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30
颗粒名称: 闽侯县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22-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侯县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情况报告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闽侯县 人民政府 情况报告

内容

1951年9月24日:
  一、分布情况:分布于我县八、九、十区的边沿山地中,八区5个乡有435户人口1565人、男777人、女788人,九区1个乡有36户人口124人男63女61,十区1个乡有9户人口47人男28人女19人。他们大部份均独自居住(自成村落)但少部份亦与汉族什居。
  二、经济生活情况:农业为主有土地2138亩(不完全统计)。农闲时从事副业生产如砍柴、烧木炭、畜牧(羊鸡鸭)、结扫把、烧南卤(做面用的)。
  三、苗族与汉族关系:因风俗习惯不同且居住分离,因此来往很少,关系不大密切,但亦无重大纠纷发生。
  四、参政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县代表的有2人,区代表15人,乡政府委员13人,乡代表50人,农会委员小组长30人。
  五、婚姻情况:苗族中有蓝雷两姓、互相结婚,一部份与连江县的苗族通婚,解放后个别的有与汉族结婚。
  1953年8月15日:
  (一)我县少数民族只有苗族一种,分布八、九、十等三个区的山地地方,其中大多数分布于八区,该区16乡,6个乡住有少数民族,根据八、九两个区的统计,八区芹石乡有16户53人,寿山乡80户267人,日溪31户106人,南丰255户945人,没洋14户64人,官溪47户177人。九区六锦乡之官山、菜山、转山三个自然村亦聚居37户34人,此外十区亦有部份未报来,全县约有苗族480户1736人。
  (二)苗族相传是高辛帝时移居于山颠,一般均居住于高山偏野,树林丛多,穷乡僻壤的地方,多数户或十余户聚居一处,有民族语言,除和汉族交谈用汉言外,其余均用本族语言。妇女尚保持民族装饰,特别是九区一部份较显著,妇女衣着在领上绣着红白边两条,裤子半长半短,头上常用苎线结起螺形髻子,两耳挂着两个大耳坠。民族信仰是迷信菩萨,妇女装饰不能更换,否则便不平安。聚居在九区六锦乡的一部份苗民每隔5年在正月初十以内择定一日,去罗源县程洋村迎接祖宗,去时备有锣鼓香火、鞭炮,执了牌等仪式很隆重。男女关系较复杂,南峰乡苗民在土改前还有租妻、典妻、两人合娶妻的作法,于土改后已消掉。男女一般都同样参加劳动,以农副业为生。民族性格爽直,勇敢、精干、团结性强,民族特征比较显著。
  (三)解放前与汉族虽有通婚,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种族歧视的影响,存在一些隔膜,解放后经过了各种运动后群众觉悟提高了,这种隔膜已消除了。八区芹石乡懒婆里,官溪乡的黄土岗土改时,都从汉族地区调剂了土地给苗民。阶级关系除南丰乡有3户地主外,其余均是贫苦农民,土改中均分到了田地,九区六锦乡有28户96人,土改中共分入了田地149.83亩,南丰乡最少的每人亦分到8分。解放后与汉族来往亦较频繁。苗族除农业外主要是靠副业生产,做扫把、采山菜、做犁柄、烧木炭及靠竹、木等土产的运出来维持生活。为了开展少数民族贸易和推销土产,我们曾由八区小北岭合作社派了2个人,驻连江县设土产推销处,推销苗胞土产竹、木。
  (四)解放后经过了三大运动,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以后,苗族在政治地位上提高了,经济地位改变了,觉悟程度普遍提高,享受了民族平等权利,在各种运动中涌现了不少积极分子。统计有半脱离生产之干部4人,参加县各界人民代表7人,另外县农民协会委员1人,乡政委会还不计在内。此外苗族之文化程度极低,解放以前一个学校都没有,因此绝大部分是文盲,个别有初小程度的,而中学以上的文化1个也没有,解放后现在已设立了2个初小学校,入学人数仅九区上瑞1个乡已有11人。
  (五)由于苗民居住多是山区,所种均是单季稻,田一年只收成一次,因此主要还是靠副业生产来维持生活,所以组织供销合作社,推销苗民的副业生产品与供给生产和生活资料是苗民一个迫切要求。
  (六)领导上对少数民族工作是重视了,开代表会有一定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没学校给设了2个初小,为了推销土产还派人给设土产推销处等,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有了改变,但重视不够,特别表现对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得不够,因此说这工作还未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因此对于民族的政策还未真正的贯彻下去。我们计划进行一次对少数民族情况的全面了解,并根据调查情况订出少数民族工作的具体方案。
  [138—2—24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