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福湖大队畲族综合调查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59
颗粒名称: 罗源县福湖大队畲族综合调查报告
分类号: K288.3
页数: 6
页码: 163-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罗源县福湖大队畲族综合调查报告、基本概况、名称、源流与迁徒、政治状况和民族关系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罗源县 福湖大队 调查报告

内容

一、基本概况:
  福湖大队位于霍口公社东南部,罗源、闽侯、福州、连江四县交界地区。境内山丘连绵,山峰耸立,丛林葱郁,山青水秀。发源于古田县骜峰山的罗源县最大河流岱江,就从西部往东贯穿整个大队急转南下流入连江县出海。福湖东连霍口,南与东元里大队南峰自然村接壤,北与溪前大队隔江相望。这里畲族人口比较集中,整个大队共117户,596人,其中畲族为101户,516人,占全村人口的87.4%,全大队6个生产队聚居在1个自然村。村南主要是畲族雷氏居住,村北集中聚居畲族兰氏,村西和村东交错散居着汉族黄氏与林氏、张氏等。村子方圆1华里左右,呈平形四边型状,占地面积约100余亩。全队现共有耕地622亩,其中水田589亩,旱地33亩,85%水田集中在岱江北岸。
  二、名称、源流与迁徒
  在福湖大队,畲族自称为“山哈”,对被称“畲族”(因与蛇字谐音)人人讳莫如深,对外均自称“少数民族”以表示与汉族的区别,无形中就成为了族称。他们都认为本民族有盘、兰、雷、钟四个姓氏。这里只有兰、雷和少数从外地娶嫁来的畲族钟氏。盘姓畲族绝无听说,相传在向闽、浙迁徙时被阻在广东,成为了今天的口族。
  这里畲族群众与其它地区一样,家喻户晓流传着盘瓠传说。(下略)
  关于畲族为何大规模迁徙以及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虽然比较离奇,但作为民族学资料,还是有所俾益的。福湖的兰氏,根据家谱详细记载,在此已有十三代。按辈分排行,分别元——仲——开——王——乃——善——宝——朝——延——致——贵——必——用。按一般推算和老人们说法,由明末清初搬来在福湖繁衍生活了三百多年,基本可信。他们说,兰氏先民最早从广东迁来时在连江马鼻上岸,后来迁到霍口公社的杨头里村栖身,由于当地很不安全,讨饭者很多,又受尽汉族的歧视和压迫,于是选择了南峰落根定居。以后人发展多了,一部份又先分散到古田县停牛公社富达村,一部份迁到霍口公社的王庭洋大队唐下村。传说兰元位放牛从南峰到福湖,岂知这是一头神牛,来到这里,神牛就不肯回返了,后来请了风水先生谓此乃宝地,兰元位就从南峰来到了福湖,以后长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发展到今天的十三代子孙,兰氏是最先到达福湖的居民。福湖的雷氏据老人追述是在兰氏之后从本公社牛栏坪迁来,在此在繁衍,经历了政——亨——春——志——梅——花——秀——夏——秋——冬的十代,在此生活了二百多年。本村汉族主要为黄氏大家庭等,是从古田新德院放木筏经过此地,开始只是暂栖,以后才定居下来,那不过是近百年的事。
  关于畲族的迁徙情况,除兰氏有家谱,敕书所可参考外,还没有发现有更多的佐证材料,有待于进一步了解,对畲族的全民族大迁徙,或许有所启示。
  三、政治状况和民族关系
  畲族在福湖大队居住比较集中,畲汉两族人民之间关系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解放前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特点与汉族相异,政治上却颇受歧视。他们说,解放前,畲族人民头上三把刀,抽丁、派款、租税刀;门前只有三条路,卖孩、逃荒、坐监牢,据了解,解放前在福湖对少数民族普遍是二丁抽一,三丁抽二,整个自然村到解放前夕统计畲族不到70户,290多人,男性不足一半,被抓丁就有不下30人,至今还有7人下落不明。如雷花仲弟兄三个,长兄被抓丁,他又被抽,借了16担稻谷才被赎回。曾经有一个晚上,霍口保长下福湖抓走了18人去当壮丁和劳役。福湖西侧山垅湾大队夷康自然村,解放前18户畲族中,有13户卖儿鬻女,5人讨饭漂落他乡,14人被抽壮丁。当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头税、杀猪税、酿酒税、房子税、保丁税……,稀奇古怪,无所不有。对畲族人民是层层剥皮,被压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解放前,畲族人民还受尽污辱和歧视,把畲与蛇谐音,被称为“畲(蛇)婆”、"蛇客”、“蛇胞”、“狗祖宗的后代”,讥笑畲家妇女是“大脚婆”,还不准畲族人民唱自己的山歌,经常横加干涉。上上下下,受尽欺凌。
  三座大山的压迫,激起了畲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这里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土地革命时期,霍口公社一带就曾经是闽浙赣苏区的一部份,福湖是当时的游击区。叶飞等同志长期在这一带活动。福湖在1934年还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叶飞等率领部队北上参加新四军,但继续留下了革命的火种。解放战争中,闽、浙、赣一带有不少游击队在活动,由林白同志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在福湖村,专门有一支少数民族独立队,由本村畲族雷花仲和兰致容分别为正副队长,全村约有30余人参加了这支队伍,90%以上是畲族,在为推翻蒋家王朝,配合解放大军解放福州和连罗地区,这支“少数民族独立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队伍的不少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现在正逐步得到平反昭雪。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畲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在组织的培养关怀下,福湖有不少畲族干部参加了县、社、队领导班子,担任了各级政府、群众团体的职务。大队领导班子中,11名主要干部,畲族占了9名。解放以来,福湖为地、县、社各级党政、文教部门等输送了民族干部和工作人员达30余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畲汉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两族群众关系密切。在福湖村里,不但畲族群众均通当地语言,而且全大队汉族基本都能讲非常流利的少数民族语言,不少人会唱少数民族山歌,两族互通婚姻,汉族男女到畲家为媳为婿相互抱养孩子,相当普遍。但在溪前大队和南峰生产队,畲汉通婚却极为个别。这与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等发展情况有极大的关系。
  在福湖等地的调查,本地畲族干部和群众对民族称呼问题反映非常强烈。因根据福建等地的方言,“畲”与“蛇”谐音,有的汉族也就借此污篾少数民族,他们说,畲族称呼是强加的,在以前自己都没有听到过,这是难以接受的。解放以来,在几次民族调查和《畲族简史》征求定稿中,不知反映过多少次,这是引起当地民族问题的症结之一。他们坚决要求改变族称,有的说改成凤凰族(因祖先源于广东凤凰山),或“山哈族”。并要求在全畲族同胞中进行民意测验,尊重本民族人民自己的意愿。
  四、经济生活
  解放前,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畲族人民受尽剥削压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时深受民族歧视,由于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经济生产上仍然保留着比较粗放的特点。他们都住在离平地较远的山脚山腰里,完全靠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度日,畲族人民自己开发的土地都被汉族地主蚕食殆尽。福湖大队据土改时统计,全村仅有富农1户,98%均是贫雇农和为数不多的中农。福湖和汉族大队畲族群众租种的全是古田和连江汉族地主的田地,南峰自然村的田原来都是当地畲族开发的,大都建在陟坡上,有的只能种十几[行]秧,一亩田多达144块,社员称之为“巴掌田”。即使是这样,也被古田汉族地主巧取豪夺,到解放初,全村只剩下0.82亩的一块祠堂田为公有,由各大家庭轮流耕种供祭祖宗用。畲族人民租种的山垅田水源差、土质劣、田块小、水土流失严重,而且租税很高,一亩地只有几十斤,百来斤,晴天地裂,雨天土泻,十年有九年欠收,交完租后,自己剩无几,兰庭灿等告诉我们,当时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亩产本身低,除交租外,还要额外送租,否则第二年就不给田租种,糠菜竹充口粮,人口急剧下降,南峰自然村在道光年间曾有90多户,400多畲族,在解放初统计,只剩下60多人,许多人家断代绝孙,要不是共产党领导得解放,后果不堪设想。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畲族人民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生产和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福湖大队的500多亩水田,解放前只能种一季,现在大部份都能种了双季稻,亩产由解放前最高200来斤增加到600多斤,粮食总量翻了两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80%,南峰自然村增长一倍以上。
  福湖原来隶属今霍口大队,解放以来经过了互相助、低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各个阶段。1961年5月正式建队,1969年至1979年实行大队核算,据了解,这几年集体经济是比较发展的。鉴于大队干部群众介绍和反映,这十年里每年都完成一项较大基建规划,如仓库、自来水、礼堂、牛栏等。山林由集体经营管理,每年为国家提供木材300—500立方米。广大社员均能自觉遵守民约乡规。大队建有学校、医疗站、文化站等各项集体福利事业,对烈军属、五保户、重点困难户都有较好照顾,集体实力是比较厚的,历年国家征购任务都一季完成。从中央到地方,到这里参观、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干部和有关人员,比较频繁。
  集体经营生产固然显示了其较大的优越性,如对生产能统一安排,对劳力能统一调度以及抗灾能力的提高,但却存在着吃大锅饭、高工浪费、劳动效率不高、个人灵活安排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福湖大队是分两步过渡的。1980年至1982年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核算,生产队实行集体分配,实质上是把生产体制变小,自然不可免仍然出现“出工一窝峰,干活一阵风”的大锅饭,出现了一些矛盾,结果不很理想。
  1981年底福湖开始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各个生产队,按田的土质、水源好坏等搭配,人口按不同岁数分成几个段,抓签定,将责任田分配到户;征购任务也按田亩分配到户,而且农业生产费用、种籽、耕牛、小型农具也分配到户,全大队23头耕牛几家合作饲养,共同使用,或由每户按田亩和使用天数付给一定稻谷雇人集中统一饲养,同时征购粮、加价粮以及军属补助、船费用也分摊到户,生产队不再负责分配。一家一户既是消费也是生产和分配单位。
  根据畲族和汉族群众反映,包干到户责任制,一竿子到底,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比较简便易行,便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福湖大队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公社推行是最迟的,虽然时间长,但普遍为畲汉群众所欢迎和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发挥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效,社员主动地支配自己的时间,避免了“泡工”,做到不误农时。田[作]细多了,播种收割适时,农业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一与社员本身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过去集体插秧,要20天以上才能完成,到1981年底实行责任制后,只用不到10天就全部插完(个别牛耕畜力不足的例外)。
  (2)社员可以挤出较多的时间,从事副业生产,有余力开展多种经营;
  (3)原来比较小块的耕地、山垅田,可以腾出较多的力量进行适当改造,适宜于个体管理。畲族居住大部份是山腰、山脚地区,垅田较多,包产到户对这样的自然条件,还是较为适合的。
  如果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社员们一致反映,粮食将能比过去增长10—20%左右,基本能解决山区农民温饱问题。
  我们对一些典型户作了全面的调查,如户主雷夏云,男,畲族36岁,全家8口人,两个劳动力,1981年以前,全家每年超支一、二百元,分口粮3000斤左右,每年缺粮900多斤,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后,包责任田7.8亩,自留地2亩,上、中、下等田地各占三分之一,其收支情况为:
  1982年支出部份:
  农业生产费用98元,公粮32元(农业税),公益负担(渡船费、给军属协助费等)50元,合计:180元。
  雷夏云一家在包产到户后,所收粮食除交公购粮留种籽外,净存4200斤,比以前多收1200斤左右,现金收入盈余1100元,生活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今年他又种植了五十多棵桔子树和一批杉木和毛竹,若干年后即能成为家庭的财源。
  又如典型户雷秀顺家,夫妻二人和一个女儿,包责任田3.1亩,有较多的时间能从事副业劳动,其又有会木工的一技之长,去年除田间收入外,还挣付业款3000多元,我们在调查期间,他家正在挖地基准备盖楼房。
  福湖大队的生产责任制虽然实行不久,并且在推行过程中也不够完善,然而,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农业生产管理,解决温饱问题,其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还亟待进一步完善。在福湖大队,主要存在问题是:
  (1)搞包产到户后,原来价值几千元的大型农具(如柴油机、拖拉机)不能充分利用,机耕面积等于零,我们看到,原来能存放几千担稻谷的大队仓库,蛛丝满房、鼠洞累累,空荡如洗,里面存放着三台扒篙的拖拉机,门前晒谷场(有300平方米左右,全是水泥筑面)晒着几堆垃圾肥。责任制后,大队主要干部向钱看,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种现象绝非仅见,在福湖尤为突出。由于管理不力,近几年林木砍伐相当严重,可用木材基本上砍伐殆尽,再不采取措施,后果不难想象,植被生态的平衡被破坏,将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前几年大队曾裁种了一批桃梨树,每年能稳收数千元,现在无人管理,两年来分文无收。对这一切,我们在调查中也感到无比痛心。
  (2)在严重和自然灾害面前,缺乏统一的协调,没有统一集中力量,连续两年的稻瘟灾害后,使一些原来底子差,劳力少的农民产生严重困难,普遍缺粮,现在全大队估计有一半户粮食青黄不接,有的靠砍柴卖钱买议价粮,有的借款。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的户分别借有高利贷,年息高达30—70%不等,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集体公共事业筹集经费,产生了问题,要搞集体福利,只能指望国家,两眼向上。国家征购任务原来一季完成,现在要分上下两个半年,任务完成尚不甚理想。对军烈属、五保户照顾费用筹集也产生了较大的困难。
  关于福湖大队落实生产责任制等问题,本分队另有专题总结。(下略)
  五、文教卫生
  畲族自迁入闽浙地区后,依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据我们了解,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畲族民族语言无多差异,与广东客家话相似,但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一般均通用本民族语言和当地汉族方言,福湖大队畲族在本村内通行民族语言外,并均能讲流利的罗源地方话。由于这里文化水平较高,大多数人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者也比较普遍。
  解放前,由于经济困难,自己没有办学的条件,福湖全村识字人很少,现在的畲族老中医雷花吾识一些字,实际仅初小文化程度,在当时已是不可多得的“秀才”先生了,在霍口、飞竹汉族地主办有学校,但畲族孩子受歧视,交通又不方便,一般不能上学。据兰金泉说,解放前,较富裕的畲家子弟,能上一、二个学期书,就是很不错了。在解放初,全村能找个记帐的都十分困难,没有一个高小毕业生。
  解放后,党的工作组驻扎进村,在他们地直接指导和努力下,于1951年由县里拨款,在福湖办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当时教室是借群众民房,上级派了两名教师帮助办学,使一批适龄儿童有机会进入校门,同时还大力进行扫盲工作,今天四十五十岁的一批人,就是那时摘掉文盲帽子的。以后学校每年招生,采取的基本上是复式教育。1959年由国家拨款盖建了木制结构约150平方米的校舍,即至今还在使用的教室楼。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福湖的学校教育也是经过了几个马鞍型阶段,但终究是发展比较稳定的,历年来,福湖小学毕业的毕业生共约300多人。整个大队的文化水准在全县畲族聚居区中,可谓是屈指可数的。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大队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4人,占全大队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高中毕业生20多人,中师毕业生14人,大专毕业生3人,全大队有40余人在地、县、社文教、行政、卫生等单位工作,其中90%以上是畲族,在全县独立鳌头。
  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福湖的社会教育是比较突出的,这里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家长们普遍受到互相影响的结果,均比较重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尽力为子女上学提供方便。特别是1957年由国家投资福湖创办了全县唯一的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20多年来,为丰富和促进农村文化生活,普及巩固提高学校教育,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福湖的文化教育在培养与实现“四化”需要人才的要求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学生家长们密切的关注到,福湖的教育在走下坡路,整个教育质量都在倒退,这与教师、学生家长、客观条件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群众要求呼声非常强烈,本分队对此集中整理了《福湖小学教育的专题调查报告》。
  关于福湖大队畲族医疗卫生情况,就我们所闻所见,条件较好的家庭、住室、饮食、衣着条件都较整洁,但还有不少家庭,住室、饮食条件还相当差,畲族妇女劳动强度较大,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推行计划生育国策,在具体执行中。由于不当,社员们有看法和要求。
  由于坚持同姓不婚的习俗,没有发现白痴、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等常见儿童病,70老人不算稀,长寿者不算少,我们所见的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都非常健康,比较健谈。目前群众普遍反映是看病难,过去大队核算时曾有医疗站,大队给予医疗补助,后来取消,现在社员最怕生病,“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毛病也得到公社和城关去。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存在问题,服务态度差劲,医院搞承包后也向钱看,专开好药用费过高,一般畲族家庭担负不起。福湖大队畲族居住比较集中,广大社员迫切要求恢复医疗站,配备胜任的医生,这也是推行责任制后需要改善和适应的重要问题。
  六、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
  福湖大队由于畲族聚居比较集中,附近公社大队畲族人口也较多,尽管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具有特点的风俗习惯和浓厚民族气息的民间文学艺术。
  根据座谈和调查,我们了解到,福湖解放前分兰氏和雷氏两个祠堂,由辈份高、年纪大的人担任族长,一般都德高望重,过去在村内外有发生纠纷或争执不下时,就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和仲裁说话,没有不服的,在村里是自然领袖。兰金泉告诉我们,在他们记事时,祠堂长老的说话很灵,他们拿着长烟筒,从大人到小孩,没有不怕的。解放前夕重新修订的《兰氏家谱》就是由当时族长兰宝位负责组织纂修的。兰庭灿等老人告诉我们,南峰兰氏与福湖兰氏是同祖宗的,南峰自然村在他们记事起一直由村里自然领袖兰口年为祠堂族长,其辈份高、年纪大,为人公道,没有后嗣,在村里享有众望,一直到1953年去世。族长(也称房长)还负责主持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据兰朝晃、兰德瑞讲,本村兰氏,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五祭祖,是日,兰氏子孙欢聚一堂,挂祖图,祭祖先。这一天开始轮换交接确定三家兰氏子孙,一户存放祖图和敕书,一户存放家谱,一户保管钥匙。祖图和家谱都锁在一只定做的箱里,次年七月十五再换。祭祖时,要杀鸡、杀猪放在堂前,告慰祖宗在天之灵,叙述盘瓠传说。我们所看到的兰氏祖图长约35米,共60幅,据载,光绪二十八年间(1903年)由当时兰宝位首倡全村兰氏雇专人用彩绸布缎用彩色水粉画成,叙述了盘瓠出生、成长、光辉业绩,繁衍盘、蓝、雷、钟子孙到殒身封功的整个过程。画面栩栩如生。另还附有敕书说明,全家族群众视其为珍宝。前几年兰氏祖图曾作为畲族文物在福州市展览过。(略)
  畲族有自己的宗教,但大都相信迷信,本村有一座白马大王庙,建庙历史约有百余年,过去庙里塑有偶像,每年农历九月一日之际,全村人几乎都集约到此烧香叩拜,以祈求白马大王保护畲家丰调雨顺,全村老少人丁兴旺。
  在婚姻习俗、衣、食、住、行方面,福湖畲族也保留了一些特点。根据调查,福湖畲族行一夫一妻制,在家庭中,妇女担负着与男子同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全部的家务劳动,妇女普遍比男子勤劳。据兰庭相、雷花吾讲,解放前畲族与汉族不通婚,在本村本民族内同姓也严禁通婚。招婿入赘的风俗比较盛行,所在长子(女)必须随母姓,次子次女随父随母姓不限,招赘人家孙子孙女谓外公必须改称祖父。赘婿本人有的须改从女方姓氏。如南峰生产队兰××原名雷××,招赘来到南峰后就改从女姓,并且排行都继承了兰氏辈份,以保证女方香火不断,子孙代代相传。但是赘婿本身改姓为不多见。根据我们的调查,解放前,由于畲族人民生活困苦,娶不起亲,养童养媳者很多,至今还是不乏其人。男女结婚一般由媒人介绍,也有通过相识产生爱慕之情而结良缘的。结婚女方的陪嫁是成套家具。从解放前到现在,很少有所谓的送农具嫁妆。如只送农具者在这里未有听闻。母舅送礼是最重的,现在受周围汉族影响,原有的特点正逐渐消失。姑娘出嫁时,先在娘家梳装打扮,身着精制的民族服装和腰带,穿上自绣花鞋,头戴凤冠,坐双人或四人轿,来到新郎家,举行结婚仪式时,新人双双对拜,然后拜天地,拜祖宗,风冠平生只在结婚戴一次,婚后再嫁,则也不再戴凤冠,一直到去世入殓时带冠入棺,只有在养母家长大的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生身娘家时,才许生时第二次戴冠,其他情况下,一般都没有生前二次戴冠的习俗。
  衣着方面,福湖的畲族男者已没有特点,妇女有自己的服式,花带拷边非常考究,婚后妇女有自己的发式,象孔雀冠形,意指为不忘凤凰山为祖先的发源地之意。用毛线缠成盘髻发式,红色意指年轻妇女,用兰色毛线绑成的发式盘髻,意指自己已进入中年老年,也有不服老的,到了岁数还缠红色盘髻为头饰的。姑娘未见有打盘髻头饰,当地畲族群众说,在霍口公社都未曾见,只是在凤山镇附近的几个公社有一些。
  饮食方面:解放前,畲族人民的主粮是蕃茹、糠菜、竹笋,解放后,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米成为主要粮食。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保持着喜爱饮酒的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自己酿以糯米、红粬为主要原料的米酒,差不多要占用全年粮食消费一半。每到喜庆佳节,红白喜事,结婚生孩,盖房乔迁,都要请客喝酒,受聘者必须光临,否则会被说风凉话,被主人所诅咒,浪费是惊人的。据福湖兰致明、雷花居、雷秀顺等户的调查:去年花在喝酒送礼就费用了三至四百元,兰致明去年收到亲戚朋友请贴26张。他们的习惯接到请贴后,揭了后锅卖掉也义不容辞。特别是姐妹生儿子,当舅舅的至少备鸡30只,鸭蛋300个,细面30斤,都要成“三”数,还要送布料,床上用具等。
  畲族人民特别好客,每至一家都要端茶送糖水,客人来临,都要备菜备酒,一醉方休。互相致贺时,端酒碰杯,比较随便,没有拘束。在禁忌方面,据老人们说,过去严禁吃狗肉,这与盘护传说有关,一直至今,还对此相当忌讳。
  住行方面,福湖大队畲族聚居集中,地势较为平坦,住的是泥木结构的瓦房,茅草盖房,在这里已难得一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整个大队社员盖的新房比此前的30年还多。新建房屋大都是傍山而筑,饮的是山泉自来水,住的房屋室内布置比较考究,许多人家都铺有地板,说明畲族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溪前大队解放初,全村畲族只有3栋瓦房,现在全村都住上了瓦房,均是解放后陆续新盖的。但是霍口公社里面的不少畲族自然村,大部份住的还是低矮潮闷的茅草屋,生活条件还是相当差。福湖大队傍山依水,只隔一条岱江,公路往东直延伸至城关,往西可达霍口公社所在地,出门办事,比较方便。但这里因处于四县交界之地,山高坡陡,畲族大部份又都住在偏僻山区,所以走亲访友,赶集和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步行。
  这里畲族的节日基本与汉族同。最热闹的是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本地没有畲族自己的节日,只是在福安一带畲族专门过“三月三”节。
  在畲族民间文学艺术中,山歌是其最重要的形式和内容。畲族人民很爱唱山歌,山歌的格式都是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为一段。异性对唱,一男一女以一回一答形式较多。其特点是用假嗓子演唱。过去按畲家传统风俗习惯,走亲访友,盘诗对歌极盛。福湖有好几位名歌手,如雷明春曾经连续答歌过两天两夜,能唱山歌2000多首,但即兴编词为多。山歌曲调都是统一的,主要是内容的变换,尤其是颂歌、生产歌、情歌等颇有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由于畲族本身没有文字,只得借用汉字注音,所以韵脚与汉语有所不同。
  除山歌外,福湖等地还流传着不少动听的民间故事,这些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瑰丽宝石,有的亟待抢救整理。
  《福建省罗源县畲族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选编》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79级社会调查实习队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