,62人,共27户,180人,为畲族成份。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两个角落的钟姓村民要在村(居)委会的领导下,更好地学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再教育,搞好民族团结,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落实好民族政策。
  二、恢复民族成份是件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如果有要求保留现状民族名称的,应准于保留。
  三、该二角落批准恢复畲族成份后,乡、镇政府应通知所在地的户籍管理机构给予办理民族成份的变更手续。属二角落钟姓的外出工作人员,个人申请恢复畲族成份的,须持本人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教育、劳动部门证明,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以上通知,希遵照执行。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龙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港尾乡红星、新厝等村的兰姓群众畲族民族成份的通知及省民委办公室的复函
  (1986年1月—10月)
  龙海县人民政府的通知:(1月16日)
  港尾乡人民政府:
  1985年5月,我县港尾乡红星、新厝等村的兰姓群众写了《关于兰姓氏申请恢复民族成份报告》,经过县民政局组织调查,业已证实红星、新厝两村及白塘山边自然村的兰姓群众属畲族后裔。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中“凡属少数民族,不论其在何时,出于何种原因未能正确表达本人的民族成份,而申请恢复其民族成份的都应予以恢复”的精神和兰姓群众的要求,经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85年12月23日审议通过,县人民政府决定:
  一、恢复红星、新厝两村及白塘山边等自然村的兰姓群众畲族民族成份(具体见后附表)
  二、设立红星、新厝两个畲族民族村,隶属港尾乡管辖。
  三、恢复民族成份是一件严肃的工作,要求红星、新厝两村村委会及白塘山边村等村民小组本着自愿的精神,对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兰姓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并上报县民政局备案。
  特此通知。
  龙海县人民政府
  [=此处为表格(红星、新厝等村兰姓户数、人口基本情况表)=]
  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复函:(10月25日)
  漳州市民政局:
  你区1986年恢复民族成份有龙海县港尾乡红星村2456人,新厝村3463人,白塘山边自然村160人,镇海村38人,总计6117人,他们于86年初县政府审批应予以承认。
  致
  礼!
  省民委办公室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云霄县民政局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村钟姓要求恢复畲族问题的调查报告及漳州市民政局答复
  (1986年2月—11月)云霄县民政局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村钟姓要求恢复畲族问题的调查报告(2月10日):
  陆续转来下河乡人民政府,坡兜等四个自然村钟姓村民《关于坡兜、圳头、安后、安前钟姓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我们根据县政府的指示,组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组,前往安溪县民政局,安溪县善坛畲族村,漳州芗城区的松州村,诏安县的坡头、江头、丁洋村及云霄县的坡兜自然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知情者,召开老人座谈会,查录族谱,询问风俗习惯。在安溪县人民政府、县侨联、县民政局,漳州市芗城区民政局、浦南镇人民政府、松州村两委会、云霄县下河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调查研究,以大量史实和证据确认我县的坡兜、圳头、安后、安前四个自然村的钟姓群众的始祖是钟颜发于明宣宗即位期间,由厦门钟宅迁居云霄坡兜。据家谱记载和调查结果:安溪县善坛村,惠安县的钟厝、鸢峰两村,云霄县的坡兜等四个村的钟氏均为厦门钟宅始祖钟伴儒传下的第四世之分支。厦门钟宅的钟伴儒,浦南镇松州村的钟得玉,诏安钟氏的开基者钟节玉同为龙海海澄钟道器之后裔。现安溪县善坛村,惠安县钟厝、鸢峰两村的钟姓已被正式批准恢复畲族成份。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的松州村、宏道村、州尾村,天宝镇的茶铺村,后房农场第三作业区的钟姓村民也于今年二月六日被批准恢复为畲族成份。云霄县坡兜等四个自然村的钟姓村民至今仍保留着畲族源流的族谱和风俗习惯。近两年来,这钟姓村民多次向县、乡有关部门提出恢复他们为畲族成份的要求。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可以恢复坡兜等四个自然村的183户、1092人(包括迁居云陵镇的五户)的钟姓村民为畲族成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史源流:
  1.坡兜等四个自然村钟姓世系溯源如下:
  坡兜《钟氏祖宗源流图书记福建汀州府实录》记载:“祖公先在河南省开封府许州颖川郡后彼处不堪安业故移白虎村钟讳朝公流移福建白虎村葬在汀州府堂便是”。安溪县善坛村、盛富村、漳州浦南镇的松州村等现存几部族谱均有记载钟氏族源,其内容与云霄县坡兜所存族谱完全一致,均属钟朝公后裔(详见安溪县民政局关于恢复善坛、盛富两村钟氏畲族成份的调查意见第三页)。
  2.钟朝公之后的道器公讳准举进士第,任漳州府教喻,后移居海澄、分户为六。道器之第六子钟化成传耿仿,钟耿仿传四子,其第三子伴儒迁往厦门钟宅,传至四世时之第四房钟颜发于明宣宗即位期间流居云霄,衍繁至今计二十一代,时间约500年左右。《善坛钟氏家谱》中载“六房公生有二子,开基海澄西门外吴逢社、建立六房祖宇一座,而后续分支三都、厦门、福州、漳州浦南、云霄、同安、安溪、晋江、南安等地。……钟宅社四世祖时三房颜德公居住安溪善坛,四房居住云霄。”家谱中两次载明钟宅社第四世之第四房居住云霄,虽无注明详细村名地址,但查云霄境内历来唯有坡兜等四个自然村居住钟姓。据调查组在善坛村召开老人座谈会时,钟双全等几位老人回忆说:“他们在20岁左右就多次听长辈(看风水的地理先生钟田,钟双全之父)说过:云霄姓钟始祖钟颜发是钟宅后裔,与善坛始祖钟颜德是兄弟”。在云霄坡兜村召开老人座谈会时,圳头村的钟进才回忆说“我父生前曾多次说:解放前安溪地理先生钟田来过圳头与钟姓认宗亲,住在我们家,还为你祖父找过坟地。钟田先生给我祖父做的坟墓现仍存在。”坡兜村的钟大头、钟传连证实,1965年在建云霄大桥时,安溪善坛工人钟玉邻、钟玉庭、钟江华等同志得知我们几个钟姓工人来自坡兜村后,曾几次抽空来我村查看族谱,首次来时我们先不让看,后来双方互通
  了“许由许由、与尔无仇,五百年后,与我添油”的联络诗句后才让他们看族谱。查对族谱后,他们说两地钟姓族谱相同,祖宗同出一源。因此相互认为宗亲。建桥工地结束时,他们买了挂镜和热水瓶等礼物送给坡兜村亲人作纪念。
  近几十年来,安溪善坛村民曾有人两次来访,但坡兜钟姓村民却未有人去过安溪。1985年9月善坛、盛富两村钟姓成立畲族村庆祝大会时,依据他们的家谱记载主动向坡兜钟姓村民发出请贴,要求派人参加庆祝活动。据以上事实可见:坡兜等村钟姓确由钟宅分支、与安溪善坛钟姓同出一祖。善坛已被恢复为畲族成份,我县坡兜等村钟姓亦应恢复为畲族成份。(以上引用材料见《善坛大厝齐安美山德林四房家谱》,漳州浦南松州的《纯嘏堂钟氏族谱》及《善坛、坡兜两村老人座谈会纪录》。)
  二、从盛富村、善坛村、松州村、坡兜村的族谱中所载的钟氏族源同出颖川不仅相同,而且所载的祖训也相符。如祖训曰:“山有龙来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宗遭雷打,千世万代永不昌”都一致。这说明以上诸村的钟氏同出一源,同为畲族。但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坡兜等村钟姓村民却长期“冒认”汉族。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疑问。1983年福大历史系吴教授在查阅民间资料时发现云霄县有钟姓人民,为什么不是畲族而是汉族?他带着这个疑问前来车圩文化站询问,并在坡兜村请了几位老人座谈。钟抖水老人当场唱了山歌并被录了音。1985年7月21日,漳州市民政局在给云霄县地名办公室“为查证我市郊区五个自然村恢复畲族一事”的信函中对“钟”字有注解,明确注明“钟”:“金”“重”钟为畲族姓,“金”“童”钟为汉族姓。坡兜等村钟氏的“锺”字,在族谱中及历来供奉的祖公祖母神牌上均为“金”“重”钟。就此而言坡兜钟姓属畲族姓,给予恢复为畲族成份是有根据的。
  三、《畲族简史》中载“盘、兰、雷、钟四姓同出一源,均为畲族”。并明确指出“畲族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是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周围是汉族的村落,也有的村落畲、汉两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坡兜等村钟姓村民现在的居住特点,分布情况与《畲族简史》所述完全相同。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内,畲族人民出于生活所迫,频于迁徒,分散各地,他们依其祖训“不依巨族”就必然是“小族”,尽管驻地分散,人数较少,仍然保持着民族特点的某些风俗习惯。据调查,坡兜等村钟姓自在云霄开祖始至1978年的500年时间内,未出现同姓通婚现象。1978年至今仅出现四对同姓婚姻,这四对同姓婚姻也受到长辈的谴责。这一婚姻制度同《广东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所载“畲族婚姻,在解放前,多养童养媳,同姓不婚,多同汉族通婚”完全相似。居住在闽的畲族,在结婚时须穿一套贴身的“白衣白裤”来拜天地,谒祖宗,三天后方能脱下并长期保存,终老时把这套衣服裹体入殓。这一风俗在坡兜等村钟姓村民中一直保持到解放初,调查组这次在坡兜调查时发现一些老人仍保存着结婚时用的“白衣白裤”数套。节日方面,坡兜钟姓村民历来只在每年五月初三举行一次敬仰河南钟氏祖公祖母的纪念活动,没有其他纪念祖宗活动,更没有敬仰“陈圣王”的习惯,而钟姓村民居住地之外各村都敬仰“陈圣王”。这点与汉族是一显著区别。从这些风俗习惯来看。坡兜钟姓过去“冒认”汉族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根据党的民族政策,现给予正本归源,恢复为畲族成份的是恰当的。
  四、坡兜等村钟姓村民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第一次报告中称“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的坡兜、下洞村的圳头、安后、安前等一部份钟姓村民,……由汀州钟朝公派下的义明公之子月郎公一脉传到诏安县坡头开第一世祖,现坡兜属第二世祖”。据我们走访调查和核对现有的史料后认为:坡兜等村钟姓村民应属钟宅钟氏四世祖之分支,而不应是诏安坡头一世祖的分支。其理是:
  1.《善坛钟氏家谱》明确记载“钟宅社四世祖之第四房居住云霄”。在善坛村老人座谈会上也证实钟宅四世祖第四房钟颜发流居云霄开基。诏安钟氏现既无族谱可查,又无族亲迁居云霄的线索。坡兜钟姓老人座谈会上,大家经再三回忆后,都说“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与坡头认宗亲和相互交往的事实根据”。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坡兜与坡头是“宗亲”的事纯属误传。
  2.善坛、松州现存几本族谱均载明诏安钟姓开居者是海澄钟耿仿之第四子钟节玉。说明现诏安大部分钟姓群众属海澄钟道器之后裔。今后如有更确凿证据证明坡兜属诏安钟氏的分支,其族源同样归属海澄钟氏开基始祖钟道器的后裔。因此,坡兜与坡头间的关系不论是误还是实都不甚重要。
  鉴于上述调查事实,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
  的决定》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第八条“一村或一个地区的居民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调查认定方可办理”的规定,我们认为可以恢复下河乡的坡兜、圳头、安后、安前四个自然村的钟姓村民为畲族成份。
  报告当否,请批示
  谨呈
  云霄县民政局
  1986年2月10日
  漳州市民政局关于“云霄县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的答复:(11月1日)
  (86)漳政民字第064号
  云霄县民政局:
  你县1986年4月10日,云政(86)018号“关于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已收悉。
  根据1886年2月8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精神。经研究,你县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民族的明显特点已消失,不予变更民族成份。
  特此答复。
  漳州市民政局
  1986年11月1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关于迫切要求将吾钟氏汉族恢复为畲族的报告
  (1986年3月10日)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候,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国策;同时庄严地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此,列祖“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宗,千世万代永不泯”的遗嘱,在后代子孙当中,早已萌发要遵循并实现列祖的遗嘱,但毕竟不适时机,子孙后代未免存在着胆量不足的实际。由于在封建社会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加之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象吾钟氏在山城乡三卞村一个人口稀少的小自然村,无论从那方面来说,吾子孙后代被不当作人看待,抓丁派款往吾钟氏头上压,稍有一不顺眼,开口便骂祖宗,挖苦我祖宗的根底(骂我们是狗祖宗,骂我们子孙是狗崽子……“狗生鸡母抱”)。由于在生活上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政治上施加精神枷锁的摧残。解放后,钟氏子孙后代,对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思想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害怕承认一脉血缘的列祖宗,后代子孙会受人看不起。
  尚在犹豫不决之际,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强劲东风,吹拂了吾钟氏(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后代子孙壮了胆,认为时机已成熟,再也没有犹豫的理由了,事不宜迟,遵循和实现列祖“毋忘祖宗”的遗嘱的时候到了,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被颠倒了几百年的历史冤案,该一朝再颠倒过来了。
  吾三卞过沟钟,系由漳州天宝乡茶铺自然村分居来的,现有总户数55户,总人口284人。吾钟氏祖宗源流图书纪:福建漳州府,流传大唐僖建号广平元年,岁在甲午正月绘出图书一轴(据较老一辈人说,此图书一轴在解放前被老家长们烧毁),据历史查证皆有我族(盘、兰、雷、钟)后代子孙,仍保持着我们原兄弟的密切来往关系,现存钟氏列祖有童谣,祖训家规一十二款……(详细请见族谱)。
  一、历史依据:
  1.盘、兰、雷、钟(锺)四姓,本是畲族后裔,无可非议。
  2.钟氏畲族后裔“颖川”为灯号。
  3.祖宗系“麒麟儿”即异姓俗称“狗头王”。
  4.汝”字,系吾钟氏子孙后代相认必须问津的暗号,因“汝”字指“三子一女”,“一女”即指附马派。
  二、相传松州大庙始建于宋朝年间,建庙的目的,在于当时朝廷为纪念杨文广平南时阵亡的所有大小将领。因此,在庙中雕有大小神象四十多尊,其中一尊便是钟氏法兴(即字招,名法兴),系平南有功之臣。为了光祖耀宗,钟氏定以每年正月十四日为祭祖日,(中略)为了不让异姓取笑,通常在奠拜的过程中,派人守在庙大门,不让异姓人们进庙中。农历二月十四日为吾钟氏牵祖日,扮“祖宗”的人,通常请于乞丐为对象。在牵祖宗的过程中,一般不忌异姓参加,只是在钟法兴公神前的院子里的石猪槽,旁边派人守护而已(因为里面盛放着类似人粪的香蕉,同是还用一大钵复盖)。
  三、前辈人规定,勿杀狗,异食狗肉,一旦狗死了,须用“银纸”(即黄纸裁成的迷信用品),包在狗的脖子上,然后抬到河边,顺水流走(此俗沿至“文革”中废除)。
  四、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系吾钟氏所在,开基始祖钟得玉,过沟钟系从漳州市天宝乡茶铺村移居而来,吾钟氏后代子孙尚有兄弟族亲来往。
  五、过沟钟自然村钟氏后裔子孙,长期杂居在大汉族之中,由于历史演变,长期遭受到不应有歧视,通婚等。为要在幸存得以立锥之地,大部分本族的风俗习惯不得不被遗弃,但暗中还沿袭上述四点习俗的历史依据供上级台鉴!迫切要求上级有关领导同志实事求是地迅速恢复吾钟氏子孙后代应有的民族——畲族成份!
  呈报
  南靖县民政局
  南靖县山城乡三卞村过沟钟自然村
  全体钟氏后代子孙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龙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呈送《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的报告
  (1986年5月20日)
  (86)龙政字第104号
  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规定:“凡属少数民族,不论其在何时,出于何种原因未能正确表达本人的民族成份,而申请恢复其民族成份的,都应当予以恢复”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文件《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县民政局《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现将县民政局的调查报告呈上,请研究审批。
  龙海县人民政府
  1986年5月20日
  附件:
  关于海澄屿上村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的调查报告
  1985年4月,海澄镇屿上村钟姓群众向我局递交了“关于迫切要求将海澄钟氏汉族恢复为畲族的报告”,同年5月,县信访办也转来类似的报告。为此,我们着手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首先,我们查看了该村的族谱,翻阅了有关书籍、材料,接着又到屿上村召开村民座谈会,实地看了该村钟氏祠堂及钟氏祖坟,并与原漳州市“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到安溪、惠安及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地了解闽南一带畲族的习俗。现将这次调查了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屿上村的钟姓群众保留着与各地畲族群众一样的信仰和习俗。
  1.图腾信仰。海澄屿上村钟姓的老一辈流传着他们的祖先是“麒麟儿”(俗称狗头王)的传说,他们自称钟姓是“附马房”。据说:古时“盘瓠”帮助高辛帝平番有功,娶得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分别姓盘、兰、雷、钟。姓钟的是女儿招婿,故称“附马房”,他们崇拜狗、不杀狗,不吃狗肉,狗死了,还要在其脖子上系上“黄连纸”,故常受外人谩骂。屿上村民钟阿英说:过去,在与外姓发生口角时,我们常被外姓人骂“狗生的”等。这种图腾拜与畲族的狗图腾是一致的。
  2.祖图。现年已古稀的屿上村村民钟根说:我10多岁时,有一次祭祖,跟着当时的族长钟周叔公到祠堂门口,从门缝里偶尔见到祠堂中挂一幅长条幅的图画,画的似是狗头人身像,我曾好奇地问钟周叔公:那是什么?钟周叔公很不高兴地对我说:小孩子不要胡说。五社自然村村民钟溪港也说:我曾听堂叔公说过我们的祖先是兽类。不少老一辈的村民也证实:解放前屿上村钟姓存有狗头人身的祖图一轴,平时由族长保管,一般钟姓人民很难见到。只有在祭祖时才挂出,祭完马上收好。解放后,停止祭祖,原来的族长钟周叔公等长辈也先后去世,祖图现已下落不明。另:钟氏族谱中有:“汀州府留传图书一轴”的记载但该轴是否狗图腾画轴,现已无法查证。以上所述的祖图,与其它各地畲族流传的祖图类似。
  3.祭祖活动:畲民重祭祖,习以祭祖为荣。屿上村钟姓群众也如此。他们反映:他们祭祖不做清明,
  而做春祭(农历正月十四日)和秋祭(冬至日)又在正月十二祭祖坟。祭祖时,家家户户备齐祭物其中有一供品十分独特——去皮香蕉。这一祭物形似人粪,要放在祭品中央,以示郑重。祭祖时,要先将祠堂大门紧闭,只有几个长辈才能进入,祭完后,将大门打开,后让小辈入内膜拜。祭坟活动也一样隆重。解放前,屿上祖墓(钟道器与钟化成墓)周围有一大片空地,叫“公地”。祭坟时,祭品和祭祖时一样丰盛,本村及外地来的钟姓子孙围满在祖墓四周,很是热闹,这种祭祖、祭坟的习俗,是与当地汉人大不相同的。
  4.服饰:据屿上村民,70多岁的钟清说:在祭祖时,主祭的长辈要往头上缠头巾,须身穿对襟镶黑边的服饰,钟周叔公就是这样。既使平时,钟周叔公也常穿这种服饰。记得我小时候曾问过他:天气这么热,你怎么穿这种衣服,他说:“你小孩子懂什么,这是上辈传下的规矩”。从钟清所描述的服饰看,似与畲族的服饰相似。
  5.婚配习俗。历史上,屿上村钟姓村民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当地并有“有钟无陈”的俗语,表明了姓钟的仇视姓陈的,因历史上陈元光镇压过畲族。这种习俗至解放后才稍有改变。另:钟姓在结婚时男女都要穿上一套贴身的白衣拜天地,谒祖宗,并保存到终老,死后穿上,传说这是因为唐代陈政、陈元光入闽平蛮僚之乱,杀了许多畲族同胞,其部下迫娶畲女为妻,畲女执意穿上白衣裤,以示“带孝成亲”,纪念先人,这种习俗沿袭至今,与其它地方畲民的习俗是一致的。
  6.民族感情浓厚。据退休教师钟清说:抗战时期:为逃避日机轰炸,我们全家人逃难到华安。华安人知道我们是海澄钟姓人氏后对我们说:你们和山上的槛楼(指华安畲胞)是亲人。当时我还小,不信此话,可后来我们逃到山里时,山里的畲胞果然对我们非常亲热,拉着我们的手直叫亲人,并煮饭给我们吃,不收钱。座谈中,如华安坪水,安溪善坛、盛富,漳州松州,茶铺等地钟姓群众仍与我们常来常往。在解放前,安溪盛富钟少其(现尚在,已70多岁),就曾到屿上来拜祖认亲。每年祭祖,天宝、浦南、厦门等地的钟姓必携带土特产到屿上来祭祖。1985年安溪盛富、善坛及惠安钟厝、鸢峰等畲村举行祭祖活动,海澄钟姓也应邀参加,受到隆重欢迎,在双方互相认亲前,都要以“汝”字做暗号(汝字代表三子一女)并要对答暗语。问:一枝竹子劈几片?答:三条半。再问:三条半是什么?答:盘、兰、雷、钟四姓,这与各地畲族的通用暗语是完全一致的。
  二、从海澄屿上迁往外地的钟姓均被确认为畲族。
  据屿上钟氏族谱记载:他们始祖均为汀州一脉所传,族谱记载:钟朝任福建长汀府黄门侍郎,至南宋孝宗隆兴元年,传到第五代钟道器,因乡试任漳州府教授,见海澄冠山(即屿上)茸秀,选此定居,死后葬于此。现钟道器墓尚在屿上村。钟道器生六子,其中第六子钟化成生一子钟耿坊,化成死后也葬于屿上,现墓尚在。钟耿坊生四子,长子留守海澄,次子钟得玉往北溪开基松州,钟得玉下四代人钟崇恩到天宝茶铺开荃。现松州及茶铺的钟姓群众已恢复畲族成份。第三子钟泮儒往厦门钟宅,再由钟宅后代传去安溪盛富、善坛和惠安县山腰乡钟厝、鸢峰村的钟氏群众都均已恢复畲族成份。由此看来,海澄屿上村钟姓子孙既是畲族,那么,海澄屿上钟姓也应当是畲族。
  三、历史上龙溪是畲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比汉族更早居住在这一地区。根据我省和浙南等地方志,《漳州府志》、嘉庆《云霄厅志》、《宋史》、清杨澜的《临汀汇考》、《资治通鉴》、《中国少数民族》、《畲族简史》、《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一,《后山先生全集》卷九十三等史料记载:早在七世纪初即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在闽、粤、赣一带生息,繁衍,劳动,唐宋时期在这一带活动的民族被称为“蛮僚”,“侗蛮”亦称“畲民”“奔民”。宋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一文云:在南蛮之中有许多氏族,其中“在漳曰畲”,在漳州地区称为“畲民”,它还包括了“西畲隶龙溪”,就是龙溪人。由此可见,漳州一带历史上就是畲族聚居的地区,后来由于汉人迁入,逐渐产生了同化,以至民族成份被埋没,这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所造成的。畲族主要姓氏见于史书有盘、兰、雷、钟四个姓,钟姓也是畲族的主要姓氏之一,因此,海澄屿上钟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成份是有历史依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海澄屿上村的钟姓还保留着一些畲族的风俗习惯,这些反映民族共同心理
  状态的共同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是不容易改变的,海澄屿上的钟姓群众,能保留这些习俗就说明了这点,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海澄屿上钟姓群众对恢复畲族民族成份有着强烈愿望和要求,他们屡次派人到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民政局、海澄镇政府等有关单位反映他们的要求,并多次到县长接待日上访,主动提供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屿上村支部、村委也都对钟姓群众的要求寄于同情和给予支持,他们说:钟姓被外姓骂为“狗生的”是事实,现在也应该恢复他们的民族成份了。退休教师钟炎说:在我们这里(指屿上一带)狗是骂人的话,过去虽听老人说过我们的祖先是兽类,但一直不敢承认,现在我们知道那只是一种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承认这种图腾崇拜只是反映了我们的民族信仰,并非什么羞耻之事,我们这一代能够恢复畲族成份,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了,据此我们认为: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广大人民的意愿,应该给予海澄屿上钟姓群众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屿上村钟姓有203户、1230人)。
  以上报告当否,请县政府研究并报请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复。
  龙海县民政局
  1986年5月14日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30]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报告及泉州市民政局的批复
  (1987年5月—1988年7月)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报告(1987年5月20日):
  永政(1987)192号
  泉州市政府:
  近年来,我县一些乡、镇(场)的一些群众多次要求恢复原少数民族成份。经当地乡、镇(场)政府调查落实上报,县查证核实。认为他们的要求具有历史依据,也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点。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1)民政字第601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6)民政字第37号“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问题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经研究同意他们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现呈报审批,并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这次要求恢复少数民族成份的有回族、畲族共642户,3168人,分布蓬壶、锦斗、桂洋、坑仔口、下洋、茶果场等6个乡、镇(场)。其中回族(夏姓)122户509人,居住茶果场畲族(兰、雷、章姓)520户2659人,居住蓬壶乡(章姓)138户630人,锦斗乡(章姓)237户1254人,桂洋乡(章姓)51户272人,坑仔口乡(章姓)9户50人,下洋镇(雷姓)6户41人,茶果场(兰姓)79户412人。
  二、我县夏姓系阿拉伯人,即夏不鲁罕丁后裔。(下略)
  三、我县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有章、兰、雷三姓。
  章(钟谐音)氏始祖系河南先洲固始县南迁入闽。南宋建炎年间,泉州钟德旺迁居我县蓬壶乡西昌村后壁岭(系地名)定居,其子钟敬传二子,长子守祖西昌村,次子钟伯付迁居我县锦斗乡卓湖村,又由于婚配(入赘)、生产、逃难等原因,部分章氏移居我县桂洋乡库湖村、坑仔口乡玉西村、西坪村等地。章姓除保存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修撰的族谱外,还有:①始祖钟德旺墓现在后壁岭;②尚存祖宅一座,其结构与众不同,祖宗大厅用扛梁起,没有中柱,埕中用石砌成“O”型(意钟)。且宅址也成钟型。祖宅厅口用布帘遮住,厅头挂有狗头线条图案为该族神主牌位,埕下砌有齿状石块,以示狗齿,族规不准杀狗,不准吃狗肉;③章氏祖宅没有牌匾,旗杆,表示不能也没有参加帝制时的科举制度;④章氏没有“端午节”,但定于“夏至”前一日为“洗土”、“拜土地公”,意为求保丰收;⑤当地群众至今还流传着对章氏的褒贬语,称“畲客”、“钟狗子”。
  畲族中的钟氏,为何改为章?帝制时代该族受歧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为避免后裔受辱,便把“钟”改成“章”(系闽南谐音)。实际上,章氏始祖钟德旺的墓碑上仍保留着钟氏。
  兰氏于清朝年间从漳州宁林迁至永春茶果场山城定居,至今已有十六世,后来部分兰氏村民从山城移居南安县诗山镇古东村教民厝和德化县上坪(现葛坑乡龙塔村)。山城兰氏现存祖宅一座,宅内牌匾标明“漳城衍派”,俗称“畲来祖厝”。兰氏还存在族谱和始祖追溯图,德化县葛坑龙塔村兰氏,自解放以来就保留畲族成份,并认定我县茶果场山城兰氏为始祖。所以,兰氏实属畲族无疑。
  雷氏宗裔雷尔惠于一七八五年从南安县码头镇坑内村逃难至我县下洋镇长溪村定居,至今已有八世。南安县码头镇坑内村雷氏已认定“雷尔惠”为该族第十六世孙,指出“尔”为该族第十六昭穆。南安县政府南政(1985)综502号已批准该村雷氏为畲族身份,为此我县长溪村雷氏要求恢复畲族身份是合理的。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永春县人民政府
  1987年5月22日
  晋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
  (1986年7月10日)
  晋政(86)综170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
  我县内坑乡霞美村有钟姓415户,人口2167人,几年来,该村曾多次要求恢复畲族成份。为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他们曾先后走访了本省的福安、汀州、安溪、惠安、海澄等地,取得了有关该族的历史依据。并收藏了族谱、寨规、家规、照片等影印件,还保持祖墓、祠堂、庙匾等史迹。根据这些依据,经与内坑乡政府了解和考证,认为史据确切,有的至今仍保持历史文物的原貌,可以证实该村钟姓原属畲族成份。其根据是:
  一、溯源
  1.根据《畲族史志》记载:盘、兰、雷、钟四姓同出一源,均为畲族。这一点已被党的民族政策所确认。
  2.霞美钟姓与本省各地畲族四姓确属一脉,并有族谱证实霞美钟姓同属道器公由江西迁居海澄,其弟三子燕贻公所传。至建业公时,于公元一三九九年开基霞美定居,至今二十四世,历时五百八十七年。
  二、族谱
  霞美钟姓至今仍保持着较完整的族谱,详细记载了该族开基霞美宗支图序,以及该霞美畲族的历史延续过程。
  三、祠堂和庙匾
  现存的霞美钟氏家庙,中堂横匾书有“源发海澄”字样,虽较陈旧,但至今仍保持着历史文物的原貌,与族谱记载相符,证实霞美钟姓畲族始祖海澄无误。
  四、祖墓
  据考证钟姓祖墓:(1)其大始祖道器公之墓一穴,现存海澄屿上冠山中央,至今保持原貌。(2)霞美钟氏肇基祖建业公之墓一穴,现存霞美村东南角一公里处,与族谱记载相符。
  五、寨规、家规、风俗习惯
  该畲族四姓寨规、家规十二款,以及霞美钟姓男女结婚身穿白短衣袄,腰系白肚带同拜天地的民族风俗习惯,现在仍继续沿用。灯号、暗号也沿用至今。
  六、经查证,与霞美钟姓同一祖宗,同属海澄道器公所传的安溪、善坊、盛富、惠安的钟厝、鸢峰均已先后恢复其畲族成份。
  据此,依照中央规定的有关精神,我们同意承认该村钟姓为畲族成份,并恢复该村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泉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08—2—394]
  泉州市人民政府民政局关于同意恢复蚶江、内坑等乡(镇)部分村民为回族和畲族成份的批复
  (1987年10月27日)
  (87)泉政民民字第052号
  晋江县人民政府:
  晋江县人民政府晋政(1987)综字第114号文《关于恢复石湖、郭厝、郭坑郭姓回族成份的请示》和晋政(86)综170号文《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均收悉,经查史料,蚶江镇石湖村、罗山乡梧安郭厝村、永宁镇郭坑村郭姓系阿拉伯人分支繁衍的后裔,并保留着回族特色,查内坑乡霞美村钟姓史据属实并保留畲族特色。现根据国家民委(86)民政字第37号文的规定和省民委指示精神,经研究:
  1.同意恢复蚶江镇石湖村郭姓607户2193人;罗山乡梧垵郭厝郭姓141户532人;永宁镇郭坑村郭姓161户633人为回族成份。
  1.同意恢复内坑乡霞美村钟姓413户1599人为畲族成份。
  附件:(1)蚶江镇石湖村郭姓名册;(2)罗山乡梧垵郭厝村郭姓名册;(3)永安镇郭坑村郭姓名册;(4)内坑乡霞美村钟姓名册。(略)
  泉州市民政局
  附件1:
  关于晋江县霞美村、石湖村、郭厝村、郭坑村恢复民族成份的调查和意见
  根据晋江县晋政(1986)综170号文《关于内坑乡霞美村钟姓恢复畲族成份的请示》、晋政[1987]综字第114号文《关于恢复石湖、郭厝、郭坑郭姓回族成份的请示》。
  在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对晋江县的内坑乡霞美村、蚶江镇石湖村、永宁镇郭坑村、罗山乡梧垵郭厝村等地对史实资料(祠堂、灵墓、族谱、石碑、匾等史料)和民族风貌、民族特色等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召开县、乡(镇)和村领导及部分村民参加的座谈会。
  局领导听取调查汇报后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根据国家民委[1986]民政字第37号文精神,同意按自然村审批恢复晋江县内坑乡霞美村钟姓畲族成份;恢复蚶江镇石湖村、永宁镇郭坑村、罗山乡梧垵郭厝村郭姓的回族成份。
  泉州市民政局调查组
  1987年9月17日
  (二)建立民族乡
  福安县建立仙岩乡畲族自治区工作总结
  (1953年3月25日)
  我县为了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曾组织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学习民族政策,遵照上级人民政府的指示,特择定十一区仙岩乡为重点订出计划,配备干部2人,于1月27日下乡进行工作至2月12日止结束,历时5天。通过这次建立自治乡树立了畲族群众当家作主人的思想,从而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提高一步。兹将该乡建立自治区工作总结如下:
  (甲)一般情况:
  (1)自然情况:仙岩乡纯粹畲族,全乡计有16个自然村,即大林、七花垅、楼前、上和庵、下和庵、白岩下、刘田、和庵对面山、白石岩下、洋坪、仙岩下、叠石、南垅、仙岩洋、仙岩对面山等,在土改时分为四个基点。全乡计有450户1410人,男900人,女510人,姓雷的群众61户,姓蓝72户,姓吴2户,姓钟318户。成份:中农25户,贫农424户,富裕中农1户。该乡在土改前合在湖坂乡,因此畲民积极性未能发挥。自52年5月单独立乡后他们大大地发挥了积极性,产生了劳动模范1个,宣传模范1个,转业军人模范1个,民兵模范4个。其次参加县常务委员1个,参加中央国庆观礼代表1个。
  (2)组织情况:解放后进行了各种运动,革命群众得到翻身,从而政治觉悟提高,全乡建立1个党支部(共产党员5个),一个团支部(青年团员30个,内女为3个),有民兵中队部1个,参加民兵85个(内基干民兵35人),宣传站1个,有宣传员30个(内女3个),全乡农民均已参加农会。这是乡里的基本组织情况。此外,通过52年爱国增产运动,组织劳动互助组39组,男628人,女451人,合计1079人,295户。乡干部方面一般均能纯洁,其中只有5个当过伪甲长,但是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被迫不已勉强担任的。
  (3)政治情况:全乡任过伪保长的4个,伪甲长36个,伪保队付2人,当过国民党兵的有11个(解放后镇压反革命时伏法保长1个)。
  (4)经济情况:在国民党统治时他们受着抓丁、掠夺、苛捐、什税、压迫及地主阶级高里重利剥削和大汉族的歧视,不能抬头,终年辛苦劳动,不能温饱。
  解放后进行了土改,农民拿回了地主的田1922.23亩,每人分得1.5亩(农地亩数未计在内每人平均数包括农地在内)。此外,全乡农民还有松山15740亩,杉山1652亩,竹20.4亩,茶山237.3亩。加以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助生产大大地鼓舞了畲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1952年在爱国增产运动,全乡男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生产竞赛运动,深耕细作加工加肥后获增产。因此畲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如雷石宝说在国民党统治时全无土地,自己当过雇工做过乞丐,吃的是苦菜粗糟生活极端困贫。解放后,分得3亩土地,进行精耕细作获得增产,添制了毛衣1件,衣服8件、裤子4件、鞋4双、袜4双、面巾5条,此外粮食可吃全年。目前全乡新建房子13座,修补的3座,提高群众的生产信心,在去年冬季全乡存入预构肥料谷63担,给53年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5)文化方面:该乡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全无求学的机会,造成全乡文盲。解放后在人民政府领导,开办小学1所学生124人(男97人女27人),速成识字班1所学生70人(男58人女12人)。52年冬季政府替他建筑新校舍1座,畲民文化初步开展,如钟石和过去只认得10多个字,现在已认了1000多个生
  字。
  (6)干群在建政思想情况:(下略)
  (乙)工作过程:整个建政的过程可分如下几点来说:
  (1)工作方法:(上略)工作组到达该乡后,首先召开了乡扩干会议对着他们的思想进行分析、批判、教育,而后说明建政意义,结合生产工作(三清积肥、兴修水利、垦复茶园、备战)提出“如何围绕生产中心工作来进行建政工作”给各干部作充分的讨论,使大家明确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筹备委员会,有宣传乡长1个,农会主席1个,民兵副班长1个,团支书1个,民政委员1个,妇代会主席1个,妇女代表1个,生产委员1个等17人组成(乡长参加省优抚会不在乡),研究后订出建政工作计划进行分工包干宣传和搜集群众意见。这时大家情绪很热烈,信心很高。(下略)
  (2)宣传:为了贯彻民族政策建立自治乡意义达到家喻户晓,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我们首先召开全乡宣传员会议,研究了宣传的三个主要内容:(A)民族政策,(B)为什么要建立民族自治乡(C)人民代表的资格和条件。围绕着这个内容结合宣传生产工作,提出建立自治乡才能领导好生产,改善生活。为了使大家能不受折扣地将全部内容宣传下去,将抄发宣传提纲给各个宣传员作参考,宣传内容决定后大家又讨论,用什么方法宣传才能做到树立群众当家作主人思想,使大家明确而后分头下去。
  自乡干部宣传员下去后分别召开了群众会,妇女会,青年团员会,小型座谈会,个别漫谈及运用黑板报、广播筒,民校速成班等,大力进行宣传树立了群众当家作主的思想。(下略)
  (3)划分选区产生代表:(Ⅰ)召开筹备委员会进行学习讨论人民代表的资格(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赞成共同纲领年满十八岁者除患神经病及剥夺政治权利者外不分性别信仰均可当选代表)条件,(A)常年劳动(包括体力脑力劳动)(B)热心为人民服务(C)为人正派公道能和群众联系,而后按该乡实际情况及习惯划分4个选区,决定10户左右选举代表1个,经过讨论研究后大家分头下去进行宣传及选举。
  (Ⅱ)选举方式:按选区召开群众会继续贯彻代表资格及条件,响亮提出“选好代表才能办好全乡事情”,而后分组讨论。根据群众意见,为了慎重起见,大家提出用投票法进行选举,计全乡选出居民代表48个,贫农43个,中农6个,其中妇女占11%;为广泛起见,将邀请青年代表2人,军属代表1人,计邀请3人占7%。这次选出的代表很好,在48个代表中有转业军人模范1个,民兵模范2个,劳动模范1个。
  (4)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该乡计召开过二次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主要是人民代表会的成员听取和审查乡政府工作报告,酝酿乡政府委员侯选人讨论生产,第二次人代会主要选举乡长及委员及布置生产工作。
  (I)召开第一次人代会:由筹备委员会主持召开第一次人代会,参加人数有50人,搜集提案计有17案,首先由副乡长7个月来的工作成绩和缺点的会报给代表们讨论检查提出意见(a)乡政府领导群众开展爱国增产运动及冬耕翻土挖稻根获得生产模范乡称号,在交纳爱国公粮时又获得模范乡称号,得到奖励,通过运动培养了4个民兵模范,1个劳动模范,1个宣传模范,1个转业军人模范,这是全乡的成绩,但是也有缺点。(下略)
  (Ⅱ)召开第二次人代会,主要是选举乡政府委员。由于通过乡政府的工作检查及群众的酝酿也明白了,那个干部好,那个干部坏,那个干部积极,那个干部落后,代表们根据群众的意见提出15个候选人进行选举乡长1个(即旧乡长因工作积极连选连任),副乡长1个(农会主席),并选出委员9个,计11个(乡长即转业军人模范委员中劳动模范1个,宣传员模范1个)贫农10个,中农1个,党员3个,团员3个(内妇女1个)。选举方法:在选举中有的同意投豆,有的同意投票,结果愿意投票的多数,因此,即采用投票方法,分为二次选举。先选乡长、副乡长,后选委员。这时大家均很慎重负责不致纷乱。经过选举后,根据各委员不同人才分配不同工作,具体分为民政、财粮、武装、文教、生产、卫生、调解、优抚等8个经常委员会及公安委员。
  (Ⅲ)召开乡政府委员会以村为单位研究邀请了各种委员40人(内女6人),根据工作需要最多的委
  员会11个,最少的5个,为了便利领导,各村均有委员聘请后通过群众宣布正式委员。
  (5)召开乡政府委员会建立制度:召开乡政府委员会,明确分工具体宣布各委员的职责,给大家讨论,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明确起来,然后学习了乡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充分发扬民主,订出如下的制度及工作计划:
  民主制度:
  (1)乡政府委员会每10天召开1次,各系统委员会每15天召开1次,每次乡政会议要检查上次工作及布置下次工作,并要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2)乡政府一切重点工作要通过各委员进行讨论明确分工。(3)每月初旬召开人民代表会1次,向代表会报乡政府工作,尊重代表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4)乡政府开支按每月公布1次。(5)乡长、财粮、武装3人每月轮流值日1星期,其他委员1天至3天。(6)以上制度每7天检查1次。
  干部公约:
  (1)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毛主席、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2)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保证遵守国家颁发法令。(3)接受人民的意见和批评,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4)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干部,对人态度要和气。(5)听到群众对某些干部的反映应采取关心的态度来帮助同志(6)加强文化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工作计划:
  (1)按时执行会报制度,5天向区进行工作会报1次;(2)经常检查环境卫生及优抚代耕工作检查;(3)正确执行政府政策法令;(4)加强治安防匪、防特、防空、防赋及护林爱畜工作;(5)加强领导互助组发挥互助合作力量做好兴修农田水利、积肥等工作。(下略)
  [138—1—343]
  连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自治乡和联合政府情况的报告
  (1953年6月19日)
  我县四区小沧乡去年9月建立了少数民族自治乡,六区长龙乡也于去年12月建立起少数民族联合政府,其民族人口比例,地理条件,民族关系,目前现有少数民族乡级干部情况分述如下:
  一、民族人口比例与地理情况:
  (1)四区小沧自治乡情况:
  小沧乡有670户,2192人(男1219人,女913人),18个自然村,其中畲族365户,占总户数55%弱,1294人(男663人,女631人),占总人口59.03%,分布于该乡七里等15个自然村,最远的自然村离乡政府所在地凤头山村有30里远,一般的下东山村等离10里远,最近的樟濑村也距4里。
  该乡位居于鳌江上游至小沧自然村以上有两溪流会合,溪北从古田县的鹤堂乡到小沧,西部从闽侯县大目溪村直至小沧,这些溪全是浅水不宜行船,仅可通行木排。
  小沧乡离本区公社住地潘渡乡有90华里,都是山路,西60华里与闽侯县八区接连,北部靠罗源县,并有虎头山山脉横贯于本县五区白沙等村,南靠寿山山脉,可通闽侯石排等村,山岭重叠,道路崎岖,河流浅窄,交通十分不便。
  在生产方面除开农业收入外,尚有大量杉木、竹、木炭等土特产,占该乡群众总收入50%左右。
  (2)长龙乡联合政府情况:
  长龙乡系老区基点乡有432户,1502人(男808人,女694人)有20个自然村,其中畲族149户占总户数34.49%,520人(男266人女254人)占总人口34.62%,分布于边坪等9个自然村,和四区小沧乡一样,山高、水冷,村落分散,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生产季节迟,80%以上的土地是单季稻。人口少,另外田地数量多质低,耕种误工多,平均每亩产量200斤以下,因此群众生活较苦。
  二、民族关系与风俗习惯,言话等情况:
  该两乡都是畲族,因此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都一样,敬的是一个祖先,多数都是信佛教,在以前每年元旦时侯将木刻祖先扛到各乡游行,如遇到别人放鞭炮就不满意,认为将神圣被他们接去,今年乡里面就不会平安。解放三年来对迷信已没有过去深信。在婚姻关系上只有极个别畲族妇女嫁给汉,但汉族女子嫁给畲族也是个别的。语言方[面]给汉人谈话都是谈福州话,自己内部都是谈本民族话,“国话不会说”。该民族在解放前受到反动政府压迫和其他民族的凌辱,痛苦是令人难忍地,因此在文化上不发达,文盲达到99%以上。(下略)
  (三)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情况:
  在小沧乡乡政委员少数民族有7人(副乡长、民政、文卫、武装,另外委员3人),妇代会副主席1人,委员6人,县代表会常委会委员1人。长龙乡联合政府委员少数民族7人(副乡长、公安、财粮、民政各1人另委员3人),经常委员32人,农会委员7人,民兵班长以上3人。
  [138—1—343]
  中共福建省委转发省委统战部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
  (1957年5月9日)
  各地(市)、县委:
  省委同意省委统战部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并将此报告转发给你们,望各地对少数民族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需要建立民族乡的地区,请各地提出具体方案,报省人委批准后建立。对报告中提到关于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的意见,也请有关部门注意讨论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的要求。
  中共福建省委
  附:
  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
  省委:
  为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贯彻情况及检查民族关系存在问题,省委统战部特会同省民政厅组成民族工作组,于3月14日至4月16日出发福安专区罗源县,工作组除根据上述工作任务,同时选择该县霍口区霍口乡进行民族乡的试建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报告如下:
  (一)去年罗源县霍口、洋柄两区少数民族集会要求自治问题,我们同意福安地委的看法,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对政治上、经济上的合理要求。根据了解的结果,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53年后我们对畲民民族成份未定,民族政策贯彻中断,县、区、乡三级干部思想模糊,在各项工作中,不作为一个民族和根据其民族特点办事。(2)1956年并乡,原当乡主干的少数民族被排挤落选。(3)生产合作上,存在股份基金不合理,同工不同酬,三包不准确,分红不公道等缺点和问题未及时加以解决。问题发生后,引起罗源县委的重视,曾指派县委牛副书记、谢副县长、统战部陈副部长等亲自深入当地了解情况和作了些和缓群众情绪的工作,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生产合作几项问题规定的指示,结合整社工作,解决了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分社的要求。但由于解决问题中,掌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这一基本精神不够,带有单纯的息事宁人和迁就(主要是分社中过分迁就少数民族单独办社,忽视了有利生产和便于领导的原则,结果产生跨乡办社和插花办社不适当情况)以求一时安定的做法。因而,少数民族仍然认为自治的根本问题未获解决,生产情绪不安,继续到外串连分头前往省、专要求处理。
  (二)通过检查和了解民族关系存在问题之后,与罗源县委对党的民族政策取得统一认识,并根据罗源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民族之间的关系共同研究,认为解决问题应该是从贯彻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入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以达到消除民族隔阂和歧视的目的,并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的规定指示进行建立民族乡的工作。
  从罗源县贯彻民族政策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结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加强民族之间的进一步团结,消除了历史上存在的民族隔阂和歧视,又体现了党关于民族自治的基本政策。同时解决了:(1)党的民族政策由内到外,自上而下,从干部到群众,得到一次普遍而深入的宣传教育。纠正了汉族认为政策是为少数民族而定与我无关和少数民族认为民族政策为已专刊等不正确片面看法。(2)加强了民族团结,消除了互不信任,并初步建立了兄弟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友爱的新关系基础。(3)稳定了罗源县各地少数民族
  情绪,积极投入当前春耕生产。(4)打下民族建立的胚模。(5)乡、社领导统一。
  (三)根据今年全国统战会议关于民族工作指示精神,和本省民族关系的具体情况,对今后民族工作,除仍然必须继续贯彻省委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意见和指示外,我们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1)必须全面加强民族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凡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应把民族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上,并以此作为考核工作的条件。
  (2)关于民族乡区域条件范围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其范围大小,不能与一般汉族乡标准比较,为照顾民族特点和要求,可划小乡,一般人口在800左右即可划乡;干部编制可根据乡划大小,相应调整解决。必须使行政区域与生产合作范围取得一致。
  (3)在经济工作上,对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落后状态,必须作一长远的统一规划,切实予以帮助改变。在商业工作上,请商业部门能照顾民族特点,多供一些为少数民族日常需要的东西,并对供销社设立上应考虑到便利社为少数民族服务。
  (4)文化教育和卫生工作上,凡建立民族乡的乡所在地原有小学应改为民族小学,如设备太差的能适当予以照顾补充,并建议卫生文化部门能组织巡回医疗队和恢复民族电影放映队,深入山区工作,以充实和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
  (5)培养和训练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建议以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福安专区所在地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由地委统战部负责办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区一级的党、政、企业必须安排一定民族干部,为适应民族工作需要,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提拔不能与汉族干部相比量,可以破格提拔使用。
  以上报告,如省委同意,请批转各地。
  省委统战部
  1957年4月26日
  [138—2—788]
  罗源县霍口成立民族乡、民族社
  (1957年5月16日)
  [本报讯]省和罗源县民族事务工作组,在罗源县霍口乡进行试点工作,解决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相继成立了民族农业合作社和民族乡,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团结。
  霍口乡的8个自然村聚居着少数民族9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59%。解放后贯彻了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1953年以后,由于本省的少数民族成份没有确定,放松了对少数民族的工作,布置工作没有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强求与汉族地区一致,部分汉族干部和群众又滋长了大汉族主义思想,在工作中曾经发生了一些偏差,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如去年普选时,汉族为主的霍口选区,59个选民选1名代表,而少数民族为主的福湖选区却要100人左右才选1个代表;乡人民委员会委员9人中,少数民族只有3人;乡长、财粮、公安、民政等主要职务,也都是汉族担任;在农业合作社,少数民族女社员的基本工分评得偏高,使她们多出股份基金和义务工,日常评分则对汉族女社员评得偏高。加上其他一些具体问题,造成了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不满,他们曾向省、县再三提出自己办社和成立民族乡的要求。
  去年本省确定了福安等地区的民族成份(民族称谓未定),罗源县又重视了民族工作。在整社中,批准少数民族和汉族分社,成立民族农业社,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积极性。4月初,省、县又组织工作组下去进行民族乡试点工作。开始双方都有偏激情绪,少数民族要求单独成立一个乡,把15里外,不相连接的少数民族村划进来,不要汉族参加;汉族干部怕换班,群众怕少数民族办事不公道,也不愿意参加民族乡,要求并到附近汉族乡。工作组向两族人民进行了团结合作的教育,说明划乡应该有利团结,有利生产,便于领导,不应该不顾自然条件把一个完整地区的分裂开来。双方的认识一致后,便增选了过去分配名额不合理的少数民族代表7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组成民族乡人民委员会。全乡人民代表中,少数民族占61%,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少数民族占54%,乡长由少数民族担任,副乡长3人中汉族占2人,落选的汉族干部也作了适当安排。
  民族乡成立后,双方消除了成见,少数民族乡长蓝朝全表示要和汉族干部合作共事,办好全乡事情;福湖村少数民族本来不同汉族合办民校,现在表示要立即合办;少数民族还借牛栏给汉族放牛,借钱给汉族养猪;个别散居在汉族村的少数民族,并加入了当地汉族社。
  (陈勇言、雷恒春)
  [《福建日报》1957年5月16日第2版]
  [138—1—1138]
  福安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民族乡的具体作法的意见
  (1957年7月31日)
  为了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对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依照当地民族关系、历史情况、便利生产、有利民族团结等条件,建立民族乡。做法兹参照省及我县重点试验情况,在一个基层单位建立民族乡的具体作法,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
  一、方法、步骤:一个乡的具体作法大体可以分为三步,时间大约廿天左右。第一步:说明来意,了解情况,建立筹备委员会,召开人代会,开展宣传,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推动生产,巩固合作社。时间约5天左右,具体是:
  1.工作组到乡必须在乡党支部和乡人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首先在党支部内说明来意,贯彻划分民族乡的重大意义、原则、办法、目的与要求的宣传教育,充分讨论,统一思想认识,作出决议,并具体研究提出分乡方案(要密切结合当前中心工作)以及分乡筹备委员会初步名单。
  2.通过干部、群众了解掌握该乡生产合作、民族关系、干群思想动态以及党团员的分布等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做好召开乡人代会思想、物质、组织等准备。
  3.召开乡人代会(可吸收宣传员参加)进一步贯彻民族政策,说明划乡意义、原则、目的、要求,通过划乡方案和筹委会名单建立筹委会,最后做出决议,展开全面宣传。
  4.人代会后即组织分村分点召开各种会议,结合当前生产中心工作,贯彻乡人代会决议,针对干群思想情况广泛地、全面地宣传民族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解决有碍当前生产的问题。使建立民族乡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之以主人翁的姿态搞好生产和当前各项工作迎接建乡工作。
  第二步:补选代表,召开新乡人代会,补选乡人委会缺额委员,做好移接工作。
  1.在广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之后,即召开党支部会议,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等问题的决定”,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乡每50—100人选代表1人,人口超过3000—7000的每100人至150人选代表1人。人口超过7000人的每150人至300人选代表1人,乡、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至少不得少于15人,至多不得超过70人的规定。确定分乡后二乡应补选的代表名额与补选的选区提出初步名单,应由乡人民委员会聘请共青团、妇代会、民兵、农业社等组织的代表进行讨论协商。
  2.根据协商初步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向应补选的选区选民宣传,充分发扬民主进行认真讨论,达到思想基本一致后,召开选民大会进行补选代表。
  3.召开党支部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乡、民族乡、镇人民委员会委员8—18人的规定,研究二乡(分乡地区)人民委员会委员应补选名额,并提出初步名单,准备交由人代会主席团讨论提出。
  4.召开新的乡人民代表大会,贯彻当前生产中心工作,并由大会主席团提名,通过代表充分讨论一致后进行委员的补选。最后作出决议贯彻执行。
  5.补选完毕后召开乡人民委员会建立和健全各种专门委员会明确分工,学习业务开展工作(学习时可参考去年本委发给各乡的“乡镇人委会职责范围”文件)。
  6.新乡正式成立后,立即做好民兵、财政、生产、文教……等各项移接工作,建立工作制度,健全各种政治组织。
  第三步:处理分乡遗留问题,总结上报,全面转入生产合作(时间约5天左右)。
  1.随着新乡的成立,各种组织均有许多变动,因此亦应同时健全,以便工作顺利进行。
  2.分乡后一切遗留问题要妥善处理,并应将移接手续,特别是各种数字变动情况及印信、新乡委员名单要随同总结上报县、区。
  三、应注意问题:
  1.整个工作必须紧密地结合生产、服从生产、推动生产(目前主要是抗旱保秋)防止脱节,尤其在第一步中要着重解决能阻碍建乡工作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群众当前迫切要求,建立民族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起来。
  2.划分民族乡是一项较细致、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区、乡领导必须予以足够的思想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防止放任自流,特别要详细分析干群思想情况,广泛深入的做好宣传工作,解除干群思想顾虑,反复说明政策,既要注意教育汉族群众克服大汉族主义思想,又要注意教育少数民族群众克服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方法上应该从党内到党外,先干部后群众,层层贯彻。并可召开和当地群众有联系的代表性人物座谈会,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协商办事。
  3.干部安排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因此,必须认真慎重,防止简单粗糙。原有代表委员除极个别有严重的违法乱纪,脱离群众,不胜任原有职务,应分别经大多数选民提出乡人代会除名以外,其他不变动,采取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选,切实防止大换班现象产生。民族乡主要组成人员,如乡长等必须由少数民族担任,畲汉什居地区乡人大代表,人民委员,也要有适当的汉族人选参加,以利团结便利工作。此外,还可根据条件,在节约原则下召开建乡庆祝会,再一次贯彻民族政策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4.认真做好各项移接工作(具体手续可根据去年并区并乡方案规定执行),分别建立材料档案,使今后有案可查,以便工作,特别是分配公共财产应通过充分协商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进行分配,以利团结。
  5.建立民族乡是一项新工作,领导没经验,因此,要加强请示报告,及时总结上报互相交流,推动工作。
  以上初步意见,仅供参考,在具体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用。
  [138—2—782]
  连江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民族乡复请核备的报告及福建省民政厅复函等
  (1957年8月—10月)
  (一)连江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民族乡复请核备的报告(8月9日):
  (57)县民行字第0734号
  福建省民政厅:
  (57)民族字第3477号关于请报送建立民族乡情况问题,我县于今年5月间,结合调整行政区划的同时,已增设掌濑、溪利两个民族乡。除由区指派干部分别到达该二乡进行建立民族乡的宣传教育,召开了乡人代会选举民族乡人委会的组成人员,并选出雷廷辉、兰开英为掌濑乡正、副乡长,兰元明、兰天官为溪利乡正、副乡长,及该二乡有供给的乡干部各配备3人,已于6月1日开始供给外,并于5月21日(57)县民行字第0446号关于“决定增设7个乡和2个苗族乡”送上各区、乡名称一览表请备查的报告,送请福安专员公署,并抄报你厅,请查案。
  (二)福建省民政厅的复函(1957年8月29日):
  (57)民族字第3616号
  (57)年8月9月县民行字第0734号报来之关于建立民族乡情况报告收悉。据报告我们认为有些简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第七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民族乡后,应该连同有关资料报告国务院备案”的精神:我们认为必需在建立民族乡后,将建立民族乡前后情况及建乡时间、乡名称、土地面积、乡内自然村数、总户数、各族所占户数比例,人口比例;干部配备情况:正副乡长几个,乡委员会委员几个、乡人民代表几个,其中各族所占比例,党员多少、团员多少、群众多少、乡内高级社几个,参加高级社的多少人等有关详细情况请报来,以便汇报国务院。
  (三)连江县人委会送上掌濑、溪利乡人委会名册及基本情况统计表各二份请备查的报告(1957年10月14日)
  (57)县民族字第1012号
  福建省民政厅:
  (57)民族字第3616号复函,关于报送民族乡基本情况问题。除该两乡建立经过已另文报告,并掌濑、溪利乡人民代表各7人外,兹将该两乡人委会名册及基本情况统计表各二份,送请核备。
  连江县人民委员会
  华安县关于成立少数民族自治乡方案及福建省人委会的复函
  (1957年9月—11月)
  华安县关于成立少数民族自治乡方案(9月2日)
  (上略)
  一、我县少数民族居住在山高岭崎,道路是曲折,凸凹又不平,类似羊肠小道,交通极为不便。自己是独居二座高山上,出门是爬山越岭,地广人稀,土地非常瘦硬。全县计有少数民族78户356人,其分布在新圩官畲村及平都乡坪水村二村,相距有50多华里。畲民居住自然村很集中,坪水村58户237人,官畲村20户119人。可是村庄相距路途遥远,交通又不便。但是该族自历史以来,对本族内部即非常亲密又团结,思想行动很一致,虽然路途相距很远,尚是保持经常联系。解放几年来,党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照顾关怀,从而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和变化,并通过生产合作社生产上年年增产,生活逐年改善,所以少数民族对党领导是拥护,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坚决,从而与汉族之间也是很融合,能够一起生产、一起生活,一道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往民族的隔阂已经基本上消除,政治地位大大提高,我县少数民族混居二个乡,人口356人,其中党员1人,团员8人,县人民代表2人,县人民委员1人,乡政府委员4人,农业社长4人,脱产一般干部1人。
  经济生活有很大改善。解放前少数民族受反动的统治,是过着牛马生活,吃的无油菜汤,睡的无脚眠床(意思是地板),寒天盖的是棕衣,穿的粗布破旧的单衣,并经常遭受意外灾殃,抓人抢东西,使少数民族不能安居乐业,全县少数民族计有水田808.29亩,单季475.66亩,双季322.63亩(其中164亩合作社改作)。少数民族解放前每亩一年的产量只收100多斤,有60%的少数民族缺乏口粮。解放后党领导下,在53年组织了2个生产互助组。55年组织1个独办一个生产合作社(坪水57户231人)民族联合办社1个(官畲20户,119户)参加农户77户占总农户98.7%。由于通过合作化,年年增加生产,增加收入,随着生活改善,现在每亩产量有400多斤,比解放前增加3倍多,而且去年有剩余68000斤粮食卖给国家,又如全县少数民族55年总收入19875.14元,每户平均收入257.88元,每人平均54.46元,56年总收入24205.70元,每户平均收入314.36元,每人平均70.98元,比55年增加收入30.33%,少数民族现在无论衣、食、住等方面有很大改善,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目前已有公办学校2所,学生46人(高小8人)初中毕业生1人,已经满足少数民族子弟就学需要。解放前少数民族文化卫生方面是极其落后,绝大部份无文化,没有知识,如坪水过去一张便信也无人会看,要跑到30多里请人家看。现在大大不相同,政府举办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特别照顾,学费优待只收一半,使贫困畲民子弟有念书机会,并通过举办民校扫除一批文盲,目前畲民大部份能熟悉一些基本文字,对便条便信文字都能看。在卫生方面,有很大改进,以往习惯是一年打扫一次,粪积如山,臭味难闻,苍蝇、蚊子满天飞,疾病四季不断发生,目前能经常注意环境卫生,疾病大大减少。
  上述情况,解放后党对少数民族地区领导成绩是很大,但是因该地自然条件限制,绝大部份小坵梯田,又是单季水稻。土质瘦、水土冷、花工多、收入少,又没有土特产出售及副业可搞,单依靠水稻生产收入是很有限,所以去年在农业社分红劳动工分还是很低,坪水村每个劳动日有6角9分,官畲每个劳动日5角6分,目前还有个别困难仍旧存在,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的学校设置过去是注意不够,校舍是人家祖祠暂为借用,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可以给学生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工作领导,帮助少数民族各项工作,以及解决各种困难,以适应满足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需要。
  三、少数民族是居住在二个乡。坪水原是属平都乡管辖,官畲原属新圩乡管辖,可是距离乡政府的路途是很远,沿道都是爬山越岭,在各方面都觉不便。如坪水村到平都乡距离12华里,官畲村到新圩相距7里,这样加上少数民族言语和汉族也有相差,风俗习惯有所不同,虽是混居二个乡,平时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注意不够,目前少数民族的乡、社干部文化程度还很低,工作能力很差,很必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少数民族领导,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适应工作上需要。
  四、在少数民族附近的村庄,绝大部份距离路途很远,经过爬山越岭,如坪水少数民族58户237人。最近汉族村庄田心干计14户55人,暗坑41户170人(该村原属平都乡)可是相距7里。官畲少数民族20户119人,附近汉族村庄,是新圩高干、千字白、三社村、岭兜、溪良村等自然村计728人,相距是7里。
  根据以上情况,为了加强民族之间团结,尊重少数民族平等地位及自治权利,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领导,改变其经济、文化、生活薄弱状度,适应国家的需要,更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他们自己当家作主,进一步密切党关系,保证各时期政治任务完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并提出划乡意见及几个问题请示:
  1.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分布,自然条件,以及划乡干部人材。全县少数民族是分布2个自然村,计78户356人,其中坪水就有58户237人,是聚居一个自然村,又是自己独办一个农业合作社,在该村有党员1人,团员3人,县人民代表1人,社长3人,乡人民代表3人,乡委员1人。根据上述情况,坪水村少数民族为数不少,并集中一个地方,初步意见坪水成立自治乡,官畲少数民族为数不多,仍旧是合并汉族乡及农业生产合作社。
  2.我县少数民族族称问题,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鉴别,并根据地委统战部通知确定为畲族,但是尚未设立民族乡,其所在地初级学校是否应为民族学校名称。
  3.其民族自治乡,上级考虑必要成立时,现在我县并无划乡干部编制名额,希上级根据我县划乡范围需要干部名额考虑研究解决。
  以上报告,请地委研究批复指示。
  中共华安县委会
  福建省人委会关于在华安县建立民族乡问题的复函(11月21日):
  中共龙溪地委1957年10月3日关于在华安县建立民族乡问题给省委的报告,经转来我委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华安县计有少数民族78户350人,分居两个自然村,两村相距50多华里,合并建立一个民族乡不但距离太远,而且领导不便。坪水村虽然少数民族人口略多(237人),但单独建立一个乡也不够条件。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的精神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相当于乡的地方”建立民族乡(第一条第一款)和“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并且包括一部份汉族居民区的相当于乡的地方”建立民族乡(第一条第三款)。我省一般的乡人口都在一千人以上,如果坪水建立民族乡,把附近几个汉族村并过去,则汉族人口超过少数民族人口过多也是不妥当的。因此我们意见目前还是暂不单独建立民族乡为宜。
  二、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初级学校是否改称民族学校的问题,经研究,认为如果该地区系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也大部份是少数民族学生,则可改称民族学校。
  [136—9—81]
  罗源县建立民族乡的工作总结报告
  (1957年9月23日)
  我县畲族共2899户,占全县总户数32041的9.5%;计有10810人,占总人口11960的9.02%弱,分布在全县五个区36个乡128个自然村,绝大部份居于深山僻野,村落星散。在300户以下150户以上的有:白塔、八井、西兰、凤坂、戈口、飞竹、高洋、车溪等8个乡;150户至100户的有:白水、王廷洋、洪洋、后山、护国等5个乡;100户以下至50户的有:西峰、港头、兰田、王认、洋柄等5个乡;50户以下的有:鉴江、港里、下湖等18个乡。
  在建乡前,可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以畲族为基础,户数、人口均占70%以上的有高洋、后山两乡;第二类,两族什居,各占一定比例,但畲族村庄较集中,又有要求建乡的有西兰、戈口、飞竹三乡,第三类,合作化后并乡需重新分开的有小获乡的八井(纯畲族)及洋中乡的车溪(畲族占70%);第四类,畲族人口,户数虽占一定比例,群众也要求建乡,然而因村落不大又很分散,不够条件的有凤坂、洋柄、王认、王廷洋、洪洋等乡。
  [=此处为插图(八井畲族乡的畲、汉族代表在选举民族乡的领导人员)=]
  几年来,我县民族工作,贯彻了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批判克服了大汉族主义,基本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历史隔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现在看,全县有畲族党员153人其中(女16人),占党员总数2035的7.5%强;团员342人(其中女60多人),占总数5179的6.6%强;县、乡人民代表、干部、劳动模范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全县有99%的畲族农民参加了高级社,每年都增加了收入。几年来,发放农贷及救济款达20多万元,帮助畲族发展生产,解决困难,同时在文教医疗卫生方面也予以优待照顾。因而,畲族人民对党的领导是衷心拥护的。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两族人民更加团结,更加密切了。
  然而,自53年后,由于民族成份尚未正式确定,因而使我们曾一度放松忽略了这一工作,没有根据畲族特点,与汉族一齐看待,民族工作及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曾一度停顿,加上部份汉族干群,认识仍很不足,大汉族主义还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因此思想就逐渐模糊,大汉族主义就有所滋长,对畲族风俗习惯就不尊重。特别在56年办社、并乡、普选等工作中,更忽视了民族特点和民族政策的贯彻。一部份汉族干部态度作风生硬,工作一般化,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少商量,主观武断;对畲族干部教育培养差,没按比例安排,党团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妇女发展少;在汉畲联合社中也存在着:三包四定不准确、分红不公道,同工不同酬,耕牛、山林、茶园入社作价偏低,股份基金负担不合理等等问题。所有这些,在去年底与今年初,曾一度引起民族关系的紧张。加上畲族中坏分子火上加油,从中挑拨操纵,破坏民族团结,因此在去年十二月间,戈口、洋柄等区的畲族群众曾先后四次集会,要求建立民族乡等,各次人数不一,共出席650多人,其中还有党员、代表人物与连江、闽侯两县的畲族代表参加。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缺点及要求。会后又向省、县、区书面申请建立民族乡和分社等问题。因此,这就一度引起两族人民关系的紧张。部份汉族群众思想惶惶不安,怕建乡后会受畲族欺侮报复。
  根据上述情况,县委曾数度作了专门研究及全面考虑。曾抽调了领导干部及民族干部10余人,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贯彻民族政策。同时,又召开了座谈会、民族代表大会,进一步进行学习,贯彻民族政策,说明建乡条件原则,以明政策,打通思想,并着手制订建立民族乡计划。接着,于四月间在省委民族工作的指导协助下,在戈口区试建了戈口民族乡,取得经验后,又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全面调查研究,调整规划,便于七月中旬召开了民族代表会通过了建乡方案,于八月一日起建乡工作便全面展开,至八月廿六日止,所规划的戈口、八井、高洋、后山、车溪、塔里和西兰等7个民族乡即全部建立起来,胜利地结束。
  具体做法是:
  我们根据“有利民族团结、有利生产、便于领导”的原则,于七月间由人委作出统一的建乡工作方案。为使方案更切合实际,事先又曾多次与有关区乡取得了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派员深入实地观察。最后,才由县委与人委联合作出决定,并提交少数民族代表会审议通过。根据上述情况,在方案中,把民族乡建立分为四类型。第一类是:只改换乡名,原乡划不动的有高洋、后山;第二类是:两族什居,人口户数各占一定比例,畲族群众迫切要求,因而需打破乡划,调整自然村的有西兰、戈口、飞竹等三乡;第三类是:合作化后合并现需重新分开的有八井及车溪两乡:第四类是:畲族人口户数虽不少,群众也有要求,但实际条件不够,村落不大且分散的凤坂、王廷洋、洪洋等乡不予建立。
  在分清情况,统一思想认识,步调一致的基础上,于七月中旬召开了畲族代表会议,并吸收了有关区、乡行政领导干部参加。会议着重讨论通过建乡方案及研究解决继续深入宣传贯彻民族政策问题,最后作出决议。与此同时,又组织建乡工作组学习有关的民族政策及工作方案。为了加强领导,各有关区还指定专人负责这一工作的具体领导。
  工作组下去后,在区、乡党组织统一领导部署下,密切配合乡中心工作组,紧密结合当前中心任务,根据各该乡的实际情况,乡划变动情况,再作深入的调查,具体的研究,报区审核,大体作法是:对第一类型乡,主要是进一步系统地宣传民族政策,进行思想教育,说明改换乡名的意义。接着,召开乡人代会,补选缺额代表作出决议,正式宣布更改乡名;至于乡人委的人选依法定的期间,任期未满者,一概不动,各系统干部基本不变,仅作个别调整。对第二类型乡、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成立以畲族干部为主,吸收汉族干部参加的建乡筹备委员会,然后,制订工作计划,具体领导建乡工作。首先是召开党支部,乡主干联席会议,检查了解民族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汉畲两族的关系及讨论研究与中心工作的结合问题。在领导思想统一后,提出了各该乡的建乡方案及筹委名单,并具体安排布置各项工作。接着,召开乡人代大会讨论通过方案,并作出决议。随后工作就全面展开。召开扩干会及青、妇组织等各种系统会议,进一步贯彻代表会精神。在紧密结合中心的前提下,向两族人民开展了一次较系统,全面和深刻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着重宣传法制精神,说明建乡条件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消除两族人民的顾虑及隔膜,安定汉族惶恐与动荡不安的情绪;第二步,依照法定手续,召开乡人代大会选举人委委员,正式宣布民族乡成立,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成就与缺点,贯彻省、县当前中心工作指示,确定今后生产、工作方针任务与要求;第三步,紧接人代会后,立即召开人委会议,进行具体分工及酝酿筹建各系统组织和干部人选,订定各项工作制度及安排部署今后各项工作任务。至此,即告全部结束。对第三类型乡,是召开乡人代会选举人委组成人员,宣传乡划重新分开的意义,确定当前工作的方针任务,建立各系统的组织机构,其他作法则与第一类相同。对第四类型乡,分别各乡不同情况,进行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说明建乡条件,打通思想,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对畲族干部数额不足的乡,做了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安定了畲族群众的情绪。
  我们认为,在建乡过程中:(1)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大力贯彻民族政策,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解除两族群众顾虑,是保证建乡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西兰乡汉族群众对建乡有抵触和恐惧情绪,认为建乡后畲族占多数,畲族会报复等,因而产生了三怕:一怕畲族办事不公;二怕人少受欺侮;三怕常吃亏。通过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结合处理些具体问题及前支部书记(畲族)在群众会上对自己过去工作中作风上的缺点作了自我检讨,表示态度后,汉族群众顾虑解除了,因而积极愉快地加入了民族乡,使建乡工作进展更快更顺利;(2)在人事安排,干部人选上,特别是对两族什居的民族乡,更应注意合理
  地、适当地安排一定比例的汉族干部、代表。做到既保证畲族干部当家作主,又要让汉族干部参与政权管理。这是巩固民族乡,增强与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保证。车溪民族乡,在第二届普选中,汉族代表名额少,汉族干群不满,认为畲族办事不公,因此意见纷纷。通过建乡时补选了3名,意见消除了,情绪也很高。见下汉族选区90%以上选民参加选举,在那漆黑的夜晚,3个70多岁的缠脚老太婆也到场参加选举,社员陈火顺刚从山上回家,连饭都顾不得吃,光着脚板赶来参加选举;(3)统一领导,统一认识,统一步骤,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关键。这次建乡工作,在各乡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认识一致、行动一致,取得了中心工作组的密切配合及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工作进展更快更顺利。第二类型乡的工作虽然艰巨复杂,但一般也都能在半个月至廿天内完成,没有发生什么重大问题;(4)紧密结合中心。做到“建乡、生产两不误”;以县的统一方案为基础,根据各乡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是搞好工作的前提。这次建乡主要是利用生产空隙进行工作的。除普遍紧密地结合当前生产及其他工作外,还普遍地结合开展以反右派为中心的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下略)
  这次建乡工作收获是不少的。首先表现是:使我们有机会可能向两族人民进行一次较系统、全面、普遍和深入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两族人民的思想认识;消除了过去一些隔阂、误会及顾虑,进一步批判和克服了大汉族主义及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因而,两族的关系更加密切团结了。八井民族乡与小获汉族乡分开前,与汉族关系也是不够好的。一见到汉族群众去八井公产地区砍伐木材搞副业时,就要殴打,而现在却自动让出一片杉林给小获乡群众搞付业。后山改为民族乡后,与乡中的汉族关系更加密切了。在生活福利、救济贷款方面,对汉族倒特别优先照顾。高洋乡名改换后,两族干部在群众会上自动互相检讨过去互相闹意见,不团结的错误行为,改善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是通过建乡工作。进一步调动了两族人民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的生产中心及其他各项工作。(下略)
  中共罗源县委统战部
  [138—2—782]
  宁德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民族乡的工作报告
  (1957年11月29日)
  一、建立民族乡基本情况:
  宁德县主要民族成份除汉族人口最多外,仅有畲族3150多户,1117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数6.4%强,多半聚居在山区、老区、人口分布较为稀少,与罗源、周宁、福安等县交界,地区交通非常不便,大部分村庄离城50—100里左右,离集镇也要10多里以上。分布在5个区和蕉城镇有323个自然村,其中畲族聚居相当于乡级行政单位有9个村庄(原有际头乡全是畲族聚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民族问题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及省民政厅通知。由于地、县委党政领导,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为了进一步贯彻民族政策,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更好地适应合作化发展的需要和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便利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的事务,发挥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有利发展生产的目的,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本着增产节约与便于领导便于生产原则。在县委统一领导下今年6月派出民族工作组到后山民族地区结合农村中心工作进行划乡试点工作,取了经验之后分三批开展到10月底全部完成。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基础,包括一部分什居的汉族居民区相当于乡的地方建立民族乡的精神,从原来金涵、闽坑、六都、仁厚、色贵、九都、上塘、飞鸾、际山等9个乡划出少数民族村和一部分汉族什居在少数民族邻居的地区新建立了后山、猴〓、北山、南岗、新楼、九仙、雷东、南山和原际头乡改称为畲族乡,共9个民族乡,经过召开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畲族人民委员会和改称际头乡为畲族乡人民委员会,其民族乡的人民委员会成员都是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要成份组成。
  新建立和改称的9个民族乡有102个自然村(其中畲族有66个村,汉族有13个村,畲汉族什居的有23个村)2324户占全县总户数4%,8173人占总人口4.54%,其中单畲族1917户占全县畲族总户数58.17%,6854人占畲族人口数61.26%。汉族参加民族乡的有407户占民族乡的总户数13.3%,1319人占人口数的16.13%(其中汉族占民族乡总人口10%以下的有2个乡,占20%以下的5个乡,占30—40%以下的有2个乡),而民族乡的汉族代表却占17.62%,其干部也有一定的比例人数参加民族乡工作。(其土地合作化等具体情况附表说明)
  二、建立民族乡是畲族人民迫切要求:(略)
  三、建乡中因经验缺乏,在进行工作中存在了一些问题:(中略)乡的族称问题:由于解放前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的压迫和一部份汉族人的侮辱,感到难堪,特别是妇女,解放后虽已无人再加以“外号”了但思想上仍有所顾虑,对于“畲族”的族称.从字眼上没有意见,但对言语上认为不好听,因而群众不同意称为“畲族称号”,虽经多次教育解释,但尚未宣传搞通,(我们只采取先发公章不挂牌子方式)这需要当地工作组党支部再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工作,达到思想上解决。
  [138—2—782]
  福鼎县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1957年11月30日)
  一、情况:
  全县少数民族现有4512户总人口有15689人,占全县总户数0.65%,占总人口0.6%多,少数民族分布有8个区73个乡3个镇,都是居住在山区,人口虽然不多,但面积很宽,根据国务院建立民族乡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前岐区罗唇乡增划出双峰民族乡,照蓝乡增划出佳阳民族乡,镇西区柯岭乡增划出浮柳民族乡,白琳区水郊乡增划出牛埕下民族乡,秦屿区瑞云乡增划出瑞云民族乡(原瑞云行政乡改为东稼洋乡名称)共建立了5个民族乡,分布地区有行政村22个,自然村75个,总户数有1721户,总人口有6246人,其中畲族有1238户4571人,占总户数7.2%,占总人口73%(详细分乡的民族户口统计请参阅附表)。
  二、建乡过程:
  第一工作组到乡后,首先向当地中心工作组、党支书、乡长说明来意和划乡意义目的取得了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初步研究出划乡方案,然后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分工,通过领导当前生产,了解两族干群思想情况:
  (一)畲族干群思想:1.有片面要求建立单纯民族乡;2.有的认为办民族乡后生产与生活等困难问题政府都能得到解决,例如畲族群众反映办民族乡后我们子女入学也不要学费等等;3.有部分畲族仍并行政乡,想不光荣将来吃亏。
  (二)汉族干群思想:1.怕并民族乡吃亏;2.怕并民族乡干部畲族占多数,怕畲族干部办事不公道不管汉族事情;3.怕并民族乡民族干部开会用本民族语言听不懂会吃亏;4.怕并民族乡便成缺粮乡(社、队)少吃粮,少数民族土地坏山高水冷产量提不高,赶不上行政乡吃粮。
  然后上述思想情况,由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通过召开各种小型座谈会、代表人物座谈会、群众大会等大力开展宣传民族政策,说明划乡目的和畲族名称的光荣性,批评过去轻视畲族名称错误认识并针对个别村思想不通的,则利用群众中最有威信的代表人物进行宣传教育,例如罗唇乡炮脚村畲族当时思想不通不愿合并汉族乡,经过了解该村社长、会计在群众中最有威信,因此通过他们两人进行工作结果该村干群都没有意见很满意。又如双华乡北坑头村20多户汉族不愿合并民族乡,通过各种小型人物代表会,群众大会等,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干群思想顾虑基本消除,最后该村干群扭转欢迎合并了。民族乡基本消除了他们思想顾虑积极性有了大大提高,如佳阳民族乡通过建乡后,全乡公粮1159.34担任务一天完成了98%,在□□发动基础上通过扩干会成立临时支部产生筹备委员会。
  其次召开党支部和筹备委员联合会议协商研究代表补选名额,根据全县5个民族乡原有人民代表89名,其中畲族63名汉族26名,各选区都有一般是合理,但某些选区根据民族乡选举法的规定畲族人口比例选举有些选区不够合理,有的乡缺乏单数不合选举法规定,经协商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交选民讨论选举,据5个民族乡统计增选22名代表其中畲族选19名,汉族增选3名,紧接各代表选举结束时以党支部为主吸收筹备委员和其他代表人物参加的联合会议,提出乡长、副乡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初步名单,一方面出榜公布,一方面应用广播筒进行广播,一方面小组会宣传等大力组织全体选民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根据多数选民意见初步确定乡人民委员会名单,接着召开全乡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正式选举,据5个民族乡统计共补选乡长4名,乡政委员33名,其中畲族23名,汉族10名。
  再次选举结束的时候,召开新乡的组织人员会议进行具体分工,提出各个委员会委员初步名单,通过第二次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集中所有委员会议进行学习职责范围,制定各委工作制度,布置当前生产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各项工作。
  三、几点体会:
  (一)自始至终通过搞好生产来进行划乡工作,并在干群中响亮提出搞好生产迎接划乡的口号,在运动开始时帮助干群订好生产各项计划,大力领导进行冬收冬种中晚稻收割工作。运动结束时通过新政权大力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运动,这样使工作开展顺利群众情绪高涨。
  (二)根据工作开展程度深入掌握群众思想变化情况,然后针对各个工作时期和各个村落的各阶层群众思想,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当在工作开展时着重消除怕吃亏,不愿汉族参加民族乡,民族乡建成后不愿挂畲族招牌认为畲族是丢面等思想顾虑,然后再根据每个时期思想的变化,大力宣传党对民族政策意义和运用回忆地主阶级分子以畲族名称来侮辱畲族的痛苦,说明畲族名称光荣传统,消除他们思想顾虑,鼓舞工作热情,这样是建乡开展的保证。
  (三)坚决依靠当地工作组、党支部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一宣传下进行明确分工,抓住中心明确重点,这是搞好民族乡的主要关键。
  (四)在整个建乡工作中心必须严格贯彻民族政策,注意两族团结,妥善安排汉族干部作一定比例,据本县5个民族乡结束时统计副乡长畲族7人,汉族4人,乡人民委员会委员畲族40人、汉族16人,乡人民代表畲族63人、汉族26人,乡主干半脱产干部畲族13人,汉族2人,这样使今后汉、畲两族更加团结。
  四、存在问题:
  (一)几年来汉族以畲族名称来讥笑刺激少数民族群众,给他们留下很深痛恨,现在经过宣传教育工作,基本上提高了光荣认识,但还有少数民族存在不光荣名称,今后还要继续加强汉、畲两族群众思想教育,以免某些事情中会引起少数民族的反面认识而对我们不满。
  (二)在整个工作中是重视了对划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加强了教育,但一部分没有划入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和不够条件划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虽有教育,但不深不透,有部分少数民族对我们不满,今后必须加强这部分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福鼎县人民委员会
  [138—2—782]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1958年2月21日)
  (58)民族字第6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我省根据少数民族人民的迫切要求,为发挥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工作,遵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从1957年4月开始至10月结束相继建立福安县的仙岩等45个民族乡。现将建乡情况初步总结报请备查。
  福建省关于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为了发挥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遵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根据我省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和迫切要求,于1957年4月间省委统战部和我厅共同组织工作组赴畲族聚居较多的福安专区罗源县霍口乡进行重点试验,取得经验后,结合省委召开全省统战工作会议时布置进行,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先后建立福安县的仙岩,霞浦县的大墓里等45个民族乡。
  全省建立45个畲族乡计有651个自然村14,338户,50,561人,内包括汉族3,570户11,875人,已建立民族乡的畲族人口占该专区畲族总人口38.29%,占全省畲族总人口32%。从已建立民族乡人口比例来看,纯畲族乡有5个,畲汉族什居的40个。其中畲族人口占53—60%8个乡,占61—70%9个乡,71—80%3个乡,81—99%20个乡。
  民族乡政权是依据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在县人民委员会统一领导下,根据民族特点,使用当地民族通用语言行使职权(畲族没有文字),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尊重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除以畲族人员为主组成外,并照顾在民族乡内的汉族政治权利,乡人代会与人委会均有汉族人员参加。据45个乡统计人民代表812人中,有汉族177人(占代表总数21.8%);乡人委会委员计466人中,有汉族96人(占委员总数20.5%)。
  民族乡的名称是以民族名称冠以地方名称组成。如“福安县仙岩畲族乡人民委员会”。
  二、建立民族乡的步骤、方法。
  各县根据少数民族的要求,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首先由各县人民委员会讨论提出建立民族乡初步方案,然后召开少数民族代表会议具体讨论协商决定,组织建立民族乡工作组学习民族政策和建立民族乡具体作法与步骤,统一认识,紧密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进行,具体作法与步骤是:
  第一步:结合中心工作,了解情况,建立筹备委员会,制定方案,开展宣传,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推动生产,巩固合作社。
  (1)工作组到乡后在乡党支部和乡人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首先在党支部内部说明来意,贯彻建立民族乡的重大意义、原则、办法、目的与要求,经过充分讨论,统一思想认识,作出决议,并具体研究提出建乡方案以及建乡筹委会名单。从而通过干部、群众了解掌握全乡生产合作、民族关系、干群思想动态以及党团员分布等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召开乡人代会思想、物质、组织等准备。
  (2)召开乡人代会进一步贯彻民族政策,说明建立民族乡意义、原则、目的、要求;通过建乡方案和筹备委员会名单建立筹委会,做出决议,展开全面宣传。
  (3)人代会后即组织力量分村分点召开各种会议,结合中心工作,贯彻乡人代会决议,针对干群思想情况广泛地、全面地宣传民族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解决有碍建立民族乡的思想问题,使建立民族乡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以主人翁态度来搞好生产和各项工作迎接建立民族乡。
  第二步:补选代表,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补选乡人委会缺额委员,正式成立民族乡。
  (1)在广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觉悟以后,即召开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根据“全国人代会常委会关于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等问题的决定,乡、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至少不得少于13人,至多不得超过70人的规定”。确定分乡后两乡应补选的代表名额与补选的选区提出初步名单,应由乡人委会聘请共产党、共青团、妇大会、民兵、农业社等组织的代表进行讨论协商。根据协商初步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向应补选的选区选民宣传,充分发扬民主进行认真讨论达到思想基本一致后,召开选民大会进行补选代表。
  (2)召开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乡、民族乡、镇人民委员会委员3至13人的规定,研究乡人民委员会委员应补选名额,并提出初步名单,准备交由人代会主席团讨论提出。
  (3)召开成立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贯彻生产中心工作,并由大会主席团提名,通过代表充分讨论一致后,进行委员的补选,最后作出决议贯彻执行。
  (4)补选完毕后召开乡人委会委员会议,建立和健全各种专门委员会明确分工,学习业务开展工作(学习“乡、镇人委会职责范围”文件)。此外,乡正式成立后,立即做好民政、文教、生产、财政等各项移接工作,建立工作制度,健全各种组织。
  第三步:处理划乡后遗留问题,总结上报,全面转入领导生产合作,搞好生产。
  (1)随着新乡的成立,各种组织均有许多变动,因此亦应同时健全,以便工作顺利进行。
  (2)划乡后一切遗留问题要妥善处理,并应将移接手续特别是各种数字变动情况及印信、新乡委员会名单随同总结上报。
  三、建立民族乡几点主要收获:
  (一)民族乡建立,进一步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政治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如福安县碧后畲族乡钟猫弟说:“我们畲民几千年受压迫,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才翻了身,今天建立了民族乡又使自己真正当家作主,我们更应积极工作”。钟凤朝(老革命)也说:民族乡的建立,好像太阳正出山,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一定要消灭荒地,加工加肥,争取今年粮食生产大丰收,和右派分子作坚决斗争。长山畲族乡在建立民族乡的那天,有个八十岁的蓝佬脓很少参加会议的也赶来参加会议。东南畲族乡乡长、党支书(汉族)原来打算辞任不干,建立民族乡后就更加积极工作,该乡粮食大辩论还列为第一类型。霞浦县大墓里畲族乡过去每年都要负欠公粮30担,56年认购公债180多元只交款3元,通过建立民族乡后不但公粮没有尾欠,57年公债任务195元还超额27元。宁德县后山畲族乡夏征任务33,587斤,夏购72,850斤也在3天内完成,到期贷款也收94.4%。
  (二)进一步推动生产,巩固了合作社。霞浦县青坛乡畲族高级社已退社的150户,通过建立民族乡和反右派斗争,打击了破坏分子,加强了民族团结的教育后,150户的畲族重新入社。梨坪湾全乡175户原只有2个初级社53户,通过建乡后,全乡新办高级社4个,入社农户计172户占总农户98%。福安县仙岩高级社215户,有46坚决要退社,经建立民族乡后就有31户不退。(下略)。罗源县车溪乡,经过建乡贯彻了民族政策,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在抗旱工作中积极想办法,找水源,用138根竹笕挽救了43条旱田,并开展锄草积肥突击周。全社出勤费由80%提高到95%,一周内积了草木灰和各种肥料8千多担。霞浦县草岗乡畲族高级社90户有田488.70亩,在建乡过程中由于积极发动社员制订生产计划,增施肥料,今年比去年增收粮食160担,并裁下茶树89.00亩,垦复茶园8亩多。
  (三)进一步加强了汉、畲民族之间的团结。宁德县南山畲族乡雷华金说:“我们建乡后首先汉畲两族更加团结,有汉族老大哥给我们有力的帮助,就能够走向共同繁荣和发展”,福安县燕洋乡郑向成(汉族)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亲如兄弟,如同骨肉,建立民族乡后更加团结,共同建设山区”。原有些村与村有成见的通过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后,也逐渐消除,民族关系逐步密切起来。长山畲族乡坑源里村汉族群众反映:“现在和少数民族合乡,大家都一样,再也没有大村欺侮小村了,我们应当和他们紧密团结,一起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四、几点体会
  (一)建立民族乡整个工作过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抓住中心明确重点。尤其在第一步着重解决能阻碍建乡工作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群众迫切的要求,建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起来,在解决问题时一面要深入实际帮助搞好生产,一面总结几年来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所做的成绩进行教育,特别是要用回忆对比的办法进行教育,启发大家提高其社会主义觉悟。
  (二)必须广、深、透、反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解除顾虑,使建立民族乡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建立民族乡是一项细致、复杂的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的层层思想发动,反复说明政策,注意解决主要关键问题。有些问题必须和当地汉族、畲民族中有代表性人物协商,多征求群众意见,用民主集中制协商解决,一时思想不通的可以等待,不能用任何粗暴和简单的办法代替艰巨、复杂、而且细致的思想工作。随时要注意批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中略)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畲族不能划入民族乡的和一部份汉族散居在畲族地区划为民族乡的都要进行充分思想发动,并教育他们发扬民族团结友爱精神,坚持教育说服的原则,不能迁就其要求,通过本民族的代表解决其思想顾虑,帮助提高认识。如福鼎县双华畲族乡北坑头村有20多户汉族对建立民族乡有5个怕:(1)怕畲族代表、干部占多数;(2)怕畲族干部办事不公;(3)怕畲族干部开会用本民族的语言听不懂;(4)怕干了工作成绩被畲族干部回报抹杀掉不能提拔;(5)怕少数民族土地不好,产量低,收入少,没有余粮,免购额留得少等不愿合到民族乡,通过各种有代表性人物座谈会和群众会进行协商,反复宣传民族政策,强调民族平等一系列的教育,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打消顾虑扭转了思想,才合到民族乡。该县罗唇乡炮脚村畲族怕吃亏,不愿合到汉族乡,经了解该村社长,会计(畲族)在群众中最有威信,因而通过他们进行工作,结果该村干群思想都通表示要和汉族团结合作。
  (三)充分做好民族乡成立准备工作,慎重调整安排干部,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也是促进汉、畲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巩固民族乡的重要保证。罗源县车溪乡三个汉族村共190人,56年普选时只选乡人民代表1人,57年建立民族乡时有意见,通过民族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补选了3个代表感到很满意。福安县仙坂乡(现仙岩、湖坂乡)占全乡人口1/4的汉族湖口基点和占人口1/3的畲族桦坪基点以往都没有脱产干部,有意见,这次也分别安排上乡长,大家都感到满意。同时,乡政委员、乡长、副乡长必须在人代会前首先由筹备委员会议联合提出候选人名单,和人民代表充分协商,酝酿成熟后才能召开人代会选举产生。
  (四)在调整行政区划时,有涉及群众公共利益的问题(如乡财等),必须正确贯彻民族互利政策,从团结出发,通过协商公平合理地加以处理,切实防止因处理公共利益问题而闹不团结的现象发生。
  福安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仙岩等13个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1959年11月17日)
  我县境内什居畲族较多,据最近统计有9866户33438人(男19299人,女14139人),占全县总户数的10.7%,总人口的10.3%。全县87%的乡都有少数民族。
  解放后,由于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我县贯彻了民族政策,新的民族平等、团结关系逐渐形成,旧社会的民族歧视、压迫现象已根本改变。广大的畲民和汉族一样,参加了各种社会改革运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一定提高和改善。
  为了发挥少数民族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民族自治权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对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依照当地民族关系、自然情况、历史习惯、经济联系以及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各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等条件,经过本委研究,订出方案,报请专署批准后,从7—10月份先后建立了仙岩、竹岭、燕洋、王溪、东南、凤洋、兰山、碧后、茶洋、山岭、半岭、长山、林洋等13个民族乡。
  从这13个乡来看,计有216个自然村,5176户18157人(男10495人,女人7662人),内包括汉族1301户4340人,已建立民族乡的畲族占全县畲族总人口的41.3%。除仙岩乡都是畲族外,汉族占3—9%的有4个乡,16—28%的有3个乡,32—45%的有5个乡。现有耕地面积22845.2亩,农3845.09亩。高级社50个1617户5633人;初级社53个742户2560人(入社农户占民族乡总农户的45.4%),共产党员157个,共青团员454个。
  民族乡政权是依据民族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在县人民委员会统一领导下,根据民族特点,使用当地民族通用语言,行使职权,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尊重境内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人委委员会除以畲族人民为主组成外,还有适量的汉族参加。根据这13个乡统计,有人民代表258人,其中汉族57人(占22.1%),有乡人民委员会委员135人,其中汉族28人(占20.7%),有正、副乡长36人,汉族占6人。
  民族乡名称,是以民族名称冠以地方名称组成。如“福安县仙岩畲族乡人民委员会”。
  民族乡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政治思想觉悟与工作热情。如碧后乡钟猫弟说:“我们畲民几千年受压迫,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才翻了身,今天建立了民族乡,又使自己真正当家作主,我们更应积极工作。”钟朝凤(老革命)也说:“民族乡的建立,好象日头正出山,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一定要消灭荒地,加工加肥,争取今年粮食生产大丰收,和右派分子作坚决斗争。”长山在建立民族乡的那一天,连80多岁的兰老农也赶来参加。东南乡党支书、乡长原来打算辞任不班干,建立民族乡后就更加积极工作,该乡粮食大辩论还列为第一类型。其次,进一步推动了合作生产。仙岩乡高级社215户,本有46户坚决要退社,经建立民族乡后就有31户不退。碧后乡高级社龙潭面村17户退社户又重新报名归社了。东南乡南坪初级社长雷吉波说:“社员准备秋收后退社,我出同样。现在建立民族乡,自己当了家,我一定要为本村的初级社的巩固、提高而积极工作。”该乡第一高级社22户,其中有7户准备退社,社长雷松坚打算到建瓯去做什工,通过建立民族乡后,明确到了自己发展前途,扭转思想,将羊换买母猪2只准备冬季大生产。南坪村(86户)在建乡过程中就积各种灰肥2130担,冬种小麦准备由72亩扩大到87.36亩。半岭建立民族乡后,在乡辖境内的道路都加以整修。
  再次,进一步加强了汉、畲民族之间的团结。(下略)
  从整个工作中看,尚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须要在今后工作中注意加以解决:
  首先,深入、广泛的宣传民族政策工作还不够,妇女很少参加开会。少数乡由于当时工作繁忙,作法也较粗糙,只注意于对少数民族教育,而忽视对汉族的宣传。因此,今后还必须进一步的全面贯彻民族政策,在彻底克服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和批判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
  其次,有的民族乡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系统组织尚未健全。个别乡分乡后缺额干部还未补上。这些都必须结合中心工作,抓紧把它健全起来。对于这次没有当上乡主干的一些少数民族积极分子,还要加以培养、教育,提高工作热情。克服他们中某些人看不清民族发展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对落选的一些乡主干,必须注意适当安排。
  第三,有些乡分开后,公共财产和合作社中的财务等还未进行适当处理,因此,应该根据原有乡财情况。发扬团结友爱精神,由双方进行协商解决。
  第四,个别地方少数民族不愿叫畲族,认为称畲族,汉族还会骂他们为“畲客”“畲婆”。因此,还应向他们详细说明畲族来源,使汉、畲族人民对畲族名称都有正确认识,同时在汉族和畲族人民中还要进行民族平等团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教育。逐渐消除群众中的旧思想意识。
  第五,少数民族地区中村落分散,交通不便,接触新鲜事物较少,文化、卫生还是落后,尤其文盲很多。全县除原有民族小学28所外,今年还增设了26所民族小学,有些校舍还计划加以修理,并已建立文化站2个。这样畲族地区的文化面貌就得到很大改观。但对有些疾病还未根治。因此,今后应该逐步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对于现有的学校,还必须加以巩固提高,有些校有条件设立高小班的,应该设立。
  第六,解放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虽经人民政府大力扶植,发展生产,生活有了提高,但还有很多困难。
  第七,我县原计划建立14个民族乡,现在廉岭乡汉族并乡尚有问题未曾建立。目前还有7个地区少数民族要求建立民族乡,其中除3个条件基本不够可予解释,二个可以改名外,尚有3个乡需要增加编制须待研究解决。
  第八,民族乡干部多属新选任的,领导经验较差。因此,必须派得力工作组加强领导。目前兰山、燕洋两乡还没有党支部;长山、林洋乡汉族占1/3以上,副乡长却设1人。个别乡民族的有个别乡政主任委员还不是人民代表,今后必须注意培养汉、畲族领导骨干,提高其政治理论文化水平。通过这次社会主义大辩论后,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地区的合作化,使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祖国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为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38—2—782]
  福安专员公署关于恢复民族乡的通知
  (1963年1月31日)
  1957年我区建立了36个民族乡,对调动畲族群众生产积极性起了极大作用。1958年公社化运动时,把这些民族乡撤并了。根据1962年6月中央批转民族工作会议的指示和省民族代表会提出:“对并掉了的民族乡,当地少数民族要求恢复,可以同意”的精神,对我区原有36个民族乡的恢复调整问题,作如下几点通知:
  (一)恢复调整原则:在1957年民族乡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占50%以上,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集体经济,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原则。
  (二)恢复调整具体意见:
  1.现有公社仍保持原民族乡的区划,人口无多变动,仍称呼原乡地名的有9个,如福安仙岩、霞浦墓斗、福鼎佳阳等。这9个公社,区划不需调整,只是挂上“××畲族人民公社”的牌子就行了。
  2.原民族乡区划有所变动,但少数民族人口占现有公社总人口50%以上的9个,如福安飞鸾,霞浦马洋、福鼎罗唇等。这几个公社在恢复民族公社时,在区划和体制上要加以适当调整。
  3.原民族乡拆散在两个公社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又不很多,如霞浦大墓里等,区划变动较大,不宜恢复的,可向当地少数民族说服解释。
  (三)根据上述原则和意见,各县对57年民族乡应进行调查研究,和群众协商。紧密结合当前普选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并将具体恢复调整意见报告审查。
  [福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63年永久]
  霞浦县人民委员会关于要求恢复民族乡的请示报告
  (1963年3月6日)
  (63)县人民字第053号
  福安专署:
  我县57年原成立9个民族乡,其中当时新划的4个乡即大墓里(现属沙塘乡)、梨坪弯(现属水坑乡)、草岗(现属水门乡)、墓仓(现属崇儒乡),改名的5个乡即牛胶岭(现属芹头乡)、青坛(包括青福、墓斗两乡)、岚头(现洋边乡)、西胜(原乡不动)、里鱼山(现属马洋乡)。现在根据省民族代表会议上提出的原则和我县具体情况,经研究,拟将马洋(293户1106人,其中畲族159户,567人,占总户54.2%,总人口51.26%)、墓斗(520户1899人,其中畲族317户,1018人,占总户60.7%,占总人口53.5%,洋边(166户,605人,其中汉族仅占1户5人),西胜(266户912人,其中畲族186户674人,占总户69.9%,总人口73.8%)等四个乡恢复为畲族,配备一定的畲族干部。其余5个原来的民族乡,其中3个由于地区变化等情况,已不够条件恢复;2个即草岗(畲族大队199户791人)、牛胶岭(包括牛胶岭、白露坑、半路里3个畲族大队251户825人)有条件恢复,群众也有迫切要求,但体制基本适应,所以暂时不划,待后处理。以上报告,当否?请速给批复,以便结合基层选举进行。
  [霞浦县档案馆24全宗案卷号9]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在龙海县设立隆教畲族乡的请示及省民政厅的批复
  (1987年12月—1988年1月)
  (一)漳州市人民政府设立隆教畲族乡的请示:(1987年12月4日)
  漳政(1987)103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
  我市龙海县港尾乡现有面积172.5平方公里,人口约6.6万人,其中畲族人口约0.7万人,主要聚居在太武山脉以南。该乡地域很广,东面南面临海,中部多山,南北交通不便。为了便于加强行政管理,促进生产,顺应当地汉、畲族群众意愿,拟从港尾中部的太武山脉南侧析出红星、新厝、白塘、关头、镇海、黄坑、经内、新村、白坑、流会10个村民委员会,东至燕尾、烟墩山沿海之间的岛礁滩涂,南至烟墩山、海头官、天马山沿海之间的岛礁滩涂,西至龙海县与漳浦县县界、东坑园与彭南水库中部,北至太武山脉南侧,后石与小澳中部南侧,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总耕地2万亩,其中水田约0.8万亩),总人口2.2万人(其中畲族人口约0.7万人,约占31%),设立畲族民族乡,隶属龙海县。
  红星村现有卫生分院、初级中学、小学、粮站、供销社、邮电、银行、车站等设施,交通、通讯较方便,具备设立乡址条件。红星、新厝一带俗称“隆教州”,而且是畲族群众主要聚居地,故将乡名定为隆教畲族乡。乡址设在红星村。
  以上报告当否,请审批。
  附件:(略)
  漳州市人民政府
  (二)福建省民政厅批复:(1988年1月1日)
  闽民民[1988]001号
  漳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漳政[1987]103号《关于在龙海县设立隆教畲族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同意从龙海县港尾乡划出红星、新厝、白塘、关头、镇海、黄坑、径内、新村、白坑、流会等十个村民委员会,另设隆教畲族乡建制。畲族乡政府驻红星村。
  福建省民政厅
  [漳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5—2—168]
  (三)赴京观礼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组织畲族、满族参观团的通知
  (1957年7月27日)
  (57)省民字第4881号光泽、顺昌、漳平、华安、闽侯、连江、罗源、福安、霞浦、宁德、福鼎、寿宁、福州等县(市)人民委员会:
  一、接国务院转发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1957年各地组织畲族、满族参观团的计划”其中分配我省参观人员名额为:畲族17人,满族2人。根据我省畲、满族分布情况,现将名额分配如下:畲族参观人员,光泽、顺昌、漳平、华安、宁德、连江、闽侯、寿宁等县各1人、省级留名额1人,福安、霞浦、福鼎、罗源等县各2人(其中妇女各1人)。满族参观团人员,福州市2人。以上参观人员,除光泽、顺昌两县代表于8月19日集中南平专署外,其余各地均于8月18日到省民政厅报到。
  二、组织参观团时请注意事项:
  1.注意吸收在本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又未到各地参观过的人士参加。为保证参观任务顺利完成,请勿吸收不适于旅行的年老、体弱或怀孕有病的人员参加。
  2.如因本人外出参观影响家庭收入而家中确有困难,请考虑给予适当照顾。
  3.经费报销问题:在到达北京前和参观完毕返回原籍的开支统由省负责报销。但各地来省报到的旅费先由县(市)垫支。
  4.以上各县(市)接通知后,请即着手进行人选准备工作,并于8月6日前将参观人员的人事材料(每人履历表两份)报送省民政厅。
  5.参观团由福安专署民族事务科派随团干部1人外,其余地区不随带工作人员。
  [136—9—86]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协助少数民族参观返籍传达与解决生产误工补助费的通知
  (1957年11月16日)
  (57)民族字第5214号
  光泽、顺昌、漳平、华安、闽侯、罗源、福安、福鼎、宁德、寿宁、霞浦、连江等县人民委员会、福州市
  人民委员会:
  今年我省少数民族赴各地参观,历时两个多月,现已结束返籍。组织少数民族参观是一项具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一种形式,他们这次参观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收获很大,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了不少问题。为此,各地必须协助组织参观返籍代表,向本民族和周围群众进行传达。其内容:是根据他们参观总结和参观者自己的感想等具体事实,说明几年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化给人民带来的好处,党领导的正确,民族团结的重要,苏联无私的帮助,工农联盟的重要等问题,从而使少数民族人民也了解到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觉悟,做好工农业生产,搞好民族团结。传达方式:应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大辩论,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由各个代表亲自前往传达,分散地区可采用选派代表的方法召开座谈会进行传达,用何种方式适当,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此外,关于少数民族代表在参观和传达期间的生产误工补助费问题。可根据每个代表工作性质,比照参加工作性质的同等劳力损失工分或减少收入,给予补助。补助办法,凡是农业社员的,由所在农业社提出损失工分情况估算金额;参加其他劳动的减少收入,由当地政府提出补助金额,经县(市)审批,从今年省分配县(市)总预算少数民族特殊生产、生活补助费内开支。
  以上两点希即进行,并将情况随时报告我厅。
  宁德赴京畲族代表传达情况简报
  (1957年12月14日)
  宁德畲族代表兰信财赴京参观祖国几年来建设成就,历时2个月胜利返宁,向领导会报后,由于党政领导上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于11月16日将县电影队与代表协同到八都、戈仝等4个区范围内的际头、北山、南岗、九仙等9个民族乡进行传达,同时放映电影,并注意结合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进行传达。听传达的组织当地乡、村、社群众进行热烈的讨论,9个民族乡和85个自然村4407人占民族乡人数70%左右;对散区的少数民族,采取了请代表参加等形式,通过重工业的鞍钢厂、煤矿、电力生产木头造纸厂、和轻工业纺织厂、武汉、长江大桥等建设情况参观传达和热烈讨论后,使我县广大少数民族兄弟深深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伟大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觉悟,认清了社会主义的前途,扩大了眼界,不但克服了地方民族主义的狭隘思想,而且在汉族人民中某些大汉族残余思想也得到克服清除,加强和巩固了民族紧密的团结,明确走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自己幸福繁荣和发展。我县少数民族多半住居在老区、山区,人口分布较为稀广,交通较为不便,生产形式上男女同等,虽与当地汉族相差不远,但耕作梯田较多,费工较大,收入较少,生活极苦,因由文化不发达,政治思想较低。解放后,由于党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当地党政重视民族工作,进行多方面工作与帮助,在思想觉悟、生产发展等各方面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同程度思想狭隘,对新社会建设和改造部分不容易接受。通过这次传达上述现象有了很大改变,取得收获。通过这次参观传达祖国建设成就,以代表亲自讲过见过的活人活事,他们提高认识,按本民族语言对他们传达、教育。如北山民族乡70岁的兰伏金说:“共产党真对我们山客无限关怀和照顾,我今年70岁,这次才见到自己亲人去京见领袖”。九仙民族乡妇女钟洪莲说:“过去去京的人都是有才有势的人,还见不到皇帝。今天我们山客都见到了毛主席”。兰清利说:“毛主席真是用心培养山客,给我们自己的人看祖国建设事实,回来教我们,我们再搞不好生产怎样能对得起党和毛主席”。北山民族乡雷顺昌认识到重工业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根源。他们:“没有钢厂那么大,产出铁钢给我们农民制造农具,是没有办法生产的,工农真是兄弟,我们要多产粮食,首先保证工人兄弟有饭吃,然后自己吃才对”。南岗民族乡钟秀全说:“我没听到参观传达前,认为肥田粉是人粪造的。现在才懂得肥田粉是化学一种肥料,这是共产党给我们想办法增产的,工人真是辛苦帮助我们增产,我们过去保守思想,山客住在山上耕的梯田就不能种双季稻,再努力一年总是那么多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通过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榜样传达后,使他们感动,联系了本民族的关系和特点暴露出畲、汉民族之间互相轻视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状态,认清了大汉族的界线,并表示今后要畲、汉两族紧密团结。雷东畲族乡雷元顺说:“我们过去认为汉族人民轻视我们,骂我们,都是大汉族主义思想,我们少数民族自己遇事也时常骂汉族人民‘吓佬、吓佬、屁股生马草’(指汉族人生尾巴的意思)。划分民族乡时还不给汉族参加民族乡内,现在认识到畲、汉族都是一家人,骂汉族人民也是不对的,更不该盲目要求自办农业社了”。同时,在听众中汉族游德通也说:“汉族过去是由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下,是有轻视和侮辱少数民族兄弟,这是不对的,今后应加强团结搞好生产”。
  通过传达,不但畲族干部思想提高了,而且在农业社广大社员群众也坚定了走合作化道路和提高生产积极性。如际头乡党支部和农业社都订出工作和生产计划、制度、保证统购不留尾欠、冬耘和冬耕1558亩地要及时完成,并表示加强民族团结,自己本民族以身作则教育本民族克服保守和狭隘思想来完成生产及各项任务。
  宁德县人民委员会民族事务科
  [138—2—783]
  福安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返籍传达工作情况的报告
  (1957年12月24日)
  (57)县民族字第1407号
  一、简况
  我县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团畲族代表2人,于10月中旬返县后,向县领导作了简要的汇报,并作传达计划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协助代表进行传达,本委事先给各区下了通知,预先安排好各乡传达时间。在20多天中2个代表分别到过下白石、甘棠、溪柄、木洋等4个区,11个民族乡,7个汉畲族什居乡(镇)。使这些偏僻的山区人民直接听到代表传达的有5150人,其中汉族800人、畲族4350人,机关团体干部500人,各村派选代表参加的365人。在传达的同时又访问了山区和老区,并了解了一些工作情况。通过这次代表传达亲眼看到的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各民族的团结亲密无间等情况后,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思想认识,对当前粮食统购统销,收贷款,认购公债等工作以及冬季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传达的方法与内容
  首先,是根据少数民族分散的特点,一般都在较大的村开群众大会,吸收邻村群众参加(或选派代表),由于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东西,结合当地、当前农村由远到近实际来进行传达、教育。白天还深入田间以个别漫谈。主要是结合当地工作情况,在不妨碍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了解些民族工作情况,研究些有碍当前工作的问题。
  传达内容主要是:1.以这次代表到祖国各地所参观的几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从各方面进行传达。如鞍山钢铁厂、露天煤矿、丰蒲水电站、吉林造纸厂、肥料厂、农业机械厂、长春橡胶厂、上海国棉二厂等轻工业的建设,生产情况及这些矿厂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2.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我们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如我国能自制飞机、大炮、火车头等,苏联帮助我国建设很多工厂和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在国庆观礼台上,50多个国家来宾,还高呼了毛主席万岁。3.党和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发展情况,结合周总理录音报告与乌副总理的传达报告,宣传民族政策,批判大汉族和地方民族主义以进一步达到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三、通过这次传达主要收获是:
  1.进一步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热忱。他们都普遍反映,少数民族上北京,真如铁树开花。如长山畲族乡干部和群众听说代表到来传达时,写道:保证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欢迎代表到乡传达标语到处贴,并放着鞭炮迎接代表。凤洋畲族乡半村妇女说:“我们过去不敢出天门下,今天能上北京,是共产党对我们的爱戴,再忙都要去听代表传达。”木洋村群众反映说:“山客能上北京,真是翻天覆地,毛主席对我们这样关心,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该村农业社垮台了1年,现又重新办起来了。每个地方参加传达会的人数也比别的会多,甚至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来参加。山岭的畲族乡财粮钟寿建,还在传达会上表示决心要搞好乡里各项工作,争取上北京见毛主席。现在该乡已是甘棠区中心工作的模范乡,区委通报表扬2次。
  2.使群众认识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推动了卖余粮和认购公债、冬种等任务。如王溪畲族乡兰祥太听到鞍钢有10万工人在艰苦地劳动,产出的各种钢材能供国内1400个建设单位的需要和上海市每天要吃粮10万担的时候说:“我们要节约一些,多卖粮食给国家支援城市工人建设。”该乡在12月8日送余
  粮高潮中,数量就达450多担,占全区(木洋)23个乡的第6位。长山畲族乡马山农业社雷庆元小队18担余粮,在传达会上就保证3天完成。山岭畲族乡钟石利几年来不卖余粮,今年早就完成了卖余粮任务。
  3.使山区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山区发展远景,提高了生产信心。通过山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的教育后,他们都表示今后要大力发展山区经济如半岭畲族乡党支书听到林木可造纸时,说:“我现在有决心来领导全乡群众造林,开辟多种经济生产。”林洋畲族乡钟志佺说:“以前叫造林,有的青年不听,现在懂的木柴能造纸,真是宝了。”谢助司说:“林业,茶业发展都很重要,我今年一株茶叶采来能值8元哩。”
  4.进一步加强了汉、畲族的团结。如燕洋建立民族乡后,有些少数民族还存在些地方民族主义思想,认为汉族欺负人,党小组长不给汉族当。钟恩弟等还提出:“民族乡未达到自治的目的,要把乡人委会牌子的畲族二字去掉,否则,要划到他乡。”等等。弄得汉族干部重不敢说轻不敢讲,工作难于进行。代表到乡分别召开群众,村干部、乡主干会议,传达了延边朝鲜自治州的发展情况与乌副总理的传达报告后,也互相展开批判了大汉族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调和了不团结现象,现在汉、畲族干部工作也比以前积极起来,乡里情况也有好转了。山岭畲族乡财粮过去曾说:“汉族工作组态度不好,不要他领导,要民族干部领导。”通过民族政策的教育后,提高了认识,现在和工作组关系已好起来了。党支书钟学先说:“我们没文化,工作经验少,还要向汉胞兄弟学习,他们在本乡占少数,今后要多照顾些。”木洋镇以前有个别汉族群众看少数民族不起,现在对畲民也尊重起来了。
  总之,这次传达工作收获是很大的。但由于中心工作忙,时间紧,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还有5个区未去,现已经去的地区,有的小村也没有普遍去。今后还要抽出一定时间再到未去的地区进行传达,使散居的少数民族也能听到一次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情况,以提高他们政治觉悟,努力建设山区。
  福安县人民委员会
  [138—2—783]
  畲族代表参观团雷仕安代表在顺昌县进行传达的情况报告
  (1957年12月20日)
  顺民字第304号
  省民政厅、南平专署:
  一、雷仕安代表在12月10日至12月20日,配合民政科干部1人,先后在我县畲族居住区域,余垱、上凤、石溪、沙垱、际会、谢屯、谟武、城关、吉舟、井垅等10个乡镇36个村,进行广泛传达报告,10个乡镇有畲族461户2336人,到会男女老少听众共1109人,许多老人平常少有参加开会的,这次亦爬山越岭赶来听报告,中年妇女背着小孩争着来,会场一片热闹,是解放以来少有过的。
  许多人在听取雷仕安代表报告参观过的全国40个大工厂,20个福利事业单位,以及民族政策,周总理的合作化录音报告,传达后,都齐声带笑地说:“真了不起,国家建设成就这样伟大,在传达报告中,会场肃静,连小孩亦被吸引住,雷仁安代表传达时,说的是畲族话,因此,听众接受的十分清楚,在上凤乡双口坑村90多人听众一再要求多讲,再而三地表示不会耽误生产,而且连续保证要加倍搞好生产,来答谢党和毛主席对畲族人民的关怀。谢屯乡坊坑垅村70多人听了传达报告后,非常感激,说“毛主席领导真英明啊,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旧社会里畲族人被人看不起,抓丁派款诸事吃亏,受统治,现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真正是各民族平等,一视同仁,这次雷仕安代表出席中央畲族代表参观团,亲眼看到国家各方面建设伟大成就,单旅费1人就花了1000多元,这是旧社会里梦想不到的事,是我们畲族人民的光荣。”次日离别时,20多人一直送到1里多路。上凤乡八斗种村,姑娘们以最亲近的待客方式来接待雷仕安代表,唱山歌、唱过夜半12点多,欢呼共产党的伟大,我们一再催促,才欢乐散会。
  雷仕安代表此次在全县各畲族居住区域的传达报告,是给畲族人民本身的一次生动教育,很多人说平常工作组,乡干部给我们宣传国家建设成就,多少都有些不相信,现在听了雷仕安代表传达报告后,全都相信了,鞍山钢铁厂,工人10多万人,顺昌县全县人口只75000多人,比全县人口还更多,加上工人家属,人口更多得不得了,我们要更加搞好农业生产,支援工人老大哥。
  未传达报告前,有人挖稻根怕冷,通过传达报告后,了解了抚顺凤凰煤矿工人是在1000里深的矿井下,里里外外地扛木筒干活,做事比农民苦,畲族群众很快地趁冬种完成,开始了挖稻根。
  对民族政策的理解,都懂得了先对自己严对别人宽,然后,与汉族群众才会团结的更好,际会乡洋百洋村,畲族社员原来有意见,有人主张说分社,现在改变了主张,转为积极提意见,帮助社内搞好经营管理。
  二、在巡回传达报告期间,结合了畲族人民生活情况的调查,通过检查,了解到畲族人民由于有传统的良好劳动习惯,生活水平不比当地汉族低,谢屯乡坊坑垅村18户人家都并排的盖起新房,因为房屋盖得新式,畲族人民叫它为“洋楼”,我们访问他们时,畲族群众感激地说:“盖这洋楼,好在毛主席领导下,我们办到了杉木,才盖起的”。但是,畲族人民究竟家底空,这是旧社会的统治给他们造成的,我们每到一个畲族居住地,发现没有1座较好房屋是旧社会里盖起的,有的家庭人口多劳力少,现在居住的房屋,仍是竹料杉皮瓦,破烂不堪,因此,结合此次传达报告,全县拨出2000元救济款,专门救济畲族人民无法置瓦盖房的困难,受救济者有41户,2000元折买瓦片约15万片瓦,救济款是在现场民主评定,受救济者最少不低于1000片瓦,评定通过后,不直接发款,而由乡人委会或农业社统一购买瓦片,并由生产队里劳力互相帮助,领挑瓦片。
  三、畲族群众的意见反映:
  1.上凤乡建凤农业社,畲族社员反映:①畲族社员山垅田多,工粗,汉族社员的田宽,同样一天时间,汉族社员能赚10来分,畲族社员只赚5.6分,有吃亏②五六年,建凤社120多户,24户汉族社员各超支100元以上,100元以下超支亦很多,畲族社员不但没有超支,反而分了红拿不到钱③汉族社员古怪,稳产小麦1600斤,私自平均分配到户④汉族社员造林,是造一片荒一片,只顾赚工分,不顾长远事。
  2.余垱乡6个畲族村要求接电线点电灯,装灯四、五十盏,接线距余垱主村只三至五里路。
  3.谟武乡松富垅村,畲族14户72人,原是1个生产队,因为五六年汉族社员超支户多,弄得畲族社员分红拿不到钱,于今年古历二月向脱离农业社,单独一个队生产,现在要求谟武乡农业社把账算清,拿回分红的款。
  顺昌县人民委员会
  霞浦县畲族参观团代表向群众传达情况汇报
  (1958年1月7日)
  畲族参观团代表雷康灼、雷神朱传达情况:
  畲族代表从8月17日赴京参观了我国伟大的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参加了国庆节观礼及毛主席接见等活动,都受到了当地领导机关热烈欢迎和亲切的招待。在11月9日回县后,经县委研究决定抽出民族科干部2人协助代表到各乡进行传达。11月18日开始至29日整整经过10天时间,传达了青坛、马洋、溪边、草岗等20个乡,又有自然村单斗、南洋山、堂垅岗等村听传达的群众,有畲族2806人,其中妇女933人,汉族1023人,计3829人,代表以到乡村传达都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现将传达情况如下。
  (一)传达方法
  这次代表传达方法:是县妇代会,区扩大干部会,乡扩干会、群众大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所在地吸收干部、小型座谈会、个别漫谈会等进行宣传。
  (二)传达内容
  ①几年来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各个兄弟民族团结的友谊合作,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不断地巩固祖国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特别说明朝鲜族黎民农业生产合作社,讲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宣传教育提高集体化的信心。
  ③参观团在北京参加了国庆节观礼以及毛主席的接见的活动,同时结合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的目的,说明少数民族解放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对比和变化,提高阶级觉悟。
  (三)主要收获
  ①通过传达进一步提高畲族和汉族人民政治觉悟,体会到党和政府领导下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如里马乡兰兰妹说旧社会妇女被人家看不起,连讲话的权利也没有,现在有了毛主席领导,畲族人民才有机会到北京参观了伟大的祖国建设,多么光荣的。同时他还鼓励20多个妇女要积极工作,就有机会看到毛主席和国家建设。
  ②鼓舞他们生产工作积极性,如水坑乡兰桂梅听到畲族人会看到毛主席感激说,看到你们来了高起3尺,拥着代表雷康灼我们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你真是光荣了,要向你学习,同时鼓励本村社员的生产积极的信心。
  ③积极投入明年大生产的高潮,如涌山乡妇女雷梅娇说听到代表传达,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到工农联盟关系,懂得工人劳动生产和农民对比相差很远的工厂劳动的任务很繁重的,从今我们要把农业社巩固起来,积极地带头社员投入明年生产运动,增加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妇女表示坚决走合作化道路。
  ④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和友爱合作关系,如上水乡兰石清反映过去认为少数民族没有前途,闹不团结思想落后当干部怕困难,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今天听到代表传达才懂得国家统一人民团结,互相学习,才会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如兰奶金接着说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就能建成一个牢不可破国家巩固国防,解放台湾。我们今后应该积极工作,锻炼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共同一道来建设祖国。
  ⑤通过传达进一步提高畲族群众觉悟性,深刻体会到解放后他们政治经济文化大大提高生活改善,如草岗乡妇女雷廷妹说过去一家三人整天劳动都被反动阶级剥削迫得无衣无吃,解放几年来生活改善,现在不但政治地位提高“吃穿不愁”。普遍反映说过去我们被人家看不起,现在畲族人民能去北京看毛主席,参观许多省工业建设,只有共产党领导才有。小马乡钟昌海说过去少数民族被反动压迫得生活象牛马一样,同时抽丁派款逼得无路可走,几年来党和政府领导下能有今天光荣的称号,这是畲族人民从祖宗历代以来是很少见过的事实。
  (四)存在问题
  这次传达主要问题是农业当前生产秋收大忙阶段,宣传不够全面,付村宣传差,有的乡要求传达,有的自然村迫切要求如牛胶岭乡半月里群众特别是老人要求到他村去,崇儒乡后地村要求寻口不能去。
  时间短,宣传不透,只走重点乡,副点乡极为迫切要求。在这次代表传达时,还是代表要求到少数民族地区传达提高他们政治觉悟。
  霞浦县人民委员会
  [138—2—783]
  福建省民政厅报送参加国庆观礼的少数民族代表名单
  (1959年9月15日)
  民族字第215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务院直秘齐字第131号组织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的通知奉悉。现将我省参加观礼人员名单报请备查。
  此外,遵照中央指定我省选派观礼团团长1人,经我们研究拟由我厅主管民族工作的副厅长秦子厚同志担任,请予查核。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报告
  (1959年12月31日)
  (59)民族字第3362号
  主送:省人民委员会、并叶副省长、刘副省长
  抄送:省委统战部
  根据福安、福州、福鼎、霞浦、宁德等民族工作部门和少数民族中代表、干部今年多次向我厅提出:要参观中央民族文化宫和建国十年全国工、农业建设成就展览,进一步学习民族政策,学习先进,开阔眼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要求省组织少数民族到北京等地参观学习,同时中央民委也希望各地组织参观。据此,我们认为:(一)组织少数民族参观活动是宣传民族政策和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良好方式之一,也是对少数民族最实际的形象化的一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十年来,中央曾三次邀请我省少数民族29人参加国庆观礼和各地参观,对他们提高觉悟启发很大,回乡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传达后,亦大大鼓舞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信心与决心,推动了各项工作,增进了民族团结,但我省没有单独组织过少数民族参观团,尚不能满足少数民族的要求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需要;(二)中央民族文化宫目前主要展出建国十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是向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实际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政策的宣传学校。同时从今后11月起各省(市)自治区已先后组织大批少数民族赴京参观;(三)目前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正以保卫总路线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结合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在此期间组织参观,使这项教育工作更加实际、深入,有利于发动少数民族人民克服右倾保守,鼓足更大干劲为1960年工、农业生产继续跃进而努力奋斗;(四)从时间上我们认为在春节后,3月上旬前较为合适。
  其次,参观人员,我省有畲、回、满、高山等少数民族13万余人,分布全省41个县(市),150个人民公社,为照顾这种分散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计划组织各少数民族中工、农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少数民族干部和在少数民族中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人士共70人;参观的时间,计划2月10日出发,3月上旬结束为期1个月左右;参观重点和地区,主要以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工作十年成就为主,结合参观全国工交,农业建设十年成就和上海、武汉有关工业和我省民族工作有关方面的建设等(如民族学院等)。
  以上报告当否,请予指示。
  [138—1—768]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我省组织各少数民族参观团请予协助有关事宜
  (1960年1月12日)
  (60)民族字第0206号
  主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抄送:上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湖北省人委民族事务处
  我省决定1960年2月组织全省各少数民族参观团共72人,赴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参观学习。现将有关请予协助安排事宜如下:
  一、参观活动地点与时间:初步定1960年2月10日由福州出发。11日到达上海,在上海参观5天(2月12日至2月16日);2月18月到北京,北京参观12天(2月19日至3月1日);3月3日到达汉口,在汉口参观四天(3月4日至3月7日)。到达上述地区请协助安排食宿及参观项目。
  二、交通工具:备大客车2辆,小轿车1辆。
  三、经费开支标准:伙食每人每天1.2元,副食品价格较高地区每人每天不超过1.5元,公什招待每人每天0.20元,房租、水电、交通费用按实报销,文娱活动每周两次为原则。
  四、具体生活接待事项到达前一天告知。
  以上各点当否,请予指示,并望批转各有关地区。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省各少数民族参观团名单
  团 长:郭金堂 男 37 山西 汉 福建省民政厅副处长 党员
  副团长:兰大铿 男 57 福州 回 省人民代表、福州清真寺董事长
  副团长:雷大钗 男 33 霞浦 畲 省劳动模范、省人民代表
  团 员:雷美英 女 49 尤溪 畲 省人民代表、大队党支书 党员
  雷长金 女 33 光泽 畲 妇女生产队长 党员
  雷忠金 男 27 建阳 畲 生产小队长 党员
  兰良金 男 25 清宁 畲 生产大队长 共青团员
  雷玉明 男 20 清宁 畲 生产大队长 共青团员
  兰 香 男 32 长泰 畲 县政府委员、公社武装部长 党员
  兰兴永 男 20 永安 畲 电工、先进生产者 党员
  兰乌仁 男 24 晋江 畲 马甲大队副大队队长 党员
  兰开英 男 28 连江 畲 公社副社长 党员
  雷千金 女 33 连江 畲 溪利大队副大队长 党员
  钟礼宝 男 40 连江 畲 县民政科科员 党员
  雷瑞清 男 20 永泰 畲 农业积极分子 共青团员
  兰财义 男 36 闽侯 畲 生产副大队长 党员
  雷金丕 男 24 仙游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贤图南 男 33 福州 回 市民政局副科长 共青团员
  何恒兆 男 28 福州 满 先进生产者 党员
  殷世镛 男 48 漳州 满 先进生产者 党员
  郭有明 男 65 惠安 回 县人委委员、县政协委员
  雷茂明 男 28 南平 畲 生产大队副支书 党员
  雷全波 男 28 建瓯 畲 生产队长 党员
  兰兴法 男 24 古田 畲 农业积极分子 共青团员
  雷将生 男 27 顺昌 畲 大队党支书 党员
  雷高明 男 34 三明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兰志标 男 46 沙县 畲 县人委委员
  钟福盛 男 38 华安 畲 大队会计
  兰石古 男 34 漳平 畲 大队副队长
  钟生发 男 47 漳平 畲 生产队长
  兰香梅 女 31 罗源 畲 大队妇会主任 党员
  雷志育 男 35 罗源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兰生土 男 28 罗源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兰兴德 男 45 罗源 畲 县民政科副科长 党员
  雷左莲 女 33 福鼎 畲 大队妇女干部
  雷志满 男 28 福鼎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雷梓贤 男 36 福鼎 畲 生产小队长 党员
  兰进贵 男 26 福鼎 畲 大队团支书 共青团员
  邱梅清 女 26 福安 畲 县人委干部 党员
  钟老英 男 32 福安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雷石顺 男 38 福安 畲 大队党支书 党员
  雷森春 男 27 福安 畲 管理区文书 党员
  雷石龙 男 23 福安 畲 大队党支书 党员
  钟金凤 女 21 福安 畲 副小队长
  兰亦法 男 36 寿宁 畲 公社副书记兼社长 党员
  钟寿清 男 25 寿宁 畲 党支部组委 党员
  钟炳清 男 40 寿宁 畲 生产小队长 党员
  雷伏全 男 28 福安 畲 福安专署民政局干部 党员
  魏君沛 男 22 晋江 汉 民族中学教员 共青团员
  钟承库 男 55 周宁 畲 公社调处主任 党员
  钟吉灼 男 46 周宁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钟秀全 男 25 宁德 畲 公社油茶场工作 党员
  雷坛波 男 26 宁德 畲 大队党支书 党员
  钟后金 男 27 宁德 畲 公社党委工作 党员
  钟银兰 女 32 宁德 畲 副大队长 党员
  兰慈德 男 39 宁德 畲 大队党支部书记 党员
  钟品改 男 34 霞浦 畲 副大队长 党员
  雷利庄 男 46 霞浦 畲 大队种子站长 党员
  钟大妹 女 48 霞浦 畲 生产队长
  雷能云 男 36 霞浦 畲 副大队长 党员
  郑益乱 男 28 闽侯 汉 南平专署民政局干部 党员
  雷石生 男 34 邵武 畲 生产大队长 党员
  马玉贞 女 28 邵武 回 县商业局工作
  兰承场 男 38 安溪 畲 生产队会计
  雷鸣扬 男 32 福安 畲 省民政厅科员 党员
  黄秋润 男 31 泉州 回 泉州市人民代表
  雷细弟 男 30 福安 畲 大队党支书 党员
  雷霖其 男 35 福安 畲 福安专署民政局干部 党员
  兰维送 男 38 罗源 畲 县商业局干部 党员
  编者按:共66人,其中畲族58人(女8人,党员48人,团员5人),回族4人(女1人,团员1人),满族2人(党员2人),汉族2人(党员1人,团员1人)。
  福建省民族参观团在京参观活动日程
  月 日 星期 上午 下午
  2月13日 六 抵京
  2月14日 日 休息 颐和园
  2月15日 一 石景山钢铁公司
  2月16日 二 民族文化宫 同上
  2月17日 三 农业展览会
  2月18日 四 农业展览会工人体育场
  2月19日 五 报告座谈会
  2月20日 六 十三陵
  2月21日 日 军事、历史博物馆
  2月22日 一 故宫 休息
  2月23日 二 离京
  [138—1—810]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少数民族赴京参观团的通知
  (1960年1月15日)
  民族字0228号
  南平、福安、闽侯、晋江、龙溪、龙岩、福州等专(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爱国教育。学习先进,克服右倾保守,鼓足更大干劲为1960年工、农业等生产继续跃进,增强民族团结。扩大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经中央民委会同意,我厅决定组织全省各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参观学习工、农业建设十年成就各地经验,民族文化宫,人民公社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团的成员与人数:主要组织我省畲、回、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中政治可靠的工农业劳动模范,各先进工作者,民族工作干部(包括统战部门作民族工作的干部)和适当吸收在少数民族中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人士(如福鼎兰清魁、福州兰大铿)等代表人物70人(畲族60人、回族7人、满族1人、高山族2人)。
  二、各专(市)名额的分配:福安36人(畲族),闽侯5人(包括闽清、闽侯、连江、永泰等县的畲族),南平12人(畲族10人包括南平、古田、尤溪、沙县、顺昌、建阳、邵武、光泽、三明、回族1人系邵武、高山族1人),晋江6人(畲族3人、分布晋江、仙游、安溪,回族3人、分布泉州、惠安),龙溪2人(畲族分布长泰、华安),龙岩5人(畲族4人分布永安、宁化、漳平、高山族1人),福州四人(回族3人,满族1人)。以上名额分配中妇女应占1/4。
  三、参观人员应是身体健康,无严重传染疾病和不适合参观活动的孕妇。参观出发时应备足寒衣和随带日常生活用品,并每人随带全国通用粮票35斤。
  四、参观时间与报到日期:预定1个月参观活动,并于2月8日到我厅报到,10日由榕出发。
  五、旅费开支:各地代表来榕旅费由各所在县(市)人民委员会负责,参观期间费用由省负责。
  六、参观人员在参观学习期间家庭生活有困难者,各县(市)人民委员会给予酌情补助。
  以上各点希即研究进行,并望1960年1月25日前将参观人员名单报送我厅。
  [138—1—810]
  福建省各民族参观团工作总结报告
  (1960年4月15日)
  (一)
  (上略)
  在参观过程中,同志们情绪非常热烈饱满,认为党这样关怀,教导我们。当前生产工作这样紧张,能组织上北京各地参观是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胜利完成党所交给的参观学习任务,以便回去更加鼓足干劲更好工作。在车船上各组都主动组织漫谈,夜间相互校对整理笔记,有的同志病了仍然坚持参观。年青人沿途尽情欢唱“山歌”,老年人一路吟诗感谢党,在一个多月的集体生活中,同志之间发挥了互助互学精神,组织性、纪律性也表现得较好,因而,参观活动中自始至终基本上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二)
  这次参观学习,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全团同志在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上都取得很大的收获。福安县畲族雷石顺说:“这一个多月比我在党校学习一年收获还要大”。有的同志说“过去像井里蛙一样只看那样小的天”,有的说:参观后好像“身高三丈”“眼睛更加明亮”了。具体谈起来很多,主要的共同的收获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家通过听取中央民委谢副主任的民族工作传达报告及参观了十年来民族工作展览、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受到一次深刻的民族政策教育。一致认为十年来少数民族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汉族老大哥的帮助下,已根本改变了旧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面貌,各级人民之间的团结、进步、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关系已不断增长,深深体会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和正确,从展览馆中陈列的具体资料证实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干劲冲天,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同志们座谈中还联系了实际进行对比。
  邵武县畲族雷石生看到展览会回忆自己旧社会家破人亡的痛苦经历激动地说:“旧社会到处是黑暗,我一家六口,无法生活,一年中卖了两个弟弟,母亲也被‘典当’,祖母做乞丐饿死在外地,父亲折磨病死,剩下我一人被国民党抓丁拉走……。新社会到处是光明大道,政治、经济翻了身,结了婚,兄弟团聚,当上干部”。三明市雷高明说:“解放前我们头上还多一座‘大山’,连姓都要被迫改与汉族同姓”。晋江畲族蓝乌仁说:“反动派统治时,我村90%以上是文盲,解放后党对我们大力培养,全村110人政府就特地办了一所民族小学”。南平专区小组座谈归纳“十无”和“十有”,即: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十无”即无地位、无权利、无吃、无穿、无文化、无交通、无工业、无生活、无卫生、受灾害无人管;解放后“十有”,即有党领导关怀、有地位平等、有民族干部、党团员、有汉族大哥帮助,有生活资料、有吃穿、有工业、有交通、有文化、有卫生工作人员。参观座谈中,同志们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和汉族人民的帮助下,才能取得繁荣、发展和进步。宁德县钟银蓝说:参观后我明确了要搞好工作必须四大依靠:依靠党领导、依靠民族团结、依靠汉族帮助、依靠自己干劲。他以自己炼钢铁的例子来说明依靠汉族同志的帮助的重要,他说:“58年大炼钢铁时,我们三天三夜炼不出铁来,结果汉族工人支持了我们,第二天就出铁五十多担。再如乡里没有财粮员、小学校长,都是请了汉族同志来才解决的”。有不少同志还检查了自己狭隘思想,霞浦县畲族雷能云说:“去年党委决定我村与汉族并村,我不同意,主要是我们每年茶叶多收入千余元,怕吃亏。这次认识了并村是更好取得汉族帮助,回去后我一定带头贯彻”。同志们看到西藏展览馆对那些反动分子妄想破坏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的罪行以及对劳动人民来用剥皮、挖眼等毫无人性的暴行感到无比愤怒,同时也为今天西藏同胞的新生活和加速民主改革而感到高兴。
  第二,大家通过参观,看到了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发展而感万分的兴奋和自豪。全团69位同志中,有44位从未出过省,其中有12位连县还未出过,这些同志说:“过去我们听讲祖国地大物博,究竟有好大好多不知道”,光泽县畲族妇女雷长金到北京时问:“火车走了几天,快到边疆没有?”经同志讲解后,她自己也笑了。永泰县雷瑞清算了一算,这次路经8省,火车、轮船共走了几天几夜,还未走遍全国的一半。他讲:“现在可知道祖国多么大了”。大家看到首都宏伟壮丽的十大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等都是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建筑起来。这些足够说明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正确与伟大。福安畲族雷石顺原先不大相信长江大桥这样宏伟,在桥上往江中一望,他说:“真不简单,一阵风刮过来,我腿都会发麻“!晋江专区小组同志反映:泉州著名的洛阳桥有一段神话传说是状元请神仙造的,看了长江大桥比家乡桥大万倍,简直无法比拟。蓝香同志激动地说:”“要说神仙,共产党就是神,劳动人民就是仙”。看到:“水像海洋一样,堤像公路一样”的十三陵水库,“铁水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的武钢二号高炉,人可以在上面打蓝球的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大龙门铇床,看到上海发昌机器厂、永鑫无缝钢管厂等里弄工厂从小到大,从土到洋,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蚂蚁啃骨头。这些都是使我们具体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规模的巨大和速度的飞速以及党和毛主席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采用两条腿走路的一套方针等等的伟大与正确。同志们还更兴奋地看到本省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建设事业同样地突飞猛进,参观了我省“绿色金库”公社的森林区、建溪水库工程、古田水电站、三明钢铁基地以及福建省工农业展览会等也给我们极大的教育和鼓舞,省人民代表雷美英(畲族)说:“古田水电站地下厂房像中百公司那样高大。将来建溪水库规模我更不敢想像了,那一定会更大。”惠安县政协委员、回族郭有明老先生说:“在党领导下,福建才真正是人有福,地有宝”。蓝兴德说:“三钢轧钢像麦芽糖一样灵活转动”,蓝开英说::“原来我省也有了工业基地和伟大工程,再不是空白点了”。大家从省农业展览馆中看到地瓜王186斤半,看到地质馆本省山区物产丰富,资源众多,矿产有66种以上,都非常兴奋。
  [=此处为插图(畲族参观团在参观无缝钢管厂)=]
  第三,大家通过参观了许多工厂和革命军事博物馆,上海工人文化宫,革命斗争展览馆等进一步领会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受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团85%都是来自农村,在家乡又从未见过这些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认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片面的、糊涂想法看法,参观后座谈中不少同志都主动、自觉地暴露或批判了自己错误思想和表示了态度。许多同志过去都认为“工人在城市工资多,劳动轻,生活享受舒服”,这次参观,看到武钢、三钢工人在熊熊烈火的钢铁炉旁,熏得又红又黑,满头满身大汗,看到机床、锅炉等现代化工厂吊车飞来飞去,机声聋耳震心,棉纱厂白花轻飘,空气干燥,看到工人敢想敢干,技术革新及提出:“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晴天当一天半,电灯底下当白天”等口号为武钢大吊车原先五个月才能安装好,大跃进,工人干劲大,只用八天就装好了。这些同志反映:
  “参观后我才算心服口服”。仙游县雷金丕说::“原来工人劳动比农民强得多,工人这样干劲,我们甚至晚上开会还叫苦,太惭愧了!”宁德畲族钟厚金说:“我在党校学习时,对称工人为老大哥一直思想闹不通,认为不是农民生产粮食,工人吃啥?现在使我明白没有工人老大哥帮助,农民就不能翻身,生产也不能发展”,他表示今后搞粮食统购统销任务一定坚决完成,“就是我们吃两顿稀饭也要首先支持老大哥”。大家表示一定要好好生产,多生产粮食,副食品支持工业和城市。
  第四,大家通过参观全国农展会、浙江省农展、马桥公社等,加强了对人民公社优越性的认识,同时也学习先进地区丰产经验,在生产实践中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畲族钟福盛说“农展馆内容丰富具体,明显地证实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蓝成场说:“农展会所看的先进事迹也都是我们取经的东西”。大家对上海市郊马桥公社250元办起的化工厂、白手起家的电工厂等感兴趣,表示要好好学习他们社办工厂的先进经验。霞浦县畲族钟大妹看了各地丰产指标和措施后,感到自己保守了,表示一回去立即修订原生产计划,学习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每亩水稻要收1200斤,每亩平均养猪2头至2头半,创造奇迹,争取再上北京见毛主席。
  (三)
  这次参观学习,也充分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教导。许多同志说:“我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还很小而党和政府花了许多钱,组织我们上北京各地参观,回去一定要鼓足干劲,做好生产工作来报答党和人民”。更令人永远难忘的,在北京参观期间,刘主席、朱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我们,同志们有的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有的兴奋得一夜睡不着。泉州市回民黄秋润说:“这是千金万银买不到的最大荣誉,不好好工作就太对不起党”。参观团到达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等地时受到了中央民委各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接待,事先都为我们准备安排好参观内容及一切生活问题。在本省期间,省委、省人委首长还给我们作了指示,这是我们能够胜利完成党所交给的参观学习任务的首要保证。同志们通过这次参观,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深深地感激党的关怀和教导,表示坚决依靠党的领导,表示回去好好向群众传达,加强民族团结,做好各项工作,连江县畲族妇女雷千金说:“我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向那里我就奔向那里”。如:闽侯生产大队长蓝财义(畲族)说:“今后工作再有天大困难,我也不怕,遇到困难我一想到主席的接见,我满身就有劲”。福州市满族段世镛表示:“我保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克服过去自由散漫作风,防止骄傲自满”。福鼎县畲族雷子贤表示:“回去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政策宣传工作”。宁德县同志保证回去发动社员实现山区每亩水稻1200斤,比过去超产三分之一,猪每亩实现2头。福安民族中学教师魏君沛(汉族)保证回去后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更好地为兄弟民族服务。此外,我们为了把这次参观学习的收获认真地积极地向群众传达,返省后,拟出了传达贯彻提纲。其传达方法,首先,要将参观收获向各级党、政领导汇报,按照当地党、政领导的指示和当前工作情况,召开一些必要会议或结合有关会议传达外,其主要是在实际工作,生产中随时随地向群众宣传,达到鼓舞群众的革命干劲,共同为1960年工、农业生产更全面更大的继续跃进。
  [138—1—810]
  福安专员公署民政局关于我区少数民族赴京参观团代表回县传达贯彻情况报告
  (1960年4月22日)
  (60)局民字第45号
  我区少数民族赴京参观代表一行33人于3月23日返县,各县对他们的参观活动感到满意,大力支持他们传达贯彻,代表回乡后,除向所在单位传达十年祖国的伟大成就,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和参观活动情况外,还以巡回传达,分片贯彻等形式结合当前的春耕生产向全区主要村庄的畲族干群作了传达,据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等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召开61次群众会,干部座谈会,有159个生产队11795人听取了传达报告,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从而给我区畲族地区的生产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通过传达讨论,提高了畲族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春耕生产起来了一定作用。福安县在城关、穆阳两个公社的华安、穆阳、仙岩、廉岭大队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方结合当前春耕生产,召开了760多人的干部会、群众会进行传达,对他们的鼓舞很大,华安大队原分配早稻任务600亩,仅接受480亩,强调山高水冷,没有种植早稻习惯,后通过传达回忆对比,大队长、会计当晚即进行土地站队、摸底,第二天即出工犁田耙地,同时派20多人到城关公社挑回谷种20余担,完成了党委分配600亩早稻任务。花生任务公社分配100亩,大队讨论了三个晚上认为只能完成40亩,传达讨论后即表示完成种植任务,出勤率从每天平均240人提高到297人。仙岩大队党委分配化肥厂,木炭厂、竹编厂20几天完不成,思想有抵触,传达后的第二天就派5人着手筹办,苦战3天,完成办3厂。穆阳公社的王溪、凤洋、金斗洋3个大队,经过传达派11人带木材、钢铁、粮食到40里外的少溪农具厂学习制造插秧机。王溪大队苦干1昼夜创办烤胶厂1所,同时该队还整顿了8所民校。
  通过传达祖国十年成就和民族展览会后,大家一致认为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在汉族的帮助下,在畲族地区和其它各地一样,已根本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面貌,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气氛和互助友爱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已不断的增长,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起了更大变化,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福安民族中学通过代表的传达组织全体师生讨论十年建设成就,使他们体现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和党对少数民族无微不至的关怀。该校还结合提出如何搞好工作和学习来报答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在讨论中同学们联系各县以及家乡的变化情况,福安县的同学说:“从福安城关几年来的变化,就可想象到全国各地的变化,刚解放时城关只有1条小巷,两个人一起走路就感到太挤,如今却焕然一新,有好几条宽敞的街道,大跃进后,还把街道重新整理,新辟2条街道”,“数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穷二白的福安山区,现在却博得全省甚至全国农、茶业生产现场会议的召开”。霞浦城关桥头里生产队社员雷奶康听了传达后感动地说:“党和政府这样关怀我们少数民族,我们坚决要完成今年生产任务并努力超额完成,争取上北京见毛主席”。溪南公社南门山村过去闹独立,通过传达解决了不正确的认识,加强了民族团结,在代表钟品政带动下大搞水稻试验田28亩,亩产指标5千斤,表示要多打粮食支援工人发展工业建设。福鼎县浮柳大队传达后在雷左莲同志的带动下,组织妇女专业队151人,3月1日仅一天时间就割草3650担,每人平均割草250斤,比前平均150斤增加60%。宁德县霍童公社九里大队传达后24个工厂保证2天办好。
  总之,各县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这次赴京参观代表们的传达,使之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地蓬勃发展着,过去梦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已成为现实,使他们更热爱祖国,进一步认识到党的领导一切革命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决走共产党的路,听毛主席的话,加强各族人民大团结,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以实际行动在生产、工作、学习岗位上做出成绩来报答党对他们的关怀。
  [138—1—810]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组织少数民族赴京参观团的通知
  (1960年4月30日)
  (60)省民捷字第2092号
  主送:南平、福安、闽侯、龙溪、龙岩、晋江等专署,厦门市人民委员会
  抄送:省委统战部、民政厅、台盟
  国务院直秘习字46号批转中央民委“关于1960年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为了配合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不断发展,实现今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除各省(市)区自己组织参观团外,中央今年还直接组织一批参观团,在中央组织的参观团中分配本省25名,要求6月6日到京。现将我省25名的名额分配和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名额分配:中央民委分配本省25名,除省留1名领队,1名行政人员外,照顾各少数民族和分布地区的原则,南平3人(畲2人、回1人),福安12人(畲族),闽侯3人(畲2人、满1人),晋江、龙溪、龙岩各1人(畲族),厦门1人(回),高山族1人(由民族厅会同台盟共同物色)。
  二、参观成员的对象:主要是县以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骨干,工农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在各种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及少数民族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身体健康,无严重传染病和不适合参观旅行的孕妇,同时,尽可能照顾过去没有去过北京的人参加。并望参观成员名单于5月10日前报省民政厅复查。
  三、经费开支:参观人员来榕报到旅费由所在县(市)人委负责,到福州后由省负责;参观人员如在参观期间家庭生活有困难者,请县(市)人委予以酌情补助。
  四、参观成员于6月1日到省民政厅报到,并随带45斤全国通用粮票,个人衣服、日用品等。
  此外,为保证集中精力完成参观学习任务,希望不要委托参观人员为机关、个人代买东西。
  以上各点希研究办理。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的通知
  (1961年6月24日)
  (61)省民刘字第2508号
  福州市人委、晋江专署、南平专署、闽侯专署、福安专署、龙岩专署:
  国务院3月15日批转中央民委1961年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的通知,为配合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干部和人民中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在国庆节到北京参观和观礼。根据国务院批转中央民委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计划,分配我省参加参观团的名额为10人(与上海、浙江合成为1个团,团长由上海选出,浙江、福建各选出副团长1人),于9月下旬到京(具体集中时间另行通知)。现将名额分配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名额分配:福州市1人(满族);泉州市1人(回族);南平专区1人(畲族);闽侯专区1人(畲族);福安专区4人(畲族)龙岩专区1人(畲族)。团长拟由省民政厅派1位领导同志担任,并配备1个工作人员,负责对参观团成员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以提高参观效果。
  2.参观团成员,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市级以下的少数民族领导骨干和工、农、牧业等各方面的先进人物,个别适当照顾中、上层代表性少数民族人士,并尽量照顾过去没有去过北京的人员。
  3.参观团成员,根据以上分配名额,由各地研究确定,参观团成员须事先进行体格检查,对因年老体弱、多病和怀孕等不适于长途旅行的人员,不要吸收参加。各地应于8月15日前将参观团的成员按过去规定手续报省审查。各参观团成员每人应携带30斤全国通用粮票,足够的冬天衣服和换洗的衣服及日用品。
  4.鉴于今年各地工作和生产任务比较繁重,参观团在京参观,参加节日活动后,即返回原地,不再赴其他地区参观,为此,请各地在与参观团的成员谈话时作必要的解释。
  [136—13—0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函告
  西藏、新疆、云南、福建(浙江)四个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外地参观
  (1963年10月14日)
  今年来京参加国庆观礼进行参观活动的西藏、新疆、云南、福建(浙江)四个少数民族参观团定于10月20日离京(西藏、云南两个少数民族参观团10月22日离京)分别赴上海、杭州、天津、西安各地参观,然后,分别返回原省、自治区。
  以上四个参观团共264人,其中:西藏70人,新疆73人,云南79人,福建、浙江42人。各团共有党员198人,共青团员11人。包括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僮族、苗族、彝族、满族、傣族、哈萨克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瑶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傈僳族、佤族、景颇族、锡伯族、拉祜族、布朗族、崩龙族、独龙族、怒族、阿昌族、畲族、普米族、门巴族、汉族等30个民族成份。参观团成员中,多数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领导干部,少数是在保卫边疆斗争中的民兵积极分子和模范人物,个别是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他们在京参加了国庆节庆祝活动,还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接见。参观了革命、历史、军事几大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及人民大会堂等几大建筑;参观了石景山钢铁厂、毛纺厂和两个人民公社;参观了空军、坦克、炮兵等国防设施;此外,还游览了颐和园、故宫、地下宫殿等名胜古迹。此次赴各地参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继续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阶级觉悟,进一步加强阶级教育和继承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教育。
  当各参观团抵达及离开各地时,请各地民委、交际部门的负责人出面迎、送。晚会按必要人数购票,不举行专场晚会。参观团的活动一律乘坐大轿车。
  经费开支标准:伙食费每人每天1.5元(包括管理费),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一天的早点可为西藏、新疆两个参观团加奶茶,费用每人按3角掌握(在伙食费以外开支)。杂项费用每人每天3角,包括茶叶、洗衣(洗毛料、大件衣服自理)、理发、报纸等杂支,纸烟费自理。房租、汽车、旅费、医疗(参观团中,个人的镶牙、补眼整容等性质的费用自理)等费用均本节约精神,按实开支。在各地所用经费,均请向中央民委会报销。请各地参照上述情况考虑安排接待工作为荷。
  附:有关省、区参观团名单一份,在各地参观的时间、路线日程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各参观团赴各地参观的时间、路线
  (上略)
  四、福建浙江省参观团
  10月20日离京赴河北省遵化建明公社
  10月21日——25日经唐山、遵化在建明公社参观共4天
  10月26日返天津
  10月27日——29日在天津参观3天
  10月30日离天津赴上海
  11月1日——11月4日在上海参观4天
  11月5日浙江省参观团离上海回浙江、福建省参观团赴杭州
  11月6日——8日福建省参观团在杭州参观3天
  11月8日离杭州返福建
  [138—2—1373]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工作情况的报告
  (1963年12月13日)
  (63)民族字第1605号
  根据中央指示,我省与浙江省合组一个少数民族参观团,共42人,我省21人,其中:畲族18人,满族1人、汉族2人,男15人,女6人,党员17人,团员1人。参观团的组成:来自福安、福州、霞浦、福鼎、宁德、罗源、连江、柘荣、周宁、寿宁、顺昌、建瓯、宁化、华安等14个县(市),团员绝大部份是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基层干部、劳动模范和历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团长系福安县副县长雷锦灼(畲族)同志担任。
  参观团于9月23日自福州出发,27日到达北京,11月13日返回福州,历时52天,整个活动除国庆观礼和在京期间参观外,还到唐山、天津、上海、杭州等地进行了参观。活动内容:1.参加了周总理的国庆招待宴会,“十、一”的观礼,中央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接见,听了中央民委负责同志的关于国内外形势和民族工作报告;2.在京参观了历史、革命、军事、民族博物馆、人大会堂、火车站、工人体育场、民族学院、看了飞机、大炮、坦克表演,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定陵;3.参观了北京的石钢、毛纺厂、市郊的四季青、红星人民公社,唐山的开滦煤矿,遵化县的建明(即王国潘)人民公社,天津的造纸,地毯、橡胶、自行车、卷烟、纺织机械厂;上海的化肥,重型机床,拖拉机、农业机械、手表、无线电、金笔、印染、搪瓷、塑料厂,杭州的纺织厂等20个轻、重工业厂、矿和3个人民公社以及十三陵水库等;4.在上海参观了工人文化宫,访问了南京路上好八连;5.在杭州游览了西湖等名胜古迹;6.在福州瞻仰了林详谦烈士墓,参观了玻璃厂。
  省民政厅召开了座谈会,11月15日下午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书记处书记钟民,副省长梁灵光等党政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成员并一起吃了饭。
  通过参观访问听报告,解决了不少思想认识,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工农联盟和阶级教育,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党和各族人民的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对祖国对党和毛主席更加热爱。(下略)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在省内参观的通知
  (1964年8月15日)
  (64)民族1600号
  福安、南平、闽候、晋江、三明、龙溪、龙岩等专署、福州、厦门市人委:
  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在少数民族人民中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以及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教育,为了促进各地区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别的地区经验,调动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经省人委批准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在省内进行参观学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代表人数:福安20人(女5人),南平6人(女1人),闽侯5人(女1人),晋江2人,三明2人、福州2人、龙岩1人、龙溪1人、厦门1人。此外,工作人员:福安2人、闽侯1人、南平1人。
  二、代表对象:主要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和工、农业劳动模范以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而且是政治上可靠,贫下中农,有代表性,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参观后又有口头传达能力,最好挑选过去未参加过参观团又没到过福州而且懂得普通话的。
  三、代表的选择,要注意身体健康,年老、体衰、多病、孕妇等不适于长途旅行不要吸收参加,不要带小孩。
  四、报到时间:9月18日。约参观半个月,须带粮票廿斤,和必要换洗衣服,有民族服装的必须将民族服装带来。
  五、经费开支:各地代表从乡到福州的旅差费由各县人委负责报支,到福州后及代表返回原地的旅费由省负责开支。
  以上各项请即研究办理,并望代表的名单,简历和先进事迹于9月5日前先报给我厅。
  [138—1—1209]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关于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的通知
  (1964年8月25日)
  (64)省民字7700号
  福安、闽侯、南平专员公署、福州市人民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配合对少数民族人民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以及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学习别地区的先进经验,调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通知,我省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10人,今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并组织参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名额分配:福安专区5人(内应配备能担任秘书工作的的畲族区级党员干部1人,妇女1人);闽侯专区2人(内妇女1人),南平专区1人(回族);福州市1人(满族);省民政厅1人。
  二、参观团的成员应当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基层组织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工、农业劳动模范,以及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
  三、各地在选送参观团的成员时,要注意成员的健康情况,要进行身体检查,凡年老、体衰、多病、孕妇等不适于长途旅行的人员,不要组织参加,也不要携带小孩。
  四、参观团成员须带全国通用粮票45斤和洗换衣服。还要携带必要的御寒衣物。有民族服装的应酌情带民族服装。
  五、各地要作好参观团成员的政治审查,参观团人员的名单、简历和先进人物简要事迹,希于9月10日前报送省民政厅审查。报到日期和集中地点,由省民政厅另行通知。
  福建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参加1966年国庆观礼的通知
  (1966年8月25日)
  (66)民族字第2111号
  福安专署民族事务科,闽侯专署民政局,福州市民政局:
  今年,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分配我省5名少数民族代表(包括团长或带队人在内),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名额分配:福州市1名,闽侯专区1名,福安专区3名。
  二、参观团成员:必须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区社、队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学习大寨革命精神方面做出成绩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民兵和贫苦劳动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革命左派。
  三、选拔时应注意事项:切实做好人员情况的审查工作,所有成员必须是政治可靠、历史清楚的人;孕妇及患有慢性病的人不要吸收;所有参观团员都不要携带家属和小孩。
  四、做好材料汇集和整理工作:各专、市应将选拔出来的参观团成员的主要思想情况和模范事迹整理成书面材料,于9月15日以前报厅审查上报。
  五、来省集中时间和应带物品:9月23日至24日到福州集中。所有参观团人员要带上《毛主席选集》或《毛泽东著作选读》本,并携带足够的粮票、洗换的衣服和必要的御寒棉衣,有民族服装的可带民族服装。
  福建省民政厅
  [136—1—1108]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民政局关于拟组织少数民族基层干部去大寨参观学习的通知
  (1976年6月23日)
  闽民[1976]033号
  宁德、建阳、晋江、龙溪、三明、莆田地区、福州市民政局: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有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不少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去年,我省组织少数民族代表,进行互相参观学习,对于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我们拟组织少数民族基层干部,到大寨或农业学大寨比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参观学习(参观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现为了做好准备工作,请各地先选送一批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继续革命觉悟高、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长等少数民族基层干部代表(分配名额附后),于7月15日前报给我们,以便组织安排。已参观大寨的,不再选送。
  福建省民政局
  [138—4—14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