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风情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70
颗粒名称: 第七篇 风情习俗
分类号: K892.4
页数: 20
页码: 405-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风情习俗、宗族家庭、家庭、生产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文化教育 风情习俗

内容

第七篇 风情习俗
  明清时期畲族先民大量迁入闽东后,多由血缘相近的姓氏聚族而居。其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畲村旱地多,水田少。1949年前,畲民以甘薯为主食,经济生活靠自种自给。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使畲族相沿已久的风俗习惯得以长期保持。畲族人民勤劳朴素,重视农耕,生活上求简朴,能歌善舞,重视人生礼俗,崇敬祖先,团结友爱。宗教信仰具有多神崇拜、祖先崇拜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传统得到发扬光大,有些陋俗和宗教信仰中的巫术迷信部分被摒弃,而逐渐淡化、消失,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畲村形成。
  第一章 宗族家庭
  第一节 宗族
  畲村多由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畲族的宗族结构分总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宗祠内子孙派系分支)——家庭4个层次。畲族群众认为“蓝、雷、钟”三姓本为一家人,视为同宗。区内畲村珍藏的清代“蓝、雷、钟”三姓宗谱中,均附有“盘、蓝、雷、钟”4姓血脉相承的图表。福安县范坑乡洋坑《汝南蓝氏宗谱》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供奉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畲族关系更为密切,在宗谱内对同姓著名人物有详尽的记载,同姓畲族不管血缘亲疏都以叔伯相称。至于“祠——房——家庭”的结构方式和当地汉族宗族结构基本相同。即“支祠”是以地域开基祖为首,由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的宗族组织;“房”是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组成宗祠的基本单位。随着时间推进和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进成“房”,“房”升级为“支祠”,“支祠”演进为祠,形成新的“祠——房——家庭”宗族网络。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族人活动的公共建筑——祠堂作为标志。
  宗族的领袖由年龄辈份决定,房有房长,族有族长,称“父老”,由辈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族人担任。族长、房长逝世后,在支派内另择合适人选担任,不世袭。族长协调处理
  族内外、村内外的各种关系,处理宗祠内外社交和主持神事活动,调解裁决族内民事纠纷,财产权转让分配,保管族谱祖图及祭祀用品,掌握族产、兴办公益事业等。特别是宗族内建祠、修谱、祭祖三件大事,均由族长亲自主持操办。
  1949年后,族长随封建宗法制的消灭而废除。畲村民政、民事,皆由村干部负责管理。
  宗祠 畲村宗祠(祠堂)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同。宗祠的功能,民国9年(1920年)修的甘棠坑源里(坑门里)村《钟氏族谱祠堂引》称“祠堂之设,原以奉祖牌而安先灵者也。凡祖龛几案务求其洁,祠前祠后必取乎净,至栋宇墙垣更随时修整,勿使崩坏。除祭祀、公议、演戏之外,如有寄顿杂物及幼稚入祠喧哗者,共宜斥之。祠堂公项,后人宜蓄积些微,以为宗人登科发甲谒祖需用。”祠堂是供族人祭拜祖先、集体议事、举行公演的神圣场所。据统计:1993年全区各畲村共有大小宗祠100多座。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于光绪八年(181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钟氏祠堂,大厅中间设有祖龛,内陈放祖牌470多块,祖牌镶金箔,造工细腻、雕刻精致。1991年7月15日,被福安市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谱 宗谱是一族人文历史的档案史料。畲家有“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谱一般隔20年修一次。现在各畲村保存的宗谱大多为清代以后编纂。清光绪间(1875~1908年)刑部主事钟大焜编纂的《颖川钟氏支谱》现藏省图书馆,为全省钟氏连环谱。畲族宗谱通常由名录、图纪、补遗、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产记载以及附录官府文告等几个部分组成。畲族人丁入谱有特殊记载谱名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万”等字,作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其中蓝姓用6个字,雷、钟两姓只用5个字。
  祭祖 畲族祭祖仪式大多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行陈列,供上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第二节 家庭
  近代,闽东畲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人口一般以3~5人的居多。在畲族家庭成员中,父亲为一家之长,对内管教、约束家庭成员,管理经济收支,安排农副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全家处理各种社会事务。母亲被视为“内当家”,负责处理家庭内以及亲戚间往来事宜、料理家务、饲养禽畜,同时也下田参加生产劳动。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一般“娶一门媳妇,分一个家”。做父母的多与幼子同住。
  1949年以前,畲族人比较看重田园山林,把保有祖宗留下的田地和增置田产,看作是家庭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兄弟分家时,都要请母舅做“公道人”分配财产。父母在者,可由母舅提留一部分财产,供其生活;父母辞世后,再行分配,或留做父母坟墓以及每年祭墓时开支,俗称“众田”。然后,给长子留一份“长子田”(一般不得超过全部田产的十分之一),要是田产太少,适当照顾一下长子即可。余下由数子平均分配。分配时由抓阄决定,然后立下分家契约,写明权利、义务。兄弟间若发生财产纠纷,由母舅出面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家庭发生根本变化,家长权威削弱,民主协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逐渐形成,旧道德礼仪规范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所取代。
  第二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农耕
  畲族以农为本,在祭祀日和时令节日里常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其中农历正月的清醮道场是最隆重的祈求丰收的祭祀仪式。畲族与生产有关的时令节日有牛歇节、圆冬节等。平时结合农事活动的“祈福”活动,更是经常举行。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是“开正福”,初五有“下神福”,二月初一“春福”,初二有“土地福”、立夏日“夏福”,端午节后“保苗福”,白露日“白露福”,立冬日“冬福”,除夕“完满福”,答谢神明保佑一年农事活动顺利。
  农忙时节,畲家有“门不落锁”习惯,即全家出工,仅用一根小竹条或小木棍栓在门扣上,以示屋内无人。冬季收成后,田野作彻底清理,聚族摆宴,男女劳力一起饮酒庆丰收,俗称“理园埕”。
  第二节 狩猎
  狩猎是畲民的副业。狩猎时既有个人单独进行,也有集体行动。通常由3至5人或7至8人组成。上山行猎前,要拜猎神田公元帅(或畲族始祖)。猎前做好分工,到达狩猎地点后,有负责带猎犬搜山;有在野兽必经之路守候,伺机射杀的。行猎方式有土铳射杀、弩杀猛兽、竹枪杀兽、竹吊拴兽、木笼框兽、陷阱陷兽、累刀刮兽等。
  获得猎物时,击中野兽第一铳者,可分得兽头、兽皮和部分的兽肉;要是第一铳击中,野兽仍在奔逃,由另一人补铳后,野兽才死的,兽头兽皮归第一铳者,部分兽肉则与补铳者均分。其余兽肉按出猎者(含旁观者)人头平均分配。要是猎到较大的野兽(如虎、狼等)除兽头兽皮归第一铳者外,兽肉平均分配。猎到较小的猎物(如野兔、雉鸡等),就推举一人把猎物煮好,各户拿出一些酒来聚食。
  第三节 建房
  畲族一户建房,全村帮工,帮工者只用酒饭,不拿工钱。建房前要择吉日奠基、架木马,而后劈㮼料,制作木构件。上梁之日,要备熟猪头、鸡、鱼、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笔墨砚、镜子、胭脂、头梳、花线、红带子等物祭鲁班仙、请紫微銮驾。到上梁时辰,鸣放鞭炮,木匠师傅将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拿亲朋送来的稻米与红布(袋)压梁,并将事前备好的糍粑,分馈众人,以示好彩头。并在当晚设宴请工匠和亲戚朋友。
  房屋落成后,择日砌灶,然后择日入宅(迁入新房屋居住)。入宅时全家人手提用具(或
  农具)、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火钵,路上不断地往火里撒盐,发出爆声,象征发丁发财。同时燃放爆竹,按辈分大小鱼贯进入新房,尔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移到厅堂桌上,点香秉烛祭拜,当晚摆入厝酒宴请亲戚朋友。
  第三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饰
  一、衣服
  历史上畲族男女服装多用苎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装大致相同,女装与汉族服装区别较大,其款式在区内各县大同小异。1949年后,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一)男装
  民国以前,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的大襟苎布衫用耐咸、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麻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棉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褂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色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宽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系线织的专用带子。
  男婚礼服为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除官帽、布靴族内借用外,一般男子结婚都缝一件青色长衫。
  (二)女装
  畲族妇女传统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款式各县有异。
  福鼎式 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兜上。
  霞浦式 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兜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
  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至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5厘米,宽1~10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年妇女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均不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钗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
  福安式 福安大部地区及宁德县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色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3~4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头处才镶以一块三角红布,两边袖口各缝一块1寸多宽的红布。
  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稍短,称“半长裤”。
  二、围裙
  霞浦式围裙 裙身黑色,呈梯扇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迭,每侧5~7条,每条宽0.7厘米、长5厘米,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间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外绣有图案。裙头蓝色,宽6.5厘米,两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呈须穗状。少女穿用的围裙多系水红色,宽边织花带。
  福鼎式围裙 大体与西路式相似。但裙身多呈长方形,长40厘米、宽47厘米。裙身上中部用淡绿色绸布作装饰,节日穿用围裙则加绣花。裙带均为织有几何图案或水波纹花带。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套配,束以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配色大绸花。有的大裙改用红色面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三、帽鞋
  黑缎官帽 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是畲族男子专用礼帽,整体青黑,宽沿外敞,顶缀2厘米大的铜质球或红布球,球顶下垂以红线编成的缨穗。民国后用圆沿礼帽,在举行婚礼或逝世时穿戴。
  凤冠 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婚礼和逝世时使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颊。冠体内层用竹箨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有精致银框小方镜,并配微形剪、尺、书、镜等物件,冠顶用竹篾编织成塔形骨架,外蒙红布,各面贴缀大小不一银片,上部后侧及前两侧,各缀挂一蝶形银饰,每片银饰上各缀以五串小银片,两端饰玻璃珠,顶端饰有2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银片上錾有吉祥纹。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垂挂面前,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鞋子 传统穿圆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红色中脊为单鼻鞋,系
  女性穿用,鞋口边缘镶以红、黄、绿等色边线。鞋面折有两道中脊的为双鼻鞋,系男性穿用。民国期间,传统有鼻鞋,逐渐少见,大多数用作丧服。婚礼则穿长靴。
  绑腿俗称脚绑或脚暖,兼作防护妇女小腿和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9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和紫红色长襟。1949年后,绑腿已少见。随社会发展,除畲族中老年妇女还保持穿传统服装外,青年人只在婚嫁及重大喜庆活动场合才穿着,其传统服装布质亦追求时尚,刺绣更趋精细,而平时所穿服装和汉族无大差异。
  四、银饰
  头笄俗称“髻簪”为姑娘紧发用,一对两片,长约10厘米,押于发髻两边,如两片相连的垂叶,上錾凿花纹。
  银簪 用1枚银元锻成,两指宽,10厘米长,如目鱼骨形状,上錾花纹,横栓发顶,供妇女紧发之用。
  头花 发际装饰品,婚礼用的头花,三朵一组,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作精细。
  耳环耳牌梳 盘龙髻配套首饰。耳环通常制成翻转问号形状。耳牌,近耳处为曲形钩,下挂银牌。
  手镯 和汉族同,质地有铜、银和黄金。
  第二节 发式
  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发式不同于汉族妇女。霞浦畲族已婚妇女发式为古典“盘龙髻”(又称凤凰髻),式样复杂,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三分之二,其间置放一支长约20厘米、直径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其中段用红线扎紧往上折,呈斜角,使头发膨松在后脑勺部位,呈瓜辫形,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扁型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往右绕过头顶,至前顶与垂下的发束汇合缠扎,随即掺入假发,把整股头发从左往右盘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簪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
  宁德北部和福安一带畲族妇女头发则从后脑勺梳起,向上盘旋绕头盖一匝,高达脸部的二分之一,脑后呈瓜瓣状,发间环束数根深红色绒线。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扒、豪猪簪各1枚,俗称“凤凰中”。
  福鼎一带畲族妇女梳头不掺假发,仅梳本身的长发于脑后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网纱,插以头花等饰物。
  畲族未婚少女发式 福安少女过16岁,头发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状,但顶部不压以银簪而以一束红绒线缠在右额前。宁德与霞浦少女则把头发围成圆形,以红绒线夹上两支银笄。福鼎少女头发围成圆形后,右侧斜插1条银簪,在簪子上垂下缨络状绒线,畲族妇女发际所系黑色、蓝色、红色绒线环束,标志老、中、青不同年龄身份。
  第三节 饮食
  畲族主食为大米和甘薯米(丝),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马铃薯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节日特殊食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
  乌米饭 多在农历三月三食用,其制法是取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入布袋,连袋放到铁锅里,加适量的水熬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叶渣,将精选的糯米倒入汤汁里,浸泡若干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菅叶粽 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分龙节时食用。将精选的优质糯米泡进黄碱水里浸若干小时,取出,将其装入用两片菅叶对折成的槽里,裹成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放入铁镬里煮十多个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畲民拿菅粽敬祭祖宗、自家吃用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糯米糍 畲民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糯米浸泡一天后,滤干,放进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团状或饼状食用。
  第四节 居住
  清代以前,畲民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茅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它仅在寮中央竖1排3至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
  清代,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面以土筑墙,屋架直接安装在山墙上,屋顶呈“金”字形,瓦片屋面,土木结构的住宅有4扇、6扇、8扇、10扇之分,有的10扇厝可住一、二十户人。
  近代畲民住宅与汉族民居建筑格局大致相同,大多为土木结构,朴实无华,极少装饰,而且大多随势而造,极少斜门、假窗。传统宅院多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小窗,以避风防盗。一般畲村的周围都植有松、杉、樟、榕、柯、枫等乔木。畲族也有以阴阳八卦选择宅地的职业性地师,其理论大致与汉族地师相同。
  1949年以后,畲族住宅以土木结构为主,住房的建筑和使用格局有所改善。1978年后,随着畲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出现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住宅。1978~1993年的15年中,全区141个畲族村委会新建住宅1036幢,建筑面积15.85万平方米,大多为砖木、砖混结构。
  第五节 用具
  畲族不尚奢侈,讲究质朴、实用。其较有特色的厨房用具有:木粥桶、柴面盆、竹水舀、木勺、瓠瓜制成水瓢等。日常用具有:竹壳陶火笼、竹灯盏架、木履、细篾编成的苎布笼等。其中尤具民族特点常见的用具还有:
  八角轿 畲族姑娘出嫁时使用。高1.3米,四面宽0.7至2米。工艺精细,五彩装饰。
  水缸 石制水缸较有特色,八角形或长方形,深0.5米、长1.4、米,宽0.7米左右,用以储备饮用水。
  茶筒 用毛竹节制成。大筒是3至4节毛竹节,小筒是1至2节毛竹节,筒上有双耳,上系小麻绳,畲村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供上山下田劳动,用以盛放茶水。有些地方还利用茶筒盛酒,名叫酒筒。
  背篓 用竹篾编织而成,篓口为椭圆形,扁瓶状,篓口双侧系以小棕绳,用单肩挎背,常用于上山采茶,下园讨菜。用作上集市采购装货物的背篓,造工更讲究,通常小巧玲珑,制作精美。
  第六节 旅行
  闽东畲族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地带,丘陵重迭、山岭崎岖、羊肠小道迂回曲折。受地理、经济等条件的制约,畲区人民要赶圩进城,贩卖山货,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或走亲串戚,盘歌聚会,均需翻山越岭,主要靠步行,少数坐轿。
  步行 历史上畲民多穿自编草鞋(70年代后,多改为硬塑拖鞋或解放鞋),挑运货物时,日行约30~50多公里。1956年元月国道104线闽东段通车后,沿线畲村村民出远门大多乘车。在没有通公路的畲村人们还需步行。
  坐轿 区内畲村的轿有竹轿、花轿两种。竹轿(又称篼、马夫轿),用毛竹片编成,靠椅式,前有一小横梁蹬脚,两旁装上两条竹杠,由两轿夫抬,竹轿适用于山区小道。民国时期畲区竹轿不上10架,能坐竹轿的只是极个别财主和头面人物。花轿较为考究,轿身全部上红漆,并雕有花鸟之类的吉祥图案,四人抬,专供迎亲时新娘乘坐。百户人家的畲村通常都备有花轿。
  坐船 濒海畲区的载人运货船只有舢舨、小木帆船、机帆船等。舢舨,木质,船体小而两头尖,安装有舵、橹、桨,装载量吨许。小木帆船,平头、月篷、有门楼,载客约30人,承载量三至五吨不等。以人工橹桨为动力,配有舵工、水手三、五名不等,可出海捕鱼,亦可运货、载客,多在内海行驶。区内霞浦二坑、后岐山、青岬垄、瓮里、青岐、盘前、牛角、四门桥等畲族村均有水运木帆船。1978年后,木帆船多改为5匹、7匹、8匹、12匹马达为动力的机帆船,沿海畲民出门旅行多乘坐机动船。
  乘车 1956年104国道和省道小浦公路通车后,畲族村民出远门普遍乘坐汽车。短途进城上集市以搭坐三轮麾托车、手扶拖拉机、农用车和骑自行车居多。1978年后,公路沿线畲村开始使用麾托车。
  第四章 岁时节令
  第一节 传统节日
  一、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畲族传统大年日。是日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挑龙头水、燃放爆竹,点香“接年”。正月初一人人着新装,喝糖茶,吃糕点、“长寿面”以求行时、长命;吃完年饭,要装一碗米饭留着“压碗”,以示有吃有余。同住一房的亲邻还要互相请喝糖茶贺年。当天,邻居互相走访,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晚辈包“压岁钱”。
  农历正月初二,是福安一带畲族的“白年日”,凡在前一年家里有人亡故的,这一天要备猪头、酒菜,摆香案、烧纸钱,祭奠死去的亲人。这一天,畲民一般不串门,串门则不受欢迎,也不予接待。
  农历正月初五,是畲族群众开年假(架)祈求一年四季平安的日子。有的畲族村,这一天还组织到前一年建房、修墓、娶媳妇、生儿育女和寿庆之家“贴喜票”祝贺。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畲族村有端午节包“菅粽”的习俗。村民们用菅粽祭奉祖公后,自家吃用或馈送亲友。过节插艾草、悬菖蒲,辟邪祈福之类习俗和当地汉族相同。
  三、中秋
  畲族群众通常在中秋节蒸米糕,买月饼、糖果赠送亲友。是夜有的畲族村还举行祭祖和盘歌活动。
  四、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做旧年,较为隆重,合家团坐吃“长岁饭”,祝吉祥。饭后到厅堂贴对联和在粮仓上贴封条(红纸条)。蒸糯米,做糍粑,将吃剩部分藏入粮仓,来年取出,谓之“吃有余”。
  家庭主妇得在灶堂里埋“隔年火种”,取意炊烟不断。入夜合家团聚守岁,至凌晨焚香放爆竹接祖宗神。村人相互串门走访,吃糖果点心,唱吉利歌,说吉利话。80年代,除夕之夜合家团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成为习惯。
  第二节 生产性节日
  一、做福
  开正福,正月初一至初四日,主要是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农历二月初一(或初二),为春福,祈求春耕顺利,五谷丰登;立夏日为夏福,庆祝麦子收成,这一天,有吃面条和夏饼的习俗。端午节前后(或农历五月三十日)晚稻番薯都已栽插,为保苗福,祈求保护庄稼免遭灾害,禾苗茁壮成长;白露日为白露福,答谢神明保佑秋粮进仓;除夕为完满福,答谢神明庇佑并庆祝一年的农事活动顺利。
  二、乌饭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子(杜鹃科,乌饭树),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饭赠亲友,预祝丰年。
  三、牛歇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为畲族的牛歇节。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赶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村里有“牛王庙”的,要在这一天供祭。
  四、晒服节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晒服节。畲民在这一天晒衣物外,凡珍藏的书籍、歌本、契约文凭等,也在这天翻晒,不使虫蛀损害。相传在这一天晒过的东西,不会发霉虫蛀。
  五、尝新节
  农历七、八月,水稻开镰后即过尝新节,又为“食新节”。按畲族传统,开镰收割必须先择吉日。他们把头一趟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毕,请亲邻一起品尝新米饭。桌上要请本家长辈先“动筷”,以示尊敬老人,祝贺老人健康长寿。饭罢,还要盛一碗米饭留在桌上,称为“剩仓”。
  六、圆冬节
  “立冬”日,是畲族农户的圆冬节。这一天,户户砻糯谷,舂米做糍粑,杀鸡宰鸭,全家聚餐,吃汤圆,庆祝一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好收成。个别畲民因某种原因“立冬”未曾做糍,那么,到“冬至”也要补上“圆冬节”这一餐。
  第三节 神事节日
  一、蓝公节
  农历正月初四日,是古田富达村畲族蓝姓村民祭祖日。传说蓝应潮之父蓝文卿曾为唐朝节度使,晚年隐居侯官东流境雪峰下,舍家业为雪峰寺后,迁居古田县富达村。蓝应潮成为该村蓝姓始祖。村民在每年初四日抬迎蓝应潮塑像,供祭,并上演神戏,直到正月十五日将塑像抬回“蓝公殿”祖祠内,活动方告结束。
  二、祖公福
  农历正月初六日,是宁德雷东、丹斗畲族钟姓祭祀其先祖钟友文之日。该村村民在各自厅堂上摆供品香案祭拜祖先。
  三、迎祖节
  又称请祖节,是宁德畲族祭祖节日,农历正月十四日举行。迎祖时,抬迎装有香案的香亭,全付执事仪仗,场面极其隆重。
  四、奶娘节
  农历正月十四日,传说为陈靖姑(即奶娘)生日,供奉奶娘神像的畲村村民,通常在这一天致祭。并每隔一、二年到古田县临水宫请一次奶娘,迎神场面亦很隆重。
  五、“补天穿”
  农历正月二十日,有的畲村有“补天穿”的习惯。即做糯米糍“补天”。用春菊草和大糯米一起蒸制成的糍粑,粘而不腻,吃用糍粑能起消积化食祛病作用。
  六、会亲节
  二月初二日,是坂中畲族乡后门坪、福鼎双华一带畲村村民的会亲节日。这天,凡是后门坪“雷氏祠”的支派,以及与该村有亲戚关系的,都不远百里赶到该村会亲。“二月二”又是当境土主魏公生日。这一天,该村畲民集中到“魏公侯庙”举行公祭。每年“二月二”,从霞浦等县回祖居地会亲者往往要超过后门坪村人数好几倍。
  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道教神土地公(土圣真君)、巡海将军诞生日;又为“百花生日”、“种竹日”,畲村多举行祭土地和种竹活动。尤以霞浦东安岛里村的“二月二”神节最为隆重,节前家家户户酿酒、蒸糕、做糍并办饭菜、租渡船,迎接客人。举行隆重游神活动,当晚举行歌会。
  第四节 娱乐性节日
  一、元宵
  俗称“做十五”。霞浦各地歌手往往相邀赴水门半岭举行“观音亭元宵歌会”。其他各县畲村亦有举行元宵歌会的习惯。这一天,又是道教紫微大帝生日,有的畲村在这一天举行敬神祭祖活动。
  二、分龙节
  “夏至”日过后,以地支逢“辰”的日子,为畲族传统的封龙节又称“分龙节”。据传说,因为“龙惊铁、虎惊叉”,所以民间不拿用铁器、不担粪,以免惊吓和污秽龙公,祈望这年风调雨顺。畲族村民多数外出旅游,青年男女自发对歌,以至“分龙节”逐渐失去神事本义,成为娱乐性节日。
  三、六月一
  农历六月初一日,为畲汉民族登山节。福安、寿宁、周宁等地的畲汉男女数千人往往连夜登上白云山观看日出和佛光奇观,边爬山边赛歌,享受登高乐趣。
  四、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是畲族盘歌节。福安坂中、穆云、社口一带许多畲族男女青年齐集福安、寿宁交界的白岩仙屿盘歌。
  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是畲族盘歌节。福安溪柄、松罗、溪尾一带畲族群众多集中在福安与霞浦交界的松罗山、樟家山登高盘歌。霞浦南乡则举行“小红山歌会”和“目连山歌会”。“九月九”还是民间猎神(元帅爷)生日。福安松罗一带有抬元帅爷佛像游村保平安的习俗。畲族青年边赶庙会边对歌,热闹非凡。
  第五章 人生礼俗
  第一节 生育
  畲族历来重视生儿育女。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但受到村人爱护和照顾,不让其干重活。
  畲族妇女分娩都在婆家。临产时都通常坐在矮板凳上,待婴儿产出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帮忙。她们认为“分娩不洁”,以避免污天秽地,冲撞“神明”。因此,在孕妇分娩期间,丈夫不能近前。男人进过产房,一个月内忌讳上宫庙和做佛事。孕妇分娩时,要点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驱除房间秽气。而后,拿一产妇的旧裤子或用红纸剪成裤样贴在门楣上,以示避邪,使婴儿顺生。古时,婴儿产后,胎盘未出,要将婴儿的脐带缚在木上,待它自然脱落。胎盘脱落后,是男婴,就把毛笔筒劈成竹片断脐;是女婴,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片断脐。随后,用麻丝将脐带缚好。婴儿和产妇都用杉树叶和石菖蒲(天南星科)熬汤洗浴。
  洗浴时,从上而下,先给婴儿洗双目、鼻子,再洗嘴,从头部洗到胸部、四肢、臀部。并把胎盘贮入陶罐,埋到大树底下。
  婴儿断脐沐浴之后,男婴用生父旧衣包裹,女婴以生母旧衣包裹,产妇和婴儿在一个月内洗脸、洗澡、洗足都要用“石菖蒲”汤。
  1949年后,在畲村推广新法接生,部分畲族孕妇改在医院生产,围产期、婴儿护理逐渐科学化。
  畲族村民虽存在重男轻女思想,但对于第一胎,不论男女同样重视。女人生头胎的当天,其丈夫必须备1瓮酒,4斤猪肉,4斤面条和40只鸡蛋,送到岳家报喜。岳家要回送2~4只鸡。
  大凡畲族兄弟姐妹都有给分娩的姐妹送鸡的习惯。有的畲家连一般亲友也送。俗称“做门头”或“门头鸡”,因此,一般产妇都能吃到30~40只鸡。送“门头鸡”到产妇家时,要将鸡放在大门外,人先进去通报,主人点火出来,将鸡身“烘”过之后,才把它拿进家里。
  第二节 命名
  一、奶名
  又称娘奶名、乳名或小名。常因保护神的不同,名字的第一字分别冠以“石”(石将军)、奶(陈靖姑)、佛(神佛)等字。过去还有将命名第一字冠以“林”、“陈”等大姓,隐去畲族姓氏,避免受到民族歧视的命名习惯。
  二、谱名
  修宗谱时所取名字。见于灵堂神主牌、墓碑。谱名的命名对象世系、排行,由讳名(世名)、字、行第等三者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辈用同一个字头。行第同一辈按出生月、日、时辰先后,依次排列以“念、大、小、百、千、万”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则为:“雷姓缺‘念’,钟无‘千’,男人无‘一’,女无‘二’,蓝姓五六两样生。”按族内规定雷姓排行仅用“大、小、百、千、万”五字;钟姓用“念、大、小、百、万”五字;男丁排行序数从二开始,如“蓝念二郎”、“蓝念三郎”等;女丁排行从一开始,要缺二,如“蓝念一娘”、“蓝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娘”让给未满16岁就夭折的男女。
  畲族谱名带有神秘性,晚辈对自身讳字行第不得而知,仅在祭祖或重修宗谱时开启,才能阅看。因此,某人逝世时,亲属要向族长索取谱名。对于外嫁女人,生前做“寿材”(棺木)需要“名行”与“暗行”时,她的兄弟向族长索要,族长将其行第写明用红纸封好。待
  举行酒宴时,外甥再将红纸包安置在“棺木”内,俗称“讨位”。红纸包要待棺木主人逝世时才能启封。女性生前未做棺木的死后,其子要跪在母舅面前为母亲“讨位”。
  三、法名
  是法师对巫师、地(堪舆)师、医师、接生婆等自由职业者和有一定地位者取的名字。一般要举行宗教仪式,然后冠以“法”字头的名字。
  第三节 成长
  一、三旦
  婴儿出生3天,接生婆用石菖蒲为其洗澡,俗称“洗三旦”。当天,产家要备酒,煮蛋、面请接生婆和亲邻吃,亲邻给产妇送鸡蛋及其他礼品,祝贺婴儿正常成长。
  二、满月
  婴儿出生满30天,称“满月”,满月这一天给婴儿剃头,并抱其到路口认路,取意男大通州府,女大认嫁路。
  三、周岁
  婴儿满一周岁生日时,便举行“抓周”。届时,备酒菜宴请亲友,并将小孩抱到厅堂让其抓蛋、元宝、书、剪、戥秤等,以先抓到者判断其喜好、去向。
  四、十六岁
  孩子长到16岁,意味“上丁”成人,能独立应付有关场面并代表家庭。所以16岁生日那天,亲友要送礼祝贺,孩子家也设宴请亲朋。席上由作十六岁者给长辈敬酒,答谢其关心照顾。此外,富足之家还要为孩子举行“奏名”仪式,俗称“祭”,旧俗凡祭过祖者,另加一个法名。男可穿红衫,女可穿绿衣红裙。
  五、寿诞
  畲民从五十岁起,每进10岁,即举行一次寿庆活动,称寿诞或做寿。通常到年关亲友要给做寿诞者送礼祝贺,寿家亦须回赠红包、糖、桔、蛋等物。春节期间亲朋还要轮流宴请寿星,并送去蛋面祝贺。寿家也要在春节间设宴回请亲邻。席散赴宴亲友可将寿肉带回家给晚辈吃,以示寿星对晚辈的祝愿。
  第四节 婚嫁
  畲族婚恋较自由,但传统仍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过程较审慎。先“合八字”,如八字有合,女方父母则带女儿前往男家“看家势”,了解男方家境、人品,征得两家
  父母同意后,先送暖贴小定。然后“搭定”,又名下定或送定贴,即订婚。时间多选在农历八月。民国时,订婚不论家庭贫富只要猪腿1个、龙凤纸贴2张、红衣线2束、果子2包、红线扎头面2斤、银饰衣服随送(不定量)。接着“送日子”,即把选定的嫁娶日期告知女方。女方收下红纸贴和礼品,按日子准备嫁妆,男家也按日子准备迎亲。最后是迎娶成亲。大凡定亲后的姑娘,两鬓银笄须脱掉一边,作为定婚标记。畲族姑娘忌18岁出嫁,认为18岁出嫁要落“十八难”。
  姑娘出嫁前,要到母舅姨姑家“做表姐”,与“表弟们”对歌,算是考核姑娘的对歌本领。同时,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香案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上路平安。出嫁前两天,男家须选一位能歌善言的男子作代表到女家迎亲,称“迎亲伯”(又称“亲家伯”)。民国以前,与浙江交界的畲村迎亲伯还带一位厨师挑着厨料到女家设宴(厨师称为“赤郎”),女家先把厨具一一藏匿,赤郎要唱《借镬歌》,唱一件,“借”一件。待厨具都“借”完备后,才生火煮酒菜。
  姑娘出嫁前,“赖床”以歌代哭,唱《哭嫁歌》、哭诉与家人分手的衷情,为娘家讨吉利。随后,由母舅主持为其梳妆,将少女发式改梳成妇女的“凤凰头”。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行“分别礼”,唱《分酸歌》。最后,由母舅搀扶其上轿出门。
  相传从前畲民结婚有走嫁俗,即由新郎迎新娘,双双穿草鞋步行到男家。8人(4男4女)随后。这一天,同村若有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谁先谁后,事前要商量好,一般是让夫家路远的先走。为避免先行者将“风水”带走,后行者要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后,取意牛踏过的路又是新的。因此,过去有钱人家都配上1只踏路牛为嫁妆。赔嫁尚有刀斧犁锄之类,直到现在还有用棕衣、斗笠、母羊等物作为嫁妆的。
  男家花轿到女家时,女方姑嫂姐妹一般都要与轿夫(行郎)对歌。其最热闹的场面是“求蛙歌”,即女家要以歌把行郎的“蛙”(预先在夫家备好的硬币红包)撬出来。当迎亲花轿进入女家厅堂时,新娘就大哭大闹,佯装不愿出嫁,哭诉别情,待到午后,轿夫和媒人再次催上轿时,才开始梳妆。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与胞弟举行分灶仪式,然后,新娘入轿,神堂上放水一桶,意为压黑火。胞弟拉轿杠“留轿”,花轿要在厅堂上两进两出(意为留风水),最后出门。在新娘轿子出村前,村董事在路口摆上一张桌,正面围以绣花桌幔,桌上摆三杯酒,意为“拦风水”,男方须向拦门交个“拦旗”红包,否则轿子无法通过。“拦旗包”收入归公,做为村里公益事业开支。花轿经“留轿”、“拦旗”等礼俗后,上路往夫家。
  畲家新郎、新娘拜堂时,厅堂上通常张贴着“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对联,横眉为“凤凰到此”。新郎头戴红缨帽,身着蓝色长衫,肩披大红绸带,脚穿双鼻布鞋,从后厅步出,站立在新娘左侧,在一片歌声中,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头戴凤冠,手执花绢掩面,由送嫁嫂搀扶,不拜。
  新娘入洞房后,众人拥入洞房“闹房”。闹房时唱《猜种歌》。送嫁嫂把新娘随带的红枣、花生、豆子抛出分给众人。完婚当天请客赴宴,称“请大酒”。客席散后,另为新人办一桌“佳期酒”,称“暖房酒”、或“新郎酒”。由暖房头(或称八仙头)和暖房脚8人,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穿长衫戴礼帽,席间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边吃边轮番到洞房内与新娘伴娘对歌。
  “新郎酒”至“下四盘”(最后四道菜)暂停饮宴,转入“闹房”。闹房从叫门起,每个程
  序都要唱诵歌令。其程序有进门、翻床,取“凤凰”蛋,宴罢唱“送房令”送新郎入洞房。第二天,新娘下厨做饭。
  第三天,送客回门,新婚夫妇回娘家做客,认妻方亲属,俗称做头客。回返后,夫妻即一起下田劳动。
  第五节 丧葬
  一、丧制
  据文献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是采用火葬。清代卞宝第《闽峤〓轩录》载霞浦畲民的葬俗是:“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署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20世纪70年代,畲族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山造田时,在有些畲族祖先的坟墓中尚发现口颈5厘米的球状骨灰陶罐。在福安、周宁、柘荣、福鼎等地民间还流传着畲族悬棺葬的传说。相传畲族祖先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子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先祖石棺吊到凤凰山悬崖峭壁半空中架放。后来有用土葬,也有用悬棺葬的。
  清末随着畲族定居时间久了,也和当地汉人一样,采用土葬。今畲民土葬多为拾骨重葬。
  二、丧事
  相传古时,畲民享年五十岁以上病逝者,为寿终正寝。整个丧葬之礼与婚礼场面同样热闹,俗称“老喜丧”。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唱完,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水,以示妇居地。清水舀回后,要放在火炉中暖几分钟。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后揩四下。死者不论贫富,衣着要新,旧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钱、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装殓。死者着黑色衣服,有单、夹与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数计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穿衣完毕,为其理发(一般人病时就已理好头发)或梳头,女性则戴上婚时的头冠。整个过程均伴哭歌。给死者梳洗穿戴完毕,从卧房移置后厅。用两条板凳、四块木板、一张草席为死者支起一张“灵床”。而后,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绑在桃枝上,置于遗体旁边,入殓时扔到河里。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五十岁以上逝世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死者装殓时间要择海水平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孝女哭唱《落棺歌》。畲家报丧时,报丧者反穿衣服,引人注目,奔丧者哭唱《思亲歌》。
  古时,畲族每个人都有一个讳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长讨行位。女人死后,孝男向母舅讨行位。讨位时,孝男手端托盘,内点蜡烛一合,放米酒两杯和缠有红纸的鸡腿1对走向母舅桌前,双膝跪地,高举托盘唱《讨位歌》。收殓毕,在丧家厅堂布置起“师爷间”,由畲族巫师做阴功德是畲族超度亡灵。在食“长命饭”作终结时,以蒸气上升之快慢卜凶吉。
  畲家下葬过程均以歌代哭,亲眷戚友唱《起棺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回龙歌》等。
  第六章 民间信仰
  闽东畲民以信仰道教为主,信仰佛教者不多,出家为僧、尼者很少;基本不信奉天主教,信仰基督教者,亦只有霞浦县500余人。在长期与汉族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融汇中,逐渐形成畲族独特的多神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体系。
  第一节 多神崇拜
  畲民信奉的神灵由四个大类组成。(一)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包括宗族远祖和族内英雄能人;(二)民间俗神,与当地汉族村民共同信奉的神灵;(三)道教与佛教神灵,尤以道教神所占比重为大;(四)石神、树神等自然物体演化的神灵。
  畲族村民尤其推崇祖宗和民族英雄神祇。受崇拜的本族主要神灵有:田公元帅(雷海清)、钟景祺、雷万兴(春)、李仙娘以及盘自能、蓝光辉、雷巨佑、钟志琛等。闽东畲族钟姓开基祖钟熙被奉为坂中大林村土主,既是钟姓远祖崇拜的神灵,又是畲族英雄崇拜对象。康厝金斗洋村雷大三十二公,是清代畲族武林英雄,既是雷姓远祖崇拜的对象,又是他姓崇拜英雄。
  畲村供奉的民间俗神有大王、元帅、将军、先师、师爷、仙娘、婆神、洞主、仙公等,尤其尊崇林公大王(宋时周宁杉洋人林旦)。此外,灶神、奶娘(陈靖姑)、五显大帝等,道教神有三清、三官大帝、真武帝、福德正神、将爷公等,佛教菩萨有观世音,自然物体神灵有巨石神灵、巨树神灵等。在畲族的民间神灵信仰中,有一方之神,亦有一业之神;有上古神,有小神;有上界神,有下界神。不同的神灵,有不同的职责;各路神灵各司其职,具有明显的多神崇拜的特征。
  第二节 禁忌
  一、婚姻禁忌
  忌同姓结婚,同一祠堂发族的男女不得婚配。
  忌六月结婚,有“六月出半年,婚姻不圆满”之说。
  在同一座房屋内有人逝世,当年忌举行婚事。
  在同一座房屋、同一年内,忌2人婚嫁。
  在同一条道路上忌同日通过2个新娘。
  举行婚礼拜堂时,忌孕妇和穿孝服者围观;忌说不吉利的话。
  新娘首次回娘家住的天数忌奇数
  二、生养禁忌
  孕妇忌触摸棺材、看死人和看殡葬。
  孕妇卧房忌钉钉子或乱翻动,担心胎神受惊,动了胎气。
  孕妇忌坐门槛、布袋,忌摘水果。
  产妇衣裤忌晾于高处。
  产妇忌看血地。
  忌给产妇送鸭、鸭蛋,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
  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生人。
  小孩麻疹后数10天,忌吃芥菜。
  小孩出麻疹时,忌刮锅底,担心麻根被刮断,麻疹出不透。
  忌用筷子打小孩。
  小孩忌在“红纱”、“白虎”日出门做客。
  小孩忌坐屋檐下玩。
  三、生活禁忌
  正月初五、初九忌在露天旷地上晒衣服。
  正月初七,忌出门做客;初八日忌回来。
  忌坐别人坐过的热板凳。
  忌以手帕赠人,忌拾路遗毛巾。
  赠送礼物忌单数。
  忌单手捧茶迎宾。
  做客忌把点心全碗吃光,应有剩余。
  忌用筷子打猫。
  忌夜间修剪指甲。
  忌反穿衣服。
  忌做客把雨伞放在人家大厅中堂桌上。
  忌盖棺时伸头看。
  丧桌上吃完饭,忌把菜盘重叠起来,会犯重丧。
  忌用筷子敲打碗瓢盘。
  忌随地抛撒和脚踩饭粒。
  忌看蛇交尾、鳖相叠。
  四、生产禁忌
  自家种子未落土,忌把种子送人。
  潮汐时分忌播稻种。
  秧田忌从出水口处先拔,拔了要患腰酸背痛。
  正月初一、初五、初九忌挑粪。
  正月二十忌作田事,有“正月二十做田工,不够补天穿”之说。
  三月初三忌下田,下田会断水路。
  “分龙日”忌执铁器。
  四月初八忌水牛下地犁田。
  “立秋日”忌巡田,相传“人歇昼,禾歇秋”,“立秋”巡田要减收。
  忌前门栽桃,后门种柳,怕有头无尾。
  五、祭祀禁忌
  忌女性代表家庭在坛前烧香秉烛与朝拜
  忌在神宫庙观、石母、树王面前便溺。
  非初一、十五和神佛节日不点香,有“香不乱点,神不乱请”之说。
  忌以鸭子当供品。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