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学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学活动
分类号: G527
页数: 4
页码: 289-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教学活动、私塾教学、小学教学、中学教学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文化教育 教学活动

内容

一、私塾教学
  1949年前,一所畲村私塾,通常只有1名塾师,学生少则数人,多则一、二十人。塾馆多设在众厅、祠堂、宫庙或富户家大厅里,用具、课本由学生自带。教学以识字为主,也讲授汉语和封建伦理道德。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言杂字》、《昔时贤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有的私塾还教记帐常识、珠算和教唱历史性、知识性的畲族歌谣。
  塾馆供奉孔子牌位,奉行封建正统儒家文化教育。学生入学后先跟读、背书,经过一至二年后,再进行串讲。教读用所在县汉族方言,教学采用注入式个别教学。私塾每年农历正、二月开学,十一月冬至前放假。中间仅端午、中秋、重阳节休息一天外,没有星期日。塾师多由受过教育的畲族人担任,也有聘请汉族塾师的。通常塾师饭食由学生分派外,每位学生年分摊50~100公斤稻谷作为贽仪(即学费)。私塾因其教学形式陈旧呆板,体罚苛严,1949年以后被明令改造或取缔。
  二、小学教学
  智育 民国时期,畲族村小学学制、课程、教材和当地汉族小学相同。因畲村人口少,入学儿童不多,办学规模小,故许多简易小学均无法开足应设置的课程,教学方法亦往往沿袭私塾教读式,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且流生现象严重,当时霞浦县进过小学的畲族少年儿童80余人,能读完高小的只有7人。
  1954年后,针对畲族村落分散人口少,畲族小学规模不大,往往全校只有一个教学班,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这一特点,组织复式教学,并开展有关复式教学的教研活动。根据复式教学各个环节,从编班、排座、安排课程表到备课写教案;从课堂教学到做作业,动静搭配,在小老师的培养、使用,以及教具制作、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研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66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措施,部分学校采取“三允许,一照顾”的灵活措施,允许带弟妹上学,允许提前离校料理家务,允许在校寄餐、寄宿,照顾外自然村学生。部分学校实行“全年三段教学制度”,将春忙改为暑假,秋收放农忙假,暑假坚持上课。1978年后,各县进修校设立复式教学研究小组,对民族小学进行教学视导,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教育改革经验,开设教学公开课,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仅福安县就确定复式教改实验点32个,先后举办13次复式教学研讨会和组织38节复式教学观摩课。
  1987年12月,地区教育局在《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一文中,总结了畲族小学办学经验,其具体做法是: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育的普及,切实做好招生入学工作;强调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民族小学布点散、规模小,一般都是单班小学,要进行三、四、五种程度的复式教学,为适应这一特点,全区组织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强对复式教学的研究。各县开展复式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编印较系统的农村小学复式教材,在民族小学进行试验,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学上,推广“中心校带完小”,分层指导,共同提高等办法,开展教研活动。公办民族完小和初小,执行全国统一的学制和教学计划,其他耕读小学、简易小学和各种形式的学习班,除教语文、算术外,加强应用文、珠算等实用知识课教学。
  德育 民族小学先后组织开展“学张高谦”、“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学赖宁”等活动。有的民族小学学雷锋小组还定期打扫“红领巾文明院”,为老革命、军烈属、孤寡老人送柴、送水、做卫生。并开展“尊师、重教、爱学生”活动。1987年后,各民族小学试行《福建省全日制小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民族小学的德育工作逐步经常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三、中学教学
  1958年,省内第一所民族中学在福安城关创办后,即奉行“重政治、抓教学、爱劳动”的办学方针,对学生纪律、教学研究、教育思想抓得比较紧。长期以来围绕把学校办成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这一目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引导组织教师业务进修,开展教学改革。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培养“团结、严谨、勤奋、追求”的教风,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创三好”活动,成立“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方面作出有益的改革探索,对教学、教育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创办的福安、霞浦、宁德、福鼎县(市)民族中学亦坚持抓好教学工作,并坚持把德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出学校、年段、班级三级教育工作计划。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质量管理和实行量化目标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巩固率、及格率和优秀率。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确立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的指导思想,形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生员结构体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贫困乡村、文化基础差、绝大多数住校特点,建立起全面关心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制度,教学上形成因材施教、课内课外一起抓的新型教育、教学秩序。为发展民族经济着想,加强初中,打好基础,高中文理并重的格局,发挥文科的优势,培养多层次少数民族人才。1985年开始,学校在畲族学生中组织“畲乡经济研究小组”,先后举办“畲族简史”、“闽东畲族概况”、“专业户经营”、“怎样使山区富起来”、“少数民族经济概论”等专题讲座,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学好知识建畲乡”活动。这些活动多次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专家的肯定和好评。1988年,地区民族中学毕业生综合比率居全区10所省重点中学榜首。1958~1992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655名,高中毕业生3950名。60年代,为民族学院选送45名预科生。1978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042名新生,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608名新生。先后19次被评为省、地两级教育、体育、民族
  团结、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和“创优”等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受到国家四个部委的联合嘉奖。
  四、职业教育
  1990年,福安市民族中学改为民族职业中学。当年,职业高中招生计划确定以发展立体农业经济为目标,共招收新生124名,分设5个专业,学制2年,课程设置上实行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侧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门,采用省编职业高中教材。
  农村家庭经营专业设: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庭院生产综合化技术、家禽饲养、土壤与肥料、植物生长与保护、作物栽培、淡水养殖、食用菌栽培等课程。
  预备役军人专业设:国防常识、兵器知识和陆军士兵基础训练、农村医护常识。
  民用建筑专业设:工程测量、设计绘图、工程预算、建筑材料、室内装饰等课程。
  木工制作专业设:木工工艺基础、家具制作、教具制作、油漆工艺、实用美术等课程。
  服装缝纫与编织专业设:服装剪裁理论与制图、服装剪裁与缝纫工艺、服装装饰、服装编织工艺、电动平缝技术等课程。
  在专业教学上,注重引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在专业实践上,注重面向农村,走向社会,与康厝畲族乡的红坪村、南洋村专业户和下白石顶头村建立“农科教”三结合协作关系,培养学生独立经营管理能力,职业学校还结合乡村实际,开设木工场、果苗圃、服装车间、种禽场、食用菌种植等职教实习基地。
  五、成人教育
  50年代,畲村夜校以扫盲为主,教材有《农民识字歌》和《速成课本》等。1955年初,各地强调要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抓紧扫盲,培养农业合作社、互助组记工员和会计员。1958年,掀起全民性的扫盲运动,以新《五言杂字》、《速成课本》、《农民识字课本》和各地自编的扫盲课本为教材。干部群众参加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很高。1960年初,福安县有82%的畲族青壮年参加业余学习。随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业余教育基本陷于停顿。畲族地区文盲率上升到80%左右。1963年春,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恢复发展各种形式业余文化教育。福安县畲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一半参加了学习。此后凡有公、民办小学的畲村,在扫盲的基础上,先后办起农民业余小学班,大村还办有财会班和农技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农民业余学校都改称“政治夜校”。畲村政治夜校把毛泽东著作作为教材,教读《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1978年以后,畲乡成人教育把扫盲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结合起来,1987年,区内12~40岁的畲族村民中脱盲率达85%以上。各畲族乡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学校结合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年办班60多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1990年,福安3个畲族乡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分别降为:穆云乡5.7%、坂中乡6.8%、康厝乡8.3%。同年,坂中畲族乡被福安市科委定为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的试点。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