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60
颗粒名称: 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169-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畲族人口分布情况、畲族人口的年龄构成情况、畲族人口的性别状况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福安县 畲族人口

内容

畲族,是我县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1982年7月1日零时我县总人口477642人,其中汉族人口423767人,占全县总人口88.72%,少数民族共6个,有畲族538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27%。其他是回、苗、京、满、蒙5个民族共计6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3%。畲族人口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中占99.88%。
  一、畲族人口分布情况
  我县是畲族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53813人,男29109人,女24704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59%、全省畲族人口的25.67%和全地区的32%。分布在全县18个社镇的721个村庄,其中聚居占95—100%的有26个大队,有456生产队;占80—94%的有14个大队,有50个生产队;占50—79%的有27个大队,有42个生产队;占49%以下有118个大队,有14个生产队。见下表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表(略)
  二、畲族人口的年龄构成情况
  畲族人口各种年龄组构成比例及对比如下表:
  上表看出:畲族人民在近4年来执行计划生育是好的,因而0至3岁人口比例较汉族低;4至12岁人口比例较汉族高,则体现了1978年以前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所照顾;畲族青年人和成年人,特别是成年妇女的比例都比汉族低,说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卫生保健条件、经济生活基础较差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老年人比例比汉族高,说明畲族人民多居山区,空气新鲜污染少,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因此寿命较高。全县2个百岁以上老寿星,其中1个就是畲族妇女。
  1.人口年龄构成特征已进入成年型。
  国际上通常用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这三种类型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用这个通用标准来衡量,我县畲族人口已进入成年型,而汉族则正进入成年型。见下表:
  2.人口再生产属于稳定型。
  国际上一般根据三种人口年龄组(0至14岁、15至49岁、5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把人口再生产分为增加型、稳定型和减少型。按这个标准衡量。我县畲族情况以及和全县、汉族对比如下表:
  三、畲族人口的性别状况
  我县畲族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性比例以及对照情况如下表:
  畲族人口的性比例为117.83,比全县低3.78,比汉族低4.27,也就是说,妇女人数所占比例比汉族高。上表从各种年龄分组的性比例说明,畲族0—2岁的人口是女多于男,0—6岁人口共8811人,其中男4417人,女4394人,男比女只多23人,性比例为100.92%。基本近似,而汉族为108.72。解放后出生的即0—33岁人口性比例为110.98%,比汉族低2.06%。35—54岁和55—69岁二组人口的性比例分别为147.60和131.51,这些人口都解放前出生的,虽较汉族比例为低,但仍表示出男性人口大幅度高于女性的性比例失调现象,这是由于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歧视,以及封建礼教“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等历史原因造成的。70岁以上人口女多于男,性比例为82.22%,说明女性寿命高于男性。
  分社、镇性比例如下:
  四、畲族人口情况的几个主要特点
  1.人口增长比汉族慢。
  我县畲族人口,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53813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37195人,18年来增加了16618人,增长44.68%。平均每年加增2.07%;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为30743人,29年中增加23070人,增长70.04%,年平均递增1.95%。
  畲族人口的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照顾和大力支持的体现。但,由于解放以前,畲族人民所经受的压迫与苦难,远比汉族深重,基础差,条件不足,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影响畲族人口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因此,和同期汉族人口增长48.37%相比,尚低3.69%。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64年的11.52%,下降到11.27%。解放后出生的人口(即0—33岁)为36246人,占畲族总人口的67.36%,也比汉族低2.01%。0岁和1至3岁的婴儿占总人口比例也分别比汉族低0.57%和0.07%。这些现象应当引起充分注意,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落实民族政策工作。
  2.畲族人口负担系数(即抚养比)将会比汉族的上升幅度更大。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至14岁少年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与成年人数的比例,也就是社会劳动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上表说明:畲族人口的总负担系数为74.19%,比汉族高6.11%,而成年人系数则比汉族低2.09%。也就是说,每100个成年人要负担被抚养人数74.19人,(其中少年儿童63.45人,老年人10.74人),比汉族多6.11人(其中少年儿童3.63人,老年人2.48人)。成年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100人比汉族少2.09人。再从年龄构成比例看,畲族老年人口的比例比汉族高1.21%,即每100人中老年人比汉族多1.21人。因此,畲族人口负担系数不仅目前比汉族高,而且今后上升幅度也将比汉族大。
  3.和汉族人口情况对比,畲族人口目前存在三低:(性比例低、育龄妇女比重低、婴幼儿比重低),四高:(老年人比重高、多胎率高、总和生育率高、预期寿命高)的现象。
  五、畲族人口的文化状况
  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我县畲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在我县设立全省唯一的、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和仙岭民族重点小学,使畲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原来基础很差,加上居住山区,偏僻分散,和经济生活、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畲族人口的文化仍然提高得不快,和汉族对比,存在一定距离。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和汉族对比,情况如下表:
  畲族人口的文化情况是:
  1.文盲、半文盲比重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间的文盲人数,反映其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口素质,我县畲族6岁及其以上的人口46501人中,文盲、半文盲占57.19%,比汉族高13.24%;12岁及其以上人口38037人中,文盲、半文盲22545人,占59.27%;特别严重的是12岁及其以上的妇女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14053人,占12岁以上妇女人口的83.09%,比全县水平64.86%,高18.23%;6—11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4050人,占15.23%,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
  2.文化质量较差。
  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畲族人口19906人,其中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2036人,占10.23%;大学毕业或肄业的(不包括在校学生数)仅只36人,占0.181%。而汉族则分别占26.23%和0.60%。
  3.学龄儿童入学率低,读满小学五年的巩固率更低。
  7—11岁的学龄儿童共6964人,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已入学4908人,占70.49%,比汉族低27.99%;读满小学五年的巩固率也低,1977年入学1146人,到1982年毕业时只剩下219人,占19.10%,比汉族低35.80%。
  福安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福安市档案馆1984年永久]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