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519.5
页数: 12
页码: 242-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群众文化、文化设施、文艺团体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文化教育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设施
  文化站 1955年,福安县结合畲村扫盲,活跃畲民文化生活,在凤洋畲村办起区内第一个民族文化站。1956年10月,创办宁德猴盾民族文化站。1957年,随少数民族地位的提高,畲族地区的文化工作亦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先后在福安仙岩,福鼎双华,霞浦青皎(南塘)、青福等4个畲族村办起民族文化站,每年每个站包干经费2000元。文化站设有阅览室、游艺室,购置有图书、报刊杂志和文娱用具。各站配备工作人员1人,主要开展阅览、棋类和文娱体育活动,经常举办节日联欢、图片展出等,并结合中心工作,放映幻灯,供借图书,编印宣传资料,定期出《黑板报》,编山歌,利用广播开展歌咏活动。还建立起文艺小组、生产鼓动队等。每个文化站都配有一副文化担(装有留声机、幻灯机、广播筒、图书画报、展览图片等),经常下乡开展活动。同年,宁德县猴盾民族文化站组织大规模春节联欢会。放映电影,演出戏剧、马戏和举行盘歌活动,从各地赶来参加联欢活动的畲族群众达6000多人。1959年,福安就设有民族文化站2个,俱乐部7个。1962年全区有6个民族文化站,38个俱乐部。1984年,区内7个畲族乡均建有民族文化站。1990年,全区建有民族文化站及民族文化中心13个。1993年增至14个。各民族文化站配备管理员1人,其工资及活动经费由国家供给。文化站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等。新建的宁德金涵乡民族文化中心设有:畲族风情陈列室、图书阅览室、老人文娱活动室、桌球场、歌舞厅等,可供200多人开展文娱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各民族文化站除开展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外,还增设台球厅、卡拉OK厅等娱乐设施,并经常组织放映电影、录像,丰富畲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闽东畲族乡村主要民族文化站有:
  福安凤洋民族文化站 1955年建立,为公办文化站,站址系租用民房,活动面积1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站的公办建制被取消,转为民办。1982年,凤阳文化站又有新的起色。阅览室报刊从3份增加到23份;图书从原来的不到百册增至千余册。文化站还成立农技小组,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牵头创办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节日期间举办畲族歌会,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宁德猴盾民族文化站 1956年10月创办。1984年宁德县文化局、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八都镇政府、猴盾村党支部共同筹款1.8万元,划给土地250平方米兴建文化站大楼,同年12月完成第一层工程交付使用。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电视室,并成立畲族流动电影放映队。文化站的建立为发掘畲族文化遗产,开展文娱活动提供基地。除开展一般性文娱活动外,有时还组织体育竞赛和“三月三”歌会等活动。
  福安仙岩民族文化站 1957年建立,公办建制,站址设仙岩小学,活动面积50平方米。1982年,新建文化站办公楼1幢,活动面积200平方米。仙岩文化站自创建以来在举办畲族歌会,开展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福鼎双华民族文化站 1957年创办,站址设在前岐镇双华村,建筑面积134平方米。1960年停办,1976年12月恢复。站内有图书300多册,报刊杂志10多种和一些文娱器具。1980年起创办《二月二》文艺刊物,登载畲族民歌、民间传说等。协助创办畲族木偶剧团。每年农历“二月二”,区内畲族男女歌手云集双华村,在文化站彻夜对歌,同时畲族木偶剧团、也前来参加演出。1983年“二月二”最为隆重,文化站组织赛歌、迎灯、武术、歌舞表演和畲族民俗文物展览、拔河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国家和省、地有关领导和文艺工作者87人参加盛会。文化站坚持办好每年“二月二”活动外,还协助组织罗唇畲村“正月十八”和浮柳佳阳畲村的“三月三”活动。1990年该站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实施《芳草计划》中的畲族节俗文化示范点。
  霞浦青皎民族文化站 1957年创办,是霞浦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站。站址在海边村,活动房舍面积40平方米。为当时省内6个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之一。配有1名管理人员,年固定经费2000元。1959年新建砖木结构楼房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活动场地110平方米,设有报刊阅览室、图书室和游艺活动室,拥有报刊、图书、文娱器具和一副文化担。青皎畲族文化站(后改名南塘文化站)多次获得表彰。《民族画报》和《福建日报》均报道过该站事迹。1980年,该站购有43厘米黑白电视机1台,为区内办得较好的民族文化站之一。
  霞浦青福民族文化站 1957年,由霞浦后港区鲤鱼山乡创办,地址在洋尾厝村,用房面积30平方米,为全省6个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之一。1959年,站址从鲤鱼山迁至青坛乡,地址设石贝墩,与生产队合建砖木结构楼房一座,文化站建筑面积30平方米,活动场地110平方米,并添置部分设备。1981年,青福站(即青坛站)拆除旧楼,新建站房面积扩大到80平方米,活动项目亦有所增加。
  二、广播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闽东畲族聚居区即开始安装有线广播喇叭。1953年,福安县文教科曾通过有线广播,邀请畲族歌手参加盘歌活动。1955年,畲族聚居的穆阳区设立广播放大站。1965年,区内有三分之一的畲村通广播。穆阳、康厝、坂中、崇儒、水门、盐田、金涵、硖门等畲族人口较集中的公社均建有公社广播放大站,整个畲村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1977年,有三分之二的畲村通广播。1979年,福安县有254个畲族生产队通广播。1980年,福安穆阳、坂中、康厝3个公社,72个生产大队,510个生产小队中,有66个大队、375个生产小队通广播,共装喇叭1854只。1985年,坂中畲族乡实现村村通广播。1989年,霞浦县190个畲村有95个村通广播,畲族听众达到1万余人。其中茶岗畲村建有设备齐全的村级广播室,可转播中央和省、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时事和文艺节目,并用畲语向所属自然村广播有关节目。随后有线广播站、点受电视和无线广播普及的冲击,通播率和普及面有所减缩。
  三、电影放映点
  1953年6月,国家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派遣一支电影放映队到福建工作,列编为福建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少数民族电影放映队(即省文化局电影放映队第19小队)。7月,这支由3名爱国华侨青年组成的电影放映队,爬山涉水,自带柴油发电机、电影放映机到宁德县畲族聚居的7个乡轮流放映电影,为区内畲乡最早的一支电影放映队。1954年冬,这支电影放映队再次自带电影放映设备到福安30多个畲族村放映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电影队每到一村,畲族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连一、二十里外的畲汉村民亦赶来观看。
  1955年,经省文化局报请文化部批准将电影放映队第19小队划归福安专署直接管理,在经营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放映电影采取暂缓收费和酌情减少收费政策。1956年,各县电影队亦不时到畲村巡回演出。1957年,电影放映队19小队划归福安县管理,改编为第1小队,主要任务是为畲村服务,经营上采取适当收费措施。1965年,福安县83个畲汉杂居大队均有电影放映点,77个纯畲族大队有40个放映点,畲族人口占50%的25个大队有12个电影放映点,放映工作仍由第1小队负责。
  1977~1983年间,区内有关县的民政部门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补助款,无偿拨给畲族聚居的福安凤洋、林洋、金腰带、仙岩,屏南县的巴地,福鼎县双华,宁德县猴盾,霞浦县南塘、茶岗以及福安、霞浦少数民族招待所等单位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各1台。各县电影公司还为这些单位培训畲族放映员,电影队分片负责巡回放映,电影公司只收少量片租。后来这些电影放映队,因电源、经费不足,相继停映。1978年秋在福安县民政局支持下,组建福安县少数民族电影队,每月下乡放映20场以上。连只有3~5户人家的畲族自然村也能看到电影。
  1982年,区内各公社大都有电影放映站(队),畲村电影放映任务由各电影队承担。1983年后,福安、霞浦民委相继接管该县少数民族电影队,明确规定在畲村放映电影片租优惠:纪录片、科技片一律免费,故事片、戏剧片只收正常片租65%。每年可放映400余场,畲村群众年均能看到3~4次电影。这期间,霞浦茶岗、南塘2个畲村还组建村电影队,各配备8.75毫米电影放映机1台,进行定点放映。1985年后,福安少数民族电影队停止活动。1987年,霞浦县少数民族电影队亦告解散。畲族群众多数到有固定放映点的乡、村看电影。后来由于电视普及,电影观众减少,只有民委和有关部门不时组织科教片到畲村放映。
  四、电视差转台
  1976年,福安县在坂中仙岭生产队寿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功率50瓦。1979年,电视差转台安装18米高电视天线铁塔,使坂中、穆云畲乡绝大部分村庄都可收看到电视节目,此后各畲族乡都先后建立了电视差转台(站)。1993年,绝大多数畲族村都可收看到中央一套和省台一套电视节目。
  五、录像场
  80年代,区内部分畲族聚居地办录像播放场。1989年,霞浦3个畲族乡即办有录像场6家。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共有录像场15家,日放映录像60场,观众3000余人。
  六、戏台
  闽东畲族村共建有戏台102座。这些戏台多搭在祖寮(公厅)、祠堂、宫庙内。现存修建较早的有福安大林钟氏宗祠戏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宁德猴盾村雷氏祖寮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民国4年(1915年)改造成雷氏宗祠,分上、下座,上座放祖牌,下座设戏台,中有天井、大厅及楼上回廊,是现存较大的祖寮戏台。
  七、闽东畲族博物馆
  地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1988年5月兴建,1989年9月落成,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畲族博物馆建筑具有浓郁民族风格。该馆除陈列、收藏畲族文物外,工作人员还承担起对畲族历史文物研究、考证和征集任务。
  第二节 文艺团体
  一、鼓吹班
  俗称“鼓手班”。1958年,区内有畲族鼓吹班20多个。1993年,全区畲族鼓吹班增至38班,其中较有名的是福鼎华洋班、霞浦青皎班、宁德漈头班、福安洋坪班等。洋坪班创于清代,相传百余年,传承五代;全村34户人家中有20余户操持此业,农忙务农,农闲演练、外
  出为附近乡村婚丧寿庆和迎神祭祖吹奏,为农村业余剧团演奏和参加俱乐部活动,是畲乡文娱活动的骨干力量。鼓吹班人数2~8人不等,乐器有唢呐、笛子、大钹、小钹、板、铃等。鼓吹曲牌以闽剧曲调为主。
  二、闽剧团
  1955年,霞浦海边、福安仙岩两地畲族村民,自发捐资购买戏装及演出设备,成立业余闽剧团。选收畲族男女青少年30人参加学戏。剧团排演后,先在本村演出,不计报酬。外出演出,实行评分分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被迫解散。1980年重办,海边及仙岩闽剧团各有人员40多人。以上演闽剧为主,兼演畲歌小戏,成为闽东畲歌演唱的主要演出团体。演出的闽剧有《拾玉镯》、《卖花记》、《何文秀》、《三盅酒》、《梅花寨》、《血衣冤》等;畲歌小戏有《牧羊姑娘》、《阿姆》等。1955年,仙岩业余闽剧团的《牧羊姑娘》,参加福建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1963年,畲族小演唱《难为迎亲伯》、《草岗变茶岗》以及《茶歌》等,曾获选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大会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1年,仙岩畲族业余闽剧团,参加福安县城乡业余剧团调演大会,荣获演出奖。畲族演员钟乃康、钟燕(女)获演员奖。
  1977年,福安牛山湾、半岭、凤洋、桂垅畲族村俱乐部相继发展成为业余闽剧团或平讲班。演出《赠金钗》、《凤仪亭》、《包公》等传统戏几十本。逢年过节或农闲期间在本村公演1~3天后,外出活动3、4个月,年上演100~150场,多在畲、汉偏僻山区和革命老根据地村庄演出,收费低廉。牛山湾畲族平讲班共有28人,年老的53岁,年幼的13岁,有6对父子、兄妹齐上台。出门上午赶路,下午演出,严寒酷暑,岭长水深,在所不辞。好多山村无剧场,剧团到达后,演员、观众一齐动手,抬门板,搭戏台。1978~1981年,在寿宁、周宁、福安、柘荣、霞浦山区村庄演出884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收入2.95万元。畲民说:“自己的剧团唱戏,听得懂、养得起。”此外,比较活跃的还有海边和桂垄民族业余闽剧团。
  三、木偶剧团
  1981年,福鼎县前岐公社安仁大队畲族村民李先修,象阳大队牛食岚生产队钟显左等8人在前岐创办木偶剧团。他们继承民国时期大路村畲族木偶艺人钟大西之业,取名:福鼎县民族文化站木偶剧团。演出时,前台1至2人操作,连说带唱;后台5~6人分担拉琴、吹奏、打击乐伴奏。唱腔有京调、闽调、畲歌;说白有汉语、畲语、闽南话。操作木偶者还要根据剧中人物身份以不同的声腔说白、演唱,一人兼演多种角色。上演剧目多为传统古装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陈靖姑》等,每年冬、春二季出门,流动演出于福鼎县与浙南乡村,颇受群众欢迎。
  四、布袋戏
  比较著名的有福鼎县管阳沈青井面畲族村蓝俊平班(又称雷达英)。俊平13岁起就跟随伯父学戏,操业30余年。布袋戏从人物偶像、道具至乐器仅装2个箱,从前台操作到后台说唱伴奏连挑夫只他自己1人。每逢农闲,他就挑起“行头”走遍福鼎、霞浦、柘荣、泰顺、苍南等县山村。演出剧目有《白蛇传》、《锦香亭》、《水浒传》、《七侠五义》、《陈三五娘》等。唱腔与道白均用当地方言,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
  五、畲族歌舞团
  1988年1月18日成立,在原宁德地区海岛文工团基础上创办。团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隶属宁德地区文化局领导。该团为弘扬畲族文化艺术,多次参加省内外以及国家级重大演出活动。
  1988~1990年间,歌舞团共完成演出任务308场。1991年,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在广州演出26场,观众达80万人次。1992年参加’92首届中国民族婚俗演示会和’92福建旅游艺术节,演出节目多为搜集整理的畲族传统歌舞和反映现代畲族生活内容的作品,共获奖30项,其中获集体奖8项、个人奖22项。
  1993年,畲族歌舞团共有演职员72名(畲族6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15名(畲族3人),初级18名(畲族3人)。
  第三节 盘歌活动
  畲族是喜爱歌唱的民族,盘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文娱活动项目。盘歌以男女对唱为主,还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对唱往往男女分组,通常是男唱女答,或者女唱男和。唱时由一方中的一人先唱,唱完一段或几段,然后再由另一人接唱;另一方也是这样。即一段来,一段去,也有一段歌由两人轮流唱的。如果连唱几段,对方还答不上,那么对方就算输了。为难倒对方,对唱双方都找自己熟悉对方生僻的大段(歌)演唱,唱时不乱套、丢句、含混不清或中断。对唱中还临场灵活编造新歌,相互打趣,考对方。二重唱,又称“双音”“双条落”。是由男女两人以上轮唱同一段歌词,唱时,由一位歌手先唱2个字或4个字,再由另一位歌手接唱。用假声、真声均可,如男性用真声演唱,一般要与女声相差两个8度,这样听起来比较清晰。男性若是用假声演唱,和女声相距则为4~5度,听起来使人感到比较丰满。两个声部一前一后,富于变化,气氛紧张热烈,这种唱法为群众所喜爱,是我国民歌中的罕有唱法。宁德市猴盾一带畲村,男女室内对歌,上半夜先对唱,互考对方歌才,若是旗鼓相当,下半夜就对“双音”。此外,也有在举行婚礼时,男方轿子到女家后,女方的歌手与轿夫比试唱“双音”的。齐唱是在对歌时,一方若干名歌手催请另一方答歌的同唱一段歌。独唱是歌手独自抒情,解闷歌唱娱乐。
  盘歌活动在传统歌节、专门歌会、婚庆和村里来客时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组织举办大型畲族歌会。1986年6月28日(分龙节),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行,历时3天,到会的有国家、省文化部门和民委的领导以及民族研究、出版单位,高等院校、影视及新闻单位有关专家代表及闽、浙、赣、皖、粤5省38个县区的歌手代表500多人。
  1990年11月10日(重阳节),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城关举行,历时3天。国家、省、地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代表和闽、浙、赣、皖、粤5省歌手及中央民族歌舞团代表1200余人出席艺术节歌会。1991年春和1992年“三月三”中国闽东福安茶文化交流会暨福建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两次在福安市举行,日本、美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茶道专家,茶艺使者应邀出席盛会。这4次大型活动均组织畲族歌会开展盘歌活动,会议期间还召开畲族文化艺术研讨会,编印了《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文集》。
  第四节 文艺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和各县多次举办农村业余文艺演出和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
  1955年,福安仙岩畲村创办农村业余闽剧团,每逢过年过节即在本村及附近畲村上演文艺节目,增加节日气氛,丰富文化生活。福安县仙坂乡组织歌咏队,有队员20余人,对配合宣传中心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同年春节,畲族小演唱《牧羊姑娘》首次赴福州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1956年12月,宁德县举办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自编节目《四角厅》、《猎捕舞》等。1959年,福安专区举办第二届文艺调演,上演节目69个,其中有福安县的《仙岩民歌》、《欢乐畲家》、《歌颂新农村》,宁德县的《畲族山歌》、《畲歌大合唱》,福鼎的《茶山盘诗》,连江县的《采茶姑娘》等7个畲族文艺工作者自编的节目。1964年,福安专区举行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等4县有69名畲族代表参加了演出。演出节目:畲歌独唱《畲家和党心连心》、《彻底革命不变心》,小合唱《畲山茶歌》,小演唱《草岗变茶岗》、《难为迎亲伯》、《织裙带》等6个节目,被选拔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难为迎亲伯》演出后,还被拍成彩色艺术片,向全国发行。
  1978年,霞浦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1980年,畲歌表演唱《考女婿》、《丰收喜》、小歌剧《金鸡娘》等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其中《金鸡娘》获国家民委、文化部优秀奖。1983年,福鼎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岭迎春》获福建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奖。1984年,地区举办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各县参加调演节目有舞蹈《畲族围裙舞》、《舂斋舞》、《织裙带》,双人舞《晨曲》,独舞《欢乐的鸭姑》,女声独唱《过路的客人哟,请你停一停》、《包山大户进山来》、《迎来凤凰把家安》,男声独唱《畲家世代感谢党》,女声二重唱《畲汉姐妹俩》、《清明香茶凝深情》,男女声表演唱《白云山下赶歌会》等12个节目。地区调演之后,又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大会。独舞《欢乐的鸭姑》获演出奖。
  1988年1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创办后,畲族文艺演出趋于经常化、专业化。1988~1990年,共完成演出308场。其中畲族演员雷高平创作表演的《蚯蚓之歌》在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中获表演二等奖。畲族演员蓝爱春(女)在福建省“保险杯”民族唱法比赛中获演唱二等奖,四地市声乐比赛中获“四地市十佳歌手”称号。1991年,畲族歌舞团首次跨省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展演。在广州演出26场,观众达80万人次。《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十多家报刊及广州电视台为此做专题报道。美国《看东方节目》主持人靳羽西女士看演出时,还上台同舞,予以很高评价。
  1991年9月,地区畲族歌舞团把畲族音乐《畲家乐》、《畲乡嫁歌》(牛角胡独奏)、《欢歌阵阵》(笛独奏)和畲族舞蹈《手铃舞》、《手指舞》、《寻郎》、《手龙舞》、《行嫁》、《三月的姻缘》(歌伴舞)、《酒狂》、《砍樵乐》、《十里亭边桃花红》(歌伴舞)、《婚礼舞》、《线狮》等节目组成民族歌舞专场,取名“太姥畲家情”,赴广州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受到观众好评。1992年2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代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畲族赴昆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行嫁》、《手指舞》等节目。1992年7月,地区畲族歌舞团赴福州、莆田、漳州、厦门等地巡回演出“太姥畲家情”民族歌舞专场28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
  第五节 文艺创作
  畲家人大凡七、八岁开始学歌,十来岁就能唱歌,他们“下田是能手,上台是歌手,说话像唱歌,山歌不离口”。明清以来,畲族歌手创作畲族小说歌、散条歌100多部10余万行。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村钟学吉,是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畲族民歌作者,他编有《末朝歌》和《钟良弼》等,在民间有很大影响。
  1949年以后,畲族歌手和民歌作者自编大量新民歌,歌唱畲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歌颂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1959年,霞浦畲族歌手雷双勋被选为福建省作家协会首届理事,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还自编自唱畲歌《乞丐成诗人》,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他的民歌作品在《霞浦文艺》、《闽东日报》和《热风》等报刊上发表,并连续当选为福建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及福建省音乐协会理事。
  1960年以后,专区和各县宣传、文化部门创办的《闽东文艺》、《福安文艺》、《新松》、《太姥山文艺》等文艺刊物,发表大量畲族业余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特别在《闽东文艺》改成《采贝》期刊后,着力扶持畲族作者的文艺创作,培养出一批青年畲族作者。古田畲族作者雷德和的短篇小说《永远吃香的人》,荣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小说《兰糟》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1976~1982年)》,并有7篇作品被日本专家翻译介绍。畲族作者蓝兴发的散文《畲山春》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中国歌谣学会理事蓝振河作词的《畲家歌颂毛主席》歌曲,分别被收入福建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并由北京唱片公司灌片,在中央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唱。畲歌《扁担溪畔歌悠悠》、《迎来凤凰把家安》参加“全国民族团结”征歌和“振兴福建,大唱山海经”征歌,并被发表在《武夷词苑》上。
  1978年,霞浦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获创作奖,并被收入“得奖歌曲集”广为传播。古田畲族作者钟孟恭创作的戏剧《小包断案》、《好汉不吃眼前亏》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省戏剧调演剧本奖;此后《撞车》、《哑恋》、《让生活更美好》获省残疾人文艺调演创作奖,《让生活更美好》还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调研创作奖,《家乡好菜》获省“比翼飞”电视小品赛创作奖。
  1984年《欢乐的鸭姑》获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大会创作一等奖,《晨曲》获创作二等奖(1988年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同时获创作三等奖的还有《织裙带》和《舂斋舞》、《包山大户进山来》等三个节目)。1985年《畲家风情》组歌参加省武夷音乐舞蹈节,获创作奖。此间,雷伏勤文艺作品参加艺术展示会并获奖。1978~1993年,区内有8位畲族作者在各级文艺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作品200多篇。
  第六节 文物名胜
  一、文物藏品
  1958年,全区征集到畲族历史文物250件,现藏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25件,文物中有畲族宗谱、男女服装等。
  1985年前后,又征集畲族文物400多件,收藏在闽东畲族博物馆内的文物有畲族祖图、清道旗;剧本、歌本、书刊;歌会照片、文艺演出剧照;斗床、斗笠、纺车、线篮(緕筐)、梳妆篮、针线篮、寿星杖、果盒、木盘;围脖、肚兜、帽圈、手扣、枕镜、香袋、蒙面绢、法师帽;有不同花样的头饰、女服装、背褡、围裙、裙带、腰带、高鼻鞋、坎肩等。
  1989年,征集畲族革命文物77件,收藏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内的有:1934年苏维埃政府印信、臂章、螺号、牛角号;铁质土枪、花叉、长矛、匕首、梭标、腰刀、大刀、尖刀、铁尺、铁拳头;照明用具“风不动”(马灯)、手电筒、桐油灯盏、火篾插座;生活用具沙锅、陶碗等。
  二、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寺 位于福鼎硖门畲族乡瑞云村,为太姥山游览区景点之一。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民国8年(1919年)僧智水重建。整个寺院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葫芦阁、赏花楼、观鱼台等。大雄宝殿为穿斗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16.5米),进深3间(12米)。1986年,群众捐资重建。寺内存有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石斛一只、清代寺碑一道,寺后有千年铁树和银杏各一株。1989年福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林钟氏宗祠 位于福安市坂中大林畲族村。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10平方米,面阔20.3米,进深35米,大门内有戏台。祠内保存从元代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34世钟姓祖先神主牌470多个,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0年,政府拨款维修祠宇,1991年,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蓝氏大厝 位于霞浦县崇儒樟坑村。大厝分为母厝和子厝,母厝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又在母厝前后扩建两座子厝,形成3座整体合一的大厝,整个建筑面积占地4.9亩,平面呈棋盘形,坐北朝南,每座面阔12间(52米),进深6间(20米),均为抬梁和穿斗结合构造,悬山顶木构建筑。上下出檐,屋面呈凤凰翅式,整座大厝有9个厅,6个天井,共99根大柱。两层楼,每层94间房,楼下高4米,楼上高2.5米。整个大厝只有东边双重门供出入,门外为门楼亭,是畲族村罕见的群体建筑。
  观音亭寨 位于水门畲族乡半岭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面积640平方米,为硬山顶木石结构,北面依山垒筑寨堡,长148米,高5.4米,寨门有石刻“观音亭寨”四字,每字60厘米左右,亭外竖有明、清碑刻15块。每年元宵、重阳,畲族村民聚此盘歌渐成风习。1986年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 位于福安市新华街(与闽东革命纪念馆同在一楼内)。1989年7月1日开馆。展厅面积342平方米,陈列分3个部分,共展出革命旧址照片、图表120幅,文物76件,人物照片33幅、历史画4幅。再现了闽东畲族人民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1991年,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物展出
  闽东畲族民俗展 1986年6月,为配合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行,区内也同时举办闽东畲族民俗展览。这次展出采取密集型以实物为主的陈列形式。共展出畲族民俗文物481件。在展出期间结合征集畲族文物200多件,使畲族文化遗产得到抢救。1989年9月,闽东畲族博物馆开馆,展出民俗文物藏品400多件。
  1990年11月,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福建5省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地区举行。在这期间,以闽东畲族博物馆为基地,举办5省畲族民俗、文物、摄影、书画、录像等展览。
  四、风光名胜
  瑞云禅寺 位于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瑞云寺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该寺院建筑物为园林式布局,打破中轴线对称的常规,别具一格。建有葫芦阁、赏花台、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观鱼台、半月湖、荷花池等。照墙和围墙上有大画家李霞的人物浮雕,瑞云寺是福鼎太姥山麓十八古刹之一。寺院前后,植有枫树、感触树、银杏和千年苏铁等,周围还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景点,号称“凤山十六景”。
  东山雪洞 位于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村地界,距福安市区55公里。洞依悬崖峭壁,以嶙峋奇石覆盖而成,是明末大学士刘中藻读书处。东山雪洞有正偏两洞,正洞高4米,面积9平方米,洞极平整,可容纳二、三十人,洞壁镌有隶书“刘子读易处”5个大字。偏洞在正洞前,上刻洞名“虎跑”2字,下有流泉,水声淙淙。正洞右侧为狭峡,曲通洞外,上方4米外镌刻“峨嵋三峡”,后有天窗,可越洞顶,洞顶叠石凌空,危崖壁立,高数十米,极为壮观。侧向有一悬崖石径,直通正面,岩高径窄,游人渡此径须面壁挪步,壁上刻有“天桥”2字。天桥上方岩石上有一天然裂隙,形如刀切,深2丈许,旁刻“试剑”2字。裂隙之北为深幽的峡谷,崖上刻“猿愁峡”,雪洞之东,有巨岩,岩壁上刻“石壑岩”3字。东山雪洞的摩崖石刻均为刘中藻所书,笔锋遒劲洒脱。1984年10月,被福安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 位于福安西北部、穆云畲族乡与晓洋镇交界处,距福安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海拔1448.7米,方圆数百里尽收眼底,晴天早晨可观东海日出奇观。山上怪石奇岩,有“猴走石山”、“石虎归山”、“石鸡欲鸣”、“仙人棋盘”、“三角仙井”、“仙盒”等景点。后峰西坡有冷水寺、缪仙宫、南北极宫和观音亭等。冷水寺前有“天池”,方圆10余丈,产午时莲。白云山气候独特,时有白云缭绕,登顶俯瞰,群峰隐现。山上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以春夏为最佳观赏季节,在仙峰顶还可观看“佛光”。1987年11月1日上午,福安旅游局组织13人对白云山进行考察时,在仙峰顶上见周围云雾团团,迅猛翻滚,云层急剧下沉,后又冉冉升起,此时阳光向观光者射来,随即在前方80多米处的云雾之中出现1个圆桌大小的彩色光环,人影被圈其中,清晰可见。这种奇观1小时内出现3次,最长达13分钟。
  1990年11月,旅游局组织考察小组再次发现,并拍摄录像成功。盛夏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8℃,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还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及五显大帝宫等旅游景点。
  清泉洞 位于穆云畲族乡桂林凤翔山侧峰,距福安市45公里。凤翔山脉有福安畲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凤洋,该村原名凤翔。洞由怪石构成,左济公岩,右蛤蟆石,上以金龟覆盖,怪石嶙峋,各具奇姿。洞宽9米,进深32米,可容500多人。洞曲折幽深,有一清泉,清澈甘甜,遇旱不竭,俗称“仙水洞”。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桂林王贡南倡辟全洞。民国初年,一度荒废;民国25年(1936年)重建。1985年,重新扩建,洞内大殿塑释迦、观音佛像,并扩建文昌阁可供游人住宿,新建南极阁、土主堂及名云院等,同时在济公岩下新辟洞宇1间,面积30平方米。洞外有清泉塔1座,幽静典雅。
  仙岫佛光 位于坂中畲族乡仙岫山顶峰天鼓石上,游人站在天鼓石上,背后阳光斜照,身影即出现在几十米远的云雾上,在身影周围出现五彩光圈,光耀夺目,随着云雾的浓淡,光圈时隐时现。1986年4月,福安园林处组织人员拍摄录像成功。仙岫佛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35分钟。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