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设置
分类号: G527
页数: 9
页码: 281-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学校设置、私塾、幼儿园、小学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文化教育 学校设置

内容

一、私塾
  民国时期,闽东畲村设有私塾40余所。福安凤洋、金斗洋、南坪、燕窝、谢岭下、南山、坑里、小坑、仙岭洋、仙岩、和安、廉岭、井口、田螺园、坑门里、山头庄、满洋(城厢)、龙潭面、葛藤坪、茶洋、马山、黄岐半岭、金腰带、蓝田、纸坪;霞浦岚青、一浿、后地、青皎、鲤鱼山、梨坪湾、水漕垅、霞坪里、白露坑(福元宫)、牛胶岭;福鼎的瑞云、佳阳、浮柳、双华、罗唇、翁江、牛埕下、丹桥、翠郊、溪美;古田的富达,宁德猴盾、北山、漈头、高山、南岗、新楼、上金浿、上新厝、亭坪、后岗、雷东、又加塘、黄土垒、长园等畲村均间续地办过私塾。直到1952年,福安县畲村尚有私塾3所,教师3人,学生47人。
  二、幼儿园(班)
  1949年前,畲族地区无幼儿园(班)之设。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期间,为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始在较大的畲族村开办幼儿园(班)。1960年春,各县要求队队办幼儿园,凡设有小学的畲村,均由小学兼办幼儿园(班),没有小学的畲族村,由生产队遴选中、
  老年妇女担任保育员办幼儿班。仅福安县进入幼儿园(班)的畲族幼儿即达3735人,秋后增至近万人。后因缺乏教学场所、设备和合格的师资,1961年春,这些幼儿园(班)大多解散。1979年,畲族聚居地区的中心小学和部分重点畲族小学开始兼办幼儿班、学前班。1986年,福安县3所畲族乡中心小学办幼儿园15所,畲族重点小学和仙岩畲族小学全部兼办幼儿班,各畲村小学均兼办学前班。1990年,福安市3个畲族乡共办幼儿班45个班,在班幼儿1103人;全区畲族在园(班)幼儿1457人。1993年,全区有畲族幼儿园8所,畲族村实验小学、完全小学兼办的幼儿班、学前班80班,在园、班幼儿1000余人。
  三、小学
  民国19年(1930年),区内的古田和霞浦各办1所畲村小学,有教师7人、学生110人。民国23年,霞浦盐田乡的南塘和松南乡的磴步头曾创办过2所国民学校,畲族学生占三分之一强。民国25年3月,福鼎桥亭办起中山民校(又称前岐第二区中山民校)。民国27年,福安县在畲族聚居的长潭、金斗洋村办过2所短期小学(季节性学校),不久停办。民国29年当局施行“国民教育”,福安廉岭,霞浦南塘、磴步头,福鼎桥亭、才堡、佳阳、佳山、浮柳、梅溪、硋窑、油坑等畲族聚居乡村均办有保国民小学。1949年闽东解放前夕,区内有畲村小学10余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1950年春,福安县在仙岩畲村办起第一所公办民族初级小学,入学学生40多人。同年,霞浦先后创办白露坑和南塘公办小学,两校共有教师2人、学生31人。1951年8月,福鼎县创办浮柳、深垅、麻坑、才堡、牛埕下、瑞云、佳阳、双华、桥亭、安仁等公办民族初小。同年冬,福安县部分畲族村开始办民办小学(后均转公办)。
  1952年初,福安专署在“专区文教工作计划草案”中提出:“要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同年秋,霞浦办起南塘、玉坛、西胜、涌山等4所小学,并将玉坛(墓斗)小学正式命名为“民族小学”;福安县在畲族地区办起公办初级小学10所、17个班级,分班2处;宁德县办起民族小学5所,寿宁县1所,周宁县办起云门和下前坪村民族小学2所,柘荣在柯岭、湾里办起民族小学2所。同年底,全区共创办有民族初级小学33所,教师35人,在校畲族学生763人。
  1954年,全区专设少数民族小学46所,59个教学班,在校生1445人,教职工共56人。1956年,福安专署本着“既要照顾需要,又要照顾可能,掌握稳步前进”的方针,注意在学龄儿童较多、距现有小学较远的畲族村先设校,对需要扩充的学校,或民办需转公办的应予接即办,部分畲村民办小学转为公办。1957年,区内建立38个畲族乡,相应在乡所在地办起民族小学,全区民族小学99所,其中公办民族小学49所,畲族在校生达4559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高潮,全区畲族公办和民办小学共142所,在校生8666人。小学校大量增设结果,超过当时实际办学所能承受的能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均跟不上,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1960年5月,福安专署下达《关于1960年教育事业发展计划(草案)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山区、林区、渔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原有基础薄弱地区的教育事业”。当年,畲族地区只要有10来个学龄儿童的畲村都办起小学。1960年入冬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困难,畲族地区民办小学大部分停办,公办小学在校学生数锐减。1962年落实“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结合畲族地区实际情况对畲村小学进行撤并调整。全区有公办小学85所,在校学生2314人。其中福安52所、学生1183人,霞浦15所、学生667人。经过调整后,教学质量有所提高。1963年5月,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函件》要求加强民族教育,部分被撤并的畲村小学重新恢复,并根据需要新设一些民族小学;加强对少数民族师资培训、配备。省教育厅、财政厅追加全区民族小学维修费和补助费2.7万元,对畲族学生杂费减免40%,并调配教学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到畲村任教。同年,全区共设民族小学206所,在校生增至4190人(其中公办87所,在校生2442人)。1965年,全区设全日制民族小学366所,在校生8285人;此外,耕(工)读小学和半日制、隔日班,早、午、晚班,巡回小学等,共有学生5718人。
  1966年初,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福安穆阳中心小学主动压缩编制,调出4名教师到畲村支持办学。当年,福安民族小学增至175所、346个教学班,学生6149人。其中公办80所,在校生3406人。畲族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下半年,“文化大革命”波及闽东,受其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民族政策得不到落实,畲族学校流生现象严重。
  1969年,根据“教育要革命”精神,各县革命委员会先后提出“读初小不出村,读高小不出大队”的办学要求,增设一批畲村小学。1971年,仅福安县畲族村民族小学即增至252所,其中公办70所,民办182所,在校生5212人(其中全日制3836人,业余小学1376人)。1973年,宁德地区有共办民族小学499所,学生14840人。入学率占畲族学龄儿童的65%,但能坚持读完小学的畲族学生不足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及小学教育,各级党政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畲族小学教育发展较快。1984年,全区乡镇中心小学办起民族高小实验班6个,村办寄宿制民族重点小学24所,全区民族小学寄宿生从1983年的717人增至1317人。1985年,首次省少数民族教育座谈会在福安县召开,会上推广福安畲族小学办学经验。同年11月,仙岩民族初级小学改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面向全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各重点民族小学也先后办起畲族儿童学前班、幼儿班。1988年,全区共办民族小学681所,在校畲族学生21079人。
  1990年,全区共有民族初级小学646所,共1042个教学班,在校生18943人,其中畲族学生15671人。全区畲族在校生共35011人,占全区学生数的10.24%,畲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1993年,区内畲族人口在60%以上的141个畲族村委会,办有小学291所,教学班647个,在校生12340人。8个畲族乡有小学450所,小学教师1509人,在校学生21442人。每万人中有小学生1222人,儿童入学率97.88%。
  福安民族实验小学 校址在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岩村。1950年春创办,当时教师2人,学生40余人。1952年8月,省教育厅拨专款1.7万元兴建校舍。1957年秋升设为完全小学,教师4人,学生110人,1980年,被县定为第一批重点“民族完全小学”,当时教师4人,学生62人。1981年秋开始向附近畲村招收寄宿生,学生数增加到316人。1983年起,国家陆续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和简易师生宿舍各一幢,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1985年11月,经省教委批准,该校升格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1986年秋开办附设幼儿园。1989年11月,全国部分省市复式教学研讨会在福安召开,该校复式班教师王雪为会议代表上观摩课,并介绍《电化教学在复式班课堂中的运用》的教学经验。1990年,学校又添置了投影仪、风琴、彩色电视机等教学设备。全校开设10个教学班,学生450人,其中外地寄宿生占四分之三,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寄宿制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秩序井然。该校大力推广普通话,改革教学方法,把电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重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组织采标本、游戏、球类、棋类、绘画、书法、舞蹈、朗读、讲故事等兴趣小组。
  1982~1992年共培养高小毕业生579人,升学率平均达92%,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100%。毕业回乡的学生中,有4人受聘为乡镇农村干部,17人担任村级农技员,6人担任村民主任。1988年,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学校办学情况被编入《中国教育大辞典》。1992年,有9个班级,学生447人,其中畲族学生357人占80%;寄宿生357人,99%是畲族。学生来自福安、柘荣、霞浦、寿宁等县市的100多个自然村,教职工有28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4人。校园面积8.5亩,被国家教委、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人民日报》赞誉该校为“畲山教育的明珠”。《民族画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该校事迹作过专题报道。
  古田县富达小学 校址在平湖镇富达村,民国19年(1930年)创办,原名“富达小学”。民国28年改名富端中心小学。1949年改名“富达中心小学”。1980年,被列为平湖学区重点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156平方米,1992年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内小学一级教师8人),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75人,其中畲族学生355人。1980~1992年培养高小毕业生792人,毕业生升初中录取率78%以上。该校校长张义宣和蓝美然先后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三、中学
  民国时期,畲乡未设中学。能到各县中学就读的畲族学生寥寥无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畲族聚居地区兴办起小学,畲族子女才有可能上中学,逐渐改变畲族青少年上中学人数少的状况。1953年,全区在中等学校就读的畲族学生共10人,占学生总数的0.32%。到1956年即增至33人。其中在中学就学学生有31人,在师范就学2人。为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中学生,1958年秋,在福安县城关创办全省第一所民族中学,隶属福安县教育局管理。当年,面向全区招生97名。1960年,收归省教育厅管理,招生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三明和福州5个地市。1964年,划归福安专署教育局管理,主要招收福安专区的少数民族学生。1969年,福安民族中学改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
  1970年,福安县在康厝、坂中2个民族乡各办了一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971年,福鼎县在佳阳乡增办一所民族初中班。同年,福安专区民族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76年,改名为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同年春,康厝初中班升格为初级中学。1978年,地区民族中学被列为宁德地区8所重点中学之一,后又被确定为全省92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4年,霞浦县崇儒中学开设初一民族班1个班,招收畲族学生。同年,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初中生1353人,其中高中生237人。1985年7月,福安县为解决畲族小学毕业生升学难的问题,决定将康厝初级中学扩办为“福安县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收畲族初中新生。1986年,霞浦县将原崇儒中学改为“霞浦县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收畲族学生(8个教学班);同时在盐田、水门两个畲族乡中学增办少数民族班。1987年秋,创办“福鼎县民族中学”(校址在福鼎县城),面向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学生59名。同年,宁德县将县八中改为“宁德县民族中学”。1989年夏,福安县教育局决定,将福安县民族中学改办为“福安县民族职业中学”,其初中部继续面向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1992年全区5所民族中学和坂中初级中学共有教学班87个,其中初中69个、高中18个,在校畲族学生1639人。
  1993年,8个畲族乡平均每万人中中学生有214人。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 1958年创办,是全省第一所民族中学。1971年学校发展为完全中学。1978年以来,学校相继建成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科技生产楼、室内操场、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师生食堂等设施,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物理、化学、生物和语言实验室均按二级达标配齐,图书馆藏书5万多册。此外,师生开垦茶山80多亩,校办工厂属国家教委教学仪器定点生产厂,1979年以来,校办工厂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资金300多万元,1986年和1990年校办厂产品两度进京在国际教学仪器展览会上展出。学校全面贯彻“两全”方针,锐意改革创新。首先,把德育摆在首位,认真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突出教学中心,按教育规律办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思想方面,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管理方面,提倡教学常规管理与目标管理相辅相承;在教学改革方面,把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作为重点,组织多学科多门类的教改试验。其次,重视体育,开展以达标为中心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抓传统项目训练,培养骨干人才,学校女篮不仅蝉联13届地区少年组冠军,还为省体工队输送5名队员。同时,积极发掘、整理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5年来,学校培养上万名初高中毕业生。1978~1992年共为高等学校输送1300多名新生,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输送700多名学生。1993年,全校是有教职工144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在校生1468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集体”、“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省评优创优先进集体”和“地区文明单位”等19项荣誉称号。
  四、职业学校
  1965年,宁德县在畲族生源较多的八都闽坑创办农业中学。1968年,霞浦县盐田乡创办农业中学,招收畲族学生8名,不久农业中学停办。1985年秋,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确定投资兴建康厝民族中学时曾指出:福安县民族中学在当前主要解决畲族学生上初中难的问题,将来其高中部应办起职业高中,为畲族地区脱贫致富培养人才。
  1988年秋,福安县民族中学开始试办食用菌栽培专业的“3+1”学制(即初中3年毕业后加1年专业培训)职业高中班,招生44名。1989年秋,又开设二年制缝纫编织专业,招生35名。最后一个学期送到泉州、石狮服装厂实习。大部分学员毕业后被两地服装厂招聘为工人。
  1990年6月,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福安市民族中学改为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附:职业中学简介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创办于1969年秋,前身是福安县康厝中学,旧址在康厝畲族乡邮亭村,占地面积仅有5.8亩,四座单层校舍,三座属危房。为适应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选址于苏坂村长园坂(现址),开始筹建新校舍。1986年12月破土动工。学校筹建过程中,得到省、地、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87年,省政府在宁德地区现场办公会上批拨30万元兴建的教学综合楼。同年9月搬迁到新校舍,边基建边上课,1989年9月全面搬迁完毕。1990年元月全面竣工。6月,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同年12月19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志为该校题词:“培养民族职业教育人才,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保障”。原福建省省长胡平为该校题写校名。
  1993年,校园占地面积17133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初中16班、职高8班),学生953人(初中716人、职高237人),教职工91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48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9%。全校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8人,专科毕业的51人,已评聘中学一级教师的5人,初级职务的55人,学校教学仪器中普教仪器达三类标准,部分仪器达二类标准,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装置,有专用电教室,教学设备逐年得到充实完善。该校创办以来,已培养毕业生1499人,其中畲族学生215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64人。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体育达标表彰单位”、“地区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地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五、其他学校
  夜校、扫盲班 1950年冬,畲村开始利用农闲组织冬学。1951年,区内畲村开始利用农闲时间办起农民夜校及各种形式的扫盲班,开展扫盲教育。1952年,福安县参加冬学的畲族群众600多人,并在仙岩办速成识字班,入学50多人,毕业21人。1956年,全区参加夜校学习的畲族村民达1.5万人之多。1958年,霞浦县的青皎、墓斗、西斗、茶岗畲村均办有扫盲夜校,就学人数8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畲村夜校改称政治夜校,配合教读《毛主席语录》、《老三篇》。1970年入春后,各县掀起扫盲和业余教育热潮。仅福安县畲族地区即办有业余小学112所、学员1294人,政治夜校358所、学员5408人,学员人数占畲族青壮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畲族成人教育亦有新发展,区内70%以上的畲村均办有夜校。1987年,霞浦县畲村就办有扫盲班70班、学员1283人。同时增设高小班7班、学员123人,扫盲面达70%。全县畲族15~40岁的11527人中,脱盲率达88.9%,成人教育从扫盲转入大办文化技术班阶段。
  1987年11月,福安县经地区检查验收,认为基本实现无文盲县。但畲族聚居地区,脱盲水准尚低,而且在非文盲人数中,多数文化程度为脱盲或初小毕业,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不广。根据以上问题,1988年起,福安县教育局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督导。1990年,福安市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办有扫盲班41个,小学夜班28个,学员达1840人。1993年,区内各畲族村普遍办有夜校。
  文化技术学校(班) 为把农民业余教育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科学技术上来,1983年春,区内畲族聚居公社和畲族人口较多的畲族大队相继办起文化技术班,带动畲族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举办果树、茶叶、畜牧兽医、食用菌、乡村医生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990年,福安市3个畲族乡办有农民初等技术学校5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所,学员共1000多
  人。1993年,8个畲族乡均办有文化技术学校,年受训4000余人。
  民族师范班 1978年,宁德师范学校开设民族师范班,录取畲族毕业生40名;此后民族师范班常年开设,培养畲族教学人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