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3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舞蹈
分类号: J722.21
页数: 3
页码: 277-2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舞蹈、传统舞蹈、舞蹈整理创作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民间文艺 舞蹈

内容

一、传统舞蹈
  畲族传统舞蹈,缺系统资料记载,但在民俗性的典礼仪式中还保存着传统舞蹈成份。婚礼仪式中带舞蹈性的动作有:蹲步、团拜、拜堂、换灯、请位、敬茶等。迎客舞姿:新郎站在大厅上,双手五指并叠,作圆形舞姿,从左下方开始,由左向上,再经右向下,当举至上方时,头部略向前倾俯,表示迎客。敬茶舞姿:舞者双手捧茶盘,即作半跪式舞姿行至厅堂,敬天地、祖公,然后从左到右以穿梭式的舞步,向应邀而来的“八仙”依次敬茶;“八仙”喝完茶,主人再度用穿梭式的舞步上前,将茶杯一一收回。请位礼舞姿:佳期酒入席前,主人以舞蹈动作行至席前,摹仿擦洗这些餐具的动作,拂拭凳子动作舞蹈。
  葬礼仪式中带有舞蹈成份的是生者对死者绕尸踏步。清代卞宝第《闽峤〓轩录》载:霞浦畲族葬礼仪式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可见清代畲族葬礼仪式中就含有较多舞蹈成分。
  含舞蹈成份最丰富的是畲族巫师的巫术活动,文场边唱边以碎步绕圈,动作幅度较小,武场是边唱边舞,动作幅度较大。畲族巫师在作“会暝”仪式中:“起醮筵”、“洒净水”、“劝食”、“施食”、“开路”、“破地狱”、“请祭”、“劝灵”、“辞神”等巫术程序都是悲欢交集,载歌载舞。畲族巫师在“奏名”仪式中,用十三张八仙桌子架起道坛,本师、祖师随势攀登而上,至十三张桌相叠的最高层,随后又边唱边从每张桌上翻下,行动熟练敏捷粗犷,舞蹈融入杂技,动作难度大,整个“奏名”仪式,情节性强,是典型的傩舞。
  1987年秋,福安县文化馆在社口乡南山村和穆阳镇苏堤村,对畲族巫舞进行考察采访,编辑成《奶娘踩罡》和《巫舞手诀》两个民间宗教舞蹈,并作为重点资料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
  罡步是巫师的基本步法。《奶娘踩罡》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踩罡”是舞蹈的主段,由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养身罡、梳头罡、扣缠罡、洗面罡、照镜罡、砻米罡、筛米罡、钓鱼罡等11罡组成。梳头、扣缠、洗面、照镜等罡均为奶娘出征前梳妆打扮的活动情节;八步罡是分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方位催赶邪魔;锁链罡是锁妖链鬼之意;失亥罡是超度亡灵之用;养身罡是指生育后的侍奉疗养;砻米、筛米、钩鱼等罡是对乡村太平和田园丰登的一种祝福。
  祈福舞 是巫师举行祈福等神事活动时所跳的一种舞蹈(1984年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宁德地区分卷》)。舞蹈者装扮奶娘(陈靖姑),一手持铃刀,一手握“龙角”表演打案出厅、抽兵马行罡和行九洲出山。打案出厅由草席舞、“魔蛇”舞、令牌舞、“龙角”、铃刀舞、草蒿舞、又“魔蛇”舞等7个小段组成。抽兵马“行罡”由“龙角”铃刀舞、草席舞、又“龙角”铃刀舞3个小段组成。行九洲出山:取意奶娘舍身救民。
  “祈福舞”动作刚健有力,造型优美而富有形象,节奏鲜明。如左、右、高、低的“鲤鱼向白”、“弥勒献肚”、“行罡”、“奶娘梳头”以及“牵云”、“开步”、“镇鬼门”等动作均很有特色。“行罡”的整段舞蹈都在草席上,多姿多彩,气息浓郁,使观众不觉得因场地小而逊色。
  生于清末民初的霞浦县畲族老艺人雷成兴,就曾在13张八仙桌(约13米)迭架起来的神坛上表演过《祈福舞》。
  奶娘踩罡 是畲族巫师以罡步进行祈雨、度身(奏名)或“和神”逐鬼活动中的一种舞蹈,由“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组成。
  巫舞手诀 是畲族巫师施行巫术时的手势造型。分为藏身诀、打鬼诀、“吊楼”诀、罗房诀四类。手诀以凝炼富有变化的手法塑造典型形象(“观音”手诀,背后两指为耸立的普陀山,中指为观音佛,左右两指为童男童女;“饿虎”手诀,则张着血盆大口,酷似迎面扑来;“上山鹤”手诀,独指朝天,婷婷玉立)。1987年,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作为重点资料收入)。
  六结花 主要流行于福鼎县畲族乡村,为祭祀舞蹈。主要情节是表现畲民驱妖避邪,消灾祈福,保护乡闾吉祥安泰。
  踏八卦 舞者身体每个部位的动作流程,都按入八卦的部位,由点、线、面相连接,按金(西)、木(东)、水(北)、火(南)、土(中)的五行定位踏步。动作若仰若俯、若即若离、若进若退,进退伸展、变化离合。
  穿九洲 巫师口吹“龙角”,手舞铃刀,脚踩四方步、打圈,间或穿插武术、杂耍、扮演超度亡魂。
  婚礼舞 新娘新郎表演拜天地、拜祖宗、换灯、献茶、蹲步、团拜、入席、安座、请客、敬酒等情节。其基本动作融汇了畲族婚庆礼仪时的迎客、敬茶、请位舞蹈,舞步有直蹬、斜蹬、走蹬等。1956年,晋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向全国发行。当年,福安仙岩一带畲乡青少年都会跳这种舞。
  龙头舞 用锣鼓伴奏,主要流行于宁德县八都、七都、金涵等地。1983年,《龙头舞》赴榕表演获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创作奖。
  猎捕舞 俗称踏步舞,用锣鼓伴奏。流行于宁德雷东一带畲族村。是畲族祭典中,祭师(道代)所跳的一种舞蹈。
  铃刀舞 取材于《陈靖姑》故事,表演者每人手拿铃刀、奏板各一,舞蹈用锣鼓伴奏。
  龙伞舞 流行于宁德猴盾一带,道具为三层凉伞。
  二、舞蹈整理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极其注重畲族舞蹈的整理改编工作。1954年,宁德漳湾雷东村民向福安甘棠坑门里巫师学习巫师舞步,经加工后编成《猎捕舞》。此前后省文化厅派专业人员到福安仙岩村,与村民共同创作了《婚礼舞》。1956年,《婚礼舞》晋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20世纪80年代起,闽东畲族舞蹈创作取得可喜成绩,所创作的《丰收喜》、《欢乐的鸭姑》、《晨曲》、《织裙带》、《舂斋舞》、《畲山秧酒香》、《蚯蚓之歌》、《走嫁舞》等舞蹈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地文艺演出中获奖。1954年以来,经文艺工作者挖掘、抢救、整理创作的畲族民间音乐舞蹈节目共有100多个。主要舞蹈节目有:
  《丰收喜》 反映一对畲族男女在收割油菜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建立起爱情的故事。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内外观众中颇有影响。
  《欢乐的鸭姑》 单人舞,舞蹈通过鸭姑与群鸭之间的亲昵关系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
  体现畲族人民勤劳致富、热爱生活的新形象。舞蹈汲取畲族风俗祭祀舞蹈中的一些代表性动作为基础,结合提炼加工过的生活动作予以揉合、发展,富有时代感。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一等奖和演出奖。1990年,赴昆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获服装设计二等奖,艺术表演三等奖。
  《晨曲》 通过一对畲族中年夫妇,夏收翻晒新谷时与家中牲畜跑出来而引起的一系列诙谐有趣的场面。从一个小侧面,反映畲民脱贫致富的过程。汲取畲族《铃刀舞》、《龙头舞》舞蹈语汇加以生活化的组合,既有民族舞的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并用鸟语、鸡啼、鸭叫、鹅鸣、牛哞等人们熟悉的农村清晨之声响,作为舞蹈伴奏。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二等奖。1988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三等奖。
  《织裙带》 反映畲家七位姐妹趁农闲的月夜,手执笸箩来到房前树荫底下织裙带的情景。舞蹈汲取畲族传统风俗舞蹈某些动作为基调,揉进新生活,使其富有浓郁的畲乡气息。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舂斋舞》 反映春节期间,畲家舂糍祭祖祈求丰年的情景。舞蹈由4男扮演,节奏有力,动作粗犷,音乐雄浑。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畲山秧酒香》 表现畲家男女青年豪迈奔放的友情。舞蹈参照畲家“栽竹舞”的“蹲”、“踏”、“上下起伏栽竹”的形体动态,运用拔秧、插秧的基本语汇,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不脱离畲族舞蹈风格。1990年,参加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演出。同年,荣获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创作、表演三等奖。1991年,荣获福建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二届艺术节福建分会场表演奖。并被拍成录像,于1992年春节晚会节目中,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蚯蚓之歌》 反映出普通人艰难创业的生涯。1989年,参加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出,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走嫁舞》 通过畲山儿女新婚之夜,赶着黄牛爬山涉水,由新郎接新娘回家的畲家奇特婚俗,表现出畲族人民勤奋开拓,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1990年,参加福建省音乐舞蹈调演。1991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与表演奖。
  《手铃舞》 是在畲族祭祀舞动作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舞蹈通过演员双手执铃刀,以群舞的形式,使左右颤动的舞姿与刀柄串钱有节律的响声融为一体,构成了飘摇回荡的意境。表达了畲家祈望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手指舞》 以畲族精致的斗笠为媒介,把婀娜多姿的畲族少女形象表现得美妙动人。结尾用畲家少女抛“香包”选择情人风俗,喻意欢乐幸福。
  《行嫁》 以畲族新娘出嫁时过米筛的风俗,用新郎新娘双人舞与姐妹群舞相映衬的艺术手法,表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