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语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59
颗粒名称: 第六篇 语言
分类号: H2
页数: 71
页码: 333-4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全国畲族通行双语制,与汉族交往时,说当地汉语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畲族内部交际时,说本族内部通行的畲语。
关键词: 宁德地区 语言

内容

全国畲族通行双语制,与汉族交往时,说当地汉语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畲族内部交际时,说本族内部通行的畲语。
  全国畲族内部交际时分别使用两种语言。居住在广东省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的惠东、海丰、增城、博罗等四县共1200多人自称“活聂”(山人)的畲族,使用的畲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跟瑶族布努语炯奈话比较接近(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此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广东省凤凰山区的潮州、丰顺等地,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99%以上的畲族,则使用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由古畲语的“底层”、汉语客家话成分和现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成分组成。畲族把这种语言叫做“山哈话”,宁德地区畲族内部交际时就是使用这种语言。
  畲族没有反映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各地畲族学校都使用汉语文课本教学,历来用汉字记录本民族歌谣和族谱等。
  宁德地区9个县(市)共有畲族15.7万多人(1990年统计数,下同),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区除古田县畲族已不讲畲语外,其他8县(市)畲族内部交际时都使用本族通行的畲语。就全国范围而言,宁德地区是使用这种畲语的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
  区内各县(市)畲语当以福安畲语为代表,福安市畲族人口5.8万多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市(县)。他们多聚居北部山区,历史上因交通闭塞,与汉人交往较少,因此,福安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小,保留的古成分也较多。宁德畲语、福鼎畲语较接近福安畲语。宁德市畲族人口1.9万多人,福鼎市畲族人口2.8万多人。福安、宁德、福鼎畲语语音中都保留-m、-n、-ŋ三套鼻音尾韵母和-p、-t、-ʔ三套塞音尾韵母;福安畲语还保留有清边擦音4声母。寿宁、周宁、柘荣三县邻近福安,此三县的畲族与福安畲族时有往来,因此,这三县的畲语也都较接近福安畲语;但这三县的畲族人口较少(寿宁2300多人、周宁1600多人、柘荣1500多人),且多与汉族杂居,因此,这三个县的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大,与福安畲语又有地域性的差异。霞浦县畲族人口3.7万多人,畲族人口仅次于福安市,霞浦县的盐田、崇儒、柏洋等畲族人口较多的乡都邻近福安,因此,霞浦畲语也较接近福安畲语;但霞浦县有2.7万多畲族(占全县畲族总人口的70%)住在中部、东部和南部,这些地方地势较平坦,多靠海,交通较方便,畲族与汉族往来较多,因此,他们所说的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霞浦话的影响也较大。这些地方畲族说的畲语也必然会影响到西部、北部山区畲族说的畲语。就总体上说,霞浦畲语受汉语方言的影响要比福安、宁德、福鼎等畲语大,保留的古成分相对少些。霞浦畲语语音中鼻音尾韵母只剩下-n、-ŋ两套,-m已混入-n尾,塞音尾韵母只剩-t、-ʔ两套,-p尾已混入ʔ?尾。现在,已有不少畲族青年-n尾韵亦渐混入-ŋ尾韵,-t尾韵亦渐混入-ʔ尾韵。屏南县畲族仅600多人,多散居在汉族村落中,尽管中老年畲族人还会说畲语,但所说的畲语已受屏南话严重影响,畲族青年多已不说畲语。从发展趋势看,屏南畲语有消亡的趋向。古田县虽有畲族7000多人,但因长期散居在汉族村落,现在,那里的大部分畲族已不说或不会说畲语,只有少数畲族老人还会说畲语,但他们平时与本族人交往时也不说畲语了,因此,古田县畲语已处于消亡状态。
  区内各县畲语基本一致,语音、词汇、语法大同小异,各市、县畲族在一起时,用各自的畲语谈话,彼此都能听懂。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声母
  宁德地区各县畲语声母基本一致,少数不同点是:1.福安畲语有清边擦音〓声母;霞浦畲语有清齿间音θ声母。0当是由〓演变过来的,因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0还继续演变为清舌尖前音s。2.福鼎畲语声母ɕ、s对立,故福鼎畲语多一个ɕ声母。
  宁德地区畲语各代表点声母对照如下表。(宁德地区畲语声母比较选用福安、福鼎、宁德、霞浦四个代表点,以下语音部分的韵母、声调以及三、四章的词汇、语法比较和第五章的标音举例均选用此4个代表点材料。)
  说明:1.福鼎畲语s、ɕ对立,s、ɕ各为声母;
  2.福安、霞浦畲语ts、ts‘与tɕ、tɕ‘是互补关系,当韵母是开口呼、合口呼时,声母是ts、ts‘,韵母是齐齿呼、撮口呼时,声母是tɕ、tɕ‘;
  3.宁德畲语ts、ts‘、s与tɕ、tɕ‘、ɕ是互补关系,当韵母是开口呼、合口呼时,声母是ts、ts‘、s,韵母是齐齿呼、撮口呼时,声母是tɕ、tɕ‘、ɕ;
  4.零声母音节韵母是齐齿呼时,韵头i有摩擦,如“爷”〔cia〕“油”〔ciu〕,实际音质应是cja、。ju。
  第二节 韵母
  宁德地区各县(市)畲语都有撮口呼韵母。福安、福鼎、宁德畲语鼻音尾韵母有-m、-n、-ŋ三套,塞音尾韵母有-p、-t、-ʔ三套;霞浦畲语鼻音尾韵母只有-n、-ŋ两套,塞音尾韵母只有-t、—ʔ两套。
  宁德地区各代表点畲语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尾韵母、塞音尾韵母对照如下表。
  第三节 声调
  宁德地区各市、县畲语声调的调类、调值一致,即:阴平44、阳平22、上声35、去声21、阴入5、阳入2。古清平声字、古清去声字、部分古全浊、次浊上声字(如“近”、“是”、“坐”、“淡”、“软”、“尾”等)和部分古次浊去声字(如“骂”、“妹”、“问”、“露”等)为今阴平,古全浊、次浊平声字为今阳平,古清上声字和部分古次浊上声字(如“五”、
  “女”、“染”、“老”等)为今上声,古全浊去声字、部分次浊去声字(如“岸”、“怒”、“帽”、“漏”等)、部分全浊上声字(如“柱”、“倍”、“亥”、“社”等)为今去声,古清入声为今阴入,古全浊、次浊入声字为今阳入。各代表点声调调类、调值比较如下表。
  第二章 词汇
  畲语词汇从来源方面分析,可分为3类:古语词、汉语客话词、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词。
  一、古语词
  畲语词汇中有一些词语既不是汉语客话词,亦非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词,这一类词语中有一部分应是古畲语遗留下来的“底层”,如:“蜈蚣”(这里所举的例词读音见本章的《词语选》。)、“肉”、“有”、“买”、“卖”、“织布机”、“石臼”、“锅盖”、“母亲”、“谷穗”、“(水)缸”、“毛巾”、“寻找”、“娶”、“背后”等;另一部分词语虽跟现在个别地方汉语客话说法相同或相近,但其他多数地方的客话都没有这样说法,而且,其构词词素又比较特殊,如:“拔”、“曾祖父”、“曾祖母”、“亮”等,这些词语究竟是客话融入畲语,还是畲语融入客话,尚待进一步考证。因此,我们把这两部分词语合称为“古语词”。这类词语是畲语词汇中资格最老的词语,属于畲语词汇中第一层次的词语。
  二、客话词
  这一类词语是客家人进入闽、粤、赣交界区后从客家话中吸收进去的。它是属于畲语词汇中第二层次的词语。从总体看,畲语中的客话词语是多来源的,它跟福建的长汀、武平、宁化、诏安等地的客话,广东梅县、揭西、河源、翁源、东莞、连南等地的客话以及江西的宁都、赣县、大余、铜鼓等地的客话都有关系,但把畲语词汇中的客话词语跟闽、粤、赣各地客话的词语作仔细比较后发现,畲语词汇中的客话词语多数跟广东的梅县、揭西、河源和福建的诏安、武平等地的客话相近。
  三、汉语方言词
  这里的汉语方言词是指现在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词。这一类词语是畲族从闽、粤、赣交界地区迁入闽东、浙南一带后才从畲族新居住地的汉语方言中吸收进畲语的,这类词语是畲语词汇中吸收时间最晚、资格最浅的词语,它属于畲语词汇中第三层次的词语。这类词语主要是各种新事物的名称,凡是畲族生活中原来没有的事物名称都按当地的汉语方言的音、义照般进去。如“共产党”、“国务院”、“书记”、“主席”、“总理”、“社会主义”、“县政府”、“县长”、“局长”、“经理”、“收音机”、“电视机”、“摩托车”、“三用机”、“空调”,等等。这一类词语各地汉语方言说法不一致,因此,畲语词汇中这一类词语的说法也不一致。随着社会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畲语中这类词语也将会不断增多。畲语词汇中汉语方言词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客家话词素义译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词,如普通话的“接生”一词,闽东汉语方言叫“拾囝”,畲语义译为“拣仔”;普通话“疟疾”(打摆子)一词,闽东汉语方言叫“拍寒”,畲语义译为“打冷”,普通话“嘴唇”一词,闽东汉语方言叫“喙皮”,畲语义译为“嘴皮”;普通话“膝盖”一词,闽东汉语方言叫“骹腹头”,畲语义译为“脚腹头”,等等。这一部分词语均以客家话的词素作为义译的“构件”,因此,义译后似乎也象客话词,但从来源言斋分析,仍应看作是第三类词语。
  第三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特点
  宁德地区所属各县(市)的畲语语法结构大同小异,这里仅介绍一些各地比较一致的主要语法特点。
  一、名词的后缀
  宁德地区各地畲语有一些共同的名词后缀:
  1.“牯”[ku35]:主要表示动物雄性,如“猪牯”(公猪)、“牛牯”(公牛)、“羊牯”(公羊)、“狗牯”(公狗)等。畲语中也有少数动物雄性不用“牯”来表示的,如“鸡公(公鸡)、“鸭雄”(公鸭)、“猴公”(公猴)等。
  “牯”除了表示动物雄性外,也表示事物的“大”,如“石牯”(大石头)等。
  2.“娘”[ŋy∅ŋ22]:“娘”主要用于表示动物的雌性,如“猪娘”(母猪)、“牛娘”(母牛)、“羊娘”(母羊)、“狗娘”(母狗)等。“娘”也用于表示人的雌性,如“晡娘”(妇女、妻子)等。
  “娘”若独立成词,则可作为女性的自称或他称,特别在畲歌中这种用法相当普遍。如“你那着白娘会洗,你那着乌娘染布”句中的“娘”就是表示女性的自称,“娘会洗”就是“我会洗”,“娘染布”就是“我染布”。又如“今晡落到娘峒坐,娘峒姊妹会这多”句中的“娘”就是表示女性的他称,“娘峒”就是“你峒”,也就是“你家里”。
  3.“仔”(“崽”)[tsoi35]:表示“小”义。在畲语中这种用法非常普遍,它可以表示动物的“小”,如“猪仔”(小猪)、“牛仔”(小牛)、“羊仔”(小羊)、“狗仔”(小狗)等;也可以表示人的“小”,如“细仔”(小孩)、“夫郎仔”(男孩)、“晡女仔”(女孩)等;还可以表示事物的“小”,如“碗仔”(小碗)、“碟仔”(小碟子)等。
  也有少数名词带上“仔”后不表示“小”的意思,如“贼仔”并非“小贼”,这里的“仔”只是表示贬义而已。
  二、表示方位的特殊词语
  畲语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语比较特殊,简介如下:1.表“背后”:宁德地区各地畲语多用“屎pa21底”表示“背后”义,如“屋后”叫“寮屎pa21底”,“床后”叫“床屎pa21底”等。有少数地方“背后”叫“屎头pa21底”,也有简化为“屎头”,或简化为“pa21底”,如“寮屎头”(屋后)、“寮pa21底”(屋后)等。
  2.表“上面”:多数地方畲语“上面”叫“面头”(福安等地畲语语音演变为[mun44t‘eu22]),“树上”叫“树面头”,“桌上”叫“桌面头”等。
  3.表“下面”:多数地方畲语用“ka44底”、“k‘ɔ44下”来表示“上面”义,如“床底下”叫“床ka44底”或“床k‘ɔ44下”,“桌子底下”叫“桌ka44底”或“桌k‘ɔ44下”等。
  4.表“里面”:多数地方畲语用“ŋ21内”或“内边”等表示“里面”义,如“屋里”叫“寮ŋ2内”或“寮内边”,“大厅里面”叫“厅中ŋ21内”或“厅中内边”等。
  5.表“外面”:多数地方畲语用“t‘aŋ21mou35”、“ŋi211mou35”等表示“外面”义。如“屋外”叫“寮t‘aŋ21mou35”或“寮ŋi211mou35”,“猪栏外面”叫“猪栏t‘aŋ21mou35”或“猪栏ŋi21mou35”等。
  此外,还有用“面前”、“头前”、“前头”表示“前面”义,用“当中”、“中央”表示“中间”义等。
  三、动词的重叠
  畲语单音动词一般可重叠,重叠后表示动作的“短暂”义,如“行行”(走走)、“睇睇”(看看)等。福安畲语还可在单音动词重叠后再加上“neʔ5”,构成“××neʔ5”表示动作的“短暂”义,如“行行neŋ5”(走一走)、“睇睇neʔ5”(看一看)等。
  四、形容词的后缀
  畲语中多数单音形容词后面可加上重迭的后缀,构成“口××”式,表示形容程度上的加强。如“瘦k‘iaʔ5k‘iaʔ5”(很瘦)、“矮lɔi21lɔi21”(很矮)、“苦liu44liu44”(很苦)、“白liaʔ5liaʔ5”(很白)等。
  五、特殊的量词
  畲语中有些量词比较特殊,如用“行”表示条状物的量,“一条绳子”叫“一行绳”,“一只蛇”叫“一行蛇”,“一根竹子”叫“一行竹”;又如福鼎等地畲语用“粒”来表示扁形块状物的量,“一块板”叫“一粒板”,“一块布”叫“一粒布”(圆形物的量也用“粒”)。
  六、代词
  宁德地区各地畲语代词亦大同小异。人称代词单数是“”[ŋuai44](我)、“你”[ŋi44]、“佢”[ky44~ki44](他);人称代词的复数是人称代词的单数分别加“人”,如“人”(我们)、“你人”(你们)、“佢人”(他们)。
  指示代词近指多用“kuai35”(这),远指多用“ŋi35”(在句中亦读为去声调i21)。福安畲语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的形式,第一个用近指“kuai35”比较固定,中指用“kɔ35”,远指用“ŋi35”。中指和远指用得比较灵活,“kɔ35”和“ŋi35”可以互相调换。
  疑问代词一般用“ts‘i44nɔʔ5”(合音为“ts‘ioʔ5)(什么)、“ts‘i44nɔʔ5ŋin22”三个音节合音为“ts‘ion22”)(谁、什么人)、“kian55neʔ”(怎样)、“man55nei35”(哪里)等表示。
  七、连词 介词 动词
  1.“nuŋ44”:福安、霞浦等地畲语的“nuŋ44”既是介词也是连词,在“你nuŋ44佢讲吧”
  句中,“nuŋ44”是介词,在“nuŋ44ŋi44齐齐去城内”句中,“nuŋ44”是连词。
  2.“帮”、“将”:畲语中表示“把”义的介词用“pɔŋ44”(帮)或“tsy∅ŋ44”(将)。福安、霞浦等县畲语多用“pɔŋ44”,如“你pɔŋ44这头鸡捉来戮”;福鼎等地畲语多用“tsy∅ŋ44”,如“你tsy∅ŋ44这头鸡捉来戮”。
  3.“分”:各地畲语pun44(分)都有介词、动词之别,在“pun44佢骗了。”句中,“pun44”是介词,表被动义;在“pun44佢一本书。”句中,“pun44”是动词,表示“给予”义。
  第二节 词语搭配
  上节仅择较重要的语法特点作扼要介绍,当然不能概括畲语语法的全貌。下面,选择“词语配搭”,可作为上文介绍的语法特点的补充和例证。
  第三节 语法例句
  1.两只乌鸦在树上叫。
  2.这只公羊大些,母羊小些。
  3.这几只鸭子很会大。
  4.你的鞋子在床底下。
  5.房子前面有一条河。
  7.房子里面有人讲话。
  8.房子外面种一棵树。
  9.大厅中间放一张桌。
  10.外面关鸡鸭,里面做猪栏。
  11.你看行不行?
  12.你要去哪儿?
  13.你要怎么做?
  14.你是谁?
  15.你叫他做什么?
  16.你知道不知道?
  17.你记不记得?
  18.那间房间有多大?
  19.你要多久才回来?
  20.你快点走,来不及了。
  21.鸡叫,我就起来。
  22.你这么大了,衣服都不会洗。
  23.你把这袋米拿到楼上去。
  24.他跟哥哥一起去。
  25.我妈对我说,我爸今天回来。
  26.你被人骗了。
  27.老张在家吗?他在哪儿吃饭?
  28.他在我家吃饭。
  29.他过一会儿就会吃完。
  30.饭吃饱了,酒喝醉了。
  31.我们边走边说。
  32.不是那样做,要这样做。
  33.猫躺在门口,狗躺在路中。
  34.妈妈给我一双新鞋子。
  35.他拿了菜篮上街买菜。
  36.你把这只鸡抓来杀。
  37.医生叫你多睡一会儿。
  38.他两个吵架。
  39.这个大,那个小,这两个哪个好?
  40.你去还是不去?
  41.你是喝茶呢,还是抽烟?
  42.你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来?
  43.锅里还有饭没有,你去看一看。
  44.你来闻闻这朵花香不香?
  45.太多了,不要那么多,只要这一点点就够了。
  46.小房间放东西,大房间住人。
  47.我茶喝过了,口还会渴。
  48.这是买米的,那是买油的,那是买酒的。
  第四章 标音举例
  本章选用福安、福鼎、宁德、霞浦4县(市)畲族故事各一篇,分别用此4县畲语记音。
  故事一
  (福安畲语记音)
  故事二
  (福鼎畲语记音)
  故事三
  (宁德畲语记音)
  故事四
  (霞浦畲语记音)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