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狩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8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狩猎
分类号: S86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狩猎、猎物种类、行猎方式、猎物分配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狩猎 经济生产

内容

第一节 猎物种类
  明清时期,畲族居住村庄往往山深林密,飞禽野兽很多,成为畲民的天然猎场。其猎物有虎、豹、野猪、野羊(山羊)、刺猬、山麂、獐、狐、野猫、野兔以及雉鸡、斑鸠、鹧鸪等。民国时期,福鼎浮柳、双华、牛埕下、才堡、瑞云等畲村有猎枪145支。霞浦西胜一带畲村年均猎获麂60多只,山猪10多头,小野兽无数。霞浦海边村野猪很多,常常出没田地里,对庄稼危害严重,为此全村备有猎枪(铳)16把,年均打死山猪10~13头,麂30余只。直到50年代,猎物种类还很多。1959年,福安九龙村钟猫弟因狩猎闻名,被推选为晋京青年代表。霞浦县南门山村钟品改1957~1960年3年中间,猎获害兽600多头,其中包括豹2头、山猪47头、山麂58头、豪猪72头,因此获省民兵积极分子称号。此后,由于滥伐林木,森林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野兽逐年减少。1964年,据福安县岳田乡调查,该乡6个畲族村会打猎者9人,有土猎枪9支,已不专事打猎,只在农闲时偶而为之,猎物有山羊、獐、山鸡等。
  70年代以后,随保护珍稀动物政策的深入人心,加上畲村可以行猎的野兽已寥寥无几,狩猎也只成为畲民一种兴趣爱好,偶尔为之。所猎获的只有野兔、野猫,飞禽有雉鸡、鹧鸪、斑鸪等。
  第二节 行猎方式
  畲民狩猎时间多选在农历正、二月和七、八月农闲季节;狩猎时往往三、五成群,集体
  行动,猎队有分工,有赶山(亦称“踏把”)者,带猎犬搜山,把野兽赶出密林;有“把口”者,守候在野兽出没的路口伺机射杀。狩猎的工具和方法有:
  弩箭 竹制,原始狩猎工具。20世纪50年代尚有使用。猎手把弩架设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弩上有一根小小的活动针,针上引一根线,俗称“朗线”,野兽碰上“朗线”,活动针受震动,箭就脱弩而出。箭矢上敷有毒药,野兽中箭不久即倒毙。福安杨梅洞畲族猎队惯用这种手法猎获野兽。
  竹枪 是拿4~5厘米宽的毛竹片将两头削尖,形如一把尖刀,放入油锅里煎炸,待其颜色变黄时,取出冷却,使其锋刃硬韧,犹如钢刀般托在花生园或甘薯地里,野兽来糟蹋作物时,就可能被竹枪剌中毙命。
  竹吊 在野兽经常路过的三叉路口或庄稼地里,挖个宽约30~40厘米、深30厘米的小洞,洞口放置一个活动圈,圈沿拴一个活动针,洞旁置一根毛竹,将毛竹压弯拉到地面,在毛竹尾部吊上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缚在活动针上,当野兽踏上活动圈,带动活动针,毛竹上的活动柄就弹动起来,把野兽的脚悬空吊起,使其无法逃脱而就擒。
  木笼 俗称豹橱,是诱捕虎豹之类大野兽的大型工具。木笼隔成前后两间,中间有活动踏板,里间置猪、犬等饵物,当野兽进笼踩上活动踏板时,笼门则自动关闭,野兽即被活捉。福安九龙村畲族钟猫弟就常用这种方法捕豹出名。
  累刀 是专门捕获野猪的工具。累刀即在木槽上设刀,刀刃朝上,放在野猪经常出没的路口,当野猪奔跑撞到刀刃上,肚皮就会被刀刮破。特别是在出现野兽群时,兽群遭惊吓争先恐后地狂跑,窜到累刀上常常被累刀刮破肚皮致死。
  陷井 即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深挖2~3米、宽50~60厘米的陷井,面上用树枝、茅草伪装起来,放上诱饵,当野兽路过,即陷落井里而被捕。
  火铳 畲村常用的自制猎枪。用钢管或铁管作铳筒,木制铳柄,以米粒大小的铁砂做子弹,火铳的火药一般自制。火铳发火,铁砂射出散开,直径约为一米,命中猎物率较高。
  民国以来,畲族狩猎大多用火铳,少数用步枪。
  第三节 猎物分配
  畲族狩猎,猎获分配原则:福鼎、柘荣、霞浦一带兽皮归猎手,三只腿及内脏亦归猎手;发现野兽的人获一只前腿、一斤肉,再平分一份肉;剩下的平均分配。宁德、福安一带,中头铳者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或在平分一份肉后,再加上内脏和两条兽腿,兽皮归猎手;赶野兽出密林者,分两只腿,一份肉。有的地方分配原则是:中头铳者,可分得兽头、兽皮和部分兽肉。如果头铳虽击中,但山兽仍在奔逃,由另一人补击后山兽才死者,兽头、兽皮为头铳者,兽肉部分则要与补铳者均分。要是猎到中等体积的野兽(如麂、獐等),除兽头兽皮归头铳者外,兽肉平均分配。要是参加猎捕的人多、猎物又小,则把猎物煮好,全村人一起就餐。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