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520
颗粒名称: 第四篇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519.5
页数: 55
页码: 241-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文化教育、群众文化、民间文艺等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文化 教育

内容

明、清、民国时期,畲村因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等原因,村里除祠堂、宫庙和众厅、歌寮外,极少其他文化设施。一年中除盘歌和年节神事演出外,平时很少其他文娱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乡村办起文化站、俱乐部、广播放大站、电影院、电视转播台、录像厅、歌舞厅等文化设施,畲族群众听广播,看电视和电影,上歌舞厅,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1993年,全区建有畲族文化站16个,涌现出一支畲族文艺创作演出队伍,在群众文艺创作、民间文艺挖掘整理、文物征集保护各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绩。
  历史上畲族乡村教育极为落后。明清两代,畲族只有举人1人、秀才6人。民国时期,畲村有小学10余所。全区上过小学的畲族少年儿童只有数百人。1949年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畲族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办起5所民族中学和646所民族小学。畲族在校生达2.5万人。并鼓励优秀教师到畲乡中小学任教,拨专款兴建教学楼和添置教学设备,改善畲村办学条件,使畲族乡村教育面貌发生根本变化,1978~1990年,区内考上大中专院校畲族青少年达986人,其中中专674人,大专312人。畲族教育取得显著成绩,畲族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设施
  文化站 1955年,福安县结合畲村扫盲,活跃畲民文化生活,在凤洋畲村办起区内第一个民族文化站。1956年10月,创办宁德猴盾民族文化站。1957年,随少数民族地位的提高,畲族地区的文化工作亦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先后在福安仙岩,福鼎双华,霞浦青皎(南塘)、青福等4个畲族村办起民族文化站,每年每个站包干经费2000元。文化站设有阅览室、游艺室,购置有图书、报刊杂志和文娱用具。各站配备工作人员1人,主要开展阅览、棋类和文娱体育活动,经常举办节日联欢、图片展出等,并结合中心工作,放映幻灯,供借图书,编印宣传资料,定期出《黑板报》,编山歌,利用广播开展歌咏活动。还建立起文艺小组、生产鼓动队等。每个文化站都配有一副文化担(装有留声机、幻灯机、广播筒、图书画报、展览图片等),经常下乡开展活动。同年,宁德县猴盾民族文化站组织大规模春节联欢会。放映电影,演出戏剧、马戏和举行盘歌活动,从各地赶来参加联欢活动的畲族群众达6000多人。1959年,福安就设有民族文化站2个,俱乐部7个。1962年全区有6个民族文化站,38个俱乐部。1984年,区内7个畲族乡均建有民族文化站。1990年,全区建有民族文化站及民族文化中心13个。1993年增至14个。各民族文化站配备管理员1人,其工资及活动经费由国家供给。文化站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等。新建的宁德金涵乡民族文化中心设有:畲族风情陈列室、图书阅览室、老人文娱活动室、桌球场、歌舞厅等,可供200多人开展文娱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各民族文化站除开展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外,还增设台球厅、卡拉OK厅等娱乐设施,并经常组织放映电影、录像,丰富畲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闽东畲族乡村主要民族文化站有:
  福安凤洋民族文化站 1955年建立,为公办文化站,站址系租用民房,活动面积1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站的公办建制被取消,转为民办。1982年,凤阳文化站又有新的起色。阅览室报刊从3份增加到23份;图书从原来的不到百册增至千余册。文化站还成立农技小组,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牵头创办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节日期间举办畲族歌会,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宁德猴盾民族文化站 1956年10月创办。1984年宁德县文化局、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八都镇政府、猴盾村党支部共同筹款1.8万元,划给土地250平方米兴建文化站大楼,同年12月完成第一层工程交付使用。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电视室,并成立畲族流动电影放映队。文化站的建立为发掘畲族文化遗产,开展文娱活动提供基地。除开展一般性文娱活动外,有时还组织体育竞赛和“三月三”歌会等活动。
  福安仙岩民族文化站 1957年建立,公办建制,站址设仙岩小学,活动面积50平方米。1982年,新建文化站办公楼1幢,活动面积200平方米。仙岩文化站自创建以来在举办畲族歌会,开展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福鼎双华民族文化站 1957年创办,站址设在前岐镇双华村,建筑面积134平方米。1960年停办,1976年12月恢复。站内有图书300多册,报刊杂志10多种和一些文娱器具。1980年起创办《二月二》文艺刊物,登载畲族民歌、民间传说等。协助创办畲族木偶剧团。每年农历“二月二”,区内畲族男女歌手云集双华村,在文化站彻夜对歌,同时畲族木偶剧团、也前来参加演出。1983年“二月二”最为隆重,文化站组织赛歌、迎灯、武术、歌舞表演和畲族民俗文物展览、拔河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国家和省、地有关领导和文艺工作者87人参加盛会。文化站坚持办好每年“二月二”活动外,还协助组织罗唇畲村“正月十八”和浮柳佳阳畲村的“三月三”活动。1990年该站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实施《芳草计划》中的畲族节俗文化示范点。
  霞浦青皎民族文化站 1957年创办,是霞浦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站。站址在海边村,活动房舍面积40平方米。为当时省内6个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之一。配有1名管理人员,年固定经费2000元。1959年新建砖木结构楼房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活动场地110平方米,设有报刊阅览室、图书室和游艺活动室,拥有报刊、图书、文娱器具和一副文化担。青皎畲族文化站(后改名南塘文化站)多次获得表彰。《民族画报》和《福建日报》均报道过该站事迹。1980年,该站购有43厘米黑白电视机1台,为区内办得较好的民族文化站之一。
  霞浦青福民族文化站 1957年,由霞浦后港区鲤鱼山乡创办,地址在洋尾厝村,用房面积30平方米,为全省6个公办少数民族文化站之一。1959年,站址从鲤鱼山迁至青坛乡,地址设石贝墩,与生产队合建砖木结构楼房一座,文化站建筑面积30平方米,活动场地110平方米,并添置部分设备。1981年,青福站(即青坛站)拆除旧楼,新建站房面积扩大到80平方米,活动项目亦有所增加。
  二、广播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闽东畲族聚居区即开始安装有线广播喇叭。1953年,福安县文教科曾通过有线广播,邀请畲族歌手参加盘歌活动。1955年,畲族聚居的穆阳区设立广播放大站。1965年,区内有三分之一的畲村通广播。穆阳、康厝、坂中、崇儒、水门、盐田、金涵、硖门等畲族人口较集中的公社均建有公社广播放大站,整个畲村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1977年,有三分之二的畲村通广播。1979年,福安县有254个畲族生产队通广播。1980年,福安穆阳、坂中、康厝3个公社,72个生产大队,510个生产小队中,有66个大队、375个生产小队通广播,共装喇叭1854只。1985年,坂中畲族乡实现村村通广播。1989年,霞浦县190个畲村有95个村通广播,畲族听众达到1万余人。其中茶岗畲村建有设备齐全的村级广播室,可转播中央和省、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时事和文艺节目,并用畲语向所属自然村广播有关节目。随后有线广播站、点受电视和无线广播普及的冲击,通播率和普及面有所减缩。
  三、电影放映点
  1953年6月,国家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派遣一支电影放映队到福建工作,列编为福建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少数民族电影放映队(即省文化局电影放映队第19小队)。7月,这支由3名爱国华侨青年组成的电影放映队,爬山涉水,自带柴油发电机、电影放映机到宁德县畲族聚居的7个乡轮流放映电影,为区内畲乡最早的一支电影放映队。1954年冬,这支电影放映队再次自带电影放映设备到福安30多个畲族村放映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电影队每到一村,畲族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连一、二十里外的畲汉村民亦赶来观看。
  1955年,经省文化局报请文化部批准将电影放映队第19小队划归福安专署直接管理,在经营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放映电影采取暂缓收费和酌情减少收费政策。1956年,各县电影队亦不时到畲村巡回演出。1957年,电影放映队19小队划归福安县管理,改编为第1小队,主要任务是为畲村服务,经营上采取适当收费措施。1965年,福安县83个畲汉杂居大队均有电影放映点,77个纯畲族大队有40个放映点,畲族人口占50%的25个大队有12个电影放映点,放映工作仍由第1小队负责。
  1977~1983年间,区内有关县的民政部门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补助款,无偿拨给畲族聚居的福安凤洋、林洋、金腰带、仙岩,屏南县的巴地,福鼎县双华,宁德县猴盾,霞浦县南塘、茶岗以及福安、霞浦少数民族招待所等单位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各1台。各县电影公司还为这些单位培训畲族放映员,电影队分片负责巡回放映,电影公司只收少量片租。后来这些电影放映队,因电源、经费不足,相继停映。1978年秋在福安县民政局支持下,组建福安县少数民族电影队,每月下乡放映20场以上。连只有3~5户人家的畲族自然村也能看到电影。
  1982年,区内各公社大都有电影放映站(队),畲村电影放映任务由各电影队承担。1983年后,福安、霞浦民委相继接管该县少数民族电影队,明确规定在畲村放映电影片租优惠:纪录片、科技片一律免费,故事片、戏剧片只收正常片租65%。每年可放映400余场,畲村群众年均能看到3~4次电影。这期间,霞浦茶岗、南塘2个畲村还组建村电影队,各配备8.75毫米电影放映机1台,进行定点放映。1985年后,福安少数民族电影队停止活动。1987年,霞浦县少数民族电影队亦告解散。畲族群众多数到有固定放映点的乡、村看电影。后来由于电视普及,电影观众减少,只有民委和有关部门不时组织科教片到畲村放映。
  四、电视差转台
  1976年,福安县在坂中仙岭生产队寿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功率50瓦。1979年,电视差转台安装18米高电视天线铁塔,使坂中、穆云畲乡绝大部分村庄都可收看到电视节目,此后各畲族乡都先后建立了电视差转台(站)。1993年,绝大多数畲族村都可收看到中央一套和省台一套电视节目。
  五、录像场
  80年代,区内部分畲族聚居地办录像播放场。1989年,霞浦3个畲族乡即办有录像场6家。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共有录像场15家,日放映录像60场,观众3000余人。
  六、戏台
  闽东畲族村共建有戏台102座。这些戏台多搭在祖寮(公厅)、祠堂、宫庙内。现存修建较早的有福安大林钟氏宗祠戏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宁德猴盾村雷氏祖寮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民国4年(1915年)改造成雷氏宗祠,分上、下座,上座放祖牌,下座设戏台,中有天井、大厅及楼上回廊,是现存较大的祖寮戏台。
  七、闽东畲族博物馆
  地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1988年5月兴建,1989年9月落成,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畲族博物馆建筑具有浓郁民族风格。该馆除陈列、收藏畲族文物外,工作人员还承担起对畲族历史文物研究、考证和征集任务。
  第二节 文艺团体
  一、鼓吹班
  俗称“鼓手班”。1958年,区内有畲族鼓吹班20多个。1993年,全区畲族鼓吹班增至38班,其中较有名的是福鼎华洋班、霞浦青皎班、宁德漈头班、福安洋坪班等。洋坪班创于清代,相传百余年,传承五代;全村34户人家中有20余户操持此业,农忙务农,农闲演练、外
  出为附近乡村婚丧寿庆和迎神祭祖吹奏,为农村业余剧团演奏和参加俱乐部活动,是畲乡文娱活动的骨干力量。鼓吹班人数2~8人不等,乐器有唢呐、笛子、大钹、小钹、板、铃等。鼓吹曲牌以闽剧曲调为主。
  二、闽剧团
  1955年,霞浦海边、福安仙岩两地畲族村民,自发捐资购买戏装及演出设备,成立业余闽剧团。选收畲族男女青少年30人参加学戏。剧团排演后,先在本村演出,不计报酬。外出演出,实行评分分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被迫解散。1980年重办,海边及仙岩闽剧团各有人员40多人。以上演闽剧为主,兼演畲歌小戏,成为闽东畲歌演唱的主要演出团体。演出的闽剧有《拾玉镯》、《卖花记》、《何文秀》、《三盅酒》、《梅花寨》、《血衣冤》等;畲歌小戏有《牧羊姑娘》、《阿姆》等。1955年,仙岩业余闽剧团的《牧羊姑娘》,参加福建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1963年,畲族小演唱《难为迎亲伯》、《草岗变茶岗》以及《茶歌》等,曾获选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大会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1年,仙岩畲族业余闽剧团,参加福安县城乡业余剧团调演大会,荣获演出奖。畲族演员钟乃康、钟燕(女)获演员奖。
  1977年,福安牛山湾、半岭、凤洋、桂垅畲族村俱乐部相继发展成为业余闽剧团或平讲班。演出《赠金钗》、《凤仪亭》、《包公》等传统戏几十本。逢年过节或农闲期间在本村公演1~3天后,外出活动3、4个月,年上演100~150场,多在畲、汉偏僻山区和革命老根据地村庄演出,收费低廉。牛山湾畲族平讲班共有28人,年老的53岁,年幼的13岁,有6对父子、兄妹齐上台。出门上午赶路,下午演出,严寒酷暑,岭长水深,在所不辞。好多山村无剧场,剧团到达后,演员、观众一齐动手,抬门板,搭戏台。1978~1981年,在寿宁、周宁、福安、柘荣、霞浦山区村庄演出884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收入2.95万元。畲民说:“自己的剧团唱戏,听得懂、养得起。”此外,比较活跃的还有海边和桂垄民族业余闽剧团。
  三、木偶剧团
  1981年,福鼎县前岐公社安仁大队畲族村民李先修,象阳大队牛食岚生产队钟显左等8人在前岐创办木偶剧团。他们继承民国时期大路村畲族木偶艺人钟大西之业,取名:福鼎县民族文化站木偶剧团。演出时,前台1至2人操作,连说带唱;后台5~6人分担拉琴、吹奏、打击乐伴奏。唱腔有京调、闽调、畲歌;说白有汉语、畲语、闽南话。操作木偶者还要根据剧中人物身份以不同的声腔说白、演唱,一人兼演多种角色。上演剧目多为传统古装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陈靖姑》等,每年冬、春二季出门,流动演出于福鼎县与浙南乡村,颇受群众欢迎。
  四、布袋戏
  比较著名的有福鼎县管阳沈青井面畲族村蓝俊平班(又称雷达英)。俊平13岁起就跟随伯父学戏,操业30余年。布袋戏从人物偶像、道具至乐器仅装2个箱,从前台操作到后台说唱伴奏连挑夫只他自己1人。每逢农闲,他就挑起“行头”走遍福鼎、霞浦、柘荣、泰顺、苍南等县山村。演出剧目有《白蛇传》、《锦香亭》、《水浒传》、《七侠五义》、《陈三五娘》等。唱腔与道白均用当地方言,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
  五、畲族歌舞团
  1988年1月18日成立,在原宁德地区海岛文工团基础上创办。团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隶属宁德地区文化局领导。该团为弘扬畲族文化艺术,多次参加省内外以及国家级重大演出活动。
  1988~1990年间,歌舞团共完成演出任务308场。1991年,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在广州演出26场,观众达80万人次。1992年参加’92首届中国民族婚俗演示会和’92福建旅游艺术节,演出节目多为搜集整理的畲族传统歌舞和反映现代畲族生活内容的作品,共获奖30项,其中获集体奖8项、个人奖22项。
  1993年,畲族歌舞团共有演职员72名(畲族6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15名(畲族3人),初级18名(畲族3人)。
  第三节 盘歌活动
  畲族是喜爱歌唱的民族,盘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文娱活动项目。盘歌以男女对唱为主,还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对唱往往男女分组,通常是男唱女答,或者女唱男和。唱时由一方中的一人先唱,唱完一段或几段,然后再由另一人接唱;另一方也是这样。即一段来,一段去,也有一段歌由两人轮流唱的。如果连唱几段,对方还答不上,那么对方就算输了。为难倒对方,对唱双方都找自己熟悉对方生僻的大段(歌)演唱,唱时不乱套、丢句、含混不清或中断。对唱中还临场灵活编造新歌,相互打趣,考对方。二重唱,又称“双音”“双条落”。是由男女两人以上轮唱同一段歌词,唱时,由一位歌手先唱2个字或4个字,再由另一位歌手接唱。用假声、真声均可,如男性用真声演唱,一般要与女声相差两个8度,这样听起来比较清晰。男性若是用假声演唱,和女声相距则为4~5度,听起来使人感到比较丰满。两个声部一前一后,富于变化,气氛紧张热烈,这种唱法为群众所喜爱,是我国民歌中的罕有唱法。宁德市猴盾一带畲村,男女室内对歌,上半夜先对唱,互考对方歌才,若是旗鼓相当,下半夜就对“双音”。此外,也有在举行婚礼时,男方轿子到女家后,女方的歌手与轿夫比试唱“双音”的。齐唱是在对歌时,一方若干名歌手催请另一方答歌的同唱一段歌。独唱是歌手独自抒情,解闷歌唱娱乐。
  盘歌活动在传统歌节、专门歌会、婚庆和村里来客时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组织举办大型畲族歌会。1986年6月28日(分龙节),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行,历时3天,到会的有国家、省文化部门和民委的领导以及民族研究、出版单位,高等院校、影视及新闻单位有关专家代表及闽、浙、赣、皖、粤5省38个县区的歌手代表500多人。
  1990年11月10日(重阳节),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城关举行,历时3天。国家、省、地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代表和闽、浙、赣、皖、粤5省歌手及中央民族歌舞团代表1200余人出席艺术节歌会。1991年春和1992年“三月三”中国闽东福安茶文化交流会暨福建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两次在福安市举行,日本、美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茶道专家,茶艺使者应邀出席盛会。这4次大型活动均组织畲族歌会开展盘歌活动,会议期间还召开畲族文化艺术研讨会,编印了《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文集》。
  第四节 文艺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和各县多次举办农村业余文艺演出和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
  1955年,福安仙岩畲村创办农村业余闽剧团,每逢过年过节即在本村及附近畲村上演文艺节目,增加节日气氛,丰富文化生活。福安县仙坂乡组织歌咏队,有队员20余人,对配合宣传中心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同年春节,畲族小演唱《牧羊姑娘》首次赴福州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1956年12月,宁德县举办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自编节目《四角厅》、《猎捕舞》等。1959年,福安专区举办第二届文艺调演,上演节目69个,其中有福安县的《仙岩民歌》、《欢乐畲家》、《歌颂新农村》,宁德县的《畲族山歌》、《畲歌大合唱》,福鼎的《茶山盘诗》,连江县的《采茶姑娘》等7个畲族文艺工作者自编的节目。1964年,福安专区举行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等4县有69名畲族代表参加了演出。演出节目:畲歌独唱《畲家和党心连心》、《彻底革命不变心》,小合唱《畲山茶歌》,小演唱《草岗变茶岗》、《难为迎亲伯》、《织裙带》等6个节目,被选拔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难为迎亲伯》演出后,还被拍成彩色艺术片,向全国发行。
  1978年,霞浦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1980年,畲歌表演唱《考女婿》、《丰收喜》、小歌剧《金鸡娘》等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其中《金鸡娘》获国家民委、文化部优秀奖。1983年,福鼎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岭迎春》获福建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奖。1984年,地区举办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各县参加调演节目有舞蹈《畲族围裙舞》、《舂斋舞》、《织裙带》,双人舞《晨曲》,独舞《欢乐的鸭姑》,女声独唱《过路的客人哟,请你停一停》、《包山大户进山来》、《迎来凤凰把家安》,男声独唱《畲家世代感谢党》,女声二重唱《畲汉姐妹俩》、《清明香茶凝深情》,男女声表演唱《白云山下赶歌会》等12个节目。地区调演之后,又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大会。独舞《欢乐的鸭姑》获演出奖。
  1988年1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创办后,畲族文艺演出趋于经常化、专业化。1988~1990年,共完成演出308场。其中畲族演员雷高平创作表演的《蚯蚓之歌》在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中获表演二等奖。畲族演员蓝爱春(女)在福建省“保险杯”民族唱法比赛中获演唱二等奖,四地市声乐比赛中获“四地市十佳歌手”称号。1991年,畲族歌舞团首次跨省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展演。在广州演出26场,观众达80万人次。《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十多家报刊及广州电视台为此做专题报道。美国《看东方节目》主持人靳羽西女士看演出时,还上台同舞,予以很高评价。
  1991年9月,地区畲族歌舞团把畲族音乐《畲家乐》、《畲乡嫁歌》(牛角胡独奏)、《欢歌阵阵》(笛独奏)和畲族舞蹈《手铃舞》、《手指舞》、《寻郎》、《手龙舞》、《行嫁》、《三月的姻缘》(歌伴舞)、《酒狂》、《砍樵乐》、《十里亭边桃花红》(歌伴舞)、《婚礼舞》、《线狮》等节目组成民族歌舞专场,取名“太姥畲家情”,赴广州参加’91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受到观众好评。1992年2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代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畲族赴昆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行嫁》、《手指舞》等节目。1992年7月,地区畲族歌舞团赴福州、莆田、漳州、厦门等地巡回演出“太姥畲家情”民族歌舞专场28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
  第五节 文艺创作
  畲家人大凡七、八岁开始学歌,十来岁就能唱歌,他们“下田是能手,上台是歌手,说话像唱歌,山歌不离口”。明清以来,畲族歌手创作畲族小说歌、散条歌100多部10余万行。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村钟学吉,是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畲族民歌作者,他编有《末朝歌》和《钟良弼》等,在民间有很大影响。
  1949年以后,畲族歌手和民歌作者自编大量新民歌,歌唱畲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歌颂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1959年,霞浦畲族歌手雷双勋被选为福建省作家协会首届理事,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还自编自唱畲歌《乞丐成诗人》,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他的民歌作品在《霞浦文艺》、《闽东日报》和《热风》等报刊上发表,并连续当选为福建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及福建省音乐协会理事。
  1960年以后,专区和各县宣传、文化部门创办的《闽东文艺》、《福安文艺》、《新松》、《太姥山文艺》等文艺刊物,发表大量畲族业余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特别在《闽东文艺》改成《采贝》期刊后,着力扶持畲族作者的文艺创作,培养出一批青年畲族作者。古田畲族作者雷德和的短篇小说《永远吃香的人》,荣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小说《兰糟》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1976~1982年)》,并有7篇作品被日本专家翻译介绍。畲族作者蓝兴发的散文《畲山春》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中国歌谣学会理事蓝振河作词的《畲家歌颂毛主席》歌曲,分别被收入福建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并由北京唱片公司灌片,在中央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唱。畲歌《扁担溪畔歌悠悠》、《迎来凤凰把家安》参加“全国民族团结”征歌和“振兴福建,大唱山海经”征歌,并被发表在《武夷词苑》上。
  1978年,霞浦县创作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获创作奖,并被收入“得奖歌曲集”广为传播。古田畲族作者钟孟恭创作的戏剧《小包断案》、《好汉不吃眼前亏》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省戏剧调演剧本奖;此后《撞车》、《哑恋》、《让生活更美好》获省残疾人文艺调演创作奖,《让生活更美好》还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调研创作奖,《家乡好菜》获省“比翼飞”电视小品赛创作奖。
  1984年《欢乐的鸭姑》获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大会创作一等奖,《晨曲》获创作二等奖(1988年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同时获创作三等奖的还有《织裙带》和《舂斋舞》、《包山大户进山来》等三个节目)。1985年《畲家风情》组歌参加省武夷音乐舞蹈节,获创作奖。此间,雷伏勤文艺作品参加艺术展示会并获奖。1978~1993年,区内有8位畲族作者在各级文艺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作品200多篇。
  第六节 文物名胜
  一、文物藏品
  1958年,全区征集到畲族历史文物250件,现藏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25件,文物中有畲族宗谱、男女服装等。
  1985年前后,又征集畲族文物400多件,收藏在闽东畲族博物馆内的文物有畲族祖图、清道旗;剧本、歌本、书刊;歌会照片、文艺演出剧照;斗床、斗笠、纺车、线篮(緕筐)、梳妆篮、针线篮、寿星杖、果盒、木盘;围脖、肚兜、帽圈、手扣、枕镜、香袋、蒙面绢、法师帽;有不同花样的头饰、女服装、背褡、围裙、裙带、腰带、高鼻鞋、坎肩等。
  1989年,征集畲族革命文物77件,收藏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内的有:1934年苏维埃政府印信、臂章、螺号、牛角号;铁质土枪、花叉、长矛、匕首、梭标、腰刀、大刀、尖刀、铁尺、铁拳头;照明用具“风不动”(马灯)、手电筒、桐油灯盏、火篾插座;生活用具沙锅、陶碗等。
  二、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寺 位于福鼎硖门畲族乡瑞云村,为太姥山游览区景点之一。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民国8年(1919年)僧智水重建。整个寺院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有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葫芦阁、赏花楼、观鱼台等。大雄宝殿为穿斗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16.5米),进深3间(12米)。1986年,群众捐资重建。寺内存有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石斛一只、清代寺碑一道,寺后有千年铁树和银杏各一株。1989年福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林钟氏宗祠 位于福安市坂中大林畲族村。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10平方米,面阔20.3米,进深35米,大门内有戏台。祠内保存从元代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34世钟姓祖先神主牌470多个,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0年,政府拨款维修祠宇,1991年,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蓝氏大厝 位于霞浦县崇儒樟坑村。大厝分为母厝和子厝,母厝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又在母厝前后扩建两座子厝,形成3座整体合一的大厝,整个建筑面积占地4.9亩,平面呈棋盘形,坐北朝南,每座面阔12间(52米),进深6间(20米),均为抬梁和穿斗结合构造,悬山顶木构建筑。上下出檐,屋面呈凤凰翅式,整座大厝有9个厅,6个天井,共99根大柱。两层楼,每层94间房,楼下高4米,楼上高2.5米。整个大厝只有东边双重门供出入,门外为门楼亭,是畲族村罕见的群体建筑。
  观音亭寨 位于水门畲族乡半岭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面积640平方米,为硬山顶木石结构,北面依山垒筑寨堡,长148米,高5.4米,寨门有石刻“观音亭寨”四字,每字60厘米左右,亭外竖有明、清碑刻15块。每年元宵、重阳,畲族村民聚此盘歌渐成风习。1986年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 位于福安市新华街(与闽东革命纪念馆同在一楼内)。1989年7月1日开馆。展厅面积342平方米,陈列分3个部分,共展出革命旧址照片、图表120幅,文物76件,人物照片33幅、历史画4幅。再现了闽东畲族人民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1991年,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物展出
  闽东畲族民俗展 1986年6月,为配合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行,区内也同时举办闽东畲族民俗展览。这次展出采取密集型以实物为主的陈列形式。共展出畲族民俗文物481件。在展出期间结合征集畲族文物200多件,使畲族文化遗产得到抢救。1989年9月,闽东畲族博物馆开馆,展出民俗文物藏品400多件。
  1990年11月,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福建5省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地区举行。在这期间,以闽东畲族博物馆为基地,举办5省畲族民俗、文物、摄影、书画、录像等展览。
  四、风光名胜
  瑞云禅寺 位于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瑞云寺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该寺院建筑物为园林式布局,打破中轴线对称的常规,别具一格。建有葫芦阁、赏花台、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观鱼台、半月湖、荷花池等。照墙和围墙上有大画家李霞的人物浮雕,瑞云寺是福鼎太姥山麓十八古刹之一。寺院前后,植有枫树、感触树、银杏和千年苏铁等,周围还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景点,号称“凤山十六景”。
  东山雪洞 位于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村地界,距福安市区55公里。洞依悬崖峭壁,以嶙峋奇石覆盖而成,是明末大学士刘中藻读书处。东山雪洞有正偏两洞,正洞高4米,面积9平方米,洞极平整,可容纳二、三十人,洞壁镌有隶书“刘子读易处”5个大字。偏洞在正洞前,上刻洞名“虎跑”2字,下有流泉,水声淙淙。正洞右侧为狭峡,曲通洞外,上方4米外镌刻“峨嵋三峡”,后有天窗,可越洞顶,洞顶叠石凌空,危崖壁立,高数十米,极为壮观。侧向有一悬崖石径,直通正面,岩高径窄,游人渡此径须面壁挪步,壁上刻有“天桥”2字。天桥上方岩石上有一天然裂隙,形如刀切,深2丈许,旁刻“试剑”2字。裂隙之北为深幽的峡谷,崖上刻“猿愁峡”,雪洞之东,有巨岩,岩壁上刻“石壑岩”3字。东山雪洞的摩崖石刻均为刘中藻所书,笔锋遒劲洒脱。1984年10月,被福安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 位于福安西北部、穆云畲族乡与晓洋镇交界处,距福安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海拔1448.7米,方圆数百里尽收眼底,晴天早晨可观东海日出奇观。山上怪石奇岩,有“猴走石山”、“石虎归山”、“石鸡欲鸣”、“仙人棋盘”、“三角仙井”、“仙盒”等景点。后峰西坡有冷水寺、缪仙宫、南北极宫和观音亭等。冷水寺前有“天池”,方圆10余丈,产午时莲。白云山气候独特,时有白云缭绕,登顶俯瞰,群峰隐现。山上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以春夏为最佳观赏季节,在仙峰顶还可观看“佛光”。1987年11月1日上午,福安旅游局组织13人对白云山进行考察时,在仙峰顶上见周围云雾团团,迅猛翻滚,云层急剧下沉,后又冉冉升起,此时阳光向观光者射来,随即在前方80多米处的云雾之中出现1个圆桌大小的彩色光环,人影被圈其中,清晰可见。这种奇观1小时内出现3次,最长达13分钟。
  1990年11月,旅游局组织考察小组再次发现,并拍摄录像成功。盛夏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8℃,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还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及五显大帝宫等旅游景点。
  清泉洞 位于穆云畲族乡桂林凤翔山侧峰,距福安市45公里。凤翔山脉有福安畲族人口最多的自然村凤洋,该村原名凤翔。洞由怪石构成,左济公岩,右蛤蟆石,上以金龟覆盖,怪石嶙峋,各具奇姿。洞宽9米,进深32米,可容500多人。洞曲折幽深,有一清泉,清澈甘甜,遇旱不竭,俗称“仙水洞”。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桂林王贡南倡辟全洞。民国初年,一度荒废;民国25年(1936年)重建。1985年,重新扩建,洞内大殿塑释迦、观音佛像,并扩建文昌阁可供游人住宿,新建南极阁、土主堂及名云院等,同时在济公岩下新辟洞宇1间,面积30平方米。洞外有清泉塔1座,幽静典雅。
  仙岫佛光 位于坂中畲族乡仙岫山顶峰天鼓石上,游人站在天鼓石上,背后阳光斜照,身影即出现在几十米远的云雾上,在身影周围出现五彩光圈,光耀夺目,随着云雾的浓淡,光圈时隐时现。1986年4月,福安园林处组织人员拍摄录像成功。仙岫佛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35分钟。
  第二章 民间文艺
  第一节 歌谣
  畲族是一个喜爱歌唱的民族,良辰佳节、喜庆盛会、客来客往多有歌会。由于畲族没有文字,歌谣借汉字表意记音。在频繁的民歌盘唱中,涌现出一大批畲族歌手。民国时期,霞浦白露坑村钟学吉,在伯父钟廷吉的熏陶启迪下,自幼喜爱歌谣,他在担任福宁山民会馆董事期间,勤于挖掘整理畲族民歌。钟学吉整理创作的历史传说故事歌《末朝歌》、《蓝佃玉》、《钟良弼》等,有很强的时代感,事迹被载入《畲族简史》、《畲族社会历史调查》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1958年,文化部指派音乐家郑小瑛任组长和福建省文化局郑锡炎等5人组成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文艺调查小组,深入到福安、福鼎、霞浦、宁德县以及福州市的连江、罗源县和浙江省泰顺县等22个点、50多个自然村进行调查,采录畲族民歌(歌词)一千多首(篇)、35万字。此间宁德县新楼乡歌手雷长坤,漈头乡歌手钟银兰还参加了在福州举行的民间文艺会演,所演唱的畲族民歌,受到好评。对发扬畲族民歌传统,挖掘整理歌本,交流传播演唱艺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中有影响的歌手有:霞浦的雷双勋、钟昌尧,福安蓝兴发、雷霖其、雷长妹,宁德钟月銮、蓝林德、雷美凤,福鼎的雷梅英、蓝春娥、雷三妹、钟显芳,周宁的蓝徐金,柘荣雷维积等。
  1981年,地区群众艺术馆编辑的《闽东民歌选》一书选入畲族民歌71首(篇)。1986年10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福建卷》编写组在宁德地区工作会议召开后,全面部署区内畲族歌谣的采编工作,先后编成付印的福安、霞浦、福鼎、宁德、屏南、柘荣民间歌谣分卷共收入畲族歌谣560首,参加演唱采编的畲族文艺工作者和群众共158人。在各县采编歌谣分卷的同时,地区文化局组织编选《闽东畲族歌谣集成》一书。1993年底,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畲族歌谣398首,参加采编整理的文艺工作者和畲族歌手共153人。
  畲族歌谣句式以七言为主,辅以三言、五言、六言起序的称“三字头歌”“五字头歌”和“六字头歌”,在礼仪歌中还有即兴长短句,加衬字和语气词的。闽东畲族歌谣有“福宁调”、“福安调”、“福鼎调”、“连罗调”等。多数揉假嗓演唱,少数用真嗓演唱,俗称平讲。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尤以男女对唱为最主要歌唱形式。歌谣内容涉及到畲族历史、文化、生产劳动、生活交际、宗教仪式、人生礼俗、喜庆婚恋等各个方面。按民歌内容,可分成叙事和抒情两类。
  一、叙事歌
  叙事歌又称“全连”,篇幅较长,由数十到数百条(段)组成。每首歌都能比较完整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始末和发展过程,类似于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叙事歌又分为:英雄人物传说歌、历史歌、小说歌等。
  英雄人物传说歌 反映畲族历史英雄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有《钟景琪和雷万春》、《钟良弼》、《蓝佃玉》等。
  历史歌 以叙述历朝兴衰为主。如《末朝歌》、《十八帝》等。《十八帝》又称“明清纪事歌”,长达三百多行。全诗用524句的歌词容量,概括明、清两朝540多年的历史。
  小说歌 多系汉族小说故事改编。主要有《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薛仁贵征东》、《西游记》、《三国演义》、《奶娘》等100多篇。
  二、抒情歌
  抒情歌,又称“杂歌”或“散条歌”,注重抒情,多取男女对唱形式。抒情歌除情歌以外,还有劝戒赌、勤俭持家、立身处世的《十劝歌》、《十贤歌》;宣传生产劳动常识的《节令歌》、《种田歌》、《种苎歌》、《掘蕨歌》、《摘茶歌》;反映畲民生活的《建房歌》、《挑水歌》、《砻米歌》、《起书堂歌》;反映受剥削压迫,人民群众要求解放,向往幸福生活的《长年歌》、《砍柴歌》、《革命歌》等。还包括结婚时唱的《祝贺歌》、《闹房歌》和新娘在上轿前唱的《哭嫁歌》、《别亲歌》等。
  附:畲族歌手简介
  雷双勋 霞浦县州洋乡青福磴步村人,民国17年(1928年)6月生。1956年开始在《园地》刊物上发表作品。1959年,出席省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代表会、文教群英会,省二届、三届文代会代表,为省二届文联委员。1960年7月,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40多年来搜集、整理并创作新畲歌数十万字,汇编歌谣17本。是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和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德地区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霞浦县文联委员、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蓝兴发 福安市社口镇塔仔村人,民国24年(1935年)3月生。12岁开始参加各种歌会活动,能唱各类畲族民歌3000多首,整理民歌1500多首,辑有《福安畲族民歌选》、《畲歌蜜蜜》和《畲族风情歌选萃》;在刊物上发表畲族民歌50余篇(首),其《白云山下赶歌会》和《包山大户进山来》获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创作三等奖;散文《畲山春》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散文奖。曾出席全国少数民族诗人歌手座谈会、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和中国文学艺术界第五次代表大会。先后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干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钟昌尧 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人,民国21年(1932年)生。读过私塾。曾任乡村干部、霞浦县少数民族招待所所长。有数十年盘歌经历,能即兴编歌。曾出席福建省民间文学座谈会和闽东畲族艺术节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采集整理畲族歌谣十多本30多万字。
  雷霖其 民国14年(1925年)出生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岩村。是闽东有名望的畲族老歌手之一。曾担任过仙岩畲族乡乡长、福安专员公署民族科副科长等职。他每到畲族村寨调查或开展工作多是以畲歌开路,使族人感到分外亲切。他组织编唱《牧羊姑娘》、《畲山茶歌》、《畲家与党心连心》等演唱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受到奖励和赞扬。
  钟月銮 女,清宣统元年(1909年)春出生于宁德市漳湾镇雷东畲族村。自幼酷爱畲歌,嗓子又好。十六七岁时,就独立外出与名歌手盘唱,常邀同村姐妹三五人,往罗源、福安、霞浦等县畲族村盘歌。并能以歌代言,随口编唱盘答。
  蓝徐金 民国34年(1945年)出生于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中学毕业。从小喜欢读小说、听故事、唱畲歌。积极参加盘歌活动,1986年的“分龙节”,他作为周宁县畲族代表,参加在福安城关举行的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
  蓝林德 民国25年(1936年)6月出生于宁德市八都镇新楼村。善于即兴创作民歌。会唱小说歌20多部,杂歌几千条。1962年他被推选参加福安专区民歌会演,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1984年他出席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声部音乐座谈会”,会上用双音和声演唱《谜歌》、《十二月盘答》与《情歌》等,深得文艺界专家赞赏。
  雷长妹 女,1953年出生于福安市溪尾东瓜山畲村,是福安市畲族民歌手中的后起之秀。1985年,作为歌手随行参加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在会上即兴献歌作贺,受到全场欢迎。能唱各类传统畲歌二千多条,是福安闻名的畲家女歌手。
  雷梅英 女,1949年出生于福鼎佳阳村,是福鼎县远近闻名的畲族民间歌手。在父母熏陶下,7岁学歌。10岁即在双华“二月二”歌会上演唱。此后,随年龄增长成为福鼎较有名气的歌手。1979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诗人歌手座谈会。
  蓝春娥 女,1950年11月生于福鼎县前岐镇双华村,16岁开始学歌,擅长用福鼎调和霞浦调演唱畲族民歌,是群众公认的优秀歌手,曾参加在福安举行的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
  雷三妹 女,1962年12月出生于福鼎县沙埕镇后港福山村。16岁开始单独到过霞浦、福安等十多个畲村盘歌,1986年曾参加在福安举行的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
  钟显芳 1954年11月生于福鼎县前岐镇岭脚下村。曾参加1986年“分龙节”在福安举行的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他擅长用福鼎调演唱散条歌。
  雷美凤 女,1970年出生于宁德市八都镇猴盾村,是一位年轻好歌手。1987年,参加宁德县“三月三”畲族歌会演唱比赛,被评为第一名,荣获锦旗一面。1988年秋参加福建省艺术节,在福州西湖彩船上,同来自八闽各地畲族歌手代表共同演唱畲族民歌。1990年10月,
  参加在宁德举办的“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带领24名畲族妇女作为宁德市东道主,在继光公园歌台上演唱《迎宾歌》,与来自六省市畲族歌手展开盘歌活动。
  雷珍琨 民国26年1937年出生于宁德市八都镇猴盾村。从小爱好民间文学,对畲族歌谣颇有研究,能编会唱。1987年宁德县举办首届畲族“三月三”歌会,他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为东道主猴盾村培训歌手,亲自编写“问候歌”六首,担任歌会评委副主任。赛后为大会编印了《宁德县畲族“三月三”歌会歌词集》。1988年,参加闽东畲族研究会。1990年,闽东首届畲族艺术节期间,他编写迎宾词,还亲自培训歌手。
  李圣回 1953年9月出生于福鼎县前岐镇罗唇村。经常在福鼎县最大的畲族歌节“二月二”上演唱畲族民歌。他能连续唱畲歌两天两夜,歌词不重复。
  雷维积 民国17年(1928年)出生于柘荣县乍洋宝鉴宅村。从小喜欢唱畲歌,16岁就能即兴编唱并开始单独与人对歌。外出在福安、霞浦、宁德等地打工期间常与当地女歌手对唱,曾多次参加闽东畲族歌节歌会盘歌活动,擅长杂歌对唱。
  附:畲族民歌选录
  长年歌
  正月初一就上工,爹娘看见忖心痛,寮里无粮住不着,无奈走出做长工。
  做透二月人犁田,爹娘看见心头癫,财主田园都耕了,自己未种一蔸青。
  三月做透清明前,谷种落泥满田青,几多农活做尽了,东家又讲长年懒。
  做透四月人佈田,长年人仔做无闲,左手捉秧右手佈,布落田中满洋青。
  做透五月莲开花,东家叫我去种瓜,垅头种转垅尾落,手酸脚软眼睛花。
  做透六月耘草时,手掏耙仔骨会痹,几多禾草都耘尽,东家来看不满意。
  做透七月天又旱,田里禾苗晒成干,无好冬年天无雨,做田人仔忖心酸。
  做透八月中秋前,长年这时正休闲,心想回家探父母,东家又讲酒未酿。
  做透九月夜来长,东家杀鸡做重阳,大细男女都食饱,鸡汤一口我未尝。
  做透十月是立冬,立冬过了满洋空,东家米谷有千万,长年人仔手空空。
  十一月正是落雪时,长年人仔身无衣,东家与你算工钱,三除四剔无钱你。
  十二月时节是年边,爹娘等我转做年,郎今空手回家转,爹娘看见哭连天。
  猜歌
  问:歌言问你唱歌师,清明半夜甚花开,甚物午时来开花,甚物开花不挂牌?
  答:歌言回还唱歌师,清明半夜麦花开,水稻午时来开花,甘薯开花不挂牌。
  问:甚物弯弯盖眼边,甚物圆圆好看见,甚物长长好嗅味,甚物阔阔好发声?
  答:眉毛弯弯盖眼边。眼睛圆圆好看见,鼻子长长好嗅味,郎嘴阔阔好发声。
  问:我唱歌言来问你,甚物无骨九重皮,甚物无肉皮包骨,甚物无骨骨包皮?
  答:郎唱歌言回还你,荞麦无骨九重皮,竹笋无肉皮包骨,花生无骨骨包皮。
  问:歌言问你唱歌郎,甚物肚内四条肠,甚物无骨会上树,甚物无骨会泅潭?
  答:歌言回还唱歌娘,草鞋肚内四条肠,白蚁无骨会上树,水蛭无骨会泅潭。
  问:歌言问你聊歌头,甚物九弯大细头,田中生仔三分命,手掏扇子遮日头?
  答:歌言回还聊歌头,田螺九弯大细头,田螺生仔三分命,螺掩掏扇遮日头。
  问:歌言问你歌先生,甚物花开清明前,甚物作仔三月景,甚物果子十月行?
  答:歌言回还歌先生,桃子开花清明前,要吃枇杷三月景,要吃橄榄十月行。
  问:讲歌讲条你娘忖,甚物槌打结成双,一双同着又同老,老来丢到大路当?
  答:娘唱歌言回还郎,草鞋槌打结成双,一双同着又同老,老来丢到大路当。
  问:歌言回你歌老师,什么鸟仔全身乌,什么鸟仔着背褡①,什么鸟仔衔泥土?
  答:歌言回还歌老师,老鸦烧炭全身乌,喜鹊吃粮着背褡,燕子做巢衔泥土。
  问:歌言问你唱歌郎,哪块山林无鸟上,哪个灶子无蟑螂,哪个香炉无点香?
  答:歌言回还唱歌郎,月内沙椤②无鸟上,打铜灶子无蟑螂③,从教④香炉无点香。
  问:歌言问你唱歌师,你晓牛牯几条毛,苎布一尺几粒眼,老酒一瓮几粒糟?
  答:歌言回还歌老师,牛牯算头无算毛,苎布算尺无算眼,老酒算瓮无算糟。
  注:①背褡:背心。②沙椤:传说月中有一棵很大的树,叫沙椤。③铜匠炉子到处走,无蟑螂。④从教:信仰天主教。
  颂柴歌
  落弯毛竹桠软软,当岗松柏好歇凉,暗烂①毛竹生好笋,暗烂树子抽心长。
  茅茎烧火节节爆,棕树无桠直浏浏,中年毛竹好破篾,老年杉树好起楼。
  松柏直直不到天,枫树青青不过年,杂柴起楼不久经,各样柴树各样生。
  第一柴名松柏香,松柏做勺舀沸汤,做勺不惊沸汤录②,做船不怕海洋长。
  第二柴名杉树王,杉树锯板白茫茫,第一能起皇帝殿,第二能起老爹堂③。
  第三柴名榛子枝,榛子开花白如米,榛籽做油多人食,人姐抹头光溜溜④。
  第四柴名桐子昌,桐子开花心里黄,桐籽做油多人点,照落郎寮朗毫光。
  第五柴名是杨梅,杨梅作仔⑤叶垂垂,开花杨梅不作仔,作仔杨梅无花开⑥。
  第六柴名是楮柴,楮柴曲曲好张犁,楮柴能做家俬使,三月一耕好世界⑦。
  第七柴名赤栋茎,赤栋做秤手上抨⑧,大秤小斗你莫使,戥出量入要公平。
  第八柴名是石榴,石榴作仔叶裘裘,石榴作仔多心事,多情阿妹多人求。
  第九柴名沙木柴⑨,沙木生钉全身呆⑩,沙木留大做风水,莫来倒东又倒西。
  第十柴名是南檬,南檬锯板白如银,好张高橱矮桌子,赔男嫁女做嫁妆。
  注:①暗烂:草木掩映潮湿的地方;②录:烫。③老爹堂:县太爷公堂。④畲族妇女梳头要用茶油做润滑剂。⑤作仔:结果。⑥结果的杨梅暗里开花。⑦好世界:好世境。⑧手上抨:手上拿。⑨沙木柴:沙目钉。⑩呆:系借字记音,为歹的意思。
  节令歌
  正月雨水共立春,阳鸟岗头来报春,做客人姐回家转,做田郎仔叫耕春。
  二月惊蛰春分到,蛇虫蚁仔尽出头,蝉仔变身四山叫,鸟仔成双喊做巢。
  三月谷雨清明晴,山林树叶片片青,娘那背仔郎担种,娘那撒种郎犁田。
  四月立夏小满天,阳鸟朗朗叫天晴,麦那割了做田活,禾蔸插落满洋青。
  五月芒种夏至中,日长夜短水成汤,苎布衫子着身上,割菅裹粽分郎尝。
  六月小暑大暑天,一年田活去一半,手掏耙子去耘草,草那耘了禾转青。
  七月处暑共立秋,坝头无水要去修,修大门前荫大糯,糯谷开花朗来稠。
  八月白露秋分时,夜来眠床要盖被,稻怕中秋午时风,午时出稻朗花期。
  九月寒露连霜降,稻那割了谷上仓,重阳上山去聊歌,贤娘做糍喷喷香。
  十月小雪共立冬,过了立冬满洋空,大仓小斗都贮满,砻米炊酒等落春。
  十一月大雪冬至中,露水落地变成霜,上年禾秆当被倒,灶前烘火熬过冬。
  十二月时节大小寒,长年无食祭灶暝①,年近月满回家转,家家理事做无闲。
  注:①长年,指长工,在吃小年夜饭前就被辞退。
  农事歌
  正月初一是新年,二月惊蛰人锄田。三月清明人浸种,四月小满人佈田。
  五月初五节又近,六月掌水荫禾行。七月禾苗便作肚,八月禾花朗来光。
  九月初九是重阳,十月米谷收上仓。十一月担谷去落县,十二月完满讲团圆。
  种苎歌
  田那翻了分四厢,苎头来栽排四行;三月清明抽花颖,苎头爆笋青茫茫。
  五月苎老便要做,兄弟相叫馆内坐;姐妹相叫去割苎,苎那割转就要破。
  苎那割转就便刮,苎皮担去水来泡;手把苎刀来刮苎,苎那刮了便晒燥。
  苎片晒燥便破丝,手掏苎笼贮苎丝;苎丝又放衫骑上①,苎笼来贮苎布丝。
  苎哪织了就要杆,纺车来纺响玲琅;双脚踏在纺车上,条条苎丝纺成线。
  纺车来纺转连连,贤娘杆布坐机沿;后脚过踏前脚步,手掏梭子转连连。
  七月过去八月来,织布人姐故未来;坐落织机车上念,要等几时织落来。
  布那织了便掏去,问郎穿白是穿乌;郎哪穿白娘会洗,郎哪穿乌学染布。
  布那染了便剪衫,穿到身上齐来评;贤娘肯织都是苎,懒人不织无布杆。
  织布唱歌歌成箩,苎布衫仔绣花芽;青衫加色红艳艳,腰缚罗带两边拖。
  注:①衣襟。
  儿歌
  鸡公上岭尾拖拖,鸭仔落田食早禾;大人上街无钱使,小孩上街钱仔多。
  鸡公上岭尾探探,鸭仔落田食草蜢;大人上街无钱使,小孩上街爱吃饼。
  第二节 故事
  历史上,畲族人民“昼间则老幼咸力田,夜际则父老围谈生笑语”(福安溪塔村《蓝氏宗谱》)。在这种“围谈生笑语”的氛围中,大量民间故事靠口头流传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区内各县文化刊物有重点地选登畲族民间故事。1981年,宁德地区与各县文化部门先后举办7期畲族业余文艺作者培训班,组织畲族和汉族民间文学工作者100多人,多次深入畲族乡村,召开故事会,请老人讲故事,搜集口头文学资料。福安、福鼎、宁德等县还油印“畲族民间故事”专集。1984年,区内先后3次召开“畲族民间文学作品讨论会”,对搜集到的民间故事素材进行研究分析,经过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在120多篇故事传说中选出46篇编成《畲族传说故事》一书,同年7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参加该书采录的畲族故事员24人,参加整理编写的畲族文艺工作者有雷双勋、蓝兴发、雷伏勤等10多人。蓝俊德口述蓝天整理的“竹鸡鸟”被评为1979~1988年福建省民间文学
  作品优秀奖。
  1986年10月,着手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区内各县分卷,先后印行的全区9个县分卷共收录畲族民间故事224篇,各县立传的畲族故事员有:蓝俊德、李圣回、钟玉兴、钟瑞珠、吴兴松、吴德明、雷神宝、钟廷炎、蓝徐金、雷石太、雷万糟等10多人。同年在各县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着手进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闽东畲族故事卷》的编辑工作,经过严格筛选,在382篇(60多万字)畲族故事中,录出184篇编纂成书,参加采录整理的畲族故事员和文艺工作者共200多人。其中畲族故事员24人。立传的故事员有钟瑞珠、李圣回、钟伏波、吴德明、蓝徐金、蓝俊德、雷万糟等7人。
  《闽东畲族故事卷》中收入民间故事184篇,其中神话27篇,传说85篇,故事72篇(包括寓言6篇,笑话7篇)。
  神话 畲族神话有《男造天女造地》、《天帝造人》、《最初的人和后来的人》、《人·肤色·语言》、《太阳和月亮》、《射日》、《神农氏与羊仙》、《鲁班的传说》、《火神》、《八仙教话》、《火与水》、《彭祖与麻姑》、《和寅活了七千二百岁》等,这些神话以奇异变幻的手法,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表现民族的主观能动精神,具有珍贵的认识价值。
  传说 四大传说有:《西瓜精点倒长城》、《孟姜女出世》、《孟姜女变花报夫仇》、《白蛇法海前世孽》、《梁祝杉竹缘》、《马俊做阎王》、《马俊做判官》;人物传说有:《臭头皇帝朱元璋》、《雷万春巧遇钟景祺》、《蓝党明的故事》、《进士钟大焜的传说》;史事传说有:《秦始皇筑长城与放百万》、《吴李两姓由来和迁徙的传说》、《古田富达蓝氏的传说》、《畲族杨姓人的由来》;地方传说有:《仙桃山》、《仙脚迹》、《白鸡观音亭》、《白露坑祖基的传说》、《九仙畲村的由来》、《桐岔岭》、《后山村流米石》、《狮子山的传说》;动植物传说有:《水牛与黄牛的传说》、《老鼠偷谷种》、《母子鸟》、《鸳鸯成双不分离》、《竹鸡鸟》、《龙甲》等;土特产传说有:《土莲香》、《念仔》、《八瓣桔》、《猴接藤》、《四季橄榄》;风俗传说有:《双华“二月二”的由来》、《畲歌与祖牌》、《分龙节》、《凤凰装束的由来》、《乌米饭的来历》、《畲家端午菅粽的来历》等。
  故事 幻想故事有:《石母人的传说》、《命带十八败》、《菩萨也怕人》、《土地公从此不灵》、《雷妹的故事》、《没甲煞问卦》、《畲山出金龟》、《守孝的故事》、《青蛙中状元》、《千里眼兄弟》、《虎媒》、《百兽衣换平天冠》;动物故事有:《猴虎相克》、《水牛和白鸽》、《猴》、《公鸡为什么叫“角、角、角”》、《猫头鹰结婚》;鬼怪故事有:《牛报应》、《姑嫂复仇》、《鬼太守》、《岩毛鬼》、《寻到死了的妻子》、《收鬼压秤头》、《贼被鬼祟》、《雷天胆治竹篙鬼》、《巫师怕鬼》;生活故事有:《长年智斗财主》、《雷超治财主》、《长年秤财主头》、《前夫与后夫》、《半个字不知道》、《阿九媳妇》、《奇特的祭礼》;机智人物故事有:《状师钟九公》、《钟庄扮太子》;寓言有:《田螺和土鳅》、《杀猪请长年》、《斗奇特》、《似梦非梦》、《山魈帽》;笑话有:《乌嘴牛》、《三件手艺》、《捉“妖”》、《没冬收》、《字约在先》、《仙酒》、《装哑巴》等。
  附:畲族故事员简介
  钟瑞珠 女,福安溪柄金竹坪村人,1952年出生。她祖父、曾祖父都是讲故事能手,《男造天女造地》、《石神保人种》、《田螺与土鳅》、《仙脚迹》等几十个故事,就是钟瑞珠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瑞珠不但能讲故事,还善于唱畲歌,对熟悉的故事,她能随口编歌来唱。
  李圣回 福鼎前岐镇罗唇村马度头自然村人,1953年9月生。他不仅是个畲族歌手,而且善于讲故事,他讲的故事有《“二世人”怎么来的》、《人·肤色·语言》、《孟姜女出世》、《彭祖与麻姑》等上百个,取材广泛,讲述技巧性强。
  钟伏波 寿宁斜滩镇水龙湾人,民国14年(1925年)生。自小酷爱民间文学,记忆力强,复述故事能力强。他讲的多数是畲族民间故事和传说,故事情节较完整,趣味性强。
  吴德明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于柘荣县楮坪乡湾里畲村。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他讲的故事面广,有较浓郁的畲族特色。尤其讲神话、人物传说、神怪故事绘声绘色。
  蓝徐金 周宁县咸村乡云门村人,民国34年(1945年)出生。从小喜欢看小说、听故事、唱山歌,是畲村民间故事、歌谣的搜集者和传播者。1986年,他曾作为周宁县畲族歌手代表,参加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他讲的故事趣味性强,有:《火与水》、《西瓜精点倒长城》、《梁祝杉竹缘》、《蓝佃玉与番乌蛋》、《前夫与后夫》、《孝女斗妖婆》、《张公做墓》、《三家福》、《拾银记》、《苦兄弟》、《九登科》、《忘恩负义》等50多篇。
  蓝俊德 福鼎县桐城浮柳村人,民国33年(1944年)出生。他生长在一个富有文化氛围的家庭中,受其影响,他讲故事表达能力强,有头有尾,情节生动。
  雷万糟 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人,民国19年(1930年)生。他总共能讲百来个精彩故事,情节奇特,趣味性强。他讲的笑话,会使人捧腹大笑。
  雷神宝 宁德八都镇猴盾村人,民国29年(1940年)3月生。能讲《美姑娘蓝如花》等60多个较完整的故事。
  钟玉兴 宁德市八都镇丹斗村人,民国34年(1945年)9月生。从小受他母亲的影响,爱讲生活故事,能讲一百多个故事。
  钟廷炎 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他从小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他的故事以反映畲家人生活的多,富有民族特色。讲述口齿伶俐,且富有表情。
  吴兴松 柘荣县楮坪乡湾里村人,1968年2月生。从小爱听故事,讲故事。他讲的主要是人物传说和生活故事。
  附:畲族故事选录
  男造天女造地
  说是大千荒古那时侯,没有天,也没有地,只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后来两个人分头造天造地了。
  天是男人造的。男人懒,做一气歇一气,不是抽烟就是喝茶,结果把天造小了,绷得紧紧的。
  地是女人造的。女人勤,没停没歇,一头埋进去掘。掘呀掘呀,男人大喊一声:“地造大了!”女人赶紧抓了几把,想把地缩小回来。这一缩不要紧,有的地方凸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皱憋糟(皱巴巴的意思)的。
  从此,那凸的地方就变成了山岗,那凹的地方就变成了湖海,五个指头抓出了许多江河来。
  畲族女人自古以来,就是那样的勤劳会做。
  蓝佃玉和番乌蛋①
  畲家人都传讲番乌蛋是蓝佃玉从番边带来的。
  从前,畲家秀才蓝佃玉,满腹诗书,才貌出众。那年,他上京应试,途中经过一座山时,被山寨的喽罗抓去,搜遍全身,未见半文钱,喽罗就把他送给寨王发落。
  那寨王是个侠女,武艺好,人有形。她见蓝佃玉一表人才,就给他松了绑,请他坐下,问他姓名,为何到此。蓝佃玉如实讲给她听。女寨王说:“当今皇上昏庸,奸臣当道,你还求什么功名,做什么官?”蓝佃玉说:“我是读书人,没力气,不会种田,不会做工。不求功名,求什么?”
  女寨王见蓝佃玉口语流利,有才有貌,心间里就有意嫁他了。她说:“今旦考期已过,要再等三年。你如果一定要求功名,就在我的山寨读书,到时侯再去应试如何?”
  蓝佃玉答应了,就在寨里读书题诗。女寨王见他一腹肚都是诗,字又写得好,就叫工匠把他写的诗,錾在石壁上。她常常陪蓝佃玉游山玩水,也教他拳路刀枪。俩人合得越来越好了,不久就拜堂做了夫妻。
  蓝佃玉白天练武,夜里读书,一闪已过了三年。后来,他上京去考试,中了头名状元。
  那时边疆大乱,元帅都赴边疆抵抗;西番又反,皇帝就要找人去平番。当朝太后面奏皇帝说:“新科状元蓝佃玉,文武双全,可以挂帅领兵,镇守边关。”皇帝准奏,一道圣旨下来了。可蓝佃玉从来没有带过兵,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他忖,我是文官,虽在老婆面前学了几步武功,只能用来保身的,怎能挂帅领兵呢?但抗旨不去平番,要犯斩罪的,不得已,只好领旨去了。
  征战一年,蓝佃玉兵将损失一大半,被围困在山地里。他一边上表求救,一边派人回山寨要老婆赶快带兵来助战。
  山里断了粮草,兵将一个一个饿倒了。蓝佃玉见那地上生长着一种草,就掘下去,那草根长着一串串蛋一样的圆东西。蓝佃玉就把它放到火堆里烤,不一会就被火灰烧得乌乌的。大家怕有毒不敢吃。蓝佃玉尝几口,才知道很好吃,没毒,就叫它“乌蛋”。传令士兵掘“乌蛋”充饥。不久,他老婆带兵来了,杀退了番兵。得胜回朝时,蓝佃玉对士兵说:“别忘了‘乌蛋’度饥,各人带上乌蛋种回去种!”
  这样,“乌蛋”就在我们家乡落地生根了。因为是从番仔那边带来的,畲家人又叫“番乌蛋”。
  回朝后,皇上就封蓝佃玉为守疆大元帅,还嘉奖了他老婆女寨王。他们夫妻团圆了,白头到老。
  注:①番乌蛋:即马铃薯。
  大郎与富达
  这里单说大郎蓝应潮夫妇,两人坐白牛,来到古田县沂洋坂当地界一小塘边,两头白牛就奔下塘里“滚浆”①,大郎夫妇抬眼举望,见这地方山势低缓,中间立着一座山岗,岗前平洋一片麦田里麦浪滚滚,一个田汉正在麦田边开渠放水。大郎上前问地名,手指白牛道:“我从雪峰来,坐牛饿得走不动了,大哥能不能给些青麦,给牛吃了好赶路!”这田汉说:“不给,不给!”这时有位十多岁的牧童,见这老伯老母骑牛来正高兴呢,听见老伯要青麦喂牛,就爽朗说:“这边全是我的麦田,你牛要吃就尽管吃吧!我这地,若施一次水粪,麦苗就会长的更盛!”大郎感激异常,记起雪峰真觉禅师说过白牛“滚浆”地方就是好墓地,感到自己现在安身之地都没找到,还说什么墓地?就对牧童说道:“我得高僧指点,知道脚下站的地方是块好墓地,特意相告,如肯听信,日后便见好处。”那牧童回去果然对父母说了,就圈做墓地,后来子孙发达,村庄兴旺,就是古田沂洋的坂当村,如今是吉巷乡永安村。
  夫妇继续赶路,不久来到一个地方,群山环抱,中间一片草地,长满水竹,那牛自动停下来躺倒,任你抽打多少鞭也不肯走了。大郎知道已到落脚地,就跟夫人下了牛背,前后溜了一圈,风光秀丽,见水甜土肥,十分满意。大郎高兴地说:“此地是我子孙落堂之地,定能丰衣足食矣。”从此,就在这里架木盖房,开荒种谷,安家立业,取名叫富达。后来发展成大村,祠堂里塑像蓝应潮公,就是当时来开基的大郎,子孙繁衍了,有一支又迁到屏南巴地村。
  注:①滚浆:洗澡。
  竹鸡鸟
  传说从前,畲族人家有个名叫雷得生的细伲仔①,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怜仃,十二、三岁就帮本村一家财主看羊割草。
  财主有个独生女名叫凤莲,从小死了母亲,财主十分钟爱,总是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去和别的孩子玩。小长工雷得生比凤莲大两岁,凤莲一人孤苦怜仃,小时候,就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好友,叫他“小生哥”。每天傍晚,小凤莲就在门口等着小生哥回来,帮他喂牛草,小生哥也总忘不了给她带回一束山花或一支竹做的响哨。遇到财主打骂小长工,小凤莲总是哭着不依。
  几年后,雷得生长成一表人才,健壮英俊,农活样样精通,凤莲更是从心眼里爱他。尽管父亲一再对她说:“凤莲,你现在长大了,是个千金女,再不能像小时侯那样和那个穷汉子混在一起了。”凤莲摇摇头,依旧在晚上偷偷跑到牛栏边来看小生哥喂牛,和他谈心。每次都塞给小生哥一些好吃的东西,还偷偷地给小生哥做件小褂子,一两双布鞋。雷得生过意不去,对她说:“凤莲,你对我好,我知道。但是你是东家,我是长工;你是财主千金,我是畲家人。你对我好有什么用呢?”凤莲说:“我不管这些,我喜欢你就是喜欢你,别人怎样,我不管!”雷得生苦笑着说:“你愿嫁我,我也娶不起,你爸也不肯。”凤莲说:“你别担心,我爸只我这一个女儿,我要他招你做女婿,他不肯,我就死给他看,看他老了谁送终?”雷得生想想也是,两人就更加相好起来了。
  想不到有一天,财主笑嘻嘻地走上楼来给女儿凤莲说:“凤莲,你也二十岁了。你妈死得早,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这几年千挑万挑没挑上个满意的女婿,难得今天有家大财主托人来说亲,我就把你许给他家的小儿子了。你有个富足的婆家,我也放心了。”
  凤莲一听,好像晴天打雷,心里吃了一惊,赶紧说:“我不要,我不要!我就要从小和我相好的小生哥!他又勤快又能干,我只要你招他做女婿!”
  “什么?”财主这一气非同小可,他指着女儿骂道:“你这个小妖精?我以为你长大了,心里会明白。他是畲山人,穷长工,门不当,户不对!告诉你,死了这条心!我已经讲好:这月十六下聘,八月初十过门。你愿意也要去,不愿意也要去。”说完走下楼去,听凭女儿大哭大闹。
  财主下得楼来,想想这祸根还是从长工身上引起,就把雷得生叫来臭骂一顿,辞退了他。
  雷得生气忿不过,离开东家回到畲山,一五一十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大家说:“既然凤莲有这片诚心,我们就不能辜负她的心意。”蓝大伯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在两家正式下聘之前,让得生偷偷把凤莲接出来抢先拜堂成亲。”大家都说有理。
  就在这月十五的夜里,雷得生悄悄地从财主家后门把凤莲接出来了。谁知两人没走出多远,就给巡更的家丁发现了,“小姐跟雷得生跑了!小姐跟雷得生跑了!”财主马上纠集家丁,举起灯笼火把就追,一下子把凤莲抢了回去,还将雷得生打得遍体鳞伤,第二天得生就因伤重死了。乡亲们很气愤,一时无法,只好凑钱买口棺材把雷得生埋在西山垅上。从此,每到晚上,乡亲们就听到西山垅竹林里一种奇怪的鸟叫声:“你伏尼—你伏尼。”
  再说,可怜的凤莲被抢回家后关在楼上,大哭大吵,不吃不喝。三天以后,她忽然听到楼前有一种奇怪的鸟叫声:“你伏尼—你伏尼”,很像雷得生在喊她:“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她情不自禁地用畲话答应小生哥道:“外伏拐—外伏拐”,奇怪,她一应声,鸟叫声就停了。停了一会又叫,凤莲又应。就这样,一叫一应,叫了三个晚上。后来凤莲知道雷得生已经被打死了,气得一头撞死在楼上。
  就在凤莲死后的当晚,西山垅的畲族乡亲,又听到竹林里传出两种奇怪的鸟叫声:“你伏尼—你伏尼”,“外伏拐—外伏拐”,一叫一应,直叫到天亮。乡亲们感到奇怪,赶到竹林里一看,只见雷得生的坟头上,有两只头部像画眉鸟、身子只像小鸡的鸟儿,一雄一雌,在竹林里飞来飞去地叫着。雄的叫:“你伏尼—你伏尼”,雌的应:“外伏拐—外伏拐”。乡亲们都说:“这两只鸟是雷得生和凤莲变的,它们在相亲相爱。”
  后来这一对鸟儿繁殖了子孙后代。因为这种鸟儿身子像小鸡,又生活在竹林里,就叫它做“竹鸡鸟”。
  注:①细伲仔:小伙子。
  猴接藤
  古底①,畲家山有个人种在崖下的苞萝、花生,常常被崖壁青藤上荡下来的猴子偷去。他一气之下,就拿起柴刀砍断藤条。
  半月后,这人又来到崖下,发现原先被砍的藤条竟又接上了,种下去的半畦花生只剩几粒壳,他气得几刀又砍下了藤条。可是下一次来掰苞萝时,藤条居然又接上了。这人感到奇特了,他就有意再砍了藤条,悄悄躲到丛里看着。只见三只老公猴来了,都抱着老长的药草,它们拉来断藤,用药草蔓缠紧,再鼓着腮把草药根嚼得滑滑、烂烂的,糊在断藤茬上,然后叫着逃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这人把老猴撂下的药草带回山寨里来,正好有个人跌伤了脚,他就用药草仿老猴接藤式试一试,果然把伤脚治好了。从此,畲家又有了一种专治跌伤骨伤的草药猴接藤。因为这草药是他三番气得砍断藤条,猴子又三回接起来,又有人叫它“三气”。
  注:①古底:从前
  虎媒
  从前,有一个人姓雷名承福,和他母亲二人住在深山。
  一天晚上,山风大起,母亲冷得在灶前烤火。突然,身后的茅梗壁瑟瑟几声,茅梗壁外伸进一条虎脚来,母亲转头一看,这条虎脚,脚掌心戳着一截桉竹子,鲜血淋淋。啊!多么痛啊!母亲细心地把桉竹拔出来,用菜油捣大艾叶敷上包好,虎脚缩出去。过两天,虎脚又伸进来包药。
  虎脚痛好了。从此这头虎就常常给母亲送山兔、鹿、麂等野味东西。过年背来一只野猪。母亲说:“老虎呀,你真有人情,送的礼物也很多了,今后不要再送了。”
  春天,母亲病了,不断的唉声叹气。承福说:“妈,不用愁!买些药吃吃就会好的。”“我这是担愁病,我是想我老了,你大了,还没个媳妇!”“妈,愁这些做甚?先医好病再说。”母子的谈话被老虎听见了。晚上,母亲梦见一个老婆子送来个大姑娘给承福做妻房,母亲快活得哈哈笑醒了。正在这时,听到门外沙沙响。“谁啊?”连问几声没人应。开门一看:却是一个女子躺在门口,手脚冷冰冰的,只是鼻孔尚有气丝。母子赶忙抬她到床上灌姜汤。女子醒来就喊起:“皇天呀,吓死人!”母亲忙说:“孩子,不要怕。你怎么躺在我家门口呢?”
  女子见母亲十分慈祥,就说出自己的身世:原来这女子已十七岁了,十岁时没了父母,被坏人卖给财主做使女,替财主婆做牛做马,财主还想强奸她。财主婆看见反说她勾引财主爷。毒打之后把她关在柴房。她逃出山林又碰上老虎,就被吓昏过去,什么也不知道了。母子二人听了,很同情就把她留在家里,身体精神得到了康复。
  这天,女子听到要送她回去,就伤心地哭道:“送我回去,就是送我去死。求求你们给我一口饭吃,我愿在这里做一辈子人。”母亲想留她做媳妇,又怕财主找上门。盘算了好几天,最后拿定主意,救人要紧。就跟承福打扫出一间草房,让他俩成了亲。
  婚后不久,母亲担忧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这一天,保正突然带来一班公差,说是东村财主告发承福拐骗他家的使女,用铁链套住后就把承福拉到县衙门。县太爷一问,承福说:“我怎敢拐骗人家女子?她是老虎衔来给我做妻房的。”
  县太爷把堂木一拍:“讲谎话,老虎怎么会送女子给你做老婆?你分明在本县面前刁赖,可恶!给我打五十板!”两旁衙役正要举板,只听得半空中吼地一声,跳下一只斑额大虎,两眼直瞪县太爷,吓得衙役四处奔逃,吓得县太爷躲在桌子底下发抖。
  承福看到老虎就说:“老虎呀,县太爷现在桌底下,你赶快跟县太爷说一下,那女子是你衔来的。”
  县太爷一听,吓得要死,赶紧应道:“老虎呀,你莫过来,算是你出堂作证了,承福我就放回去,女子也判给他作妻房。你是神明的,请回深山吧!”
  老虎听后,还是不肯走。县太爷忙又说:“承福呀,老虎不相信,你就当我的面,带着你妻子回家吧。”承福听了,就带着妻子回家。从此,一家人在深山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节 谚语
  谚语,又称“古语”或“口头语”,来自畲族民间长期集体创作,形成句式相对稳定的格言警句式的语句,具有浓郁、古朴的民族特征。从内容上看,具经验性、哲理性,有的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
  1986年,开始编纂《闽东畲族谚语》,全区共荐送畲族谚语6000多条,经过鉴别筛选,共收入谚语2552条,分9大类,结集于1990年出版。
  事理类 分思维、真理、实践、机遇、是非、爱憎、知识等7个小类,收入谚语240条。
  修养类 分理想、胆识、智慧、学习、谦慎、德行、文娱等7小类,收入谚语249条。
  社交类 分集体、团结、交游、谈吐、训教、处世6小类,收入谚语275条。
  时政类 分祖国家乡、阶级敌我、抗争权势、政法世态4小类,收入谚语282条。
  民族宗教类 分民族、信仰、宿命、习俗4小类,收入谚语171条。
  生活类 分勤俭持家、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恋爱婚姻、家庭伦常、亲戚邻里6小类,收入谚语456条。
  自然类 分时令、天文、气象、物候4小类,收入谚语438条。
  农林类 分农业、林茶、牧副、园艺4小类,收入谚语227条。
  工商类 分商贸、钱财、工匠3小类,收入谚语214条。
  附:畲族谚语选录
  一、事理类:
  茅叶点火一时光。
  树硬也怕软藤缠。
  黄连那苦连根苦,甘草那甜连根甜。
  石壁种树无正根。
  人心难量,海水难量。
  蚯蚓难成龙,树叶难成船。
  茅子那利从细利,胡椒细细故辣姜。
  蛇落竹筒节节难,马过竹桥步步颠。
  嫩草怕霜不怕雨,为人怕病不怕穷。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
  做得别人式(活),学得自己艺。
  养仔不读书,黄牛喊是猪。
  学勤学三年,学懒在眼前。
  一针未补,十针难缝。
  蛇未开眼喊是鳝。
  得志狐狸猛似虎,落水凤凰不如鸡。
  好仔不要父田地,好女不用母嫁妆。
  枫树落叶心未死。
  做勺不怕沸汤烫,做船不怕海风狂。
  青蛙自夸脚肚白。
  草根那烂草也烂,人那败名乃一时。
  赢人未叫奇,让人未叫痴。
  筛米谷头现。
  无桩缚不住牛。
  拦路竹鞭不生笋,生笋竹鞭不出泥。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棉被加水,越加越重。
  二、生活类:
  穷寮无穷路,穷人无穷田。
  上山不弯腰,转寮无柴烧。
  有时省一口,无时当一斗。
  要俭冬,莫俭空。
  乞食也要留隔夜粮。
  人要衫着,佛要金装。
  食最好是咸腌,穿最好是蓝青。
  借盐煮菜不会咸,借米落镬无饭添。
  一升米落镬,要用十二件家私。
  瓶中无酒难起令。
  糖食了,食蔗不甜。
  路远,灯芯担成铁。
  医病头,莫医病尾。
  男人是水笕,女人是水缸。
  人老不会倒头嫩,花暴不会倒头开。
  仔细不教,大来不孝。
  懒人病的形,阴天雨的形。
  三、生产类:
  “芒种”前后黄金工,上昼难换下昼工。
  插田无歇晌,耘草晌一眠,割稻衔饭走。
  早起三日顶一旦,早起三月顶一冬。
  春天无老人,冬天无破箩。
  田园不耕就成山,锄头不使就成铁。
  秧田做在牛池下,肥水不沾别人田。
  田惊秋来旱,人惊老来穷。
  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去割骨。
  番薯,番薯,翻翻锄锄。
  暗兰毛竹生好笋,密林深处出娇莺。
  春来不耕冬无望,隔年榛籽打无油。
  栽姜放羊,发财人不详。
  田人惊误季节,少娘惊误女婿。
  养猪无钱赚,回头看田面。
  十日打铳九日空,一日打来就够功。
  种后不管,打破饭碗。
  豆园年年换,豆子粒粒重。
  长工三年不换成祖公(宗),水缸三年不换成崩垅(漏洞)。
  上代无好种,下代无好苗。
  蟧头水,人心血。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山头光,田垅崩。
  春茶留一芽,夏茶摘一把。
  种得一山松,不愁子孙穷。
  种茶又种桐,九世都不穷。
  一月三片棕,不剥也是空。
  第四节 音乐
  一、民歌乐调
  畲族民歌的音调形态有商调式、宫调式、徵调式、羽调式。按地域分又有福安调、福宁调(含有“阿”“罗”“噜”衬词)、宁德调(含“双音”)连罗调等。
  商调式 五声音阶,音列为61!356〓。旋律进行以六度大跳、五度大跳为特征,结尾是一个或上或下的二度音程级进:312,112,132,632;旋律线大致为1651312;强调主音的上五度音。节奏是若干均衡连续短音与自由长音的组合。这种组合形式多样,不注重强弱音规律,常表现为混合节拍。商调在境内宁德、福安、霞浦、柘荣、福鼎、周宁等县(市)广为流行。福安畲族民歌《拦路情歌》即用此调演唱。在霞浦、福鼎,这种民歌旋律变化形式多样,霞浦民歌《你唱歌来真好听》就是一例。福鼎商调式民歌节奏自由,有衬字拖腔,适合对唱杂歌。因分布地点不同也有区别,流传于店下北边、前岐一带的《过海调·古人名》和福鼎店下南边,硖门一带的《过海调·十里亭边桃花红》就有不同。
  宫调式 五声音阶,音列为(1)2356或6(1)235。但其三度音3经常出现微升,其六度音6有时降半音。旋律始以四度、五度上行跳进,终于下行级进,强调上五度音和三度音,基本旋律线为3521132(1)。节奏开始时拉长,紧煞,再接着平稳地一字一拍进行,歌曲跌宕有致,韵味无穷。流行于区内宁德等地。
  徵调式 一类为五声阶,音列3(5)6〓〓,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夹以六度大跳,强调上下五度音,旋律线大致为35〓〓〓65,节奏较为规整,大都为快速的3/8拍,因其一、二、四句尾音有较长的拖腔,山歌风味浓郁。流行于区内古田、宁德、福鼎、柘荣等地。
  二、鼓吹音乐
  畲族鼓吹班是地方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因素的融汇。经常以2支唢呐主奏,用民族乐器和常规打击乐器伴奏。曲目可联缀演奏,也可单独成曲,多用于婚丧喜庆场合,有走奏和坐奏两种形式。演奏者之间,配合默契,表演自如。鼓吹班演奏的曲牌都是“R工合”,属私藏牌,一代传一代由师傅言传身教,没有规范乐谱。较流行的曲目有《柳摇金》,它分为:断句(用于热闹场面、节日或喜庆);脱句(用于喜庆);连吹(用于喜庆中的高潮场面,热闹场合);接句(用于送新娘花轿);盘吹(用于送神、迎神或转为送葬);七字反(用在场面高潮和快结束时),俗称“露一手”。在运用时还可随意反复、转调、接吹和终止。
  此外,还有用于喜事开场或圆场时的《得胜令》,用于接新娘时的《游街》、《十八摸》、《穿过场》、《虞美人》、《招郎歌》,用于新娘沐浴更衣时的《红绣鞋》与《绣鞋换》,用于新娘进厅堂时的《大开门》,用于婚事与祝寿时的《梅花引》,用于喜庆催放爆竹与跪拜仪礼时的《万出台》,用于喜庆场合催炮上酒菜时的《水底鱼》,用于敬酒、猜拳时的《八仙归》,用于新郎新娘进洞房时的《小贵子》,用于闹洞房和翻铺时的《梅花吟》与《柳青娘》,用于新娘下灶房时的《水龙吟》,用于迎客与送客时的《武串》、《步路好》,用于上梁时吹《一字花》,用于丧事——收殓、落棺、送葬、开路、做道场时的《水底鱼》、《万年青》。
  三、道场音乐
  道场演唱 畲族巫师在从事祈福等神事活动时,在道场上演奏的音乐。有专门的曲牌和乐器。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是:《净坛》、《九夷清醮》、《踩罡》。道场音乐有独唱、领唱、伴唱、齐唱等,加上各种乐器组合伴奏,旋律清新,节奏明快,粗犷古朴,音响奇特,富有韵味。
  道场乐具 主要有龙角、三音板、铃刀、吉铃、法鼓以及锣、钹与木鱼等。
  龙角 形似羚羊角,俗称角螺。长56至65厘米,因长短不一,所以筒音各异,龙角中空,以气流震动的原理发音。制时,取畲山自然弯曲的软质松木为材料,头直径7~9厘米,中间凿空形成气槽(筒壁厚度0.5厘米,磨光),龙角吹奏起来的声音为“哈噜,哈噜,哈噜噜”。
  三音 由三面直径为0.5厘米的铜锣牵挂在一面铁架上成三角形。用一竹制小槌子击之发音,每面锣均发一固定的高音,分别为“懂”、“叮”、“咚”。
  铃刀 用5片直径约0.5厘米的铜板串在一个梨形的粗铜线与铜刀相连接的铜圈里。巫师在吹龙角时,抖动铃刀,使铜板相击,而发出“嚓嚓”的声响。
  吉铃 以铜铸,手柄上有一“山”字状的矛。巫师演唱时,摇而发出“叮叮”之声,与“三音”溶为一体,颇为动听。
  法鼓 以木为围,上下蒙牛皮,高38厘米,宽直径36厘米,鼓面上往往绘有八卦图和符咒。
  第五节 舞蹈
  一、传统舞蹈
  畲族传统舞蹈,缺系统资料记载,但在民俗性的典礼仪式中还保存着传统舞蹈成份。婚礼仪式中带舞蹈性的动作有:蹲步、团拜、拜堂、换灯、请位、敬茶等。迎客舞姿:新郎站在大厅上,双手五指并叠,作圆形舞姿,从左下方开始,由左向上,再经右向下,当举至上方时,头部略向前倾俯,表示迎客。敬茶舞姿:舞者双手捧茶盘,即作半跪式舞姿行至厅堂,敬天地、祖公,然后从左到右以穿梭式的舞步,向应邀而来的“八仙”依次敬茶;“八仙”喝完茶,主人再度用穿梭式的舞步上前,将茶杯一一收回。请位礼舞姿:佳期酒入席前,主人以舞蹈动作行至席前,摹仿擦洗这些餐具的动作,拂拭凳子动作舞蹈。
  葬礼仪式中带有舞蹈成份的是生者对死者绕尸踏步。清代卞宝第《闽峤〓轩录》载:霞浦畲族葬礼仪式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可见清代畲族葬礼仪式中就含有较多舞蹈成分。
  含舞蹈成份最丰富的是畲族巫师的巫术活动,文场边唱边以碎步绕圈,动作幅度较小,武场是边唱边舞,动作幅度较大。畲族巫师在作“会暝”仪式中:“起醮筵”、“洒净水”、“劝食”、“施食”、“开路”、“破地狱”、“请祭”、“劝灵”、“辞神”等巫术程序都是悲欢交集,载歌载舞。畲族巫师在“奏名”仪式中,用十三张八仙桌子架起道坛,本师、祖师随势攀登而上,至十三张桌相叠的最高层,随后又边唱边从每张桌上翻下,行动熟练敏捷粗犷,舞蹈融入杂技,动作难度大,整个“奏名”仪式,情节性强,是典型的傩舞。
  1987年秋,福安县文化馆在社口乡南山村和穆阳镇苏堤村,对畲族巫舞进行考察采访,编辑成《奶娘踩罡》和《巫舞手诀》两个民间宗教舞蹈,并作为重点资料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
  罡步是巫师的基本步法。《奶娘踩罡》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踩罡”是舞蹈的主段,由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养身罡、梳头罡、扣缠罡、洗面罡、照镜罡、砻米罡、筛米罡、钓鱼罡等11罡组成。梳头、扣缠、洗面、照镜等罡均为奶娘出征前梳妆打扮的活动情节;八步罡是分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方位催赶邪魔;锁链罡是锁妖链鬼之意;失亥罡是超度亡灵之用;养身罡是指生育后的侍奉疗养;砻米、筛米、钩鱼等罡是对乡村太平和田园丰登的一种祝福。
  祈福舞 是巫师举行祈福等神事活动时所跳的一种舞蹈(1984年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宁德地区分卷》)。舞蹈者装扮奶娘(陈靖姑),一手持铃刀,一手握“龙角”表演打案出厅、抽兵马行罡和行九洲出山。打案出厅由草席舞、“魔蛇”舞、令牌舞、“龙角”、铃刀舞、草蒿舞、又“魔蛇”舞等7个小段组成。抽兵马“行罡”由“龙角”铃刀舞、草席舞、又“龙角”铃刀舞3个小段组成。行九洲出山:取意奶娘舍身救民。
  “祈福舞”动作刚健有力,造型优美而富有形象,节奏鲜明。如左、右、高、低的“鲤鱼向白”、“弥勒献肚”、“行罡”、“奶娘梳头”以及“牵云”、“开步”、“镇鬼门”等动作均很有特色。“行罡”的整段舞蹈都在草席上,多姿多彩,气息浓郁,使观众不觉得因场地小而逊色。
  生于清末民初的霞浦县畲族老艺人雷成兴,就曾在13张八仙桌(约13米)迭架起来的神坛上表演过《祈福舞》。
  奶娘踩罡 是畲族巫师以罡步进行祈雨、度身(奏名)或“和神”逐鬼活动中的一种舞蹈,由“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组成。
  巫舞手诀 是畲族巫师施行巫术时的手势造型。分为藏身诀、打鬼诀、“吊楼”诀、罗房诀四类。手诀以凝炼富有变化的手法塑造典型形象(“观音”手诀,背后两指为耸立的普陀山,中指为观音佛,左右两指为童男童女;“饿虎”手诀,则张着血盆大口,酷似迎面扑来;“上山鹤”手诀,独指朝天,婷婷玉立)。1987年,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作为重点资料收入)。
  六结花 主要流行于福鼎县畲族乡村,为祭祀舞蹈。主要情节是表现畲民驱妖避邪,消灾祈福,保护乡闾吉祥安泰。
  踏八卦 舞者身体每个部位的动作流程,都按入八卦的部位,由点、线、面相连接,按金(西)、木(东)、水(北)、火(南)、土(中)的五行定位踏步。动作若仰若俯、若即若离、若进若退,进退伸展、变化离合。
  穿九洲 巫师口吹“龙角”,手舞铃刀,脚踩四方步、打圈,间或穿插武术、杂耍、扮演超度亡魂。
  婚礼舞 新娘新郎表演拜天地、拜祖宗、换灯、献茶、蹲步、团拜、入席、安座、请客、敬酒等情节。其基本动作融汇了畲族婚庆礼仪时的迎客、敬茶、请位舞蹈,舞步有直蹬、斜蹬、走蹬等。1956年,晋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向全国发行。当年,福安仙岩一带畲乡青少年都会跳这种舞。
  龙头舞 用锣鼓伴奏,主要流行于宁德县八都、七都、金涵等地。1983年,《龙头舞》赴榕表演获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创作奖。
  猎捕舞 俗称踏步舞,用锣鼓伴奏。流行于宁德雷东一带畲族村。是畲族祭典中,祭师(道代)所跳的一种舞蹈。
  铃刀舞 取材于《陈靖姑》故事,表演者每人手拿铃刀、奏板各一,舞蹈用锣鼓伴奏。
  龙伞舞 流行于宁德猴盾一带,道具为三层凉伞。
  二、舞蹈整理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极其注重畲族舞蹈的整理改编工作。1954年,宁德漳湾雷东村民向福安甘棠坑门里巫师学习巫师舞步,经加工后编成《猎捕舞》。此前后省文化厅派专业人员到福安仙岩村,与村民共同创作了《婚礼舞》。1956年,《婚礼舞》晋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20世纪80年代起,闽东畲族舞蹈创作取得可喜成绩,所创作的《丰收喜》、《欢乐的鸭姑》、《晨曲》、《织裙带》、《舂斋舞》、《畲山秧酒香》、《蚯蚓之歌》、《走嫁舞》等舞蹈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地文艺演出中获奖。1954年以来,经文艺工作者挖掘、抢救、整理创作的畲族民间音乐舞蹈节目共有100多个。主要舞蹈节目有:
  《丰收喜》 反映一对畲族男女在收割油菜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建立起爱情的故事。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内外观众中颇有影响。
  《欢乐的鸭姑》 单人舞,舞蹈通过鸭姑与群鸭之间的亲昵关系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
  体现畲族人民勤劳致富、热爱生活的新形象。舞蹈汲取畲族风俗祭祀舞蹈中的一些代表性动作为基础,结合提炼加工过的生活动作予以揉合、发展,富有时代感。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一等奖和演出奖。1990年,赴昆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获服装设计二等奖,艺术表演三等奖。
  《晨曲》 通过一对畲族中年夫妇,夏收翻晒新谷时与家中牲畜跑出来而引起的一系列诙谐有趣的场面。从一个小侧面,反映畲民脱贫致富的过程。汲取畲族《铃刀舞》、《龙头舞》舞蹈语汇加以生活化的组合,既有民族舞的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并用鸟语、鸡啼、鸭叫、鹅鸣、牛哞等人们熟悉的农村清晨之声响,作为舞蹈伴奏。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二等奖。1988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三等奖。
  《织裙带》 反映畲家七位姐妹趁农闲的月夜,手执笸箩来到房前树荫底下织裙带的情景。舞蹈汲取畲族传统风俗舞蹈某些动作为基调,揉进新生活,使其富有浓郁的畲乡气息。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舂斋舞》 反映春节期间,畲家舂糍祭祖祈求丰年的情景。舞蹈由4男扮演,节奏有力,动作粗犷,音乐雄浑。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畲山秧酒香》 表现畲家男女青年豪迈奔放的友情。舞蹈参照畲家“栽竹舞”的“蹲”、“踏”、“上下起伏栽竹”的形体动态,运用拔秧、插秧的基本语汇,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不脱离畲族舞蹈风格。1990年,参加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演出。同年,荣获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创作、表演三等奖。1991年,荣获福建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二届艺术节福建分会场表演奖。并被拍成录像,于1992年春节晚会节目中,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蚯蚓之歌》 反映出普通人艰难创业的生涯。1989年,参加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出,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走嫁舞》 通过畲山儿女新婚之夜,赶着黄牛爬山涉水,由新郎接新娘回家的畲家奇特婚俗,表现出畲族人民勤奋开拓,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1990年,参加福建省音乐舞蹈调演。1991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与表演奖。
  《手铃舞》 是在畲族祭祀舞动作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舞蹈通过演员双手执铃刀,以群舞的形式,使左右颤动的舞姿与刀柄串钱有节律的响声融为一体,构成了飘摇回荡的意境。表达了畲家祈望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手指舞》 以畲族精致的斗笠为媒介,把婀娜多姿的畲族少女形象表现得美妙动人。结尾用畲家少女抛“香包”选择情人风俗,喻意欢乐幸福。
  《行嫁》 以畲族新娘出嫁时过米筛的风俗,用新郎新娘双人舞与姐妹群舞相映衬的艺术手法,表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第六节 剪纸
  剪纸,又称作“铰花”,用纸张剪制美术图案,用作喜花、礼花、供花、冥花和绣样。
  宁德猴盾村畲族妇女蓝清莲,能一刀连剪“双喜”和寿字。霞浦茶岗村畲族妇女蓝美珠(1909~1980年)剪制祭祀用的《狩猎图》、《谷神谷娘图》、《春牛图》造型生动,背景场面热烈,构图完整,剪法利索,线条有力,色彩明快,有很强感染力。
  喜花 用于过年、办喜事布置门窗墙壁,或点缀器物,题材多为双喜、鸳鸯、蝙蝠、莲花鲤鱼、喜鹊梅花等。其表现形式多有一个严整的外轮廓,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溢。
  礼花 装饰婚嫁喜庆礼品用,题材多是“花中套花”,山区拿手山珍图案,沿海以海味纹样见长。
  供花 装饰点缀祭祀供品用,取材与祭典内容相一致。
  冥花 供丧葬、祭奠抛洒、焚化用,剪法比较简单,艺术性不高。
  绣样 刺绣花卉图案底样,通常用薄且带韧性白纸剪就。题材多系花鸟草虫,画面疏朗匀称,构图简洁,线条以弧线为主,纤秀、精巧,剪制技术要求较高。
  第七节 工艺美术
  畲族工艺美术创作主要反映在衣饰刺绣、编织花带和竹编工艺上。
  一、刺绣
  畲族女性的衣裳、肚兜、鞋面、以及蚊帐眉、被单、烟袋等通常有绣花的传统习惯。从事刺绣者以男性居多,各畲村都有一、二位刺绣能人,刺绣时很少用花样,大多随意创作。刺绣以动植物和几何图形为主,也有刺绣人物图案的。刺绣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用色多以大红、桃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翠绿、草绿)、白、蓝各色,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加华丽氛围。刺绣纹饰图案,有单独的,也有连续的。1989年,霞浦县发现一件畲族围裙,裙身呈梯形,上方及两侧贴近滚镶彩条处就绣有40位人物及其他图案。一般绣一件妇女上衣,要用七、八天时间,花样多的甚至要耗工一个多月。
  人物图案 有“八仙”、“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梦蛟拜塔”、“五子登科”等。
  动物图案 有龙、凤凰、羊、喜鹊、锦鸡、仙鹤、鳌、蝴蝶、麒麟、狮子、竹鹿、月兔等。
  几何纹饰 云头、云钩、山峰、浮龙纹、虎牙纹、柳条纹、水波纹等,曲线、折线、涡线、波浪线、螺纹线、回纹、钱纹、S纹、字、方胜、百络、几凳纹、蝇脚纹、蜈蚣脚等纹样。此外还有八卦、太极图饰。
  植物纹饰 有松、竹、牡丹、芙蓉、菊、梅、莲、桃、杏、榴、兰花、佛手、忍冬藤等。
  器物纹饰 有宝剑、葫芦、如意、花瓶、山石、亭阁、龙门、琴书、珠、球、秤、尺等。
  二、编织花带
  畲族花带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由手工编织而成。长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宽1~6厘米,花带色彩多样,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纹饰多种。有“七根花”至“十九根花”多种规格。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七根花”:穿梭编织花纹图案主要靠正中七根线,其余的编成平面花边,颜色按各自兴趣选定,花带上织有“田、由、甲、申”字样和双菱及其它几何纹样,多用来捆衣物用。“十三根花”:花带上织有蝴蝶、蜻蜓、梅花多种图案花样和十、井、日等字样。多用于捆衣物,是畲族姑娘定亲的必备物品。“十七根花”和“十九根花”:编得稠密宽大,较耗工夫,是畲民束在腰间的装饰品。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
  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织花带。
  三、竹编
  畲乡竹编手工艺品有篮、篓、箩筐、竹枕头、梳妆盒、回纹席等,品种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编斗笠。一般直径38厘米,窝深8厘米,顶高3厘米,斗笠的花纹形状有燕顶、四格、三层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以竿节修长、材质组织细密、破篾性良好的袅竹、娄竹为主要原料。将竹表层青篾剖成厚度约0.1厘米的细篾丝,并染成各种颜色编织而成。每顶斗笠用篾条224~240条;竹架编好后,两层之间铺以油纸,系上水绸带。再配以五色珠子、白飘带,戴在头上,既可挡雨遮阳,又是逗人喜爱的装饰品。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尤以霞浦崇儒上水村编织的花斗笠著名。1958年,畲乡编织的花斗笠,曾被选送参加中央民族文化宫展出。
  四、雕刻
  包括木雕和石雕,木雕有宗祠供奉的祖牌、富户住宅的窗棂等;石雕多见于祠宇宫庙大门两侧的吉祥物和神龛佛座。福安大林畲族村钟氏祠堂保存的畲族祖牌,雕龙镂凤,雕刻精细,刀法娴熟。
  第三章 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一、私塾
  民国时期,闽东畲村设有私塾40余所。福安凤洋、金斗洋、南坪、燕窝、谢岭下、南山、坑里、小坑、仙岭洋、仙岩、和安、廉岭、井口、田螺园、坑门里、山头庄、满洋(城厢)、龙潭面、葛藤坪、茶洋、马山、黄岐半岭、金腰带、蓝田、纸坪;霞浦岚青、一浿、后地、青皎、鲤鱼山、梨坪湾、水漕垅、霞坪里、白露坑(福元宫)、牛胶岭;福鼎的瑞云、佳阳、浮柳、双华、罗唇、翁江、牛埕下、丹桥、翠郊、溪美;古田的富达,宁德猴盾、北山、漈头、高山、南岗、新楼、上金浿、上新厝、亭坪、后岗、雷东、又加塘、黄土垒、长园等畲村均间续地办过私塾。直到1952年,福安县畲村尚有私塾3所,教师3人,学生47人。
  二、幼儿园(班)
  1949年前,畲族地区无幼儿园(班)之设。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期间,为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始在较大的畲族村开办幼儿园(班)。1960年春,各县要求队队办幼儿园,凡设有小学的畲村,均由小学兼办幼儿园(班),没有小学的畲族村,由生产队遴选中、
  老年妇女担任保育员办幼儿班。仅福安县进入幼儿园(班)的畲族幼儿即达3735人,秋后增至近万人。后因缺乏教学场所、设备和合格的师资,1961年春,这些幼儿园(班)大多解散。1979年,畲族聚居地区的中心小学和部分重点畲族小学开始兼办幼儿班、学前班。1986年,福安县3所畲族乡中心小学办幼儿园15所,畲族重点小学和仙岩畲族小学全部兼办幼儿班,各畲村小学均兼办学前班。1990年,福安市3个畲族乡共办幼儿班45个班,在班幼儿1103人;全区畲族在园(班)幼儿1457人。1993年,全区有畲族幼儿园8所,畲族村实验小学、完全小学兼办的幼儿班、学前班80班,在园、班幼儿1000余人。
  三、小学
  民国19年(1930年),区内的古田和霞浦各办1所畲村小学,有教师7人、学生110人。民国23年,霞浦盐田乡的南塘和松南乡的磴步头曾创办过2所国民学校,畲族学生占三分之一强。民国25年3月,福鼎桥亭办起中山民校(又称前岐第二区中山民校)。民国27年,福安县在畲族聚居的长潭、金斗洋村办过2所短期小学(季节性学校),不久停办。民国29年当局施行“国民教育”,福安廉岭,霞浦南塘、磴步头,福鼎桥亭、才堡、佳阳、佳山、浮柳、梅溪、硋窑、油坑等畲族聚居乡村均办有保国民小学。1949年闽东解放前夕,区内有畲村小学10余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1950年春,福安县在仙岩畲村办起第一所公办民族初级小学,入学学生40多人。同年,霞浦先后创办白露坑和南塘公办小学,两校共有教师2人、学生31人。1951年8月,福鼎县创办浮柳、深垅、麻坑、才堡、牛埕下、瑞云、佳阳、双华、桥亭、安仁等公办民族初小。同年冬,福安县部分畲族村开始办民办小学(后均转公办)。
  1952年初,福安专署在“专区文教工作计划草案”中提出:“要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同年秋,霞浦办起南塘、玉坛、西胜、涌山等4所小学,并将玉坛(墓斗)小学正式命名为“民族小学”;福安县在畲族地区办起公办初级小学10所、17个班级,分班2处;宁德县办起民族小学5所,寿宁县1所,周宁县办起云门和下前坪村民族小学2所,柘荣在柯岭、湾里办起民族小学2所。同年底,全区共创办有民族初级小学33所,教师35人,在校畲族学生763人。
  1954年,全区专设少数民族小学46所,59个教学班,在校生1445人,教职工共56人。1956年,福安专署本着“既要照顾需要,又要照顾可能,掌握稳步前进”的方针,注意在学龄儿童较多、距现有小学较远的畲族村先设校,对需要扩充的学校,或民办需转公办的应予接即办,部分畲村民办小学转为公办。1957年,区内建立38个畲族乡,相应在乡所在地办起民族小学,全区民族小学99所,其中公办民族小学49所,畲族在校生达4559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高潮,全区畲族公办和民办小学共142所,在校生8666人。小学校大量增设结果,超过当时实际办学所能承受的能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均跟不上,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1960年5月,福安专署下达《关于1960年教育事业发展计划(草案)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山区、林区、渔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原有基础薄弱地区的教育事业”。当年,畲族地区只要有10来个学龄儿童的畲村都办起小学。1960年入冬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困难,畲族地区民办小学大部分停办,公办小学在校学生数锐减。1962年落实“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结合畲族地区实际情况对畲村小学进行撤并调整。全区有公办小学85所,在校学生2314人。其中福安52所、学生1183人,霞浦15所、学生667人。经过调整后,教学质量有所提高。1963年5月,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函件》要求加强民族教育,部分被撤并的畲村小学重新恢复,并根据需要新设一些民族小学;加强对少数民族师资培训、配备。省教育厅、财政厅追加全区民族小学维修费和补助费2.7万元,对畲族学生杂费减免40%,并调配教学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到畲村任教。同年,全区共设民族小学206所,在校生增至4190人(其中公办87所,在校生2442人)。1965年,全区设全日制民族小学366所,在校生8285人;此外,耕(工)读小学和半日制、隔日班,早、午、晚班,巡回小学等,共有学生5718人。
  1966年初,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福安穆阳中心小学主动压缩编制,调出4名教师到畲村支持办学。当年,福安民族小学增至175所、346个教学班,学生6149人。其中公办80所,在校生3406人。畲族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下半年,“文化大革命”波及闽东,受其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民族政策得不到落实,畲族学校流生现象严重。
  1969年,根据“教育要革命”精神,各县革命委员会先后提出“读初小不出村,读高小不出大队”的办学要求,增设一批畲村小学。1971年,仅福安县畲族村民族小学即增至252所,其中公办70所,民办182所,在校生5212人(其中全日制3836人,业余小学1376人)。1973年,宁德地区有共办民族小学499所,学生14840人。入学率占畲族学龄儿童的65%,但能坚持读完小学的畲族学生不足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及小学教育,各级党政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畲族小学教育发展较快。1984年,全区乡镇中心小学办起民族高小实验班6个,村办寄宿制民族重点小学24所,全区民族小学寄宿生从1983年的717人增至1317人。1985年,首次省少数民族教育座谈会在福安县召开,会上推广福安畲族小学办学经验。同年11月,仙岩民族初级小学改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面向全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各重点民族小学也先后办起畲族儿童学前班、幼儿班。1988年,全区共办民族小学681所,在校畲族学生21079人。
  1990年,全区共有民族初级小学646所,共1042个教学班,在校生18943人,其中畲族学生15671人。全区畲族在校生共35011人,占全区学生数的10.24%,畲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1993年,区内畲族人口在60%以上的141个畲族村委会,办有小学291所,教学班647个,在校生12340人。8个畲族乡有小学450所,小学教师1509人,在校学生21442人。每万人中有小学生1222人,儿童入学率97.88%。
  福安民族实验小学 校址在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岩村。1950年春创办,当时教师2人,学生40余人。1952年8月,省教育厅拨专款1.7万元兴建校舍。1957年秋升设为完全小学,教师4人,学生110人,1980年,被县定为第一批重点“民族完全小学”,当时教师4人,学生62人。1981年秋开始向附近畲村招收寄宿生,学生数增加到316人。1983年起,国家陆续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和简易师生宿舍各一幢,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1985年11月,经省教委批准,该校升格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1986年秋开办附设幼儿园。1989年11月,全国部分省市复式教学研讨会在福安召开,该校复式班教师王雪为会议代表上观摩课,并介绍《电化教学在复式班课堂中的运用》的教学经验。1990年,学校又添置了投影仪、风琴、彩色电视机等教学设备。全校开设10个教学班,学生450人,其中外地寄宿生占四分之三,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寄宿制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秩序井然。该校大力推广普通话,改革教学方法,把电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重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组织采标本、游戏、球类、棋类、绘画、书法、舞蹈、朗读、讲故事等兴趣小组。
  1982~1992年共培养高小毕业生579人,升学率平均达92%,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100%。毕业回乡的学生中,有4人受聘为乡镇农村干部,17人担任村级农技员,6人担任村民主任。1988年,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学校办学情况被编入《中国教育大辞典》。1992年,有9个班级,学生447人,其中畲族学生357人占80%;寄宿生357人,99%是畲族。学生来自福安、柘荣、霞浦、寿宁等县市的100多个自然村,教职工有28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4人。校园面积8.5亩,被国家教委、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人民日报》赞誉该校为“畲山教育的明珠”。《民族画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该校事迹作过专题报道。
  古田县富达小学 校址在平湖镇富达村,民国19年(1930年)创办,原名“富达小学”。民国28年改名富端中心小学。1949年改名“富达中心小学”。1980年,被列为平湖学区重点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156平方米,1992年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内小学一级教师8人),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75人,其中畲族学生355人。1980~1992年培养高小毕业生792人,毕业生升初中录取率78%以上。该校校长张义宣和蓝美然先后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三、中学
  民国时期,畲乡未设中学。能到各县中学就读的畲族学生寥寥无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畲族聚居地区兴办起小学,畲族子女才有可能上中学,逐渐改变畲族青少年上中学人数少的状况。1953年,全区在中等学校就读的畲族学生共10人,占学生总数的0.32%。到1956年即增至33人。其中在中学就学学生有31人,在师范就学2人。为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中学生,1958年秋,在福安县城关创办全省第一所民族中学,隶属福安县教育局管理。当年,面向全区招生97名。1960年,收归省教育厅管理,招生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三明和福州5个地市。1964年,划归福安专署教育局管理,主要招收福安专区的少数民族学生。1969年,福安民族中学改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
  1970年,福安县在康厝、坂中2个民族乡各办了一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971年,福鼎县在佳阳乡增办一所民族初中班。同年,福安专区民族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1976年,改名为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同年春,康厝初中班升格为初级中学。1978年,地区民族中学被列为宁德地区8所重点中学之一,后又被确定为全省92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4年,霞浦县崇儒中学开设初一民族班1个班,招收畲族学生。同年,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初中生1353人,其中高中生237人。1985年7月,福安县为解决畲族小学毕业生升学难的问题,决定将康厝初级中学扩办为“福安县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收畲族初中新生。1986年,霞浦县将原崇儒中学改为“霞浦县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收畲族学生(8个教学班);同时在盐田、水门两个畲族乡中学增办少数民族班。1987年秋,创办“福鼎县民族中学”(校址在福鼎县城),面向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学生59名。同年,宁德县将县八中改为“宁德县民族中学”。1989年夏,福安县教育局决定,将福安县民族中学改办为“福安县民族职业中学”,其初中部继续面向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1992年全区5所民族中学和坂中初级中学共有教学班87个,其中初中69个、高中18个,在校畲族学生1639人。
  1993年,8个畲族乡平均每万人中中学生有214人。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 1958年创办,是全省第一所民族中学。1971年学校发展为完全中学。1978年以来,学校相继建成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科技生产楼、室内操场、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师生食堂等设施,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物理、化学、生物和语言实验室均按二级达标配齐,图书馆藏书5万多册。此外,师生开垦茶山80多亩,校办工厂属国家教委教学仪器定点生产厂,1979年以来,校办工厂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资金300多万元,1986年和1990年校办厂产品两度进京在国际教学仪器展览会上展出。学校全面贯彻“两全”方针,锐意改革创新。首先,把德育摆在首位,认真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突出教学中心,按教育规律办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思想方面,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管理方面,提倡教学常规管理与目标管理相辅相承;在教学改革方面,把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作为重点,组织多学科多门类的教改试验。其次,重视体育,开展以达标为中心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抓传统项目训练,培养骨干人才,学校女篮不仅蝉联13届地区少年组冠军,还为省体工队输送5名队员。同时,积极发掘、整理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5年来,学校培养上万名初高中毕业生。1978~1992年共为高等学校输送1300多名新生,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输送700多名学生。1993年,全校是有教职工144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在校生1468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集体”、“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省评优创优先进集体”和“地区文明单位”等19项荣誉称号。
  四、职业学校
  1965年,宁德县在畲族生源较多的八都闽坑创办农业中学。1968年,霞浦县盐田乡创办农业中学,招收畲族学生8名,不久农业中学停办。1985年秋,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确定投资兴建康厝民族中学时曾指出:福安县民族中学在当前主要解决畲族学生上初中难的问题,将来其高中部应办起职业高中,为畲族地区脱贫致富培养人才。
  1988年秋,福安县民族中学开始试办食用菌栽培专业的“3+1”学制(即初中3年毕业后加1年专业培训)职业高中班,招生44名。1989年秋,又开设二年制缝纫编织专业,招生35名。最后一个学期送到泉州、石狮服装厂实习。大部分学员毕业后被两地服装厂招聘为工人。
  1990年6月,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福安市民族中学改为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附:职业中学简介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创办于1969年秋,前身是福安县康厝中学,旧址在康厝畲族乡邮亭村,占地面积仅有5.8亩,四座单层校舍,三座属危房。为适应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选址于苏坂村长园坂(现址),开始筹建新校舍。1986年12月破土动工。学校筹建过程中,得到省、地、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87年,省政府在宁德地区现场办公会上批拨30万元兴建的教学综合楼。同年9月搬迁到新校舍,边基建边上课,1989年9月全面搬迁完毕。1990年元月全面竣工。6月,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同年12月19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志为该校题词:“培养民族职业教育人才,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保障”。原福建省省长胡平为该校题写校名。
  1993年,校园占地面积17133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初中16班、职高8班),学生953人(初中716人、职高237人),教职工91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48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9%。全校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8人,专科毕业的51人,已评聘中学一级教师的5人,初级职务的55人,学校教学仪器中普教仪器达三类标准,部分仪器达二类标准,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装置,有专用电教室,教学设备逐年得到充实完善。该校创办以来,已培养毕业生1499人,其中畲族学生215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64人。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体育达标表彰单位”、“地区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地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五、其他学校
  夜校、扫盲班 1950年冬,畲村开始利用农闲组织冬学。1951年,区内畲村开始利用农闲时间办起农民夜校及各种形式的扫盲班,开展扫盲教育。1952年,福安县参加冬学的畲族群众600多人,并在仙岩办速成识字班,入学50多人,毕业21人。1956年,全区参加夜校学习的畲族村民达1.5万人之多。1958年,霞浦县的青皎、墓斗、西斗、茶岗畲村均办有扫盲夜校,就学人数8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畲村夜校改称政治夜校,配合教读《毛主席语录》、《老三篇》。1970年入春后,各县掀起扫盲和业余教育热潮。仅福安县畲族地区即办有业余小学112所、学员1294人,政治夜校358所、学员5408人,学员人数占畲族青壮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畲族成人教育亦有新发展,区内70%以上的畲村均办有夜校。1987年,霞浦县畲村就办有扫盲班70班、学员1283人。同时增设高小班7班、学员123人,扫盲面达70%。全县畲族15~40岁的11527人中,脱盲率达88.9%,成人教育从扫盲转入大办文化技术班阶段。
  1987年11月,福安县经地区检查验收,认为基本实现无文盲县。但畲族聚居地区,脱盲水准尚低,而且在非文盲人数中,多数文化程度为脱盲或初小毕业,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不广。根据以上问题,1988年起,福安县教育局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督导。1990年,福安市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办有扫盲班41个,小学夜班28个,学员达1840人。1993年,区内各畲族村普遍办有夜校。
  文化技术学校(班) 为把农民业余教育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科学技术上来,1983年春,区内畲族聚居公社和畲族人口较多的畲族大队相继办起文化技术班,带动畲族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举办果树、茶叶、畜牧兽医、食用菌、乡村医生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990年,福安市3个畲族乡办有农民初等技术学校5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所,学员共1000多
  人。1993年,8个畲族乡均办有文化技术学校,年受训4000余人。
  民族师范班 1978年,宁德师范学校开设民族师范班,录取畲族毕业生40名;此后民族师范班常年开设,培养畲族教学人才。
  第二节 教学活动
  一、私塾教学
  1949年前,一所畲村私塾,通常只有1名塾师,学生少则数人,多则一、二十人。塾馆多设在众厅、祠堂、宫庙或富户家大厅里,用具、课本由学生自带。教学以识字为主,也讲授汉语和封建伦理道德。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言杂字》、《昔时贤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有的私塾还教记帐常识、珠算和教唱历史性、知识性的畲族歌谣。
  塾馆供奉孔子牌位,奉行封建正统儒家文化教育。学生入学后先跟读、背书,经过一至二年后,再进行串讲。教读用所在县汉族方言,教学采用注入式个别教学。私塾每年农历正、二月开学,十一月冬至前放假。中间仅端午、中秋、重阳节休息一天外,没有星期日。塾师多由受过教育的畲族人担任,也有聘请汉族塾师的。通常塾师饭食由学生分派外,每位学生年分摊50~100公斤稻谷作为贽仪(即学费)。私塾因其教学形式陈旧呆板,体罚苛严,1949年以后被明令改造或取缔。
  二、小学教学
  智育 民国时期,畲族村小学学制、课程、教材和当地汉族小学相同。因畲村人口少,入学儿童不多,办学规模小,故许多简易小学均无法开足应设置的课程,教学方法亦往往沿袭私塾教读式,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且流生现象严重,当时霞浦县进过小学的畲族少年儿童80余人,能读完高小的只有7人。
  1954年后,针对畲族村落分散人口少,畲族小学规模不大,往往全校只有一个教学班,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这一特点,组织复式教学,并开展有关复式教学的教研活动。根据复式教学各个环节,从编班、排座、安排课程表到备课写教案;从课堂教学到做作业,动静搭配,在小老师的培养、使用,以及教具制作、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研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66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措施,部分学校采取“三允许,一照顾”的灵活措施,允许带弟妹上学,允许提前离校料理家务,允许在校寄餐、寄宿,照顾外自然村学生。部分学校实行“全年三段教学制度”,将春忙改为暑假,秋收放农忙假,暑假坚持上课。1978年后,各县进修校设立复式教学研究小组,对民族小学进行教学视导,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教育改革经验,开设教学公开课,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仅福安县就确定复式教改实验点32个,先后举办13次复式教学研讨会和组织38节复式教学观摩课。
  1987年12月,地区教育局在《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一文中,总结了畲族小学办学经验,其具体做法是: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育的普及,切实做好招生入学工作;强调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民族小学布点散、规模小,一般都是单班小学,要进行三、四、五种程度的复式教学,为适应这一特点,全区组织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强对复式教学的研究。各县开展复式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编印较系统的农村小学复式教材,在民族小学进行试验,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学上,推广“中心校带完小”,分层指导,共同提高等办法,开展教研活动。公办民族完小和初小,执行全国统一的学制和教学计划,其他耕读小学、简易小学和各种形式的学习班,除教语文、算术外,加强应用文、珠算等实用知识课教学。
  德育 民族小学先后组织开展“学张高谦”、“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学赖宁”等活动。有的民族小学学雷锋小组还定期打扫“红领巾文明院”,为老革命、军烈属、孤寡老人送柴、送水、做卫生。并开展“尊师、重教、爱学生”活动。1987年后,各民族小学试行《福建省全日制小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民族小学的德育工作逐步经常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三、中学教学
  1958年,省内第一所民族中学在福安城关创办后,即奉行“重政治、抓教学、爱劳动”的办学方针,对学生纪律、教学研究、教育思想抓得比较紧。长期以来围绕把学校办成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这一目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引导组织教师业务进修,开展教学改革。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培养“团结、严谨、勤奋、追求”的教风,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创三好”活动,成立“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方面作出有益的改革探索,对教学、教育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创办的福安、霞浦、宁德、福鼎县(市)民族中学亦坚持抓好教学工作,并坚持把德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出学校、年段、班级三级教育工作计划。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质量管理和实行量化目标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巩固率、及格率和优秀率。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确立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的指导思想,形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生员结构体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贫困乡村、文化基础差、绝大多数住校特点,建立起全面关心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制度,教学上形成因材施教、课内课外一起抓的新型教育、教学秩序。为发展民族经济着想,加强初中,打好基础,高中文理并重的格局,发挥文科的优势,培养多层次少数民族人才。1985年开始,学校在畲族学生中组织“畲乡经济研究小组”,先后举办“畲族简史”、“闽东畲族概况”、“专业户经营”、“怎样使山区富起来”、“少数民族经济概论”等专题讲座,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学好知识建畲乡”活动。这些活动多次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专家的肯定和好评。1988年,地区民族中学毕业生综合比率居全区10所省重点中学榜首。1958~1992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655名,高中毕业生3950名。60年代,为民族学院选送45名预科生。1978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042名新生,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608名新生。先后19次被评为省、地两级教育、体育、民族
  团结、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和“创优”等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受到国家四个部委的联合嘉奖。
  四、职业教育
  1990年,福安市民族中学改为民族职业中学。当年,职业高中招生计划确定以发展立体农业经济为目标,共招收新生124名,分设5个专业,学制2年,课程设置上实行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侧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门,采用省编职业高中教材。
  农村家庭经营专业设: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庭院生产综合化技术、家禽饲养、土壤与肥料、植物生长与保护、作物栽培、淡水养殖、食用菌栽培等课程。
  预备役军人专业设:国防常识、兵器知识和陆军士兵基础训练、农村医护常识。
  民用建筑专业设:工程测量、设计绘图、工程预算、建筑材料、室内装饰等课程。
  木工制作专业设:木工工艺基础、家具制作、教具制作、油漆工艺、实用美术等课程。
  服装缝纫与编织专业设:服装剪裁理论与制图、服装剪裁与缝纫工艺、服装装饰、服装编织工艺、电动平缝技术等课程。
  在专业教学上,注重引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在专业实践上,注重面向农村,走向社会,与康厝畲族乡的红坪村、南洋村专业户和下白石顶头村建立“农科教”三结合协作关系,培养学生独立经营管理能力,职业学校还结合乡村实际,开设木工场、果苗圃、服装车间、种禽场、食用菌种植等职教实习基地。
  五、成人教育
  50年代,畲村夜校以扫盲为主,教材有《农民识字歌》和《速成课本》等。1955年初,各地强调要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抓紧扫盲,培养农业合作社、互助组记工员和会计员。1958年,掀起全民性的扫盲运动,以新《五言杂字》、《速成课本》、《农民识字课本》和各地自编的扫盲课本为教材。干部群众参加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很高。1960年初,福安县有82%的畲族青壮年参加业余学习。随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业余教育基本陷于停顿。畲族地区文盲率上升到80%左右。1963年春,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恢复发展各种形式业余文化教育。福安县畲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一半参加了学习。此后凡有公、民办小学的畲村,在扫盲的基础上,先后办起农民业余小学班,大村还办有财会班和农技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农民业余学校都改称“政治夜校”。畲村政治夜校把毛泽东著作作为教材,教读《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1978年以后,畲乡成人教育把扫盲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结合起来,1987年,区内12~40岁的畲族村民中脱盲率达85%以上。各畲族乡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学校结合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年办班60多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1990年,福安3个畲族乡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分别降为:穆云乡5.7%、坂中乡6.8%、康厝乡8.3%。同年,坂中畲族乡被福安市科委定为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的试点。
  第三节 教师
  民国期间,在畲村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全区只有10余人,畲族教师更少,全区畲族塾师8人、小学教师1人。1952年,全区在畲村小学任教的教师共35人。1953年,全区畲族担任教师的只有2人,1958年才出现畲族民校教师。1963年,针对畲村教师素质不高,复式班多,教学质量偏低这种局面,教育部门调配热情肯干、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到畲村小学任教。1965年宁德县9个民族小学的11位教师中,在畲村任教达10年以上的就占7人;福安穆阳学区14所民族小学的15位教师中,有8人文化程度达普师毕业以上水平。1966年,全区畲族教师15人。1977年畲族教师增至57名(其中民办34名)。1978年,开始在宁德师范开设民族师范班(同年,福安师范亦招收民族师范班1个班49人)。1982年起宁德师范每年定额招收4年制少数民族班1个班40人。在师资配备上一般地区每25名小学生配备1名教师,畲族地区允许每10名左右小学生配备1名教师。1983年,为加强各民族小学教师配备,动员17名公办教师、25名民办教师和4名畲族师范毕业生到畲村任教,并开始对150名民办教师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公办教师实行5个月轮训。对在畲村任教的教师实行旅途补贴。1982年,全区划出141名专项指标给畲族小学民办教师转正。1985年,省民族教育座谈会在福安召开,会后各县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凡是在边远民族学校任教的教师给予津贴,在畲族地区工作5年以上民办教师优先转为公办教师。对在边远畲族村庄任教的教师每月津贴3~10元。生活特别困难者,给予临时补助。并表彰长期安心畲村教学的优秀教师,在入党、晋升工资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全区选拔8名优秀青年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1990年起,改由福安师范每年平均从招生指标中划出40名,向全区招收畲族考生。1991年,全区共有畲族教职工655人,在中学136人,在职业中学6人,在小学513人,分别占以上3类学校教职工总数的1.71%、0.8%和2.78%。至1993年,宁德师范毕业的畲族学生442人,福安师范毕业畲族学生209人。
  第四节 教学设施
  民国时期,畲村创办私塾大多借用祠堂、宫、庙、众厅以及民房大厅做为讲学场所,并无专门校舍。民国23年(1934年),古田县富达小学始建有校舍1座,为区内1949年前所建畲村唯一校舍。
  195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兴建福安县仙岩民族初级小学砖木结构双层校舍1幢,同年,全区33所小学,大多仍然靠借用民房和祠堂宫庙当教室,由学生自己带课桌椅。1953年,福安县拨款1519元,并发动群众献工献料,修建金斗洋等畲村校舍8所。同时拨款添置民族小学课桌椅与教学用具。年底,福安专署从全区小学节余经费中拨出4000元,补助畲族重点村修建校舍和添置黑板、课桌椅。1958年6月动工兴建(地区)民族中学校舍,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物造价7.5万元。1950~1963年,福安专署拨款15万元用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1964年,拨给福安县民族教育经费44520元,新建畲村校舍25所,添置课桌椅400套,黑板60块。1975年6月,福安投资2.1万元,帮助新建民族小学校舍15座,改善畲族地区办学条件。
  1978年后,畲族小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1981年,福安县251所畲族小学中,有校舍的51所。
  1982年3月,地区教育局、民政局对全区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设备情况进行联合调查,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区共建少数民族校舍877间,28430平方米;需要维修的有417间,14790平方米;借用民房403间,9176平方米;利用祠堂庙宇39间,2067平方米;利用仓库、队部150间,4144平方米;尚需新建校舍991间、34149平方米,需添置课桌6303张、课椅6850条,修建一定数量的师生宿舍,解决寄宿生215人、教师713人的住宿问题。
  1984年,集资办学在畲村蔚然成风。当年,省、地拨给福安“老、少、边”学校基建补助款40万元,大多用于改善畲族学校教学设施。1986年,福安县坂中畲族乡自筹资金15万元改善办学设施。1988年底,福安全县新建校舍29座,修缮校舍24座,添置课桌椅1200套。1985~1987年,地区教育局安排51.5万元帮助福安康厝,霞浦崇儒等乡镇3所民族中学修建校舍。1987年,福安县拨款345万元,兴建福安县民族中学综合楼,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1983~1988年,省、地、县三级政府投入福安县畲族乡改善办学条件专款200多万元,群众集资150多万元,新建扩建校舍100多座,添置课桌椅3000多套。
  第四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技术培训
  民国及其以前,畲族乡村科学技术培训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在畲村培训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系统地培训畲族实用技术人才始于80年代,1984年,民委机构恢复以后,福安、霞浦等县建立少数民族培训基地,县民委与有关技术部门联合,定期进行各项实用技术培训。办学时间紧凑,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1984年,福安举办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为期9天,参训53人。1985年,福安先后开设乡村医生、果树栽培、食用菌、机电维修、裁缝技术、农技等培训班,办班时间1~3个月,参加培训学员162人。1985~1988年,全区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79期,培训2518人;其中地区举办技术培训班27期,培训人数186人;县办班52期,培训人数2332人。按技术种类分:参加食用菌培训的981人,果树1161人,畜牧业66人,医务154人,其它156人。
  1989年,福安县政协、民委和县工商联联合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学员103人。1990年,宁德地区卫生学校代培医士,时间2年,学员24人。1991年,福安开设裁缝技术培训班,时间30天,参训人员60人。
  第二节 科技推广
  一、科技机构
  畲族乡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0年2月,地委根据省委宣教会议精神,决定在全区健全专区、县、社三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决定公社科委由公社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公社文教干部兼管公社科委日常工作。公社书记或主任兼任科委主任,负责综合管理全社科技工作。60年代后期,公社科委随人员变动消亡。1987年11月,福安县率先在3个畲族乡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随后其余畲族乡亦先后成立科委机构,负责乡内技术推广和承办有关科技工作事项。1989年,开始配备科技副乡长,全面领导乡内科技工作。
  畲族乡科学技术协会 1984年4月起,区内各畲族乡普遍成立科学技术协会,科协会员30~50人;协会委员会由9~13人组成。
  乡村农科网 50年代后期,开始在畲族聚居的穆阳等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65年,除公社一级建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外,各畲族大队亦建立农科站或农技领导小组。1980年后,畲族乡农技站普遍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配备技术干部,各村设科技示范户,逐渐形成乡村科学技术推广网络。
  二、科技示范
  宁德地区科技示范工作的全面实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10月,通过理论论证,制定具体规划,经省科技领导小组批准,确定坂中畲族乡为城郊型科技示范乡,为宁德地区10个科技示范乡镇之一。1990年12月,坂中畲族乡科技示范乡建设通过了地区级验收,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在科技示范乡建设过程中,坂中乡党委、政府把乡的经济建设转移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成立由乡长、科技副乡长、科委主任、林业站、水电站、农技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技领导小组,由乡科委负责日常事务,落实实施科技计划。各行政村成立科技领导小组,配备科技副村长和科技联络员,建立乡村两级科技领导体系。通过调查研究起草《坂中科技示范乡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划》,并聘请福州大学管理系研究人员撰写坂中乡《2000年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划》、《2000年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0年工业发展规划》,自1980~1990年,共投入科技项目经费258万元,其中1988年152.8万元,1989年48.8万元,1990年56万元。1989年,乡财政总支出98万元,其中作为科技发展基金2.1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14%。通过10个示范村、5个示范企业和400个示范户带动乡科技经济的发展,建立以机电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和农业“八大基地工程”,形成乡“一村一产品”模式。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