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21
颗粒名称: 综合类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73
页码: 1-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畲族资料报告、福建省少数民族情况报告、德化县人民政府民政科关于少数民族情况的汇报、畲族福安县林岭乡林岭基点——少数民族调查报告、福安县四区下逢乡畲族的一般情况调查报告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报告

内容

畲族祖图
  清嘉庆十四年重修的畲族祖图局部,冯翊堂承绘,共四轴三十图,尚存二十八图。
  (孔庆荣 摄)
  畲族祖图
  畲族祖杖
  畲族“祖杖”(又称龙头拐),系用木头雕成,头部呈龙头状,图为霞浦县崇儒畲族乡霞兰里村迁村时留下的祖杖。(孔庆荣 摄)
  雷氏祖图(罗源县档案馆馆藏)
  雷氏族谱
  来源:根据各县政府及各特种区署直接造送资料编制。
  《福建省统计年鉴》
  [民资6—7—61]
  福建省政府关于送边疆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给内政部电
  (1947年12月8日)
  雨亥庚府民丙第154928号
  内政部公鉴:本年八月十六日人二字第(00271)号代电收悉。兹填送本省边疆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一份,请查核,如前。福建省政府。民丙(154928)。印。附件如文。
  填表机关:福建省政府民政厅
  填表日期:1947年11月21日
  (11—11—1170)
  福建省政府为续编边疆异族调查表送请查核给内政部的代电
  (1948年3月11日)
  露寅真府民丙第25678号
  内政部公鉴:查本省边疆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前经本府以雨亥庚府民丙(154928)号代电送核在案:兹续据林森、福鼎、晋江、华安等地县先后补报前来,相应汇编前表一份,随电送请查核为荷。福建省政府。民丙(25678)。印。附件如文。
  填表机关:福建省政府民政厅
  填表日期:1948年3月1日
  (11—11—1074)
  福建省政府补送边疆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一份给内政部的代电
  (1948年4月7日)
  庚府民丙第37739号
  内政部公鉴:查本省边疆民族及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状况调查表,业以雨亥庚府民丙(154928)号及露寅真府民丙(25678)号代电先后送核在案。兹据柘荣、光泽两县补送该表资料到府,相应汇填前表一份,随电送请查核为荷。福建省政府。民丙(37739)。印。附件如文。
  填表机关:福建省政府民政厅
  填表日期:1948年4月1日
  (11—11—489)
  长泰县人民政府民政科
  [漳州市档案馆25—1—6]
  福安区专员公署为转告柘荣少数民族数字给省民政厅的函
  (1951年5月2日)
  接柘荣县民政科4月28日函告:“关于我县少数民族数字,据区内调查,苗族计119户324人,分布情况石咸乡11户计42人,祭头7户计32人,留坪乡101户计250人,全部是农民,仅个别做手工业者”等情,除令着该县依照贵厅:民行字第009147号格式填报外,特先函达,希查照是荷。此致省民政厅
  专员康润民
  [138—2—786]
  连江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1年5月3日)
  (一)一般情况:本县少数民族只有苗族一种,系雷蓝两姓,人口无多,占有土地不广。根据不完全统计,只有100多户300多的人口,纯系僻处山居,除自产自备自给自用以外,所缺乏之生活日常必须用品与城市或其他乡村交易外,其余很少的与其他民族(指汉族)接触,无形中构成了一道的种族鸿沟(指解放前)。本县解放后打垮了封建枷锁,消灭了封建余毒,广大群众得到大翻身时代,广大人民不分种族,一视同仁,特别的对少数民族提高政治地位打破思想顾虑,经区乡人民政府广泛宣传,使隔膜的种族鸿沟溶成一片,团结联成统一民主阵线。
  (二)民族来源及人口分布:本县少数民族相传由明末崇祯时代有雷姓苗族(相传悠久不知名字)携眷(一家四人妻一蓝姓子二)迁居本县五区迹僻乡村之南山地方筑屋种田垦荒生产。二子中一继本姓,一继蓝姓的后抱养乡村农女为童养媳,年长婚居。于是由此两姓相互联婚蔓延生长,随分居于五区西山专村安后、六畜、五笔、高坂、天湖顶及四区小沧、七里、中莲、樟后、山仔头、龙潭,六区之黄竹弄等。虽相连悠久,惟繁殖不多,目前尚缺乏精确数目字,兹就1949年1月份少数民族数字计113户人口310人,男167人女143人。
  (三)生活及劳动方面:本县少数民族一般生活极为俭朴,终年的过着粗衣淡饭的习惯性,即是逢年过节绝不奢华,即有积蓄余资亦不过分浪费。对生活方面的计划性极强,终年食用预算开支早有计划地准备,甚至连医药费都有充分的预备。年至50以上者均备有棺木贮存保管以备不虞(少数民族一般的说有备无患)甚至连寿衣葬费都有充分准备,没有临渴掘井的现象,勤俭习性为一般人所不及。劳动方面,男女老幼除三五岁小孩子及老迈龙钟残废之人外,都有全劳力且劳动力表现艰苦耐劳不辞艰苦翻山越岭的干劳动,这也是久住山居锻炼出来的。表现就劳动方面来说,对生活上所依赖之主要农业生产除精耕细作种单季稻(少数民族所居山地之土质与气候关系不能种两季稻)及地瓜外,其余时间砍竹木、养牲畜、种蔬菜,掘竹笋、烧木炭、编扫手、做竹器用具及纺织布匹面巾等副业生产,终年劳动日夜兼营的旋转不停,其中女性比男性更见积极勤劳不倦的操作。在副业生产中,特别是竹木出产为输出大宗之收入,甚至更多于农业上所收入单季稻之数量。其次,少数民族对于生活上计划性强,富有自产自给自用之能力,对于用品方面甚至由出生所用之黑豆、红糖、油、麻、鸡蛋、酒等,以及到死亡时所用棺木、寿衣、灰油布等,无微不备,除力量所不能做到之用具及物品外应有尽有,不需外来(指城市及其他乡村)之依赖。
  (四)思想方面:过去(指解放前)少数民族在思想上一般的均存在着严重的保守性(指对其他民族),你不管我,我不管你,各管各的态度,且有一句封建的成语“自己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他这种的思想行动无非是种族不同的界限,这也是千余年来封建压迫,百余年来帝国侵略,特别是数十年来反动统治,它用这种反动的保甲制度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与剥削和推残更见剧烈,同时少数民族对这种压迫剥削在思想上不能有充分分析的认识是反动统治制度腐败及反动牙爪之帮凶所构成而给予的痛苦,反而误认为这都是汉族的人所做的,所以养成了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不满。有的少数民族则认为自己是高贵的皇族外戚(指是宫主的外甥)的封建思想,对汉族则认为是老百姓看不起的现象。有了这种种的原因,所以形成了汉苗两族自然界线的分割不能溶合而产生了互不合作的严重保守性的思想。相反的来说,他对少数民族雷蓝两姓有互助互济精神有见义勇为的义气,小团结力强大团结精神不够。本县解放后大力宣传贯彻政策,说明展开除了封建余毒及反动统治的坏处,建立着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政府是为着广大人民服务特别是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由区乡政府及工作人员深入宣传实地动员。初时,少数民族因山居悠久闻见不广未明了人民政府的政策,且过去历受着反动的国民党统治欺骗而认这又是一连套的假话,不知道闷葫芦里卖什么药,是否会医好苗民的痛苦,所以总是畏首畏尾的态度来应付。经过工作人员不断的动员打通了思想,以实际行动耐心说服才正确认识到人民政府的政策,团结起来联成一体,打破了千余年来种族界线,增加了和平民主的新生力量,锄平了种族鸿沟结成了统一阵线。
  (五)经济状况: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一般的来说据过去1949年1月份不完全的统计,贫农占60%,雇农占30%,中农占7%,富农占3%,以这样的来说少数民族经济贫窘是很明显的,就以平常日常的生活养料和所住房屋所穿的衣服比一般的都不如,本来根据少数民族的劳动力生产力特别是副业生产等各方面的均较优越,对于生活方面应该富裕反而变成贫窘,这就是充分地表现了反动国民党的统治压迫剥削和欺骗的所以造成了少数民族的贫苦。本县解放后推翻了反动统治的封建枷锁,广大人民得到了光明、愉快自由、幸福的生活,得到了生命财产的保障,特别是少数民族得到了大翻身的时代,再没有这种压迫剥削欺骗和人与人榨欺的现象,再加上本县大力发动生产奖励劳动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原有的优越劳动力生产力的基础上加以奖励,一般的更见兴奋,对于生产上更见积极。目前少数民族的一般生活上与其他群众得到了水平上的比例,但是有了优越的劳动力和生产力的基础加上奖励,相信不久的将来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会赶上和超过一般的群众。
  (六)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由于封建反动统治时期用种种压迫手段做成了苗族与汉族的界限,形成了隔膜的现象,所以除了二极少数的苗族什居其他乡村外整个大部份聚居四、五、九区的各个自然村,平常的生活所需用品除了无法克服及副业生产之输出等必需与城市或其他乡村交易外,其余就没有连系,所以纠纷方面也很少的发生,民族的关系表现冷淡,不见密切融合。本县解放后,由于不断宣传深入了解动员打通思想后,尚能融成一片联成统一的民主阵线。其中惟是对于结姻方面,由于悠久的封建思想和生活不同形式及习惯,再加上少数民族自抱贵族的思想,所以历贯下来的互不联姻这种的思想关系虽经多方面宣传动员,截至现在尚不能克服这种的缺点。
  (七)参政情形:本县少数民族由于解放后经过广泛宣传贯彻政策,并各方面思想动员,一般的少数民族觉悟程度普遍的提高,由旧有的保守性转变广泛的积极性,对于广大人民利益事业勇于发言,乡农会的工作村政的委员很普遍的参加,就以本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情况来说,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代表的种类。由于一贯不参加各种集会的少数民族也做到出席3次,共计4人。由于坚强的保守性和习惯的不发言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有史以来破天荒的记录,特别是在大会上倾尽了过去的被反动统治压迫的苦水,痛恨反动的统治者,在大会上还保证看今后展开大生产的运动,以实际行动来响应抗美援朝。同时,还建议在苗族聚居中设立学校,培养后一代少数民族的文化科学成为新社会主人翁之一。
  (八)文化教育和卫生的方面:少数民族由于远避山居闻见不广,且整日的在劳动生活中打圈子,对于文化方面不要说精文饱学的知识分子找不到,甚至连文字方面很多的没有得到念书的机会,再加上过去反动统治时期对少数民族实施文盲的奴化,限制着少数民族的进步,所以造成大部分少数民族目不识丁的现象。少数民族由于不甘心落后而求自教起见,在苗族中选择会识字的苗民设有私塾或识字与不识字的相互传授,才有些文化教育的基础,不然会形成整个文盲。这是少数民族对于文化的方面感觉得最痛苦的一回事,所以在人代会中提出了设立学校的建议。本县文教小学由于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的原则下并结合苗民需要,在条件许可下结合等拟发动中。卫生方面,少数民族对这点一连贯的不重视,一所的房屋有的楼上住人,楼下住畜,有的甚至人畜混合,只隔一木板的住宿,这点也是由于习惯及房屋少不够分配的条件所造成,所幸少数民族对于山居的空气良好和劳动锻炼的体魄坚强尚能克服这点不卫生而发生疾病的现象。本县解放后经过宣传并代表传达和工作人员说明各方面结合以来,对卫生方面相见注意,有的立即举行人畜隔离,在房子外面另设畜栏,有的为了条件不许可,暂时不能隔离者也会做到经常打扫清洁,这点对过去的卫生方面是有进步的。
  连江县人民政府
  [138—2—786]
  周宁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1年6月27日)
  (一)概况:
  周宁只有一小部份苗族人,共有160多户53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8%点强(全县63,400人)分布在15个村庄居住,大部是苗族独居,也有一小部份与汉族杂居,全部住在山庄上,其生活依靠农业及挑卖柴炭,并单独信仰着佛教,迷信风俗很严重的存在。
  (二)生活情况:
  苗族所住的地区都是山庄,一般缺乏田地,主要口粮是靠着地瓜并经常挑卖柴炭来弥补生活,一般是过着最低劣的生活,如第一区,陈风乡大前坪村有18户汉族,1户就全部要受地主的租利剥削,该村离县城有30里,平均每日有7人挑柴炭到城里来卖,过去每年所收粮食除系租利外,只能供三四个月的口粮,吃的是马铃薯、地瓜米、野菜等,住的有2/3是草棚。解放后,经减租生产运动及政府给以适当的贷款和救济生活,比以前有了改进。根据大前坪村的调查,今年粮食平均能度至旧历五月,同时茶叶能出产3000斤,还会解决了大部的困难。
  (三)风俗习惯与汉族关系及文化情况:
  苗族自己另用一种语言,对婚丧事宜及衣服装式、信仰等,都与汉族不同,婚姻多由本族配合,男女都能参加劳动,溺女现象比较少。在旧社会里是受汉族的歧视及侮辱,如汉人叫苗人为“畲客”,男的叫“畲客牯”,妇的叫“畲客姆”,又叫“山宅人”,因苗族都住在山庄,又叫“畲客痴”,意思是说苗族真是社会上最愚笨的民族,这样充分的歧视和侮辱,解放后在各民族的团结精神下,这种现象已有改变。苗族在过去受统治者的压迫,受地主的剥削,是根本无条件从事文化,所以10人中没有1人识字,就到现在还未得到学习文化的机会,因为生活上还有困难,加以所住的村庄小无设立民校条件,在比较大些的村庄,已有了私塾,但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还是不够关心,未加以指示和改良。
  (四)参政情况:
  在旧社会里少数民族和劳动人民一样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解放后也与劳动人民同样得到翻身作主人,组织农会民兵参加政权工作。政府按团结少数民族的精神对人代会、农代会都有一定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70多个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人到5人)每次常委会也有少数民族代表为委员。
  [138—2—786]
  南平专区少数民族情况综合报告
  (1951年7月)
  1.概况:
  本专区少数民族只有苗族一种,也有称“畲民”的,共有605户,人口2637人,分布于顺昌、南平、尤溪三县的6个区,28个自然村居住,以顺昌为最多有406户,人口1823人。苗族人民大部是聚居于高山丛林中,自成一个村落,与汉族杂居的为少,他们的原藉现无从查考,而居住的年代约有二三百年了。
  2.经济生活情况:
  生活习惯与汉族相仿,不过言语不同,与服装有些差别,男女都勤劳动,不论男女种田劳动都是一样的,生活较简单朴素。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来源,兼做竹器、烧木炭等副业生产,生活程度是相当困苦的。因为生活的困难,儿童们很小就学习劳动,从未进过学校念书的,因此要找一个识字的苗族人民是相当的困难。
  3.民族关系与参政情况:
  由于封建社会反动统治之结果,造成了汉族与苗族间的不团结,苗族因是小民族,所以他们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遭受到汉族人民的鄙视与欺压,呼他们为“邪客”,但由他们长期的受着反动统治与种族歧视,养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现时尚存着。
  自从解放以后,苗族人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之下,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不再受到种族鄙视与欺压,不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同样的和汉族人民参政。顺昌县苗族人民就有8个参加县人代会议,各县区农代会也普遍的有苗族人民参加,尤溪县全县只有苗族35户人口90,当选为乡农会委员的2人,小组长4人,因此苗族人民都感觉到自己真正翻身了。
  苗族普遍的反映:过去受国民党统治压迫时,只知道出粮出款,其他事情一点也不晓得,现在来了毛主席,咱们当家作了主人,土地改革分了田地,又关心咱们弱小民族,咱们真是翻身了,永远也不会忘掉毛主席。(下略)
  苗族人民在我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现逐渐肃清自卑心理,认识了自己是新社会的主人,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生产运动中。
  南平专区专员公署民政科
  [138—2—786]
  建阳地区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1年9月20日)
  我区九个县只有光泽县有少数民族,兹将少数民族情况报告如下:
  (一)分布及来源:
  该县有一民族系苗族(亦称熟苗),人口约有2500人,分布于该县四区桥湾乡(白石子村血肇子村)山坊乡(五图村)、于洲乡(泽山头村)、桥亭乡(江源村)、山头乡(中桂村)、五区新寺乡(上庄鸟石汗坪)、举安乡(顶高山水车垄半际)、台山乡(上下山源)、粟墩乡(粟银太平厂)等一带共9个乡12个村,其来源据云由贵州迁居而来的,历经南岭山脉,过大庾岭,由湘东赣南而发展到该县的。
  (二)经济状况及生活习惯:
  苗族同胞生活极为勤劳克苦,男女均热爱劳动。其职业大都以农为业,并结合打猎与兼做一些手工业生产(如编斗笠、竹笠等)。他们衣食住也极简朴,不像汉人那样爱好,住的房子是他们自己用杉树皮竹子盖的,不住瓦房(据说他们没福气住瓦房,这说明他们还很迷信)。生活习惯与汉人大同小异,男人脑后留一片头发,女人头上都蒙一块花布巾。吃饭方面很艰苦,半米半杂粮,吃肉不煮而食,人人爱喝酒。婚丧过节他们互通礼往,婚姻多系自由恋爱,女人招男人结婚时大唱山歌。
  他们喜爱打猎,善于捕鱼。若到冬天雪天,他们全家男女一齐出动打猎,远走十数里与连续数日才返回家里。
  (三)信仰文化语言:
  信仰方面他们只相信盘古王,家家供奉盘古王神位。(中略),山上有用石块筑有盘古王庙,打上野兽前去奉献。
  文化方面由于封建社会与国民党长期的统治使他们受不到文化教育以至他们文化很落后,苗文几乎失传(据云少数地方尚发现有苗文)。
  语言方面大部份人会说光泽土话,个别人能听懂国语。他们自己说话,汉人懂不来。他们户籍姓名用汉字共有五姓(雷蓝潘钟鼓)。近年来,由于他们觉得没有文化的痛苦所以现在迫切要求解决文化问题,现一白村要求办小学。
  (四)苗汉两族关系:
  由于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民族间的不团结,汉人看不起苗人说苗人是“野人”,苗汉互不通婚互不往来,他们中间存在有矛盾。而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是非常痛恨的,如民国三十四年国民党去苗族居住处抓兵,即被他们团结一致的将国民党打跑了。
  (五)解放后苗人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他们已经翻身了,发动不少人参加了农会民兵,现在在与汉人一样的站在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同迈进。
  建阳地委统战部
  [101—16—178]
  闽侯县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1—1953年)
  1951年9月24日:
  一、分布情况:分布于我县八、九、十区的边沿山地中,八区5个乡有435户人口1565人、男777人、女788人,九区1个乡有36户人口124人男63女61,十区1个乡有9户人口47人男28人女19人。他们大部份均独自居住(自成村落)但少部份亦与汉族什居。
  二、经济生活情况:农业为主有土地2138亩(不完全统计)。农闲时从事副业生产如砍柴、烧木炭、畜牧(羊鸡鸭)、结扫把、烧南卤(做面用的)。
  三、苗族与汉族关系:因风俗习惯不同且居住分离,因此来往很少,关系不大密切,但亦无重大纠纷发生。
  四、参政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县代表的有2人,区代表15人,乡政府委员13人,乡代表50人,农会委员小组长30人。
  五、婚姻情况:苗族中有蓝雷两姓、互相结婚,一部份与连江县的苗族通婚,解放后个别的有与汉族结婚。
  1953年8月15日:
  (一)我县少数民族只有苗族一种,分布八、九、十等三个区的山地地方,其中大多数分布于八区,该区16乡,6个乡住有少数民族,根据八、九两个区的统计,八区芹石乡有16户53人,寿山乡80户267人,日溪31户106人,南丰255户945人,没洋14户64人,官溪47户177人。九区六锦乡之官山、菜山、转山三个自然村亦聚居37户34人,此外十区亦有部份未报来,全县约有苗族480户1736人。
  (二)苗族相传是高辛帝时移居于山颠,一般均居住于高山偏野,树林丛多,穷乡僻壤的地方,多数户或十余户聚居一处,有民族语言,除和汉族交谈用汉言外,其余均用本族语言。妇女尚保持民族装饰,特别是九区一部份较显著,妇女衣着在领上绣着红白边两条,裤子半长半短,头上常用苎线结起螺形髻子,两耳挂着两个大耳坠。民族信仰是迷信菩萨,妇女装饰不能更换,否则便不平安。聚居在九区六锦乡的一部份苗民每隔5年在正月初十以内择定一日,去罗源县程洋村迎接祖宗,去时备有锣鼓香火、鞭炮,执了牌等仪式很隆重。男女关系较复杂,南峰乡苗民在土改前还有租妻、典妻、两人合娶妻的作法,于土改后已消掉。男女一般都同样参加劳动,以农副业为生。民族性格爽直,勇敢、精干、团结性强,民族特征比较显著。
  (三)解放前与汉族虽有通婚,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种族歧视的影响,存在一些隔膜,解放后经过了各种运动后群众觉悟提高了,这种隔膜已消除了。八区芹石乡懒婆里,官溪乡的黄土岗土改时,都从汉族地区调剂了土地给苗民。阶级关系除南丰乡有3户地主外,其余均是贫苦农民,土改中均分到了田地,九区六锦乡有28户96人,土改中共分入了田地149.83亩,南丰乡最少的每人亦分到8分。解放后与汉族来往亦较频繁。苗族除农业外主要是靠副业生产,做扫把、采山菜、做犁柄、烧木炭及靠竹、木等土产的运出来维持生活。为了开展少数民族贸易和推销土产,我们曾由八区小北岭合作社派了2个人,驻连江县设土产推销处,推销苗胞土产竹、木。
  (四)解放后经过了三大运动,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以后,苗族在政治地位上提高了,经济地位改变了,觉悟程度普遍提高,享受了民族平等权利,在各种运动中涌现了不少积极分子。统计有半脱离生产之干部4人,参加县各界人民代表7人,另外县农民协会委员1人,乡政委会还不计在内。此外苗族之文化程度极低,解放以前一个学校都没有,因此绝大部分是文盲,个别有初小程度的,而中学以上的文化1个也没有,解放后现在已设立了2个初小学校,入学人数仅九区上瑞1个乡已有11人。
  (五)由于苗民居住多是山区,所种均是单季稻,田一年只收成一次,因此主要还是靠副业生产来维持生活,所以组织供销合作社,推销苗民的副业生产品与供给生产和生活资料是苗民一个迫切要求。
  (六)领导上对少数民族工作是重视了,开代表会有一定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没学校给设了2个初小,为了推销土产还派人给设土产推销处等,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有了改变,但重视不够,特别表现对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得不够,因此说这工作还未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因此对于民族的政策还未真正的贯彻下去。我们计划进行一次对少数民族情况的全面了解,并根据调查情况订出少数民族工作的具体方案。
  [138—2—241]
  福建省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1年11月29日)
  我省邵武、建阳、光泽、南平、顺昌、尤溪、福安、霞浦、福鼎、柘荣、周宁、闽侯、连江、罗源、永泰、德化、长泰、漳平等县均有少数民族,除邵武县有回族77户共347人外,其余各县均系苗族,也称畲民。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苗族19,764户,63,613人,以福安专区之福安、霞蒲、福鼎与闽侯专区之罗源等四县为数较多。(福安、霞浦二县共有苗族16,565户,49,992人,罗源县有2,531户,8727人,福鼎县尚未据报确数)。(中略)兹根据各地呈报材料,综合报告苗族情况如下:
  甲、解放前后的情况
  一、经济生活情况:相传我省苗族是由广东方面移来,均姓蓝、雷、盘、钟四姓,惟散居地区宽广但又聚居一处,由于人数少,没有田地,又受过反动统治的压迫,迫使他们在穷山僻野中。绝大部份没有土地或有极少土地,生活十分困难。根据连江县1950年1月不完全的统计;贫农占60%,雇农占30%,中农只占7%,富农占3%。有的全部没有土地,在山上盖草屋,所用地基也要每年向地主交租。生活来源,全靠租种土地和从事砍柴、掘笋、烧木炭等副业为生。在生产上有两点做得很好:
  (一)妇女都参加主要劳动;(二)自动组织变工互助。所以虽无耕牛,也能达到深耕细作的要求。内部地主很少,其封建统治者号称“人头”(约100户1个),是汉族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汉族地主和过去国民党反动统治者通过“人头”来压迫、剥削他们,他们除受地主阶级的地租、高利贷的剥削外,还受到苛捐什税及抓丁等痛苦;又因土地瘦瘠、耕作费力、收成不好,以至终年劳动,不得一饱,每逢雨季,常有断炊之虞。
  二、民族关系:解放前苗族在旧社会里,除了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压迫之外,还加上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压迫。汉人(主要是地主阶级)简直不把他们当作人看待,均称他们“臭畲客”(指男人)“臭姆”(指女人),意思是侮辱苗族是狗的子孙,任意讥笑辱骂,甚至殴打。因此造成了苗汉二族的隔阂,关系十分冷淡,苗族因而团结斗争性较强,例如福安县八区的保西乡,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时代的老苏区,曾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的苗胞十五、六人,房屋被烧十余座;又如漳平县苗胞勇于抵御外侮,一向反对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粮和征税,他们团结一致,不顾一切来抵抗伪官兵的横征暴敛。始终一粮不完,一兵不出。
  三、文化与风俗习惯:苗族远僻山居,生活困苦,文化极不发达,大部均无学校,目不识丁是普遍现象。在卫生方面:以受文化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人畜什居,有疾病往往请神求鬼,加上妇女忙于下地劳动,对婴孩看顾不周,死亡率很大。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苗汉互不通婚。妇女装束和汉人不同,夏、冬都穿自己织的蓝麻布衣服、腰束红麻布,宽带上和衣襟亦以白布缝缀,裤都很短,冬天则另用两块麻布包在小腿,头发则用红绒线束成发髻,从后面弯向前面顶在头上。他们善于歌唱,大多是一问一答的。
  乙、解放后的情况解放后各级人民政府,均注意了少数民族工作,答复他们合理的要求。根据福安六区统计:过去统治和压迫他们的反革命恶霸分子所谓“人头”处死九个,关了七个,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土改时绝大多数的亩胞都分到了土地,在经济上翻了身,如罗源县王廷乡的苗民在土改中每人平均分到田地三亩三分;在政治上也和汉人取得同样的地位,各地都有苗民担任脱离生产的区干部和乡长、乡政府委员、农会主任、民兵队长、妇女会主席,凡有苗族县分均注意吸收了苗族代表参加县人民代表会议、区乡代表会更较普遍。德化县八十六个苗民中,就有农会会员四十人,县代表二人,民兵队长一人,民兵十三人,由于各级政府广泛的宣传与执行民族政策,消除了苗汉种族间的隔阂,加强了团结,他们普遍的反映说:“解放后有了毛主席、共产党、人民政府给我们带来幸福,使国民党统治时的五怕变成五不怕(一不怕抓丁,二不怕抓伕,三不怕迫粮,四不怕迫租,五不怕受人轻视辱骂),并可分田当干部,这真是翻了身。”罗源县苗民蓝不火说:“人民政府领导我们减租,减轻了负担,加上土地改革分了田,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好三成半,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的日子。过去我们一向抗粮迟交,今年夏征和捐款运动我们还积极的带头。”
  解放后在各种群众运动中,苗族同胞表现了无比的热情来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断地表现了模范的事迹。如福安四区藻乡的苗族农会主任雷康华,在一九五〇年征粮中积极带头,五天内完成了征粮任务,为该区交粮第一。炉山乡苗民钟德勤在去年土改中,自己一个人一天内捉到恶霸五人,其中一人是他父亲的谊兄弟。今年参军时该县十区在全区报告二七〇名中苗民占一三〇人,现在汉族人民也大大改变了轻视苗族的观点,汉族妇女自动提出向苗族姊妹的劳动精神学习的口号。有个别地区已经开始互相通婚了,苗族妇女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装饰。人民政府对他们学习文化要求亦已开始注意,如顺昌、漳平等县解放后都在苗族聚居的地方创办小学。
  根据各地的调查了解,苗民现在有下列三个普遍的要求:一、设立学校,提高文化;二、建立合作社(因为他们距离市镇较远,来往不便,妨碍生产);三、培养苗族干部,特别是妇女干部。我们认为这三个要求是正确的,应该努力设法予以解决。
  福建省人民政府
  [138—1—144]
  [138—1—241]
  德化县人民政府民政科关于少数民族情况的汇报
  (1952年6月20日)
  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俾使能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纠正存在的偏向,进一步地奠定搞好在今后各项建设上的准备与巩固,在上级的指示精神下,在此次县召开各乡主干互助组长会议时,我们以原有的基础上更作了进一步地精密调查了解,现在将了解的情况作出以下几方面的汇报:
  (一)少数民族在我县分布情况及种别:
  在我县的少数民族是苗族,他们除了部份在第六区民主乡卓来崎村是聚居外,其他的都是杂居分散在我们第六区胜利乡赤土洋村,民主乡汤坑村,以及第七区大溪乡黄洋、上坪、大地、下圹、双坑等村中,户数有53户,人口是198人,(男的103人,女的是95人,)他们的姓是钟、蓝、雷、盘(盘姓现在无人)。
  (二)少数民族历史关系,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宗教信仰:
  据大溪乡乡长胡炼与群众谈,以及我们的了解,他们的祖先是个人身麒麟头的面相,(就目前他们过节祭扫祖先所挂的像看来亦是人身麒麟头)。他们在很早很早的一个年代里,他们最早的一个祖先是与一个皇女结婚,结婚后生有四个儿子,当生第一个时,他是以小孩盛于一个玉盘而献给皇上,第二个是以木篮盛上,第三个是儿子要生时,适雷声隆隆,所以他把他的儿子起姓为盘、蓝、雷。当生第四个儿子时,由于皇女对他的祖先感情不大好,意想将来能脱离他,故把他起姓为“钟”,这是他们姓氏来源。
  关于他们迁移在我地的时间来说,第六区的少数民族,已有510多年了,第七区的少数民族来说:据说是在道光年间就开来的,至于开来的地方在第七区大溪乡的是由仙游县大圳开来的,第六区的少数民族则是由泉州开来的。
  在最早的年代里,他们生长是在山林中,吃的是生的东西,婚姻是不和汉族配偶的,他们逢年过节祭扫,是在晚上,因为他怕汉族笑他祖先是人身麒麟头是狗嘴巴。
  在近这二三百年来,他们的衣食住,就和我们同样了,语言亦通了,(不过现在他们还有一种我们所不能了解的语言,如第六区的赤土洋村、汤坑村、卓来崎村的少数民族,当我们去工作时,则恬默不谈,)他们的婚姻亦有和我们互相配偶了,至于逢年过节,现在他还是偷偷的在晚上举行,此外,他们的信仰是佛教。有浓厚的劳动观点,尤其是妇女。
  (三)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和我们的关系,以及他们生活状况阶级地位。由于他们和我们相聚时间已历经有几百年,所以他们和我们的关系,早就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除了生活上相同,婚姻互相配偶外,在工作的需要上亦是有“你帮我,我帮你”的阶级友爱精神。至于他们的生活状况地位来说:1.在生活状况上:解放后在上级的领导下,大力号召生产,由于他们已分得了土地,加上积极的生产劳动,所以他们的目前生活大部份的生活水平是相等于我们一般农民的生活。2.在经济的发展上:由于上级不断的号召生产,他们不光尽力的从事在土地上的劳动生产,此外并大力的从事副业生产,如七区大溪乡的少数民族他们则从事烧炭,出产杉竹尤其为主,六区民主乡胜利乡的少数民族则从事搞造纸为附带的生活。至于贸易方面他们是和我们结为牢不可破的密切联系。3.在政治地位上: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翻身,同时在政治地位上亦与前大大的不同了,他们有了政治地位,就目前脱离生产干部来说亦有1个,半脱离生产干部2个,在各级政权代表的县各界人民代表1人,乡人代9人,农代3人,妇代3人,对于各基层的基础上,他们亦有参加,他们在工作推动上,普遍尚能负责,会完成一定的任务成绩的,我们领导上对其工作的检查亦是重视的。4.在文化水平上:由于多年来受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统治,他们的子弟很少得到求学机会,也可以说是不可能有得到念书的机会,所以就近年来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是低落的,读书的人很少,就目前的统计,大溪乡少数民族读私塾的有11人,第六区少数民族读小学的有21人,(参加民校夜校读书的很少,其数字不计在内),至于中学以上的程度完全没有的,在他们的村里我们是没有另设学校的。
  (四)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要求意见:据区乡里的反映他们目前存在问题与要求及意见有下列几点:1.他们很感谢共产党毛主席,他们说“没有共产党毛主席,要有今天的好日子根本是不可能的”;2.保守的思想及封建思想非常浓厚,他怕我们会烧掉他们的祖先像,所以当我们乡工作队下村时,要向他了解情况时,他们就隐隐不说,同时要求我们不要烧掉他们的祖先像,(如七区大溪乡少数民族);3.部份的户缺粮,生活感到困难,要求政府救济(如六区现有19户56人缺粮);4.由于卓来崎村是个他们聚居的地方。他们要求能在卓来崎村设民校一所,至于夜校也是迫切的要求。
  [138—2—241]
  畲族福安县仙岭洋村调查情况*
  (1952年7月8日)
  仙岭洋村是福安县畲族聚居较大的一个村庄,共134户,全部是畲民,住居钟、雷二姓。钟姓122户,429人。雷姓12户,43人。考据祖传家谱记载,祖先是大隋高辛氏之后生3男1女,长男立为盘姓,次男立为雷姓,三男立为蓝姓,女招赘钟姓,因而该民族中有四个姓,盘姓发展较少。原居陕西,于宋绍兴三年迁往广东凤凰山,以垦荒耕种为生,发展潮州、普宁、海阳一带,人口也不多。于明万历四七年迁入福建汀州,崇祯二年从罗源迁福安县城,但即被迫入山。居住仙岭洋村是最先迁入福建钟琪、雷清光之后,发展宗支传今已30多代了。历代居住穷山僻野,开垦山坡种植地瓜,砍柴生活,自称畲民或称山宅人。汉人称他们男的畲客,女的畲婆,未曾有苗民之称。解放后来自北方干部,过去接触少数民族不多,对当地畲族未曾详尽调查,了解该民族历史,以及民族特征,只因他们语言不同,妇女装饰奇异,居住高山,称之苗民。畲族亦因在国民党大汉族主义压迫下,被歧视、侮辱,称之臭畲客,臭畲姆,歪曲其历史,或将“畲”改“蛇”,音同字不同,祖先不是人。另一方面,畲族限于文化,对本民族历史也不甚了解,只认为苗民称号较臭畲人(臭蛇人)好,这是畲族改称苗族之始。另据历史记载考据畲族钟姓同治年间重修家谱,内附抄录明崇祯二年福安府准给该族山林所有权执照一份,注明右给畲民钟盛光,已是畲族迁入福建第十三代了。由此可证历史上,亦称畲族,不称苗族,况且苗族根本无此四个姓别,显然苗族是被误解,居住我省山区少数民族系畲族是属正确的。
  仙岭洋村是畲族人口比较集中,靠近平原,离城较近的村落,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没有办过一所学校,文化极为落后。他们现在通用的语言是本地汉语与畲族语言两种,畲族语中也不完全,缺乏现代语汇,因此不够应用,也夹杂了许多汉语,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政府等。自己没有文字,使用汉字,但只有少数男人粗通汉字而已,其余都是文盲。男女老幼从事农业生产,除老弱外,一律参加劳动,妇女劳动较男人好,小孩七、八岁入山砍柴、放羊、放牛。自耕土地极少,大部份无地、少地,阶级分化不甚显著,全村134户,只富农1户,中农6户,贫雇农127户。一般的每人只占有田20斤至100斤,山地贫瘠,收获量极有限,多佃入汉人地主土地,但须缴纳六成地租,生活贫困,主食地瓜米,男女穿的衣服也是自织的蓝色麻衣。内部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不十分明显,互助团结较好,没有大的矛盾与争执。但村中一首脑很有权力,有权管理本村,号称人头,是汉族地主阶级代理人,通过他来剥削压迫该族人民,日常生活与汉人来往不多,有民族服装,但在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消灭同化政策压迫下,曾经强迫改变民族服装,于民国十二、三年间改穿汉服,藉以躲避欺视,不易辩别他们是畲民。女的虽略有改变,但仍然保持民族装饰,头发向上梳围绕头的周围,束一红绒线,衣着青蓝二色,缝缀红边,腰束花带,青年妇女耳戴大银环、手镯,脚穿大鼻子鞋。男婚女嫁由父母包办,男方须给女方猪肉60斤,鸡蛋40个的惯例,少的须按双数。有的四、五岁订婚,十六、七岁结婚的。也有个别招婿的。寡妇可以改嫁或招入男人。存在重男轻女制度,并有抱童养息习惯。他们姓别只有盘、雷、蓝、钟四个姓,严禁同姓结婚,不与汉人通婚。过去因生活贫困所迫,还可以出租出典妻子。信奉佛教,立一庙宇,节日则祭天地保佑平安,缺乏医药卫生常识,病了祈祭鬼神,因此死亡甚多,又浪费了许多财富,妇女因整天忙于劳动婴儿不能很好照顾,死亡率更高。他们最热闹的日子是男婚女嫁,每逢婚礼亲属都去饮酒作乐,席间青年男女唱着多年流传歌曲,大都是一唱一答,通宵不睡。他们善于歌唱,在田间劳动,唱起山歌,经常可以听到男女对唱,直至一方答不上为止。现在他们编了很多新的歌曲,如歌颂毛主席、共产党,庆祝解放翻身等。是他们传统唯一愉快的娱乐。
  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长期奴役压迫下,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三十多年来的统治,苛捐杂税,逐渐为地主所有,过着贫困与悲惨生活。但是地主阶级并没有放松对他们的掠夺,更加残酷有过而无不及。福安县大地主×××藉着儿子专员的职权,企图霸占他们山林,为了自己的土地团结一致反抗,长期的控诉争执,迫使变卖仅有的土地、牲畜,自民国十三、四年后更加衰退贫困。造成民族仇视,隔阂现象,以往流传五怕:一怕抓丁,二怕派夫,三怕苛税,四怕逼租,五怕辱骂。在旧社会里除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压迫外,还另受大汉族主义压迫,一身受四大压迫,因而造成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状态。对国民党反动派有无比仇恨。解放后摆脱了四重枷锁,经过了减租、反霸、剿匪、镇反、土改、抗美援朝等运动,有130户分到土地,每人平均田不到50斤提高到300斤,改善了生活,提高了政治觉悟,在扩军运动中有39名青年报名参军,有5名青年加入了青年团。人民政府遵照民族平等政策提高政治地位,县、区、乡各级政权均有了他们自己代表,而且还当了乡农会主席。在民族关系上也有显著改善,反对民族歧视、压迫,彼此尊重,发扬了民族间互助、友爱、合作精神加强了民族团结。许多汉族妇女提出向畲族姊妹学习劳动精神、生产经验。这一切成就使得畲民明白自己民族有向前发展的保证,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来响应政府的一切号召,在剿匪、扩军、征粮等运动中,均能起积极作用。现全村畲民为响应县七次人代会决议,组织起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证今年增产丰收,组织了14个互助组,并向专区陈奶勤互助组应战。他们对自己领袖表现了无限热爱,每户都挂上毛主席画像,甚至给毛主席烧香,保佑毛主席活上万万年。他们反映:“过去五怕,给我们畲民许多辛酸血泪,现在再没有五怕了,是毛主席、共产党带来幸福,如果不是来了共产党,畲民将被灭亡了”。
  解放后提高了政治社会地位,随着人民民主生活的发展,在实现民族平等权利,享受新民主生活的内容,已成为他们当前迫切的要求。
  一、办学校,提高文化。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未办过学校,没有读书机会,除个别粗通汉字外,其余都是文盲,没有文化办不了事。不懂普通话与政府联系困难,不能直接反映自己意见与要求。热望政府派遣教员前去教书,并已备好校舍1座,学生50多名。
  二、办合作社。山区交通不便,往返城镇路远费时,耽误生产。组织合作社,输入日常生活用品,等价收购农作物,免受中间剥削,改善生活,活跃经济。
  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因有民族语言,民族特征,生活习惯,所处经济地理条件与汉人不同,有关内部问题不易解决,要求适当调整聚居村乡划,便于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这些情况完全符合于他们当前要求,应予以适当解决,在政府力量所能及的条件下,进行各项建设是必要的。首先是培养与提拔民族干部,根据共同纲领精神,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杂居地区推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并帮助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满足他们政治上要求,提高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此外,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历史上所造成民族间仇视、隔阂现象尚未彻底消除,妨碍了民族团结,必须纠正大汉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加强民族团结,以利于少数民族的建设与发展。
  福建省人民政府
  [172—1—171]
  *注:该调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畲族的第一份社会调查资料。这份资料对仙岭洋村(仙岩)畲族迁徙历史、生活习俗作了简要叙述,着重调查了解放前后畲民政治地位、生活水平的变化,论述了畲族族称问题,并反映了畲族群众的要求,包括办学校、合作社以及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等内容。
  畲族福安县林岭乡林岭基点——少数民族调查报告
  (1952年9月4日)
  (一)基本情况:
  廉岭村离城10里,是福安县较大著名的一个畲族山村,廉岭的基点内包括有大洋头、坑头、楼下、贯田头、七斗峰、牛角垅、池丘、上村、下村等9个自然村。有雷、钟、吴三姓居住,共计124户,人口总计495人,内地主3户,半地主式富农7户,富农4户,中农47户,贫农59户,雇农4户。雷姓50户,男136人,女91人,土地435.90亩。钟姓47户,男96人,女77人,土地424.60亩。吴姓27户,男52人,女43人,土地188.45亩。全基点现有男全劳力165人,半劳力49人,无劳力72人,女全劳力123人,半劳力51人,无劳力35人,耕牛29头。
  据该乡宗谱记载,其鼻祖龙期生于帝喾高辛氏时,因杀燕国吴猛有功,封盘瓠王,配第三公主瑞娥,育有三男一女。长子盘自能居雁门,次子蓝光辉居汝南之地,三男雷巨祐,居冯翌,女名龙娘招赘钟志清居颖川。至大随五年五月十五日盘瓠王迁广东会稽山七贤洞,耕种为业,传至三十六世孙逢耀迁潮州海阳县,至随文帝元年(丙辰)五月十三日,盘、蓝、雷、钟四姓子孙计三百六十余人,迁往福鼎、罗源、连江等处创居,盘氏子孙一舡在连江马鼻被风流飘落番界,(以致福安一带无盘姓畲族),雷姓子孙于宋绍兴迁连江狮子岩,后经明洪武二年迁罗源梧桐岔,至成化六年复迁宁德赤乾,至万历四十八年转迁罗源十八都大丘田,迨明季遭乱,子孙散居,其五子君达于顺治二年肇迁廉岭,自鼻祖至今已七十余世,在廉岭已传十三代了。钟姓于乾隆年间从大林村迁居廉岭至今十代。
  吴姓本系汉族,原居浙江泰顺,后迁福安九都南山洋,复迁桐湾(三区)居住,娶畲族女蓝氏,生二子,其言语风俗习惯与畲族一样,因此所以亦称畲族。由桐湾迁入牛角垅至今十一代了。
  查该村之畲族,他迁居较晚,因称为客,故汉族人称为畲客,他亦自认为畲族。但根据他们的宗谱记载,内有“自立徭户”之句,并有对联云:“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勅赐,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故称为徭族。
  (二)风俗习惯:
  他们信仰佛教,其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每年除新年五月节及七月半外,还要做六次福,现在还有。他们的言语,对汉族人说话时,说汉族的话,平常习惯说他们畲族的话,但对于现代的汇语,如“民主建政”、“劳动”、“学习”等,自己没有文字,必须采取汉语,一般至十二岁以上的人,都会说汉话。他们常年穿着自织的粗青蓝色苎布,妇女的服饰与汉人不同,头发向上梳,绕头的周围,当中插一支银钗,头发束着很多的红绒线,耳戴着大银环,手戴银镯,衣服乃青色边沿以红布缝缀,腰束着纱织的花带,脚穿大鼻的鞋子,但未结婚的女子亦同,唯她的头发上没有钗,只把头发盘在头上。他们的这种服饰在反动政府统治时期的大汉族同化政策和新生活运动等压迫下,强迫改变民族服装,于民国十二、三年改穿汉服,藉以避免歧视,男的虽然改变,女的仍旧保持她们的服装。他们男女都参加劳动,女的劳动比男人较强些,白天村中很不易见到人,家家关上门,或年老年幼无劳动力的在家。在土改前只有土地371亩,每人平均占有的仅0.75亩,虽然男女都参加劳动,只养着汉族地主阶级,每年只吃到十二月就没有了,此外专靠着砍柴维持生活,过着饥寒的日子,尤其在反动统治下,抓丁和派款,使他们日夜不安,白天要派小孩到山峰上去放哨,晚上睡在山中墓坪上,听到了生人和[抓]丁来,无论白天晚上就四窜逃空,把生产耽搁下来,生活更形痛苦,至今尚痛恨入骨。更加地主追租没有的就要给地主走狗的工钱,没有工钱的时候,就把锅子拿走,所以他们见有生人到他的村里问他无论事情,他只答不知道。他们和汉族人少来往,少通婚。没有卫生科学认识,如睡觉房里,兔子也着在里面,厕所牲畜等都迫在一起,疾病时祈神祭鬼,驱鬼作法,少请医生,造成死亡率很多,又因妇女整天劳动,婴儿在家无人照顾,致死亡很多。小孩在七岁以上就会唱山歌,有时在山上或田间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每年正月间各地畲民往来探亲,或有时青年的男女对唱他畲族的歌,若一方无歌时,就被对方讥笑,所以他们作客的时候,必须要学习他们的歌,他们歌里多采取三国及各小说等。他们过去都是重男轻女,婚姻皆由父母包办,若娶大新妇,礼金要120元至130元,猪肉40斤,油2斤(老秤),鸡蛋42个,白鲤鱼2尾,公鸡母鸡各2头。女子出嫁,无拜天地祖宗,带金冠珠髻(据云是帝喾所封),由于以上各种的原因,造成过去抱童养媳的很多。
  (三)政治文化经济生产等生活情况:
  解放后,他们已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及大汉族主义的压迫,现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减租、反霸、剿匪、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以后,对政治认识也提高了,在土改运动中,他们响应“吃饭要做工,分田要斗争”的口号,现在该基点参加农会会员123人,民兵12人,现在该基点已分到土地677.94亩,每人平均2.12亩,比解放前每人多得1.37亩,牛解放前只9头,现在已增加到29头,羊解放前4头,解放后已增加到23头,猪解放前只37头,现在已增加到63头,其他牲畜较解放前亦多养。茶树在反动统治时,全部荒废,现在已开荒出3.7亩有400余株,过去松山、竹等被伪保安队、补充处等反动军队,全部砍伐,现在松已栽了30余亩面积,有13000余株。过去他们的粮食最多的吃到二三月的,现在已能吃到六月,在农闲的时候,还可以砍柴挑往洋头去卖,如卖不去的时候有政府来买,该基点火柴统计每年出产2600担收入7250000?万元,可解决他们大约2个月的粮食,过去伪政府军队来卖火柴时(例如市价每担,他只给)还骂他们“畲客”“畲姆”或“臭畲客”“臭畲姆”,现在解放军向他们卖火柴,街中市价多少钱,他就给多少钱,都很公道。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除5%的粗通汉字外,其余的多是文盲,现在该基点7岁至16岁的儿童有53人,正在迫切要求政府设立学校。他们在增产节约的号召下,已大大的减少了迷信的浪费,过去他们到了七月半,就要耗费一项大款,如无钱时,就忍痛的向高利贷处求借。(中略)没有什么铺张浪费了。婚姻方面,他们在贯彻实行婚姻法下,已打通他们封建婚姻制度,一般的畲民都说:现在的子女长成,可以自由结婚,不怕没有妻子了。现存在的童养媳还有12人。服装方面已不十分讲究了,例如牛角垅的妇女大部份已仿汉服装束。自解放以后,他们已认识到成为国家的主人,政治社会地位也提高了,希望与汉族互助、友爱、团结,交流生产经验,携手走上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道路,共过幸福的生活。
  (四)徭(畲)族人民的要求:
  (一)本乡在反动政府的统治下,没有办过学校,今年6月间,日宅村虽成立初级小学,但相隔5里的山路,极感不便,而本基点的成人粗知汉字很少,一般都是文盲,现统计7岁至16岁的儿童有53人,很多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使能够和政府多多联系。在解放时,建有祠堂两座,尚未修理,拟暂借用住屋、大厅,盼望政府,分配教员前去办学;(二)本族的言语,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与汉族不同,故要求政府把居住在相近的畲族划为一乡,以便自己管理民族的内务工作。以上的要求,完全是合乎他们的实际情况,希望政府尽量照顾他们,给他们适当的调整和设施,以发展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并培养提拔畲族干部,彻底消除民族间的仇视、隔阂等,使各民族在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福安县调查工作组
  [福安市档案馆福安县1952年第6号永久]
  福安少数民族苗族概况
  (1952年9月17日)
  甲、发展沿革
  苗族依中国目前各少数民族分布状况来看,主系多集中于云贵两广高原,他们由于长期地受到封建帝王反动统治主的压迫和剥削,纷纷被赶到荒凉贫瘠的地区去谋生,当然福安现有苗胞大概也是由这般原故而迁徙来的,但未得到可靠的根据,不过依照苗人家谱的记载,约于明末清初自广东迁移来韩(福安简称)其发展的方向可能由广东分两路向福建转移,一自沿海潮汕而泉惠、兴化、闽侯、连江而抵宁德、福安及霞浦、福鼎更向北入浙南;一自粤东北入闽西向南平、建瓯、浦城一带发展,起初可能占住平原地域,后因历代统治阶级大汉族主义的歧视排挤积极采取武力统治,经济掠夺,文化封锁,怀柔利诱,以夷制夷,挑拨离间等种种毒辣手段,造成了灾难重重,因此相率迁避穷乡山谷地方去,从劳动中求生存,在山头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而生产落后,经济不得自立,社会发展迟滞,生活极端贫困,这种发展情况,在福安现存苗族的家谱及历史传统生活状况中得到充分有力的说明。
  福安苗胞主要有雷蓝钟三姓,相传当时迁来的都是雷蓝盘三系,钟姓则是雷姓女婿附庸迁来的,并不是主系,后来盘姓苗胞向北徙入浙江——现平阳泰顺浙南一带,那里的少数民族多盘姓。向东迤逦迁海外,据传也有迁日本去,致福安姓盘的苗胞,即告绝迹,现存的仅雷蓝钟三系。他们自广东迁往连江丹阳汤丘——这时可能也是住没有汉人住居的较平原地带——旋因种族歧视与迫害乃又转移迁避,雷姓最早迁来福安穆阳牛头坂,生六子,曾在该处兴盖祠宇,结果又因所开垦土地,被汉族地主阶级所掠夺,生产资料缺乏,人口激增,生活困难,又不得不向辽阔的地区去寻找开僻新环境,系于生活的需要,一子迁宁德猴党,一子入浙江温州,一子向南迁马山村旋又转移廉岭发族后乃四散分布八区一带山地,一子迁福鼎桐山,又一子迁宁德某地去,留一子住原地。钟姓与雷姓同时迁抵福安,先住韩阳坂(即今县城所属地区),后因大水灾——主要的原因或许又因大汉族的掠夺,可能也是种族压迫,致无去安居就业乃迁移大蓝村(即今之口台村后门山)。为了反抗统治者的无理迫害,钟姓苗胞历史上曾掀起过辉煌的暴动事迹,相传钟姓兄弟民族因不能忍受汉人的欺压与掠夺,由钟飞领导组织苗人3000众,进行反抗。缘因民族仇恨过深,曾残酷地屠杀过□□,致轰动一时,[畅?]谓有3000食人兵,其实是3000畲人兵之讹传,这次暴动充分证明当时反动的封建帝王对少数民族迫害欺凌的深重,也可以说明少数民族并不是府首贴耳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个暴动与反抗,引起了封建反动朝廷的极大恐惧与震动,当时的封建统治主,为了麻痹苗民的反抗情绪乃实施怀柔利诱政策,采以夷制夷的手段,封钟飞为候王,缓和了民族的阶级斗争,进而展开血腥的镇压以加强统治的力量。在福安苗族历史上这次暴动是个光荣,但结果却是个耻辱。钟飞在候王的空头衔下,投降了统治阶级,实际上苗族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虽经这次斗争,没得到丝毫的提高,本民族被压迫、掠夺、歧视的封建的锁链仍未摆脱掉。据云钟飞候王生九子,除二子相继迁福州及浙属处州外,一迁本县和庵村,一迁蓝田(现八区岳田乡),一迁金斗洋,其余四子仍住大蓝村。蓝姓传自广东潮州迁罗源末后始迁入福安井口(四区)村,据说蓝姓人迁福安时不只一系,可惜没有详细材料可资证实,故无法稽考。
  乙、分布状况
  福安苗族主要分布于白云山脉阴阳两面,北起寿宁南达赛歧廉首山区,另一部则按周宁山脉向南伸长发展遍布八六两区山地,直抵白马门与宁德接界,东南方以西圣山脉为主干,依山而住,毗连霞浦。兹按本县少数民族住域分布区乡统计分布情况如下:(一)区长潭乡和庵、桦坪、七埞、大蓝等村,洋蛟乡前
  洋、东头、龟武、后洋里、铁湖、岩角亭等村,步洋乡官洋岗、对面岭、岔门头、茶洋、海报岭、半山、甲藤坑、茶坑、老鼠朝江等,这个乡约占45%的苗民村数亦不少。金洋乡雷柏洋、坑里两村,许井乡除月斗上溴濑头等村外主要的井口村60多户纯系苗民,廉江乡上下天地、日宅、牛角垅、地坵、廉岭等村其中以廉岭村为全县最富庶的苗民区域,东湖乡仅梨里坑一村(以上七乡现划分为11区)。(三)区前山乡马头山、山领、鲤鱼背、里溪头、龙山峰、岐壁头、羊中坑、里坑等村,后洋乡仙领带、竹林下、山寨□□□□、蓝下蛇岭下等村。蛇岭下村约100多户全部是苗族。湖山乡所辖的南山、桐弯、石璧坑、坑山坂、湖后等5个村,其中的湖后村则苗多汉少,这一乡纯系苗民乡。余外坦洋乡的大岭村,秀龄乡的坑里,上弯洋村,社口乡的大塔仔村,沙洋乡的山头垅,马尾栏村仅是少数的苗民所住而已。(四)区下蓬乡的蓝柄、王楼、林洋湖村,中藻乡的桂垅、东山、新岭、石门里、蓝坪、普照、竹园兜村,留洋乡的许班、□尾、上洋、王莲、半岭、七埞、下南面、牛栏祭,南山村隆坪乡的蓝头、科后、后舍、上澳、大连济地壑、岭尾、葛莆洋、坑里村,黄南乡上高山、下高山、坑头里、上可坑、下可坑、溪塔、寿宁庵,咬头、虎头村,苏堤乡的墓亭村,西铭乡的亭头、外洋、𡎆村,燕桥乡的险坑、上长坑、下长坑、下山岩、长坝埞、半岭、炉里、燕科、铁长、牛三塆、洋面、北山、下坑仔、里降楼,(一部份)村(这个乡的苗族也不少),咸福乡的南山、竹洲、龙池降、屏中山村,凤梧乡(现改金梧乡居八区管)的凤洋、太阳山、半岭、小长潭、金斗洋、地坵、柯𣗬下、白墓、走马垅、老虎塆,周坑、长潭、青甲藏、石门限村,这一乡50%均系苗族。象牛乡的雷打石,卜洋头,龙井村,渡头乡的七层降,樟后,坑壑,确河洋墈,楼里,楼北山,石门头,燕窝,隆坪夫,虎岩,坪牛头村。(五)区象江乡的牛罗里,罗里坑村,赛里乡的鳌峰村的大坝、割藤塆、岭头山、村头下、牛楼村、象洋乡的外牛坑、郑里金鸟塆、龙潭面村。(六)区双留乡的坑门里两爿宫,桥洋塆(一部份)村,苏洋乡的洋上、林厚村,南塘乡的东峰院、阳梅洞、洋溪边、佬蛇岗、八斗头村,倪洋乡的南山(一部份)牛角塆,何亨村,鹤里乡的三坪、野马确、青水确、岭尾(一部份)岔栋、过洋、济篱壑、陈垅等村。(七)区岐山乡的半岭、过洋里、后洋、乌泥坑、浆后,大梨乡的吴楼,双碧乡的坑里垅、南门、鸡角城、槟〓弯、圹桥头、通湾洋、港里,湖塘乡八斗垅、半山楼、焦湾、宫兜村、樟栏乡,双贵山、北斗坑、石厝、南北斗山、上坑角里、下坑角里、塘湾兜、白石堆、本地骨村,藤江乡黄坑、田洋、林湖头村,泽聚乡田雷园、虎岩村,荷洋乡山胶岭、青山鼻、王丹坑、塘楼湾村,北坑乡的所秀栏村(一部份)大洋乡下赤、金瓜带、孔门、王必山、红下口吴山、岩下梨、仙道地村,外屿乡钟山下、大石牛、马头栏,长□(一部分)、里湾、上贵山村。(八)区溪潭乡,仙岩下、橄榄头、仙山村,凤林乡上前埔、匏头坑(一部份杂居)、岩下、占亭村,廉峰乡,□□峰,南山(杂居地)村,城山凤凰□,□□头(杂居)村,洋山乡,大丘头村,番溪乡桦林,岐山村,西岭乡,里湾,牛也坑,九部,赤林峰村,□田乡后山、七埞、蓝田,后门里下岐山村,上洪乡垅口宫(杂居)村,芹洋乡高山、川山腰村,宝西乡,林洋乡,头庄,小岭,何厝,□村,后极,如林,油西坑,北山、外瓜溪,前洋庄,岔门头,牛楼,对面楼等村。(九)区柘荣乡炳鼻峰、宜山、提刀丘,垅头,东门岭,燕岩头,招湾里彭家洋村,棠溪湖西坑,柴山,岭尾村,东岭乡青寺村,洋湖乡下犁坑(杂居地)村,潭夏乡车岭等村庄。(十)区大江乡为质,龙岩,担德岩、王坑村,凤塘乡章家山,吴明山村,炉山乡陈山峰,池头,九来峰,升中村,下邳乡,上天地,下天地,墓亭村,坂中乡狮头,香炉峰马山坑,冬花山,官岭头,西山,员里,邳里村,仙溪乡,上洋头,圭角岩下,马山,后壑,塘坝埞,梨坑,柘边,招坑里,细石峰,仁仓里村,沙塆乡破里,虎竹岩,拓柴峰,宝林洋、半山、长长里村、林洋乡里林洋、里东、圯墙肚、半山、王加厝、过洋、招兜村、白溪乡桐油湾、蛇岗、鲤鱼湾等村。(十二)区斗面乡东山、细叶山(杂居)仙人,山坪村,楼下乡虾蟆头村,松澳乡后洋、茶洋村,金溪乡八斗洋、锰尾、马头山村,港仙乡官厝里,孤楼,靠坑、葛林坪,碧后,猴头,王家山,杯路村,茜洋乡,成井,彩花桥,马头山,白梅岭,麻大坑,亭下,带龙坑,大田坪岭仔下,林家宅村等村,至现编十一区的仙岩乡的和庵,仙岭洋村,这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上所列的村庄大约百零户以上(如仙岭洋,金斗洋等村)小的约一二户不等,他们的住地多是偏僻山谷去处,靠近汉族居地的,则多系大村落,起码则有二三十家地方,经济的条件也较充裕,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县人口约在二万左右,因散处各方,真实的户数迄难得到确实数字。
  丙、经济生活情况
  封建制度社会里汉人称呼苗族的男人为“畲客”,女人为“畲姆”,其称谓的来源不可考,通常谓“苗族”即“畲族”,或许以为他们外来的迁入故呼之为“客”,在名义上的确好听,没有什么歧视的口吻,其实呢,存在着十足浓厚的封建口味,这个观点究竟可靠不可靠,尚乏历史事物的稽考。苗族主要生活传统皆靠劳动生产,自食其力以为荣,从没有人剥削人的非正确概念,但由于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极端困难,历尽艰辛,流尽血汗,辟拓成的平原土地均为大汉族主义巧取豪夺所占有,逼使他们只好退居山区,另辟瘠瘦的梯田以营生。因为他们经济发展受阻碍,虽劳动终日仍免不了过饥寒交迫□□□□□□□□□□□□□□□□□□□□,自耕的中富农地主简直说是凤毛麟角,纵有为数也不及千分之一二,据调查解放前全县苗区以廉岭村为最富,82户中,地主仅3户,多数均是贫雇农,他们有的连地瓜饭也吃不饱,穷的连裤子也没得穿,何况穷乡僻壤的苗胞呢,稻杆当棉被是司空习惯的事,青菜马铃薯当口粮,这是可口的美味。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靠佃耕收入,所耕土地尽是山田,没有一丘田可获200斤以上的,其收入显然有限。苗民也靠副业生产收入为辅,次要经济来源是林业“担柴掮竹”多得不胜数,城镇的燃料,主要靠苗胞供应,个别的自然村亦兼习手工艺,如仙岭洋的泥匠,日宅之竹工人等。口粮纯是地瓜米,一年夹杂吃些白米饭的解放前可以说没有,青菜是自己种的,咸鱼能够吃得上“大头货”——咸黄瓜、白鲤之类很少,绝大多数吃碎鱼屑,臭虾苗之类,有的甚至连食盐也吃不上,地瓜饭臭虾苗,咸蔬菜——庵的咸芥菜、罗茯——均是他们中农以上的养料。鸡、鸭、猪、羊虽是苗族的副产品,但吃得上的百不及一,这足见苗汉两族间在经济生活上不平等的一斑。谈到土地使用权,苗汉的待遇更悬殊,二千年来苗族几乎丧失所有土地的自由使用权,迄土改前除少数大村庄外,许多小村落,一般苗胞盖房子是不准安柱石的,(相传封建统治时苗民如果盖房子安上础石汉人有权把他捣毁折卸),汉人认为安上柱石,即表示土地所有权已转移,这样,汉族地主阶级便不能随时窃占该土地。解放前,好多山区的苗民仍须向地主缴纳山租,这就是强有力的证明之一,概括说,解放前的苗胞真是“立锥无地”啊,其经济生活情况,可想而知了。
  丁、政治待遇
  在封建传统的压制下,苗胞根本没有政治地位可言,一切参政权利全被剥夺,苗民不准参加起码的“秀才”考试,有些经分化而变质的苗人,在满清时代至多也不过当个皇差或班头已算破天荒,了不起的一回事了,他们中除绝无仅有的偶而考中一位“武秀才”外,文秀才根本没有,这或许也是反动统治的某一朝代重文轻武政策的突出问题而已。在剥削阶级的歧视欺压下,造成了严重的阶级民族的仇恨心,汉苗不通婚就是具体的事实表现,苗胞嫁娶不准坐轿,否则经过汉族住地即遭凶殴捣毁,苗民入城买卖皆畏缩恐惧,纵受侮辱,亦忍气吞声,不与较重,汉人常常谩骂其为“臭畲客”、“臭畲姆”,嫌脏嫌臭,简直鄙视劳动,认为“天下之最贱,剃头,扛轿,吹鼓手”,最下流的生活致由苗胞去担任。满清时,还规定其家庭成份是吹鼓手、扛轿、剃头或当皇差的其子弟一律不准参加考试,基本的作用无非是剥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政权利吧。汉族地主家庭常蓄养苗民妇女为婢女、佣
  妇,男的当长工,吃的是残羹冷饭,做的是牛马生活,长年受着汉人的虐待凌辱,茹苦含辛,眼泪只好向着肚里流,从来苗胞不敢打官司,因打官司第一要衣钱,第二要靠汉人写状纸,即使口口口口口口是现成,二千年来受尽封建社会的压迫,大汉族的侵凌,苗胞的苦水一辈子也倒不完,只要团结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革命胜利的今天,才能获得永久的自由与幸福。因此苗胞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确流过不少血和汗,拼死的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全国依然,福安当然不是例外,这也有其客观的因素。
  戊、文化教育
  苗族没有本族文字,只有语言,一般苗民均能通汉苗两种语言,近来新语汇渐多,现有语言不够表达多渗用汉语,如“人民解放军”、“毛主席”等文字则通用汉字。这可能是苗语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因为经济生活的影响,实际上也剥夺了苗民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所以苗民有句“有读书子,无读书父”的谚语,最多只能于童年七八岁时,由生活较好的家长集资延聘塾师课读,一两年后就要参加劳动生产丧失读书的权利了,故苗民文化水平最高的仅能记帐,但苗民有一特长即“对诗”,苗民自幼学习唱歌,青年男女经常在山坡水涯互相“对唱诗歌”,大部份自编自唱,有的唱歌家出口成诗,即景可歌,男女结婚时常特请唱歌专家当“亲家伯”,这是苗族文化上的特点。最突出的苗胞讨亲扛轿的人,如果不能唱和诗歌,上桌不给红酒吃,故意给与红粬渗开水喝,这或许也是保持其固有文化上传统的作风吧?
  己、风俗习惯
  (一)婚姻:苗民最怕绝后,男女三四岁即行订婚,年19岁结婚,婚礼不管贫富,订婚时,猪脚1只,龙贴2张,红衣线2只,果子2包(红枣冰糖),送女家后即回送以糯米糍斗余,开生庚一定要二次,第一次开不到但要送开生庚的人200元(二角)笔资,女家白鲤2头;第二次才正式开到要送女家肉2斤,合婚后送日子(订婚)时间一定要在8月,礼物月饼10余斤,肉四五斤,面2斤,女方仅收肉和饼各一半,举行婚礼前一日,男家送女家猪肉40斤,油2斤,鸡雌雄各2头,鱼2头,蛋价42个,礼金72千(清时别钱)。女家赔嫁妆奁一定要三杠头,衣服足够穿3年,女结婚后3年内规定不制新衣,唯如果女方贫穷,而双方感情又融洽,则男人往往于3年内偷着为女制新衣裳。婚后2天,男人即往岳家为婿,随送岳父母猪脚1只,岳叔各送肉4斤,但岳父、岳叔每人定要备酒席一桌敬婿,岳父母却更要送婿“记路钱”2元至4元。头年节(即婚后第一年端阳节)岳家送礼很丰厚,粽4斗米,烧饼要200块,鱼2头□□□□□□□□□□□□□□□□□□“亲家伯”(会唱歌的)三人于结婚前一日由“亲家伯”领赴女方住两宵,专门对歌。第一夜对歌时,全村附近男女均集中女家和“亲家伯”对唱,女家家则准备8斗4盘为点心,人多时要吃到10余桌。第二夜点心要鸡鸭各一斗,外加菜等。第三天回家,女方亦聘请2人送女出嫁,男方来随同返去。在举行婚礼时,全村男女均集中男家吃酒,浪费极大,故男人往往订婚后无法举行婚礼。
  (二)丧葬:死了人在苗民也是一种负担,人死后举行迷信佛事,村中集中百余人来死者家中吃、赌通宵彻夜。如犯“重丧”、“忌日”,死人不许收殓,甚至连续好几夜,所浪费更多了。苗民死后因经济生活问题影响,大部仅能“红圹”埋葬无法做墓。
  (三)习俗:端阳节户户裹粽,粽以芦叶包裹,每条分五节,表示纪念五月五日,端午节,即生活极端困难户也得设法裹几升米,敬祖宗,旧历年家家均用糯米制糍巴或用以送礼。盖房子集体以人工帮助建筑,丧葬六亲均送粮食为主,上寿送猪脚,送者须共同吃光而后去,这都是他们取之劳动用之劳动的纯朴本质的表现。他们的服饰,男人与汉族农民无异,女人则绝不相同,女人服装规定黑衣黑裙,女子出嫁时,裙及衣裳一定要由母舅赠送,妇女头发梳理形式,出嫁前,出嫁后有区别。出嫁前,头顶平铺,已结婚的要加上“披头髻”,以示区别。嫁女妆奁,除普通钗环外,斗笠、蓑衣、锄头是免不了的物件,斗笠多系精工细制的,价值相当昂贵,男女婚后二三天就过共耕生活,夫唱妇随。“劳动”两字是其优良的传统观点。老年人虽乏劳动力,但也不会闲着白吃饭,带小孩、煮饭、烧茶水、看家、搞副产,工作还很卖力有劲,只要一口气在的话,他都会干他所能干的工作。儿童也同样地学习适合他们体力所胜任的劳动。人民政府提出劳动发家,生产致富的号召,苗胞们是有信心有把握来完成这伟大的任务。
  苗胞性朴实,勤劳有毅力,团结互助观念强,阶级的仇恨心深重,意志顽强、坚定富斗争性,能刻苦
  耐劳,他们长期受着汉人的封建剥削歧视,对本民族间的确团结得像钢铁一样的坚固,例如汉人不能通苗语的,一到乡间查询苗人姓名住址,那就费事,尤其年关索债讨帐的更伤脑筋,从村头找到村尾,问得一身是汗,结果呢?只得到“不知道”三个字的回复。国民党反动派——蒋匪帮——统治下抓丁派饷,收捐勒诈,高租重利的层层掠夺,苗胞委实吃亏不少,如果他们没有团结力量,那里能够适应现实环境而生存呢?少数民族迫于生活,一生病连中药也吃不上,更谈不到科学的治疗(例如请西医注射吃西药等)为着克服困难多吃青草药(土草不花钱),故此青草医师多出自苗胞中。迷信比较深,动不动就请巫师驱鬼捕魔,在这种统治的迷信思想支配下,断送了不少人命。相信在共产党人民政府英明领导教育下,这不正确的习俗是有法改革的。
  福安县委统战部
  [福安市档案馆福安县统战54永久1]
  福安县四区下逢乡畲族的一般情况调查报告
  (1952年9月25日)
  下逢乡离穆阳镇10里,是汉畲两族人民共同居住的一个乡。全乡7个自然村,共367户(内地主19户,富农4户,小土地出租者12户,中农27户,贫农291户,雇农14户),1178人,1773.5亩土地。本乡畲族有蓝、雷、钟三姓,居住在王楼、林洋湖、梨乾、湖头山、蓝柄等5个自然村,共有177户,615人,土地922.22亩,其中蓝姓47户,173人,226.8亩土地;雷姓72户239人,373.92亩土地;钟姓58户203人,321.5亩土地。从成份上来看,有中农6户,贫农161户,雇农10户,没有地主富农。
  根据畲族历代宗谱口查,该族是大隋帝喾第三公主之后,先后共生了三男一女,长子赐姓盘,次子赐姓蓝,三子赐姓雷;一女因和钟姓结婚也成畲族了。至于宗谱内所说“金狗星下凡和帝喾三公主成婚”是完全没有历史根据的。
  该乡畲族到达时间迟早不一,王楼村蓝姓是顺治年间由罗源大口里迁入的,至今已有十二代了;雷姓是在乾隆年间从该区上澳迁入居住,已传七代;钟姓是在雍正年间由三区社口以后徐家坂迁入,已有八代;林洋湖雷姓是康熙二十六年由霞浦牛路边迁入;蓝柄村姓钟的是从社口南山迁入,至今已有八代;梨乾村姓钟的是由十一区大林迁去,已传十三代。他们的祖先都是先后由广东迁入福建的。
  当地汉族群众对畲族有:“阪人”、“畲族”、“畲客”、“苗民”、“徭人”之称。究竟属何族呢?我们调查研究结果是畲族。其所以有以上许多称呼,是因为畲族多居山陂,所以汉人根据其居住与都是从外地迁来的情况称其为“陂人”、“畲客”。过去由于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统治,把畲民骂为“臭畲姆”,因此畲民隐藏族别自改苗民。解放后,我们工作干部不了解其族别也误叫苗民。
  据历代对畲族的敕书有徭人之称,因此可以肯定畲族又是徭族的一支了。
  畲族信仰佛教,由于其多居山沟,文化极为落后,封建迷信思想很严重,每年除八月中秋,七月半,五月五之外,还要做五次福,如旧历正月做“开正福”,夏季做“夏至福”与“立夏福”,秋季要做“白露福”,秋收后做“完满福”。在每一次做福都要敬菩萨大吃大喝。畲族男女都爱穿青蓝色的衣服,尤其女子装饰和汉族不一样,衣服都要镶红边,头发绕在头的四周,出嫁的妇女头上都插银簪,两耳带着圆形的耳环,手戴银镯,腰系自织的花纱带,劳动力很强。在女嫁男娶的时候,男家给女家送聘礼,过去要钱72千,以后改为银元120元至130元,除此以外,习惯上还要送猪肉40斤,猪油2斤,鸡蛋42个,白鲤鱼2尾,公鸡母鸡各1对;女家要送给男家钻头、蓑衣、斗笠、桌椆、衣箱、蚊帐、被子等。结婚的时候,亲戚本家邻居男女老少都要去吃3天,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畲民爱唱歌,多是顺口编成,尤其每逢旧历正月,各处畲族互相探亲时,除同村同姓问族外,见面都要以歌唱答对,以此联络情感。在很多的歌词中,都反映了过去他们所处的地位,与他们的经济生活情况,例如,“一条手巾四方口(即絮),捉拿壮丁无处逃,前头壮丁啼啼叫,后面家属哭奈何!二条手巾泪大干,可恨中国大汉奸,一批一批抓丁去,很少有人是生逃。三条手巾束在身,地主收租太认真,一斤半两都算尽,一粒未干都不称。四条手巾泪淋淋,欺人地主身有钱,银粉口人压百姓,横行霸占目无天。五条手巾泪汪汪,夏季无粮闹饥荒,衣服家具都买尽,腹肚空空眼发昏。六条手巾泪满衣,冬天寒冷难过时,备的席来又无被,备得布来又无棉。”……的确畲族人民过去所处的境遇是十分恶劣的,在长期反动统治的岁月里,畲族人民严重的受着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中略)畲民在长期统治的情况下文化极端落后,据了解仅十年前办过九年私塾,读一年书的56人,占全族人口9.1%,读二年书的11人,占全族人口1.8%,许多人目不识丁不能认识货币数目。有病时少请医治疗,多烧香祷告,因此死亡率很大。解放后,我们在畲民区正确贯彻了党
  与政府的民族政策,发动畲民积极的起来参加了各种运动,本乡畲民在土改中也有167人参加了农会,42人参加民兵,17人参加青年团,和广大汉族团结在一起,向地主阶级进行了斗争,同样的分到了一份土地;在参军运动中他们有17人自愿报名参军;在抗美援朝捐献中,他们积极捐献;在今年的爱国增产竞赛中,他们组织了12个互助。因此,畲民在经济上大大改变了过去的贫困面貌,如土地土改前仅有56亩,土改后增到922亩,松山土改前135亩,土改后增到157亩,杉木山土改前14亩,土改后增到16亩,竹山土改前5亩,土改后增到7亩,茶山土改前7亩,土改后增到23亩,耕牛土改前只有24头,土改后增到46头,其他也都有增加,比如,猪由土改前32头增加到73头,羊由土改前5头增加到20头,鸡由土改前的133头增加到329头。今年由于组织起来生产,节省了一部分劳力搞副业,仅砍柴一项赚款2278万元,粮食一般比过去可多吃3个月,生活比以前改善很多。因之,畲族人民真喜悦极了,这种喜悦又流露在他们的歌唱中:“正月解放是新年,毛主席来了过太平年,全心全意为祖国,抗美援朝齐向前”。“二月解放是口天,农民欢庆把身翻,蒋匪赶到台湾去,实行土改分到田。”……。
  经过各种工作,畲民的政治经济生活均有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但在政治方面还须要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宣传民族政策,克服汉、畲民族中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逐渐取得互相了解,使汉、畲民族间的团结更加巩固,因此遵照中央指示,还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积极稳步推行民族自治,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在经济方面还须要加强对畲族区生产工作的领导,解决他们在生产中的困难。如王楼村有3个互助组想把已停办12年的瓦窑恢复起来,除自己筹划100万元外,尚差130万元要求政府贷款。我们认为可以贷款扶持,这样既可增加人民收入,又解决了劳力剩余问题。关于畲民生产品的推销和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问题也很大,因为他们居住地很偏僻,交通不便,大宗副产品如木柴、木板、木炭、杉木等输不出,因此必须品也买不到。为了便利生产,活跃市场,改善畲民生活,减少中间剥削,应在该乡设立供销站与穆阳合作社取得联系,为畲民产、供、销过程服务。此外,还须要注意畲民的文化生活的提高问题。解放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注意还不够,下逢乡少数民族地区到现在还没有开办一所小学,使96个儿童和许多青壮年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反映“我们筹校舍,请政府派教员就好了”,要求异常迫切。我们应设法满足畲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还要注意畲民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中共福安县委办公室
  [福安市档案馆52年第6号]
  福鼎县畲族调查情况汇报
  (1952年9月30日)
  双华乡是我县畲族聚居较大的1个乡村,全乡共有324户1186人,内畲族有254户,男526人、女438人,都是蓝、雷、钟、李4姓,占该乡总人口81.2%。据家谱记载该畲族祖先是大隋高辛氏之后生3男1女,1侄女,1侄孙女,长男立为姓盘,次子立为姓蓝,三男立为姓雷,女招婿姓钟,侄女招婿姓李、侄孙女招婿姓吴,其盘姓发展较少。原居广东凤凰山,以垦荒耕种为生。后因人口发达,而移居闽省连江一带,再迁居浙江蒲门、甘溪、岚下继徒鼎邑廿都华阳地方住居,迄今有18世之久。历代住居穷山僻野,开垦山坡,男女老幼一齐参加劳动,由于土质浇瘠,收成不多,过去除受重租高利封建剥削外,还受国民党抽丁派款捕杀(民国二五参加革命畲族雷时江等20多人被杀害)等糟蹋,迫得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更有一部分家破人亡,(中略)。正由于受着汉族的压迫,所以在政治上、社会上丝毫没有地位。他们有单独的言语,但亦能通本地南话。妇女服装奇异,如头发梳一个髻子围绕在头上,穿的衣是红边做花的,鞋是做四角花鞋。其婚姻仍由父母包办,(中略)有的在七八岁时订婚,十五六岁便结婚,也有招婿和抱童养媳习俗,另外同姓结婚,不与汉族人通婚。文化落后,除个别受过教育外,一般都是文盲,信奉佛教,病了祈鬼神,不请医师诊治,因此死亡很多。青年男女们喜欢唱着历年来流传歌曲,经常在田里劳动时唱起山歌,女唱男答,一直唱至到一方答不上为止。现在土改后,大部青年儿童们,都学很多新社会的歌曲,每天在山上牧羊、牛或割草时都很高兴唱着,如翻身歌、锄头歌、歌颂毛主席、国歌等许多歌曲,表示庆祝解放后大翻身,而过着快乐的日子。(下略)
  (附两乡各种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双华乡畲族户数人口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畲族阶层青年人口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畲族干部花名册)=]
  福鼎县人民政府
  [138—2—241]
  罗源县第七区畲族八井乡调查情况报告
  (1952年9月26日)
  (一)生活状况:
  八井乡是罗源县畲族一个聚居乡,离城20华里,位于双贵山与南际山中,计有陈八井、牛羊、横棣、竹里等4个自然村。全乡191户,645人,汉族3户6人,畲族188户639人。其中地主1户、半地主1户、富农2户、中农40户,其余是贫农、雇农。自耕土地只有80余亩,大部分无地少[地],向汉人地主租入山田耕种,一般土地贫瘠,坵数多,用力费工,收获量少,好田每亩收300多斤,坏田收百余斤,租额超过总收入6成,高达7成,天年不好打下粮食几乎都送给地主,不然土地即被抽回。(中略)有的地主还加造老秤收租,每担可多榨取四、五斤,他们辛勤劳动甚至得不到谷子。中农以下每户年年要吃高利贷,上加5,下加5,中加25,就是说春借100斤,秋返150斤,跨过第二年春天,利上加利返息125斤。他们说:“地主重租高利算不清,当牛当马还是两手空”。在政治上毫无地位,并遭受民族歧视与压迫,保长也由汉人当,被称之“山宅仔”,抓丁必先他们地区抓,每年出了几次壮丁费,但抓去确不少,不分先征后征,单丁双丁,见人就抓,横棣村33户,抓去10人,雷世绅兄弟4人,抓去2人逼死1人。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抓丁摊派,生活不宁,日落西山黑夜未临,即躲避山林,睡于荒山乱草之中,白天见生客也要逃入山中,不然有被抓危险。生产荒芜,债务还不清,生活贫困,一年到晚地瓜米也吃不饱。冬天没有棉衣,只穿二三重自织麻衣,有二分一没有棉被,只盖上棕衣或麻袋,取火烤暖,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压迫与掠夺之下,造成民族落后,人口衰退状态,如陈八井村50年前200余户,如今仅有82户。
  解放后摧毁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了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提高了政治地位,积极参加各种运动。在三大运动中与汉民族一同斗争了大地主×××,并斗争了本民族敌人“人头”×××,建立了人民政权,畲民雷世珠当选了乡长,每人分到土地1.7亩,全乡共得地1230.8亩,去年总收入3714担,每人平均种地瓜1000株,可收地瓜5担,生活获得改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全乡组织了12个互助组,占总人口80%。在修订爱国公约中,保证增产一成,估计今年可收谷子4,019,200斤,现已有3个互助组超过原有计划。随着生活好转,除八井村去年增加了12床棉被,今年又增加了十几床,并普遍添置新衣1套,也有的已制了棉衣,但因过去贫困,粮食还了债务,生产生活尚未完全恢复,全乡有1/3户全年缺粮3个月至4个月,现在已有1/4户,自7月底8月初开始吃地瓜了。
  在民主建政中,该县遵照省府缩少区乡指示精神,在7月20日将陈八井等4个畲族聚居村单独创为一乡,召开了乡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了乡人民政府。现有代表15人,乡干部9人,民兵41人,积极分子2人加入共产党,3人加入青年团。后由他们自己管理内部事务,便利了开会与领导。他们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现在已开办了1所初级小学,有及龄学童45人,个别十七、十八岁青年也入学了。他们说:“过去没有念书机会,现在有了学校要好好学习”。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家家打扫了庭院以及座落周围,疏通了污水沟,克服了过去肮脏习惯,人畜杂居现象没有了。为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问题并已准备筹办合作社,在秋收后成立,解放后短短3年中,八井乡在政府帮助面貌已焕然一新,向着繁荣生长,他们兴奋说:“毛主席好处说不完,来了共产党八井变了样”。
  (二)民族关系:
  解放后与汉民族共同参加了反封建斗争,打倒地主阶级,镇压了反革命分子,提高了政治觉悟,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谅解。土地改革中在“天下农民是一家”号召下,罗源村自动拿出40斤田(80亩)给畲民补足了不足数量。过去汉人歧视他们称之“山宅仔”,现在已很少了,民族地位被尊重,偶尔有人不自觉
  说出,即被批评与阻止,汉人说“汉人、宅人都一样,汉畲兄弟民族是一家”,民族关系上基本是团结的。但由于历史反动统治长期民族压迫制度所造民族间的隔阂尚未彻底消除,仍然存在残余的大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往往反映在具体问题上,汉人认为畲民文化低、落后,易看不起他们,甚至住乡工作组也称之“山宅仔”、“真傻”,引起他们不满。畲民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没有文化,与汉人相处怕吃亏,思想保守,如汉人到他们地区访问畲民住址,也不愿告诉,民族间隔阂是存在的,彼此关系尚未不够密切,现今亦不通婚。
  (三)民族政策宣传情况: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4个条例公布后,县领导干部尚未组织干部学习与宣传。该乡虽住有工作组对报上所公布各种条例与报告也没有加以宣传。他们由于文化低大部份不识字,因此至今不知道有关民族政策,通过群众大会结合座谈会,以及个别访问谈话等方式宣传后,他们才逐步认识了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的意义与作用。蓝信朝说:“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我们自己管理自己,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少数民族才有这样权利。”雷志谔说:“共产党给我们畲民分了土地,办了学校,还让我们实行区域有自治,今后要好好做好工作”。雷周锐说:“实行区域自治在政府帮助下我们进步一定更快”,雷木香说:“历代压迫最残酷是国民党反动派,我活了72岁才看到只有共产党给畲民办了事”。群众普遍反映“在毛主席领导下,畲族才获得民族平等地位”。也有的说:“听毛主席话,走共产党路才有好处”。也有的说:“不好好生产对不起毛主席”。他们对毛主席民族政策表现了欢欣鼓舞,衷心感谢与拥护。
  (四)目前存在问题与要求:
  一、住乡区干部×××工作积极负责,但缺乏民族政策学习,习惯于汉族地区一套办法,对上级政策法令宣传深入不够,对当地具体情况又缺乏研究,听取他们意见,反认为他人落后,作风急燥,工作开展不了,甚至在群众会上称之“山宅仔”。此外,对他们风俗习惯也不够尊重,夜间各户乱钻,打听并宣传男女关系,他们一致要求调换另派干部到乡领导工作。
  二、他们风俗生活习惯与汉人不同,语言差异,妇女对汉语不熟练。本民族干部缺乏,感到与政府联系困难,不易反映情况。土地改革后各乡普遍提拔干部到政府部门工作,他们限于文化没有被提拔,要求选取拔他们干部参加工作。
  三、陈八井与横棣两村相对横隔小溪一条,雨天溪水上涨,交通断绝,儿童不能上学,要求制造木桥两条,亦便于生产,并要求拨款充实学校设备。
  四、小获乡防洪堤水利工程全劳动力72个工,半劳动力36个工,他们说此项工程与他们无关,可以出工协助,但负担太重,必须减低工数,互助几个工。
  五、牛羊村反映公粮负担太重,解放前全村向地主缴租60担,今年负担68担。
  六、市面交易使用市秤,但柴火仍是使用老秤,必须废除,使用市秤。
  七、冬季大部份没有棉衣。
  福建省民政厅民族事务科
  [138—2—241]
  漳平县少数民族情况
  (1952年10月16日)
  一、城南第一区山羊隔,小芹菜及第五区的龙门,尖祠等自然村是少数民族住居地区,有蓝雷二姓,以蓝姓最多,在山羊隔有51户,208人,(男人14人,女104人)小芹菜9户,44人,(男19人,女25人),两村计60户252人,(男123人,女129人),另由山羊隔迁居瑞都乡的有1户(6人),迁居华寮乡易坑村全福村的2户(4人),在龙门有12户35人,(男19人,女16人)。雷姓次之,在龙门有2户9人(男5人女4人),尖祠有4户17人(男9人,女8人)。山羊隔离县城30华里,小芹菜亦同(距山羊隔10里),两个自然村均在崇山峻岭中,全部蓝姓聚居,解放后成立为山羊乡,尚未土改。尖祠属五区上坂乡,离县城30华里,龙门属五区长塔乡,离县城110华里,和汉族杂居,已经土改。
  据说他们是在清朝乾隆时代,由漳浦迁来漳平,已近20代了,山羊隔这一系最早迁来,小芹菜是由山羊隔迁去,尖祠亦较山羊隔迟,龙门的初来是给当地郑姓地主做长工,年代均不可考。对他们的民族历史,因限于文化,他们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只流传着一支关于他们自己民族历史的神话,相传他们的祖宗是狗头人身,有一题“狗王歌”,凡是他们同族的人均会唱,不轻易给汉人看,山歌是描述着他们祖宗的故事,(下略)。
  在山羊隔有3幅直挂图画(原有5幅,已失两幅),他们叫做“祖宗像片”,过去每年新正均悬挂在祠堂祀敬,并供后代子孙观看,但不让汉人看见,3幅图计有23栏,照传说,画着从皇后医耳病,狗王拆榜杀番王,回朝结婚,生子封姓,直至狗王被山羊斗死,安葬等连环图画。画上仅两处有文字,一个写着:“辛帝王口说子姓盘,元是盘,二子是姓蓝,元是蓝,三子姓雷,元是雷正。开斩山畲,供膳老幼,离田三尺离墓三丈并无纳税,自耘自食无人管看,招女婿姓钟”,另一处写着:“天熙元年祖公出身图,盘蓝雷祈保家门清吉照路途官各其民口称说奉差人等得知盘蓝雷子孙永远照身见不许放行阻滞路程许人当官吉星”等字,文字歪歪斜斜,非出于画图之手,恐为后人添上。
  在小芹菜也有一幅内容相同的图画,是横画,除了画上同样有上面那些文字外,在图末附有“盘王开山公券牒据”。文笔苍秀,文理通顺,是有相当汉文修养的人写的。开头也叙述着像图画那样的神话传说,但其中有:“楚平王口口天承运敕出,大随五年五月给会稽七贤洞徭券付盘瓠子孙七祖随代流传……”等字,其次结传说中的“番王”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大唐皇治国为霸燕王结集猛将吴将军党作乱侵害……”。还有:“……与众孙都记三姓是为徭人……不与庶民通婚……”,和“……天定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盘瓠因游猎身逝……”最后,写着所管辖山界的四至,已残破不可辨,这个“盘王开山公券牒据”,像是一篇家谱序言中管辖山界的契据,其狗头祖宗的神话传说固不可信,但对了解民族历史,迁移情况,颇有帮助,可惜保管不好,很少有完整字句,致无法查究。
  漳平向称这些少数民族为苗族,汉人过去讥笑他们为“蓝雷仔”,骂他们的妇女为“畲客婆”。漳平少数民族有些情况如姓氏,汉人对他们的称谓及其历史,和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畲族福安县仙岭洋村调查情况”,所说相同,但省的调查确定他们为畲族也颇有疑问。漳平县志第四卷什志中有关于“畲客”的记载:“畲客即徭人,古盘瓠之后,性悍鸷,言语侏儒,楚粤滋蔓尤盛,闽中山溪高深处,往往有之,在漳平三姓曰蓝曰雷曰钟,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以居,善射猎,涂矢以毒,中兽立毙。其贸易刻木大小长短为符验,能办华文者其酋也。族处狺狺然,喜仇杀或侵之,一人讼则全家同,一山讼则众山同。明设抚徭土官,计刀出赋,官府有征抚,无不听调也,后抚者索取山兽皮张因此失赋,官随亦废……”。
  这和小芹菜的“盘王开山公券牒据”所说“徭人”相符,如“畲族福安县岭洋村调查情况”所说的:
  “苗族根本无此四个姓别”是正确的话,则似是徭族,而非畲族。
  据考查当地人对山上开垦谓之“开畲”,在山羊隔的狗王图画中也有“开斩山畲,供膳老幼”的话,“畲客”的称谓可能是在反动的汉族主义的影响下,当地汉人,以他们是外面迁来在山上垦荒为生,故称之为“畲客”,含有讥笑、刻簿的意思,正如过去一般城市人称呼农村农民为“乡下人”及“乡下佬”相似,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则称他们为“畲民”,在辞典上对“畲民”的解释是“徭族的一支”,所以根本没有畲族这个种族。
  关于这支民族原居地方,“畲族福安县仙岭洋村调查情况”所叙“原居陕西,于宋绍兴三年,迁往广东凤凰山……发展至潮洲”等似应再加调查研究。在山羊隔发现的“狗王山歌”其中有“会稽山林大石下圣洞里是娘家“,“愿入潮洲凤凰山”等句,在“狗王图画”中也有一栏狗王入茅山学法的图画,会稽在浙江绍兴县东南三十里,《越绝书》有“禹更名茅山曰会稽”的记载(见辞源)。在浙江杭州城南也有凤凰山,山羊隔农民说今年曾有浙江藉打棉被工人到山羊隔去也和他们同一语言,是其同族,因此其原居恐非陕西可能在浙江绍兴会稽山洞,“狗王歌”中“愿入潮州凤凰山”,潮州可能是杭州之误,不是广东潮州。
  这支民族在福建散布得很广,据说漳浦,华安很多,七专区的沙县宁洋也有,有的地方或因人少与汉族杂居不被注意,因此今后还必须很好地帮助他,正确了解其民族历史。
  二、这是一支纯朴勤劳,倔强并善于歌唱的民族,他们向来被排挤歧视,没法在平原居住,被迫居住穷乡僻野和高山峻岭中,土地均以自己在山坡开垦地自耕,或佃耕地主土地及打猎,造纸掘山粉等为生,山羊乡计有土地500亩左右,多为自己垦荒自耕,虽未经土改,据了解全乡没有中农以上成份的龙门自然村,土改前14户耕有土地40亩左右,尖祠自然村土改前4户耕土地11亩左右,多系租佃地主土地,地租很重,坏田对分租,较好洋田,佃户只得产量的三分之一,三分二成送租,耕作土地多很贫脊。山羊隔很多田,只能种植一行禾或二行禾,兼之,在高山上,年年遭受风灾,既费劳动力收获量又少,每亩田仅可收75斤至100斤左右,因此,他们男女虽然终年劳动但不得温饱,山羊隔每年收成仅够自给四个月粮食,其余八个月靠土纸出产换米和掘山粉,采野菜度日,生活极端困苦,全乡男女农民均衣不敝体,破衣百结,有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没有裤子穿,小孩子在十二月天地光着身子打赤膊,农民没有一条好的棉被,都盖棕衣,和没有被单的乌黑破碎的烂棉絮。解放前没有办过学校,全乡均文盲,医药缺乏,没有卫生意识,因此死亡率高。尖祠自然村在最繁盛时期有200人左右,现在仅有47人。山羊隔人口亦历年衰退,山羊隔流行病症多为发痧,肚疼痛疾,龙门及尖祠多患橡皮脚。由于反动大汉族主义的压迫,他们内部很团结,没有多大矛盾,压迫与被压迫关系也不明显,没有族长,聚居的村里如山羊隔则有一个全村人信仰的首脑,主持村里的事并代表本村和汉人应付。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服装已改变,男人及中年以下女人均和汉族相同,50岁以上女人装饰略为不同,其头发是向上梳,在头顶绕上一团,有头巾是乌布做的,加四粒红绒花,穿插大鼻子鞋,据说过去女人也有银项、手镯,及穿百褶裙等装饰,现在已没有。宗教信仰和汉族相同,但不若汉人有迎神打醮等迷信活动。因为生活困苦,其他婚、丧、喜、庆的一些仪式,均很俭简,如死人出葬时要换穿最破烂的衣服,每年旧历八月初八及十四日祭祖时,凡参加的人,各带些米裸,出少许钱去聚餐,不去的也可以,不像汉人有聚会,祭祀时也没有读“祝文”、行礼等一套仪式。生孩子没有做满月,50岁以上老人也没有贺寿风尚。由于他们相信自己祖宗是狗头人身的传说,因此忌吃狗。婚姻制度方面男婚女嫁都由父母包办,是同族的四姓中互相交换,以人易人。山羊隔多和龙门雷姓和华安县官畲坪水等姓雷姓钟的交换,如果谁家有儿子,而没有女儿可换媳妇的,就和亲房堂兄弟间有女儿的商量去换亲,将来婚后生育子女,双方均分,如双方交换的媳妇年龄不相等的,山羊隔是采取年龄不相等女方家长负责养至和换亲女方年龄相等才出嫁。龙门、尖祠则贴钱,每岁五元十元不等。没有姐妹可交换的以金钱买卖,因为妇女参加劳动,同时可以给儿子换媳妇,所以重男轻女现象不显著,历史上向来未与汉人通婚,近二十年来才开始通婚,至目前止,山羊乡娶汉族妇女计26人,已婚19人,未婚7人,赘汉族男人已婚1人,嫁与汉族妇女18人,龙门和尖祠至目前止嫁与汉人的妇女计14人,向汉族娶入9人。换婚制度没有废除,汉族妇女因山地生活艰苦多不愿嫁给他们,这样影响到一些没有姐妹可交换的青年农民没法结婚,在山羊隔在25岁以上至45岁还没有结婚的男农民有9人,(其中3人是结婚后老婆死去没有姐妹可换的)。这种换婚制度无形中也影响了他们种族的繁殖。
  他们善于歌唱,唯一的娱乐是唱山歌,每逢新正,在华安的官畲、坪水,和在五区的龙门、尖祠的同族人来探望时,就男男女女围坐起来唱山歌,一对一答,直至通宵。他们的山歌除了上山下田劳作时凭他们的艺术天才及民族特殊风格,临时编唱的情歌外,还有全族可通行当作鉴别是否同族人的山歌,这其中有“狗王歌”、“十快活”、“十艰难”、“十送娘”等,据说凡是同族人都会唱,一个会说他们语言的陌生人,到他们那里,他们就以山歌考他,如能对答,才肯承认为同族同宗,他们在对答山歌时,不肯让汉人听到,这些山歌表达了他们民族的故事,也歌唱着他们的生活和感情,其中有不少山歌是很优美动人的。如:
  盘古开天地不平,
  高山岩涯树难生,
  好花尽是平原地,
  牛皮凿字争不“延”。(“延”是胜利的意思)
  盘古开天人来多,
  单身几多无公婆,
  鲤鱼尽是人塘内,
  几时方能流出河。
  盘古开天地高低,
  点水流来我无分,
  好田尽是人村内,
  好花尽是人山“盖”(“盖”系“的”字的意思);
  他们羡慕平原,希望过好日子,但是却被迫住在高山峻岭上,过着悲惨生活,因此,很自然地流露着他们底羡慕、感慨和不平的感情,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是这样唱着:
  第五艰难受人欺,
  亦无一样“通”平宜,(注:是没有一件事情能得到公平待遇的意思),
  一愁无钱二无米,
  三愁无厝四无衣。
  在换婚制度下青年农民动人地歌唱着他们的苦闷:
  正月恨娘心纷纷,
  好花不共郎乡村,
  路远脚步亦难行,
  倚在房中眼不盹。
  三、国民党反动统治对少数民族的迫害推残是残酷的,这个罪恶的统治,迫使少数民族陷入悲惨困苦的境地,并造成民族仇视和隔阂的现象。
  山羊隔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因连年匪患,在石港一带的田全部荒芜,全乡被土匪洗劫几次,单耕牛就被抢去37头。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但不会去保护他们,还对他们勒派苛捐杂税,抓壮丁,一次在逢圩时,在漳平县城山羊隔农民被抓了10人,结果被勒索去光洋80多元才释放回来,另一次逢圩时被抓去8名壮丁,被征送去后,迄今还有3人未回来。这支倔强的民族,受不了不断的敲诈迫害,便组织起来,购备了枪弹,向反动派进行公开的反抗,起初,他们在高山的隔顶上日夜轮流守望,发现伪府员兵来时,便吹角擂,全乡逃到山上去,以后,国民党要举兵“剿办”,他们到处设防,在险要的隘口,“搭石架”、“放竹吊”,准备抵抗,反动派没有办法,便对他们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从1938年3月至1939年10月,反动派指使伪瑞华乡长陈贞南封锁了山羊隔的交通达一年八个月之久,这样村里断了食盐,因为断盐而病死的全乡有33人,(男23人,女10人)其中老年人6人(男4人,女2人),青中年农民11人(男8人,女3人),儿童及少年16人(男11人女5人)。这笔血债,至今每个农民一提起还余恨未消。1949年6月漳平解放时,山羊隔农民起义,有30多个农民带着枪参加了围攻县城反动伪军的战斗。解放后他们翻了身,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五一年以山羊、隔小芹采两个自然村成立了山羊乡,建立自己的政权,全乡有正副乡长、文书各1人,乡委14人,候补乡委2人,乡人民代表17人,也组织了农会,正副农会主席各1人,农委6人,妇代会妇委8人,妇女代表16人,县人民代表1名,并组织民兵在已实行了土改的龙门自然村和詹祠自然村。在乡区、县各级政权也均有了他们自己的代表,龙门还当选了乡农会副主席,并有一人参加了青年团。在经济上,已土改的龙门和詹祠自然村农民都分得了土地,龙门14户全是贫农,计分进了69亩土地,詹祠3户贫农、1户中农计分进了21亩土地。山羊隔虽未曾土改,但分乡地主的部份土地不要交租,匪患平静后,原荒废了的石港一带田地已重新恢复,生活也有了改善,原来仅供四个月粮食,现在已够维持六个月。今年物资交流,山羊乡土纸有销路,并销出一批薯榔、白叶、土纸,他们已添置些衣服和棉被,今年重新翻弹并购置的棉被有33条,在山羊隔是空前的。
  1951年8月山羊隔开始设立一所初等小学,今年又增派1名教员,全乡计有及龄学童9人(男5女4),7足岁至12岁足岁儿童27人(男17女10),13至15足岁超龄儿童20人(男7女13)。现在入学的计有学龄儿童23人(男16,女7?),超龄儿童7人(男7),未及龄儿童4人(男3,女1)。乡里已有1名小学毕业生,由区乡保送去读师范学校,成人夜校学生74人(男41,女33)。龙门自然村7岁至15岁童儿13人,已入学5人,詹祠自然村学龄儿童2人入学1人。(下略)
  漳平少数民族在各种运动中响应政府号召也是积极热烈的,在五一年扩军运动中,3名青年报名参军,2名合格,还在人民解放军工作。在国民党时一向抗缴公粮,解放后政治觉悟提高,认识到人民政府民族平等政策的伟大,五一年全乡9000多斤公粮百分之百完成任务。在抗美援朝捐献武器运动中,全乡捐献了120余万元,家家户户都挂着毛主席像,对自己的领袖表现着无限的热爱,一个50多女人告诉工作同志说:“我们都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话,都没错,现在毛主席教我们要卫生要清洁,你看,我就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民族关系上,已改善了过去的歧视、压迫,更趋于互助友好,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汉人已不再叫他们“畲客婆”,“蓝雷仔”等不尊重的称谓,工作同志到他们那边去大家亲如一家人,凡是会讲漳平话的,不论男女老幼,均愿意和工作同志接近,毫无顾虑地介绍他们的一切情况。
  四、漳平少数民族地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推残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目前生活还很困难,尤其是山羊隔,每年粮食不够6个月,一般农民均衣服破烂,没有冬衣,没有棉被,乡干曾要求将机关同志穿过的旧棉衣救济他们。住屋也均破陋、倾斜,领导他们改善生活是他们的迫切要求。因山地贫瘠多风,农业增产有困难,应领导他们发展纸业,贷款购置工具,介绍他们学习技术,改良品质,协助推销,根本办法应动员协助他们迁居。
  2.粮食不够的弥补办法,他们向来是掘山粉,每年缺粮月份,均以山粉为主粮度日,除自用外还可出卖50多斗,可换回米100斗,但掘出粉每年一定要烧一次山,第二年蕨根才会结粉生长蕨(一种子羊齿植物)的均是茅草山,有树林的不会长蕨,政府禁止禁止火烧山后,他们很焦虑,迫切要求政府准他们烧只长茅草,没有森林的蕨山,农民反映:“今年旧厝九月十日如没烧山,明年没有蕨掘,就得挨饿了”。
  3.要求文化迫切,山羊隔希望政府赶快校舍建起来,龙门自然村则要求设校派教员去,他们儿童到长塔去读书,距本村4里很不便。
  4.没有卫生常识,缺乏医药,凡患病的都没吃药,任其自生自灭,健康很成问题。今后应加强卫生运动的领导,并派医疗巡回队经常前往巡回医治。山羊隔小学校长建议请政府准他们一个教员去卫生院学习一些简单的皮肤病和虐疾等的治疗法,发些药品在小学附设卫生室,由他们治简单的疾病。
  5.缺乏耕牛,山羊隔每年要向外租入耕牛11只,被索取牛租在110斗左右,这更增加了粮食不够的困难,龙门只有2只牛,还须1只才够用。
  6.龙门自然村要求发给步枪4支,以防山兽,保护生产。
  漳平县政府
  [138—2—241]
  福建省民政厅民族科
  畲族参考材料*
  (1953年)
  甲、基本情况
  (一)人口分布
  畲族人口分布很散,调查统计很困难,估计有20万左右,分布在福建的约10万人,浙江七、八万人,此外在江西、广东也有少数的畲族。
  根据现有材料来看,畲族没有区以上的聚居区,连乡的聚居区也不多。也就是说他没有一个比较大的聚居。他们都分散在汉人村子之间,如果以村或一部分的乡来说,他们还是聚居的。
  (二)名称
  畲族自称say—1hak—1、say—1tak—1或san—1hak—1,其音译为“山客”,“山嚇”、“三客”、“生客”、“山宅”、“三宅”等等。关于这个名称的意义,有几种说法:最普通的说法认为是象征他们的祖宗盘自能,蓝光辉和雷巨佑三个兄弟;说“山嚇”是害怕汉人而上山居住的人;“山客”或“山宅”指在山上居住人的;“三客”是说畲民是从外地迁来的三家客人;“生客”即外来的陌生客人之意。
  解放前汉人称他们做“畲客”、“畲婆”、“山宅仔”、“蛇仔”、“蛇人”,漳平汉人称山羊隔畲民为“蓝雷仔”、“蓝雷婆”或“山羊隔仔”等,这些都是侮辱或轻视的称呼。他们不满意这些称呼,反过来称汉人做“下老”、男的为“下老牯”,女的为“下老姆”。汉人也有称畲民做“山客人”的,漳平汉人称畲民作“山羊隔人”,这都是表示客气;畲族称汉人做“百姓”都是好意的,据说因为汉人的姓氏多,故称“百姓”。
  [=此处为插图(忠勇王开山公据券牒(罗源县档案馆馆藏))=]
  解放前畲族没听说过“畲族”这个名称。解放后1949年在罗源县他们被称作苗族,以后称“苗族”或“苗民”,去年开始被称作畲族,群众普遍不满意这个称呼。漳平畲民解放后也被称苗族,他们第一次知道“畲族”这个名称,对这个称呼没有意见。
  (三)历史来源
  在畲族中有一个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条龙犬,名叫盘瓠。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似蚕,育于盘中,忽而变了一只龙犬,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入寇,高辛皇帝下诏,能斩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龙犬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皇帝。并谓放入钟内七天七夜可变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打开金钟,龙犬身已变成人形而头未变。结婚后,入山居住,生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字钟姓为妻。在畲族中这传说不是普通的故事,而是具有神圣意义的民族起源的信仰。不但家喻户晓,口口相传,而且有依这传说绘成的“祖图”,在祭祀中悬挂。各姓宗谱的开始,和在祖图卷末,还有文字记述,又有歌传,如“高皇歌”、“盘古歌”等。这传说更贯串到他们的头饰、服装、舞蹈,以及宗教仪式中。这种传说并不是一般的寓言或神话,而是氏族社会中常见的图腾信仰。畲族社会的发展虽则已经超过了氏族社会的阶段,而这种民族共同的信仰却用来作为民族的记认,维持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以巩固居处十分分散的同族人民的团结。由于民族歧视和不平等,使畲族对这种原始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信仰,坚持保守,以表示畲族的共同性,而巩固其民族内部的感情和团结。这个传说不但现在还流行在畲族中,而且以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公元二世纪末年已经流行,而且已记下了,最早的记载见于应劭的风俗通义。
  根据现有材料,畲民于宋代前到广东,宋、元之交到福建,明代到浙江。浙江丽水畲民流行的“高皇歌”叙述他们的迁移路线:“……广东路上是祖坟,……走落潮州凤凰山。住在广东已多年……”。浙江松阳雷氏家谱:“前朝上祖是广东潮州底海洋县,会稽山内居住。”从语言上看,畲民有共同语言,且近似客语,以福建上杭、广东揭阳及连县三地客家语与畲语作比较,看出来畲语近似客语,而与广东客语相似程度较大,又以揭阳县客语为最。这些情况说明畲族还在广东时已经形成了今日的语言,也是畲族自广东迁来的证据。
  (四)语言(略)
  (五)经济生活
  畲族在早期曾住在深山里,射猎为生,后来以“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生产为他们的经济特点。
  由于反动派民族压迫的关系,畲族人数少,又是以后才迁来的,统治阶级不准他们下山来和当地汉人平等的开发土地,只好在山上开垦荒地。早期他们生活迁徙不定。
  畲族以种稻为主,所种多梯田,花耗劳动力大,产量又低。畲族的生活没有保障的,边僻的距离汉人较远的地区还可以保留自己所开垦的土地。如山羊乡畲族410亩土地中只有14亩多是汉人地主、中贫农的。靠近汉区的畲族所开垦的土地还是保持不了,往往为汉人所霸占,畲族在这一段时期,一方面怕见汉人,但另一方面却想能得到较好的土地,不能不和汉人打交道,因而进入了汉人的封建经济制度,成为汉人地主的佃农,受其剥削。在这个时候渐渐的定居下来了。八井乡八井自然村的耕地中有69.7%是向汉人地主租入的,地租剥削很重。如八井乡在解放前年产3000担谷子,地租即缴去1700担。租额高达五成半至六成以上。
  畲族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和附近汉人大致一样的,山羊乡比较差一些,过去不施绿肥或施肥很小。只一犁一耙,现在是二犁三耙。施肥也增加了。
  畲族农业生产力很薄弱,一亩淡季稻梯田仅种到收割共需人工19个,牛工2个,肥料4担(人畜粪尿),草木灰2担,牛骨5斤,共耗成本274斤谷子;但每亩只能收130斤,在解放前缴去地租50斤外,余下80斤收支相抵尚短194斤。这说明畲族农民每天实得工资还不及卖工的工资,剥削是相当严重的,同时再生产力量也是很差的。
  畲族内部阶级分化不明显,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不显著,地主、富农较少。如罗源八井乡1951年统计1952户中地主1户,半地主式富农1户,富农2户,共计4户占总人口2.08%,中农65户占33.85%,贫农94户占48.95%,雇农29户占15.12%。山羊乡未土改,据了解全乡没有地富,连中农以上成份都很少。
  畲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男女都参加主要劳动,妇女除犁田、耙田、插秧不会外,其他工作都和男子一起劳动,并且还要料理家务,所以劳动时间比男子较长。
  畲族的副业生产是很重要的,由于农作收入不够维持生活,所以副业生产为生活主要来源之一,如山羊乡畲族副业生产占总收入三分之一以上。八井乡副业生产有菜油、草碱、薯榔、青竹、烧炭、杉木,山羊乡有造纸、挖山粉等。
  畲族的贸易没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没有人开商店,和专业的商人,买卖交换依靠汉人所居住的市镇。如八井乡、山羊乡的畲族都是跑到县城(距二、三十里)去进行交换。
  靠近山区的畲民时常集体打猎。打猎是畲民比较原始的经济生活,猎物获得时参加打猎的不分男女老幼都一视同仁的平均分配。时中猎者、或持枪的猎者都有优先额外分配更多的猎物。
  解放后八井乡分进80亩土地,平均每人有1.7亩地,山羊乡未经土改,但也将汉人的地主土地分给他们平均每人得1.69亩。消灭了封建地主的剥削后,农民生活获得了改善,八井乡畲族生活在解放后提高二成。山羊乡在解放前每年缺粮食8个月,现在缺半年,不足的粮食从副业生产及政府贷款救济等方面来弥补之,基本上是解决了生活困难。
  (六)社会结构
  一、“祠堂”组织
  畲族血缘聚居的原则很显著,陈八井和山羊隔都是聚居的同姓村,普遍有“祠堂”的组织,有一房一祠堂或数房、数村同一“祠堂”的,“祠堂”由来已久,是族的血缘组织和固定不变的政治活动团体。
  在以血缘连系聚居的原则下,“祠堂”与“房”成了畲族内部政治的团体和地方组织,通过“祠堂”畲族组织团结起来,解决内部一切纠纷,共同抵抗外来异族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和统治。
  二、自然领袖
  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为了加紧统治,推行保甲制度,表面上畲族似是被统治,实际上并不能将畲族的社会结构推毁,反动派统治代理人的畲族保甲长没有什么权力和社会地位,一切都要先征得族长同意才能实行。畲族内部的社会组织通过“祠堂”的组织保存下来,作为活动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机构,形成了政治统治两重性的特色。
  八井村称族长为“家长公”,由此推证过去的“家”是以整个“氏族”为单位的,氏族组织的领袖就是家长,称为“家长公”。整个氏族是一个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共同活动的整体。政治领袖的“家长公”特权很大,社会地位很高,族内一切纠纷和外交都需通过“祠堂”由“家长公”处理。处理纠纷多按习惯法解决,偷盗小物不予处分,贵重物件罚放鞭炮或红布1匹,通奸被捉获在过去亦需罚款。
  没有“祠堂”的地方,往往产生一种地方性的自然领袖,如罗源高洋乡坝头村就是,村中善处理纠纷较公正的人,在群众中渐建立一定的威信,成为领袖人物。
  当“祠堂”的作用渐消灭时,血缘组织的领袖族长的权力亦随之衰退,近数十年由于国民党进一步加紧统治,新事件不断发生,与外界接触较少的老族长,显然不能应付自如,由于环境变迁和客观需要的结果,引起族长制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领袖人物,起而代替分担了族长一部份职责,有了一定的分工。山羊隔的蓝隆庆(今春已故)就是典型代表人物,他自三十岁后经常出没县城赴墟,熟懂外界事物,渐有威信,一切对外交涉统由他筹幄,并领导群众团结一致抗御反动派的统治压迫,解放时曾领导畲族三十余人参加围攻解放漳平县城,威望更高。这类地方性自然领袖的出现,是由血缘组织开始转化到地缘团体的一种过渡形态和变化。
  (七)风俗习惯
  一、婚姻制度
  畲族大部仍保存氏族社会残留下来的外婚制,同姓不婚,但因历史上长期受压迫,迁移流动很大,零星分散,要维持氏族团体外婚制就很困难,因此有些地方如陈八井起了变化,打破同姓不婚的禁例,同姓不同祖就可结婚。
  他们多采用包办买卖婚制,与汉族通婚较少,聘金约50至100担谷子,中年男子至今未婚的在八井还有6人。
  山羊隔较突出,实行换婚制,换婚制是以对换妇女进行的,山羊隔蓝姓畲族多以女儿与华安县坪水、官畲雷、钟姓对换媳妇,对换的二个妇女岁数如不相等,年纪较少的一方,就需补给对方每岁二块银元。
  在换婚制下没有姐妹的男子,缺乏换婚的本钱,结婚的机会减少,只好用钱去买妻或上门当赘婿,但招赘不很普遍,所以结果必然有部分男子无法结婚,成为单身汉,在山羊隔约11.6%。
  畲族基本上是坚持父系继承,妇女完全没有继承权,招赘的女儿在山羊隔可继承财产,在八井没有继承权,承受财产的是赘婿;长子例可享多分财产权,分家时先抽十分一至十分之二给长子,这叫“抽长”,其余部分由长子与各子平分。
  由于父系继承系统比较固定,所以招赘并不很普遍,只在在无堂兄弟继承的情况下招赘才有可能,女儿及寡媳都可“招仔”,畲语称招赘婿同是“仔”,女婿为“女婿”,所以赘婿实相当儿子,必要与岳父同姓,不同就改随岳父姓。
  保持氏族单位外婚制,严格执行同姓不婚的禁例和坚持父系继承的结果,使山羊隔畲民不能用亲生女儿“招仔”,必须换别姓养女来“招仔”,养女不改姓,赘婿必要与岳父同姓,这样就能维持男性父系继承和同姓不婚的外婚制。
  二、宗教信仰
  畲族信奉的神很多,与汉族大致相同,主要信“师爷”,实是始祖盘瓠的崇拜。其次是土地公,齐天大圣、观音等。
  三、风俗习惯
  1.丧葬多用土葬
  2.节令
  最大的节期是过新年,其次是七月半祭祖,再次是五月端午、八月十五、清明、冬至等节。
  3.禁忌
  山羊隔畲族忌食狗肉,据说因祖宗是狗头王,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其他婚、丧、出生、怀孕的忌讳也很数。
  4.舅父权
  母舅权很大,母死甥必要俟母舅验尸后才盖棺,外甥弥月,舅不入席,他人不敢先坐,外甥婚娶首拜双亲,次谢母舅,在陈八井兄弟分家时父母亦不作主,由母舅主持一切。山羊隔舅权较少,主要原因是母舅多在华安,路途遥远来往不便,限制了舅父特权的施展。
  四、唱山歌
  畲族是一个热爱唱歌的民族。他们在劳动中爱唱歌,在男女双方倾诉感情时爱唱歌,在亲友拜见时爱唱歌,在婚礼或群众集会上爱唱歌,特别在中秋节、春节,客人来多时则赛歌。唱歌是他们生命活跃的表现,也是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唱歌也可以拿来鉴别对方是否本民族的人。
  歌词的内容有:追述其祖先如何忠勇平番,民族迁移路线,民族来源,以及反映出过去的民族关系,此外更有劳动生产,男女情歌等。解放后也有新内容,但为数不多,今后如何通过民族形式充实新民主主义内容是值得注意的。
  乙、福建省畲族存在问题
  (一)名称问题:
  闽东一带的畲族群众对“畲族”这个名称有意见,这个反映普遍而强烈,没有人同意这个名称。因为“畲”与“蛇”同音,他们不喜欢带着“畲”字的称呼,这个称呼,反映着过去的民族关系,意味着解放前长期被压迫被侮辱。我们在罗源八井乡召开乡干会议时,对他们说明来意并交待了民族政策,首先我们解释“畲族”二字的意思是好的,可是他们不同意,他们说:毛主席共产党是好心好意的,“畲”字原来是不含恶意的,但是如果确定叫“畲族”,那么以后汉人还叫我们做“畲客”、“畲婆”、“蛇人”时我们就没话可说了,还是另改一个名字好。
  他们认为称作“山嚇”、“苗族”、“瑶族”都可以的。“山嚇”是本民族自称。“苗族”这个称呼是由解放后南下工作的干部不了解民族情况,认为不同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就是苗族。但也可能比这个时期还早已经就有苗族的称呼。把畲族称做苗族是不恰当的。根据他们的祖图、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姓氏都不像苗族,同时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苗族以吴、石、麻、廖、龙等为大姓。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福建的畲族不是苗族。至于瑶族的称呼是根据族谱记载的,瑶族多盘姓,今畲族盘、蓝、雷、钟四姓中盘姓很少几乎是没有。所以有人以为畲族即瑶族,提这个意见的人不多。
  畲族名称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名称不确定,在成立区域自治时牌子挂不出去,如福安仙岭洋乡成立区域自治时,把畲族牌子挂出去时遭到群众反对,经解释后才止。
  所以畲族名称问题,待到浙江畲族地区了解后,把这些情况提给中央民委会研究后再行确定。
  (二)人口消灭问题:
  畲族人口的消灭是很严重的。据罗源县八井乡畲族家长公雷木香及一些老年人说:“在六七十年前八井村有200多户,现在只有82户”。从族谱上的记载也可以看出很多人没有孩子,因而继承的事情发生很多。我们向八井村调查了76个已婚妇女,其中不会生孩子的占15人,其余61个妇女共生了226个孩子,死去128人,死亡率达56.63%。横埭村35个妇女共生了102个孩子,死去50个,死亡率达44.04%。根据1951年统计材料,八井乡有192户657人,在这一次的调查统计结果,只有193户645人,二、三年来人口减少了12个。光是八井村在五一年至现在止,出生5人,死亡12人,即减少了7人。同样,在漳平县山羊乡畲族人口也是逐渐消灭的,按1924年户藉册统计,单山羊隔村就有254人,而现在只有207人。解放后三年来虽然增加了4个,但其发展还是很慢的。
  以上所述畲族人口的消灭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根据我们初步的调查,认为畲族人口消灭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略)
  (2)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造成的:罗源县八井乡畲族劳动力很缺乏,盛行早婚。当孩子十二、三岁时即娶进比孩子大四、五岁的媳妇,目的是增加家庭中劳动的成员。这样的结合,一方面在婚后夫妇感情不好;另一方面发生男女各自另找情人的不正常关系。漳平县山羊乡盛行换婚制度,家中有了女孩子才能与华安县或外乡异姓同族的人换取媳妇。没有女孩则须花巨款才能娶到媳妇,因而贫者就一辈子没法娶妻。
  (3)婴孩死亡率大:畲族妇女辛勤劳动,虽怀孕在身,仍是不停的劳动着,往往发生流产或半途上生产。八井乡旧式产婆接生很不讲究卫生,结果婴孩出生后没有几天就“抽风”死掉。(中略)说明了畲族的婴孩死亡率是相当大的。
  (4)经济上的贫困: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要娶进一个妻子须花四五十担至一百担谷子。许多贫苦农民就没办法娶亲。等到解放后,年纪已大,找不到对象。如八井乡29户雇农中,没有结过婚的有6个,22个在婚后不久死去妻子没法再娶,或死去丈夫年老没有出嫁。所以在29户雇农中就有28户是鳏寡孤独的。山羊乡60户中就有12个独身,其中有9个没有结过婚的。还有在解放前因经济困难,卖儿度日的不少。
  (5)山区水冷:妇女劳动后饮冷水,洗冷水,致身体发肿,可能影响生育。
  (6)流行性病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害造成人口消灭:山羊乡在1924年流行过一次天花,死掉34人。1940年发生霍乱,死亡20多人。1939年为了抗捐抗粮与伪军警作斗争,反动派封锁了一年零八个月,食盐断绝输进,因而有33人因缺乏食盐而病死掉。
  (三)建政中存在的问题:
  罗源县在1952年7月调整区乡时,以八井、牛羊、竹裹、横埭等四村划为八井乡,现在的乡干部是代理的,去年7月9日由区公所指定。漳平县山羊乡在1952年1月1日开乡人民代表会议时成立的,乡干部由人民选举出来的。
  据罗源县民政科科长介绍情况时说八井乡是畲族自治乡,但据我们了解,并未实行区域自治。去年县民政科畲族干部蓝金财对八井乡乡长雷世珠说是畲族要成立自治乡,现在暂挂八井乡人民政府的牌子,过一个时期,待群众提出要求才成立区域自治。但乡干部和群众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区域自治,乡干部没看见过民族政策,也没听过关于民族政策的报告。罗源县七区区委书记安治同志是县府前任民政科长,他不知道自治区与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有什么区别,目前是什么,要通过什么形式来搞,他认为少数民族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教问题,本来准备去年搞区域自治,但是没有内容,因为民族之间有隔阂,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汉族差不多,没有什么可发展。本来计划搞一个文化馆,充实区域自治的内容,而经济能力又不够,因此没有进行。现在乡干部已经是畲族,形式与自治区一样了。县领导上以八井乡作为畲族自治乡,而干部和群众完全不知道这回事,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
  根据罗源八井乡乡长雷世珠反映,划乡以前群众认为自己人当乡长和乡干部才信任,对汉族干部不大信任,怕有问题,他们说并不是汉族干部做得不好,而是本民族人办自己的事情更可靠。去年7月划乡以后,区里指定乡的代理干部全是畲族,群众很高兴,他们认为本民族人当干部可以靠得住了。
  这一些反映说明了八井乡畲族人民要求掌握政权,要求实现本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要自己人来管理本民族的事务,如果我们能够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提高群众的认识,那么他们对区域自治的要求将更为强烈。
  此外,根据反映,距八井乡二里路的罗厝裹村有50多户全是汉族。过去与八井关系较好,在生产上联系较多,彼此变工互助。罗厝裹汉人积极要求与八井乡畲族合为一乡,八井畲族大多数没意见,我们建议领导上对区划问题进行研究,加以调整,以利于民族团结和今后的共同发展。
  (四)培养与提拔干部问题:
  福建畲族乡村干部不少,但区级以上的干部很少,他们长期的遭受反动统治的民族压迫下,文化落后,文盲多。由于文化水平低,办事有困难。今后如何提拔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值得注意的。是否办短期训练班把现有的少数民族乡干部提高一下。在目前畲族乡干部中要求领导提拔与培养是很迫切的。如八井乡乡长雷世珠参加革命很早,曾因敌人破坏断了关系相当长久,在1934年土地革命时代就当过乡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解放后当了3年的乡长,现在还是乡长。(下略)
  (五)经济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1)肥料耕牛缺乏问题:山区肥料不够用,影响产量的提高,如果由外运入肥料,又缺乏本钱。八井乡193户拥有耕牛62头,其中全劳力的24头,半劳动力的18头,实际能供役使的不多。山羊乡二个自然村解放前被土匪抢去耕牛六、七十头。现在全乡有黄牛27头,水牛13头,其中全劳动力的只13头,半劳动力的15头。每年要向外租入耕牛11头,须耗牛租28担谷子,更增加了缺粮的困难。
  (2)劳动力组织问题:八井乡有14个农业生产互助组,84.3%的人口参加。山羊乡有5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有91.38%户口,88.85%人口,87.65%的耕畜,88.18%的耕地参加,但互助组组织很不健全,组员对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和农业生产发展走上集体化的道路认识模糊,部分组员存在“单干好”的思想,开会不到,有的退组,组内也没有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评工排工上发生了许多问题。在生产方面,互助组不比单干户好,如今年八井乡单干户中农雷坤桂乙等田每亩收468斤干谷,为全乡产量最高记录,而互助组只收348斤。至于其他单干户产量是否比互助组高,我们没有作全面了解。但雷坤桂单干户产量高的原因是肥料比别人下的多。山羊乡加入互助组的人,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贷款利益,组内没有开会,互助组组织流于形式,没有内容,区上来了生产指示,乡干部没有很好的宣传贯彻下去,群众也不知道,实际上与单干户一样的。所以今后加强互助组组织是农业生产发展上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3)副业生产的技术提高与销路问题:山区畲族的农作收入不足维持生活,故副业生产是畲族生活主要来源之一。畲族住区土特产很多,有麻、菜油、柴、草碱、薯榔(染鱼网用)、青竹、烧炭、挖山粉、造纸、杉木等。目前存在销路困难或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如八井乡畲民烧炭1担须花人工1个,挑去松山(距八井乡13里)卖又须花半个工,1.5的工资须15斤谷子,但1担炭只卖10斤谷,亏本很大。山羊乡以土法造纸、质量差,多迷信纸、草纸等,迷信纸在解放前多向南洋华侨输出。目前虽然销路减少一些,但还不到影响生产。如果从长远利益发展前途来看,迷信纸生产是没有前途的。如果在今后能提高造纸技术,提高纸的质量,那么对于销路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4)合作社问题:畲族地区的合作社没有收购土特产,没有帮助其解决土特产销路困难。日用品供应也不充足,且价格高。如八井乡的合作社设在口口乡(汉人乡),1斤盐价1500元,县城1斤盐卖1450元,畲族都跑到城内买盐。合作社没有起什么作用,今后如何通过合作社来加强组织农民有计划地进行生产,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六)基层干部没有很好的学习民族政策,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群众宣传民族政策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做得不够,因而在工作中思想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漳平县委书记作过民族政策报告,干部学习了二个早晨。据了解有些县还没有布置过学习民族政策。下面的事实皆发生在解放后。(下略)
  (七)漳平县对山羊乡畲族做了很多工作,如无利贷款,发救济粮,准许烧山,劝募救济衣……这些物质上的帮助是很多的,在畲族群众中起了很好的影响。国民党统治时代,他们抗粮抗捐,与伪军警坚决斗争,而今天他们自动的交公粮,努力捐献抗美援朝,自愿参军,群众很热情,热爱我们的领袖,拥护人民政府。我们感到漳平县的民族工作成绩很大。但是对于畲族群众思想教育尤其是民族政策宣传得不够。干部群众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区域自治?部份群众存在依赖政府救济思想。
  (八)闽西有没有畲民的问题:
  龙岩专区的几个县只漳平县有为数极少的畲族。根据文献上的记载:汀州府属有很多畲族。再从龙岩专区各县的地名来看,有26个以上包含有“畲”字的地名。长汀、武平、上杭、永定、龙岩、连城各县蓝、雷、钟姓的不少,从畲族的迁移路线来看,闽西是有畲族的,但据现有的材料来看是没有畲族了。我们看到惠安县送来的材料:二区普光乡新享村蓝姓的人民在过去以为他们是汉族。在普选工作中,发现他们的族谱上记载“高辛氏龙犬盘瓠平番的故事”,这是畲族不是汉族。所以我们对闽西有没有畲族的问题,抱着极大的怀疑。到了上杭庐丰镇,据了解桐杵院自然村姓蓝的人是狗头王子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祭祀他们的祖宗。在祭祀时有祖图,图上所画的狗头王平番的传说和现在畲族的祖图大致相同。祭祖时很秘密,不许外人及同姓异宗的人看见,后来偶尔给一个女婿看到才扬传出来。从庐丰镇过去封建派系斗争上来看,大路背自然村蓝姓的人和桐杵院蓝姓的人仇恨很深的。据传以前大路背有一个勇士蓝文发,身高9尺,非常勇猛,做了蓝姓的领袖,桐杵院的人不服,蓝文发把桐杵院的人杀光,只留下一个女子。(中略)以上的传说,邻近的客家人,上杭县的老百姓和工作干部都普遍知道,对这些传说我们怀疑几点:(1)为什么在所谓蓝姓的客家人中有狗头王的传说?而邱、包等姓客家人没有这个传说?(2)为什么在庐丰蓝姓中只桐杵院一个房的蓝姓人是狗头王子孙?
  浙江云和张庄畲族蓝氏宗谱(咸丰六年)上记载:“粤考蓝氏郡封汝南,系出芊姓,楚公子封于蓝,谓之蓝尹,以邑为氏,惟明德公实系河南豫州徒居建康,即今上元县。越居数世,十八世孙熙郎公迁福建汀州、武平、信三图江铿为始祖,派下十七世孙,于康熙年间迁浙江处州云和九都张庄。”
  浙江丽水、下耀蓝氏畲族宗谱:“第一郎君居闽汀白露树下,念七郎迁至庐丰,复迁至浙,丽之下耀。”又“庐丰蓝氏自念七郎公以来,一脉相传,迄今传世二十灶。相传原于汀州之宁化县……后迁白露树下,即今之长汀。念七郎公诸兄或居祖宅,或迁他乡,散处于汀、杭、武三邑”。
  根据以上记载,说明了浙江云和丽水畲族是从闽西迁去的。值得注意的是丽水的蓝姓畲族是从上杭庐丰迁去的。
  今天上杭庐丰所谓蓝姓客家人的族谱上记载;“一世祖念七郎公为南渡后人也,公为太一郎公之季子也。兄弟七人居于长汀白露树下,至今开始迁杭邑之扶阳金竹陂,传至五世祖子荣公兄弟迁庐丰,时为大明洪武年间。”又“始祖明德公蓝氏,先居北地,唐代人于南方……”又“十七世祖万一郎迁汀州宁化”。“十九世祖和二郎由宁化石壁徙长汀城下五里水口白路树下构宅而居”。又“我蓝氏起自汝南。及唐朝明德公自北徙江南,建康上元县……我念七郎公之口徙上杭扶阳及五代孙子荣公之徙庐丰……”。
  根据上面所记载的材料,我们说上杭庐丰蓝姓的客家人可能就是畲族,他们受客家的影响相当深。
  我们在上杭调查,由于时间的短促,同时上杭县在过去以为没有少数民族,所以没有宣传过民族政策,群众不愿意被称为少数民族,这个工作不是短期可以搞清楚的,须大力的宣传民族政策,消除群众的许多顾虑,然后再深入调查研究,今天我们只能初步的提出一个线索供参考。
  丙、意见要求:
  (一)政治方面
  (1)罗源八井乡、漳平山羊乡的畲族干部都要求政府发给民族政策文件。
  (2)罗源八井乡畲族要求通过这次的普选,希望能够成立区域自治。
  (3)山羊乡干部反映说,畲族文化落后,没有工作组同志驻乡,工作搞不起来。要求区干部住在乡内督促生产,他们说:“为什么别的乡都有工作组同志,单是山羊乡没有呢?”在今年五月县农业生产总结会议上亦提出这个要求,迄今还没有解决。
  (4)罗源县民政科有二个畲族干部,但不是专搞民族工作的,漳平县民政科内没有畲族干部,要求有民族工作专职干部。
  (5)八井乡和附近汉人村罗厝裹要求政府承认为老苏区。
  (二)经济生产方面:
  (1)八井乡牛洋自然村有山猪破坏生产,民兵只有一枝枪又不好,请求政府发给枪枝。
  (2)牛洋村早稻少,贷款到期无力偿还,请求政府准予延期至晚稻收成时偿还。
  (3)八井乡畲族反映:山区水冷,生产劳动后须喝酒才不会生病,因而所需酒量较多,政府准予以在春节时酿造1次感到太少,他们要求一年准酿4次,即在春节、3月春耕、6月早稻收成,9月割晚稻时候准予自酿。另外又感到酒税重些,据说30斤米须税2万元。
  (4)烧山挖山粉是山羊乡畲族生活主要来源之一,政府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特别准予烧山,群众非常感激,但烧山的范围不明确,要求把山界划清。
  (5)山羊乡小芹菜自然村与梅水坑村(汉人村)交界的山地——罗星山,在光绪十四年双方订立合同,以罗星山属于小芹菜畲族所有,迄今仍保留有原字据为凭。在1928年梅水坑庄姓汉人霸占此山,他们要求把这个山归还。
  (三)文教卫生方面:
  (1)八井乡有4个自然村,设有1个初级小学,学龄儿童57人,教员1人,校舍与乡人民政府合并在祠堂内,相当拥挤,要求另盖1所校舍。高洋乡畲族聚居村坝头、可坂村相距2里,有学龄儿童30余人要求办1初小,否则须去5里外的吴珠村上学,天一下雨就不能去。
  (2)山羊乡在解放前没有办过小学,51年在政府帮助下借民房1所办了1个初小。去年政府批准建立校舍,群众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动上山砍伐200多根木材。到目前为止款尚未拨下,群众反映如果再迟迟不拨,200多根木材会烂坏掉,同时山区气候早冷,在10月(霜降)即下霜雪,就不能动工,迫切要求省方迅予拨款。对这个问题据县有关部门领导反映说最近省府已批准6000万元建筑费,但要呈报图样后款才能拨下。由于龙岩专区建筑公司以这宗建筑规模小,不来绘图。漳平县又找不到会绘图的人,只好由建设科自己绘,当然是不合规格标准的。据说这个图样已呈上来了。他们希望省方有关部门对图样不要要求太高,另外就是希望最好由省命令专区建筑公司承包这项工程。否则,就交由漳平县府自己负责建筑。如果可以的话,即请电示并先拨一半款下去,可以开始准备工作。希望在9月初动工,千万不要拖到9月底。
  (3)山羊乡今年有初小毕业生5人,希望到外乡或县城去念书,以家境困难,请求政府予以助学金待遇。漳平县文教科以没有这个预算无法解决,请求省方考虑。
  (4)山羊乡畲族要求文化很迫切,有成立夜校、冬学、民校,但没有专款买灯油,目前这笔费用是由学校经费挤出一点,很感困难,请求政府补助。漳平县以没有这个预算,无法解决,亦请求省方解决。青年妇女要求成立速成识字班。罗源高洋乡有个夜校,有青年男女30余人,没有教员,只有团支书蓝佳财每天跑到吾珠小学请教员教三、五个字回来,晚上教给大家。他们要求有否教员帮助他们学习。
  (5)八井乡畲族要求政府派遣医生来乡给治长期病,过去巡回医疗队来过,只给打预防针,不解决问题。
  (四)八井乡4个自然村,八井、牛洋两个自然村在双贵山,横埭、竹里2个自然村在南际山上,2个山中间隔了2条溪,天一下雨溪洪暴涨,就不能过溪生产,横埭、竹里的小学生就没有办法过溪来念书,影响学习,同时乡干部开会或联系或进行工作都感到许多不便的地方。他们迫切要求政府拨款206万元修建这2条桥,这个要求很普遍也很迫切。曾向区、县、省请求过,据说省方批准在公产项下开支,但该乡没有公产,迄今尚未解决,我们觉得这个要求是很迫切的,群众对这个意见也很多,请省领导考虑。
  *原编者注:此件是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配合中央民族学院工作组,在罗源、漳平两县调查畲族情况初步综合的材料。有很多材料中央统战部尚未研究确定。
  《少数民族历史资料卷二:畲族》
  [138—1—1140]
  [138—2—24]
  晋江县少数民族调查材料
  (1953年4月21日)
  一、少数民族调查情况:
  我县第三区新髻乡,村落分散,是个小区,全乡有307户1137人,有姓雷姓蓝两姓,本来我们认为是苗族人,经调查后,他们自己也已取认是畲族(据新名词辞典注畲族系徭族的分支)。该乡雷蓝计有93户,363人,二区四方乡坑头村有姓蓝22户,89人(过去与新髻是同一个乡的,到去年划区乡行政区域时,才划归二区四方乡)总计150户,456人,(都住在山上)。查其族谱内记载,“其始祖名曰盘瓠,类犬,能语言,能□亲,生于高辛帝王时代,后因平番(燕邦)有功,封忠勇将军,赐与第三公主为婚,后因自感面丑,不愿为官,择浙江会稽山七贤洞居住,后生三子一女,经圣旨敕名长男姓盘,次男姓蓝,三男姓雷,一女招赘姓钟,并敕赐御书铁券与子孙异目三姓自相结婚,永免什役,代代不纳税”等。直至“明朝永乐二十二年,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城人朱晚反,总兵官都督指挥姓赵征三不能克,乃出榜张挂四方,召募畲人精于弓弩者相与讨贼。他们在浙江省闻知方率子孙下闽,平朱晚有功,居聚于闽、散居四方或德化、或仙游、或南安、或永春,难于悉数”等等。双髻山这一些据其记载就是从漳州间来泉州府的一些,(长房)在惠安县东平铺岭北洒运,双髻乡这些是三房的。
  二、生活、风俗习惯:
  (1)他们在穿衣服上现在已与汉人同一样,如早一辈也有些与汉人不同,如女的穿衣多一件背夹,头髻是梳圆的环,与双髻山下不同,在头中央,一个头“髻插”有几两重或半斤重,男的穿衣是制押胸的,我们是穿对襟的,有些不同。
  (2)他们族谱内载有不准随便与庶民通婚,在以前很少与汉人通婚,是雷、蓝两姓自己通婚,那时候的汉人也看他们不起和侮辱他们是“狗生的”、“山猴”,也就不愿意与畲族通婚。有时并受到邻乡的种种欺侮,如山林不论是白天或晚上去砍,被他们发觉后阻拦时,还要受汉人的辱骂和殴打,(这些现象到解放后才纠正)。在清朝道光时姓蓝分到坑头村居住,被当时号称大姓的姓苏压迫的几乎全部要迁走并被打死几条人命,斗争了36年。1922年被土匪王朝英烧毁平屋1座,旧式楼3座,“共16间”。1927年又被土匪汪汉民把雷蓝的房屋烧毁过半,抢劫如洗。在当时他们不但受着大汉族的压迫,土匪的抢劫烧杀,伪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剥削弄的家破人亡,是受压迫最深和最惨的,过的生活是万分困苦的,这些房屋到现在还未修理好。
  (3)现在还保留10幅他们祖宗的纸像,好象神话一样,从他祖先如何生下到如何入畲山居住都画出来。这几幅像保存在新髻初小校长蓝来法家中(现被统战部借去,族谱也在统战部),这些像只有在每年旧历正月初一祭祖宗才开一次,只有本族人可看(未出嫁女的不准看媳妇可以看),因图中画的他们的祖先就好像一只狗一样。在祭时要以猪头排桌上,如没猪头也要生肉,以示敬奉。
  (4)他们还有一种风俗,在清朝节扫墓时(祖墓)凡男的不论老少都可以去,要准备祭物,猪头或20斤煮熟猪肉带到山上,祭完就把猪头肉切开分给所去的人,但女的不能吃。
  (5)文化语言与汉人同,但文化很低。
  三、遗物古迹被破坏与污辱:
  他们有祖墓在惠安县第九区三平乡旗头尾,在反动时期(六七年前)墓牌被当地群众打断筑桥,现在做石层,墓堆也被挖掘的几乎没有墓形了,墓的旁边也被葬了风水(坟墓)。过去在清明要往扫墓时,要备办宴席请当地群众,如没有请就会挖毁他们的祖墓,并且说墓地不是姓蓝的地,以上这是姓蓝的一世祖,据说是当时做十贩(摇鼓)到那里发生肚痛而死才就地埋葬,只用棺木。
  另外姓雷的一二世祖墓是在惠安九区东前楼,墓牌同样被折断,只有一堆土,几乎认不清墓样,在墓前被筑一座祖厝,墓边葬了很多风水,在今年姓雷要扫墓,当地群众不给扫,说那里没有墓。祖祠纪念牌被土匪烧毁,现在他们要求重新修理,但经济没法负担。
  四、解放后的表现:
  如二区四方乡劳模蓝欵,36岁,受群众拥护当选为县第二届人民代表会代表,三区新髻乡同样也有不少参加乡干部,如财粮委员蓝星亮、公安员、民政委员、农会主任等,其他很多乡积极分子及各种干部很多,一般来说就是大部份群众都参加了社会活动,与汉人享受同等待遇。
  五、畲族分布地区:
  (1)姓雷,三区新髻乡社头、东寮、新寮、小梧洋、后车、溪西等村,泉州市西门,南安铺前;
  (2)姓蓝:三区新髻乡,新寮、湾丘后、楼泊、腰仔等村,二区四方乡坑头村,安海明义境,厦门禾山,仙游溪安,安溪、溪南、大宇、横坪,惠安涂寨,南安金田、南听,永春高赖等乡,这些都是由新髻乡分出去的。
  六、正在进行调查和发现情况:
  (1)第十区复兴街下坂坑鸿塔街明义境,有姓蓝21户69人,是在明末清初时由漳浦县移来安海居住,他们自己不知是什么族,尚在继续深入调查中。
  (2)略
  (3)第九区内坑乡许厝村有300多人是姓雷的,因为过去姓雷的吃不进展,死亡很多。另外四面受到封建势力的欺侮压迫,在30多年前就改为姓许。
  (4)十六区衙口一带有很多姓雷的,过去受姓施的压迫,有一句俗语“不施打甲施”被强迫改为姓施,他们大灯甲施氏,木主口雷,正在进行调查。
  晋江县人民政府民政科
  [泉州市档案馆108—2—101]
  南平地委统战部关于少数民族典型调查报告
  (1953年5月27日)
  全区少数民族分布4个县(南平、顺昌、沙县、尤溪),17个乡,共819户,3342人(该数字在五二年各县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时的数字,不够完全确实,经过这次大选可把少数民族的户数、人数确实搞清)。顺昌、南平为最多,这次重点了解了顺昌少数民族情况,顺昌全县分布有5个区,10个乡有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共2225户,少数民族485户,占21.4%,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共8523人,少数民族2194人,占23.35%。最多的乡井垅乡,占本乡户数77.4%,人口占84.4%,最少的是漠武乡,少数民族户数占本乡3.6%,人口占5.5%。另外南平水上渔民还搞不清是什么族,他自己承认是汉族,不承认是少数民族,待后再查,现把顺昌井垅乡的情况报告如下:
  井垅乡位居山垅,居户分散,由9个自然村组成,是顺昌县畲族聚居较多的1个乡,从水路往返颇为便利,距县城5华里。全乡共124户,畲族96户,占全乡77.4%,汉族28户,占全乡22.6%,全乡共577人,畲族487人,占全乡84.4%,汉族占15.6%。畲族有蓝、雷两姓,蓝姓57户,259人,雷姓39户,203人,妇女什姓25人(妇女什姓是汉人和畲族配偶)。1933年红军于城关后山与敌伪作战,红军驻该乡,畲族积极支援,起了相当作用。因此我党与人民政府认为该乡在历史上对革命有过贡献,给该乡以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该乡畲族96户中,有富农1户,中农17户,贫农76户,雇农2户。全乡有地400余亩,(汉族28户的土地包括在内)。土改前全乡农民租种城关黄言修等16户地主的土地,每年交租在五成以上,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勒索欺诈,难以渡日,少数民族的生命财产无保障,因该乡畲族是“吃饭没有米,插秧没有地,天寒没有衣,夜晚没有被,砍柴没有山,修房没有木,要想实用其,只有卖孩子”,过着悲惨的日子。解放后,经过土改有95%的畲族和汉族同样分到了土地,从每人平均100斤产粮,增到1000斤产粮。土改后在自己的土地上,组织互助(全乡14个互助组)积极生产,经过五二年增产一成左右,畲族购买力提高了,购买了洋布、蚊帐、棉被,又穿上了新衣裳,畲族无不高兴与和慰快。今年他们又提出口号,再争取一个丰收年。畲族历史情况和平常的生活习惯,因限于民族文化太低,失去了追查民族历史的根据,对本民族历史不甚了解。从该民族老年人的了解,据前人的传说,遗留先言,祖先高辛王,所生三男一女,长男立为盘姓,次男立为蓝姓,三男立为雷姓,女招赘为钟姓,蓝、雷两姓发展较多,盘姓发展稀少(邻乡没有此姓)。原祖地南京,据传说南京公路旁刻有“雷蓝盘子孙”石碑可证,后迁入广东凤凰山,发展到潮洲一带,逐渐转移到福建,散居本专区南平、顺昌及建瓯等山地。另有顺昌县志(官家宗谱)内有文曰:“蓝霖嘉庆举人,乾隆五三年任卒于官”,由此可见乾隆前就有少数民族之存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畲族多居于山区,从事农业为生,以桐油、茶油、竹笋、砍柴、靛青等为副业。历史传说该民族善于劳动,一年四季皆同,“黎明即起,早去晚归”的劳动习惯。畲族没有工商业家,修房、打衣具等须请汉人,没有其他手工业。由于地主长期剥削统治,历史上反动统治者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压迫,故民族界线较深,保守性更较大。
  畲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流传山歌,每人都会。过节或结婚都盛大联欢。每逢结婚亲属本族邻居集体饮酒欢乐;在田间或上山劳动男女都愉快的一问一答歌唱山歌;平时客人到家主人先唱山歌,然后被客人回答,以表示亲切礼席一节。对本族虽不熟悉,只要能讲清山歌中的含意(本民族历史)即认识为族人,而马上就熟悉起来了。该民族以山歌为娱乐主要形式,与汉族对比系为特长。男婚女嫁由父母包办,流行
  买卖婚姻及童养媳,重男轻女的婚姻制度,十六、七岁结婚特多,其婚姻亦须遵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能解决。婚后经济制度由男人掌握,把妇女当作奴才看待(妇女更痛苦)。妇女劳动过度,生了小孩不容易养成,死亡率更大,因畲族人口不够旺盛。畲族除小孩子外,死亡的尸首被放在茅厝,3年后殓灵下土,死后3年唤请道士咒骂灵魂上天,子亡父在亦须3年后收柩入埋,已成习惯。
  畲族因受大汉族主义之压迫,文化非常落后,文盲占绝大多数,痛苦极深又无申诉之处,不满社会现状,因此他们是相信神鬼,信奉佛教,每逢节日祭天地,跪拜鬼神,信奉“土地大王”、“三位大奶”、“五谷真仙”,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祭奠。过春节天明即开始念好话、跪神鬼保佑全家平安,发生疾病时,无钱医治,求神拜佛,用草药医治而已。
  畲族的装饰,男人服装早期与汉人同化,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散布军警武装,用武力与恐吓手段强制来往畲妇改换民族服装,用各种方法予以迫害,许多妇女只因为遭受奴役而不敢出外或进城,堕落乡界的范围,出外为了避免迫害,临时改换汉人服装,回乡后又改换本族服装。解放后,除了少数老年妇女保持本族服装外,青年妇女大部分已成为汉人服装了。
  该乡畲族在未调查了解之前,以苗族名义相称,这次深入了解和本民族人民座谈及与汉族人的访问,没有苗人之称,汉族人叫他男人是“畲客”,叫妇女是“畲婆”,可是该民族常受旧社会大汉族主义的欺侮,自己不承认畲客,畲婆,自称苗人。我们根据了浙江云和福建福安的调查材料来看,这里和这两处情况是一致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分析研究,称该民族为苗族是误解(是否还需进一步调查)。
  解放后,该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得到了翻身,求得了彻底解放,享受民族民主平等的权利,该民族无不兴奋和慰快。三年来进行了剿匪、反霸、减租,土改、镇反、抗美援朝,生产等运动,政治觉悟大大提高,土改中有95%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上组织了14个互助组进行生产,文化上开设学校一所74个儿童入学念书,98人上了夜校(过去一字不识,现有好多人识了字),该民族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各种工作上显示了和树立了主人翁姿态,来响应政府的一切号召,来完成了一切任务。
  该乡政权是畲族占多数,乡长、副乡长、委员都是畲族人担任。畲族487人中,有259人参加了群众团体,占人口59%,青年团员男3、女2共5人,组织了民兵有95人,还有省代表1名,县代表2名,当县人民政府委员1人,县常务委员1人,现在真正为国家主人了。
  其他方面,如看病免费治疗,交公粮先进行减免后交粮,8名青年参军被群众非常尊重;在劳动上汉人非常热爱他的勤劳吃苦精神,并提出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的劳动;互相关系上,从鄙视态度转变为互相尊重和热爱的态度,经常到一块欢迎他们唱山歌,畲族反映说,千年之久,没有活过毛泽东时代的幸福社会。他们经常用自己语言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来达他们的愉快心情。
  经过三年来各种运动,虽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鄙视畲族残余还存在着,如教员×××(已调)教书时用打骂方式教畲族儿童,并且常叫畲族是狗族,是狗头等语,群众干部对教员非常不满;(2)区上是汉族人当干部,在征粮时其他老区都进行减免,可是井垅乡有老区名义,征粮没有按老区减免,按一般地区减免,对少数民族待遇不公。(以上两个问题是该族不满意的地方)。
  该乡畲族的要求:
  (1)去冬至目病死毛猪50余只,现缺乏资本搞副业生产,要求贷款以利扩大副业生产。
  (2)文化程度很低,人民政府为关怀少数民族的文化,要求增建设学校已基本达到,但是所拨的款建筑学校还不够用,现空100万元外债,无法债还。
  (3)解放后生活有显著提高,但是生活水平仍较低,据初步了解,该乡畲族有49户还缺少粮吃,目前有8户就没粮食,要求给予适当救济。
  [105—1—72]
  福安县双留乡少数民族(畲族)情况调查*
  (1953年6月2日)
  一般情况:福安双留乡是民族杂居地区的一个乡,全乡有大留、北山、坑源里、岭柄宫等5个自然村。畲族居住在坑源里、岭柄宫2个自然村外,并有少部分散居在大留、东山、北山等3个村庄。
  全乡有448户,1448人(指常住人口),男832人,女614人,其中畲族有119户,有430人,占全乡总人口29.6%。委员会9人,畲族只文教委员1名,共产党员5人,少数民族青年□□□□□□。
  民族历史及风俗习:据坑源里钟姓家谱记载,畲族始于舜以前,与今相距有4000余年,又有记载在汉代高辛氏生12人,6男6女,先由粤(广东)迁入闽(福边)之汀洲、罗源、连江而福宁各县,该乡畲族钟姓是在明朝政德11年由浙江迁徙而来。(下略)
  该乡畲族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男女均参加劳动,女性劳动比男子还要强,妇女还保持着民族装饰,头发上梳圈绕在头上的周围,并束红绒线带,身穿青蓝色花边衣服,束腰带,他们共同点是重男轻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婚姻,丧葬等与汉人不一样,主要是:
  1.婚姻:(略)
  2.丧葬:(略)
  3.习俗:(略)
  4.文化卫生及生活状况:(上略)以往到现在该乡坑源里、岭柄宫二村没有设立过学校,识字的少,据说查二村没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学文化程度的仅有15人,占畲族人口3.5%,粗识文字的有50人,占11.6%,其余84.9%全体文盲,但他们有一个特点是善于歌唱。(中略)
  文化上的被摧残和科学知识缺乏是分不开的,由于文化与经济条件的限制,更谈不到卫生常识了,坑源里、岭柄宫村畲族病则求神拜佛,有神宫2座。
  该乡畲族人民是勤劳朴实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出产有大米、地瓜、小麦外,副业生产有挑柴、烧木炭等来弥补,他们全年土地收入平均纳地租六七成,解放前二村全部收入粮食只够供五个月食用。如畲族钟××全家二口,他今年已经37岁了,没有结过婚,解放前没有地,租入地主一亩五分田,收入350斤,另开荒一亩,可收入地瓜米200斤,交纳地租165斤,加租额连总产量47%,全年收入每人只平均粮食62.6斤,地瓜100斤,仅仅只能维持足够二个月的生活,其总生活79%,依靠挑柴为生。土改后分到了田3亩,可收谷子800斤,地瓜米300斤,除担谷粮65斤外,实收944斤,平均每人合472斤,现在粮食能吃到五个月了,比土改前增加了二倍。他们往年除过年过节吃大米外,一般多吃地瓜米,冬天火笼当棉袄,稻草麻袋当被条,他们虽然终年劳动,在旧社会里,仍然过着悲痛的生活。
  5.民族关系:由于历代封建帝皇的压迫及国民党反动派30余来的统治,该乡民族关系较为显著,民族仇视超过了阶级压迫,少数民族内部阶级分化不明显。据岭柄宫村统计,全村有畲族25户,其中只有中农7户,占总户数28%,余72%全部是贫农。他们历年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加上了大汉族主义的歧视辱骂,他们□□□□□□□□□□□□□□□□□□□□□民,特别是妇女,小孩谩骂他们长“臭畲客”短“臭畲姆”,“山宅仔”……等。
  历史上据畲族家谱记载及传说,该乡大留村(汉族)和坑源里村(畲族)曾闹得乌烟瘴气。事实发生有二种说法,远在882年(即清朝光绪八年)坑源里畲族有一座西隐寺山被大留张姓地主所霸占,连续并村殴斗,曾以宗族关系连续发告7年之久,大留张姓祠堂门都开了,亲会张姓叔伯一起对待畲族人民,结果畲族钟姓被大留村张娌打死1人。清朝知县曾生口口亲临该村就地审察,事情不了了之。另一种说法是说西隐寺山原系大留村汉族的,出租给坑源里畲族耕种,因连年加租,不甚压迫、剥削而拒绝向张姓缴纳租税。因而发生并村[发]告,这二种说法都有可能,但没有更确凿的考据,据我们分析前者说法还较接近事实。
  该乡畲族富斗争性、团结性和汉族兄弟民族一样,同样是勤劳勇敢的。1934年土地革命时期,曾一道抵抗和反对过共同的敌人——国民党反动派地主阶级,因而坑源里畲族村连续被白匪掠夺17次之多,被杀6人,在革命斗争上同样是可歌可泣的。
  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大留村反动地主阶级伪保长,又连续向他们进行抓丁、派款……,因而民族关系更为显著。这种关系解放后显然起了根本的变化,但民族歧视现象,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仍然存在,往往在言语、行动或处理某些问题上表露了欺侮少数民族的意味,特别问题发生在乡干部身上。如该乡支部书记即前任乡长张××,曾于1951年11月捐献飞机大炮,强迫坑门里村畲族人民雷××、钟××,张××等6人,挑谷区上去;1953年4月26日,开乡党支部会上讨论民族政策贯彻问题时,张还说:“民族政策要这样做(指照顾、尊重等)我想不通”;1954年2月,他曾到坑源里村去开会,不让畲族人民讲自己的语言,并说:“你们说山宅话,不是骂我,就是捣鬼”,这样严重地违反了民族政策。该乡刘××(党员)说:“少数民族要讲究‘八角’(指有事要和少数民族商量),联合政府也联合不过来”。当工作组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时,东山村青年团员杨××反映说:“苗人是人吗?”(意思说不是人)。同年4月26日工作组带的幻灯机在岭柄宫村映给该村畲族群众看时,北山村群众反映说:“畲客干部说是为畲客”,北山村和岭柄宫村相隔虽不及一箭之地,但从来没有在一起开过会的。东山村刘××在互助组会上说:“畲话说是畲客话又不好懂”。部份汉族群众对畲族风俗习惯枉不尊重,如,大留村群众说:“要搞联合政府,那就他们不讲畲客话,不然的时候,他要骂我们,我们还不知道”,有些汉族妇女反映说:“他穿的衣服和人不一样,不叫他畲客,那叫人怎样叫呢?”。其次工作组在坑源里村将畲族家谱翻开找历史依据,大留村张××反映说:“坑源里畲人头脑要用大炮和机关枪拿去打才会通……”,连反动保丁张××还讥笑少数民族,经常叙述他解放前欺负坑源里村畲族情形,当工作组来乡前还有和群众说:“抓畲客真有味道(指抓壮丁),要吃就要去抓畲客来”,引起群众哄笑起来。
  在该乡坑源里,岭柄宫二村和散居大留、东山、北山畲族人民,由于历代封建皇朝及国民党反动派地主阶级的长期统治压迫、歧视,因而少数民族中存在着民族的[悲观],有些都不知道自己能够真正的当家作主,同时隐瞒了本民族成份。如居住在东山村畲族钟××,否认自己是畲族,说为汉族,怕承认畲族会被人笑。对于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还存在有顾虑,畲族钟××对工作组同志说:“联合政府是好的,工作组在不要紧,你们走了,他们以后怎么办呢?”。(下略)
  *原编者注:该资料调查了全乡坑源里(坑门里)、岭杨宫(岭尾宫)畲族自然村和大留、东山、北山畲汉杂居村情况。内容包括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等。调查单位福安区专员公署。
  [福安市档案馆统战53年]
  福安县第六区大车乡少数民族
  (畲族)情况调查报告*
  (1953年6月15日)
  (甲)一般情况:
  福安县大车乡是民族杂居和散[居]的地区一个乡,即大车、野马壑、猴池、济池壑、对面厝、岔栋、石壁头、过洋、半岭、暮露山、大盘中、岭尾、洋头里、大车岭尾、仙胶迹、田雷峰、里厝、里楼、九龙、老蛇峰、洋溪里、九雷岗、洋梅洞、里当厝、里厝、楼溪坪、章家洋、单座厝、清水壑等29个自然村,以大车为主村,畲族人民住居过洋、洋梅洞、济池壑、石壁头、半岭、暮雷山、清水壑、对面厝、大车岭尾、过洋岭尾等10个自然村外,并有部份散居在猴池1个村庄。
  全乡有448户,1449人,(男875人,女573人),少数民族有140户,占全乡总户数31.2%,有451人,占全乡总人口数31.1%,(男259人,女192人)。在阶级成份来看,该乡有富农1户,占全乡总户数0.2%,人口8人,占全乡总人数0.1%,中农49户占10.09%,人口232人占16%,(其中少数民族中农11户,占全乡总户数2.4%,人口65人占全乡总人口数4.4%),贫农388户,占86.6%,人口1178人占81.2%,(少数民族贫农126户占全乡总户数28.1%)人口364人占全乡总人口数25.1%),雇农6户占1.3%,人口8人占0.2%。少数民族内部140户,人口451人,没有地主富农,只有富裕中农2户,占内部总户数1.4%,人口21人,占内部总人口数4.6%,中农11户,占内部7.8%,人口65人占内部14.4%,贫农126户占内部90%,人口364人占内部80.7%,雇农1户占内部0.7%,人口1人占内部0.2%。
  该乡是第二期土改,乡政权一般较好,少数民族虽然达到总人口数31.1%,但参加政权者较少,乡政委员9名,少数民族只有财粮委员1名,占全乡乡政委员11.1%,乡农会委员11名,少数民族2名占18.1%,系统委员37名,少数民族9名占24.3%,乡人民代表会议代表44名,少数民族11名占25%,乡人民武装民兵145名,少数民族30名占20.6%,乡宣传员9名,少数民族1名。(下略)
  (乙)民族历史
  据大车乡过洋半岭蓝姓家谱记载,本族开祖有一百二十代,约有三千多年,始祖驸马盘瓠王以除番立功招为驸马,(中略),由广东省徙迁福建福州台市岭头,复迁罗源宁德岭前,分支福安县大车乡二十八都半岭过洋,祖先两兄弟在清嘉庆时迁居,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帝及至民国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一贯住在山上垦荒挑柴为生,在历史以来阶级统治时期,自己称号“山客人”,汉族称他们为“畲客”,“畲姆”,至解放后有的称号为“苗民”和“山客人”,汉人也称他们为苗人,但称号分化不明。
  (1)民族关系:由于历史封建帝皇的压迫,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三十余年来,该乡民族关系较为显著的,民族压迫受到三重大山压在他们的头上,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加上大汉族的歧视,在反动派统治时挑柴火往甘棠一带去卖,汉族普遍地谩骂“臭畲客”,“臭畲姆”,并侮辱畲族是犬生的,特别在国民党反动派时统治的压迫,在1923年间,汉族洋溪里村和过洋村的少数民族打过几次架,原因是做田和汉人一起看水闹成隔阂,但解放后三年来颁布民族政策,现在懂得一些民族实例。
  (2)该乡畲族有140户,人口451人。特别是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畲族汉族共同反抗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摧毁了封建的压迫,在1931年间红军失败后畲汉两族同样遭受着反动派的掠夺,但少数民族特别受统治较深,即过洋、石壁头、济池壑、清水壑、洋梅洞等村受反动的掠夺过12次,被杀了6人,被烧房子10座,其他财产的损失据济池壑和石壁头两村不完全的统计,损失耕牛2只,猪5只,鸡29只,棉被9床,布28丈,布袋7担,谷子13担,其他粮食衣服家具等不计其数。解放三年来,在人民政府领导培养教育下,互相帮助精神较好,如过洋村少数民族钟××两兄弟盖房架屋,附近一里至二里汉族兄弟们有40余人都来互助盖房架屋到完成,但有少数的汉人仍存有大汉族主义的歧视现象,侮辱谩骂少数民族,如洋溪里汉人郭××在5月23日,畲族妇女雷××到洋溪荒山讨笋被他侮骂“臭畲姆”,不肯给畲族妇女去他们山上讨笋,当时雷××柴刀被他枪去1把,刚好该乡乡长李昌顺及工作组到过洋村,该妇女向乡长及工作组控诉,第二天郭××来过洋村工作组宣传民族政策,使得双方面都满意。汉族兄弟反映说在以前未听过民族政策,犯了错误侮骂少数民族,今后大家要团结像自己家庭中人一样,畲族妇女也认识自己错误,今后不敢把公有财产砍了。
  (丙)经济政治情况:
  该乡畲族人民在封建反动统治几千年来,特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推残太残酷了,畲民没有政治权利,该乡只有当伪保长1人,也为了反动派服务,畲族人民根本得不到翻身。畲民劳动朴实的,男女均能劳动,他们虽然都能劳动,但自己没有自耕大量地,普遍都是租入地主田,交纳地租受地主压迫,如石壁头村有一年二户都在年关断炊了,吃蕃薯种过年,如雷××说:“我过去没有1亩土地,终年劳动没有饭吃,都是吃草、苦菜、粗糠、麦麸等,现在幸好转人民政府,如在过去国民党统治时苛捐杂税,有一年我在生产回来时,买午饭钱都被他迫去”。这说明了畲民没有权利和经济。
  据该乡过洋村、济池壑、石壁头等三个村的调查,共有60户192人,只过洋村有自耕田农129.40亩,每人平均0.67亩。他们只靠农业生产为主,出产大米、地瓜、小麦、茶叶外,副业生产,挑火柴、烧木炭等度生,畲民受到反动统治,穿不暖,吃不饱,3个自然村,60户,其中16户粮食吃到终年12月,吃到第2年2月的24户,吃到4月的10户,吃到7月的10户,平均每户1年缺粮194天。在解放前生活较好的人,每年做1件衣服,生活困难的3年不能做1件衣服遮身。解放3年来,畲民生活才能得到根本变化,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反对三大敌人,和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压迫,解除了畲民各种的痛苦,实行土地改革,每人能分配1.30亩土地,人民政府又照顾了畲民物质救济棉被4床,及救济款、贷款等(其数未计)。现在畲民生活上改善了,每年粮食年平均能吃到6月半,某户全年只缺粮2个月,搞副业生产,挑柴及烧木炭等补救生活,该乡有几个村在解放后已增建新房子12座,每年每人能平均做1套新的衣服穿,如过洋村有34户在解放前被反动派的统治推残下,全村畲民在终年劳动吃不温饱,粮食吃到冬季12月有4户,吃到2月有10户,吃到6月有8户,吃到7月有5户,吃到8月有7户,每年平均能吃到四五月为止,有的在解放前生活较好的每一年能做1件衣服,但生活较差的人3年不能做一件衣服遮身,全村在解放前只有房屋18座,解放后增□□□□□□□□□□□□□□□□□□□□□□□□方面也提高了,每年粮食平均都能吃到7月为止,如蓝××说:“我家2口,解放前自己没有一分土地,租入福安地主林××3.80亩土地,有一年欠地主些租尾,因家中生活困难,没办法还清他,地主就把我家养的1只猪赶去,连硋面桶1只,地瓜篮1担都被他夺去,造成我的生活过不去,自己就出卖劳动力,替过溪里村人当长工一年半,在那几年来穿不暖,吃不饱,粮食只能吃到终年12月。解放后分配了2.50亩土地,自己勤力劳动,现在每年粮食都能吃到7月为止,并在去年养1口猪,有104斤重,在去年8月出卖了,现在又买1只小猪喂养。只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农民翻身了,真正过了幸福生活。
  (丁)文化卫生状况:
  大车乡畲族人民与其他地区的畲族一样,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只有本民族语言,也能通汉话。由于经济生活的影响,及国民党的统治,该地区历来未设过小学,有请过私塾教师2年,识字的人很少。经调查只有小学程度1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2.2%,粗识文字的有6人,占总人口1.3%。但他们祖传的特点是喜欢歌唱,男女经常在田野里或山上都可听到他们的歌声,诗歌是他们的心乐事,有时在劳动疲劳时,就唱起歌来,也能提醒劳动劲头。文化的被推残和科学知识缺乏是一定的免不了,因由于文化和经济的限度,畲族人民更谈不到卫生讲究了,按该村了解畲民遇到疾病时大部份都是求神拜佛,及请法师打鬼等。但这些情况在解放后比较改变些,如去年政府派二次医士下乡进行种牛痘,群众热烈欢迎,该乡90%群众受到种牛痘,总来说,我们政府对卫生方面是有些成绩,但也存在有不少缺点,如打防疫针,没有到乡里,只在甘棠镇拦途注射,群众不能得到普遍预防。如陈××反映说:“政府叫他来打防疫针,应该合理要下乡,不能单在甘棠镇,乡下人没到甘棠就得不到打防疫针”。这表现他们对卫生医□□□□□□□□□□□□□□□□□□□□□□□□□□□□□□□□□。
  通过调查工作几天,宣传民族政策,尤其是畲族对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更提高了,如方十岁老人家蓝金元听到了工作组宣传民族政策和国家前途,他感动地说:“我年纪可惜老了,不然我也要去学习,我青年的时代那里有这样好的世界,现在是毛主席领导下给我们的幸福。”不但他对毛主席这样的热爱,同时村里群众反映说:“解放三年来,工作组同志很少到我们村里来,而更没有什么本民族的干部到达我们村里工作,今天有本民族干部5人来本村工作,是很难得的”。这可说明在解放后区乡干部对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不较深入,没有领导与教育他们,所以使畲民见到工作组非常热情与要求。
  该乡在解放三年来经过各种运动,特别是在减租反霸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三大运动,不断地提高了他们政治觉悟性,向人民政府作如下几点要求:
  (1)□□□□□□□□□,该乡是民族杂居,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没有政治权利,现在畲民得到翻身,迫切要求成立自治乡,掌握本民族政权,为本民族服务。
  (2)要求老苏区建设,该乡在1934年时因于革命失败,受到巨大损失房屋被烧光了,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房屋居住,迫切要求政府照顾建筑房屋。
  (3)要求文化设办学校,因为少数民族多住在山乡,因生活困难,所以都没有机会上学,普遍都是文盲,目前根据群众要求很需要设办学校,使每个学龄儿童及青年男女也都能得到求学机会。
  (4)畲族在解放后卫生方面也很讲究,防预医疗很少到过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迫切要求医生多到少数民族地区打防疫针和种牛痘。
  (5)畲民要求区乡干部要经常到他们乡里,多多教育与培养。
  *本报告主要是调查该乡畲族社区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
  [福安市档案馆福安县统战部53年]
  福建省少数民族情况介绍
  (1953年6月16日)
  为能在此次普选中结合人口调查和选民登记进一步摸清全省少数民族的户数、人口、民族族别、分布地区、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中有代表性人物和积极分子,为今后民族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起见,特将本省主要之少数民族简况介绍于后,以便于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登记及民族事务工作参考。
  一、畲族:是瑶族分脉。有悠久的民族历史,综合各种史册及其家谱记载,该族原先居于陕西,后迁广东会稽山七贤洞居住,祖墓葬于广东凤凰山。至隋文帝时,渐次移入福建,开山种田,自成系派,相传为高辛氏之后,在封建庄园的经济年代,准许他们在“庶田之外一丈三尺地方开荒耕种”,所开土地,叫做“畲田”,该族即是以此得名。
  据考查“畲“字原系开荒之意,在记载畲民艰苦的操作过程中,曾有“五谷不以牛耕,但为畲田……皆深山穷谷,不通辙迹,其民刀耕火种,大抵先砍山田,虽悬岩绝岭,树木尽仆,俟其干且燥,乃行火焉,火尚炽,即以种播之”。这正是畲民辛勤顽强的劳动写照。
  本省畲族以蓝、雷、锺、李、吴等姓居多,大部居于福安专区,其他地区亦有零散分布,总计约占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市,据已知数字,现全省共有11万余人,当地群众多称他们为“畲客”或“山宅人”,有的甚而侮称他们祖先为“狗头人身王”,由此常常引起纠纷。解放后民族关系起了根本变化,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得到翻身,但仍有不少地区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民族隔阂,必须引起注意。
  畲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一般群众均通汉语,因经济生活上的逐渐融汇和新语汇的逐渐增加,使畲族原有语言不够使用,所以也参杂了一些汉话。同时也由于和汉族接触频繁,就使得风俗习惯部分的起了变化。但民族内部的重男轻女,包办婚姻和抱童养媳现象还很普遍,男女往往早婚,一般多系十五岁至十九岁,但忌十八岁结婚,他们传统迷信的认为十八岁结婚会受“十八难”。民族中忌同姓结婚,亦不与外族通婚,寡妇可以再嫁或招入男人。该族男女皆爱好唱歌,在山间田野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他们最热闹的日子是旧历中的几个大的节日和男婚女嫁之时,每逢婚礼,亲友都去饮洒唱歌作乐,每逢正月和八月的节气,畲民互相往来探亲,青年男女不管认识与否,都聚在一起唱着民间情歌,一唱一答,通霄不眠,直至对方答不上为止,这时也是男女倾吐情思的机会,等到选好对象再通过父母后便可结婚。结婚前双方都要互送礼物,计有猪肉、生油、鸡蛋、果子、水糖、红线、龙凤帖、雌雄鸡和女方自钓的鱼等,都是采用双数,而女方的嫁妆除一般衣物外,斗笠、蓑衣、锄头则是免不了的陪送。婚后三天,女方便要下田劳动,“劳动”对整个畲族男女来讲,是他们最大的优良传统。畲族妇女,至今还保持着民族装饰,头发向上梳圈,绕着头的周围束红绒线。另一种梳成螺式髻子,突出头顶前端,有已婚和未婚的区别,已婚的一般都要加上一个“披头髻”。他们的服装多穿青蓝两色,系自织麻布缝缀红边,腰束花带,下着黑色围裙,但近来穿裙减少。青年妇女多带大耳环、银手镯、戒指、脚穿大鼻子鞋,在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消灭同化政策下,曾强迫改变民族服装,于民国十二、三年间,改穿过汉服。另据南平专署报告,畲民在丧事上也有一些不同风俗,如人死后三年才能埋葬,并且还要请道士来做“超渡”,宗教信仰方面系信佛教,但平时多拜甚么“土地大王”、“三位大奶”、“五谷真仙”等。
  畲族在历代反动统治时期,是一个被侮辱、被歧视、惨遭迫害饱经苦难的兄弟,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血泪记忆,便是畲民生活过程中的愤怒控诉,一九三四年本省土地革命时期,畲族人民曾在党的领导下和汉族一道,举起了大刀长矛配合红军对蒋匪进行了顽强斗争,不少畲族地区举行了武装暴动,不少畲民在斗争中英勇牺牲,贡献出他们对革命的最大热情,许多畲族地区都成为光荣的革命老根据地,如霞浦的上亭、崇儒,福安的仙头庄、杨梅洞等都曾建过苏维埃政府,进行过打土豪分田地。红军北上后,畲族人民为坚持革命曾掀起反抽丁、反纳粮的运动,造成敌人的不少困难。国民党匪帮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便派出大批匪军,实行抢掠烧杀,使老区人民损失惨重,如周宁的苧园坪村曾接连被烧毁三次,每次都掠夺尽光,但畲族人民并没有被吓倒,没有向阶级敌人低头,他们在不能想像的艰苦中,一直熬到了解放。(下略)
  福建省人民政府
  [105—1—72]
  福安县委选举委员会
  [1953年福安永久、24]
  关于福安县八区岳田等乡畲族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1954年4月21日)
  常委:
  我们于去年11月间曾派4同志参加党省委统战部等单位组成的少数民族工作组,前往福安专区了解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情况,先后参加了党地委统战部合开的少数民族工作会议,并重点深入福安县八区岳田乡进行了初步调查,兹将情况汇报如下:
  本省少数民族据初步统计有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300万人中的1.15%,其中包括有畲族、疍民、回族、满族以及少数的蒙族和高山族(畲族、疍民是否属于少数民族,尚待党委做出结论)。畲族人口最多,约有11万人,福安专区有76,000人,占全省畲族总人数70%。但他们没有区以上的聚居区,县的聚居也很少,村的聚居则较多。本报告主要是反映福安县八区岳田乡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岳田乡有11个自然村,畲族聚居于蓝田、七埞、岐山、横林、王厝和龙腰河等6村。全乡畲族人口856人(男487人,女369人)占全乡总人口1959人中的43%,占全(八)区畲族人口2449人的35%(福安县有12个区,畲族人口共有26836人)。其中畲族青年144人(男95人,女49人),占全乡畲族人口16.8%,占全乡青年337人(男221人,女116人)的43%。
  (二)畲族特征不很显著,但民族感情较深厚。风俗习惯和汉人大同小异,男女都参加劳动,目前妇女尚保持民族装饰。畲族没有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有民族语言,但与汉人接触都讲汉语。不与汉人通婚。宗教信仰不突出,一般信奉佛教,上层人物也不突出。他们自称“山宅”“山客”或“山嚇”,不愿承认畲族,汉人称呼他们“畲族”认为是侮辱,区乡干部称他们“苗人”,他们没有意见。
  (三)畲民勤劳、勇敢、朴素,富有斗争性,团结性。但多少存在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有排外情绪,自卑、保守。劳动人民多、地主很个别,岳田乡没有地主、富农(指畲族)。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和汉族人民一道参加过革命斗争,因此,七埞、岐山、横林、王厝和龙腰河等村,现在均为革命老苏区(蓝田村因被少数坏分子叛变革命,尚未批为老苏区)。解放后,他们发扬了革命传统,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生产互助合作等各种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卫生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特别通过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总路线,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他们衷心地感激党的民族政策,热爱毛主席,拥护走社会主义的路,他们不但踊跃卖粮给国家,同时也积极参加合作社,如统购结束,蓝田一村新参加供销合作社的就有17户。
  (四)畲族多居山区僻壤,经济落后,从事农业生产,没有专业商人,缺乏经济中心。他们还用杵臼舂米,每人每天只能舂谷25斤左右。解放前,土地绝大部分为汉族地主占有,畲民生活极端贫困。如岳田乡蓝田村解放后全村280人,仅有土地83亩8分,其他全向地主租入,每年除交地租外,余32,996斤,每人平均117斤,只能维持3个月口粮,其余就靠砍柴,借高利贷、采野菜过活。解放后,分进土地423亩9分,每年除交公粮外,尚馀65,943斤,每人平均238斤(地瓜米杂粮尚不包括在内),比解放前增加一倍多,因而全村就有6户中农,2户雇农上升为富裕中农,25户贫农5户雇户上升为中农,8户雇农上升为贫农。另外,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受到党和政府的扶植与照顾,他们的经济生活已有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畲族的耕地比汉人的差,田瘦缺水,产量低,因此生活上仍落在汉族地区之后。在文化方面,解放前畲族地区没有学校,畲民绝大多数是文盲,解放后为他们办了很多小学、冬学,文盲逐步减少,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在卫生方面,过去条件较差,缺乏医药,疾病多,死亡率较大,解放后政府常派医疗队巡回医疗,因此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总的来说,目前经济、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短时间仍然赶不上汉区。
  二、畲族青年情况与存在问题:
  (一)政治思想及其表现:
  解放前,畲族青年受着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政治上没有地位,生活极端贫困,更谈不到文化学习,很多青年被迫替地主当长工、牧童,过着牛马生活。解放后,由于党委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他们和畲族人民一样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乡村政权中他们也有代表参加(附参考表一),他们同样分到了土地和得到了政府的救济、贷款、办学校及医疗队下乡治病等的照顾,使他们感到毛主席,共产党对他们的关怀,衷心的地拥护党和政府,热爱新社会。如钟森成反映:“旧社会时,我们受到风吹雨打,还要饿肚子,解放后我们在毛主席领导下,安居乐业,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在各种运动如土改、反霸、参加了民兵,□□□□□□□□□□□□□□□绪。如青年钟石福(土改前是雇农,现在是贫农)说:“政府如要收回土地,我愿把土地证用红纸包好送还。”甚至也有个别的如王厝村的三个青壮年,因过去受反动阶级奴役,压迫的影响,惧怕抽丁,隐匿户口,以致土改中没分到土地。他们对普选是积极参加的,但部分的认为乡干部向来都是汉族的多,因而失去信心,反映说:“选举选不到我们。”总路线宣传后,他们积极拥护,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幸福,向往祖国的未来,积极地响应政府冬耕号召,并动员家庭卖粮给国家。但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山区,文化落后,有的听了总路线宣传后,思想不大积极,认为没有文化“自己赶不上时代。”
  此外,在生活上,没有成家的畲族青年中少数的有乱花费的现象,如有的在中秋节时光吃月饼就光了一担谷子,也有的沾染了赌博的坏习惯,原来粮食有余,结果弄成不够吃,有的还要欠交公粮。
  (二)在农业生产方面:
  畲族青年在生产上勤劳卖力,不甘落后成年人之后,他们较普遍参加了互助组,据岳田乡统计,畲族青年已参加互助组(包括常年、临时两种)的有125人,占全乡畲族青年144人的86%,比当地汉族青年参加的比例数还高(见参考表二)。其中青年当互助组长的有7人,占全乡21个畲族互助组长的1/3。个别青年在互助组中作用很大,如钟忠汉(团员)的互助组,1952年曾得乡的增产红旗。但有部分的互助组因缺乏领导,等价互利贯彻差,一般劳力较强的青年团□□□□□□□□□□□□□□□□□□□□口。蓝田村有个临时组,共6户,其中5户是5个劳动强的单身青年,他们互助没算帐,加上其他原因,弄得几乎散伙,也有的青年因此不愿在组内干活,如钟××说:“在组内干活,还是退组好。”个别的则怕互助工资收不回,自己去玩,叫人还工。有些劳力过剩的则到外村找活干。
  在农业技术上,他们不注意改进,有时丰收也不知总结推广,因此,影响产量的提高。如青年钟××有瘦田数亩,其中9分52年轮种地瓜,土壤发生了变化,53年种单季稻收180斤,比往年连续种稻增加了1倍,而他不知总结推广。但经反复宣传,实例教育,先进技术一般都能接受。
  (三)文化生活方面:
  由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不少畲族青年得到免费上学的机会,逐步地解除了过去入学无门的痛苦。据调查岳田乡畲族青年144人,过去全为文盲,目前文化程度识50字到100字或初小二年的已有25人,占全乡畲族青年总数17.4%。但由于他们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文化学习要求更加迫切。如岳田乡横林村群众自己聘了一个小学五年程度的畲族青年(17岁)当教员,轮流在各家吃饭,自编课文教12个小学生。蓝田村冬学学员买锅等给小学增添设备,争取教员兼课,以办好冬学。他们的学习态度一般都很认真,课堂纪律也比汉区好。但有些人对冬学存在缺点而不满,反映说:“钱出万二三,识字三两个。”影响青年参加冬学仍不普遍。
  畲族青年男女在文化生活方面很简单。他(她)们爱唱民族语言的山歌。田野山间经常可听到他们的歌声。尤其遇有男婚女嫁,佳节喜庆,他们往住集体赛歌,内容多为追颂本族祖辛勤劳动和有关男女恋情,一唱一和,通宵达旦,直至对方答不上为止,这时也是青年男女谈爱的机会。
  (四)卫生健康状况:
  畲族多居高山,气候不好,生活贫困,人畜杂居的很多,卫生环境很差,疾病丛生,不少人面色苍黄,身体衰弱,加上重男轻女,男多女少,畲族不婚,造成性乱,患梅毒的较为严重。如蓝田村未婚男女青年31人(14岁至25岁),男的24个中订婚的1个,女的7个中订婚的却有5个,相差悬殊,因此,造成性乱,患梅毒的多。据专区巡回医疗队十天病情统计:406个病人(其中包括青年)中患梅毒的119人,占病人总数29.3%。(下略)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因此畲民死亡率较高,畲族青年亦不例外。如蓝田村解放后因病死亡的有38人,其中14岁以下的13人,46岁以上的3人,青壮年(15岁到45岁)的还较多,有22人。总的来说,畲青年身体一般地较畲族老年人好些,但比汉族青年则较差。
  (五)团在民族工作方面:
  四年来,福安专区的各级团委和基层团支部执行了福安党委对少数民族采用“苗(指畲族)汉一齐发动”的方针组织动员广大畲族青年参加了各种中心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据不完全统计,全专区在少数民族青年中发展了团员177人,另外协助党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据初步了解团在民族工作方面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团内没有学过民族政策:团福安县八区工委副书记陈灼奇反映:“过去我们没有看过民族政策的文件,做了工作,哪些是关系到民族政策问题,我们也不懂。”团福安地工委机关干部也没学习过党的民族政策。
  2.团的工作发展不平衡:据了解福安县八区畲族青年约有数百人,而其中团员只有6个,占全区团员总数191个的3.1%。岳田乡畲族青年144个,团员仅有2个,占畲族青年总数1.4%弱;而同乡汉族青年193个,团员有16个,占汉族青年总数8.3%。蓝田村畲族青年64个,没有一个团员,他们反映说:“各种运动我们都和汉族青年一样积极,他们入团,我们不能入团,青年团对我们关了门。”畲族青年×××等4人在1952年填了入团志愿书后,至今没有下文。甚至住高山的畲族青年有很多还不知有“团”。
  3、不少团的汉族干部、团员中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认识。如福安县八区团员×××(区妇联主任)在岳田乡领导搞普选工作,该乡畲族共有856人,占全乡总人口43.7%,而在该乡选举常委员会中竟没照顾一个畲族的当委员,对畲族代表的产生,也很少考虑和照顾,畲民反映说:“解放了我们还是被歧视,当不了家,选举只是形式。”甚至团内还有若干汉族干部、团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思想或其歧视少数民族。(下略)
  三、今后工作意见:
  (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对于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大家庭是有重大意义的。在共同纲领和选举法中对民族问题方面特别都作了专章的规定,这充分说明了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同时民族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的组成要在这方面当好党的助手。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的组织必须注意结合经常工作加强对团的干部、团员(首先是团的干部)进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的教育,严肃地批判大汉族主义思想,主动学习有关党的民族政策,从而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团内思想观点正确了,才能更好地协助党正确地向青年群众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少数民族青年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与组织工作,要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中的青年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掌握巩固地向前发展的方针,慎重地建立和发展团的组织。在发展团员掌握条件上应根据团章精神办事,对于少数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应予以尊重,不能把它作为入团的附加条件或根据。
  (四)解放后本省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但他们一般生活的较贫困,疾病多,因此今后少数民族地区团的组织要注意协助党、政府做好对少数民族大力扶植生产的工作,逐步地改善他们的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
  (五)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可能条件,组织以团为核心的民族间的青年联欢活动,以期达相互启发教育,加强各族青年及群众间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逐步消除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在活动时,注意切实尊重兄弟民族青年的风俗习惯。目前,福安地区为有条件,可先重点试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青年团福建省统战部
  [133—1—151]
  华安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1954年5月3日)
  一、基本情况:
  1.我县一区新圩乡的官畲村,二区归中乡的坪水村,共2个小自然村,是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庄,系于苗族(内姓蓝、雷、钟三姓)两个自然村合计有81户,人口352人,男172人,女180人。政治方面参加各种组织:有民兵22人(任民兵队长1人,班长2人),团员6人,妇女会员60人,农会员81人。在普选当代表4人,乡政府委员15人,县常务委员(包括代表)2人。组织了8个临时互助组,一个常年互助组,儿童卫生互助组2个。
  2.他们风俗习惯:其风俗习惯大体上与汉族人相同的,同样的有贺年与过节。他们多数是信仰佛教,但迄今大部份废除了。言语方面:除去有去赴圩经常接触汉族人,会说闽南话,大部份是说苗族话。婚姻交亲方面:是与蓝、雷、钟三姓互相联婚,如与漳平县山洋格,长泰的蔗头尾,华安一区新圩乡的官畲村二区归中乡的坪水等作亲(同是苗族人)。
  3.生产情况:因他们居住地区都是住在大山顶上,田地最好质量是6等,每年每亩产量200多斤,双季田)最坏的田地17等,每年每亩产量70多斤(单季田),普遍的是10—20等左右的田地较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兼种地瓜、蔬菜、黄麻、花生、芋头等土产,只有株椰仔,生产工具有耕牛28只,犁24张,耙22张,家畜多是养鸡、鸭、鹅、猪,每户平均有8—10只以上。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压迫统治,特别是抓丁派款,被抓丁的就有20多个,有的年纪多不及格的被其勒索、敲诈后又放回来,青年人受尽抓丁痛苦,终日逃上山无心生产,有的土地荒芜长草,只好留妇女和老年人在家里耕田,故流传着“官畲查某饲查埔”这么一句话。
  解放后情况:
  经济方面:在党和政府派干部领导他们生产,在生产上不断地帮助解决困难,如政府救济、人民银行贷款,所以在去年比52年增产一成多,在解放前房屋大部屋顶是盖草,但到解放后逐年变了样,盖上瓦片,甚至新盖了4座新房子47间。
  文化方面:在解放前受国民党的统治和汉族人的歧视、讥笑,骂苗人为南雷狗(说其祖宗是狗头人身),所以没有文化基础,虽有部份儿童到汉族的学校念书,但经常被汉人学生的欺侮,以致不敢再去念书,到解放后能于私立2所小学,五一年转为民办公助小学,到了五二年又转为公办的初级小学,教员2人,学生48人。
  3.卫生方面:在抗美援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下,紧紧结合卫生积肥,增加生产,增加人民健康,改变了垃圾满村到处倒的旧有习惯,改进了环境卫生,官畲村捕鼠1000多只,被评选了捕鼠模范。
  (三)民族政策问题:
  1.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着重贯彻了民族平等政策,通过各种社会民主改革[成就]来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激发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地主阶级的仇恨心,树立着一定程度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如在土改中官畲村绝大多数人到黄寮参加斗争地霸大会时,当场就有10多个群众起来向地霸开展面对面的斗争。同时积极地参加了农会、妇女会、民兵等等组织,有的当上了干部,有的当选了代表,也有的积极工作埋头苦干的青年群众已参加了先进的团组织,加强和巩固了自己政权。又如在抗美援朝捐献中官畲村的群众四次共计捐献了2000多斤的谷子,人民币1,033,500元,在统贴中坪水村卖余粮给国家54,465.5斤,官畲村35,970斤,在这次也踊跃认购公债,坪水村认购95万元,官畲村认购了43万
  元。在每次交公粮中群众都把谷子晒得很干,扬得又净,符合规格,没有被退回,情绪踊跃,争先恐后,如数按期交清,没有一个尾欠。在普选中参加的选民占100%。
  2.在掌握执行政策上有某些还不够深入全面,群众觉悟较差,对政策认识不够,虽有了地位,但不敢当家作主,对政府的号召有着程度不同的怀疑不相信,如在土改中二区坪水村有些群众反映说:“漳平少数民族没有土改”。
  3.普选后在人民政府提倡奖励生产前提下,继续以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教育后,二村共组织了常年组1个,临时组8个。男女一齐下田,如官畲村雷老货说:增产是人民政府领导的,研究了耕作方法多下肥料,深耕细作,选用良种抓虫,适当密植,合理灌水,才能增产,每亩田地下猪粪五、六担左右,耕作是二犁二耙。在普选中雷魁说:“人民政府很重视我们的生产,发现虫害就发动抓虫,又叫我们积肥,过去谁也不管这些事”。全村抓枯心虫100百多斤,5天中烧草灰70多担,兴修水利3条。
  在总路线宣传教育后,群众觉悟大大提高的基础上,继续以互助合作为中心搞好春季生产工作,群众普遍开展短期积肥运动,坪水村每亩积农家肥10担左右,官畲村积农家肥889担,平均每亩2担左右。普遍推行盐水,泥水选种,合式秧田,适当小密植的技术改进,官畲村全部泥水选种,坪水村合式秧田在去年45%的基础上推广到75%,适当小株密植在去年(一尺五至一尺六)的基础上缩短一至二寸。同时进行了农业基本建设,坪水村53年银行发放肥料贷款计人民238万元,54年又发放了农肥料贷款共2,305,000元。生产、生活上确有困难者适当给予贷款和救济,五三年坪水村的统计,政府发出救济款有245,000元,公粮减免90斤,(官畲村未做仔细调查统计)。为春耕作好一切准备工作。
  中共华安县委统战部
  [漳州市档案馆13—1—12]
  霞浦县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报告
  (1956年9月15日)
  一、一般情况:
  我县少数民族大部份居住山中,从整个县、区、乡,他们与汉人杂居之间,但以自然村来说有的是聚居的,即畲民的自然村无汉人,汉人的自然村无畲民。
  近二、三年来我们对这项工作做得很差,甚至都没有掌握,因此这次一时对全面了解户数、人口难以统计,以根据1953年普选统计的现有材料来看,全县有69,000多户,21万人口中,其少数民族占7700多户26,000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中的12.3%人,其主要是畲、疍两族。
  二、历史来源:
  据畲族中的一个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条龙犬,名叫盘瓠,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许久,后从耳中掉了一虫,似五彩蚕形,育于盘中时间过久而变了一只龙犬,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入寇(燕王造反)高辛皇帝下昭,能斩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龙犬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皇帝,龙犬身谓放金钟内,变成了人形而头未变,受皇上封忠勇侯王,勒赐为附马,并赐了对联一幅曰:“功建前朝帝国高辛亲勒赐,名垂后裔王孙公子免差[徭]”。结婚后生了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字自能,次子姓蓝字克辉,三子姓雷字举有,女子姓宋[钟]字志亲。据说曾经过了三十朝流后,龙犬分枝子弟,于[踢]球中[踢]死了一个皇子,犯了欺君之罪,怕皇上要禽拿盘、蓝、雷、宋[钟]四姓之人,因此被迫逃去各地。[庐]西、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偏僻地山区居住,开垦荒山耕种为生,以致过于贫穷的生活,从此自称为避民,并开端受了汉族的侮辱或轻视,受汉族改称为畲民、“畲客”、“畲婆”、“蛇仔”、“蛇人”等
  三、风俗习惯与民族特点:
  据了解我县畲民多由罗源、连江、福安等县迁移霞浦居住的。他们的风俗习惯与特点:(1)历来主要靠农业生产上,有时换工、帮工、互助,男女同耕劳动。(2)他们能说咱族语言与当地语言,但带有些土音尾。(3)最喜欢唱畲族的山歌,在生产或空隙时间男女同唱作乐,特别在嫁、丧、葬都以唱山歌来代哭.但他们都有分别对上辈、同辈、下辈不同的文词与音调。(4)节日以七月半与过去是主日,这日出外谋生总有归家团住,有个史语:“外出人七月半不回家是无主,年关不回家是无姆(即妻)。(5)妇女保持民族装束,但装束各地各有不同,其霞浦有二,一是大部份装束妇女头梳凤凰盘,头戴纫篾占尾细花五色笠斗,身穿青色绣着五色线水棠花的衣服,腰缚围带一条,脚穿单鼻坪头靴;二是东路的妇女装束,衣领口加上五色线的杨梅花二粒,衣扣旁边绣着龙凤古人物花一片。(6)畲民宗族观念较强,祠堂正堂坐着犬头王。(7)有母系制度,一般女权大于男权,所生子女,可姓父姓或母姓。(8)多信奉佛教。(9)与汉族文字统一使用。(10)喜丧事都有他不同风俗习惯制度。
  中共霞浦县委统战部
  [138—1—639]
  中共南平县委统战部关于南平县少数民族初步调查情况报告
  (1956年12月15日)
  全县有9个区,98个乡镇(包括城关),44,974户,人口有197,097人,农业户36,287户,134,072人,现有农业社428个,占总农户87%,其中有高级合作社135个,占总农户61%。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根据我县初步调查,除三区、六区、八区、九区外,其他五个区均有少数民族,他们分居在5个区,12个乡,29个自然村。有199户,人口897人;其中男464人,女433人。本县少数民族均系畲(苗)族,只有蓝、雷两姓,由于过去他们政治薄弱,经济贫困,住居非常分散,10户以上的共有9个自然村,最多的一个村只有23户,普遍是每个村三至五户,散居各地。
  根据地委统战部指示,为了做好对少数民族的团结工作,使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他们积极作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确定以夏道区罗源乡进行了少数民族重点调查。因为该乡较偏僻,交通不便。离区(夏道)15华里,离县城约10华里。再因该乡少数民族较多,有47户,占全县199户的23%点强。同时该乡畲(苗)族在全县是有代表性的,一般是能代表全县畲(苗)族的情况。该乡畲(苗)族的来源及其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等大体与全县畲(苗)族一致。现将该乡调查情况分述如下:
  该乡有20个小自然村,全乡199户,人口760人,其中男423人,女337人,全乡除地主、富农等11户外,其他188户全部参加该乡五星高级农业社。该乡少数民族是畲(苗)族。只有蓝、雷两姓,共47户,占全乡总户数将近24%,人口192人,其中男100人,女92人,土地改革时成分评为贫农的有35户,中农有12户,分布在岭炳洋、北湖上地洋、后山垅、小峡、麦坑、罗源、庙前、麦坪、□后等10个自然村。其中10户以上只有北湖、岭炳洋两个村,其余的村均在三至五户,居住很分散,各村相距三里至五里。
  (一)该乡畲族来源及其特点:(下略)
  (二)畲族的风俗习惯:
  1.装束上在旧社会里,畲族妇女和汉族妇女装束有所不同,未结婚的妇女只梳一条辫子,已婚的妇女头上带纱巾,纱巾上有三块银镜,衣服胸前有绣花,袖口有南京带,下身穿红边黑裤,喜穿花鞋,不论出门、在家均穿着,他们认为这是本族的遗传,感到光彩。由于什居在汉人地区,受汉人影响,很多年以来,就改装汉服,目前除上年纪的老人留有畲族原始服装外,在年青人中与汉人相同。
  2.过去男女婚姻上,是父母包办买卖制度。为了多一人劳动,一般都是早婚,男女十五、六岁就结婚,多是同族(同姓五代以外均可结婚),不与汉族通婚,除聘金、媒酬、出嫁办妆奁等与汉人大体相同外,在结婚前一天,男方需11人先到女方,第二天由女方共12人回到男方。结婚那夜有的饮酒通宵。婚后3天,男女就共同参加劳动。其次,在抱童养媳前一天,男方需5人先到女方,第二天由女方共6人回到男方,到结婚前1年,规定童养媳妇要先回娘家1年,以后,才许同男方结婚。丧事基本上和汉人相同。
  3.汉人称他们男的为“畲客”,女的为“畲客妈”,侮辱他们“畲客狗”,过去汉人说他们的祖宗是狗变成的。因此,他们敬奉的祖宗象,不愿让别人看,而且也不愿说祖先来历,该乡在宗教信仰上,多迷信与汉人大体相同。
  4.爱唱歌,该乡多唱凤凰歌、山歌、男女情歌,在劳动时,一唱一答起来很有劲,经常表现劳动愉快的乐观情绪。
  (三)解放前政治、经济地位的一般情况:
  少数民族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汉族看不起畲族,侮辱为“畲客狗”,讥笑畲族妇女劳动说:“她不劳动,骨头会痒”,因此畲族称汉人为“本地老”两族互不来往,关系不好。在政治上没有一些地位,受尽了种种压迫。关系在文化上更谈不到。解放前除了2个人读过一些私塾外,其余全部是文盲。在经济上是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在47户中自己没有1分土地。住的全部是破房,其中有8户住树皮与茅草盖的草房,更谈不到其他财产。他们为了生活,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更加上国民党苛捐杂税,使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解放前只有7户仅够吃,其他40户受尽饥寒交迫的痛苦,负债累累。如现在的五星高级社社长雷木荣,在解放那年还欠谷子56担;蓝瑞木反映说:“解放前劳动半死,不够还债”,“镰刀挂上壁,嘴巴也得挂起来。”
  (四)解放后政治经济变化情况:
  解放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经过了各个运动,少数民族也同全国人民一样,得到了翻身,他们47户都分到了土地、山林等共计分得土地562.25亩,产量100,381斤。他们年年增加收入,生活日益改善,土改后他们新盖的房屋有9座(25户)114间,他们反映说:“没有共产党、毛主席来解放全中国,少数民族会变成少族,更少族。”解放后,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目前有共产党员2人,青年团员4人,高级社长1人,乡人民代表1人,乡政委员1人,乡妇代表1人,出席省、县文艺代表2人,县劳模2人,参军1人。在合作事业上,他们参加信用社的46户85股,供销社的47户63股,参加农业社的46户113人(只1户未参加,系管制分子)。他们土改后,年年增收,据46户统计1952年比1951年实收入每百斤增加3斤,54年比53年又是增收8斤,55年比54年增收6斤,今春全乡办起高级社,他们反映今年收入比往年更好,估计每百斤会增收9斤。1955年少数民族47户中除1C户粮食需统销外,其他37户均有余粮出售。如蓝有珍54年出售余粮1000余斤,55年出售余粮1500余斤。由于他们生活逐步在提高,参加民办小学学习的儿童共有27人。
  (五)存在问题:(略)
  [138—2—648]
  长泰苗族情况报告
  (1956年12月20日)
  一、苗族情况:苗族分布于我县北部高峰地带,居于山头崙上,至今已有数百年,生活于解放前是受剥削受欺负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度生,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逐步地改变了风俗习惯,打破了旧有风俗,加强了族间关系,特别是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更加强了汉族与苗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口分布情况:苗族人口分布在我县岩溪区坂里基点高层乡的4个自然村中,即总计23户,94人,其中,蔗头自然村全村15户,59人,东山自然村6户27人,下龟自然村1户4人,高层自然村1户,4人。
  另外分布到别县有华安县娥山1人,安溪县白泉2人,总计97人。
  风俗习惯:在国民党统治之下:少数苗是严密的不流通汉族习惯,有某些地方与汉族习惯大有不同,通过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逐步取消旧风俗。
  解放前:
  1.苗族最喜欢在年关时候组织大家歌唱苗歌;
  2.喜欢说苗族话,不喜欢说汉族话;
  3.穿衣服方面;老习惯是男女一律穿女衣,只有区别一个缝花边;
  4.结婚不与汉族往来,只是同族嫁娶来往;
  5.老家长死了,才有孝节日,其他死了没有,只有扛出去,其他都没有。
  解放以后:通过党和政府不断的领导和教育下,旧习惯大大不同,大大转变了。
  1.一般的有流通汉族话了,但内部还是说苗话;
  2.衣服方面:取消了男人穿女衣,女人多缝花边;
  3.结婚与汉族也打开关系了,养成有来往习惯;
  4.人死也都一样看待,没有其他区别。
  解放前后在苗族中有威望的人,当然在国民党时候是甲长为头,如蓝水源,蓝子庭二甲长,在国民党时候每户都要给做工,不然大祸就来,这二个都已死了。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领导苗族群众进行各种运动,在运动中出现能为他们办事的最有威望人的有是能为人民服务的人:如蓝香,蓝祥等二人。解放以来参加县乡政权活动有如下:
  蓝香:男30岁,贫农,文盲,共产党员,1955年入党。曾任县人民委员,人民代表,乡副乡长,民兵,调解委员,生产委员,社务委员,初级社社长,护林主任,水利主任,于1953年5月到省参加会议。现任副乡长,社务委员,县人代表等。
  蓝祥:男35岁,初小程度,贫农、非党劳动人民,曾任县供销社社员代表,社务委员,高级社副社长,现任副社长。
  蓝豆:女,现年21岁,贫农,文盲,青年团员,调解委员,出席县团代表,现任团高层乡副支书等。
  蓝南山:男20岁,中农,曾任乡民政委员,民兵,现任民政委员;
  钟火:男32岁,中农,曾任乡民兵,现任民兵;
  蓝春龙:男30岁,贫农,曾任乡委员,现任乡委员;
  总计6人,乡政权主干2人。
  二、苗族与汉族关系:
  解放前:最大区别是人的称号及壮丁,如在国民党时,每期壮丁都叫苗族1名,或其他剥削手段,苗族人如路上碰到汉族人,或在某些场所,经受骂耻笑为“南雷犬”。特别是反革命分子×××(已镇压了),他公开的说,你们苗族是住我的山下,所做的田地是我们祖宗的,叫苗族每年做米糕60个,鸡1只去他祖宗墓前敬拜,并要每年每户给交1担木柴,田地每冬要按他所说数量交租。
  在汉族群众中最坏影响是看不起苗族人,并说:“南雷狗上山砍柴头……”等话,这样流传出去。
  解放后,在党政积极正确领导下,逐步取消封建残余思想,关系上也好转了,来往关系也进一步巩固起来了。
  三、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是在政治待遇上少有所区别,如在1955年挂军属光荣牌时,别的地区用罗鼓,干部悉去,苗族军属是叫通讯员用加志背去,另外是光荣榜寄人送去,等好几天才收到,这样对群众中产生了不好影响,如慰问时也无人去。
  长泰县委统战部
  [漳州市档案馆13—1—21]
  宁化县少数民族基本情况简报
  (1957年7月1日)
  我县共有苗族121户529人,分布在禾口区朱王乡13户47人;治平区治平乡80户365人;下坪乡19户69人;田企乡6户33人;高地乡3户15人。
  生产情况:目前全部参加了农业社,在生产上没有困难。
  生活情况:解放前大部份都住茅棚、草寮,解放后虽盖了不少新屋,但现在没有房屋与住茅草棚的房屋破烂不堪的。据了解仍有31户126人,其中没有房屋的4户13人,住茅棚的11户42人,房屋破烂不堪的13户45人,冬天没有棉衣的仍有160多人。
  目前,由于劳力缺乏,家庭人口过多,疾病所致,生活困难,突出的计26户70人。县指示述区乡政府,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发动社员热情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生活生产上农业社应给于必要的照顾外,县并下拨救济款250元作为少数民族所在社的生产投资,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我县并指示区,积极教育乡干部应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社员,大力宣传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成为乡社的骨干。
  对于没有房屋4户13人,我县以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摸底,然后通过乡、社共同研究处理,以达其各安其所,安居乐业。
  宁化县人民委员会
  [138—2—781]
  闽东畲族情况调查报告*
  (1957年9月)
  一、引言
  畲族是本省少数民族之一,以蓝、雷、钟3姓居多,(据说福建境内还有盘姓的,并曾举出可考的有20余姓,实不止三姓四姓)大部居于福安专区。其他地区,亦有零散分布,根据现有方志记载,全省有40余县市曾住居过畲民,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无文字,一般群众均通汉语,因经济生活上的逐渐融汇和新语汇逐渐增加,畲族原有语言,不够使用,所以也渗杂了一些汉语。
  我们为了摸清畲族情况,更好地贯彻民族政策,曾深入福安专区的福安、罗源、霞浦、宁德4个县,经过3个多月的初步调查。在工作中,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各地群众热情帮助,积极反映情况,提供材料,使工作得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井曾汇集到有关史料、家谱、祖图以及服饰、生产工具等多种。兹将历史概述,风俗习惯和解放后新面貌三部分介绍出来,以供参考。
  二、历史概述
  1.畲族的定名:
  据了解闽东一带,现在还普遍存留着对承认自己是畲族有所忌讳,原因是过去受了汉族的侮辱,把他们叫做“邪民”“蛇民”或骂他们妇女是“邪婆”,“臭蛇姆”等等。“畲”与“邪”,“蛇”,方言音谐,以之作民族称谓,无异含垢自辱。故在调查开始,对于他们的定名问题,就认为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考字书里,畲字有两种音读,一音余,一音奢或斜。《辞海》:“畲、诗车切。音奢、麻韵、或作畲,火种也,见《集韵》。按火种即火耕。《广韵》,畲下训为烧榛种田。”在文史里最古的记载有《易经·无妄》,“不菑畲”句。虞翻注:“田二岁曰畲”。《尔雅·释地》:“田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畲是指新开垦两年或三年的耕地而言。它和菑(炙意)联系起来,又解做用火烧田,所谓“刀耕火种,开山辟田也。”
  畲的另一写法是“輋”。并且有人这样说过,早期在广东的狩猎生活叫做“輋”,进入闽浙之后,主要是初期农业社会的生活才称“畲”。如畲民的地理分布:“当潮州輋民分布于闽时,闽人以其山居种畲,故称之曰畲民”。“輋”,又作“軬”,《集韵》注释:“軬读作饭,或笨,解作车上蓬。”从音义研究,似指畲民住居形式而言。今之深山僻壤,还可以看到一种房子用茅草做屋顶的叫做“草棚”或“草廔”,“笨”“棚”转音,故有“棚民就是畲民的一个种族”的说法。如《南平县志》:“依山傍谷,诛草缚屋而居曰棚民,今赣中之棚民与南平之棚民,似同为畲民之别称也”。
  “輋民”和“畲民”先后互见于宋、元史中,比这更早的记录,尚未发现。惟“輋民”的名称,早已无闻了。而散在私人笔记或志书里的,多称“畲民”,因为他们生产方式,需要经常迁徒,来去无定,所以又叫“畲客”。霞浦县水门乡草岗村《雷氏宗谱》对“畲客”的解释,有这样记载:“督抚部院召问老叟雷有金云:开山为田,以供赋税,高地无水之处,栽种山苗,山苗我们所谓奢禾,(按现在当地山区群众叫早稻,还是称奢禾)。该地邻人,因我们业种奢禾,(奢畲同音)遂称呼我们曰“畲客”,如今之采茶人,俱称曰“茶客”一类。
  到现在畲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许多地方还是保留古代的习惯,他们因为住居在深山崖巅(虽然一小部分也迁到平原去,毕竟不多)耕地大都是高企的梯田,垦殖时,必先烧掉丛莽荆榛,然后度地辟田,每岁耕作,如劈田梗,除草,烧草灰作肥料,[在]都存留着刀耕火种的迹象,至于畲民喜爱打猎,也是他们民族的特征之一,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特点,把畲民定为民族的名称,是有理由根据的。
  2.畲族的起源及其传说:
  从现有许多材料证明,畲族的祖先在汉晋时代,还是住在长江中游一带,当时被称为蛮。后来被迫向南迁移,遂分散成为两部份,在南岭山脉西部的被称为“徭”,在南岭山脉东部的被称为“畲”或“輋”。他们到现在同样是信仰“盘瓠”传说这种共同信仰,绝不是偶然的,他是具有一种神圣的民族色彩,由此证明“畲”“徭”同出一源的说法,是比较可靠的。
  “盘瓠”故事的结构大意是这样:他们的祖先是条龙犬,名叫“盘瓠”。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似蚕,用盘贮育,盖以匏叶,忽而变了一只龙犬,号称“盘瓠”。其时犬戎入寇,高辛皇帝下诏,能斩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龙犬领旨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皇帝。并谓放入金钟之内,七昼夜可变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打开金钟,龙犬身己变成人形而头未变。结婚后,入山居住,生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配婿钟志清。
  关于“盘瓠”传说,有文字可考的,早在二世纪末起,就有许多史书,陆续把它记载下来了。如汉应邵的《风俗通义》、《出海经》、郭朴《玄中记》、干宝《搜神记》、《晋纪》、《后汉书》、《南蛮传》、《魏略》等,都有大同小异的记述,其中以《后汉书·南蛮传》记的较完整,亦即畲族现在流传的祖先历史的蓝本。兹将搜集到的蓝、雷、钟各氏宗谱和祖图内所记载的“盘瓠”故事,综合介绍如次。
  “高辛皇帝即位之元年,为甲辰四十有一载,(《福安大林钟氏谱》内抄件为四十五年)五月初五日,正宫皇后刘娘娘(或称刘君秀,刘皇后)夜梦娄金狗降凡除妖,(《福安洋坪蓝氏谱》有元金龙众星君扶助出世。《霞浦草岗雷氏谱》忽觉瑶光贯元其宿即光芒灿身。)醒来陡然耳痛,宣召太医诊治,取出一物,状如蚕茧,放出毫光,稀奇秀美,贮以玉盘,盖以匏叶,数日变为“龙狗”,(又称龙期,麟狗或须臾象如龙)身长丈二,头有二十四斑点,(一称一百二十四斑点)眼射光芒,牙利似剑,身纹锦绣,时会能言,帝见之大喜,取名,“龙期”,号曰“盘瓠”。(霞浦雷氏谱云:“刘皇后以为不祥,抛弃于外……帝闻奏惊曰:感瑶光星辰投降,或祸或福,上帝陟降,置之惟恐致殃,无贰尔心,勿违天命,收留宫中抚养,越七日化一男子,容貌俊伟,声音响亮。”)尔时突有西番燕王吴将军结集群党,勇猛作乱,(一说西番吴将军瞿余反叛)行使妖术,半天排阵,水里行兵无人敢敌,于是榜行天下,如有能退番兵,降伏叛将者,赐爵招为驸马,“龙期”闻知,直入午门揭榜,随守军进殿启奏,请旨退敌。群臣皆庆三呼,帝曰:天生尔灵,果能成功,加封勒赐。“龙期”得旨,叩辞龙颜,翻身而去,经七日七夜,(或作八夜九日)寒冰凛冽,飘洋过海,直到番王殿下,王喜其灵异可爱,收养身边。(霞浦雷谱云:……遂封龙麒大将军,有功回朝,重封爵职,赐三公主为婚,朕不食言,“盘瓠”谢恩退朝,奉旨出征,踏罡步斗,驾云雾飞腾过海,直至燕王殿前,燕王一见其人,面貌非常,动问汝何国奸细,胆敢前来,喝令推斩。“盘瓠”容色不变,对曰:非也,吾乃瑶山真人徒也,奉师父严命,吾主有霸国强兵之福,特来相助一臂之力。燕王闻说大悦,收留安所……),一日番营失火,“龙期”行雨援救,番王更加宠信,后伺番王酒醉,沉迷酣睡,首级被“龙期”咬断,星夜翻城越殿。驾雾腾云,飘海奔逃。及至番营知觉起兵追赶,海水茫茫,已无及矣。(或云:并斩吴将军首级飞奔出城,渡江过海,蒙诸水神护送,倾刻波浪频兴,云雾掩罩,番兵追赶不及。)不数日“龙期”衔番王头回朝复旨。高辛大喜曰:天赐“龙期”,助朕奠国安邦,功勋不小,但思“龙期”系属异类,不宜匹配公主,乃选宫女三人,伪妆赐婚,“龙期”知情,迳入宫中,咬住第三公主衣带(亦作书绅)请旨命配,帝不得已,命变身体(传说有神仙指示变化)再议。乃就密室沐浴,身伏金钟内期定七日七夜,(或说四十九天)变成人身,到了第六日,刘后思念,开起金钟窃看,果然已变人身,惟头未变形,于是招为驸马,加封“盘瓠”王,御赐金牌,共治国家。(雷谱载:爵封忠勇王,刺[敕]赐勇猛二大将军,左将军邓从成,右将军邹友绝[施],带领部众,听王差令)匏王心爱幽僻,不喜繁华,(或说匏王见刑政惨酷,自愿归隐)奉帝饬归会稽山七贤洞,朝中文武百官饯送驸马归农,诏令地方官员起盖驸马王府,赐九曲凉伞御林军护卫,逢山遇田,任从耕种敕赐丹书、铁券永免徭役钱粮。光阴迅速岁月蹉跎,驸马王先后生三男,请帝命名赐姓,长男系坐盘中,因赐姓盘名自能,次男用蓝提上,赐姓蓝名光辉,三男抱至殿上,开口欲问,忽闻雷声,乃赐姓雷名巨佑,女一赐名龙郎配钟志清。后有东夷王献宫女奇珍、奇硅、奇珠(或作奇乡)三人,丰姿美貌,分赐三男为妻(蓝氏谱说配张、廖、葛三氏),并封盘自能武
  骑侯,分居雁门,(钟谱为荣阳)蓝光辉护国侯,分居汝南,雷巨佑柱国侯(或作立国侯),分居冯翔[翊],钟志清敌勇侯,分居颖川,各以分居地为郡,并为受姓始祖。(霞浦雷氏谱云:……赐各位夫人头戴洁白珍珠,身穿百〓罗裙,紫袍玉带,风冠霞帔荣身。爵封忠勇王,金精锒青夫人,赐姓萧氏,食邑千户侯,封一品夫人。
  由于信仰“盘瓠”传说,畲族认犬为祖,并不自讳,这并不是一般的寓言或神话,乃是民族中常见的图腾信仰,其具体表现在服饰和雕刻等艺术上,畲族妇女出嫁时头戴的“凤冠”,又叫“狗头冠”,配以缨络银饰,从额前下垂,遮住面部的俗叫“联梳”,这是图腾装饰中的一个著例。我们曾在福安、霞浦各征集到一种,福安的为平置三角形,霞浦为立体三角形,据他们自己传说,这是他们祖婆光荣装饰。他们又说:戴上“凤冠”,可以时刻怀念祖先“盘瓠”。
  畲族为什么用狗做图腾的标志呢?据说在古代图腾社会里,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最强大。因为“蛇”部落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就称为“龙”图腾,“龙”古字偏旁人“已”,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大蛇的图腾团族,后来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四脚,马的头,鬃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鳞和鬚……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闻一多全集·伏羲考》)。
  俗语有“神龙活现”,“神龙虚隐”的说法,从来人们就是把“龙”当做“神物”,也就是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只存在于图腾中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一种混合体,它吸收了“狗的爪”,可见“狗”也是当时一个部落的图腾标志,不过是比较弱小被兼并罢了。依照畲族自己所说的“狗头祖宗”,从而推拟他是图腾社会所遗留的迹象,是完全符合情理的。因为部落被兼并了,他们子孙流散或被放逐,而徙居于高山深溪之内,年代演变,传误失实,遂成今日所流传的祖先故事。但所谓“狗负女人深山生子”的说法,根据‘同类生同类’的原则,显然是反乎科学,反乎社会发展的无稽之说。
  “盘瓠”为犬,“瓠”“狗”音通,汉晋时代对这个传说的记载,都直接称“犬”或“狗”,但到现代的记述里,却称为“龙犬”。这可能是因为和汉族接触后,汉人尊“龙”贱“犬”,故又改称“龙犬”。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那么“龙”就只能说是和他们有瓜葛,而不能认为是早期图腾的本相。按闻一多的考证:“伏羲”“盘古”“盘瓠”本是一个人。“盘”系剖“匏”为之,“盘瓠”犹“匏瓠”,仍是一词,“匏”“瓠”说文互训,古书亦或通用,今语谓之“葫芦”与“庖犧”(即伏羲)字异而声义同。畲族上古母系中是以“女娲、风姓”为起源。“女娲本是伏羲妇”,卢仝与马异结交诗)他们原是以兄妹为夫妇的一对人类的始祖,俱为“风姓”。而畲族人民以姓盘为长,“盘风”,以形声来解释,亦是一姓,其初皆为匏生,匏为瓜类多子,取子孙蕃衍众多的意思。其较早的文史记载,都说:“生子女自相夫妻”,与“以兄妹为夫妇”之说,亦属类同。于此畲族用“盘瓠”二字充实他们祖先历史母题,是有深意的。但与以“犬”为图腾标志的说法,意殊而解释不同,二者孰是有待考证。
  3.本省畲族的迁徙路线:
  畲民在历史上曾经一再迁徙,是可以肯定的,而本省的畲民,不是土蕃民族,也是无可否认的,但他们何来何去,什么年代才迁入闽东,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据现有的方志,史书记述,可以概括地这样说:在汉晋时代(二世纪末到五世左右),他们是住在长江中游一带,当时被称为“蛮”。汉晋以后宋之前,相当于隋唐,约公元第七世纪,才被迫南迁,一部分在南岭以西的(桂、滇、巴蜀)被称“徭”,以东的(粤、赣、闽、浙)被称“畲”或“輋”。在粤东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在五代宋的时候。宋元之交,公元第十世纪,由粤迁闽,明中叶十六世纪后期,再由闽徙到浙江南部。
  由广东迁入本省的路线,可能很多,有文字可据的一是从潮州经莆田、连江、古田、罗源而入浙江,一是从宁化、长汀、上杭、武平分徙浙江;一是由海道入闽。《霞浦雷氏宗谱》:“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番知为响导官,由海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从地理方向来推测,罗源在连江之东,由广东漂海入闽东,取道连江而进罗源,路线也是顺的。至于由潮州经莆田到闽东也有两种可能,一是从闽西而闽北或闽中,逐渐迁入;一是从闽东南沿着海岸线直接进来。畲民进入福建后,逐渐散住闽东各地,其路线初步意见,应该先从连江、罗源、寿宁,然后转迁福安、霞浦、福鼎等县。兹节录有关记述如次:
  浙江丽水畲民流行的“高皇歌”云:“龙王自愿去作田,……一时送过凤凰山,……广东路上踏生已……广东路上去安葬……广东路上是祖坟,……走落潮州凤凰山,住在广东已多年,……山瘦地薄种无粮,走向福建是平高,兴化莆田住长久,后来华老多欺侮,自愿走路住连江,古田罗源好田庄,广东出来透福建。福建大府好田场,走去浙江处州管住在景宁是北村……”。
  《福安和庵蓝氏原谱》序云:“粤嵇和庵蓝氏先世,由潮州,海阳而来寿邑下溪洋后坑,至恒彪公于明万历二年肇迁穆水溪塔,聚族而居,迨明季遭乱,散处离居,或迁长坪坑,或迁满洋或迁上粤,或迁寿邑、雍坑粗洋等处。惟法赵公迁居桃墘洋,数传到崇庆公,于乾隆初年由挑墘洋择居五都和庵”。
  《福安洋坪汝南蓝氏支谱》云:“自铭公迁罗源为始祖,(这件材料不完全,疑亦系广东来)生子三,长汉彬,无传。次汉洲,居鼓楼石楼仔头。三汉潼迁浙江。汉洲三传至泽咸,由鼓楼石迁福邑洋坪。
  《福安仙岭洋颖川钟氏族谱》云:“昔我祖盛九公,由闽之罗源迁于〓(福安别称)之大林为吾鼻祖,续至尚全公复开拓仙岭洋,遂家焉。”
  《霞浦水门草岗雷氏宗谱》云:“雷氏之先,原籍广东而徙罗源,厥后徙迁浙瓯,世传里居。”又“我雷氏系出粤东,来闽迁浙,或居霞浦,或处福鼎,或移温泰,或住平邑。”
  其次从畲民的语言来补充说明由广东入闽,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据了解闽东各县畲民的语言完全一致,虽有一部分与当地汉语同化,亦只腔调稍为差异,其余大体均能相通,他们到现在,还是保留自己的语言,与汉人来往,才说汉语。畲语的发音,有很多相近广东语系,离乡不离腔,从他们内部保留自己的语言说,同样广东方言也被保留,是很自然的。广东语不是他们本来的语言,应该是住居广东时与汉语同化的一种遗留的混合语,这里不想专门研究语言,只就其特点,作为迁移的籍证而已,姑略举数例以比较之。(下略)
  畲语象广州话和梅县的客家话的还相当多,不能一一备录。前面引证的材料和我们的见解,难免有欠当之处,但对研究畲族入闽路线,提供参考,尚有价值。
  三、风俗习惯
  闽东一般地区,畲民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而且是同一血缘聚族而居,同姓村为多,并系同一始祖的后代。同一近祖的人称为一房,同房的人聚居在一起,他们基本上是父系社会,但其历史上曾否有过母系时代,尚难作出肯定的答复。从他们传说里说到始祖“盘瓠”是男的,生了三子一女三子的后代,都跟父姓,即现在的盘、蓝、雷各姓,那个女儿招了女婿姓钟,后来生了也姓了父姓。现在还一直保留父系社会制度,妻子婚后,一般是跟丈夫住,生的孩子姓了父姓,但丈夫住到妻子家里,生的孩子姓母姓的,也是允许的。独女可以招赘,多儿子也可以出赘,如果男女都为独生的可以“一支挑两姓”就是所生的子女分姓两姓。
  各村大都有祠堂,若干同姓的子孙合为一个祠堂,祠堂就是宗族的组织。一姓可以有好几个祠堂,有的地方一村一个祠堂,也有好几个村的同姓同属一个祠堂,不是同姓村的畲民分别各自属于本姓的祠堂,管理祠堂的是族房长,他是族或房里年老有威望的人担任的。过去族房长的权力很大,除了主持祭祖等一类的仪式外,“族谱”,“祖图”,以及公有财产,都得由他经管,内部有纠纷,也是由他调解,他是畲民中的领袖人物,所说的话,谁都要服从,除非迫不得已,从来不肯到汉官衙门打官司。兹将调查所得,把畲民中比较突出的风俗习惯,分述如次。
  1.一般习俗:
  勤劳俭朴,是畲族人民的优良传统,男女老少,同样参加劳动,在福安仙岩村有80余岁的老公公,还能上山下地。妇女的劳动能力,一般都很强,耕种,樵柴,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以及进城做买卖等等,一身兼数职,日以为常,不辞劳苦。至若纺麻、织布,尤其能事,每逢雨天及农隙的时候,就有一种轨轨的声音,透出每家户庭之外,这就是他们辛勤在纺织所发出机杼声和纺麻车转动声相拼凑着。纺织另一技术是织围身裙的带子,有红白两色,都是五色纱线织成各种图案花纹或简易的文字,织工细巧,古朴可观。
  打猎是畲民比较原始的经济生活,许多方志材料里都说到畲民善射猎,能自制一种毒弩,中兽立毙。《罗源县志》载:“……盘姓今无闻,只蓝、雷、钟三姓蔓延各处,在罗源者甚多,虽幼少能关弓药矢,不惧猛兽,盖其姓也。”又万历三十九年群虎伤人,知县陈良谏祷于神,督畲民用毒矢射杀四虎,患方息。
  据说在解放前还有畲民住在深山里,以狩猎为生的,到现在有的已经是成为农业社的主要副业,也就是有组织的打猎队了。此外如造纸、烧炭、编竹器,做巫师职业鼓吹班和专业的木匠、衣匠、理发匠、制木农具、学打铁等等。都是农业以外的各种生产方式。
  畲民的服饰,男人受汉族影响,几乎全部汉化,没有什么差别。过去相传年未满五十岁的人穿棉衣会“折福”,现在穿列宁装棉衣的青年,倒也很普遍。妇女喜穿兰、黑两色的衣服,多半系自织的麻布缝缀红边。其式样各具并不尽同,霞浦、罗源、宁德都很考究花边,有专门衣匠缝制,一般是向右开襟,衣领、胸襟皆有绣花。罗源和宁德的飞鸾以西,则是对面斜开襟,好象僧服,襟领之间绣各样的花草,“无钮扣,如南洋沙伦式,着短裤,多跣足出,行时如南洋的司利巴式。”(《清稗类钞》)腰束黑色围身裙,系以花带。(福安、霞浦多白底织花,罗源和宁德的一部份,则为红底织花)在襟袖间常挂一条深兰印白花的土布头巾,劳动时用以包裹头发或取以擦汗。
  妇女的发饰,各县亦有不同,如福安是从后枕梳成瓜瓣状,向上盘旋成螺式,微露顶上,再就外围缠绕一匝,高达面部约二分之一,象戴截筒高帽一样,发间环束一条深红色的绒线,如果所束的是白色,那是死了丈夫或为翁婆挂孝的一种标志。发顶横贯一枝银簪说明已经结了婚,没有插银簪的是未出嫁的闺女。霞浦县却没有象高帽的样子,惟枕后的瓜瓣式较为突出,中间扎一个髻心,透至顶上稍稍屈曲如盘龙状。头上常着一个小斗笠,配以五色料珠,水红色丝带,绿穗和白色的带子,非常美观。罗源县(宁德一部分同)则完全不同,除了后面象一股盘索外,特别在额顶中盘缠一个螺旋形,很象道士的装束。兹引几个材料以补充说明。《连江县志》:“妇女髻梳凤形,覆于额部,上衣不用钮扣,束之以带,状如袈裟,裤短小,下足绑以腿布。”《宁德县志》:“畲妇发间插以三簪,用红布围箍,腰束兰布。”《福安县志》:“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年来部分少年妇女,喜学汉族装束,剪短发,梳双辫子,穿上各色花布,着运动鞋,有些小学生还认为自己民族的打扮是不光彩的。
  “衣葛衣,良粗粝之食”,是畲民勤俭治家良好传统习惯。解放后,政治经济翻了身,生活逐步提高,但仍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如有件新衣,不是作客、进城或参加开会,是没有随便穿用,一到家就更换,所以能够保持常新。他们所住的房子,多是木构,外围土墙,并且都是从勤俭积聚起来,逐步盖成,往往一座房子,经过好几年还只是空搭架子,上盖一层薄薄的瓦顶,四面通风,也无门窗板隔和围墙,异常简陋,但这和过去所谓“诛茅缚屋”的生活,却又大大不同了。
  畲族男女皆爱好唱歌,这要算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俗叫“盘诗”,在山间、田野、探亲、做会,逢热闹处处都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歌的形式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也叫一首,调子有三个,男女互相唱答为多。在我们走过的许多自然村里,每村几乎都有歌唱的能手,他们把最善歌唱的人叫做“歌王”。一般是有歌本根据,有的是触景生情,临机随口溜,内容有热爱劳动和抒发爱情的“集?歌”,有赞美自己祖先的“匏王歌”,有叙述民间故事和传说的“白蛇传”、“英台诗”“陈奶娘”(即陈靖姑)等,解放后还有歌颂英明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共产党的新歌。
  每年六月初一的福安木[穆]阳砚桥乡白云山看“马圣公骨”(亦称“马氏大德真仙”据说现在没有什么仙骨可看了)和七月初七社口白岩的和尚做“圣供”的两次盛大庙会,是汇集畲族青年男女唱山歌,找对象的最大场面,当庙会这一天,他们不辞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那里去,就趁这机会选择对象,倾吐内心世界优美的情诗,自由地找伴侣,尽情地歌唱,此唱彼和,歌声响彻云衢,通宵达旦,唱答不休。如逢正月和八月的节气,他们则常往来探亲作客,青年男女,不问是否认识,也都聚在一起,互唱情歌,通宵不眠,直至对方答不上为止。
  用歌唱去追求情侣的一种叫做“拦路情歌”。遇有少女作客经过,青年男人就可以向前拦住,要求唱歌,女方唱不过,男方不让路,也是一唱一答,有时唱到天黑,就由男方款待膳宿,继续再唱,所唱的歌词,像玫瑰花一样艳丽动人,往往通过这些歌唱,就能找到如意的对象。
  据调查霞浦畲族的年青姑娘,在快要出嫁时,就得去外婆和亲戚家作客,这时在亲戚家的男女青年,象“考文才”似的向之唱答,男的作客,女的先唱,反是则男的先唱,一直唱到歌完才罢。
  2.婚礼:
  通过“盘诗”找对象,仍须央媒说合。过去买卖婚姻,要结婚是不简单的,聘金从50元到100元,“开生肖”,“定日”“迎娶”,都有规定不同的礼物,主要是猪肉、猪蹄、鸡、面、果子等等。据福建省少数民族情况介绍说:“结婚前双方都要互送礼物,计有猪肉、生油、鸡蛋、果子、冰糖、红线、龙凤贴,雌雄鸡和女方自钓的鱼,都是采用双数,而女方的嫁妆除一般衣物外,斗笠、蓑衣、锄头则是免不了的陪送。”拜堂后,还要给亲友大吃几顿,常因讨了老婆而负债累累,重男轻女的风气很严重,童养媳普遍存在,男女又多早婚一般是十五岁至十九岁,但忌十八岁结婚,因为传统迷信的认为十八岁结婚会受“十八难”。现在还有伪造年龄去登记结婚的,同姓不婚,也不肯与外族通婚,但据现有材料证明,于清代始曾有妇女嫁给汉族的,寡妇可以改嫁或招进男人。
  结婚仪礼,有很多地方保留浓厚的民族色彩,最突出还是唱歌“盘诗”。女子在出嫁前要学会各种歌唱本领,特别是“哭嫁”,当嫂子替她“上髻”、“穿衣“时,都要以哭当歌,诉说不愿出嫁,如“阿哥啊,留我一日当一年,……”。一边唱,一边装模作样,把髻搞乱,把衣脱下,三劝三却,才告妆成。劝的都是亲戚女友,跟着哭唱相和,歌词大都是劝导做好人家媳妇的意思。
  抬新娘轿和抬嫁妆的,不是职业的脚夫,而是男方体力强壮,又善唱歌的青年,霞浦俗叫“亲家伯”,是男方邀请的,都是唱歌能手。如路远必须先一天到女家,但抬回来是不能中途过宿。畲谚有云:“有隔夜的豆腐,没有隔夜的新妇”,故在婚期这天,不管路程多远,都要一天赶到。抬轿的青年到女家那天晚上,就得与女家的人答歌,也是互相唱和,如果唱输,会被女家留难,路途远的就成问题,因此抬轿的不是体壮而善歌的青年小伙子,是不能胜任的,抬起轿来,又要唱歌,一直唱到很远的地方。
  结婚这一天,主要是唱歌、喝酒。拜堂之后,接亲酒席散了,有的去看新娘闹房,有的就开始唱歌,下半夜入洞房,吃“佳期酒”,只有一席,新郎居首,代名“金花“,陪席的八人,号曰八仙,子弟官居次席,亦为八仙行列,并各以花代名,如“烛花”、“联花”、“松花“、“茶花”、“竹花、”“根豆花”、“柚花”、“萍花”等。入席时,大家携手绕桌一周,唱“八仙上桌歌”,就坐,出斗(盘菜),吃过三斗,由子弟官敲小锣,提灯笼,唱着歌词去看新娘,看后仍唱原调回席,二看,三看,仪式同前,惟易以唱词而已。接下就是“猜果子”,由子弟官取一个碗子,装了上四果(冰糖、白豆、红枣、宝元)和下四果(花生、蕃薯、萝卜、芋头),按村名,佳禽(鸟名)切合碗中果子来猜,猜中的过关,不中的也不罚酒。如“冰糖:村名甘棠(福安第六区)鸟名凤凰,碗中果子冰糖!冰糖!”上、下四果都猜完了,新郎上凤凰山采花,由子弟官偕同唱“看新娘调”进洞房,把“斗灯”里两朵纸制牡丹花取出,归回席上,将花挨次传看,改唱“传花调”,边唱边传,唱完词句为止,轮到最后的干一杯,大家互饮三杯,然后把花传归新郎。继又“驳花”饮酒,按各“花名”,互相唱驳,驳输的干杯,这时唱的歌词叫“驳花调”。最后由八仙头拿两杯酒进房,按床、被、枕头等等逐一喷去,每喷一物,必唱一词,调叫“喷床调”,喷后回席,继续再饮,席散放炮,吹起鼓来。全部进入新房大闹特闹,直到天亮,吃过早饭,才各散去。
  此外,还有许多仪式与汉族不同,譬如女子上髻的时候,女家的堂上要放一桶水,俗叫“龙水”,龙得水,“凤水”就不会被女子带走。新娘轿经过的三叉路口,都放有红白纸剪成的钱,做引导标志。拜堂时,女的不下跪相传他们祖先是公主招驸马,女的位高于男,故不能下跪,男女服式也多不同,男的戴“字形”帽,衣裤都有镶边,有的也穿长袍马卦,着双鼻鞋,女的除了一般打扮外,头上戴着“狗头冠”又叫“凤冠”,有的是前方后尖平置三角形,有的是锥形立体三角形,面挂一个银饰曰“联梳”。外着礼褡,是对襟式的背心,大镶边一个扣子,脚穿单鼻鞋,(据说霞浦县男穿单鼻鞋,女着双鼻鞋)内系丝兰裤裙,头顶还覆一块红布。
  当新娘轿到时,由男家的先辈(所谓好命人)任司仪,先将贴在轿门的“符录”撕下烧掉,并将势向轿顶画一圈子,叫做“净煞”。才把轿门拉开,由小女孩扶引新娘出轿站妥,再由司仪将覆在新娘头上的红布用秤钩钩去,新娘就把手帕掩住面上,意谓遮羞。同时由子弟官高举红烛去引新郎,这时新郎是避在楼上,三请才出来,司仪把红绸扎在新郎身上,并予插金花一朵,然后拜堂。婚后,女家没有请“回门”,新娘初次回娘家,亦无规定日期,回家时多由男人伴送。
  据翁春雪《福建畲民考》有这样说:“男女婚姻自主,女子得与兄弟分家户,结婚时新郎往岳家亲迎,岳家则置酒席款待,席上初无一物,必须新郎一一指名而歌,如要酒则唱酒歌,要菜则唱菜歌,要箬则唱箬歌等例,新郎唱后,而司厨之人,才将所要之物,应声而出,名为“调新郎”。席退,新郎与新妇交拜成礼,然后挂其祖先画象于堂中,全家围绕歌拜毕,辞别舅姑,按在岳家,不应称舅姑)或步行或坐轿而归,新郎前引,新妇随其后,共张一把雨伞,新郎新妇各以一手执之,伞半张,头蒙其内,途中新郎唱结婚歌,新妇和之,到婿家,庙见毕,婚礼告终。
  《建阳县志》:“聘金在清末,率以二十四金,嫁女之家,于女子将适人,则择方向之利,新辟门以嫁之。前二三日,婿来迓,及期,婿前导,新妇裹红帕于首,衣兰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若拥护然。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骂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乃行拜祖宗红线交杯礼。这种亲迎习俗,闽东地区,目前尚未所闻,录之以作参考。
  3.生育:(附醮名)
  妇女分娩,都是叫接生婆用旧法接生,解放后已有接生婆参加训练,较注意消毒卫生,当孩子未出胎之前,她的婆婆常暗中向“陈奶娘”(即陈靖姑,见《闽都别记》临水平妖)祷祝许愿,如得平安顺意,则要酬谢“牲礼”。分娩中,娘家送以鸡物,俗叫“做月里”。没有“贺三朝”例子。孩子满月时,要雇剃头匠头剃头,酬给蛋面红包。在未满月的孩子,不能吃荤。如果说母亲缺乳,要在满月后才可以喂些食荤)这叫做“通草”。(腥土音念“草”平声,即可以吃荤腥的意思)如有许愿,满月时除了酬谢“陈奶娘”外,还要做几碗请亲友,但没有送礼。《长汀县志》:“生子坠地,则浴泉间”,《建阳县志》“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止哺儿一次。”
  周年这天,在堂上用米筛一个,内置元宝、通书、笔墨、算盘等,让小孩自己选择,任意乱抓,抓什么东西,就意味着将来会做什么职业,如抓到算盘,将来定会做商人,抓到笔墨,将来必定会念书“有出息”,等例。
  富有人家,小孩稍有病痛,就要请“司”,(巫师)到家“设坛做醮”,又叫做“过关”可以做到十岁为止,做了“过关”,意能消除病苦灾难,平安地长大。首先,请了“巫师”到家里,挂起“神像”,排出“法宝”、“净坛”、“请菩萨”,然后舞动“铃刀”打“五雷牌”吹“法螺”掷“口口”念念有词,按照“关名”一一“敕开”,撒尾语有“三十六门诸关等,煞尽消除”,意思是恶鬼,恶煞已经都被打发走开了。接下即就厅中桌上的斗灯下面,拖了一块红布到凳子上,用烛台压住象征“百花桥”,由“巫师”抱小孩,拜天地,拜奶娘,然后从红布上面抱给小孩的父亲,叫做“过桥”,(如年龄大不好抱,就由巫师牵引着做)并祝曰“老娘伯”(即父亲)好手段男姓彭祖八百寿,女姓麻姑万岁数齐龄,长命富贵,福寿命长,病体康泰平安!小孩的父亲接过孩子,全家都答道:“先生(指巫师)手头香,平安!平安!”随后是烧银箔,送菩萨,由巫师取出供奉菩萨的酒一杯,向银箔灰上滴去,又祝曰:“一滴一条河,二滴二条河,三滴三条河,三三得九九条河,黄河黄渺渺,黑河黑漫漫,黄河刈断千里路,黑河刈断万重山,千蛇百鬼回头看,不知何处是凡间。”最后,指书一“断”字就算完毕。
  男子成年时(已满十六岁者)要举行一种醮名的仪式,亦称“度身”或称“入录”,俗“祭过祖”,凡祭过祖者,就可把幼时“小名”改用“法名”,死后方得登上宗谱,并可著红衣,其妻可著绿衣红裙,得尊号为“西王母”,如其子又祭祖,则可著青衣,社会地位又升高一级,每一姓始祖,都刻一龙头,即“盘瓠”首像,子孙祭祖时,则把它供于神案上罗拜之,其级分的尊卑,则以祭祖之次数多少为准,凡祭过三次者,称“进士”,众皆听其约束,俨然若酋长,父死时,若其子尚未祭过祖,是不能为其父治丧。
  据了解畲民男子中举行这种取法名的仪式并不普遍,一村中往往只有二三人,而这些人不一定是社会上有声望的人,不过他可以替人家做功德,或在丧事中替死人开路,这时可穿上红衣,当他们死后,可请“祖图”,别人没有这权利,请过“祖图”的人,据说来世可以做官。
  此外请巫师“驱鬼”治病,还有部份存在,他们叫做“做迷信”,有的人也知道这是愚蠢的行为,但由于习俗根深蒂固,一时尚难完全消除,他们在“做迷信”时,很怕给外界人知道,最奇怪的就是巫师站在病人床前,指手画脚,念动咒语,舞动“法宝”作吆喝驱逐状,活神活现,煞有介事。
  《福建畲民考》有这样说:“人病则备斋菜,于晚间往郊外供奉,名为接魂,或即家里招戚友邻居唱歌,名为安神,如不见效,则打鬼。请畲巫一人,并招集邻人,愈多愈好,各执刀棍火炬等,于半夜突入病房,病人乘纷乱之际逃出屋外”。于此可见信巫“驱鬼”的流行情况了。
  4.丧葬:
  畲族老死丧葬的仪礼,一般不像汉族的铺张,但仍保留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礼俗。老人病将咽气的时候,要把床位移到后厅,子媳孙辈,环守在旁。将殓要看日子,如果日子不“吉利”要停尸一天至三天才殓,收殓后把草荐,草席都弃在效野,惟睡床及木板等,则放置户外,经沾露水几天后,仍由其子孙拿回去用,据说睡这种床板的人,腰不会痛,但有地方是不捡回去的。
  家里死了人,要到亲戚去“报丧”,亲戚须煮线丐及蛋两个给报丧的人吃,走时还要送给红包,意谓“吉利”。收殓时,先给死人剃头,穿衣服,并放冰糖一块于死者口内,意思是使死者会惦念家庭,以后家事会好,安排清楚,把尸首置在棺盖上面,待畲巫做过“道士”,然后装进棺内,加盖钉好,抬至后厅停棺,三年后再择吉出葬。(但不是年高的不能停棺)三年内如遇有其他年老的人死掉,就须先期出葬,家中有喜事,则用红布一块将棺遮盖,以示不怕“冲煞”。停棺手续办理完毕,子媳及女、婿等,各持火把(竹篾制)绕棺一匝,子、媳将剩余火把放进灶间,女及婿的火把,则弃之门外,以示孝子思亲“向内”“向外”之意。
  发丧之晚,还要请巫师做“火瞑”,五服以内的亲戚都要送纸钱、银箔。“做火瞑”与汉族大体相同,也是用纸糊的各种用具如轿、厝、船、箱等等,全付烧毁,随即立“木主牌”引魂归来,由巫师替死者一一介绍跪拜的子孙名称,叫死者归来享受“香火”。第二天早晨,亲戚要派一人到家吃饭,叫做吃“长命饭”,吃不完,还要带回去给孩子吃,可以得到平安;家里的人,也要将剩饭一碗放在米筛内,藏进库里,意谓“仓盈库满”“五谷丰登”。霞浦俗:“人死去,请‘畲’来做‘道士’,从天黑开始到鸡二叫止,有的直到天亮。念经内容无经咒,只烧二筵福礼,(一由先生带去,一留第二天请帮手吃)意是请祖先来带死人的灵魂”(原注:畲非专门职业)。
  出葬时,要宰猪、羊告祭,亲戚亦送彩旗办祭,主人回以酒席,葬礼完了,就将草圈(带在头上的)、腰索(束在腰间的)、草鞋、哭杖(又叫龙杖)、木主牌等等,通通烧掉,然后脱下麻衣,换了吉服,挂上红布,戴红顶帽,(或其他帽),抱了“祖宗牌”(即神主,与前面所说烧掉的木主牌不同)由鼓吹班吹打鼓乐送回家中。《福建省统计年鉴》:“罗源县畲民逢丧亦化纸箔,惟于送丧时用黄布伞送輀上山”。
  《福建畲考民考》:“丧事并无披麻带孝,往吊者送香帛或馒头,豆腐到灵前唱歌一拜,丧家必炊饭致荤菜相款,炊饭时,一家人围坐甑边,视蒸气上升之疾徐,以卜凶吉,祭时邀戚友唱歌,并无延僧道诵经礼忏之事”。“不信风水,从前多火葬,现在火葬已经很少了。”又“畲女出嫁后,做一条裙,一张被送给母亲,此裙平时不穿用,专留为死后装殓入棺之用,称‘寿裙’‘寿被’。母死,舅来吊与别人不同,一定要用鸡、猪、菜蔬、纸、烛等物,除纸烛烧化外,其余之物,全部退还,除同普通内亲一样回给白布3尺3寸之外,又要加白布8尺。父死舅来吊,则与其他内亲同。故畲谚有:“母死难,父死易之说。”
  居父母丧,过年过节都是亲戚赠送糍等,自己不能做,第一个年关,亲戚要送猪首、白联、白烛等,助其子辈过“白年”。有钱的人,子孩众多,多先营生圹,做棺木,备寿衣;贫者一切都减免,亦无停棺之事,甚至弃葬的也是常有。
  5.岁时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节日活动,其活动内容,大都含有宗教式的迷信意义。兹就汇集材料,顺序介绍如后:
  农历元旦,开门要放鞭炮,大小都吃糖茶,有新结婚的要由新娘泡茶给大家吃,早餐吃素,忌说不吉利的话。餐后设糍、酒请祖宗,叫做“喊年祭祖”又称“迎祖宗”。
  照宁德金涵乡麒麟塞所了解情况说:“祭祖”有“春祭”和“秋祭”两种,春祭是正月十四日,又叫做“祈平安”,要排列执事仪仗,出乡郊游,仪仗行次是:一付大灯笼排在最前面,接下是三层的凉伞,(普通仅一层传说他们祖宗封王才有的)大锣两面,各配以红旗,次是各色彩旗,共有八面,(如长方形红色,三角形的皂色、白色、金黄色各两面)龙头像一把(我们于罗源县岐余区贝溪乡亦看有“龙杖”用黄布包裹,高挂屋梁上。)戟乙把,以及大刀,执笔手,金链,手掌等各两把。继之以鼓吹班“龙亭”,很象“轿亭”,内供盘护王神位,后又有单层红凉伞乙把,由族内最老的人随“龙亭”后面行香敬茶,群众则跟在最后排成一条浩大的队伍,所经各村(指畲族)都要设筵迎接,像汉族的元宵“行□”一样非常热闹。据说这种习俗是从罗源传过来,所有各项仪仗用具,都是由族长保管,我们曾按原物逐一绘有图样。
  惟按福安所了解的材料,则略有不同,姑并录之。年初一焚香,点烛,“迎祖宗”这是少数民族一项富有群众性的活动。其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本乡游行,一是到宁德琴前“迎祖祈雨”,队伍前列是两个用黄布包的“龙头像”,随后是“圣旨牌”、“祖图”、“龙伞”、“彩旗”等等群众跟着请香打锣鼓,放鞭炮,其中有道士(尫司)伺候“卜〓”是用红纱线一条,两端各系铜一枚,钱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卜时得一阴一阳叫做“信〓”如“祖宗像”抬出后,要问骑马没有……等,卜得“信〓”意即骑妥,否则必须等候。一路上鸣锣开导,并有“肃静”“迴避”的大牌,锣先是七道七响,最后是一道十三响,据说这是他们“驸马”“公主”的祖宗的特有尊荣。
  “秋祭”是七月十四日只在本族祠堂里办祭,其祭祀有:酒十杯,茶一盏,菜五色,鱼类,肉类,甲壳类各十色,另外雄鸡一只、肉二斤、蛋、豆干、豆腐、寿面、寿桃(面制)和斗灯一个,内置油灯、剑、尺、剪刀、香炉等物,其仪式挂起“祖图”由道士问卜,族长行香,族内群众来听讲解“祖图”的历史故事。
  《长汀县志》载:“俗信巫事鬼,祷祠祭居,则刑牲必具,戴树皮冠而歌,觋者击饶吹角,跳舞达旦,”“祭祖”似乎就是这种习俗所遗留的迹象。
  “祈福”俗叫“做福”,有的要“设醮”□□,一般是请道士在本村的宫庙里烧香念经供祭群众也要供应菜饭,一年要做七个“福”,他是结合农时来进行的活动,可以说是神权社会里不懂科学的一种迷信行为。如正月初五,以为菩萨从天上降到人间,要做“首福”,也叫做“开正福”,(据说有的地方是初一或初四),一年可获平安顺利。二月初二,是“土地福”,俗传“土地公”管田产,祈之可得保护丰产。立夏之天,要做“立夏福”,这年应该种什么种子,要向菩萨卜问后下种,才会有好收成。五月三十日,“保苗福”祈求保护田地庄稼,不生虫害。八月十五是“仲秋福”亦叫“白露福”祈求合乡人口平安。立冬这天,要向神明祈求保护没有风灾,叫做“立冬福”亦称“收冬福”。除夕是最后一个“福”,叫做“完满福”,庆祝一年丰收,四季平安,答谢“神明”庇佑。家家互相请客,半夜要起来放鞭炮迎接天神。
  据霞浦调查材料,每年只有五个“福”,名称亦有不同,如“元宵”、“立夏”、“立秋”、“立冬”、“夏神”等。“夏神福”是正月初四做的,每次做“福”都以三牲福礼供之。筹备福礼和主持人是全村群众轮流的“福”供完后,要办两桌请人来吃饭。因为材料略而不详,恐有出入,爰并录之,藉供参考。
  照福安所搜集材料是这样说:参加做“福”的每户都有,每年正月初三,集合在宫庙内抽阉轮当,轮值的人叫做“福首”,每月初一、十五要负责烧香,在做“福”这天,由“福首”备办肉、糍、香、烛在宫庙内供祭,然后按户匀分,相传吃到这些“福余”,会得到平安吉利。霞浦的习俗是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在“平水王”宫里做“福”宰猪一头,叫全村的人来,把猪头和肚里五脏全部吃光,其余猪肉则拿去卖掉,把所卖的钱,买回小猪再养,至明年,这日,同样处理,又说这个“福”,是上代传流下来的,各人都要轮流做,如果轮到不做,村内有发生什么不平安的事,群众就要责备他。
  霞浦畲民过去在元旦时,要举行放炮竞赛,此放彼应,隆隆之声,不绝于耳,曾经向之了解,据云亦不知其所自始。考《建阳县志》载:“正月初旬访诸戚友家,未至百步许,则以爆竹声为号,为之主者,必倍其数以应,多者累千百,外人闻其声震山谷,喧声不绝,知畲民之肃客也”。所谓“赛炮”之俗,莫非就是“迎客”的遗意哩!
  正月里的活动,一般和汉族相同。如演戏、赌博,新正五日内,停止了各种农事生产,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年少的人,往戚友家去拜年或拜寿。惟在福安地方,有的却没有出门作客,也不上山,只在村中对唱山歌娱乐。
  三月初三,俗传要吃“乌饭”。《岭表纪蛮》:“三月三日染乌色饭祀祖先”。它是用一种树叶,土名叫“乌饭罗”或“糯米乌”“染米乌”“乌染”,捣汁浸米,放进蒸笼内去蒸,熟后米变成黑色,香味可口,据说他们祖先因为得病身体瘦弱,食此得到健康,因此世代相传蒸饭,可以却病延年。此外又有两种传说:一说是:“祖先雷万春困守睢阳区‘乌饭’充军粮,以此欺敌兵,免为所劫。”一说:“某朝有少数民族为反抗统治者的压迫被皇帝判罪下狱,狱卒不许送饭,百姓想法用‘乌饭’骗狱卒是‘蚂蚁蛋’送给被禁者吃。”显然这些传说,子虚凑合,不足为据。
  按《罗源县志》说:“三月三日悬菜于门,人士结伴郊游,谓之踏青,乡民□□□□□饭谓之青饭,旧志云始于任敦仙,闽人效之,亲邻互相馈遗,谓食此延年”。《霞浦县志》所载一般民俗云:“各乡祭墓,用粢及饭,惟拓洋用‘南烛叶’浸术米而炊之成黑色,名曰‘乌饭’即‘青精饭’。浴佛节的神话与风俗有这样说:“北京城佛寺里的善男信女,都在这一天,吃‘杨桐叶’染成的乌饭”。照此说法,吃“乌饭”并非畲族特有的习俗,但究竟为什么要吃“乌饭”,是否是纪念的意义抑或有营养的价值,尚不得而知。
  畲民在端午节所制的粽,是用野芋叶(茅草)来包,并且是五角形的与汉人用竹叶包四角形的完全不同,据福安的传说:包这种粽是纪念他们祖宗“征番”,并非为诗人屈原而纪念。霞浦县志:畲民制粽,横式谓曰横巴,米亦糯而碱,性独佳,故质柔韧,较寻常三角式者亦可口,俗称畲婆粽,亦互相馈遗如常仪。过节这天,除了做粽子,供祖宗,烧纸钱外,一般与汉人无甚差别。《建阳县志》云:“五月五日焚楮币奉其先,如华人之祀‘中元’,是日捣药草为药,晒而藏之,病则服焉,不用外间医者”。然捣草药之事,近则少有所闻。
  至如传说四月初八是“牛生日”,牛主人要弄些菜和米给“看牛弟”带到山上去煮吃,五月十三是“关帝诞”,要供猪、羊五牲,如遇雨,就预兆这年会“不平安”,意谓关公磨刀要杀人。倘有碰到不平安,就去迎菩萨“祈平安”,像福安仙岭洋要到60多里的山洋地方去请“林公大王”回到本村宫里烧香,做供,打锣鼓,放鞭炮等要闹两天。甚至把钟氏十七世祖熙公说是受封“侯王”当做神来奉祀,每村宫庙里,少不了有“钟熙侯王”的神位。这许许多多的迷信事迹,在畲民的宗族里,还未完全被消除。
  此外如“清明”的扫墓,“仲秋”吃月饼,“重阳”登高,“冬至”吃汤丸,“祭灶”吃灶糖等习俗,因为和汉人接触后文化交流,风气相通,或多或少是被同化而没有多大差异了。
  四、解放后的新面貌
  畲族在历代反动统治时期,是一个被侮辱,被歧视惨遭迫害,饱经苦难的兄弟民族,同时畲汉之间的民族隔阂也是非常严重的。1934年本省土地革命时期,闽东畲族人民住居的山区,约有70%是我革命老根据地。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举起了大刀长矛配合红军对蒋匪进行了顽强斗争,不少畲族地区举行了武装暴动,不少畲民在斗争中英勇牺牲,对革命事业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如霞浦的上亭崇儒,福安的仙头庄,杨梅洞等都曾建立过苏维埃政府,进行过打土豪分田地;红军北上后,畲族人民为坚持革命曾掀起反抽丁,反纳粮的运动,造成敌人的不少困难,国民党匪帮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便派出大批匪军实行抢掠烧杀,使老区人民损失惨重,如周宁的苧园坪村曾接连被烧毁三次,每次都掠夺尽光,但畲族人民并没有被吓倒,没有向阶级敌人低头,他们在不能想像的苦难中,一直煞到了解放。
  解放几年来,由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并在伟大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畲族人民觉悟有很大提高,拥护共产党,发挥了社会主义积极性,与汉族一道走合作化富裕的道路,因而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当了主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出现了新的面貌。
  1.民族关系的改变情况:
  解放前,畲民是受尽当地汉人的侮辱和歧视的。汉人因为“畲”音近“蛇”,所以说他们“蛇民”。骂他们妇女为“臭蛇姆”或“邪婆”。一般又叫畲民作“畲客〓”意思是说他们性情像“蛇”,蛇在中午往往于路上团成一圈,昏头昏脑被人打死,闽语[〓]意傻瓜。当畲民脱衣服时,就讥笑为“蛇脱皮”,童谣还讥畲民的勤俭说:“公会做,婆会做,做到有脚没有裤。”
  他们受汉人的欺侮,也常在歌词中提到。如:“莫来嫁给百姓人”,“女大莫去嫁阜老,阜老翻面便无情”,“受尽华老已多气,当初华老受阵活,今年华老不侩已,广东华老胃口长,今年华老争山场”,“今年不比当初好,受尽乡村华老欺,一从原先古人礼,多让华老由其欺。……山场来〓阜老争,因无纳税争不赢,朝里无人话难讲,会身都金使不成”。因此他们又很气愤地唱道:“女大莫嫁华老去,准当爷娘不养你,无情无义是华老,好似小时死去了。”(高皇歌)所谓“百姓”、“阜老”、“华老”都是指汉人。所以畲民对汉人,向来是害怕和不信任的,如这些歌曲的流传,保留自己的语言,隐讳本民族内情,甚至亲如夫妻,也不肯相告等等,都是说明畲民所受民族压迫的鲜明反映。
  解放后,这种不正常的民族隔阂,已经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了。从而基本建立了“互相尊重,各得其所,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民族新关系。过去对畲履的欺侮歧视的情况,已是成为历史陈迹了。畲民在民族之间,也能竭诚相处,逐渐树立起民族自尊心。我们到过许多的地区,都得到他们的欢迎,一般情况,他们都能告诉我们,甚至还能说出一些内心的话来,连他们特有的语言,歌词和本族内部的特殊活动,有时也毫不顾忌地都说出来了。
  2.政治上真正翻了身:
  在很长的历史年代里,畲民根本是谈不到有政治地位的。自从被迫分散流徙之后,为了不堪统治者的压榨,不得不起而反抗,照现有的反面史料和私人记载里,所谓“畲贼”、“畲寇”,“首魁”、以及“啸聚”、“作乱”、“谋叛”、“流寇”、“犯某属”、“奔突骚乱”,而被“讨伐”、“荡平”、“招抚”、“诱降”、“聚歼”、“斩首无数”等等词句,是屡见不鲜的。其反抗事迹历宋、元、明、清许多年代,前扑后继,此伏彼起,一直没有屈服过。
  反动统治者感到一味用武力镇压,是无法征服的,于是就想出设官抚治,编列图籍,准与庶民同例的办法来,但又因“勒索皮张”、“官迫民变”,不得不把管理畲民的土官罢废了。镇压无效,设官治理又不好,乃采取怀柔办法,即同化政策甚至利用畲族有“声望”的人出来笼络,使之就范。如缮编里甲,服役供赋,改换装束,例准应试等等。这办法至满清王朝始公行。原来在明朝还是不准考试的。如《建阳县志》载:“嘉靖间嘉禾一带畲民,有出应童子试者,畏葸特甚,懼为汉人所击,遽冒何姓……”。为了要应者,竟把姓氏改掉了。一直到清中叶以后,畲民例准考试服官,才渐露头角。做了官的畲民,确实也曾为他的主子努力宣扬过同化政策。如在福安仙岩村钟兆箎老伯伯处看到他所收藏的一张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所发的布告就是畲族做过官的名叫钟大焜,他套出家丁向有司申请要畲民改装的事。其内容云:“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据家丁林添禀称,家主刑部主事钟大焜因修谱到福宁所属各县,见有一种山民纳粮、考试与百姓无异,惟妆束与众不同,群呼为“畲山民”,不服,时起争端。家主向山民劝改妆束,与众一律……自出之后,该山民男妇人等,务将服式改从民俗,不得稍涉奇装,所有冠、丧、婚、嫁应遵通礼及朱子家礼为法。”这种否定民族传统习俗,歪曲民族特有习俗,强迫使之同化,可以说明统治者的用心了。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所受政治压迫的苦痛情况,是更其加深。如拉壮丁、派夫役的事,当保长的大都是汉人地富,要抓要派,都地先从畲民区开始,抓丁抓不到或不足时,才轮到汉人农民,派民夫也是这样,如果要出远途的,就找畲民。
  福安桦坪有一个70余岁的畲族老婆婆,她回忆过去儿子被抓壮丁,说出自己的经历,鲜明地反映了解放前后的对比,非常动人。她原有两个孩子,被伪联保处处丁狗腿子宋某,藉催丁为名,到他家里“狐假虎威”,要索一大笔的“力钱”不延片刻,连去设法借贷都不答应,就把门打破了两扇,抓鸡,抓鸭,拿走锄头杂具,最后还是把她的孩子抓了1个去。解放后,她分到了土地,生活过得很好,在第一年推行建设公债时,她争先把仅有的1块钱(旧币1万元)拿去卖,并且说“我能够过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从共产党来,可是我没有多钱,这一点点,只算做捐献,不要政府还”。虽然她对公债的意义,还不十分明了,但这种从内心发出的真情实话,着实感动不少人。(钟石祥同志提供)。
  解放以来,畲民享受了民族平等待遇,参加政权组织,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共青团,当选代表,当上干部的(具体数字看附录)不在少数,在政治上真正翻了身,当家作主。
  3.经济和文化生活:
  畲民在农业初期社会,经济情况是非常薄弱的。自明朝以降,住居稍为安定,就开始要纳山赋,供徭役。进而为了要佃耕汉人的土地,又要受到层层的残酷盘剥。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化,到满清时代,统治者虽然准其一例应试,也不过是千百之一,识字的人毕竟不多。
  解放前,畲民没有政治地位,没有受教育机会,而更严重的在经济上迫使他们生活穷困不堪。比如他们的经济形式,是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统治者就利用其经济弱点。控制了生活上最需要的食盐,限制来源,高抬价格,从中进行剥削。如他的歌谣说:“……只有官盐实为难,没有白银没有尝。”其剥削方式很多,举其要为地租、捐税和高利贷。
  我们曾在福安地区进行过调查,畲民一年到头的辛苦,所得工资,还不如雇工,如仙岩乡的畲民,过去几乎都是佃耕汉族地主的土地,每年收成一担谷子,要交50斤的地租,兼之要应付苛捐杂税又不得把剩余的一点赋卖出去,真正所谓“剜却心头肉,医得眼前疮”。一般粮食只够吃到旧历一月止,二月就得再买进,但因反动派的币值时刻变动,粮食恐慌,往往买不到,所以用糠皮、麦麸和苦菜过活,是极普遍的现象。
  粮食不够,又没有其他收入,唯一的解决生活办法,就是仰赖高利贷。据说一月份借到一担谷子,到九月份要还160—180斤,无力偿还的就一年一年地子母合倍计算,“饮鸠止渴”,常因不堪负累而至破家荡产。
  在缴纳地租或偿还高利贷时,又要受地主“大斗小秤”的盘剥,缴纳不起,地主就派狗腿催迫搞诈,索取酒资,要多少就多少,没有钱给时,家里有什么东西,都会被拿走。
  解放后,畲民和汉人一道,进行了土地改革,撤底摧毁地主在农村的剥削基础,人人分到了土地;同时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山区经济,发展副业,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起来。如福安仙岩乡1954年的情况:(钟石祥同志提供材料)全乡包括仙岭洋、洋坪、大林、和庵、桦坪等五个基点,共有505户,1838人,只有5户是富裕中农,全部都是贫雇农,解放前没有被窝和没有衣服的人占多数。粮食一年缺了半年。文化情况:仙岭洋基点的166户当中,只有21人会写字的,其中一人是高小程度,6人初小程度,其余都是粗识之无。解放之后,仅1955年统计,全乡就有新建的房屋50座,现在当然不止此数。而添棉被,置新衣乃是普遍的事。1952年由政府拨建新校舍楼房一座,置备全部新课桌椅,校教具等,学生数60多人,1955年从速成识字班毕业的39人,现在能看报写信的人相当的多,文化比过去大大提高了,如妇联主席钟松英说:“我过去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懂,经过民校学习,现在已能看懂农村报了。”
  我们再看全专区的情况:“据福安专区统计,全区培养区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46人,乡主干127人,农业合作化中建立了312个合作(包括158个与汉族联合办社)入社人口占90%以上,畲族地区基本上合作化了。]又“在教育方面:公立小学67所,民办35所,有3500个儿童入了学,还有33个学生进入了初中,这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按尚有畲族民校75所,民师91人,参加扫盲学习的据1956年统计有14000余人,其中达到扫盲标准的有2142人。罗源县还专门训练了一批畲族民师,为大力开展扫盲工作创造了条件);在卫生方面,帮助建立卫生保健站十几个,曾数次派医疗队去他们地区进行巡回医疗工作;在文化生活方面:帮助整理部分地区山歌,舞蹈,活跃了文娱生活”。(第四次省人代会蓝朝全、雷恒春的联合发言)。
  畲族的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几年来先后收集了“十送郎”“情歌”等盘诗,整理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婚礼舞’“龙伞舞”等舞蹈,并且受到了全省民间歌舞会演的奖励和重视,“婚礼舞”还被选出席全国会演。此外还组织电影队、剧团上山为少数民族演出,如今年春节,宁德和周宁组织16个业余剧团到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访问演出,得到畲族同胞欢迎。在1953年前,全区还有一个专门为畲族群众放映的电影队。今后主要是为扶植和发展畲族地区的文化活动。今年下半年已在福安专区、福安、福鼎、霞浦、宁德、罗源等五个县建立7个畲族的文化站,霞浦建立1个民办公助的中心俱乐部。
  总之解放几年来,畲族人民在党和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之下,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生活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提高,真正翻了身作了主人。他们与汉族同胞,紧紧团结在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共同为祖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五、后记
  这篇材料,是在闽东的福安、霞浦、宁德、罗源几个县,经过三个多月时间,向畲族的老年人,妇女、青年和个别民间艺人进行采访,并翻着了一些族谱志书,参考了一些史料和私人笔记,特别是得到各有关县文化馆民族科、文化科、省文史馆和民政厅的民族事务处同志给予大力支持,提供材料,对本文的整理,有著很大的帮助。(下略)
  附录
  福建省文化局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组
  [138、1、639]
  *注:1957年福建省文化局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组在福安、霞浦、宁德、罗源等县进行畲族社会调查,于9月完成该调查报告。文中涉及族谱资料有福安和庵(和安)“蓝谱”,洋坪“蓝谱”,仙岭洋(仙岩)“钟谱”等,民俗资料有福安妇女发饰,六月初一穆阳(穆云)瓦桥乡白云看“马圣公骨”,七月初七社口白岩庙会等宗教活动,调查村落有仙岭洋、桦坪等。
  建瓯县人委会关于我县当前少数民族概况的报告
  (1957年12月27日)
  我县有苗族人口1002人,分布在房道、车由、小认等四个区,提垱坤口坪林张垱等17个乡,这些少数民族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都已加入农业高级社,生产有了发展生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不管从政治上和经济以及风俗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党和政府对他们关怀和上级以及党的民族政策表示衷心的感激,我们最近重点调查了东泽区坤口乡少数民族情况可作我县少数民族的代表性。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少数民族的特点是(指苗族)性情刚强,男女均有劳动习惯,生活朴素,能吃苦耐劳,勤俭治家,是我国优秀民族成员之一。在旧社会封建统治的摧残和压迫下,生活过得极为痛苦,受了当地汉族的歧视。解放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和在党与政府的关怀,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了翻身。首先是政治地位的提高,如坤口乡的少数民族雷清婢(共产党员)当选为乡人民代表,雷长灿(共产党员)当选为副乡长,雷灼弟(女)当上坤口乡妇女主席,其他当社干和二层干部的就更多。因此他们在政治上已经能与汉族人民一道来共同管理国家的大事,在经济上来看,生活亦有显著的提高,如石梗村解放前只耕144亩(180斗)田,年产量2万斤,现在耕240亩(300斗),年产量达4万斤,不仅播种面积增加就原单位面积产量亦有提高。又如任后村解放前每年要向外乡挑进粮食2万斤,解放后1955年还卖了余粮1,2000斤,把缺粮村变成余粮村。由于生产不断发展,随之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如龙井村31户少数民族就有7户盖了新房。从穿戴方面过去是破烂的粗布衣,现在都喀吱布,冬天是毛绒衣呢裤等。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如龙井村31户少数民族就办1所民校,任后村少数民族17户也有1所民校,入学儿童计30人,还培养扫盲义务教师。这是党的领导下各方面发展和提高的成绩。但我们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思想教育还做得不够深入,只是一般化没有加工,同时对保持和发扬少数民族的积极性还不够,并且对民族团结政策也宣传不够,再加当前在农业生产中及物质供应的方面还缺乏经验和办法,因此也引起少数民族同样和全国情况一样,在人民内部矛盾占着主要的方面,因此在大放大鸣中也放出正确和不正确的意见。其主要有几个问题:
  (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如兰福婢说:“过去我们少数民族的子弟不要想念书,现在有了共产党帮助我们兴办学校,才有书念。”69岁的兰辰寿、雷秀婢说:我活了几十年没有穿过棉衣,现在穿上第一件的棉衣,真是感谢共产党领导好。龙井村少数民族说:过去38户只有4户人够吃,6户过年要吃野菇,5户过年要吃二顿粥,有23户只够吃到次年正月,就要借高利贷谷子来吃。现在三顿吃饱,不怕没粮食,不要再受高利贷剥削。(下略)总的来说他们对我们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对政府和企业单位提出要求和意见,如兰福婢说“要求政府进一步关怀少数民族文化进步,适当拨款补助兴办学校,□垱少数民族要求政府照顾少数民族妇女习惯,另发每个妇女布票5尺以便制围身裙子,另要求政府拨款补助靛垱乡水尾水坝。雷全吉提要求政府加强对复员军人教育,要召开复员军人会议进行教育和学习。兰吓德提粮库駪谷有缺点,(下略)对农业社的经营管理和社干作风等了提出不少意见,同时也有不少错误的意见,根据上述放鸣情况我们作了认真慎重的研究和处理,同时也有不少错误的意见,根据上述放鸣情况我们作了认真慎重的研究和处理,对处理总的情况我们分四类进行:
  (1)有关政府企业工作人员作风及乡社干作风和农业社经营管理等这一类,我们就分别转给有关部门和个人认真改正和参考。
  (2)关于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只要是正确的政府又有力量办到的就认真去办,如要求为女增发5尺布票和修理水坝等都与商业局和水利部门作了研究已给予适当解决(有少数民族妇女600多人需要布票3000多尺)。
  (3)关于当前生活困难问题,已于11月9日发下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困难补助款950元帮助解决困难并在发放中结合宣传和解释。
  (4)对于放出的错误意见,已结合大辩论中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批判,总的通过以上辩论和处理,使少数民族政治觉悟更加提高,对党和政府更感满意,因而现在同样地积极热情地投放生产高潮。
  [138—2—781]
  罗源县苗民情况报告
  (1958年10月5日)
  (一)人口与分布:
  在全县6个区68个乡(街)117,108人中,有苗民8727人,男4113人,女4614人,共2531户,他们分布在5个区34个乡里,其中以高洋、西蓝、蓝田、护国、霍口、王廷洋等乡为最多,达全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至于少的象二区、港里乡只有3户苗民共9人,仅占该乡总人口的1%,苗民中只有雷、蓝、钟三姓。
  (二)历史与生活:
  苗族相传在唐朝以前就有了,但到康熙十六年时,才开始由广东向福建移动,康熙二十五年经福州、连江等县到达罗源,当时首先居住下来的据说只有雷朝和一户人家,由于人数少,没有田地,又怕被汉人欺侮,因此都是住在穷山偏野的地方,至于生活来源,最初是靠打猎和开荒,后来才慢慢地转入靠农业生产,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也说本地话,但对外都不说自己语言。
  (三)土地占有与生产方式:
  土改前苗民都住在山头上耕作的都是梯田,苗民占有土地一般要比汉人少,而且坏。从苗民较多的四区王廷洋乡来看,360个苗民只占有田地407亩,平均每人1亩1分多,土改后苗民占有土地的数量已超过汉人,而质量则还不及汉人(因为苗民一般都生长居住山顶)如王廷洋在土改后苗民每人平均土地达3亩2分,而汉人平均只有2亩6分。
  苗民在生产上有两点做得很好:1.是妇女参加主要劳动;2.自动的组织变工互助。就因为这两个原因,使他们那没有用牛耕的梯田,也能达到精耕细作的要求,像我县搞得较好的雷坤贱互助组与蓝朝全互助组,这都是苗民所组成的。
  (四)阶级关系:
  在过去由于苗民除了受国民党的压迫外,还受了汉族人民的歧视,因此在他们中间地主较少,从四区来讲,全区545户苗民中只有3户地主,2户半地主式富农,至于其他的农民则大部份田都是佃耕的。
  (五)解放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解放前的苗民在政治上是没有权利的,虽然在有些乡也有苗民做保长,但那些已完全变了国民党统治苗民与缓和苗民反抗情绪的工具。解放后他们已和汉族人民取得了同样的政治地位,在目前全县有5个苗民担任着脱离生产的区干部和工作组,至于乡长、农会主任、民兵队长、妇女主席等,也有很多的乡是苗民担任的,数目大多与人数成正比。如霍口乡乡干部43人中苗民占17人,代表31人中苗民占14人。
  在经济上苗民受地主的剥削是最残酷的,单地租一项在解放前约达到田亩总收入的六成到七成(自耕农不算在内),其他像派款要税等,一般的苗民都要比汉人加上两成,如高洋乡,曹垅村过去33户苗民每年要纳租500担,还向外借高利百担以上。解放后这些现象已彻底消灭了。
  在文化方面:苗民因为生活穷困,住址偏僻,再加上汉族人民对他们的歧视,在解放以前能进学校读书的是少到了极点。经过了土改,他们虽然对学文化已有迫切的要求,苗族儿童入学的也同样的增加了,但因为他们大部份是住在山顶上,因此对入学读书的机会还是比汉人要少。又因文化落后,不很注意卫生,妇女劳动过度,照顾家庭较差,所以婴儿的死亡率很大。
  (六)风俗习惯与特点:
  (1)妇女参加主要劳动,苗民中农业生产主要的是靠妇女来作,男子也有劳动,但有一部分男人一般的只砍柴扛竹等搞些副业生产,甚至有的只在家用里抱小孩子。
  (2)善于歌唱,不论在山顶或田间经常可听到苗民男的和女的在对唱山歌,据说不论那一方开始唱,要另一方答,另一方就一定要答唱,唱的山歌也大多是一问一答式的。
  (3)妇女装束和汉人不同,夏冬都穿自己织的蓝麻布衣服,腰束红麻布宽带,上身衣服襟边亦用红白布缝缀,裤都是短裤。冬天则另用两块麻布包住小腿,头发则用红绒线束成发髻从后面弯向前面,顶在头顶,一般男子则和汉民完全相同。
  (4)衣着生活都很简单,但在过年过节时吃得很厉害,平日吃的方面也较浪费,虽然这不是穷困的主要原因,但过去汉民也有说:苗民都是吃穷和会吃不会算,所以会穷的话。
  (七)和汉民的关系:
  解放以前他们大部份受汉民的歧视,汉民叫苗民:蛇婆、蛇人、蛇仔等,有的叫他们“山宅”(意思是住在山上的人),这些都是侮辱轻视他们的称呼。看到苗族妇女劳动,都嫌他们身上汗臭,不愿同他们在一起。
  同时因为国民党对他们的剥削压迫特别厉害,也就造成了对汉族人民的仇视、疏远,相互间很少来往,原来他们的族内也有不和汉族通婚的习惯,在苗族聚住较多地方,他们对国民党对他们的压迫有时也会联合起来反抗,而且相传他们中有人会拳术,能点血[穴]致人死命,所以汉民在过去大都不敢单独跑到苗民聚居的地方去。
  解放以后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同汉民一样翻了身,劳动成了光荣的行为,到现在汉民已大部转变了对他们轻视观点,有很多地方的妇女已经自动提出向苗族妇女的劳动精神学习,而苗族妇妇也敢于说:看土改后谁做得富了,个别地方如斌溪、高洋等乡已开始有汉苗互相通婚的现象。
  (八)我们对少数民族工作的检查:
  (1)从解放以来我们一般的说是正确执行了中央团结教育少数民族的政策。一方面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给以和汉民同样的待遇,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同时也通过各种工作教育他们消除狭隘的民族仇恨,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文化水平。如在每次各界人民代表会中,都适当的在农民代表、妇女表中抽出一定的名额让他们参加会议,特别从五次代表会起专设了苗民代表名额,在选拔乡干部中我们也适当的掌握依照情况使他们能有一定地位和名额,在土改中一般都和汉民同样的分配土地,对于聚居土地土质较差的地方也都在数量上给予补充足。有的乡本来规定分配果实以自然村为单位,但因苗民聚居的自然村往往没有地主,没收的果实当然也少,这些也都能特别给予照顾。
  我们执行民族政策的结果,同样是提高了苗民的觉悟,他们都能体会到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我们那能有这日子过,如苗民蓝木火说:“政府领导我们减租减轻负担,加上土改分田,我们的生活比解放前好了三成半,单壮丁费就省了很多,没有共产党我们怎能有这日子过。”以前他们一向交粮最迟,去年秋征交粮和现在的捐献运动,他们也同样积极起来了,二次参军运动中苗族青年自动参加的也同样占了一定比例。
  (2)因为他们聚居山村,语言上也有所不同,我们的少数干部,还没有重视对少数民族的团结教育工作,个别的还存在着怕到苗民区工作不好做的顾虑,因此整个来讲,我们对苗民的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还是不够的,如抗美援朝运动中五月份进行政治测验,苗族的成绩还是很差,土改运动中甚至有个别的还不知道罗源已解放。
  其次是有系统的全面的了解他们的情况还不够,如他们的语言、文化、风俗、婚姻关系、民族感情的变化等,也没较详尽的研究,这些都是以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138—2—786]
  宁德县南山片畲族调查报告
  (1958年10月1日)
  一、概况:
  (一)地理环境:
  南山片位于宁德县飞鸾乡南部九华里山岭上,山高平均200米左右,最高的达300米以上,其中以南山村东北的乌岩山最高,其次为西部的南山、油车岭,北部近飞鸾的小东岗较低。因地处山区,溪水分散,数量很多,较大的有乌岩山下的龙潭溪,南山的下坑溪及北部的大桥溪等。
  南山片在1957年曾划为南山民族乡,1958年8月宁德实行并乡,南山民族乡划并飞鸾乡,改为南山片。南山片原包括南山、马山、下塔头、黄土垒、清水下、半岭、可坑里、李坑里、水尾流、乌岩、长园、上伏、新厝、倒流、牛栏宅、东楼、南门楼、蒲岭等18个自然村,其中蒲岭为汉族自然村,其他17个自然村全部为畲族聚居区。1958年9月飞鸾乡成立人民公社,南山片共有17个队,属于畲族的有南山、乌岩、可坑里等13个队。由于实行食堂集体用膳,有些小自然村如倒流,牛栏宅、东楼等的畲族都搬到大村住,现在已没有住户。
  南山片位于山区峻岭中,资源还算丰富,但尚未开发利用。除种植水稻、地瓜、芋头等农作物外,山上盛产杉木、毛竹、木炭和茶叶。由于劳动力缺乏,有些山地尚未开垦种植,矿产也未勘察利用,除了九月间在办炼铁厂中,群众从土内洗出一些铁砂外,对其他矿产的蕴藏还不清楚。
  “山高水冷”是南山片最好的写照,由于地居山颠,冬天有下雪,特别是乌岩村更寒冷,一般气候和宁德其他乡村一样。雨量也多,有时大雨过后,个别梯田会被冲坏。南山片的农田都是山岭上的梯田,土壤以红色粘土为多(本地叫黄土),又有白泥土,土质不很好。因为溪水多,水利潜力很大,有三处大型水力可利用,其他小型的不计其数,现在除了炼铁厂已利用水力作动力外,其他水力全部还没被利用。
  南山片位于飞鸾乡南部,相距不远,畲族过去买日用品或卖木柴毛竹都到飞鸾去。1958年5月南山、乌岩、可坑里等村设立供销店,一般日用品杂物均可就近买到。南山片自然村很分散,以南山村为中心,相距少则一、二里(如新厝、马山、黄土垒),多有二十多里(如乌岩、长园)各个自然村多处在山谷中,中间隔有高山峻岭。
  闽浙公路自南而北纵贯南山片,自1956年汽车开过南山片,现在宁德县城可搭汽车到飞鸾,然后步行到南山片各自然村。除这条公路较宽敞外,其他都是山上羊肠小道,因山泉溪水多,又没建造牢固小桥,危险难走。1958年中开始在各村修建田间车路,为车子化准备条件,现在各村在继续修建中。
  (二)民族名称:
  根据访问调查及本地族谱、歌本的纪录。南山片畲族过去多自称为sanha.sankah、Santah,畲族等,也有称为苗族的,不过人数较少。
  sanha的来源:(1)有人认为是sankah的变音。(2)有人认为是“三合”的意思,指明是蓝雷钟三姓合成的民族。这个名称大家很喜欢。
  sankah意为“山客”,解释不一。(1)有的认为过去畲族有城客、山客之分,往在平原的叫城客,住在山地的叫山客。(2)有的认为过去汉族叫畲族为山客,畲族叫汉族为汉佬,后来畲族沿用称自己为“山客”。(3)有的认为是指明“往在山上的人”,是畲族自己叫的。大家对这名称还好感,没有反对。
  santah大多认为是“山宅”,也有不同意见。(1)有的认为是指明住在山上的人家。(2)也有认为是“三宅”,即蓝雷钟三姓的总称。(3)也有个别认为是汉族叫他们是住山上的住家。畲族对这名称的反映也不坏。
  对“畲族”这名称,解放前大家不喜欢说,因被混为“蛇民”,“邪民”,解放后大家知道这是“种田人家”的意思,加上汉族没有象解放前那样对他们的恶意混称。他们都欢迎这个名称,特别是认为san-kah,santah是汉族所起名字的人,更赞成这个名称。
  苗族名称所由来,大家不知道,只知道中国有苗族,他们不是汉族,是少数民族,也就是苗族。有人说苗族名称是南下干部以前误会畲族是苗族,故名。这个名称有的人说不知道。
  解放前,畲族被汉族侮称为“蛇民”、“老蛇”、“邪人”、“老畲姆”、“老畲客”、“死蛇人”、“畲婆”……等。除了故意把“畲”叫成“蛇”、“邪”外,还恶意加上“老”、“死”等字。这些名称当然引起畲族的反感,他们很不高兴。解放后,在党民族平等政策的贯彻下,这些名称都已消灭了。
  (三)人口分布:
  南山片畲族共有239户,929人(男473人,女456人),平均每户有3.89人。全片劳动力有515人(男301,女214)。全部是聚居。解放前由于反动派的压迫,生活困难,婴孩大多溺死,加上疾病流行,死亡率很高,大都有减无增,解放后因生活有了改善,医药卫生条件好些,人口才逐渐恢复发展,现在各村都可看到成群的小孩及初生婴儿。
  (四)语言文字
  南山片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大多会讲宁德方言,通常是二种语言混合使用:在民族内部讲民族语言,在和汉族来往中则讲宁德方言,一般干部则会讲普通话。畲族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热情很高,但因生产劳动忙,还没有时间学习,一般入学儿童及夜校学生都会讲普通话。畲族都使用汉族文字,没有本民族文字。
  (五)民族起源:
  根据老农说:宁德县南山片的畲族是400年前明代自广东清岩洞迁来,先到连江马鼻大坪,后来才迁到宁德南山片的葡萄坑来,最初只有蓝、雷、钟3户,后来发展到一百年前有99户,然后由葡萄坑发展迁到马山、南山、下塔头等村,最后再搬到七都的漈头,猴〓去。
  南山片畲族的神传说很少,只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年人还会讲一些,大多是关于祖先的故事。(下略)
  二、政治情况
  (一)解放前的政治情况:
  南山片的畲族,由于是居住在山区里,地处高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加以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在过去生活上是艰苦的,简直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政治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时代里,对少数民族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畲族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地位,与广大的汉族人民一样,是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年代里,畲族是受尽压迫和歧视,加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他们的压迫,政治生活上是极端悲惨的。在国民党反动政权末期所推行的反动保甲制度,畲族人民也饱受着这种反动政权的残酷统治。国民党常利用汉族地主、保长、甲长对畲族进行严酷的统治。苛捐杂税、抓丁、拉夫等首先是落在畲族身上。有的畲族由于无法偿还壮丁费、出卖当壮丁的很多。解放前,南山片据了解出卖壮丁的就有52人。很多因为出卖壮丁弄得家破人亡,如南山片南山村兰春喜有2个儿子,1个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1个出卖,现已无人。又如雷康龙原来全家7人,后因本人出卖壮丁,现已绝户。由于受国民党的压迫,负担苛重的捐税,生活无法维持下去,而卖妻鬻子和出卖壮丁而绝户的就有34户。
  畲族在反动统治所受的痛苦,他们反映在解放前有“八无”(即无政治地位、无饭吃、无衣穿以及被盖、无房屋、无[娶]妻、无土地山林、无牲畜、无文化卫生),“六卖”(卖壮丁、卖土地青苗、卖劳力、卖孩子、卖妻、卖房子)。从以上“八无”、“六卖”可以看出畲族过去所遭受的痛苦,其中无政治地位,卖壮丁等就足够说明畲族在解放前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政治地位。
  (二)解放后的情况:
  解放后,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获得彻底的解放,真正获得政治上的平等。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畲族在政治上获得彻底的翻身,参加政权的管理工作。过去那种无政治地位,处于被压迫、被统治地位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了。
  解放后几年来,由于党对少数民族的重视和关怀,畲族积极地参加各种政治运动,政治成长很快,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反映说:“解放后有“十二有”(即有政治地位、有自己的土地山林、有粮食、有衣穿、有孩子、有房子、有牲畜、有自己的工厂、有供销店、有信用部、有电话广播筒、有文化生活),这明显地看出畲族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
  1.抗美援朝运动:几年来畲族由于体会到过去在反动统治时期的痛苦,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坚决地拥护党、热爱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各种政治和民主改革运动。在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时,畲族同样响应了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积极投入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如乌岩村捐献100多万元(旧币)买飞机大炮。通过这次运动后,畲族受到一次深刻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2.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时,由于畲族深刻地体会到以前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代所受封建地租、山租、劳役地租的苛重剥削,他们热烈地拥护党的伟大土改政策,对恶霸地主进行无情的斗争,彻底推垮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土改后,过去无土地、无山林的畲族全部分到了土地。南山村平均每人分得田2.00亩,农0.40亩。有的还分得房子、农具、耕牛、家具等。真正地在经济上获得了彻底的翻身,使畲族永远摆脱了封建地租的剥削,畲族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山林。如南山村雷金土以前连1分土地都没有,所耕种的土地都是向地主租来的,土改时他分得了3.50亩土地,真正做起土地的主人。
  3.剿匪和镇压反革命分子:清剿土匪,镇压反革命分子,畲族人民也积极行动起来,参加这场政治斗争。当一些零散土匪还在山区活动继续与人民为敌时,畲族和汉族人民一样上山围剿,给予土匪的严厉惩罚。1952年飞鸾特务分子黄××组织反动大刀会,在山寨[上]进行罪恶活动,破坏我地方治安,扰乱地方秩序时,畲族300多人不分昼夜上山参加剿匪斗争,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猖狂活动,维持地方安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畲族也得到了安居乐业。
  4.农业合作化:经过土地改革后,畲族人民也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55年由互助组转到初级社,全部实现农业合作化。1957年由初级社发展到高级社,南山畲族村百分之百地参加了高级社。最近,大跃进以来,由于工农业大跃进,需要进一步组织起来,大力发展生产,向共产主义迈进,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因此,畲族与汉族人民一样纷纷报名加入了人民公社。
  5.干部培养:解放后,在党的不断培养与教育下,各种运动中涌现了不少积极分子。这些积极分子在各种工作中表现很好,并在本族中拥有很高的威信,也为本族做了很多工作。几年来,南山片共发展了14位党员,34位团员。这些党团员在1957年成立民族乡时,有的还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乡长、乡人委委员,如南山村雷华金担任了乡党支部书记,乌岩村雷厚金任乡长。除以上党团组织外,还民兵、妇女会组织。乌岩村钟曲食说: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畲族有了政治地位,当家作主,有自己的干部、代表、民兵、妇女会等。由此说明,畲族在党的领导下,政治地位大大提高,真正地做起了国家的主人。
  通过整风反右斗争,以及农村社会主义大跃进新形势教育后,畲族人民在新形势下,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社会主义觉悟空前提高。
  (二)民族关系:
  1.历史上的畲汉关系:解放前畲族人民受汉族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受汉族种种歧视,被骂为“老畲姆”,“畲婆”或“邪人”,同时还说畲族性愚、蠢笨。一些商人(汉族)也常藉畲族不识字进行欺蒙诈骗,同时,和汉族也有因土地水利问题而引起纠纷,例如黄土垒,钟成锦就因山林水利和蒲岭汉族发生纠纷而打过官司。但是民族压迫本身就是阶级压迫,而在畲汉的劳动人民间,历代就有友好往来关系。
  整个南山片,只有蒲岭村为汉族聚居村,其周围都是畲族村,山林、土地、水利互相交错,畲汉劳动人民共同经营这片山区,长时间相处在一起,虽然没有物质上的交换关系,但是一些主要产品都是拿到飞鸾去卖。另外在畲汉通婚关系,如陈××(现年五十多岁)是和马山畲族妇女结婚,其子又与畲族妇女结婚。象这种情形现在蒲岭村有2户。另外,也有汉族的女儿嫁畲族的,例如新厝村的苏××(今年16岁)就是自幼蒲岭抱来做畲族的童养媳。畲汉人民在感情上也融和的,例如蒲岭上伏的山林是蒲岭祠堂的,而畲族住在那里,所以每年要交五六角大洋做山租,每逢畲族一二个人下山缴钱,汉族都要留他们吃饭再回去。
  2.解放后的友好关系: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畲汉的民族关系就密切了,去年建立民族乡时,蒲岭村也包括在南山畲族乡内,蒲岭担任1个副党支书。虽然蒲岭单成立1个农业社,但是最近有3户畲族搬去蒲岭,在1个社劳动,1个食堂吃饭。再也没有汉人称畲族为“畲婆”、“畲姆”或“蛇人”,畲汉人民是彼此尊重的,没有什么分歧隔阂。同时,畲族人民是非常好客的,蒲岭人去上伏看牛,上伏畲族也会留其吃饭。在成立人民公社时,畲族人民和汉族一起去庆祝这伟大的变革,他们将一起建设共产主义新生活。
  三、经济
  (一)生产力:
  1.作物种类和土地利用:
  作物种类: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大小麦、芋头、瓜菜……等,以水稻为主,番薯次之,大小麦是近两年山区新作物,经济作物有松、杉、竹、茶、麻类、花生、油菜、黄豆等,而以杉、竹为主,茶叶次之。南山片各畲族自然村离汉区不远。以乡所在地——飞鸾为中心,最远的乌岩、长园相距只有15华里,近的可坑里只有5华里。虽然山高水冷,土地贫瘠,与汉区平原地带有所差异,但农作物种类却与汉区大体相同。畲族区有的汉区也有,不过是产量多少不同而已,并无其他特产。如经济作物中的杉、松、竹几乎遍布南山片各畲族自然村山岭,其中以毛竹出产为最多,杉木次之;茶叶全南山片有253.57亩,占全片耕地面积2046亩(不包括蒲岭社)的12%强,收入占全南山片总收入不多,却以乌岩与长园村为最多。乌岩与长园长园共有243.57亩茶园,其中循园茶(地瓜园周围种茶)180.82亩,简作茶园(一片山园全部栽茶),只有62.75亩。茶叶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产量与质量逐年都有提高。乌岩1958年茶产量5858斤比1957年4506斤增产30%,质量列宁德县第1位,平均每担价值97元,其他地区只平均七、八十元。除可坑里与南山各种5亩外,别村都是自种自给的。
  粮食作物全片计有耕地面积2405.38亩,其中水稻1973.11亩,占总面积82.03%,地瓜432.27亩,仅占总耕地面积17.97%,还有大小麦、芋头、蔬菜等占耕地面积都很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逐亦有提高:解放前好的亩产200多斤,中的只有150斤左右,差的在100斤以下,全年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大部分都是单季稻,从四月插秧到九月初收割,需要130至140天时间,割完稻,锄罢稻根,田农就须停种五、六个月,翌年复种。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畲族地区也推广了“一肥二水三改制”和“深耕密植”的增产丰收经验,兴修水利,大量积肥,单季改双季等增产措施亦被畲族农民所接受。南山片1958年修小型水塘1个,小型水利112处,七昼夜积肥331729担,超额21万多担,改良土壤1172亩,单改双占田亩60%。据南山、可坑里、乌岩等三社(旧社)1958年上半年统计,单季改连作和简作的有922.69亩,占三社总田亩1640亩的56%。因此产量大有提高。解放前单季稻占80%以上,洋田种些双季稻,约仅占10—15%。每年平均亩产120—150斤,等于种子每亩6斤的20至25倍;1956年改制占总耕地面积60%以上,后因“改制不增产”的错误思想影响,1957年改制面积又激降到20—30%。单双造平均每产220斤,单季亩下种9斤,双季13斤,平均每亩下种11斤,收获量等于种子的20至22倍;1958年又大改制,早稻平均亩产268斤,每亩下种18斤,总收获量等于种子的14至20倍。
  土地利用:南山片18个畲族自然村中,除可坑里和蒲岭(畲汉杂居)两村靠近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外,其他全是处于高山半岭的村庄,因此除了梯田和山园以外,别无其他种类土地,至于山脚下(如可坑里和蒲岭的)的小洋田,约仅占南山片总耕地的5%。
  这里年年都有开荒,却山园面积没有增加。因为山园都处于山顶,缺水贫瘠,种二至三年后,就需要停种四至七年之久,畲族称之曰:轮歇地,全片有432.27亩,占总耕地21.9%。梯田占总耕72.9%。
  小洋田近两年来全部进行改制,每亩全年平均可收50—600多斤;山园地质最差,只种番薯,全年亩平均收100斤茹米左右;梯田除主要种双季和单季水稻外,亦种少部份番薯。工农业大跃进后,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接受了“肥、水、改制”和“深耕密植”的增产经验,每亩施肥都达800—1000担以上,近年都取得了增产丰收,打破了“条件论”的迷信观点。
  2.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南山片畲族所用的农具,不论是铁器或竹木器,全由汉区买入(飞鸾),种类大多与汉人同样。虽有些个体的铁、木、石工匠分散在各个村落,因技术不高,设备缺陋,又不能组织集体生产,因此,亦无能满足生产需要,其农具有如下几种:
  第一、铁器类:有犁、耙、镰刀、草耙、田刀、柴刀、锄头等;
  第二、竹木类:软口(晒干作物用的)、番薯䇤、谷筛、箩篓、谷楻桶等;
  第三、加工工具类:土垄(脱谷皮用的)、石臼、风车(扬谷壳糠的)、地瓜刨(切地瓜丝用的)。这些工具与汉人大同小异。因山高水冷,田园面积窄长,土地贫瘠粘硬,新式工具推广不多。
  耕畜全是水牛,南山片约计有47头。
  主要农具简图:(略)畲族农具说明
  (1)畲族用犁:此犁专用于山区梯田
  全部约重35斤,是由铁犁头和木犁柄两部分构成的。犁头长1.1尺,短平原(汉区)犁1寸,犁头不象汉犁那样尖,稍带曲园形,犁尖至犁手长约2.5尺,犁柄长3.5尺,都比汉犁短约5—7寸,因为山区梯田土硬且面窄,形此构造,便于使用。
  (2)畲族用耙:此耙宽3.1尺,比汉耙短5寸,齿高1尺,比汉人用的短1寸,齿间2.5寸,全耙的齿比平原田耙少两齿,适用于山区梯田,也因梯田土硬且窄,便于灵活转弯。
  (3)畲族用锄头:锄头有四角锄、板锄、山锄和三角锄等4种,四角锄嘴宽约4寸;绝大部分用于平原水田、农地。畲族山区很少用板锄嘴宽2.5—3寸,山锄嘴宽2寸,乃畲汉人民山地通用工具。板锄适用于土质很硬的农地开荒用。山锄适用于开荒掘岩石等坚硬的东西;三角锄嘴形呈现曲线园尖形,跟宽4.5—5寸。乃畲族劳动人民传家工具,应用量最多,适用于山区梯田,因梯田水冷土硬,不易损坏。据传说,三角锄乃从高辛帝宝库里取出的,至今保留着祖宗流传形状。
  (4)畲族用田草耙,与汉族一样,只是竹柄梢长些,大概适于梯田形窄特点,一般一坵田同向耙二回,便可换行再耙。
  耕作技术:山田除收获季节慢些外,耕作工序亦大体上与汉区相同,解放后提倡“精耕细作”,畲族农技在汉区的影响下,也有一定提高。如解放前单季稻只一翻一耙就插秧苗,有的甚至今天翻耙,明天就插身,技术非常粗放,也就更谈不到积肥和多施肥料,有的还是白水田。解放后,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几乎都做到二翻三耙,有的还三翻三耙,每亩施800—1000担(包括土肥)。精耕细作加上肥料,水利灌溉和改制,取得了增产。
  3.劳动力:
  畲族是一个勤劳能干的民族,其特点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都热爱劳动。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大汉族主义的欺压下,迁居山上,凭着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与历史。
  南山全片总人口1103人,男全半劳动力326人,女全半劳动力215人,男女全半劳动力共计541人,占总人口49.03%强。
  大跃进以来,男女全半劳动力,一般每天可出工11—12小时,农忙季节和突击加班日,每人每天都做工12—15小时,劳动强度比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人每天劳8—10小时,提高20—25%。南山片土地、人口、劳动力统计如表。(略)
  解放前后劳动强度之所以相差很大,除与社会制度和劳动目的有重要关系外,与劳动组织也有关系。解放前和解放初(指合作化以前),因为是个体的小农经济,单家独户地进行分散生产,再加上封建地主的剥削,反动政府的横征暴敛、抽丁拉夫、迫得畲民不能安居乐[业],多数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强度不大,1年做不上200个劳动日;解放后经过土改,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食堂,改变了经济基础,解放了思想,集体生产,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相应地加强。一般男女全半劳动力,每月都能做到27—30个劳动日,比解放前提高40—50%。
  从整个南山片计算,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4—5亩田园,若单靠农业生产,劳力正好够用。
  (二)生产关系:
  南山片畲族住地离飞鸾等汉区近,为汉族封建势力所能深入的地区,故这里的阶级统治关系,又是民族统治关系,汉区的封建地主阶级残酷的压迫剥削畲族和汉族人民,全片226户畲族中没有地主阶级,只有1户富农是乌岩村伪保长。以南山村为例,26户中,贫农19户,新下中农5户,合计34户,占总户数的92.9%。老下和新上中农各1户。
  这片的田园和山林,几乎全是飞鸾、二都、碗窑等附近汉区地主所占有。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剥削量多少各有不同。如可坑社长钟细旺,解放前租11亩田,年收20担谷子,交租750斤,占实收获量28.5%;而钟坤顺租8亩,年收11担,却要交租770斤,占实收70%;有的实收获量却不够交租。但剥削量重的总占多数。因为,地主收租是论面积交租的。洋田的、土壤好的剥削量相对少些,这样的田地不很少。
  除实物地租剥削外,还有高利贷,缴山租,请山租酒等的剥削也相当严重。如可坑里社长兰细旺,解放前年关向飞鸾地主×××(已故)借1担谷,到翌年早稻连本带息就得还一担半谷子,翌年早稻还不了,到第三年连本带利,利滚利就得还220斤谷子。甚至有的五月借一担谷,六、七月早稻收成时也得还一担半谷子。如此重的高利贷,他就曾托别人借了四、五次。诸如此类高利贷剥削的事实很多。
  缴山租的形式,有论片包租,按户分摊的,也有按户定额农收租的。如南山、清水下等村就是论片包租,每年得向山林业主纳4—5担谷;又如可坑里村就是按户定额收租的,每户每年要向业主交50斤谷;以上这些不管山林有无收入,山租却一律按年交纳。收租时,每林租主都得请一桌山租酒,一桌得花一担至一担半谷子,业主收租时,一般都带8—12人来吃酒。据说还要吃“过刀鱼”,酒、肉、糍,吃完还要送糍给带回家。否则还要打碗摔碟,打骂畲族人民。
  此外,还有一些雇佣关系的剥削形式,畲族人民因生活被迫,每逢农事季节,只好出卖自己的劳力,先替地方或富农耕作,赚工资维持生活,后耕作自己租佃的土地。
  (三)手工业、工业、商业和副业:
  南山片畲族只有一些分散的个体经营的手工业者,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各村手工业人数列表如下:
  他们大部分都是替本民族人民做工,没有商品性产品,同前做的工资等副业收入归入合作社,暂预支一些零用钱,代之以评工记分计酬。生产技术与成品质量也都落后于汉区。如竹器手工业者6人中,只有1人能做较精细的枕头等竹器,其他都是粗工。
  至于工业、商业、解放前后全无从业人员。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后,南山片办起了1个炼铁土高炉,8个喇叭炉,目前投入生产的只有1个土高炉,投入生产后,铁砂原料也有困难。他们正在积极觅矿和备料中。1958年5月“五社合一”前,是以汉区、乡所在地——飞鸾为中心,和汉人进行土特产的交换。换出的以毛竹、杉木、木炭、茶叶及其他山区土特产为主,换入的是日常用品和副食品为主:如畲族的装饰品、土布和粮食加工品、咸鱼货等。“五社合一”后,政府商品部门才在南山,乌岩,可坑里,蒲岭等村设起了零售供销店。南山供销店是供销与收购并重,因为这里是南山片多数自然村必经之道。收购柴炭,人造纤维原料为主,也收购废铜废铁。自7月25日起,先在南山供销店收购木炭180—200担,火柴1500—2000多担,直接卖给飞鸾供销部的不算在内。其他供销店都是以供销为主,收购为铺。供销日常用品和饮食、槽料、服务于畲族人民生活,便利生产,颇得群众的好评,农事繁忙时,扩大供销品种类,群众就没心花工跑五、六里远的飞鸾去买东西。
  这里的副业主要是砍毛竹、木炭、烧炭。参加高级社后,副业生产都组织起了专业队。一般副业生产专业队全劳动力每年收入150—200元,比农业全劳动力收入还多些。农业全劳动年收入在100元左右。以上各业均在发展中,前途可观。它有助于提高畲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水平。
  四、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一)物质生活:
  南山片畲族的衣服多用自织苎麻布制成,据说这种麻布每年织1次,每天可织1丈,织布机基本上和汉族一样,只是飞梭长一些。现在衣服形式男子和汉族便服体式一样,衣是对襟,中有布结扭扣5个,裤子和汉族的一样。据说过去男人古装头戴红顶帽、身穿纹布制的长袍,有5粒铜扣,裤也是纹布制,脚穿白纹布袜及双鼻鞋,夏天则穿纃布制成的对襟式衣,有3粒铜扣,象征兰、雷、钟3姓。妇女的衣服装饰较特殊,上衣是对领衣,领四角形,一般沿领边,有各式布卷成的花边,结婚时所穿上衣领上且有绣花,平时穿短裤,结婚时及节日还加穿外围裙,妇女还穿有自己制成的绣鞋,鞋面前都高起一块,很为美观,叫做单鼻鞋。解放以后,畲族已逐渐购买棉布来代替自织苎麻布,特别是男子干部更多穿上衬衫、中山装。但妇女还保存有民族服装形式。
  畲族一日三餐,主食是米、地瓜,节日也到飞鸾买些面类。菜以芋头为多,今年来由于生产大跃进,劳动力紧张,因此蔬菜种得少,只有一些竹笋、生姜、空心菜等,有时也从飞鸾买些鱼虾之类。过年过节也宰猪,今年中秋节就接连二天宰了两头猪。
  畲族居住的房子多傍山而建,房屋形式和汉族大厝差不多。材料多用当地生产的杉木,地基用石头,墙壁也有用竹编成。一般每栋房子有四扇,中间是大厅,厅边左右两边有间,有后厅,后厅左右两边有后间,后厅通常是储藏家具杂物,大部分是明厅,前厅没有二楼,前间后间有二楼。房子的前面是庭院,左右有的还各有一列廊层,可养家畜,藏杂物,也可住人。有的房子在四间左右两边有僻宅,有时用作厨房。1957年新建小学校舍一座三间房已用白灰刷壁,并加上天花板。
  由于畲族居地多在山岭中,交通不便,现在往来都来靠步行。1956年公路横过南山片后,畲族可以沿着平坦公路行走,甚至到县城也可走到飞鸾搭汽车。
  (二)社会组织:
  南山片畲族的社会组织,据有些老人回忆,过去有祠堂组织和族长的,兰、雷、钟各有一个,但已很久没有了,他们只记得族长的权力很大,大家也很听族长的指挥和意见。
  在亲戚称谓上,和汉族大体一样,较不同的:儿子称母亲的哥或弟为“奶舅”,儿子称母亲的哥或弟的妻为“阿母”,丈夫称妻的父亲为“大公”,丈夫称妻母为“大婆”,媳妇未生育前称丈夫父母为“阿爷”、“阿奶”,已生育改称“阿公”、“阿妈”。
  (三)家庭与婚姻:
  南山片畲族都是小家庭,兄弟成人后结婚就分居。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媒人介绍,常需一笔巨额聘金,如南山雷华喜解放前娶罗源女儿为妻用去礼金80元,饼300块,肉30斤,面30斤,鱼30斤。由于山区生活困苦,过去大多抱养童养媳,在小时侯抱进家里养,只需花几元钱,至长大成人后才结婚。结婚时,新婚穿较漂亮衣服,头戴凤凰冠,较富裕家庭常用红花轿,吹鼓班去迎接新娘。一般夫妇年龄相差2—5岁。解放后,这些铺张浪费风俗已渐革除,但解放初期还要请亲戚喝酒。新婚姻法公布后,畲族很欢
  迎,但是由于过去社会传统影响,童养媳制度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有的人虽没有儿子,也先抱个养童媳,准备以后再招个“儿子”。(中略)不管结婚前后,畲族男女地位是平等的,这大概因妇女有劳动力,能劳动生产的缘故,南山片畲族同姓可以结婚,结婚后如感情不好,也可离婚,寡妇再嫁也不会引起人家反感,续娶也有。
  凡50岁以上老人死后,在房间穿上衣服,放在后厅坐椅上,半个钟头后装棺,棺暂置后厅,经一二天择符合生人死人无冲突的日子扛上山埋葬,较富裕的人家有做墓,墓的形式与汉人一样。如青年人死亡,马上装棺抬上山去埋葬。凡丧葬、建房子、结婚等都得择日,过去马山村有个择日先生鳌连灿(已死6年)。
  解放后这些习俗已大半革除,只有妇女尚不喜欢18岁结婚,据说18岁结婚会有“18难”,不利。
  (四)节日:
  南山片畲族的节日和汉族大体相同。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及元旦(农历)有办鱼、肉、京果、杂货、做糍,祭祀龙头祖宗,表示四年四季田园生产五谷丰登,是祖宗保佑向他敬谢,并将糍分送亲戚,也常到亲戚家去做客。正月十五日过元霄节,有办五碗菜,烧元宝,点香做福,用鼓班迎接“奶娘”(菩萨)。三月三日也做节,买肉菜。三月十五日做秧福,为保秧苗,买几碗菜、豆干、蛋、酒做福,请白马王(地头主)吃。五月初五日过端午节,用糯米做粽,用猪头1个,豆干、蛋、菜做福,请白马王及祭祖先。七月十五日做节办5碗菜,鱼、肉、酒、做糕请白马王。八月十五过中秋节,吃水粉、米粉、芋、蛋、肉等。九月初九过重阳节,有做福,办鱼、肉、蛋、菜请白马王。十一月十五过冬至节。一般在节日除祭祖先外,还请白马王。此外,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十五是忌日。正月初七日人生日,初八是五谷生日,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在这些日子里忌做污秽事。过去在农历元旦、三月十五日、端午节、七月十五都请道士做宗教仪式。
  解放以后,起初还有做福,祭祖宗,请白马王。自1954年起就没有做,但畲族人民对一些较重大节日还有浓厚感情。今年农历元旦时,曾有外地男子来南山村与本村五个妇女盘歌通霄;又过中秋节时,上级批准宰2头猪,也深受群众欢迎。
  (五)宗教信仰:
  从传说、祖图、歌本的记载,都说畲族是龙犬,又说后来被羊斗死。这种说法反映了远古时代,畲族是个崇拜狗图腾的民族部落,被羊斗死也许是指畲族祖先与羊图腾部落的战争。南山片畲族的图腾崇拜还表现在:(1)有1根祖杖,上刻龙头,过去是3年一度地轮流奉送到各乡。(据党支书说不好动,调查组没有看到)。(2)各村差不多都有木制龙头神位,上面除写名字外,还雕有龙形。这些象征崇拜的东西现在都还有保存,就只没有特别去照顾祭祀而已。
  畲族不但崇拜龙犬,对于历代祖先也崇拜,他们祖先死后也跟象汉族一样奉祀木制神主牌,上写死者名字,解放前,过年过节都有祭祀,祈求祖先保佑生产丰收,生活好过。解放后,虽然一些祖先神主牌还保存大厅中壁的隔板上,但大多满布尘埃,有的甚至凌乱颠倒,没人照顾。
  在新厝、马山等村都过有寺庙,奉祀忠烈王之类神祇,又在可坑里村路边有石建小龛,大概是供奉路神之类神祇。此外也有信佛教的。但上述寺庙均已荒废不堪,有的改作仓库。如马山村寺庙改为农具什物储藏处,又如可坑里村路边龛内的神祇也残废不全,可见这些崇拜已很久没有了。
  南山片畲族在解放前信教还盛行,据说还有一个宗教职业者(道士),解放后,由于认识提高,宗教信仰已基本上不存在,不过在老年人当中,祖先崇拜,特别是对龙犬代表物(祖图、祖杖等)还很尊敬重视。
  五、文教卫生
  南山片畲族在解放前是谈不到文化的,识字的人很少。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畲族人民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办起小学校和夜校。在扫盲运动开展后,一般成年人都能识字。在卫生方面:解放前,畲族劳动人民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疥疮、梅毒疯狂流传,大大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致使人口下降。解放后,政府派来医疗队,帮助人民根除疾病。同时在全国性的卫生运动中,畲族人民也很
  积极参加,开始了清洁卫生的生活习惯,改善了生活、提高了生产。
  (一)解放前后的学校、学生情况:
  1.解放前这里没有学校。过去南山村只有两个人识字。解放后,1956年南山村建立了1所民办初级小学,开始学生不多,没有校舍,没有教具,只有1块黑板。1957年政府拨来1600元帮助建校舍,群众热情很高,乡支书也大力支持,建起1座3个房间的校舍,并新添置了桌凳等。另外,这个乡还有民办小学3所。教师都是汉族青年教师,都是用普通话教学。
  2.南山的公办小学,现有初级3个年级,学生50人。小学生基本上都是会讲普通话的。1957年7月份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现有1个中队,36个队员。在其他自然村入民校学习的学龄儿童也很多。
  南山片学龄儿童、超龄儿童与入学儿童统计如下表:
  学生出身绝大多数是贫农或新中农子弟。南山初级小学自成立以来,62个学生中,据统计出身贫农的有39人,新下中农者11人,老下中农者1人,新上中农者15人。
  学生出席情况很好,不论刮风下雨山高路滑都坚持上课。南山初级小学低级班,每学期缴学杂费1元6角,高年班缴2元2角,其他经费一律由政府供应。这里准备在明年办高级小学,增加1名教师。
  (二)扫盲和文化革命:
  从1956年始,政府调来一大批扫盲工作人员,帮助畲族群众扫盲工作。在扫盲运动中,全体青壮年都参加的,尤其妇女在文化方面要求很迫切,在夜校读书的是每天必来,风雨无阻。在扫盲前群众都反映吃苦很大,尤其是解放前在汉族商人那里往往是大价卖,小价买,并且以畲族人民不会开收据加以欺骗。现在一般的青年都能写、会算。
  可坑里村参加扫盲的有60余人,现在毕业的占95%。据1958年3月份统计;南山乡14岁到40岁的文盲有377人,入学的有337人,占文盲的88%。其中读了三册的有40人,已毕业的有253人,占80.71%。解放前,南山乡识字的人,只有17个,现在已有280人。又如乌岩社,解放前只有十几个人识字,写信要到飞鸾镇去请人写,而自从1953年办学起,参加冬学人数占60%以上,现在识字的人有70个。
  1958年大跃进以来,也有派人去学习的,南山村雷素梅(女)曾去宁德县学兽医,现在会给猪打针。
  (三)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南山片在解放前卫生情况很坏,疾病流行,疥疮、梅毒更为严重。解放后大为好转,如疥疮现在已经根除。以乌岩村为例,解放前大多数人患有疥疮,45人患有梅毒。1955年政府拨款1500元,派了五、六个医生,每隔七、八天来村治疗1次,共进行八、九次医疗,以后又每年注射各种防疫针,现在已经根除了疥疮和梅毒。又如可坑村,解放前也流行疥疮、梅霉。解放后,在1954和1955两年政府都派治疗队,打防疫针,现已大多根除了。目前各村还没有医疗站。
  南山片畲族也积极参加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只南山村小学生就打麻雀40多只。现在已经实行了牛有栏、猪有圈,人畜两卫生。但是苍蝇和蚊子还没有根除。
  (四)文化娱乐和民间文艺:
  南山片现在还没有文化站,但各村社都订有宁德人民报、闽东日报、福建日报和省委红与专杂志,每两天便有邮递员送信和刊物报纸。在南山村还装有电话和广播筒。
  畲族每个十几岁以上的人都会唱歌,他们山歌的内容有歌唱祖先历史的盘古歌,有民间故事,有恋爱的,还有诉说旧社会痛苦的。歌唱形式多是男女对唱,每人唱四句(28字),同一曲调,歌词有时随唱随编。以前在节日时,一些青年男女往往天黑唱到天亮,以论胜负。
  (五)科学知识:
  1.医药方面:在黄土垒有1个祖传的畲族中医,名叫钟芪锦,可以开方治病。过去由于没钱医病,都是自己到山上采草药。有龙柴草、石不动、过路蜈蚣三种可治寒病(遇发热、发冷、疟疾、头痛等)有效。
  2.算术方面:一般都会珠算或口算。同时畲族做衣服的尺子与汉族相同,刻度一面是10寸,一面是12寸半,可以两用。
  3.对于天体的传说,过去这里畲族有个道士(做法师先生)据说,他的“万年书”中有对天体的解释,但至今人死了,书也没了。
  现将南山片6个队扫盲情况列表于后:
  六、大跃进情况:
  农村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取得伟大胜利后,为农村大跃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南山片畲族也同样经过了这场激烈的斗争。同时,由于实行政治挂帅,在农村中开展了两条道路的斗争,经过大辩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众觉悟普遍提高,加上群众干劲足,因此,给农村大跃进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为农村大跃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以上的有利条件下,南山片全体畲族在上级党委及片党支部领导下,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在农村全面大跃进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样,他们将改变了以前与汉族之间存在着的事实上不平等,与汉族人民一道迈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南山片畲族是居住在山区里,山高水冷,条件较差,但是他们并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发挥了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共产主义精神,鼓足干劲,在他们不分昼夜的苦干下,作出许多惊人的奇迹。
  1.改制:南山片畲族由于是处在边僻的山区,绝大部分的土地是属于梯田,只能适合于种单季稻,但是他们在这次农村大跃进中,响应了党的号召,破除迷信,打破过去几千年所墨守的陈规,大部分土地改种双季稻,1957年单改双的只178亩,1958年单改双的达1001.07亩。在改种双季稻过程中,并进行密植,这是他们敢作、敢为的一例。
  改双季稻以后,他们还不感到满足,与平原汉族地区一样,大搞“卫星”田,指标要求达到2万斤,这是他们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结果。
  2.积肥:为了保证粮食增产,畲族人民也多方想办法,找窍门,寻找肥源,在积肥运动中,虽然肥源不多,但他们还是干劲十足,大力进行积肥。当省委号召“苦战十昼夜,积肥100亿担”时,他们在七昼夜就积肥3,317,729担,超额完成20多万担,比以前七年所积肥料总数还要多。这样,由于积了足够的肥料,能够达到晚稻施肥310万担的要求,为保证晚稻的增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改良土壤与兴修水利:山区土地一般是比较贫瘠,肥沃程度比平原差,大部分田地土持是属于红土或黄土。这样以来,由于土壤贫瘠,作物生长很慢。因此,为了使晚稻增产不受妨碍,他们也进行了土壤的改良工作,共计改良1172亩。在改良土壤的同时,他们也注意水利灌溉工作,大力开展兴修水利工作,计新修水利11处、山塘1处,可增灌430亩,改善1262亩,计1745亩。这里水源充足,对于部份缺水的田地也不放耕,在这次大跃进中大搞水利建设,他们也兴修了一个小型水库。由于畲族人民在大跃进中,大搞积肥、水利、改良土壤养等工作。因此,产量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由解放前的亩产120斤提高到1958年早稻平均亩产268斤。
  4.专业队与突击队组织:在大跃进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了现有的潜力,更合理地把所有的劳力组织起来,便于统一领导,分工合作。他们还组织了各种专业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种工作。如烧木炭专业队42人,专门上山砍木头烧炭。由于有了烧木炭的专业队的组织,在这次大搞土法炼铁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土铁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燃料。其他专业队如洗铁砂26人,土农药、土化肥19人,炼铁18人,副业48人。此外,在男女劳动力中,劳力较强的积极生产的有足够干劲的,还组织了一个突击队。这个突击队还搞水稻、地瓜试验田,水稻指标是15000斤,地瓜指标是30000斤,各种专业队和突击队的组织,劳力得到了合理的调配,生产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5.车子化:山区的特点:一是山高水冷,一是交通不便。自1956年闽浙公路干线通车后,给这里的来往交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田间往来方面,由于山区道路高山阻隔,使来往和运输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跃进以来,提出了实现车子化后,他们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夜里加班,从丛密的山林中开辟出车子化的道路来。到今年9月底为止,已修筑了6条道路,其中最长的有10华里。自己动手制造车子201架(其中单轮1架,双轮200架)。不久,车子化后,他们就能够从肩挑的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创造出山区前所未有的奇迹。
  6.大办工厂:南山片是处在高山峻岭的山区,以前不但没有工厂,就连工厂是什么东西也不晓得,根本没有看见。最近,在全民办工厂的号召下,畲族也办起了自己的工厂。已办的工厂有:农具厂1个,土化肥厂12个,肥料厂18个,土农药厂4个,水轮机2个,炼铁厂1个,喇叭炉8个。新建的土高炉炼铁厂和8个喇叭炉将投入生产。他们还计划办1个砖瓦厂。通过以上工厂创办以后,不但发展了本族地区工业,同时也为国家工业贡献了力量,也为本民族地区逐步走向机械化、电气化创造了条件。
  7.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大跃进以来,南山片畲族也大闹技术及文化革命。在技术革命方面,除改良土壤,进行密植,来取深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外,还大力推行新式农具,如快速收割机,木质喷雾器,地瓜切片机,切草机,播种机,插秧船等。在耕作技术上打破过去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常规,全面进行改制,如可坑里全村田279亩,今年(1958年)改种双季稻的占80%以上。番薯103亩,全部改为双株密植。生产工具也进行了一番改良,如中耕耙草器,为了适应密植需要,由原来5齿改为3齿,并且采取竹制、铁制兼用。
  解放前,全南山片能识字的寥寥无几(南山村2人,乌岩村4人)。通过大跃进扫除文盲后,大部分已能认得1000字左右,基本脱掉了文盲的帽子。过去大部分畲族常是讲本民族语言或者是宁德土话,经过扫盲识字后,有的已能够流利地讲出普通话,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8.加入人民公社:随着农村农业生产大跃进,要求更合理地组织起来,便于统一领导,进一步发展生产。当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大办人民公社后,这一振奋人心的号召很快地传到了南山片畲族村,畲族和全国各族一样响应了领袖的号召。当他们认识了人民公社“十大好处”后,纷纷表示决心,踊跃报名加入人民公社。畲族过去都是很穷苦的,解放后得到翻身,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由于政治觉悟提高,当人民公社兴办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全部献给人民公社,如南山村雷裕木把山林(包括杉木、毛竹)、3头耕牛、房子、瓦片及所有农具,共计1925多元无偿地献给人民公社。这说明了创办人民公社是畲族的共同要求,也是他们所衷心拥护。人民公社成立那天晚上,所有畲族村,拿着决心书,男女老少列队敲锣打鼓来参加公社成立大会,情绪非常高涨。
  6月间,全南山片办起公共食堂,在3天之内办起了16个食堂(现合并为12个),使一些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入公社后,劳力更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统一安排与调配。大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率。目前,全南山片已基本上实现了食堂普遍化,生产专业化。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畲族已迈步向共产主义前进,展在他们的面前,多美啊!一幅美丽、幸福的图画。
  9.生活改善:几年来,畲族由于政治上有地位,当家作主,经济生活上普遍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前终年辛勤劳动不得温饱,没有穿。如南山村雷庆春,解放前自己无土地,向飞鸾地主苏仰望租入4亩土地耕种,每年需缴纳地租1040斤谷子。由于受地主苛重地租的剥削,加上天灾人祸,家人多疾病,劳力不足,家庭经济收入逐年下降,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中。1942年饥荒时,连续三、四天无粮食断了炊。其父因生活所逼,曾两次往鉴江求乞为生。以后患病,因无钱求医,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死去。他一家在寒冷时,无衣穿,用棕衣当棉被,生活极端困苦。
  解放后,雷庆春获得了新生。土改时分得了原来向地主租耕的4亩地,由于他的积极生产,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52年他娶了罗源八井村1女人为妻,重新建立了家庭。农业合作化后,由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1954年添制了棉衣两件,每年都添制一二件新。现在每人都有鞋穿。他本人有回力鞋1双,衣裤六七件,棉衣1年。解放后,还添制了两床棉被,全家每人都有二、三件衣服换,生活与前完全两样,大大地得到了改善。
  由于经济上的翻身,畲族人民的居住条件也改善了。南山村雷金土过去因生活苦,连睡觉的地方也没有,就睡在猪栏板上和猪在一起,无棉被用稻草代。土改后,由于他积极生产,参加了合作化,经济收入增加,加上他勤俭持家,积畜了部分钱,由1957年盖了1座新房子,解决了以前没地方住的困难。
  自从实现农业合作社,特别是进到高级社阶段,由于粮食不断获得了增产,除了各家都留有口粮外,还有余粮卖给国家,在穿的方面,以前那种衣不蔽体,棉衣当棉被的现已没有了。现在每家几乎都有衣穿,有被盖,每年普遍添制一、二套新衣,有的还买了羊毛衣,正如他们在“十二有”中所说的,有饭吃,有衣穿,真是恰如其份的形容,一点也不夸大。
  今年大跃进以来,农作物(如水稻,蕃薯等)得到了空前未有的丰收。因此,平均每人分得到粮食(谷子)580斤。同时,由于山区资源丰富,副业收入多,这样家庭经济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全劳动力每人每年收入(包括农副业)达100多元,畲族人民购买力大大提高。
  福建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宁德分组
  [党群资料654]
  宁德县畲族调查报告(摘录)
  (1959年1月14日)
  (上略)
  四、解放后的畲族
  (一)政治的发展:
  1.历次政治运动中畲族和汉族一样地战斗:1949年解放以后,从51年开始畲族地区和汉族一起进行了土改运动。土地改革首先使畲族人民在经济上得到了彻底翻身。全县少数民族共分得土地27866.22亩,从此压在畲族人民头上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解除,经济上翻身是政治上翻身的基础。在土改运动中畲族的贫雇农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他们和汉族的贫雇农一起站在斗争前列。如南岗高级社社长钟成兴,是个年轻雇农,斗争中非常积极曾得领导好评,后来调他到金垂去参加土改工作。以南岗为例,当时成立了农民协会分会,由钟永金做主席,下设有没收、分配、检查、调解、评产、治安等委员,这些委员都贫雇农,又以妇联会、民兵小队、儿童团等组织配合,在一夜之间便分好了土地,除每人分农田0.85亩以外,并由没收委员钟神兴等人去云淡、金垂等处地主家里去没收财产、风鼓、农具等分给农民,并把云淡地主的10担茹米亲自由雇农钟神坤、钟坛为等人挑回来,他们说“过去受地主剥削,现在收回了地主的土地、农具和茹米,茹米再坏也要拿回来,人不能吃让猪吃也好”。农民对于这次翻身是感谢共产党的,从此也更加拥护爱戴共产党了。例如雇农钟雷七说,共产党做事真有本领,兄弟分家财都有成花,现在我们就敢分回地主的田地。”经过这次斗争不但提高了阶级觉悟,还加强了党的领导。
  在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中,畲族人民也投身于这个高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捐献运动。例如七都漈头,首先是展开大型宣传,继而在干部和积极分子带头下,几乎人人捐献,象雷伏球、雷吉细等捐献谷子20斤,雷奶细虽然经济不好,也捐献15斤,由于展开了深入的宣传,使群众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例如漈头高山村的蓝伏钦说:“志愿军出国帮助朝鲜人民,就是为了不让它再侵略我们”。八都南岗的钟光为说“解放前国民党横征暴敛,抄家倒柜,现在为了保家为国解放台湾打美帝,自愿报名,我掏几斤也甘愿”。在这次运动中群众一般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树立了对美帝的正确认识。
  解放后,还有股匪流窜于福建山区,骚扰人民。畲族人民便协助解放军一起进行剿匪工作。例如当时八都南岗村有一个民兵小队,有基干民兵25人,普遍民兵28人,他们就参加了这一斗争,有时在夜里追赶20多里的山路。当时曾得到县里的表扬。
  从1952年开始,畲族人民也逐步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最先是组织互助组,开始时尚为季节性的临时组织。以后为了适应生产的发展,从53年始变为常年性组织。在1955年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进行“一化三改”的宣传,畲族人民服从党的领导,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农户在80%以上。农民都认识到合作化的好处,象南岗的雷伏庋说:“共产党领导得好,参加了初级社,得病也可以请医生。”在57年有一些新上中农分子闹退社,但是大部分的贫雇农却是坚持走合作化道路的,象南岗钟光为说:“国家形势大家还不清楚?今年闹退社,明年也要入社,把我头砍掉我也不退社。单干时有吃的饱死,没吃的饿死,那种日子是不能再过了。”到57年10月,原先退社的又全部加入了高级社。从5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农户占总户数的90%以上。在高级社中,畲族人民更提高了生产热情,随着产量的增加,生活也有了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觉悟上,从个体在所有制过渡到集体所有制,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从57年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到人民公社:在这一系列的运动中畲族人民又经历了一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在大辨论中主要针对统购统销问题和合作社的好坏展开了辩论,结果树立了正确的认识,畲族人民更坚定了社会主义合作化的道路。今年9月所有的畲族人民都加入了人民公社,并将从11月份实行工资制;又处处办起了公共食堂,实行生活集体化。畲民对这个共产主义革命都深表欢迎,在公有制的宣传教育下,畲族人民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觉悟。
  2.畲族人民中党团组织的发展:解放以后,由于畲族人民积极参与一切政治运动,努力生产,响应党的号召,涌现出很多积极分子和先进人物,他们迫切要求进步,争取参加党团组织。9年来很多畲族中的优秀人物加入了共产党和青年团。计全县少数民族党员96人,其中妇女7人,团员230人,其中妇女34人;其中担任党支书的有12人,担任团支书的有9人。在南岗片共有党员8人,团员28人;南山片有党员14人、团员34人;漈头片有党员9人,团员22人。其中以漈头为例,在55年只有党员6人,而58年即有9人;团员在53年有3人,54年即发展到5人,而现在发展到22人了。党团组织在畲族中的发展是较快的。这些党团员都成立了自己的支部,有自己的支书和委员。他们在各项运动中,都起了积极骨干的作用,并且很多担任领导工作。他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贯彻党的政策,做好宣传,完成任务。同时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也很好,威信高,群众能够服从他们的领导,相信他们。
  3.国家干部的培养:
  解放几年来,党和政府是注意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在基层的乡社组织中都有畲族自己的干部担负领导之责。例如南山、漈头、南岗各片。过去的民族乡长,现在的社长、支书、生产队长等都是畲族人民自己的干部。这些人大多是贫雇农出身,解放前受着严重的压迫,没有念过书;而解放后一直表现积极,带动群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文化的知识,还有很多加入了党团组织。例如南山的支书雷金华同志,漈头的社长雷细慈同志,高山社的女社长钟银蓝同志,南岗的支书蓝成济同志。他们都是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在工作中积极能干。此外在镇级以上的也还有大批畲族干部,例如八都镇的镇长蓝慈众同志和镇委副书记都是畲族,另外象漈头前任支书现已被上调到福州工作。而在县里面的干部中也有不少是畲族,据57年统计全县脱产干部有15人为少数民族。其中在县人委会有两人,县党委宣传部干事蓝其文也是畲族同志。这样的人很多是过去的贫雇农,斗字不识,经过党的教育培养,已经担任了一定的领导工作。象现在县人委的雷心昌同志曾于53年去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学习过。
  4.民族地位的提高和民族乡的成立:
  解放后畲族同其他各少数民族一样,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从被压迫被歧视的地位解放出来,实现了真正的民族平等,在政治地位上得到了提高。在普选中畲族人民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去参加国家管理工作。据57统计,在全县人民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10人,县人委会委员2人,乡代表196人,乡政委员94人,(其中包括乡长和城镇居民的17人。另以漈头为例,在1957年的普选中,7个各选区选出代表13人,其中妇女3人。参加选举的人数占选民人数的90%以上。1958年3月,举行第二次普选,划分成8个选区,在选举前全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计开支部会4次,扩干会1次,代表会1次,群众大会3次,妇女会1次;经过审查全片选民有689人,直接参加选举的有640人,占选民总数的93%,其妇女有259人。经过选举选出蓝伏言、雷石芝等17个乡人代会代表,其中妇女3人,党员6人,团员3人,贫雇农9人,新上中农4人,老上中农4人。这个17个代表在各项运动中都表现的积极努力,起带头骨干作用,能给群众办事。通过普选畲族人民受到一课生动的民族平等教育,进一步体会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畲族才真正当了国家的主人,他们说:“解放前官哪能由我们选?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自己的代表自已选,干部由我们最满意的人来当,还能提出我们自己的意见,真是多少年来没听说过的”。此外,宁德县的少数民族也有参加过国庆观礼的,象蓝信才同志,就是在57年国庆节福建少数民族代表团的一员。另象南山曾有1人去北京学习司机技术,南岗的木匠钟永金于58年曾去北京参观全国农具展览。总之,所有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畲族人民都可以去参加。
  在57年8月,宁德县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9个民族乡,实现了民族自治权。这就是新楼、猴〓、漈头、南山、北山、南岗、雷东、后山、九仙,这本身就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的无比关怀,畲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从而更使畲族的积极性高涨,如南岗的钟雷七说:“党关心畲族人民的生活,给我们成立了民族乡,我们更应当积极生产,支援国家工业建设了。”1958年8月份,由于大跃进带来的人民公社高潮也到了宁德畲族地区,畲族民族乡便又回并到原来的各区乡,和汉族人民一起,加入了人民公社。
  (二)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解放后宁德县畲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分得土地,消灭了封建剥削,解放了生产力;又通过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变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分散的生产方式、进行了集体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提高。解放后畲族人民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如下几点:
  (1)耕地面积、作物种类和单位产量的增加:
  宁德县畲族人民虽然居住在山上,可垦的耕地不多,但在政府开垦荒地、增加生产的号召下,也积极地投入了开荒运动,并取得了不少成绩。如南岗片畲族人民在1956年大生产运动中,就开荒100亩左右,实增加农地42亩,1955年围起了金垂一个破圹、坑小矿,增加水田面积19.70亩,都增加了收获量。
  为要拉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推广新品种的种植,也是主要措施之一。解放后畲族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亦有增加和改变。
  先从水稻品种来说,因解放前畲族地区绝大部分都是单季稻。解放后大部分改种双季稻,故水稻的品种亦随即增加。如南岗解放后就增加了双季稻的南特号、广东早、福安早、连江种、胜利新等新品种,双季晚稻增加有九仙新种,漈头片也增加有南特号等新品种。
  再说地瓜,南岗亦增加了新种和六月薯等两种,漈头也增加有新种和六月薯。
  由于新品种的增加,耕作技术的提高,增加了肥料和兴修了水利,故在单位面积产量上亦有增加。如漈头片1957年单双季稻平均每亩全年产量306斤,比1951年单季稻亩产166斤增加84%;1958年早稻平均每亩254斤,比之1951年增加53%。又如南岗,1958年双季稻平均全年每亩产560斤左右。
  (2)生产工具的增加:畲族地区解放后的工具没有什么改变,但增加了许多新式农具。如耕作工具增加有直播机、插秧船等;除虫工具增加有喷粉和喷雾器等;收割工具增加有打谷机;茶叶工具增加有人力揉茶机、刹菁机、喷水壶和双手茶剪等。新式农具的出现,有助于畲族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强度的减轻。现以南岗片推广新式工具的数字列表如下,以资说明。
  在工具改革运动中,畲族地区也出现了创作者。如南岗村钟永金(木匠),今年就创造有木质切薯机、划行器、播种机等。改良农具的运动正在畲族地区篷勃地发展着。
  (3)生产技术的提高:
  ①犁耙施肥:解放前畲族地区20—30%的牛耕梯田中,除少数旱田外,全都是一犁一耙一锄草,基肥以外一追肥的。解放后提倡了精耕细作,普遍进行了二犁三耙二耘草二追肥的改革。三月尾立夏前四五天,第一次犁田,立夏时头次耙;四月尾芒种前,比头次耙迟十数天、二次犁田;五月初芒种时,二次耙田,同时播田,其他工序与单季稻相同。
  ②水稻密植:解放前单季稻“行行尺二阔,株株十八条”,广种稀植薄收,解放后从互助组时起,便试行“三八”制密植,即株行距都是8寸,每株8本(条)。56年至现在,连作稻推广了“双株密植”,即每隔4寸插两株。两株之间隔1寸。行与行之间仍保持4寸距离。58年连作稻有的株行距只有1寸了。单季稻也比以前密植的多了,大部分都是6至8寸,如漈头全片945亩单季稻中6至8寸密植的就有941亩、占单季总面积99.5%,其中密植度达1800株的就有191.25亩,占总数的20.23%。
  水稻越密植,需要种籽也越多。故解放后的单位面积种籽数量也比解放前有所增加,前单季稻,漈头每亩下种5至6斤,南岗最多的下7斤种。现在连作每亩平均下种18斤,简作每亩平均14斤,单季稻每亩平均下种亦在8斤以上,单双季稻平均每亩13至14斤,等于解放前的三至四倍半。
  水稻下种还推广了合式秧田。六都漈头片1958年就推广了66.18亩合式秧田,13.70亩半合式秧田。
  由于以上情况,所以每亩水稻的施工量亦比解放前增加了60%的工量。解放前每亩水稻劳动量需32工天,比前增多12工。地瓜的花工亦比解放前多,解放前每亩地瓜园只能插2000株左右,而解放后推行“双畦密植”后,每亩可插3500至4000株之间,因此解放后(指密植后)每亩地瓜园需29工,比解放前增加7工。
  ③选种:解放前畲族农民选种习惯只是片选和注水选,有时田青黄不接时连谷种都吃进去,到春耕浸种时,只好去借一般的谷做种,因此,不一定年年都有选种。解放后畲族农民也接受了片选、穗选和黄土选种的经验,这种经验现已在畲族地区普遍推广,据七都漈头1958年4月24日的报表统计,单连作稻6087斤样中,进行黄土选种就有4796斤,占总数70.5%。
  ④改制:解放前宁德县畲族农民一面因山区气候条件差,土地贫瘠;另一面因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封建剥削,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靠天吃饭”的迷信思想束缚着农民,使他无法进行技术改革,因而自开基以来,都是种植单季水稻,即使有些厝边田或小平洋的水田,种植双季稻的也很少。解放后,尤其在参加农业互助合作生产的过程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逐步推行单改双的技术改革。
  如南岗片在1954年互助组里便进行了48亩的改制工作,获得了增产。1957年在南岗全片就改制304亩(其中连作19亩),占水田总面积22.68%;1958年改制884亩(其中连作59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5.97%,故1958年单双季稻平均全年亩产560斤,得到了丰收。
  南山和漈头亦都同样地逐年进行了改制而获得增产丰收。
  (4)劳动组织的改善:
  ①农业合作化:宁德县畲族人民和附近汉区一样,在土改得到土地后,为了提高生产力,互助合作进行集体大生产便成为畲族人民的迫切要求。
  1952年开始组织互助组,当时的互助组是季节性的临时互助组,带有变工形式,至1953起,为适应进一步地发展生产,互助组形式逐步由季节性临时互助组转变成为常年性的长期互助组。是时七都漈头有27个互助组,参加农户190多户。占总农户66%;八都南岗片有17个互助组,参加农户170多户,占总农户约65%以上。仅南岗村就有75户参加了互助组,占总农户92户的81.5%。
  1955年底开始组织初级性,在这个农业初级化运动中,畲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了运动,参加了初级社。如七都漈头片是时就成立了9个初级社,参加农户203户、占总农户的68.3%。1957年在畲族地区虽然亦因一些动摇的新上中农与富裕中农,曾闹退了社,但大部分贫雇农却仍然拥护合作化,而坚定不移,没有退社。直到1957年底高级合作化高潮到来之际,全县9个少数民族乡就办起了32个高级社,7个初级社,参加农业社农户1356户、占总农户的59.3%。虽然合作化高潮在畲族地区发展的还慢些,亦不够平衡,但亦取得不了少成绩。当时八都镇南岗片就有244户参加了高级社,占总户93.5%,成立了4个高级社。1958年9月15日全片261户全部参加了八都镇光辉人民公社,成为公社的一个大队。
  ②劳动力和劳动强度:宁德县畲族男女皆勤劳肯干,故男女全半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很大,一般都在50%以上。如飞鸾南山片1103个畲族人口中,男女全半劳动力就有541人,占总人口的49.03%强,七都漈头片286户、1078个畲族人口中,男女全半劳动力561人,占总人口52.04%;八都南岗片261户、961个人中,男女全半劳动力504人,占总数52.59%。
  劳动强度亦比解放前加强了。
  解放前全半劳力每日只能做工8至9小时,一年平均只能出工200左右天(其中农业劳动日只有190天,30天是副业劳动日),解放后每日出勤在10至11小时之间,每年可出勤240至260天。解放前是农闲的一、八、十一、十二等四个月时间,解放后都有了活干。如一月便开始锄田、挖稻根、积肥,八月修水利,十一月和十二月也积肥、修水利等。因为劳动日比解放前大大增加。
  1957年冬至1958年大跃进中,畲族男女全劳力的劳动日每月都达到28至30日,钢铁生产中,夜晚加班还不算,每天都做工11至12小时。解放初至工农业大跃进以前,畲族男女的劳动分工和以前一样,但在大跃进以后,男女的劳动分工就更细致了。工农业生产在畲族农村里的普遍开花,集体食堂的兴办,各副业专业队的建立等等都要求劳动力有更合理的分工合作,才能保证各项工农生产全面跃进。下列七都漈头片大跃进中劳动力分工情况表,以资说明:
  2.生产关系的变化:
  (1)阶级结构的变化:
  此表说明宁德畲族人民在土改后分得土地,生产提高了,生活也随即提高,因此阶级结构稍有变化,但仍以贫农和新下中农占多数。如表,南岗贫农112户,占总农户52.33%强;新上下合计82户,占总农户37.85%强;老上老下(富裕中农)只有20户,仅占总户9.82%。
  飞鸾乡南山片据103户的调查统计,有贫农47户,占总户45.63%;有新上24户,占总户数23.30%;有新下21户,占20.40%;有老下10户仅占10.67%。地主阶级消灭了,富农阶层很少。
  解放前这些畲族地区,有地主与富农阶级存在的地方,他们不但在地租上剥削畲族农民,同时还对畲族农民进行雇佣剥削,富裕中农虽占不多,但他们同样地对畲族农民进行雇佣剥削。解放后通过各项民主改革运动中,地主阶级消灭了,彻底地打垮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基础。有富农和富裕中农存在的地区,他们在同畲族贫苦农民集体生产中,也消灭了雇佣剥削关系,真正以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态度和贫雇农民共同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资料占有情况的变化:
  宁德县畲族大部分于1951年底至1952年初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各地都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但因各畲族地区土地数量不等,故按人口平均也就不同。如七都漈头按人口平均每人可分到1.67亩的耕地;而八都南岗每人却只能分到八分五厘的耕地。
  但因解放前畲族地区阶级分化不厉害,而以贫雇农阶层占大多数,因此在土改时贫雇农阶层所占有土地也就多数。如八都南片除27户中农占水田181.71亩,农地75.30亩,合计265.01亩外,其他187户贫雇农就占有1751亩耕地,占总耕地面2016亩的86.85%。
  漈头全片有折价入社的耕牛17头,南岗片13头,其大部分也都是贫雇农解放后所占有的生产资料,此外的主要农具如犁耙等也就更多了。
  3.副业和手工业:
  (1)手工业的种类和经营情况:宁德县畲族的手工业有打铁、木工、竹器、水泥、裁缝、苧麻纺织等。
  解放前这些手工业没有独立性的专业生产,手工业者都是亦工亦农的个体生产者,并且是以农为本,以工为副。所以都是利用农闲时营业手工业。每到农历正二月和七八月以及十一月、十二月,便把农活交给妇女,一个人或者三两个人一起做工,往往是到本村、外村,也有到附近汉村的,去给人家做活,因此这些手工业者主要是进行雇佣劳动,原料都是雇主自备,出工赚工资,没有产品销售,解放后这些手工业者的经营情况大有变化。
  (2)各行业的产品种类和劳动收获:
  解放前,畲族手工业者因经济力量薄弱,没有什么生产投资,都是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因之品种不多,收入也很低。现将各行业分叙如下:
  ①木工:木工有细木和大木之分,细木即是做较精致的东西,如畲族妇女用的奁妆、衣柜、鞋柜、洗水桶、水桶、尿桶等,但做细木的人数较少,如南岗的8个木工中只有两个细木工。大木只做房屋、刨锯技术等粗活,做大木的人最多。解放前他们除在本村替别人盖房子之外,大部都在农闲时外出找主顾做工。每天除可吃主顾的两顿饭之外,工资无几。解放后,特别大跃进以来,很多地方办起了农具修配厂,这些木工便组成了专业队,为农业大跃进生产工具和修理改良工具。如南岗的修配厂便为铁厂制作了17架风箱,大大促进了土铁的生产。木工钟永金还创造和改制了许多新式农具,如木质切薯机、划行器、播种机等。
  ②铁工:主要是替别打农具,如锄头、田刀、耙、草耙及一些厨刀、柴刀等。只能打制,不能铸造。解放前所用农具约有一半是畲族自己制造的。铁匠吃主顾的伙食,每日得工资3角银元,每月约能收入10块银元。大跃进以来,一些铁工也都组织起来,集体生产了。如南岗有两个铁工也加入了农具修配厂,三个铁工加入了八都铁工厂,制造滚珠轴承。
  ③裁缝:每年从五六月开始做工,到年底为止,经营时间比其他手工业长,但也并不一定全月出工,主要看主顾多少而定。手工分夏衣和冬衣两种;夏衣是做纃布衫,从五月起至八月止。每套纃布衣须花工两天,除吃雇主伙食外,每套尚得工资9角至1元。冬衣是用汉族的厚洋布做成,常穿的每件花工需两天,工资1元左右,但结婚衣因需要绣花,须工三四天,每件工资便需3至9元。解放前,因无法添制新式缝衣工具,故生产效率很低。解放后只有南岗村的钟成旺,自己有1架缝纫机。
  此外还有竹工、土工、理发工等,但人数极少,经营情况和上面几种相同,解放后,现在都为高级社做工。
  这些手工业者已全部加入高级社,工具估价入社,工资收入归社所有。高级社根据其技术高低,给予按劳评工计酬。如南岗的木工,每日可得16个工分,折合人民币1元2角,一般的约得十三、四个工分。
  ④家庭手工业——畲族妇女的纃布纺织;苧麻种植:畲族人民的夏衣也是劳动时的套服,即一年四季的主要衣着,这样纃布纺织便成畲族人民自给自足的家庭的手工业。因此苧麻生产几乎家家有之。但种植面积分散,至今还是单家独户的生产,所以总面积并不多。每亩可收获两三斤麻,而种植少的只能收获10多两。栽种时间一般在三四月清明前后,每年收获3次,约每亩全年可收获净苧4斤。苧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留5到10年。
  纺织工具及其构造:纺线工具有刮苧刀,系由一个套母指的竹筒和铁打的半圆槽口苧刀组成,用于刮掉苧麻的绿表皮。全套是由1节穿有5对线孔的盛水竹筒和1架有纺轮的苧绳制的轻带及5根线轴的纺车组成了纺车,用以纺线。牵纃架,是由1对构造略同的能站立的木制架组成,亦用来纺线,但畲族妇女比较少用,线易细软,不耐空。缠线车,也是木和竹制的,用来将麻线绽缠成可以放在梭里用的纬线以及张经。织布工具有梭,木制用来穿纬,长约1尺,宽和厚均1寸半。经帘,竹制,一般有350到400个齿,用来张经线,织布机,全套都是用竹和杉木制成。用来织布。以上两类工具的制造都非常简陋,但很耐用,一般能用近百年之久。
  纺织工序:剥刮——割下苧麻杆,用手脱麻皮,将麻皮经水浸湿之后,用刮苧刀刮去麻的绿黄色表皮,晒干后即成白色苧麻纤维,谷称苧。扎线——用手将苧撕成丝,再捻成苧线,缠绕成绽,他们叫做“扎纃”。纺线——用纺车将扎成的苧绽纺成无股线,没有结合力,且有半毫米直径粗,不易断。这时操作需手脚并用,要踏转偏心轴轮,很费力。张经、穿梭、织布——这是纺织的最后一道工序,经数约350到400条,这决定布的宽度约在1尺八寸到2尺之间。操作时一手执梭,一手拔经帘,以扣紧纬线,一左右轮换交替,而脚相应地踏着吊经板下上吊放。
  这样织成的麻布的经汉区染成蓝色或黑色,制成衣服经久耐穿,1件衣服不替换,约可穿1年之久。
  纃布的生产与消费情况:畲族妇女大部分都会纺织纃布,到十六、七岁便学习纺线及织布了。织布多在正月和八、九农闲时进行,全年总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不会纺织的妇女便和会的换工,没有出卖和雇佣的形式。
  1丈布需花苧麻1斤花工11天半。若每天以9角计,加上染工5角,则每丈布把种植成本除外,所造的价值约10元8角。
  纃布生产全是自给自足的,一年四季纃布用量占所有穿用的三分之一,无剩余产品出售。解放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便较多到汉区买棉布作衣穿,不过在劳动时仍穿纃布。
  纺织历史:据说这是畲族祖传的家庭手工业,从工具之简陋来看已是有很久的历史了。但生产工具长期来并无变化和改进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又从工具的构造和工序来看,畲族的纺织技术与汉族大同小异,可见畲汉在纺织上是有影响的。
  ⑤副业——制茶和砍柴:
  宁德县畲族因多居山上,园边栽茶,山旁植树,因此茶叶生产和砍柴是畲族的主要副业。但又因各地的土壤和山势不同,在产量上也就各不相同了。如南山有茶园253.57亩,占全片经济收入比重不大,但在该片的乌岩村,就有茶园243.57亩,茶叶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40%多;如南岗,有茶园150多亩,57年产117担茶叶,占经济收入的比例也不大。
  这些地区茶树都是古树,按叶形可分三种茶叶,即大叶、中叶和小叶,大叶比中叶约长两倍且阔,小叶比中叶略小。在解放前这些茶树均为个体农民所有,分散经营,没有纯茶园,只是在地瓜园的沿边栽植。
  种植过程是这样的:
  茶籽成树须经5年,茶苗成树须3年。茶苗须注意施肥,第一年施肥两次(正月和五月),第二年施肥3次,并培土。第三年清明节前后便可收获头春茶。解放前茶农经济力弱,投资少,又因茶叶价值不高。每年只能收获3次,即清明茶,曰之头春;夏至茶,曰之二春;立秋茶,曰之三春。
  解放后,茶叶销路很大,茶农生产积极性也很大提高,58年他们也加入了高级社采用了新式的揉茶机、刹青机、双手茶剪、喷水壶等工具,成立了茶厂组织起茶叶专业队,产量也大为提高。每担干茶须青叶4担,每个妇女每天平均采6斤须67天。揉茶、刹青、焙茶3道工序,每担茶每人花工6日,合计每担茶叶总须花工77天,比解放前大为减少。在茶叶的品种上,目前也增了红茶片。
  宁德畲族地区林木种类很多,如松、杉、竹、棕、桐等。南岗全片即有林地536.72亩,漈头有245.36亩。毛竹、杉木以飞鸾南山为多,是输出的主要产品。松树只供火柴燃料。解放前,这些林木也是个人经营,今年也都全部折价入社,变为集体财产了。
  ⑥畜牧业:
  畜物业种类有牛、羊、猪、鸡、鸭、鹅、兔、蜜蜂等。这些在解放前畲族自己并不多,解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如南岗片计有牛13头,羊64头,猪283头,鸡、鸭、鹅750头,兔40头,蜜蜂6箱。每户平均1.3头猪,3只鸡。
  4.商业:宁德畲族没有自己的商业,粮食,茶叶,火柴等都要挑到汉区去出卖,然后再买来油盐日用品,来往有时很远,且不好走。同时也没有自己的专业商人,据调查漈头与南岗各有1个茶叶小贩,他们虽然进行着中间剥削,但也经常受到茶叶大商贩的敲诈、勒索。
  1958年5月五社合一时,较集中的畲族地区都办起了供销店,其作用是服务于农业生产,以代售日常百货,生活用品,收购山区土特产,如木柴、棕、植物纤维、卵和废铜铁等。受到畲民的欢迎,几个月来营业良好。
  南岗村的供销店由5月至8月的营业额为1411.69元;5月为223.12元;6月为302.17元;7月为426.15元;8月为460.25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畲族人民的购买力日益有所提高。
  我们调查过的南山片计有4个供销店,漈头和八都各有1个,这些供销店自成立起,经济情况都很好的,符合畲族群众的日益增长要求,节省了不少劳动力。
  5.生活状况:
  (1)解放前畲族的悲惨生活:
  解放前,宁德县畲族人民都居住在高山上,因山高水冷,土地贫瘠,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很低,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又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之下,横征暴敛,和封建地主的剥削,生活便更加困难。
  因此,在畲族人民中就广泛流传着“八无”和“六卖”的凄惨生活写照。“八无”:即无政治地位、无土地、无住房、无饭吃、无衣穿被盖、无老婆、无文化卫生、无牲畜。
  畲族人民在国民党的保甲制度法西斯统治下,和大汉族主义的歧视下,不但根本上得不到政治地位,而且饱受政治压迫和歧视。民国2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便在畲族地区实行反动的保甲制度,并在畲族中利用国民党党员与伪保长统治畲族人民,如南岗的人民在伪保长国民党员兰××的压迫下,曾被抓去当兵的就达18人,解放后除五六人回家外,其余12个人都死在外头。如钟阿加,全家3口,因缴壮丁费不得不卖掉一个11岁次子给宁德樟湾人做儿子,结果长子钟贡妹还被伪长兰雷波抓去当壮丁,死在外面。钟阿加因苦逝世,绝代无孙。诸如此类的惨况,在畲族人民是不胜枚举的。
  畲族人民在旧社会是被人歧视的。畲族妇女到汉区被人侮骂为“蛇姆”、“蛇骨”、“臭畲人”等。但因无权无势,便忍气吞声饱受侮辱。
  解放前畲族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肚,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景况,更是令人目不忍睹。仅据八都镇南岗村92户的调查:无粮过年的有33户,其他的粮食也只能吃到二、三月份,无被盖的有31户;所谓有被的也是破烂不堪;无鞋穿的有2981人;无房住的有21人;因生活难度而卖子的有13户,催工的21人,流浪做乞丐的有2人。因无文化卫生,在畲族人民中文盲很多,疾病流行死亡的人也是很多的。南岗的1944年,六七月之间瘟疫流行。全家得病,死亡6人,只余1个次子钟雷二,后当壮丁也在外面,以上是“八无”实例。
  “六卖”即卖孩、卖妻、卖壮丁、卖房子、卖土地青苗、卖劳力。据飞鸾南山片的调查,全片卖掉孩子71人,妻53人,壮丁52人,被抓的不算。卖房子42间(42)户,出卖土地青苗的56户,而出卖劳力为生的乃是普遍现象。因生活难度,卖妻卖子,疾病流行死亡等缘故而绝代的有34户。乃此等等在宁德畲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惨景。
  (2)解放后宁德畲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很到了翻身。几年来,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分到土地,生活集体化,收入增加了,生活状况较解放前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七都乡漈头片的畲族人民便总结出“八好”,说明解放后生活水平的提高。
  ①没有抓丁,拉夫,安居乐业;
  ②粮食统购统销物价稳定,粮食合理供应,没有缺粮户;
  ③土匪小偷没有了;
  ④国家帮助畲族生产生活很多。如57年银行贷款6574.99元,信用社贷款1634.80元,民族救济款2000多元(一次就拨下1300元)。若按高利贷剥削计算,银行信用社贷款计7009.79元,折谷1368.50担,年利按50%计算,一年就得还利息684.25担谷,折价4105.50元,而今利率低只579.90元,减少剥削352.60,从此消灭高利贷剥削;
  ⑤文化翻身,57年政府拨653元,建立一所民族初级小学。除猪姆石有一所民办初小外,漈头与高山都有公办小学,全片在学小学生103个;
  ⑥变饥寒交迫为丰衣足食。现在穿新衣盖新被,有回力鞋穿的人很多,衣服少的有四五件,多的有10数件;
  ⑦生活提高了。57年盖34座新屋,每两个人平均有一把手电;
  ⑧畲汉团结,干群团结,畲族人民真正做了国家的主人。畲汉关系比前有了显著的改善。
  解放前后生活上有显著变化的典型例子很多,如漈头兰依水就是一例,解放前9岁死母,11岁死父,成了孤儿。生活被迫,做乞丐到霍童东岗矮满家看牛2年,14岁时帮三斗笼舅家看牛1年,15岁时去八都长镜子林老怒(地主,现已镇压)看牛2年,做长工2年。51年土改时才回家。在给林老怒做长工的1年中,仅有的4担谷(工资),还被八都镇长余维梓给扣去父亲手欠下田租尾1担谷。替人做长工,不管寒霜冻,三餐吃罢就出工,每日出工12小时,冬天穿1件单衣,冬夜无被还得与别人合铺。
  解放后,1951年回家,土改分得2亩水田,已有0.70茶园,加上自己开荒1亩山园,每年可收360—400斤谷子,550多斤地瓜米,除统购3—4担外,粮食足够维持全年生活。51年添置一床棉被。53年因有了积累也结了婚,妻是高山人,57年冬便有1个儿子。
  51年参加互助组,56年参加初级社,57年便参加高级社。生活年年好起来。夫妻二人56年初级社病了40天,全年实得1860分(他自己做1600)分,每工分5—6角,除扣回农本,贷款外,年底还有余款过新年。
  几年来从白手起家,除添置1套需要的家具外,还添1套完整的生活用具,锄头2把,田刀1把,棕衣1件,柴刀1把,斧头1把,粪桶1把,软卷1张,茹䇤10张,茹篓4担,每年还都养1头猪。
  又如漈头雷兴妹,现年28岁,全家6口,解放前在封建地租、高利贷,国民党苛捐杂税的严重剥削下,粮食只吃5个月,7个月吃的是糠、菜、麸,冬天穿的是单衣,睡的是棕衣,火烤,过着糠菜半年粮,棕衣、火笼当棉被的牛马生活。解放后,土改全家分得12亩土地,每年收成除交公粮统购1050斤谷子外,借开山荒,砍柴,做些零工亦能维持全年全家的饱暖生活。
  56年参加初级社,与弟两人全年得3500分(每10分值3.8角)年终结算后,还有19元的余款。
  (三)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1.学校教育的发展:解放后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也大力支持。52年宁德县共成立民族小学5所,学生177人,到57年又办小学16所,其中民办8所,共有学生414人,占全县畲族学龄儿童的25.6%。在57年省曾拨少数民族教育费4000元给宁德,新建校舍1所,修建5所。到58年又成立小学8所,学生达891人,占全县畲族学龄儿童的55.13%。现在共计畲族小学24所。几年来计初小毕业生42人,升高小的13人,升初中的有3人。在教学中多是用汉语普通话和宁德方言交叉进行,也有对较小学生用畲族语的。教员多是汉族,学生成份绝大多数为贫雇农子弟。
  现以南山片为例,1956年在南山村成立了1所民办小学,没有教室更没有教具,到了1957年,政府拨款1600元。建起了1座3个房间的新校舍,现有学生50人,并且建立了少先队的组织,有队员36人。按全片的统计来看,南山有学龄儿童133人,入学儿童85人,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的56.6%。在漈头片,52年就办起了公立小学,当时学生只有28人,现在已有学生63人,分漈头、高山两村上课。另在猪姆石又有1民办小学。现据统学龄儿童也有135人,入学儿童87人,占学龄儿童的64%,并且也于56年建立了少先队,现有队员28人。计每年政府要付漈头小学的教育费(包括教员薪金)为1043元。学生们一般都能讲普遍话,同时有些教员又能讲畲语,这对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再者,据我们调查过的3个地方,各小学都搞勤工俭学,参加劳动,其中尤以南岗民办小学做得好,教师带领学生去采茶籽,在秋收突击运动中,小学生们也有组织地去割稻,这是很好的。
  现将南山、漈头、南岗各片的小学教育情况列表于后:
  2.扫盲运动和文化普及:解放后畲族人民在党的关怀下,也开展了扫盲运动,解放前畲族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识字的人极少。以漈头为例,解放前全漈头能识六、七百字的人也不过5个。也有些孩子曾和私塾先生读过书。不过为数极少,像南岗全村不过4个人,同时因缴不起学费也念不了许久。所以过去畲族因不识字是很痛苦的,更因此常受汉族奸商地主的欺骗。解放后政府在设学校之外,还帮助成年人学习,开展扫盲运动,群众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十分积极,历年来经过扫盲培养出不少干部,而其中尤以58年的文化大革命成绩最显著。在8月份提出来苦战多少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畲族人民便积极地行动起来。例如,漈头片,其中14到40岁的文盲共406人,全部参加扫盲,经过12天的苦战,扫盲毕业的达372人,占总人数的81%以上,毕业标准是读会1500个单字。人们非常热情,尤其妇女,把书随时带在身边,田里读,路上读,早上不梳头读。每天要记会120个单字,在12天之后,实现了无盲乡。在南岗当时成立了革文化命委员会,在它的领导下,全乡14岁到40岁的378个文盲,除民工外出以外,全部参加学习,完成人数也占全体文盲的80%以上,经过18天苦战,实现了无盲乡。
  在实现了无盲乡以后,又普遍成立了红专学校和技术学校。在漈头,每个生产队都有1个技术学校。在南岗有35个干部在红专学校里学习文化和政治时事。在技术学校里,是一般社员经过扫盲毕业的都可以学习文化、政治和生产技术。参加学习的有249人。畲族群众不但学得了文化知识和政治理论,而且还逐渐学习了新的生产技术,成为有文化、有理论、有技术的又红又专的新农民,一般担政治课的都是党支书记。
  现在把乡片的扫盲情况列简表于后:
  3.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解放后在县里以及各乡镇都建立了妇幼保健站、接生站、卫生站,并对少数民族进行免费医疗,还组织巡回医疗队上山为少数民族治病。53年在飞鸾区建立了少数民族妇幼保健站,在漈头建立了少数民族接生站,并先后两次派出医疗队,共诊治1895人次,减免药费800余万元。58年免费医疗,到8月底为止共达359元,门诊357次,其中住院医疗6人,用费112元。又对梅毒进行普遍检查、治疗,据57年统计,医好达1833人,药费1091元。
  并普遍培养畲族自己的接生员、兽医,在各片抽调人员去县里或是镇上集中学习,例如:南山的雷素梅,漈头的雷光旺等人是去县里学习过的兽医,现在也可以医猪疫、打猪针。另外在漈头、南岗等地都有经过训练学习的接生员,她们在新法接生中,提高儿童成活率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略)此外,每年都有巡迴医疗队上山,为畲族群众打防疫针,同时在南岗每年八都镇的巡回医疗中医担要到山上来两三次,为畲族治病。总之解放以后,畲族人民生病再不求于神佛,而是请医生看病,政府也给了一切便利的条件,因之解放几年来死亡率大减,人口数目激增。据南岗了解,解放前每年约死几十人,而仅以1944年为例,因患瘟疫,仅在1个月中便死去24人。而58年1年到11月为止,仅死1人,漈头片在解放前平均每年也要死几十人,而解放后平均才死二、三十人。
  在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运动中,畲族人民也和汉族一样发挥了足够的干劲。例如:南岗片,在58年的卫生运动中就拆厕所,洗房屋,打扫天井和村路,计从6月27日到7月3日为止,即清沟8条,清渠12条。在除四害运动中也全体动员,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带领学生打麻雀、捉老鼠,像南山只小学生捉麻雀就达24只。南岗从除四害开始到58年5月1日止,即捉老鼠445只,麻雀74只,并且动员人马打苍蝇、蚊子。不过因没有常[长]期坚持下来,所以没有进到四无乡。另像漈头,因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群众中还有不敢杀生的迷信思想,所以做得不够彻底。现在在南山、漈头、南岗各片,都普遍实行了牛有栏,猪有圈的卫生制度。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一些疾病便不常见,例如:解放前在畲族流行的疥疮和大肚鼓,现已基本消灭。卫生情况的好转,自然地给群众健康带来莫大好处。
  (四)解放后精神面貌的变化:
  解放后随着经济、政治的翻身,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有新的改变。
  首先表现在民歌上,民歌是畲族人民最普遍的文娱方式,所以在这方面有了集中的代表。过去在民歌内容上只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情歌等。同时在这里面也暴露了过去的痛苦生活,悲哀的诉说;而解放后就产生了新的内容,这说是对解放后幸福生活的歌颂。它的内容很丰富,有歌颂共产党毛主席的,有庆翻身的,有歌颂劳动的,有喜丰收的,并且自从大跃进以来更创造出很多反映向社会主义飞跃的事迹,群众的干劲,胜利的信心等等。这些新民歌多是畲族人民自己编的,也有著名歌手们编的,其中像新楼的雷其资就编有很多,并有不少在《宁德日报》上发表过的。又像漈头的钟银蓝,新楼的雷长坤,南岗的钟成光等人。并且这些歌也被抄成歌本流传,为群众们所喜闻乐唱,有时我们请他们给唱两首歌听,他们便唱解放后的新歌。下面我抄录两首看看:
  争先赛跑看谁红
  东风压倒了西风,农业生产打冲锋;
  钢铁高炉遍乡社,工厂马达响轰轰;
  今年实现机械化,明年宁德铁路通;
  工农并举大跃进,争先赛跑看谁红。
  这是宁德县雷心昌同志编的。
  准备做好夏收
  总路线灯全国红,照耀早稻蒲洋黄;
  谷子粒粒似黄金,社员夏收好决心;
  人人称赞早稻好,夏收工具准备清;
  准备日夜来接收,来个一粒不落空;
  装进仓库包存好,社员口粮无困难;
  支援国家的工业化。
  这是宁德新楼的畲族雷其资同志编的。
  像这样的新歌真是举不胜举,像食堂十好处,夫妻月下对唱毛主席爱人民,解放歌,大跃进等等多得很。
  在废除旧风俗习惯上,破除迷信上,畲族人民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改变了过去的落后状态。在风俗习惯上,几乎凡是不利于生产的都去掉了。在婚嫁上开始宣传新婚姻法以后,便有了自由婚姻的萌芽。例如:漈头茶厂的厂长曾经人介绍和一福安妇女结识,经自由恋爱而结婚;另在南岗等地,也是父母要征求子女的同意才能办喜事。另在婚姻上过重财礼早已不见,漈头雷高喜57年结婚,据了解只做了1件新衣,再请客人吃1桌酒之外,便没有花钱了。在结婚时过于繁复的仪式也已废除或是简化了。我们在南岗时曾有四五家结婚的,新娘多不用轿抬,而且举行拜堂的只有两家,而这种拜堂也比过去简单多了。
  在丧葬时,也没有过去那一套迷信的超度等等,只是人死后便收殓埋葬而已。
  在禁忌方面更是百无所忌,过去那些不准做污秽事,不准挑粪的日子早已被热火朝天的积肥运动所淹没;不准下田拿锄头的日子也为生产大跃进的干劲所冲跑。对于这些,现在谈起来,人们只是笑一笑说“那是解放前事情,现在谁还理这一套”!
  在祖先祭拜方面也已不像过去那么神圣了,除一些老人外,一般人对祖杖、祖图、族谱等并非十分珍贵。像在漈头已无祖杖,据了解是做柴烧了。在南山、漈头有些忠勇王的神主牌位已盖满灰尘无人看管。逢节日也不再张挂祖图,同时很少祭祖的事情。
  另外对神佛的信仰上更是完全破除了迷信。现在已无人点香念佛。并且有过去的小庙已经充做仓库或是无人看管。人们对菩萨及其他神佛早就没了印象。得病也再不求神驱鬼,而是请医生看病。在除四害运动中,除个别老人仍不敢杀生之外,一般群众都积极行动,消除四害。
  祠堂和族长再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级社,是党支书,群众一般都爱社,爱党的领导。像漈头的雷氏祠堂现在已经改作了茶厂。家庭虽然仍旧存在,可是自从58年下半年的食堂化以来,生活也集体化了,在合作社里人们一起劳动,财产集体所有,逐渐消除了私有制的观念,群众尤其是经过大鸣大放充分认识到合作化好处。在高级社里一孤独户都得到了照顾,再也用不着过嗣儿子了。如今成立了人民公社,经过宣传,人们都说,这以后就好过了,孩子可以念书,有用自己操心,不但吃饭不要钱穿衣也不要钱,只要好好干活,不愁挨饿受冻”。
  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一般都订有报纸,像《宁德报》、《闽东日报》、《福建日报》等多份,还订有《民族画报》、《民族团结》、《红旗》、《红与专》等刊物,而像南岗,最近还订了《人民日报》。在宁德原有的9个民族乡里,在58年上半年就有6个地方有了电话,例如:其中的南山,而像漈头在10月份也装上了电话。逢有电话便一般有广播筒。这无疑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政治学习等方面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县里共办了4个文化站,其中有一个建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八都猴〓,政府开支1000多元经费,站长也由少数民族担任。此外还办俱乐部,像我们调查过的南岗,就在58年成立了俱乐部,由高级社拨款,买有胡琴3把,笛子1个,乒乓球1付,并有篮球1个,修有1个篮球场。据县文化馆的计划,以后准备乡乡办俱乐部,这对活跃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将有很大贡献。在各民族乡都有邮递员来往,多者每天1次,少者两天必来。
  解放以来,在少数民族中电影的举办有很大发展,54年中央派来少数民族电影队,上山为少数民族演出。最近宁德县计有两个电影队,少数民族地区平均每年可放映两次。像南岗人就曾看过两三次电影,其中57年那次是县民政科蓝信才同去北京参观后亲自带来的影片《刘胡兰》。每年春节有民间剧团上山为少数民族作慰问演出,畲族人民无比欢迎,他们敲锣打鼓,杀猪放炮,呼喊着“毛主席送戏来了”去欢迎剧团,他们感激地唱出“千年没见锣鼓响,万年没见戏上台”而今戏台就搭在自己门前,真是想不到梦不到的事情。58年在不误生产的前提下,县里开了少数民族春节联欢会,给群众很大鼓舞。另外像漈头的钟银蓝,新楼的雷长坤都曾到福州演唱过,甚得好评的年青新歌手。
  (五)民族关系:
  解放前畲族虽受着大汉族主义的压迫,但是和汉族的劳动人民都一向有着友好往来。不论在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和深刻的影响。我们调查过的南山、漈头、南岗,这类事例多得很。在婚姻关系上畲汉两族早就有联系,最突出的便是南岗片的丹斗村,那里所有的男子都是娶汉族妇女为妻。在经济上是互相支援的,像南岗片树林较少,唯有汉村韩厝林最多,那么南岗畲族的木柴便都到韩厝林去砍伐。在生产技术上,畲汉的生产工具都是一样的,几无法判断是谁向谁学来的。在房屋建筑上,据了解畲族是直接从汉族人那里学得的,所以现在畲族住房,和附近汉区完全一样。在文化上的互相影响,曾在文化交流里谈到过,无论是民歌内容,鼓吹曲调,审美观点,语言各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来都是延用汉字,这足以说明畲汉在文化上的密切关系。而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建立起来,民族团结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解放前宁德的畲族曾和汉族一起参加过革命斗争,解放后又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一起前进。
  解放后新的民族关系体现在下面许多方面的事情上。首先是出现了真正的民族平等,畲汉两族在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基础,建立了同志关系,“畲姆”、“畲婆”辱称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同志”,也有称畲族妇女为“劳动姐”的,畲族对这些称呼都非常高兴,并且也称汉族为同志。若有汉族干部到畲族去作客,他们便是非常热情的欢迎,十分亲切。同时在57年建立民族乡,这具体体现了畲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实现了民族自治。另外在县人民代表中有10个代表是少数民族,在县,区的干部中也很多畲族,像这种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畲族自己“做官”的事,畲族人民非常感激共产党的领导。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曾在政治部分有所谈到。
  汉族对畲族在解放后,又进行了兄弟般的援助。这表现在培养干部方面,帮助提高文化方面,传授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方面。畲族干部的培养是非常全面的,帮助他们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政治理论,从兽医、接生员,到生产队长、社长、党支书、乡县级的领导干部,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政治部分也曾谈到过。南岗、漈头的社长都曾到福安去学习过,其中在乡、县里有很多脱产干部过去一字不识。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已负担了一定的领导工作。像民政科雷心昌同志曾53年去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过政治理论,回来专搞民族工作。另像在提高文化方面,一般小学教师都是汉族,他们都全心全意的努力做好教育畲族儿童的工作,毫不诉苦叫冤。也有扫盲时教员是汉族的,这些教员都多会讲畲语,像南山的陈腾理同志,漈头的彭其辉同志等等,他们在帮助畲族人民提高文化水平,进行文化革命的事业中,都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的传授上,汉族也是积极地给予兄弟般帮助,例如在精耕细作,推广新式农具,推选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却很快地传到畲族地区,并且在畲区也马上开展了提高技术增加生产的运动。尤其在大跃进以来,密植、施肥、选种、兴修水利等运动,畲族都和汉族人民一起开展。汉族不但帮助畲放兄弟一起斗倒了地主,分得了田地,而且在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伸出了兄弟的支援之手。
  而畲汉两族一些细小具体的互助实例,就更举不胜举了,尤其在畲村和汉族相毗邻的地方,或在一个高级社里,一个民族乡里。以南岗为例,畲族和汉村韩厝林在一个片里,在各项生产工作中总是相互支援的,例如五七南岗去金垂围破塘坑为田,韩厝林便调民兵去援助3天,合计3100多个工;又4月种早稻时,韩厝林缺少稻秧,畲村后岗山和南南都争先援助,结果后岗南山支援了20多斤稻种的好稻秧,使之没有耽误生产。十月份收割稻子,南岗又派15个支援韩厝林,合计20多个工,韩厝林和丹修牛兴水利,韩厝林也派去很多人支援。总是不论是划民族乡或是并乡前后,汉村韩林厝和南岗所有的畲族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产上更是发挥了协作精神。另像际头片,在今年割稻时七都也派人来支援,而且凉头的铁厂和七都的铁厂是合在一起的,在洗铁砂、烧木炭、炼铁畲汉民族都是一起干。
  现在畲族和汉族一起成立了人民公社,同在一个人民公社里。南山加入飞峦人民公社;际头加入七都人民公社;南岗加入八都光辉人民公社,这样一来畲汉劳动人民更是同在一个公社之家里。共产主义的大协作把畲族和汉族人民更团结得密不可分,他们将一起在党的领导下,驾着人民公社的火箭飞向共产主义。
  五、大跃进中的宁德畲族
  宁德县畲族人民虽是地处高山,条件较差,但是解放后几年来,畲族人民在党领导下,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大跃进以来,畲族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实现未来美满、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他们干劲冲天地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也在大跃进。
  (一)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957年5月党提出全民整风运动后,在农村中开展社会教育。宁德县畲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斗争。很多畲族地区,都开展了以统购统销政策,农业合作化为中心的大放、大鸣、大辩论的全民整风运动。在大放大鸣大辩论中,对于在农村工作中所掀起的一股歪风,闹退社,说合作化不好,想单干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思想进行了严厉的的批判,开展了两条道路的斗争。
  在辩论过程中,有些畲族看不到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就说合作化不好,如南岗片畲族雷陈乐说:“去年入社后做了3200多工分,至秋收时才分到二人口粮320斤,过去自己单干时,全年食用不算,至秋收时还留粮700—800斤。这就是单干好处,入社不利”。他这种思想受到畲族人民一致的批判,很多畲族通过回忆对比时说:“如果没有共产党领导,进行土改分田地,又实行农业合作化,我们还是继续单干下去,生活是不能得到改善的”。大家还一致指出: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唯一的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有人说统购统销政策虽好,但是购得太彻底,口粮留太少不够吃,要求多留口粮,如南岗钟石兴就是就样说的。经过大辩论,大家都说统购统销是好的,驳斥了一些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错误认识。如南岗畲族钟石仁说:“有人认为粮食统购统销不好,我认为是好。过去粮食一日十几种价,秋收后挑去街上卖,奸商大杀价,而现在粮食价格稳定了。凭你白天、晚上挑去,粮价都一样,难道这对我们农民还不好吗”?雷陈×、雷大妹也说:“统购统销是好的。解放前种地主的田地,收冬送租,地主还说谷子没晒干,不收。碰到灾荒时,粮食收成有些难,有钱也买不到米。现在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有粮食买很便宜,如果国家不实行统购统销,我们农民有钱也买不到米了”。钟细×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对地主富农不利,过去他们把粮食拿去放高利贷,糯米做糍具吃,现在他们受到限制,没有那样自由但对我们贫苦农民说来是有利的。过去一年到头所收到的粮食向地主交租,自己没粮吃,现在除了公粮和统购外,粒粒都是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去,遇到歉收时,政府还有供应,买到的都是好米。
  漈头片畲族对党在农村中的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也说:“如果没有统购统销,人民群众又会吃回头亏,过去一样过坏日子”。有的畲族说:“如今年没有实行统购统销,兰立腾这户就要饿死”。兰文见说:“就是没有饿死,生产也没法搞下去”。
  所以通过这次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后,畲族人民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认识和阶级觉悟大大提高,大家一致认识党在农村中所实行的政策是正确的,应该坚决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工农业大跃进
  宁德县畲族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后,政治觉悟提高,为实现工农业大跃进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实行政治挂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畲族人民干劲很大,发挥了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给农村大跃进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为农村大跃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以上有利条件下,宁德县畲族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挥了冲天干劲,在农村全面大跃进中,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这样他们将很快地改变了以前与汉族之间存在着的实际上不平等,与各族人民一道迈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1)农业跃进:
  兴修水利,57年冬季当党号召千军万马修水利,宁德县畲族人民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开展兴修水利运动,漈头片畲族大跃进以来计修漈头,漈湾等87条,受益面积185亩,又如外洋漈新修后,增灌100亩,改善50亩,南山片畲族也注意水利灌溉工作,积极投入兴修水利工作,计新修水利112处,山塘1处,可灌溉485亩,改善1262亩,计1745亩。
  位在高山上的南岗片畲族,水源还充足,但他们也不放松水利的兴修工作,仅57年即修建大型水利5处,小型27处灌溉面积900多亩,其中单南岗社修建小型水坝7条,受益旱田65.30亩,中型水3条,受益面积56亩。
  由于群众性的兴修水利,使得过去历年来受到旱灾威胁的都已消灭了。如漈头片已基本上消灭了旱灾,把过去受旱的192亩地基本上解除了旱灾的威胁。
  积肥:1958年上半年,当省委号召“苦战十昼夜,积肥一百亿担”时,宁德畲族人民也积极响应了省委的号召,多方想办法寻找肥源,投入积肥运动。南山片畲族在七昼夜就积3,317,729担,超额完成200多万担,比以前7年所积肥总数还要多。
  南岗片畲族肥源较缺乏,但是他们并不被困难所阻,在积肥运动中,他们也较得轰轰烈烈,在58年4月份掀起积肥运动高潮,全片畲族边续加班12个夜晚,其他有3个70多岁以上的老妇女,参加苦战7昼夜,老妇女雷妹风,一天积肥100多担,曾得到县里的通报表扬,仅六七两个月统计就积肥12,864,557担。参加人数有440人,其中男282人,女127人,儿童31人。
  由于群众积极找肥源,增积肥料的结果,使得施肥量不断增加,如漈头片7昼夜就积肥料3,189,864担,使得每亩施肥量由过去一遍20担,增至三遍60担。这样肥料施足,加上耕作技术的改进,为今年水稻、地瓜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搞试验田和卫星田,宁德县畲族人民在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的共产主义精神,在各片工作组、乡干部,党支部和积极分子带头下,大搞试验田卫星田。漈头片畲族群众共搞20多亩试验田和卫星田,干部搞10亩,妇女搞1亩,指标都要求达到17500斤。南岗片畲族在工作组,党支部带头下也大搞卫星田,工作组水稻指标3万斤,地瓜3万斤,乡干部指标各1万斤,在他们的带头下,青年妇女,民兵也都搞试验田纷纷订出指标,现列表于下:
  今年初当宁德县委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搞试验田”的号召下,广大畲族青年积极分子纷纷的响应县委的号召。如漳湾上塘村畲族青年钟石财,他响应县委号召,大胆组织43个共青团员,青年搞青年试验田,成立三个水稻试验小队,一个青年队种1.06亩土地,收入了1230斤谷子,钟石财亲自领导一个青年队种了1.06亩试验田,收到1527斤,成为全乡最大颗卫星。由于他的这种创造精神,受到全乡社员们和青年人的赞扬,在群众流传着这样的一首诗:
  春风吹到苗(畲)家园,文化技术两齐全,
  石财创造水稻王,真是模范好团员,
  一颗卫星亮晶晶,石财越干越有劲。
  于是他积极领导青年搞晚稻试验田36亩。分别创造亩产5万斤,8万斤,10万斤的丰产田。他为了实现粮食丰产,多方钻研农业技术,不断地从试验中得经验,再通过实践,最近,他配合扫盲训练班,成立了一所农业大学,开设政法、技术、文化三科,他自己担任校长,组织乡里插秧能手,犁田能手……36个各种生产能手,分成二到三、四组进行分门别类研究试验田如何施肥,除此,农具改革,推广普通话等。这是畲族青年钟石财敢作敢为所创造的奇迹。
  钟石财在团组织教导下,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思想进步很快,并在大跃进工农业生产中有创造性表现,曾先后被评为县区扫盲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他积极领导团分支团员开展造林运动,受到上级表扬并荣获奖旗。他还被选为福建省第二次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代表。
  产量提高:宁德县畲族人民由于大力进行积肥和兴修水利运动,并加上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良,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彻底改变过去山区低产现象,如南山片畲族在大跃进中,大搞积肥,兴修水利,土壤改良等工作,因此产量比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由解放前的平均亩产120斤,58年早稻平均亩产提高到288斤。
  漈头片畲族51年单季稻每亩平均产量只160斤,计1957年每亩平均产量即达306斤(包括部份单季稻)。1958年单季稻每亩平均产量达到254斤,估计在晚稻收成后,全年每亩平均产量,能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800斤。
  合理使用劳动力:大跃进以来,为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统一领导,合理组织与使用劳动力,组织各种专业队,充分发挥劳力的特长,和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如南山片烧木炭专业队42人,漈头片烧木炭专业160人,都组织一些较有经验的人,专门上山从事烧木炭工作。烧木炭专业队组织,在这次大搞炼铁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钢铁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燃料。漈头片高山村烧木炭专业队,自今年五月以来,就烧了1000多担木炭。南山片除烧木炭专业外,还组织有洗铁砂专业队26人,土农药、土化肥19人,炼铁18人,副业48人。在男女劳动中比较强的,积极热情,有足够干劲的还组织了一个突击队,在各种生产运动中发挥了积极带动的作用,推动了中心工作,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此外,如漈头片还组织有砍柴、洗铁砂和茶叶等专业队。
  由于各种专业队,突击队的组织,劳动力得到合理的调配,生产积极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社队劳动力是有组织有领导的,男女也有了分工分业。妇女只作适合于妇女的工作,如拔秧,采茶,割毛草、地瓜草、割稻,种菜,喂猪等。男的社员负责较重的工业生产或农事,如炼钢铁,犁耙田,插秧等,老人小孩体力较差的只参加一些较微劳动,如喂猪,放牛,放羊等。
  (2)畲族办工业:
  住在山区的宁德县畲族过去是没有工业的,但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畲族人民也发挥了敢作敢为的共产主义风格,掀起了办工厂的热潮,大搞地方工业,投入钢铁生产,如新楼片畲大跃进以来兴办1个铁厂,南山片畲族建立1个土高炉,8个喇叭炉,在宁德县钢铁高产周中,一个喇叭炉,日产生铁800斤。雷东畲族建了3个铁炉,都投入生产。又如漈头畲族人民在全民办工厂热潮鼓舞下,参加七都乡办1个炼铁厂,投资1400多元,并抽调2名干部参加炼铁工作。他们也建立了5个喇叭炉,都投入生产,日产生铁540斤。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畲族人民干劲很大,特别是11月中旬,当县委提出:大战10天,提前完成全年钢铁生产任务时,南山片畲族干部提出如下的豪迈诗句:
  男女老少总动员,不分昼夜上战场,
  钢铁任务保证超,红旗插到南山洋。
  住在高山峻岭中的南岗片畲族也不甘落后,钢铁生产劲头也很大,大搞土铁生产已成为全片的一个突击中心任务,他们缺乏原料,没有铁砂和木炭,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抽出了1/3的劳力上山烧木炭。铁砂要从八都镇挑上来是有困难的。可是他们决心很大,以英雄气慨提出,铁砂挑得上,土铁挑得下的“豪语”。全片目前已建起17个喇叭炉,单南岗村就建了5个喇叭户,1炉1夜产生铁125斤,在干部带头下夜里加班,大搞土铁生产,质量很高,曾得到八都镇委书记的赞扬。
  在支援钢铁生产方面,畲族人民因地处高山,木柴较多。积极上山烧木炭,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大力支援平原汉区钢铁生产燃料,畲族聚居的南山、漈头等片都有烧木炭专业队的组织专门上山烧木炭,畲族人民烧木炭积极性很高,如新楼畲族村雷妹英、钟神英、兰熔英,三对新婚夫妇,头一个晚上结婚,第二天,就双双地上山烧木炭了。在大跃进支援钢铁生产的洪流中,他(她)们大胆地冲破了陈规旧例,第二天跟丈夫一起上山烧炭,老汉雷增养说:“毛主席真英明,几千年来的不好的老规矩都破除了”。
  在钢铁高产周中,为了更好的加强备料工作,飞鸾党委从飞鸾、碗窑二地抽出130多个劳力到南山片,和南山片畲族的30多个有烧炭技术的社员配合一起建窑烧炭,这畲汉人民在支援钢铁生产中的共产主义大协作。
  漈头片畲族在钢铁生产中,也给七都乡汉区的钢铁生产很大的支援,他们所烧的木炭除供自己的喇叭炉用外,还提供七都铁厂和七都乡各社、队的大量钢铁生产燃料,据不完全统计,有1000多担木炭。
  除大办工厂,大搞钢铁生产外,宁德县畲族人民在大跃进以来,还办了各式各样的工厂。工厂像雨后春笋一个个地起矗立起来。从此,畲族人民有了自己的工厂。大跃进以来漈头片畲族就兴办了肥料厂80个,茶叶加工厂2个。南山片畲族在全民办厂的号召下,他们也办起了自己的工厂,已办的有:农具厂1个,土化肥厂12个,肥料厂18个,土农药厂4个,炼铁厂1个。南岗片已办的工厂有:木器厂4个,铁器厂1个,茶叶加工厂4个,肥料加工厂60个,农药厂4个,竹器厂1个,织布厂1个,粮食加工厂1个,沼气厂1个。
  在办工厂过程中,青年们的干劲很大,漳湾上塘乡,畲族青年钟石财,在党团号召大搞工厂时,他发动了分支25个团员,青年苦战三昼夜,办全乡第一个化肥厂(命名共青团肥料厂),并创造海泥代壳灰,节约了很多金钱。
  通过办工厂后,畲族人民不但发展了本民族地区的工业,同时也为国家工业化贡献了力量。为使本族逐步走向机械化,电气化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三)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
  由于工农业大跃进,生产迅速发展,生活改善,大大地推动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1)技术革命:
  推广新式农具:技术革命首先表现在推广新式农具上。宁德县畲族人民在过去都是保持着老一套的生产方式,因此,生产工具也没有什么改良,都是应用一些简陋的生产工具。大跃进以来,宁德县畲族人民和平原汉区人民一样,对生产工具进行改良,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南岗片畲族有自己的木器厂,铁工厂等,又有本族的木工为新式农具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木工钟永金在大跃进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动脑筋找窍门和老木工一起钻研,自制改制有:木质直播机、划行器、切茹机等新式农具。他和老木工在今年制造插秧船18条,切茹机2架,打谷机7架,直播机1架,划行器4架。由于他的创造性劳动,并对推广新式农具有贡献,在今年8月份,还被选上北京参观农具改革展览会。南岗片畲族据不完全统计推广新式农具有:木制打谷机11架,木制插秧船43条,铁制中耕器2把,竹制喷粉器7架,木制播种机1架,木制划行器2架等。
  漈头片畲族在农具改革上也很注意,也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已采用的新式农具:中耕器12架,插秧船9条,喷雾器2架,直播机1架,杀青机3架,揉茶机4架等。
  农具厂、木器厂的建立,改良和试制各种新式农具,使新式农具得以大力推广,新农具的应用,大大地改进了过去老一套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耕作技术的改进,解放前宁德县畲族在耕作技术和耕作方法,都是保持老一套,没有什么革新,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耕作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革。
  加强田间管理,实行了水稻密植,南岗片畲族在今年所有水稻全部实行密植,密植度为每平方寸插8至12株。又如漈头片,畲族每个小队有8亩争取密植,由过去的12寸改为现在的7—8寸。地瓜改变过去种单株的习惯,58年改种三分一单株,2/3双株密植,每亩插地瓜苗2000株,比过去增加1倍。
  过去水田翻地一般是1犁1耙,现在加以改进,提高到犁2次耙3次,中耕锄草2次,施肥2—3次,在水利灌溉也加以注意,设有专人负责,进行合理排水。
  耕作技术的改革表现在选择优良品种,如解放后宁德畲族在水稻、地瓜都增加了新品种,水稻增加有南特号、福安早、胜利新,地瓜有新种、六月茹等。
  山区因大部分是梯田,故土地很贫瘠。在大生产运动中,为了提高产量,改变生产上的落后状态,宁德县畲族人民也注意土壤的改良工作,南山片畲族就改良土壤1172亩,亩下300多担土。
  改制:宁德县畲族聚居地区,由于地处高山,几乎大部分耕地面积都是属梯田,因此在解放前,全是种单季稻。今年农业生产跃进,要求耕作制度加以改变,因此,各地畲族响应党的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行全面改制。漈头片1958年连作间作实改水稻626亩,比1957年增加1倍。又如南山片畲族57年单改双只57亩,到58年单改双就增加155亩。
  56年开始试改,有些群众思想搞不通,怕降低产量、收入减少、因此改制很少,到今年通过全面改制以后,事实教育了群众,改制不但不影响收入,反而增加了收入,漈头片畲族1951年单季稻平均亩产只160斤,57年平均亩产即达306斤,(包括部分单季稻),58年单季稻平均亩产254斤,比计晚稻收成后,可能达到800斤,南岗片畲族改制后水稻也获得增产,平均亩产560斤,比解放前或解放初期增加了六、七倍以上。
  车子化:宁德县畲族大部分是居住在山区,山区的特点,一个是山高水冷,一个是交通不便,自1956年闽浙公路通车后,给畲族人民来往交通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在田间往来方面,由于高山阻隔,山路崎岖不平,给来往交通及运输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农工业大跃进后,提出乡乡车子化,畲族人民发挥冲天的干劲,用劳动的双手,开出车子化道路来,如南山片的畲族人民夜里加班,从丛密的山林中,开出车子化道路来。到58年9月底止,已修出6条道路,其中最长的达10华里左右,自已动手制造新车194架。不久实现车子化后,他们就能从肩挑的沉重负担解放出来,创造出山区前所未有的奇迹。
  (2)文化革命:
  随着工农业高潮,也给畲族人民带来文化革命的高潮。
  宁德县畲族通过大跃进扫除文盲,很多畲族青壮年已基本上摘掉文盲帽子。如新楼畲族片青壮年268人,特殊情况47人,实际221人,原识字18人,已扫盲的有160人,计178人,占青壮年人数的80%强。目前有些畲族已能认得1500字左右,最少的也能认得一、二百字。南山片畲族以前只有6个人识得字,现在也基本扫除文盲。在扫盲中,也涌现了一些扫盲积极分子,如漈头片青年团员雷高喜被评为县扫盲积极分子。在扫盲过程中也培养了一些民师,漈头片共16个。最近又办起文化技术学校16个班,已有7个班开始上课。也办了一所红专学校,社队等主要干部都参加了红专学校学习。目前很多畲族地区都订有各种报纸、杂志,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南岗片畲族就订有《福建日报》6份,《闽东日报》7份,《宁德日报》7份,11月又订有《人民日报》1份,还订有《民族画报》,《民族团结》,《红与专》,《红旗》等杂志。目前畲族地区虽还没有读报组的建立,但有不少畲族是喜欢读报的。在1957年民族乡成立时,就建立了俱乐部,买有二胡,笛子,乒乓球,篮球等娱乐用具。宁德县大部分畲族地区都安装有电话机和广播筒,无疑的对畲族人民的政治时事学习和文化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畲族聚居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都兴办有小学,如漈头片就办有民族初级小学1所。据1957年统计全县公办小学16所,学生891人。
  (四)向共产主义迈进
  随着农村工农业大跃进需要,要求更合理的组织起来,进一步发展生产。当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大办人民公社。这一振奋人心的号召,很快的传到了宁德畲族村,他们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响应了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纷纷写出决心书,要求加入人民公社。当他们认识人民公社“十大好处”后,更迫切地要求加入公社。
  畲族人民在解放前都是很穷苦的,解放后得到了翻身,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当人民公社成立时,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献给公社。如南山片畲族雷裕木把自己的山林(包括毛竹,杉,杂木)、2头水牛,房子、瓦片等共计1900多元,无偿地献给公社。畲族人民参加公社的热情很高。如南山片畲族在公社成立那天晚上,畲族男女老少手上拿着决心书,沿途敲锣打鼓来参加公社成立大会,情绪非常高涨。这说明了人民公社的创办是畲族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畲族人民所衷心的拥护的。
  漈头片畲族于1958年9月1日加入九都乡“九一人民公社”。公社成立后,漈头片畲族成立1个大队,3个中队,17个小队。加入人民公社后,畲族人民生产积极性更高,劲头更大,普遍上山烧木炭,支援钢铁生产。
  今年6月间以来,宁德县畲族人民也办起了公共食堂,如南山片畲族在3天中就办起16个食堂,(现合并为12个)。又如南岗片在今年8月份也办起15个食堂,参加户数为253户,951人,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了食堂。
  公共食堂办后,使一些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漈头片漈头村原来4个食堂,最近又并成1个,成为一个400多人的大食堂,把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投入工农业生产。
  加入人民公社后,劳动力更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统一安排与调配,合理使用,大大地提高劳动力的使用率。目前,宁德县畲族人民已基本上实现食堂普遍化,生产专业化,劳动协作化。通过人民公社道路,畲族人民将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迈步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远景规划:
  大跃进以来,宁德县畲族人民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准备继续苦干,争取更大的跃进,南岗片畲族制定5年远景规划,其规划内容如下:
  在粮食生产方面:59年总产量要达到1249800斤,每亩平均620斤,60年总产量达1481200斤,平均亩产735斤,61年达到1689500斤,平均亩产837斤,62年要达到1849200斤,平均亩产917斤,比57年增加2倍半。其中58年要达到982800斤,平均亩产488斤。
  在茶叶生产方面:到62年茶园面积,要从150亩增加到1000亩,产量要从70斤提高到120斤。
  在畜牧业方面:58年每户平均要有2头猪,全乡达到203头,62年全乡达到1040头。耕牛58年要达18头,62年要达50头。平均每25亩田有一头耕牛。山羊要从现有的105头增加到500头。
  在文化方面:58年上民校200人,毕业80人,59年300人,毕业150人,60年400人,毕业300人,61年上民校600人,毕业500人,62年基本扫除文盲。
  在林业方面:4年内绿化全乡。
  在除四害方面:5年内做到四无乡。
  (就目前大跃进的情况看,这个远景规划是可以提前超额完成的)。
  *原编者注:本报告材料只搜集到1959年11月份止,有些是9月份、10月份的材料,很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人民公社建立后的材料,还没有包括进去。
  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党群资料654]
  福鼎县双华片畲族调查报告
  (1959年1月15日)
  (一)民族名称、起源、人口分布:
  一、民族名称:(下略)
  二、人口与族源:
  双华片共有326户,畲族260户,占总户数79.7%,人口1238人,畲族1107人,占总人口80.1%。其中男532人,女575人。分布在华中、华双、华阳等13个自然村,以华阳、华双、华中3村最多,华阳有137户,580人;华双有129户,445人;华阳有77户,204人。他们靠辛勤的双手耕种田地养活自己,并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下略)
  畲族并不是土著的民族,根据访问材料所得,和现有材料证明,他们最早住广东凤凰山,所谓“广东人文之盛,尤我所自出之区也”(汝南郡兰氏宗谱)。从一世祖朝聘公率领族人入闽,住居罗源、连江起,畲族才转移流徙,过着巅簸生活,直到重入福建为止。住居罗源、连江不久又折向浙江,入居平阳县的蒲门、甘溪、岚下。其时,浙江造城,官府勒令畲民捐造城费1000多元,畲民以为自己是客人,加上生活未安定,没有献出这笔巨款,于是就从城里被赶到城外附近的山村野地。由于人口的不断繁衍,使原居的村落无法容纳下去,只好就食他乡,于是一部分畲民,就于明末崇祯年间迁居福建,来到了双华,另一部分于清时亦继踵而来。汝南郡兰氏宗谱云“余兰氏上祖由闽省而来蒲门、甘溪、岚下,继徙鼎邑二十都华羊,迄今十有六世矣”,又“生齿日繁,播迁靡定,或住罗唇,或屯奥头,或徙阮家山、苏木垟以及泰邑福安、霞浦等县”。另一序云“初兵革频仍,民靡有定,我三世祖德泰公偕昆季披荆走险,历尽艰辛至平邑蒲门、岚下、奠厥攸居。嗣后以生以育,子姓繁昌,或迁鼎邑华洋,罗唇或徙奥头阮家山以及泰邑福宁等处,难以枚举”。
  以上记载,除说明本乡的畲族是从浙江迁来之外,并指出他们巅波流徙的原因,就是“兵革频仍”生活不定。为了寻找安居之地,不烦“披荆走险,历尽艰辛”来到福建山高水冷,安全地带。
  (二)历史上的革命斗争:(略)
  (三)解放前后政治情况:
  1.解放前政治情况:
  畲族人民在解放前后的政治组织情况都和汉族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组织,解放前是保甲制度,解放后历次的政治运动,都是和汉族一起进行的,这是一个特点。
  解放前国民党为了镇压革命活动,压迫人民,强迫地成立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成立后,他们的政治待遇,就是抓壮丁、苛捐杂税、劳役,根本没有丝毫的自由,更谈不上有任何的政治地位。同时,由于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任何捐款、壮丁、畲族要负担特别重,当提到国民党统治时,群众无不唉声叹气,有位老大娘说:“有苦是说不完”。在国民党统治下,排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倾家荡产,卖儿鬻女,妻离子散,到处流浪。
  解放前双华成立二个保,(华阳,华双各一保),一共20甲,保长都是地主、恶霸充任,除了地、富外,当时甲长没有人要当,但由于地主、保长的强迫,甲长大部分都是轮流担任。用来提供国民党的税收、捐款。
  2.解放后政治情况:
  畲族人民早已对国民党有了刻骨的仇恨,而对党是着无限的热爱,解放后由于贯彻民族平等政策,他们当了家,作了主,处处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解放后的历次运动,都很坚决,很积极,与汉族一样同时进行的。当双华解放的消息尚未传开,由于他们盼望心切,兰景君、兰春惠、兰叔明、雷得贵、雷得邻、雷志明等群众便到山头去迎接红军,了解情况,回来便组织农会,把贫雇农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真农会。但一些比较有钱和一些反革命分子,也寻找了一条关系,也组织一个农会,称它为假农会。反动分子为要扩充他的势力,用小恩小惠来吸引贫雇农,(因他们比较有钱收成可分较多的谷子)一时假农会也占了优势,但他们坚决反对,不但,不会被利诱,反而把他们痛骂,揭发他们的反动和剥削本质。坚决号召贫雇农要团结在一起,别再受骗,结果假农会人越少,最后到土改中只剩下那些地、富、反革命分子。反动分子除了这方面想拉拢势力,而且还想进行破坏活动。解放后许多人参军,但反动地主兰廷玉即威胁雷志满(现任党支书)的祖父,并声言要杀死他。
  刚解放后,这里的阶级斗争还是相当剧烈,但是从苦难中翻身的他们,决不会把胜利果实再白白丢掉,因而他们坚决反抗,坚持最后的胜利。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他们都是表现很积极。
  ①土地改革运动:这一个农村大革命,他们表现得特别出色,斗地主恶霸态度很坚决,立场鲜明,男女老少徒走10里路来到罗唇开会,从不厌倦,有时三更半夜才回来。有一次恶霸兰景科逃跑了,全乡400多人出动抓他,尤以干部更加卖力,如兰青说、兰青驹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在搜集材料,发动群众斗争,组织干部分田。白天发动,晚上开会,日以继夜工作。妇女也表现很好,李三妹、兰梅花在向地主斗争中,立场坚定,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他们不但在本乡,而且还到外乡参加斗争。通过这次轰轰烈烈的运动中,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有了空前提高,为以后运动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②抗美援朝:在这个运动也表现甚积极,纷纷掀起捐献热潮,即使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在这运动中也不甘示弱,有的五万,最少也有二、三千元(旧币)。组织大规模签名运动,开群众大会,反对美帝侵略朝鲜,群众个个摩拳擦掌,誓以抗美援朝卫祖国,大家踊跃报名参加达几十人,如兰青营的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但在这次运动中,他母亲亲自鼓励,并送他去参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③镇反运动:群众都很热烈拥护党和政府开展这个运动,特别是民兵队在这个运动显得特别出色,进行搜集反革命分子材料,群众对政府对于反革命分子进行杀、关、管、政策,都非常的拥护。
  ④农业合作化运动:群众也满有干劲。1952年开始组织互助组,1954年办一个初级社,1955年增加到3个,1956年全部办了11个,1957年进入高级社,1958年8月间又进入人民公社。从整个农业合作化过程来看,发展是健康。虽然遇到某些思想问题和自然灾害。如1956年遇到自然灾害,1957年纷纷退社,但是干部、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仍然坚持干下去,11个社仍然保持下来。户数虽然由250户减到153户。但由于他们坚持生产,搞得很好,显示了合作化的优越性。通过这个事实来教育农民,去年农民写上决心书,组织报喜队到区乡报喜,除了16户外全部加入高级社。从这点来看,虽然在合作化道路上遭到歪风和风波,但毕竟是前进中的微小困难而已。绝大部分贫雇农,表现最坚决,也体现党在农村中贯彻阶级路线的正确性。总的说来,农村合作化还是一个主流。今年8月进入人民公社,在喜报和决心书上可以看到群众的生产劲头,坚决走合作化,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的那种不移的志气。
  随各个运动的开展,党团等组织在对于农村领导和保证工作顺利进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随着各个运动的开展,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作为党团组织的后备力量。党团组织发展还快,解放后即有党员,但还未建立支部,附属于罗唇,1953年开始建立党支部,党员4人。现在党员有14个(女1个),分2个小组。团组织也同样建立于1953年12月,支部当时只有6人,现在有24人,(女2人,汉族3个),占全片青年数19.2%,分4个小组,出外工作还不计在内。这些都是各项运动中的骨干分子,同时也有一部分参加乡政权,充当代表,在县里工作有2个,县代表2个(男女各1),乡代表17个(女4人)。
  解放后也成立了民兵组织,该村民兵工作表现很突出,抓偷漏税,坏分子,破坏分子,站岗放哨。1953年组织1个基干排,分3班,有36人,到现在还保存。普通民兵50多人,分2排,共成立1个中队,进行基本训练。他们在深山漏夜都坚持工作。从解放后到现在治安很好,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对地、富、反革命进行严格监视,另外组织强制他们劳动,使得在历次运动中,地主富农都不敢兴风作浪。
  妇女在1951年土改中也组织起来,在整个生产运动中,都起了很大作用。如1956年抓害虫,干的算有十几担,数目惊人,这大多是妇女搞的。在宣传贯彻婚姻法也起很大作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基本上废除了。在加强妇女团结作用起了很大作用。全片设1个主任,2个副主任,4个委员,11个妇女代表,都是由妇女民主选举产生的。
  但是从去年农村大辩论,可看出农村中二条路线,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还是相当剧烈的,阶级斗争还是尖锐的。曾经出现一股歪风,特别是一些闭着眼睛说瞎话的人,曾经散布许多怪论,曾经也迷惑了一部分群众。如中农兰青永,兰景记等人说统购统销搞得不够吃,猪肉米粉少,客人来没东西吃。有的人认为搞农业没出息,要上工厂,想当干部,一个月有几十元待遇,吃穿好等等。但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大字报,主要是大会形式来进行,通过辩论,算细帐,排事实,尤其是贫雇农,他们坚决反驳说生活比以前下降和其他一些谬论,他们说只要稍为想一下,以前我们生活是到处流浪,卖儿鬻女,妻离子散,吃野菜,住山洞。如今可安居生产,不愁衣食,这不是提高吗?通过辩论后群众认识更进一步提高,他们说如果没有工人,我们就没有农具,那更谈不上机械化,工人没有粮食吃是不行的。特别是解放军没粮吃,那能为我们保卫祖国,打击帝国主义呢?要不然我们是不是再度沦入国民党统治?那国民党统治的辛酸日子怎么样呢?这一点群众体会最为深刻。
  澄清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决依靠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听共产党的话,表现在去年重新加入高级社,以前没有入社的中农也参加了,最近百分百地参加了人民公社。尤其目前大跃进,开展大生产,搞积肥,搞车子化,办工业,进行技术革命,干劲冲天,并且粉碎密植不会增产,大垅地瓜不能多得的谬论,今年也开始密植了。这是群众解放思想的第一步。
  通过整风后,农村面貌已有了很大改观,集体思想在不断地成长,绝大多数群众都满怀信心地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辛勤忘我地劳动着。特别在去年8月间把双华成立一个民族乡,群众反映更好,一致认为党真是伟大,真关心我们少数民族,我们少数民族有政治地位,工作可以互相商讨,开会便利,讲话听得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感召下,坏人变好人,如解放前二流子×××不劳动,做小偷,但受到合作化高潮的感染,1955年已经参加社内工作,工作表现还好,做贼、赌博,已经根除了,农村中出现了一片新的政治气氛。
  (四)解放前后的经济情况:
  一、畲族早期经济情况:
  畲族在早期曾深居山中,靠打猎为生,不少史书都说到畲民善射猎。所谓“年虽幼小,也能关弓药矢,不惧猛兽,皆其性也”,即是一例。后来由于生产力逐渐提高,他们就进入了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生产阶段”。
  畲族在早期经济生活不甚固定,往往是食尽一山则他徙。双华畲族有兰、雷、钟、李、吴五姓,传说他们的祖先于唐光启二年迁入连江,而后徙居罗源。明洪武十三年移居福宁,并浙江温州、处州等处,于明崇祯年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被迫迁来双华。
  迫迁双华,距今已有200余年,据传说他们的祖先刚来时,此间树木茂密,荆棘丛生,可垦荒地极多。当时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低下,住的是简陋的草房,吃的是地瓜及野菜,生活十分艰苦。
  二、解放前后的经济情况:
  甲:农业方面:
  1.土地情况:畲族住居山区,所耕土地有90%以上是梯田,自然条件较差,花耗劳力大,收量少。解放前双华有317户,人数1055人,共耕土地水田901.26亩,农地987.27,水稻平均产量120斤,地瓜平均亩产量160斤,除交地租官粮外,平均每人全年有200斤,可供4月口粮,大部分家计极为困难,靠搞副业打零杂工来弥补。
  土改前(1951年)畲族人民绝大多数是无地或少地的,全乡7户,有地主13户,富农2户,贫农201户,雇农6户,中农95户。从占有土地情况来看:地主占土地622.6亩,富农占地?亩,中农占地1047.77亩,贫农占土地仅548.9亩。
  贫农人数多,所占土地少,同时多系农地,水田极少。田瘦土质坏,又常遇自然灾害,农作物收成极差。一般年份:早稻好的亩产120斤,差的亩产60斤,平均亩产90斤;晚稻好的亩产200斤,差的92斤,平均亩产146斤。地瓜好的亩产300斤,差的亩产120斤,平均亩产168斤,倘遇特殊灾害,农作物收成就不堪设想。解放前经常发生的灾口虫害,有的亩产只有20~25斤,甚至有的没动镰。
  解放后,畲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发挥了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推翻了封建统治和压迫,没收了地主生产资料。积极参加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逐步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因而年年得到丰收。1952年产量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53年虽受自然灾害,与52年比较只减产少许。1956年自然灾害严重,但全乡产量比解放前增加近一倍。57年是历史上空前大丰收,总产量727883斤,交公粮20935斤,卖余粮122838斤,每人平均分粮440斤。目前仓库中尚有30000斤地瓜米。现在粮食紧张情况,已经不存在了。
  双华有汉族66户,人口231人,聚居在石坑头及东坑里,自然条件与畲族地区一样,除了1户地主外,其余都是中农及贫雇农,所占土地多农地,少水田。平均土地量与畲族人民一样。
  双华地区畲族内部阶级分化比较显著。其他地区一般是畲族人民为了争取最低的生活资料,向汉族地主租种土地,而本民族地主极少。但双华畲族只有200多户,就有地主12户,富农2户,集中在华双、华阳二村。占有土地面积772.3亩,大部分土地购买浙江(162亩),罗唇(67.5亩)、佳阳(58.8),佳山(59.9)、安(82.5)。在本乡土地极少。
  2.生产工具:种类很多,根据不同性质分为二类:
  a、犁、耙、锄头、山锄、耕牛。
  b、疏齿、镰刀、粪箕、篾丙等。
  以第一类为主要的,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家计困难,一般贫苦农民无力购买生产工具。中农以上的家庭一般置有完整的农具,如调查华阳村64户的统计:地、富、中农平均每户有耕牛2头,4户中农有耕牛、犁耙、锄头、蓑衣等。贫雇农仅置有锄头及成本较低的农用家具。全乡土地不多,畜力、工具统一使用,基本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基本还是旧的一套,新式农具使用极少,影响农业生产。今后,必须大力宣传,推广新式农具,以解决劳力紧张问题。
  3.劳动组织:畲族男女老少都参加劳动,解放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忙季节偶有换工,对生产不起多大作用。
  解放后,经过土改,群众觉悟提高,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走集体生产的道路。于1952、53年先后组织起来10个互助组,其中有6个常年互助组。参加农户共有74户,人口212人,占总户数25%,占总人口21%。互助合作可以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对于缺劳力的农户进行互助,生产工具互相调剂,做到农业生产不违农时。但当时农村党支部对互助合作领导不够,有点放任自流,同时对于中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贯彻不够,因此有的互助组在秋收繁忙中,只互助几天后就泛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相应跟着变化。1954年互助合作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一步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后共组织了11个合作社,参加农户有234户。在合作社中劳力统一安排,土地统一经营。由于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群众对于合作化的优越性认识不足,思想极为混乱。1956年因自然灾害严重,产量减少,社员情绪不高,坏分子乘机破坏。于是到1956年冬出现了退社高潮,当时退社的农户有69户,最小的社被剩下4户,群众一时情绪低落,看不到合作化的前途。如西安初级社原有18户,退社11户,仅留7户。群众认为大部分已退社,剩下户数不多,力量小,还不如解散了事。处在这种情况,党支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继续办下去,原11个合作社全部坚持下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1957年获得了丰收,西安初级社,仅有7户,耕地37.66亩,产量20000多斤,卖给国家有8000多斤。各家留有足够的口粮。1957年的大丰收,显示出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合作社巩固的向前发展,后来重新要求入社的有143户。
  随时着形势的发展,初级社的生产形式又不能适应大生产的要求,于去年又组织了3个高级社:友谊社共有210户,15个生产队。通红社:共有36户,4个生产队。中星社:共有54户,4个生产队。单干户26户。
  组织高级社,使主要生产资料变成集体所有制,取消土地报酬,农民在社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劳动生产,在集体劳动过程,培养农民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
  由于农民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生产,对于集体合作一时思想稍有抵触,同时对走合作道路和优越性尚未清楚认识,怕入社吃亏,于是相继出现砍伐森林,擅自出售耕牛,(3个高级社共出售13头),等非法行为。后经干部宣传教育,才扭转这种邪风。
  4.农作物与施肥情况:双华地区一般都是2、3、4月多雨,以4月份雨量为最多,以后雨量逐渐减少。11月下霜,12月、正月下雪。气候尚属温和,因此这种农作物的种类很多,有水稻、地瓜、大麦、小麦、蚕豆、大豆等。解放前水稻种植分为2种:华阳、华双、华中一带年种少量早稻,晚稻占多,地瓜种植面积最多,也是畲族人民的主粮。如西安村18户,过去只播50斤谷种,其余农地水田均栽种地瓜。解放后(1952年)种植面积的分配:水稻901亩,地瓜987亩,少量土地用于种植其他作物。
  农作物的施肥情况,解放前只有少部分的牲畜肥,人粪肥,大部分是以草木灰施肥,一般只施肥1次。解放后,肥料有人粪肥、牲畜肥、垃圾、草木灰、油渣、桐油饼、肥田粉、土化肥等。年施肥三四次。1955年亩施肥3000斤,56年亩施肥7000斤,57年亩施肥9000斤。插秧时还以人粪和草木灰搅拌蘸秧头。解放后比解放前虽有增加施肥量,但目前农村垃圾遍地,人粪肥甚多,阡陌前后野草丛生,应领导群众加以利用,一则改善环境卫生,二则可以增加肥料。
  5.土特产方面:双华土特产种类多,收益多,但恢复发展少,据调查不完全统计土特产方面有茶叶、桕油、柴片、桐油、花生、油菜等。牲畜家禽有牛、猪、羊、鸡、鹅等。双华土特产的收入占总收入35%,由此可见,搞好双华地区土特产的恢复与发展工作,乃是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解放后在党政领导支持下,已有初步恢复。今后应重视加强领导这一工作,以达到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
  双华地处山区,荒山面积约2000余亩,应该加强规划,发动群众栽种茶叶、松杉木、梧桐、果树等土特产,增加人民收入。
  6.生产技术与灾害:(略)
  乙、剥削关系:
  地主高利贷者对于农民的盘剥花样多,剥削重。就以剥削形式来说:有劳役地租、实物地租二种。具体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a、作分:农民为了租种地主的田地,先给地主做工,如要租1亩地,必先替地主劳动60天。兰青驹租来3分地,为地主劳动18天,平均每分地须付出6天的劳动代价,而1年不必交租。
  b、订现分:即固定地租。要向地主租种田地,双方先协商地租定额,一般租额很高,高的每亩180斤,倘遇欠年,收成太差,双方可根据实际协商适当减少。
  c、分租制:农民租种地主的田地,到收成时,有的采取对分制:即每亩田地收谷100斤,农民地主各分50斤;有的地主采取38抽分:即每亩地收谷100斤,地主分38斤。这种分租制,地主所分之实物地租,不付任何劳动代价。农民分得谷子,其中包括牛租。一般每亩地须租牛5.5天,每天牛租12斤,每亩地单牛租一项即付出66斤。倘遇自然灾害严重,农民可与地主适当协商,减轻租额。但牛租不论丰欠,必须全数还清。所以有时农民忙碌1年,不但颗粒不能还家,并且还要贴牛租。
  d、下根银:农民甲为了保证租到地主的土地,先向地主交定银,地主就决定明年A土地租给甲。每亩一般收定银3元,地主收后,就于没收。后来农民乙要租A土地,得向农民甲商量。但往往因农民乙与地主有交情,通过地主对农民甲的百般挑剔,农民甲只好放弃租给农民乙,不过农民乙必须付出定银3元还给农民甲。
  上列地租形式,以订现分,即固定地租,最为普遍,这点与汉区大致相同。
  借贷关系在双华不甚普遍,因一般农民家贫如洗,不动产甚少,所以财主不肯轻易借给农民。每当青黄不接,贫苦农民告贷无门。偶有借贷款项,亦须家中有物可押,并请人作中见,利息极高。如农民今年向地主借30斤小麦,要以1500株的地瓜面积抵押;并俱写契约一纸为凭,其30斤小麦须由保长经手,保长抽2斤,农民实收28斤。所借30斤小麦今冬还不起,到明冬要还干谷280斤。(计算办法:小麦每百斤以大洋12元计算,谷子每百斤以8元计算,每元月利2分,每月利上加本,本中加利,明冬得交280斤)。每当最艰难的岁月,也是高利贷最活跃的时机,有的农民以月利10分贷入维持生活。
  典当、土地买卖也很多,因国民党抽丁、迫捐勒税,贫苦农民因无力负担,只好典卖土地。以1938年最为严重。
  丙、手工业、副业、商业:
  据调查双华手工业、副业的特点:人数少、种类少、收入少。
  [=此处为表格=]
  从事手工业者,除刺绣外,其余都不是专门职业。刺绣业有20人,是专门职业,每逢喜庆婚嫁,受雇刺绣,工艺精巧,衣服、裙子等物绣有人物花鸟,配色鲜艳夺目,颇得人称赞。同时刺绣,不备图样。这也是表现畲族人民的智慧。我国工艺品出口甚多,这种人才有培养的必要,也是继承文化遗产的必要措施。
  手工纺织在畲族地区较为普遍,有蚕丝、苧麻、棉纱三种织物,从事纺织者一般是老人,缺乏劳力的,青年男女极少。过去纺织物自给自足。据说在清光绪年间最盛。国民党统治时代就逐渐减少。
  副业生产是畲族人民经济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因土地少,全年除农业劳动外,大部分时间到外地打杂工及挑柴往浙江,来维持家庭生活。
  畲族无本民族的商人,亦无墟市场,过去畲族人民对副业产品、土特产都要挑到离双华10多里和30多里的浙江马站及樊山等地交换,现在大部分由国家收购外,尚有一部分挑往浙江出售。
  丁、人民生活改善情况:
  双华是一般老区,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受尽摧残和破坏。抽丁、捐勒税,迫的人民卖妻鬻子,当田卖地,倾家荡产。在1941年~48年双华讨饭的有18人,鬻子的有11户,因无力扶养及怕抽丁关系为人继子者22户。因无法交捐税而卖土地者25户。给人雇工者296人。稻草当棉被,火笼当棉袄者188户,占全乡总户数60%弱。总之,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双华人民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苦声载道,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农兰青说,说到解放前的辛酸生活,不由地哀声叹气。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无限关怀,使他们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都翻了身,就以双化人民的生活提高来说,根据我们调查48户统计,有添置新床3张,新建烟囱灶9个,盖房子2座。耕牛16头,比解放前增加50%,毛猪52头,增加8倍,羊107只,增加70%。
  双华人民普遍反映说:“解放后我们生活提高8~10倍。贫农兰青说在一次乡干部座谈会上说:如果没有解放,今天也没有我阿说了”。由于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购买力也相应得高了。今年6月份双华分销店开始营业,每日收入40~50元。最高达90多元,每月平均收入1200元左右。
  根据我们调查中农和贫农2户家庭生活,可以看出一般人民生活改善情况:
  兰青说(贫农)
  全家4口,解放前种2亩农地,全年粮食不敷10个月,以麦壳苦菜充饥。还有打零杂工、搬运、卖柴维持家计。
  解放后,不但粮食足够,去年分得地瓜米,到今年还剩640斤。新添置物件:
  棉被2床、棉袄20件、衣服10套、卫生衣4件、球鞋4双、锄头2把、草耙2把、修建房子1间。
  雷子来(中农)
  全家4口,解放前种水田4.2亩,农地2.12亩,年收入谷500多斤,地瓜米700多斤。副业收入200多元,缺粮半年,靠野菜及被人雇临时工,搞副业来弥补。
  解放后,除了口粮够吃外,还购买牡牛1头,棉被1床,棉袄2件,衣服8套,(只绸衣1套)球鞋、布鞋、雨鞋样样都有。新建房屋3间。
  解放前后广大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阶级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不少贫雇农上升为下中农,上中农。几年来,双华畲族阶级变化如下表:
  三、兴办人民公社情况及本片远景规划;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捷报频传,广大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双华党支部贯彻上级的指示,以总路线为中心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教育,使总路线精神深入人心,群众觉悟提高,干劲冲天,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就以今年播种面积来说:新开荒及复种共3420亩,估计总产量是1,116,325斤,平均亩产330斤。由于党和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和田间管理,增加施肥量,这个指标完全有条件实现的。今年春季播种面积是830亩,夏收产量是144,989斤,除每人留够口粮外,还卖给国家33841斤。
  随着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旧的生产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要求有新技术和更多的肥料。群众根据现在可能条件已使用了深耕犁及打谷机。开办大小土化肥厂7个,单有4个小的土化肥厂就出产50000斤。
  在这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群众一般思想比较保守的地区,敢于破除迷信,办起工厂,不能不说是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的成就。这是畲族人民大跃进的序幕,群众还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尚未发挥,如有的人对大跃进的意义认识不足,桥头仔×××说:“跃进不跃进无关系,我们只管劳动有饭吃就行了。”又说“不要干部领导,我们去年也能丰收”,对大跃进意义认识不清,干劲不足,大有人在。今后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提高共产主义觉悟,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加上党的领导,即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农业生产大丰收,群众情绪高涨,说党号召兴办人民公社,一般贫农,下中农是热烈拥护的,大部分上中农也是赞成的,但是也有少数人对人民公社的好处缺乏正确的认识,(中略)经过干部反复宣传,摆事实,讲道理后,群众还是热情支持和拥护的。于今年8月20日成立人民公社,目前生产仍旧采用原来3个高级社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生活已按生产小队开设21个食堂,集体烧饭,分家就食。由于近来农村工农业生产任务紧张,劳动力非常缺乏,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本乡举办7个托儿小组,共托35人,使有婴孩的母亲可以安心从事工农业生产。(下略)
  (五)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一、生活习俗:
  双华乡畲民的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同一血缘同姓的家庭,通常聚居在一起,他们基本上还是父系社会,传说里说到盘瓠“是男的,生了三男三女的后代都跟父姓,即现在的雷、兰、盘各姓,三个女儿招了女婿,后来生子亦姓父姓。现在还一直保留着父系社会制度,妻子婚后一般是跟丈夫住。独女可以招赘,如果男女都为独生的,则所生儿子分姓两姓。”
  1.家庭与社会组织:
  过去这里多大家庭,祖孙三代同堂的很普遍,兰茂学的先祖曾有过60多人居住一处不分家。据说兰姓有一家50多人同聚一堂,后因年景不好,生活窘迫,找不到粮食,全家只好靠一锅烟叶充饥度日,为了四出就食,只好分家。临近解放几年,大家庭已少如凤毛,解放后这类“张君义的遗风”就没有了。究其原因,是家庭的主人,即一家之长的父亲(或祖父),驾驭儿孙的权力慢慢弱了。那种,“父叫子死,子不死不孝”的神威,淡泊到不可收拾,渐渐地,儿孙在家庭中露出头角,有说话的余地与自主的力量,只要一个说“分”,就会一呼百应都主张分,失去权力的家长,不好执拗,顺水推舟,只有答应。
  以前分家是件大事,动辄就会招致兄弟间头破血流的抗争的。因此这工作必须在舅父主持下进行。舅父亦知道任务的艰巨,但社会的习俗,不好推却。因此,土改时,群众曾这样说:“大舅花那么大气力,才把一家的分归(分口)做好,如今党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田地,做到天下农民个个没意见。共产党实在伟大。
  父亲的财产,女儿没有继承权,只有出嫁时,得到一点嫁妆,除此之外,一切财产,均由男子承接。长嫡子除应得平分1份外,有权再得1份。招赘只有能担负扶养双老与繁殖本家后代的职责才可以得到财产。无子女的遗产由亲属继承。
  本乡没有祠堂,钟姓祠堂有2个,1在浙江,1在佳阳;兰姓只有1个,在浙江;雷姓本来也有1个,据说在施工兴建半路,被台风刮倒,以后就没有再建。管理祠堂的是族房长,由本族中有权有势有财产的人担任,他的权力很大,除负责祭祀祖先,管理公有财产,并能指挥全族人员参加与外族械斗,只要他一呼,就有百应,听其调动。本族内部的纠纷,亦是由他调解,他是畲民中的领袖人物。本族人民与其说敬他,不如说畏他。
  2.物质生活:
  勤劳俭朴是本民族人民的优良传统,男女老少同样参加劳动。妇女的劳动能力个个精强。男人出外做工,家里一切事务皆由妇女担当,耕种、砍柴、进城买卖、照顾孩子、料理事务,里里外外无不插手。至若纺麻织布尤其能事。这里每家都种植苧麻,5月、7月尾、9月中旬1年收成3季。雨天不能出工,或是农闲或晚上,她们就在家中纺麻、编织各种成品,如夏天的衣衫、蚊帐、麻袋、干粮袋、围身裙、绳子、盖头巾,以及兰白两色缀有简易文字的围身裙带子。有时参杂一半棉纱,织成冬衣。一件衣服的织成,前前后后经过12个手续,花工很大,有时还要雇人家加工、染色,每丈一般要染1元3角,上等的则需2元2角。因此,除非贫病交加,极度困难,是不把这些来之不易的产品出卖的。她们之所以不惜时间与精力去搞这些非卖品,是因为:一、这活大人小孩都可以干,而干活的时间又是在农闲,因而它可以锻炼孩子勤劳的习性,养成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传统。二、自织的布经得起磨损、耐穿,做夏衫穿之凉爽,劳动流汗时,不会粘在身上。
  畲族的服饰,男人受汉族影响,几乎全部汉化,没有什么差别,妇女的打扮亦近似汉族,平时非做客,看戏是不穿民族服装的。“改装”的原因有二,一认为穿本民族服装不光彩,怕人笑话,难为情;二缝制本族服装花时间,单单右襟图案,就得刺绣4天。为了节省时间用在生产上,一般妇女都只穿汉装的粗布衣。妇女喜穿黑色衣服。本民族服装式样相当讲究。一般是向右面开襟,衣领,袖管内外皆缀花边,胸襟绣有碗大图案,有的是鸟禾花草,有的是亭台楼阁,有的是雄纠纠、气昂昂的古代英雄。不论哪种图案,都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味。襟袖间挂一条红色飘带,据说是高辛皇帝敕封的。劳动时则换以红手帕,用以擦汗。下身穿裙,对片开,边镶以花纹。鞋黑色,上绣有花草图案,前方平秃,象船。裙子每个已婚妇女均有1条,据说一生只穿两回,一回是结婚,一回是老死。男人结婚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长衫外套以马褂,背后绣有图案,或鸳鸯或龙凤相戏,头戴碗形大帽,细藤编成,尖端缀以绺发,其样式一似清宫廷文官之帽。头发结成一条长辫,从脑后垂到背上。鞋亦前端平秃,上缀有两束丝结向上翘起。平素多穿粗布黑衣,对面开襟,样式与汉族雷同。
  妇女的发饰,因婚否有所区别。已婚妇女则在脑后梳一半椭圆形的发髻,周围以红色绒线,上插银簪一根。两束黑发,细而长,分别撒在额边;结婚时,头顶冠以尖形小帽,形似半截牛角,上缀有银饰器及各色料珠,有垂挂脑后,有遮拦额前,晃晃摆动,叮叮作响。未婚少女,则梳一根修长发辫,驮在背上,几条粉红色羊毛线,斜圈脑顶,呈60度。妇女头顶或髻旁,如果所束是白色,那是死了丈夫、父母,或为翁婆挂孝的一种标志。畲族妇女,特别是姑娘,头上常着一顶小斗笠,配以五色料珠,水红色丝带,玲珑可爱,平素妇女头上多缚一条黑色丝巾曰“头丝”,表示已婚。
  畲族人民住居高山溪谷,房屋十分简陋。除地主或富有人家住瓦房外,一般劳动农民,多是居住茅屋,四面墙壁以碎石叠成,顶上盖以稻草,由于灶无烟囱设备,整座房屋都被炊烟薰得墨黑。解放后,畲族在党的领导下,打垮了农村封建势力,不但土地还了家,连房屋也还了家,畲族多搬进瓦屋居住;更因为双华是老区,受国民党摧残比较厉害,茅屋被烧的烧,被拆的拆,残破不堪,解放后有很大恢复。这次双华乡遭遇空前的台风袭击,房屋倒塌的不在少数,在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受灾的住户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3.婚姻:畲族的婚姻尚保留民族外婚制残余,同姓是不通婚的,青年男女的婚姻自己不能作主,皆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买卖婚姻,要结婚很不简单,聘金通常是10多担谷子或100多块银元,此外、“定亲”“定日子”“迎娶”,都有规定繁重的礼物。订婚时,男方送画有龙凤的红贴2张,红线2束,冰糖或饼两包,鸡、面、酒、银戒子1副。女方则回以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谷种子、麦种子、万年青、葱根等,种子表示新娘来家做种,传育后代,葱根则表示夫妇白头到老。畲族男女结婚日子多取在冬天,七月半,男方告以迎亲吉日,并给女方送鸡蛋、面、酒、饼。女方则回以裤子1条,或毛巾两条。迎娶前两天,男方又得给妇方送猪肉42斤,糯米糍巴四桌80颗,饼四桌80块,毛巾40条,大红蜡烛1合,火炮5包,蜡烛4斤,红纸包4包——梳头包,给新娘买梳头用具;姐妹包,给小舅子;出路包,给新娘,以坐轿至半路答谢客人赠用;插花包,买新娘头上装饰品。女方则回以挂蚊帐包,茶包,开轿门包,并用聘礼购置妆台、被、蚊帐、茶壶、面盆、酒瓶1对等,嫁妆多寡,皆以男方的聘金为转移。此外随从花轿而来的,还有女方赔嫁的牛、羊、田。拜堂后,还要给亲友大吃大喝几顿。因讨了老婆而至负债累累的屡见不鲜。
  由于买卖婚姻的聘礼繁重,本乡“服务婚”相当普遍,华阳自然村雷××,年青订了婚,没钱娶,就到岳父家做工,约定期限8个月,以劳动所得抵尝聘金。谁知女家说话不算数,嫌他穷,打发他回家,白做了8个月。过了不久,社会舆论多了,女家亦考虑到“名声”问题勉强才把女儿嫁还他。在女儿当商品买卖的社会,劳动人民即使愿意以劳力去换取妻子,也是到处碰壁的。
  本乡还有换婚的习俗,就是以妹换妻,交换时不因年龄不等而补贴金额,婚后要是一方夫妻不和离婚了,则另一方无论如何也要离婚,表示替亲人出气。
  过去重男轻女的风气相当浓重,童养媳普遍存在,男女又多早婚,一般是14岁到18岁。而由于婚姻是由父母包办,能赚到钱就行,不顾年龄的悬殊。因此多男小女大,夫妻间没有感情。造成男小女大这怪象的原因是:畲族妇女多是劳动能手,男家都想找年高力大,能上山下田的,这样,既讨了媳妇,“做了”“好命人”,又增加了精悍的劳动人手,一举两得。由于父母主婚的观点在于经济之利,没有考虑到婚后夫妻的情感。解放后政府颁布了婚姻法给被压迫的妇女撑了腰。1952年春,9对离婚的都是妇女主动要求,而获得政府支持批准。
  结婚的仪式近似汉族。男家的花轿抬到女家准备迎娶时,由舅父装饰头花,与父母兄弟告别,边吃饭,边以哭当歌:“一颗给你给谷仓,一颗给你给银两;冬来谷子收回去,春天出卖好银两。”反复吟唱。末了由舅父抱上轿,关好轿帘,轿夫就从大门外拿好桥杠,一进一出交叉进行7次,然后抬上肩,由旁人将轿前推3步,后拉3步后才出大门。轿至男家,新娘、新郎拜毕祖宗,接着新郎拜年家里大人及“好命人”。晚上闹房办酒1席,新郎坐中间,邀亲房10人共饮,席间讲祝贺之话,如“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婚后3天新郎、新娘回女家,叫做请“回门”。
  解放后高昂的聘金与繁缛的仪礼没有了,一些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取消了。婚姻法颁布之后,男女婚姻一般还能自主,目前为止,由自由恋爱而结婚的就有5对。畲汉不通婚的禁闭局面也打破了,只要“情投意合”就能结婚。华阳有2位男人与汉族妇女结婚,华双有1位畲族姑娘与汉族结婚。但畲汉通婚并不普遍,在畲汉人民,尤其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就有这样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畲族人民嫌汉族姑娘不会劳动,只会享受;汉族人民亦嫌畲族人不讲卫生。共同的偏见,亦是畲汉不能普遍通婚的一大障碍。
  过去,寡妇再嫁要受亲房层层阻挠,直到亲房揩了油水为止,再嫁出去只许黑夜从小门出,大白天是不准走的。有孩子的带走之后,到长大16岁时归还夫家,传袭下代。兄死,小叔有优先娶嫂的权利。再嫁的婚礼多寡,亦取决于婆婆。现在这种主权收归寡妇掌握,他人不得过问。
  解放前离婚的手续极为繁琐。要是女方提出离婚,男方就敲竹杠,讨价还价要多少离婚金。许多男子为了在妻子身上榨出更多的油水,往往把离婚金抬得很高很高。女方为了应付这笔高昂的金额,在重择情人时不得不考虑再三,对方实在家境好,完全有能力付出这笔金额,并保证婚后生活幸福者,女的才肯点头,为慎重起见,女的多亲自出马,到对象家察看其经济来源与财产多寡,考察的重点是:家产多少,人口多寡,婆婆好坏,耕畜头数。合则嫁,不合则去。要是男方提出离婚,离婚金亦得支付,但金额比较少。旧社会男女地位的悬殊,又是活生生的一例。
  4.节日:畲族人民笃信鬼神,每年有好几个节日来专门祭祀鬼神,比较重要的有:
  正月初一日,家家备三牲酒菜礼物,在本所上祭先代宗祖。这是人人穿起节日盛装,停止一切劳动与外出。熟人相遇必讲好话,如:“发财”“添福”之类。
  正月初四,灶公降世,大祭。
  二月初二日,所谓“开光福”,是土地神诞生之日,各家办了礼物请祭老土地,替菩萨点睛,请菩萨画符,保佑全家平安。这天十分闹热,搞迷信的职业人(亦曰巫师)化装成菩萨,右手持刀,左手执旗,大舞大跳,前呼后拥,游行的群众跟在背后,浩浩荡荡环绕本乡一周。此外,还请木偶戏,连续演出3天。
  三月初三日,祭墓,用青艾所做粿灰酒菜礼祭,有祖留公田的房,就以所收的租谷,筹办丰盛酒菜,大吃大喝一餐。
  五月初五日,用糯米做四角粿粽奉祭历代祖宗。四角者,表示从事一切都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是日,家家喷雄黄酒,户户插艾青叶,以阻拦妖魔邪怪进屋闯祸。
  五月十六日,“开洋福”,大宰猪羊飨神,保佑五谷丰登,田禾大熟。
  四月初四日,“开洋福”保佑庄稼丰收。
  七月七日,“女娘福”,保佑合家平安。
  九月九日,“地主公福”,保佑全乡平安。
  七月十五日,在厅上或祠堂用米做九重洘祭祖。
  十二月三十日,过年,大祭祖先。
  这些节日,福期,可以说是神权社会里,不懂科学的迷信行为。在这些节日里,畲族男女,尤其青年,就大唱山歌,抒发内心的激情。解放后,山歌增添了歌颂党,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内容。
  5.病、丧、葬:在医学不发达的山区,人病了,多请巫师治病。30岁以下的病人则做“王”,30岁以上的别做“十人保”。做“王”是驱除缠在病人身上的鬼魔,由全套武装的巫师站在病人床前,指手画脚,念动咒语,舞动“法宝”,作吆呼驱逐,活神活现,煞有介事。
  所谓“十保”,即10人担保1人,此法只适于30岁以上的人。由巫师写好上天奏章,由本乡享有人望的10人签名,(若病人是女性,则5男5女签名),然后对天烧焚;家属持病者新缝的长衫挂在门口,袖子装满米,然后置剪刀、镜、尺、线、鸡于灵桌上,边下跪礼拜,边叫喊病者姓名,及出生年月,祈求上神保佑,反复喊叫数遍之后,取下长衫盖在病者身上,把米煮粥让病人吃,据说这样就能得到天神的庇佑,病会慢慢好转。假如医不好死了,那件长衫就让死者穿走。
  死了人,巫师把写好的死者简历,大声朗读,祈求土地大神给死者开路,并派“兵”护送。死者长子捧1杯向水神买来的神水,替死者洗胸口、手脚。然后换上“寿衣”,抬到大厅,放在四块木板铺成的“冥床”上。点1盏柴油灯、烧香、供饭、化纸钱,把一根木柱,放在死者手中,以驱逐拦路狗,收殓时易以手帕。
  收殓之后,把亲戚送的纸钱、银箔以及纸糊的用具,如轿、厝、船、箱等等全付烧毁,随即立“木主牌”,以便年年节节恭祭。若死者是秀才,名官或阔户之家的老者,其棺加盖钉好,抬至后厅停棺,二、三年后择吉出葬。一般的则当天抬走,钉在山上,二、三年后开棺取骨,置入瓮内,待冬节或清明埋葬。
  无论是贫者或是富户,在墓地的选择都十分注重。据说,墓地风水不好,就会影响儿孙的幸福。由地理先生选择好适合地点,在吉日破土动工。棺(或瓮)入土之前,地理先生一手执雨伞,一手抓谷粒,看好罗盘针,然后念念有词向墓坪撒下谷麦粒,儿孙立刻捡起,带回收藏于谷仓之内。墓洞内点燃1对蜡炬,3根香,然后把棺(或瓮)入洞,封闭之间,观看火焰,假如蜡炬火焰直顺,则说明所选的墓地风水好,不然则坏。儿孙需把这腊炬的火焰转点到家里。
  居父母丧,铆子带孝3年,120天内不理发,女儿出嫁,挂6天。1年内不做糯米粽。
  6.习惯法:遇争吵相持不能解决而殴打,则由乡内有经验,受群众拥戴的父老调解。无理一方则买块红布给对方表示抱歉,父老之言,人人皆听。
  抓到贼,索回赃物,然后吊打一顿,罚红布。
  亲夫抓到奸夫,痛打一顿,他人抓到则勒索请酒。
  7.禁忌:不准在祠堂附近或住房周围煮狗肉。不学理发,不做轿夫和吹手,因为这是不务正业,下贱人才做的。
  8.解放后习俗的变化:解放后,男女婚姻自由,沉重的聘金,繁缛的礼仪没有了,连轿也不坐了,一切都从简。丧葬方面,同样取消了过往繁琐的手续与仪式,贯彻了节约的原则。大部分的节日不做了,把时间与精力挪到生产方面。
  党颁布了婚姻法,不但青年男女高兴,连父母亦说:“包办婚姻男女没有感情,影响婚后生活,如今自由恋爱,男女就有了感情,婚姻法好!”但由于一般群众对婚姻法的精神实质理解不足,偏面强调“自由”,因而在客观上有一些纷乱现象。譬如,某些已婚妇女强调一切“自主”,丈夫不得过问,稍有触犯“主义”就大闹,或是不出工,甚至提出离婚。而某些干部执行婚姻法时亦不够慎重考虑与了解,往往:“有求必应”,客观上给男人造成了紧张的心理状态。以致有些男人不准妻子参加社会活动,怕“跑掉”。(下略)
  二、宗教信仰:
  畲族人民对祖先十分虔诚,每年过年过节都祭祀历代祖宗。据他们反映,他们的祖宗是“盘瓠”,某些地方至今尚留着祖图,以祭祀时张挂。本乡过去每月初一、十五两天都烧香祭祖,如今虽然迷信已经破除,但老年人笃信祖宗公婆的信念都坚定不移,几十年如一日地恭敬着。(下略)
  (六)文教卫生:
  一、文教:解放前双华乡没有一所学校,据雷黎宙说,当时念书的只有他1人。
  1950年本乡开办1所小学,寂寞的山村第1次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受歧视的畲族人民,不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从被压迫、被剥削的危困中解放出来,在文化上也翻了身。
  兹把历年学生中民族成份与工农出身的比例,分列于下:
  入学儿童与学龄儿童比例可以1958年为例,全乡7岁至13岁的儿童有151人,入学的有57人,占已达学龄儿童总数37.7%,尚有约63%的可以念书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家帮助农事。
  今年高小毕业1班,11人,畲族学生占8名,7位工农学生保送到福建少数民族中学,初小毕业7人。
  本乡还有民办小学1班30人,民办幼稚园1班25人,干部红专学校42人,专为社队长以下干部开办的扫肓学校1所,共8班,今年8月已改为文化技术学校,学员223人。
  每生产队都有夜校,华双1所夜学共有学员28人,认识2000字以上的有2个,1000字以上的有4个,其余都能认识500至1000字左右。学员最大岁数有40岁。
  福鼎县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在本乡,1958年1月建成。现在财产大小件55,书664本,多为薄本的通俗读物,其中连环画有252本。设有4个图书流动箱,每箱存书20册,每10天轮流1次,至7月底已拥有读者400人次,借出232册次。
  在华阳、华双二自然村挂有黑板报两块,5天1期,刊登内容有国内外新闻摘要,当地新人新事,山歌小唱等,每期有读者四、五十人。
  此外,还编印宣传材料,已印22期;在华阳、华中、东坑里等7个自然设立广播站广播宣传材料;为丰富畲民文化生活,曾分别在华阳、华中、华双、小岭4个自然村放映幻灯片“三家福”“学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一个农业社”、“农村卅变”和“苏联集体农村介绍”等6片。今年六一,举行了小型文体比赛;有乒乓、跳绳等项,参加的是小学生,拥有观众200多人。宣传总路线时,组织了街头剧,到各村巡回演出,备受群众欢迎。
  少数民族文化站,在散播文化种子,丰富畲民精神与文化生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化站落成典礼时,群众纷纷反映说:“政府把文化站设在我们双华乡,对我们好处实在太大了!”一位畲族老人激动地说:“畲族有了文化站,做了许多出数(事情),真真是共产党领导得好”。
  二、卫生:畲族群众多居高山峻岭,密林峡谷。交通非常不便,自然条件差,生活贫困,疾病丛生,蔓延迅速,加以医疗设备没有,又笃信鬼神治病,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1940年痢疾霍乱大流行,三、四天间,单华阳一乡64户,死于痢疾的就有6人;死于霍乱的也有6人。麻疹、鼠疫、天花等症,都在这儿逞凶闯祸过,夺走了不少强壮的生机。此外还有不知名的病症,也严重威胁过畲民安全。雷德麟反映,在民国八、九年和25年,曾有一种病症,一生病状就不省人事,失去说话能力,过二、三天就死去。当时患得此病,莫明其妙死去的就有两个,一是华阳的雷得可(21)岁,一是雷志坤(9岁),据说至今还未弄清所属何病。
  解放后,由于党与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不断派遣巡回医疗队翻山越岭,迢迢到此,每年都有一、二次,每次停留10天或半月。今年元月间,从福鼎来了2位护士,1位医生,替畲族人民诊病,19号1天就医疗82人。(下略)
  疾病对该乡人们来讲,确是一大威胁,过去由于他们处于被欺弄,歧视的蒙胧中,得病多祈求神明的保佑——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医生是从来不会越山翻岭来到穷乡僻壤的地方的,为了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们不求神,求谁呢?——现在他们从迷信中觉醒过来了,认识到神明是医不了疾病的。要求医生十分迫切,普遍要求在该乡建保健站。群众这一合理要求,有关部门应迅速考虑,付诸行动。消灭或减少疾病,更应该从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着手。这点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的畲族人民说来,完全有可能办到的,今后应彻底改变人与牲畜杂居,房屋与毛坑杂处的不科学做法,以根绝病菌的渊源,使人人有充沛的精力,以赴农业生产。(下略)
  (七)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畲族在历代反动统治时期是一个被侮辱,被歧视惨受迫害,饱经苦难的兄弟民族。汉人因为“畲”音近“蛇”,所以说他们是“蛇民”,骂他们妇女为“臭蛇母”或“邪婆”。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他们更是被歧视,编歌谣来侮辱他们。“畲客婆越做越无,畲客姑越做越苦”这首歌谣不仅表现对他们的歧视,同样的也透视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他们的遭遇,一些民族叛徒的地、富、保长,勾结国民党,无孔不入进行种种勒索,苛捐壮丁,要抓要派,都是从畲民开始。三次反抗国民党收鸦片捐即是一例。派民夫也是这样,如要出远途的,就是找畲民。早在地下党活动时期,他们是一个苏区,但是妇女到别地方去做买卖,即被人叫做“土匪婆”。卖柴草被白拿即是常事,同时还要被挨骂。为了减少这种遭遇,因而迫得他们不得不改变他们本民族装饰,不承认自己是畲族,都称自己是苗族,这都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罪证。
  解放几年来,由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并在伟大的民族政策感召下,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解放后这种不正常的民族隔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从而基本建立了“互相尊重”,各得其所,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民族新关系,过去对畲族的欺侮歧视情况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畲民在民族之间也能竭诚相处,树立民族的自尊心。我们这一次到这里来调查,都备受他们热烈的欢迎,一般情况他们都毫无顾忌告诉我们,对我们很热情,群众说党派来干部是关心我们的,是来为我们办好事的。
  双华畲族乡包括一小部汉族在内,但是他们长期融合在一起,在劳动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当我们访问几家汉族贫民,他们都说,过去以及现在我们关系都很好,坏的只有那一小撮地、富、保长,我们彼此在年节都有来玩,在建筑以及其他方面都有互相帮助,相敬如宾,路上相遇,都以伯叔、姆婶相称。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他们曾和汉族一起反抗过,在党领导下,举起大刀长矛配合红军对国民党进行顽强而英勇的斗争,不少畲民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了,地革命付出相当的代价。在双华革命的洪流中,畲汉人民的血流是汇成一片。
  解放以来,畲族人民同样享受民族平等待遇,参加了政权组织,建立了党团组织,选上代表,当上国家干部。
  今年帮助少数民族提高文化,建立一座少数民族文化站,政府连年贷款,发放救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发展生产,政府还经常派工作组来协助领导生产。现在他们可以在一起劳动、学习、休息。党的恩惠已深入民心,曾经上北京参观团的兰青说同志说,我们少数民族也可以上北京,见毛主席,政府花了许多银元给我到处参观,这只有在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才有地位,今天才是国家真正主人。如今在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平等政策的感召下,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都同样地满腔热情在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忘我劳动着。
  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党群资料655]
  福建省民族工作十年成就基本资料的统计
  (1959年5月18日)
  说明:(1)1949—1951年因我省尚未全面开展民族工作,而实际用款无着。
  (2)1952—1953年,主要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学校基建,所统计数系实际用数。
  (3)1954—1958年的统计数,系拨款数。
  说明:(1)1949—1951年各级卫生机构不健全,大部份地区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2)1952年—1955年的统计数系实际开支数;
  (3)1956年—1958年的统计数系拨款估计数;
  (4)医疗减免享受人数系推算数。
  说明:(1)回族惠安县49—53年学生入学数、学龄儿童数没有统计在内;
  (2)学龄儿童数根据实际情况按人口数推算(畲族、回族12%,满族10%);
  (3)入学数系按省教育厅统计数字列入。
  说明:(1)通车里程系按本省公路、铁路经过畲居住地区的里程数。
  (2)商业机构1949年是解放前畲族地区半农半商私营小商店,1952年以后主要是供销合作社商店。
  (3)“购销总额”及“社会零售”系指在畲族地区内商业机构的收购、零售额,不包括在本区商业机构以外的购销额,而当地居民习惯到城镇购买居多。
  说明:(1)扫盲总人数仅据福安专区(占畲族总人口88.33%)全区统计数字应扫盲青壮年共33,000人,经过历年扫盲至58年大跃进扫盲高潮中脱盲者共28,360人,占该地区畲族总人口86%;
  (2)电影放映1952年前没有开展,1953、1954年有专门一队,1955年后全部由县电影队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巡回放映,历年放映观众总数约8万人次。
  说明:(1)农村卫生机构数系按部分县不完全统计。
  (2)疾病防治发病率系按各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列入。
  (3)卫生人员栏内系全部畲族人员,不包括畲族地区工作人员。
  说明:本表数字系按省教育厅统计数字列入,其中49年按实际情况估算,59年系计划数字。
  说明:(1)本表数字系按几个典型调查材料推算全面,牲畜历年增长率系按福安专区计委统计数字计算。
  (2)油茶籽57年,58年,59年产量仍按60,000亩计算,因57年后新辟油茶树尚未开始结实。
  (3)纯增率系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4)到目前止全省畲族地区造林336,000亩(按霞浦县每人平均造林2、8亩计算)历年造林面积系按宁德县每人平均亩数(1.82)推算。
  福建省民政厅
  [138—1—767]
  柘荣县委宣传部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情况报告
  (1965年7月3日)
  (上略)
  基本情况
  我县少数民族分布在8个公社、20个大队、35个生产队,258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人口有902人,占总人口的1.8%。纯居的有四部集居地区240户,占全县少数民族总户数93%,人口有788人,占总人口的86.39%。据三个集居地区较系统的统计,劳力245人,耕地面积1158亩,耕牛7头,生猪83头,羊13头。
  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救济款物发放工作在县委和上级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下,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活和文教卫生事业。据六四年底的统计,上级拨来专项救济款物:救济款3000元,棉被、单被各30条、布票2690尺(平均每户10尺,每人2.96尺),切实解决了一些少数民族社员,缺衣少被、生活困难较大、无力购买的有116户,332人(不包括社会救济),使他们度过冬寒,由于这笔款物发的适时,解决了他们的迫切困难,大大鼓舞了他们,促进了生产。
  在发放中,首先深入了解,澄清情况,抓住重点,送货上门,及时解决困难。如宅中公社艮家洋村,9户少数民族,由于原屋2座被白蚁吃掉将要倒塌。经派员检查后,认为需要帮助解决。就一次发给820元,原计划新建2座(3榴),修建1座(4榴),于64年12月间建成1座(3榴),其余2座在65年3月底已修建竣工。为了进一步解决该村发展多种经济生产问题,又拨给180元作为样板之用。并协同他们订出计划,将此款用于垦复油茶园60亩。
  此外,有些少数民族因生活发生困难和疾病无钱治疗等来访要求救济补助86人次。其中享受临时救济补助54人,金额388元;因病生活困难,受免费治疗32人次。(下略)
  农业生产情况
  从64年我县秋收分配结果看:全县集体总收入比63年增长15.2%,其中农业生产值比63年增收14.8%,集体粮食总产值比63年增产16.97%,根据调查了解,柯岭大队(4个生产队)情况看:这个大队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相比都是较差的,但64年粮食得到增产,该队宝宅二个生产队26户,66人集体粮食收入63年为8998斤,64年12662斤,相比增产(4881斤)24.4%。集体口粮平均每人240斤,加上小自由收入计323斤。弯里大队(4个生产队)65户,228人,63年集体粮食发收入90067斤,64年为101478斤,相比增产(11411斤)12.7%,集体口粮平均每人292斤,加上小自由达到360—400斤。在安排好他们生活的同时,又大大推进了今年农业生产新高潮!但有个别地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生口粮困难,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得到了适当的解决。
  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多种经济生活,上级拨给我县专项款2000元,计划在今年内新开茶园217亩,给予补助730元;粪池2个,124元;灰楼2个,160元;牛栏1个,60元;耕牛2头,600元;耙1付,30元;修理房屋3户,316元。这是发给重点集住地区困难的少数民族,使他们进一步搞好今年农业,取得更大丰收。
  政治情况
  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贯彻了党中央有关培养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三年来培养民族干部90人。从政治地位看:区级1人(民政科副科长),武装部长1人,审判员1人,其余系大队、生产队级的生产干部。各种代表看:县人民代表6人,乡人民代表33人,乡人民委员15人,县劳模代表1人。从组织方面看:党员25个,团员27个。
  文教卫生事业
  据统计已入学儿童142人,除二所民校28人外,四个集居地区办小学4所,入学儿童104人,占适龄儿童127人的81.8%。弯里大队(集居地区)65户,228人,其中适龄儿童40人,入学就有39人,其中:高小班6人(不包括初中生3人)。由于这4所学校的条件和设备较差,少数民族生活有困难。为此,除民政科去年拨补助款350元外,文教科又直接拨给1300元作为修理费和添置,享受学费减免40%,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非常感激党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
  存在问题
  (下略)
  [宁德地区档案馆馆15全宗长期1]
  罗源县福湖大队畲族综合调查报告
  (1983年6月)
  一、基本概况:
  福湖大队位于霍口公社东南部,罗源、闽侯、福州、连江四县交界地区。境内山丘连绵,山峰耸立,丛林葱郁,山青水秀。发源于古田县骜峰山的罗源县最大河流岱江,就从西部往东贯穿整个大队急转南下流入连江县出海。福湖东连霍口,南与东元里大队南峰自然村接壤,北与溪前大队隔江相望。这里畲族人口比较集中,整个大队共117户,596人,其中畲族为101户,516人,占全村人口的87.4%,全大队6个生产队聚居在1个自然村。村南主要是畲族雷氏居住,村北集中聚居畲族兰氏,村西和村东交错散居着汉族黄氏与林氏、张氏等。村子方圆1华里左右,呈平形四边型状,占地面积约100余亩。全队现共有耕地622亩,其中水田589亩,旱地33亩,85%水田集中在岱江北岸。
  二、名称、源流与迁徒
  在福湖大队,畲族自称为“山哈”,对被称“畲族”(因与蛇字谐音)人人讳莫如深,对外均自称“少数民族”以表示与汉族的区别,无形中就成为了族称。他们都认为本民族有盘、兰、雷、钟四个姓氏。这里只有兰、雷和少数从外地娶嫁来的畲族钟氏。盘姓畲族绝无听说,相传在向闽、浙迁徙时被阻在广东,成为了今天的口族。
  这里畲族群众与其它地区一样,家喻户晓流传着盘瓠传说。(下略)
  关于畲族为何大规模迁徙以及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虽然比较离奇,但作为民族学资料,还是有所俾益的。福湖的兰氏,根据家谱详细记载,在此已有十三代。按辈分排行,分别元——仲——开——王——乃——善——宝——朝——延——致——贵——必——用。按一般推算和老人们说法,由明末清初搬来在福湖繁衍生活了三百多年,基本可信。他们说,兰氏先民最早从广东迁来时在连江马鼻上岸,后来迁到霍口公社的杨头里村栖身,由于当地很不安全,讨饭者很多,又受尽汉族的歧视和压迫,于是选择了南峰落根定居。以后人发展多了,一部份又先分散到古田县停牛公社富达村,一部份迁到霍口公社的王庭洋大队唐下村。传说兰元位放牛从南峰到福湖,岂知这是一头神牛,来到这里,神牛就不肯回返了,后来请了风水先生谓此乃宝地,兰元位就从南峰来到了福湖,以后长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发展到今天的十三代子孙,兰氏是最先到达福湖的居民。福湖的雷氏据老人追述是在兰氏之后从本公社牛栏坪迁来,在此在繁衍,经历了政——亨——春——志——梅——花——秀——夏——秋——冬的十代,在此生活了二百多年。本村汉族主要为黄氏大家庭等,是从古田新德院放木筏经过此地,开始只是暂栖,以后才定居下来,那不过是近百年的事。
  关于畲族的迁徙情况,除兰氏有家谱,敕书所可参考外,还没有发现有更多的佐证材料,有待于进一步了解,对畲族的全民族大迁徙,或许有所启示。
  三、政治状况和民族关系
  畲族在福湖大队居住比较集中,畲汉两族人民之间关系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解放前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特点与汉族相异,政治上却颇受歧视。他们说,解放前,畲族人民头上三把刀,抽丁、派款、租税刀;门前只有三条路,卖孩、逃荒、坐监牢,据了解,解放前在福湖对少数民族普遍是二丁抽一,三丁抽二,整个自然村到解放前夕统计畲族不到70户,290多人,男性不足一半,被抓丁就有不下30人,至今还有7人下落不明。如雷花仲弟兄三个,长兄被抓丁,他又被抽,借了16担稻谷才被赎回。曾经有一个晚上,霍口保长下福湖抓走了18人去当壮丁和劳役。福湖西侧山垅湾大队夷康自然村,解放前18户畲族中,有13户卖儿鬻女,5人讨饭漂落他乡,14人被抽壮丁。当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头税、杀猪税、酿酒税、房子税、保丁税……,稀奇古怪,无所不有。对畲族人民是层层剥皮,被压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解放前,畲族人民还受尽污辱和歧视,把畲与蛇谐音,被称为“畲(蛇)婆”、"蛇客”、“蛇胞”、“狗祖宗的后代”,讥笑畲家妇女是“大脚婆”,还不准畲族人民唱自己的山歌,经常横加干涉。上上下下,受尽欺凌。
  三座大山的压迫,激起了畲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这里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土地革命时期,霍口公社一带就曾经是闽浙赣苏区的一部份,福湖是当时的游击区。叶飞等同志长期在这一带活动。福湖在1934年还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叶飞等率领部队北上参加新四军,但继续留下了革命的火种。解放战争中,闽、浙、赣一带有不少游击队在活动,由林白同志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在福湖村,专门有一支少数民族独立队,由本村畲族雷花仲和兰致容分别为正副队长,全村约有30余人参加了这支队伍,90%以上是畲族,在为推翻蒋家王朝,配合解放大军解放福州和连罗地区,这支“少数民族独立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队伍的不少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现在正逐步得到平反昭雪。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畲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在组织的培养关怀下,福湖有不少畲族干部参加了县、社、队领导班子,担任了各级政府、群众团体的职务。大队领导班子中,11名主要干部,畲族占了9名。解放以来,福湖为地、县、社各级党政、文教部门等输送了民族干部和工作人员达30余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畲汉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两族群众关系密切。在福湖村里,不但畲族群众均通当地语言,而且全大队汉族基本都能讲非常流利的少数民族语言,不少人会唱少数民族山歌,两族互通婚姻,汉族男女到畲家为媳为婿相互抱养孩子,相当普遍。但在溪前大队和南峰生产队,畲汉通婚却极为个别。这与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等发展情况有极大的关系。
  在福湖等地的调查,本地畲族干部和群众对民族称呼问题反映非常强烈。因根据福建等地的方言,“畲”与“蛇”谐音,有的汉族也就借此污篾少数民族,他们说,畲族称呼是强加的,在以前自己都没有听到过,这是难以接受的。解放以来,在几次民族调查和《畲族简史》征求定稿中,不知反映过多少次,这是引起当地民族问题的症结之一。他们坚决要求改变族称,有的说改成凤凰族(因祖先源于广东凤凰山),或“山哈族”。并要求在全畲族同胞中进行民意测验,尊重本民族人民自己的意愿。
  四、经济生活
  解放前,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畲族人民受尽剥削压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时深受民族歧视,由于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经济生产上仍然保留着比较粗放的特点。他们都住在离平地较远的山脚山腰里,完全靠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度日,畲族人民自己开发的土地都被汉族地主蚕食殆尽。福湖大队据土改时统计,全村仅有富农1户,98%均是贫雇农和为数不多的中农。福湖和汉族大队畲族群众租种的全是古田和连江汉族地主的田地,南峰自然村的田原来都是当地畲族开发的,大都建在陟坡上,有的只能种十几[行]秧,一亩田多达144块,社员称之为“巴掌田”。即使是这样,也被古田汉族地主巧取豪夺,到解放初,全村只剩下0.82亩的一块祠堂田为公有,由各大家庭轮流耕种供祭祖宗用。畲族人民租种的山垅田水源差、土质劣、田块小、水土流失严重,而且租税很高,一亩地只有几十斤,百来斤,晴天地裂,雨天土泻,十年有九年欠收,交完租后,自己剩无几,兰庭灿等告诉我们,当时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亩产本身低,除交租外,还要额外送租,否则第二年就不给田租种,糠菜竹充口粮,人口急剧下降,南峰自然村在道光年间曾有90多户,400多畲族,在解放初统计,只剩下60多人,许多人家断代绝孙,要不是共产党领导得解放,后果不堪设想。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畲族人民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生产和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福湖大队的500多亩水田,解放前只能种一季,现在大部份都能种了双季稻,亩产由解放前最高200来斤增加到600多斤,粮食总量翻了两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80%,南峰自然村增长一倍以上。
  福湖原来隶属今霍口大队,解放以来经过了互相助、低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各个阶段。1961年5月正式建队,1969年至1979年实行大队核算,据了解,这几年集体经济是比较发展的。鉴于大队干部群众介绍和反映,这十年里每年都完成一项较大基建规划,如仓库、自来水、礼堂、牛栏等。山林由集体经营管理,每年为国家提供木材300—500立方米。广大社员均能自觉遵守民约乡规。大队建有学校、医疗站、文化站等各项集体福利事业,对烈军属、五保户、重点困难户都有较好照顾,集体实力是比较厚的,历年国家征购任务都一季完成。从中央到地方,到这里参观、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干部和有关人员,比较频繁。
  集体经营生产固然显示了其较大的优越性,如对生产能统一安排,对劳力能统一调度以及抗灾能力的提高,但却存在着吃大锅饭、高工浪费、劳动效率不高、个人灵活安排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福湖大队是分两步过渡的。1980年至1982年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核算,生产队实行集体分配,实质上是把生产体制变小,自然不可免仍然出现“出工一窝峰,干活一阵风”的大锅饭,出现了一些矛盾,结果不很理想。
  1981年底福湖开始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各个生产队,按田的土质、水源好坏等搭配,人口按不同岁数分成几个段,抓签定,将责任田分配到户;征购任务也按田亩分配到户,而且农业生产费用、种籽、耕牛、小型农具也分配到户,全大队23头耕牛几家合作饲养,共同使用,或由每户按田亩和使用天数付给一定稻谷雇人集中统一饲养,同时征购粮、加价粮以及军属补助、船费用也分摊到户,生产队不再负责分配。一家一户既是消费也是生产和分配单位。
  根据畲族和汉族群众反映,包干到户责任制,一竿子到底,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比较简便易行,便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福湖大队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公社推行是最迟的,虽然时间长,但普遍为畲汉群众所欢迎和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发挥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效,社员主动地支配自己的时间,避免了“泡工”,做到不误农时。田[作]细多了,播种收割适时,农业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一与社员本身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过去集体插秧,要20天以上才能完成,到1981年底实行责任制后,只用不到10天就全部插完(个别牛耕畜力不足的例外)。
  (2)社员可以挤出较多的时间,从事副业生产,有余力开展多种经营;
  (3)原来比较小块的耕地、山垅田,可以腾出较多的力量进行适当改造,适宜于个体管理。畲族居住大部份是山腰、山脚地区,垅田较多,包产到户对这样的自然条件,还是较为适合的。
  如果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社员们一致反映,粮食将能比过去增长10—20%左右,基本能解决山区农民温饱问题。
  我们对一些典型户作了全面的调查,如户主雷夏云,男,畲族36岁,全家8口人,两个劳动力,1981年以前,全家每年超支一、二百元,分口粮3000斤左右,每年缺粮900多斤,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后,包责任田7.8亩,自留地2亩,上、中、下等田地各占三分之一,其收支情况为:
  1982年支出部份:
  农业生产费用98元,公粮32元(农业税),公益负担(渡船费、给军属协助费等)50元,合计:180元。
  雷夏云一家在包产到户后,所收粮食除交公购粮留种籽外,净存4200斤,比以前多收1200斤左右,现金收入盈余1100元,生活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今年他又种植了五十多棵桔子树和一批杉木和毛竹,若干年后即能成为家庭的财源。
  又如典型户雷秀顺家,夫妻二人和一个女儿,包责任田3.1亩,有较多的时间能从事副业劳动,其又有会木工的一技之长,去年除田间收入外,还挣付业款3000多元,我们在调查期间,他家正在挖地基准备盖楼房。
  福湖大队的生产责任制虽然实行不久,并且在推行过程中也不够完善,然而,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农业生产管理,解决温饱问题,其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还亟待进一步完善。在福湖大队,主要存在问题是:
  (1)搞包产到户后,原来价值几千元的大型农具(如柴油机、拖拉机)不能充分利用,机耕面积等于零,我们看到,原来能存放几千担稻谷的大队仓库,蛛丝满房、鼠洞累累,空荡如洗,里面存放着三台扒篙的拖拉机,门前晒谷场(有300平方米左右,全是水泥筑面)晒着几堆垃圾肥。责任制后,大队主要干部向钱看,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种现象绝非仅见,在福湖尤为突出。由于管理不力,近几年林木砍伐相当严重,可用木材基本上砍伐殆尽,再不采取措施,后果不难想象,植被生态的平衡被破坏,将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前几年大队曾裁种了一批桃梨树,每年能稳收数千元,现在无人管理,两年来分文无收。对这一切,我们在调查中也感到无比痛心。
  (2)在严重和自然灾害面前,缺乏统一的协调,没有统一集中力量,连续两年的稻瘟灾害后,使一些原来底子差,劳力少的农民产生严重困难,普遍缺粮,现在全大队估计有一半户粮食青黄不接,有的靠砍柴卖钱买议价粮,有的借款。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的户分别借有高利贷,年息高达30—70%不等,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集体公共事业筹集经费,产生了问题,要搞集体福利,只能指望国家,两眼向上。国家征购任务原来一季完成,现在要分上下两个半年,任务完成尚不甚理想。对军烈属、五保户照顾费用筹集也产生了较大的困难。
  关于福湖大队落实生产责任制等问题,本分队另有专题总结。(下略)
  五、文教卫生
  畲族自迁入闽浙地区后,依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据我们了解,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畲族民族语言无多差异,与广东客家话相似,但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一般均通用本民族语言和当地汉族方言,福湖大队畲族在本村内通行民族语言外,并均能讲流利的罗源地方话。由于这里文化水平较高,大多数人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者也比较普遍。
  解放前,由于经济困难,自己没有办学的条件,福湖全村识字人很少,现在的畲族老中医雷花吾识一些字,实际仅初小文化程度,在当时已是不可多得的“秀才”先生了,在霍口、飞竹汉族地主办有学校,但畲族孩子受歧视,交通又不方便,一般不能上学。据兰金泉说,解放前,较富裕的畲家子弟,能上一、二个学期书,就是很不错了。在解放初,全村能找个记帐的都十分困难,没有一个高小毕业生。
  解放后,党的工作组驻扎进村,在他们地直接指导和努力下,于1951年由县里拨款,在福湖办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当时教室是借群众民房,上级派了两名教师帮助办学,使一批适龄儿童有机会进入校门,同时还大力进行扫盲工作,今天四十五十岁的一批人,就是那时摘掉文盲帽子的。以后学校每年招生,采取的基本上是复式教育。1959年由国家拨款盖建了木制结构约150平方米的校舍,即至今还在使用的教室楼。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福湖的学校教育也是经过了几个马鞍型阶段,但终究是发展比较稳定的,历年来,福湖小学毕业的毕业生共约300多人。整个大队的文化水准在全县畲族聚居区中,可谓是屈指可数的。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大队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4人,占全大队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高中毕业生20多人,中师毕业生14人,大专毕业生3人,全大队有40余人在地、县、社文教、行政、卫生等单位工作,其中90%以上是畲族,在全县独立鳌头。
  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福湖的社会教育是比较突出的,这里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家长们普遍受到互相影响的结果,均比较重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尽力为子女上学提供方便。特别是1957年由国家投资福湖创办了全县唯一的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20多年来,为丰富和促进农村文化生活,普及巩固提高学校教育,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福湖的文化教育在培养与实现“四化”需要人才的要求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学生家长们密切的关注到,福湖的教育在走下坡路,整个教育质量都在倒退,这与教师、学生家长、客观条件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群众要求呼声非常强烈,本分队对此集中整理了《福湖小学教育的专题调查报告》。
  关于福湖大队畲族医疗卫生情况,就我们所闻所见,条件较好的家庭、住室、饮食、衣着条件都较整洁,但还有不少家庭,住室、饮食条件还相当差,畲族妇女劳动强度较大,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推行计划生育国策,在具体执行中。由于不当,社员们有看法和要求。
  由于坚持同姓不婚的习俗,没有发现白痴、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等常见儿童病,70老人不算稀,长寿者不算少,我们所见的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都非常健康,比较健谈。目前群众普遍反映是看病难,过去大队核算时曾有医疗站,大队给予医疗补助,后来取消,现在社员最怕生病,“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毛病也得到公社和城关去。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存在问题,服务态度差劲,医院搞承包后也向钱看,专开好药用费过高,一般畲族家庭担负不起。福湖大队畲族居住比较集中,广大社员迫切要求恢复医疗站,配备胜任的医生,这也是推行责任制后需要改善和适应的重要问题。
  六、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
  福湖大队由于畲族聚居比较集中,附近公社大队畲族人口也较多,尽管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具有特点的风俗习惯和浓厚民族气息的民间文学艺术。
  根据座谈和调查,我们了解到,福湖解放前分兰氏和雷氏两个祠堂,由辈份高、年纪大的人担任族长,一般都德高望重,过去在村内外有发生纠纷或争执不下时,就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和仲裁说话,没有不服的,在村里是自然领袖。兰金泉告诉我们,在他们记事时,祠堂长老的说话很灵,他们拿着长烟筒,从大人到小孩,没有不怕的。解放前夕重新修订的《兰氏家谱》就是由当时族长兰宝位负责组织纂修的。兰庭灿等老人告诉我们,南峰兰氏与福湖兰氏是同祖宗的,南峰自然村在他们记事起一直由村里自然领袖兰口年为祠堂族长,其辈份高、年纪大,为人公道,没有后嗣,在村里享有众望,一直到1953年去世。族长(也称房长)还负责主持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据兰朝晃、兰德瑞讲,本村兰氏,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五祭祖,是日,兰氏子孙欢聚一堂,挂祖图,祭祖先。这一天开始轮换交接确定三家兰氏子孙,一户存放祖图和敕书,一户存放家谱,一户保管钥匙。祖图和家谱都锁在一只定做的箱里,次年七月十五再换。祭祖时,要杀鸡、杀猪放在堂前,告慰祖宗在天之灵,叙述盘瓠传说。我们所看到的兰氏祖图长约35米,共60幅,据载,光绪二十八年间(1903年)由当时兰宝位首倡全村兰氏雇专人用彩绸布缎用彩色水粉画成,叙述了盘瓠出生、成长、光辉业绩,繁衍盘、蓝、雷、钟子孙到殒身封功的整个过程。画面栩栩如生。另还附有敕书说明,全家族群众视其为珍宝。前几年兰氏祖图曾作为畲族文物在福州市展览过。(略)
  畲族有自己的宗教,但大都相信迷信,本村有一座白马大王庙,建庙历史约有百余年,过去庙里塑有偶像,每年农历九月一日之际,全村人几乎都集约到此烧香叩拜,以祈求白马大王保护畲家丰调雨顺,全村老少人丁兴旺。
  在婚姻习俗、衣、食、住、行方面,福湖畲族也保留了一些特点。根据调查,福湖畲族行一夫一妻制,在家庭中,妇女担负着与男子同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全部的家务劳动,妇女普遍比男子勤劳。据兰庭相、雷花吾讲,解放前畲族与汉族不通婚,在本村本民族内同姓也严禁通婚。招婿入赘的风俗比较盛行,所在长子(女)必须随母姓,次子次女随父随母姓不限,招赘人家孙子孙女谓外公必须改称祖父。赘婿本人有的须改从女方姓氏。如南峰生产队兰××原名雷××,招赘来到南峰后就改从女姓,并且排行都继承了兰氏辈份,以保证女方香火不断,子孙代代相传。但是赘婿本身改姓为不多见。根据我们的调查,解放前,由于畲族人民生活困苦,娶不起亲,养童养媳者很多,至今还是不乏其人。男女结婚一般由媒人介绍,也有通过相识产生爱慕之情而结良缘的。结婚女方的陪嫁是成套家具。从解放前到现在,很少有所谓的送农具嫁妆。如只送农具者在这里未有听闻。母舅送礼是最重的,现在受周围汉族影响,原有的特点正逐渐消失。姑娘出嫁时,先在娘家梳装打扮,身着精制的民族服装和腰带,穿上自绣花鞋,头戴凤冠,坐双人或四人轿,来到新郎家,举行结婚仪式时,新人双双对拜,然后拜天地,拜祖宗,风冠平生只在结婚戴一次,婚后再嫁,则也不再戴凤冠,一直到去世入殓时带冠入棺,只有在养母家长大的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生身娘家时,才许生时第二次戴冠,其他情况下,一般都没有生前二次戴冠的习俗。
  衣着方面,福湖的畲族男者已没有特点,妇女有自己的服式,花带拷边非常考究,婚后妇女有自己的发式,象孔雀冠形,意指为不忘凤凰山为祖先的发源地之意。用毛线缠成盘髻发式,红色意指年轻妇女,用兰色毛线绑成的发式盘髻,意指自己已进入中年老年,也有不服老的,到了岁数还缠红色盘髻为头饰的。姑娘未见有打盘髻头饰,当地畲族群众说,在霍口公社都未曾见,只是在凤山镇附近的几个公社有一些。
  饮食方面:解放前,畲族人民的主粮是蕃茹、糠菜、竹笋,解放后,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米成为主要粮食。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保持着喜爱饮酒的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自己酿以糯米、红粬为主要原料的米酒,差不多要占用全年粮食消费一半。每到喜庆佳节,红白喜事,结婚生孩,盖房乔迁,都要请客喝酒,受聘者必须光临,否则会被说风凉话,被主人所诅咒,浪费是惊人的。据福湖兰致明、雷花居、雷秀顺等户的调查:去年花在喝酒送礼就费用了三至四百元,兰致明去年收到亲戚朋友请贴26张。他们的习惯接到请贴后,揭了后锅卖掉也义不容辞。特别是姐妹生儿子,当舅舅的至少备鸡30只,鸭蛋300个,细面30斤,都要成“三”数,还要送布料,床上用具等。
  畲族人民特别好客,每至一家都要端茶送糖水,客人来临,都要备菜备酒,一醉方休。互相致贺时,端酒碰杯,比较随便,没有拘束。在禁忌方面,据老人们说,过去严禁吃狗肉,这与盘护传说有关,一直至今,还对此相当忌讳。
  住行方面,福湖大队畲族聚居集中,地势较为平坦,住的是泥木结构的瓦房,茅草盖房,在这里已难得一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整个大队社员盖的新房比此前的30年还多。新建房屋大都是傍山而筑,饮的是山泉自来水,住的房屋室内布置比较考究,许多人家都铺有地板,说明畲族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溪前大队解放初,全村畲族只有3栋瓦房,现在全村都住上了瓦房,均是解放后陆续新盖的。但是霍口公社里面的不少畲族自然村,大部份住的还是低矮潮闷的茅草屋,生活条件还是相当差。福湖大队傍山依水,只隔一条岱江,公路往东直延伸至城关,往西可达霍口公社所在地,出门办事,比较方便。但这里因处于四县交界之地,山高坡陡,畲族大部份又都住在偏僻山区,所以走亲访友,赶集和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步行。
  这里畲族的节日基本与汉族同。最热闹的是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本地没有畲族自己的节日,只是在福安一带畲族专门过“三月三”节。
  在畲族民间文学艺术中,山歌是其最重要的形式和内容。畲族人民很爱唱山歌,山歌的格式都是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为一段。异性对唱,一男一女以一回一答形式较多。其特点是用假嗓子演唱。过去按畲家传统风俗习惯,走亲访友,盘诗对歌极盛。福湖有好几位名歌手,如雷明春曾经连续答歌过两天两夜,能唱山歌2000多首,但即兴编词为多。山歌曲调都是统一的,主要是内容的变换,尤其是颂歌、生产歌、情歌等颇有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由于畲族本身没有文字,只得借用汉字注音,所以韵脚与汉语有所不同。
  除山歌外,福湖等地还流传着不少动听的民间故事,这些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瑰丽宝石,有的亟待抢救整理。
  《福建省罗源县畲族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选编》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79级社会调查实习队。
  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
  (1984年1月10日)
  畲族,是我县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1982年7月1日零时我县总人口477642人,其中汉族人口423767人,占全县总人口88.72%,少数民族共6个,有畲族538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27%。其他是回、苗、京、满、蒙5个民族共计6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3%。畲族人口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中占99.88%。
  一、畲族人口分布情况
  我县是畲族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53813人,男29109人,女24704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59%、全省畲族人口的25.67%和全地区的32%。分布在全县18个社镇的721个村庄,其中聚居占95—100%的有26个大队,有456生产队;占80—94%的有14个大队,有50个生产队;占50—79%的有27个大队,有42个生产队;占49%以下有118个大队,有14个生产队。见下表福安县畲族人口情况分析表(略)
  二、畲族人口的年龄构成情况
  上表看出:畲族人民在近4年来执行计划生育是好的,因而0至3岁人口比例较汉族低;4至12岁人口比例较汉族高,则体现了1978年以前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所照顾;畲族青年人和成年人,特别是成年妇女的比例都比汉族低,说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卫生保健条件、经济生活基础较差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老年人比例比汉族高,说明畲族人民多居山区,空气新鲜污染少,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因此寿命较高。全县2个百岁以上老寿星,其中1个就是畲族妇女。
  1.人口年龄构成特征已进入成年型。
  国际上通常用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这三种类型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用这个通用标准来衡量,我县畲族人口已进入成年型,而汉族则正进入成年型。
  2.人口再生产属于稳定型。
  国际上一般根据三种人口年龄组(0至14岁、15至49岁、5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把人口再生产分为增加型、稳定型和减少型。按这个标准衡量。我县畲族情况以及和全县、汉族对比如下表:
  三、畲族人口的性别状况
  我县畲族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性比例以及对照情况如下表:
  畲族人口的性比例为117.83,比全县低3.78,比汉族低4.27,也就是说,妇女人数所占比例比汉族高。上表从各种年龄分组的性比例说明,畲族0—2岁的人口是女多于男,0—6岁人口共8811人,其中男4417人,女4394人,男比女只多23人,性比例为100.92%。基本近似,而汉族为108.72。解放后出生的即0—33岁人口性比例为110.98%,比汉族低2.06%。35—54岁和55—69岁二组人口的性比例分别为147.60和131.51,这些人口都解放前出生的,虽较汉族比例为低,但仍表示出男性人口大幅度高于女性的性比例失调现象,这是由于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歧视,以及封建礼教“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等历史原因造成的。70岁以上人口女多于男,性比例为82.22%,说明女性寿命高于男性。
  分社、镇性比例如下:
  四、畲族人口情况的几个主要特点
  1.人口增长比汉族慢。
  我县畲族人口,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53813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37195人,18年来增加了16618人,增长44.68%。平均每年加增2.07%;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为30743人,29年中增加23070人,增长70.04%,年平均递增1.95%。
  畲族人口的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照顾和大力支持的体现。但,由于解放以前,畲族人民所经受的压迫与苦难,远比汉族深重,基础差,条件不足,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影响畲族人口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因此,和同期汉族人口增长48.37%相比,尚低3.69%。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64年的11.52%,下降到11.27%。解放后出生的人口(即0—33岁)为36246人,占畲族总人口的67.36%,也比汉族低2.01%。0岁和1至3岁的婴儿占总人口比例也分别比汉族低0.57%和0.07%。这些现象应当引起充分注意,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落实民族政策工作。
  2.畲族人口负担系数(即抚养比)将会比汉族的上升幅度更大。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至14岁少年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与成年人数的比例,也就是社会劳动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上表说明:畲族人口的总负担系数为74.19%,比汉族高6.11%,而成年人系数则比汉族低2.09%。也就是说,每100个成年人要负担被抚养人数74.19人,(其中少年儿童63.45人,老年人10.74人),比汉族多6.11人(其中少年儿童3.63人,老年人2.48人)。成年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100人比汉族少2.09人。再从年龄构成比例看,畲族老年人口的比例比汉族高1.21%,即每100人中老年人比汉族多1.21人。因此,畲族人口负担系数不仅目前比汉族高,而且今后上升幅度也将比汉族大。
  3.和汉族人口情况对比,畲族人口目前存在三低:(性比例低、育龄妇女比重低、婴幼儿比重低),四高:(老年人比重高、多胎率高、总和生育率高、预期寿命高)的现象。
  五、畲族人口的文化状况
  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我县畲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在我县设立全省唯一的、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和仙岭民族重点小学,使畲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原来基础很差,加上居住山区,偏僻分散,和经济生活、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畲族人口的文化仍然提高得不快,和汉族对比,存在一定距离。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和汉族对比,情况如下表:
  畲族人口的文化情况是:
  1.文盲、半文盲比重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间的文盲人数,反映其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口素质,我县畲族6岁及其以上的人口46501人中,文盲、半文盲占57.19%,比汉族高13.24%;12岁及其以上人口38037人中,文盲、半文盲22545人,占59.27%;特别严重的是12岁及其以上的妇女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14053人,占12岁以上妇女人口的83.09%,比全县水平64.86%,高18.23%;6—11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4050人,占15.23%,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
  2.文化质量较差。
  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畲族人口19906人,其中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2036人,占10.23%;大学毕业或肄业的(不包括在校学生数)仅只36人,占0.181%。而汉族则分别占26.23%和0.60%。
  3.学龄儿童入学率低,读满小学五年的巩固率更低。
  7—11岁的学龄儿童共6964人,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已入学4908人,占70.49%,比汉族低27.99%;读满小学五年的巩固率也低,1977年入学1146人,到1982年毕业时只剩下219人,占19.10%,比汉族低35.80%。
  福安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福安市档案馆1984年永久]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