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猎物种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猎物种类
分类号: S86
页数: 1
页码: 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畲族居住村庄往往山深林密,飞禽野兽很多,成为畲民的天然猎场。
关键词: 宁德地区 狩猎 猎物种类

内容

明清时期,畲族居住村庄往往山深林密,飞禽野兽很多,成为畲民的天然猎场。其猎物有虎、豹、野猪、野羊(山羊)、刺猬、山麂、獐、狐、野猫、野兔以及雉鸡、斑鸠、鹧鸪等。民国时期,福鼎浮柳、双华、牛埕下、才堡、瑞云等畲村有猎枪145支。霞浦西胜一带畲村年均猎获麂60多只,山猪10多头,小野兽无数。霞浦海边村野猪很多,常常出没田地里,对庄稼危害严重,为此全村备有猎枪(铳)16把,年均打死山猪10~13头,麂30余只。直到50年代,猎物种类还很多。1959年,福安九龙村钟猫弟因狩猎闻名,被推选为晋京青年代表。霞浦县南门山村钟品改1957~1960年3年中间,猎获害兽600多头,其中包括豹2头、山猪47头、山麂58头、豪猪72头,因此获省民兵积极分子称号。此后,由于滥伐林木,森林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野兽逐年减少。1964年,据福安县岳田乡调查,该乡6个畲族村会打猎者9人,有土猎枪9支,已不专事打猎,只在农闲时偶而为之,猎物有山羊、獐、山鸡等。
  70年代以后,随保护珍稀动物政策的深入人心,加上畲村可以行猎的野兽已寥寥无几,狩猎也只成为畲民一种兴趣爱好,偶尔为之。所猎获的只有野兔、野猫,飞禽有雉鸡、鹧鸪、斑鸪等。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