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茶树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茶树栽培
分类号:
S571.1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茶树栽培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茶业
茶树栽培
内容
一、育苗
闽东畲村的茶苗繁殖,历史上多采用有性繁殖(种子繁殖),20世纪50年代末始推行无性繁殖法。无性繁殖法又分压条和短穗扦插法两种。压条法培植的新苗生活力弱,容易损伤母树,较少采用。1958年后,在区内畲村推广短穗扦插法。福安上高山畲村有2棵百年大白茶,穆阳和康厝茶场利用其树枝扦条繁育的高岭大白茶被列为全国优良品种。短穗扦插一般中山地区为“秋插”,低山地区为“秋冬插”,一般每亩扦18~20万株,出苗率达70~80%。宁德猴盾、上金浿茶场用扦插繁育的茶苗,销往区内外茶区。
二、种植
传统畲乡种植茶树,采用茶籽直播,等幼苗出土后,进行间苗,每穴保留2~3株茶苗。1958年后,逐渐改为扦插苗栽植。亩植株数在3200~4200株左右,速成密植(免耕密植)亩植株数在6500~10000株左右。以条栽密植方式为好,能使茶树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又能使个体和群体得到协调发展,达到长期高产、稳定、优质的目的。80年代,福安78个畲村9439亩茶园中:丛篱式4024亩,占42.64%;条栽式5324亩,占56.40%;密植式91亩,占0.96%。通常在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耕锄1次,深耕时将表土、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1958年以来,区内各茶场还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效果很好。
三、施肥
1952年以前,茶园很少施肥。1953年起,茶园施肥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60年代以施厩肥为主,化肥为辅,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苕子、紫云英等,在茶区试种。70年代起,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
四、间作
畲村茶园,历史上有套种农作物的习惯,约有10%的茶园有套种甘薯、马铃薯、青菜、黄花菜(多植在茶园边沿上)等。合理、适宜的套种,能使茶园土质疏松、茶树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充足,从而提高茶叶产量。1983年,福安畲村9439亩茶园中:间作茶园3840亩,占40.68%;混种茶园128亩,占1.36%;纯茶园和荒芜茶园5471亩,占57.96%。
六、修剪
以往种植茶树,很少修剪。茶树从栽植到开采要5年左右的时间。1979年推广密植高产茶园后,重视在茶树的幼龄期进行定型修剪(一般进行两次),根据不同品种第一次在离地15~30厘米处定剪,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处定剪。通过修剪,促进茶树分枝,扩大了树冠,第三年亩产便达百斤。另外,壮龄茶树也有在春茶萌芽前进行一次轻修剪,以进一步扩大树冠,平整树型,促进芽梢萌发。80年代,畲村茶园经过修剪的约占29%。
七、旧茶园改造
闽东畲村茶园多为山地梯级茶园,多数用草皮串合的土坯或碎石块砌筑园坎,茶园梯坪面不等高,园间通道陡直,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栽植方式多套种,茶园“篱笆式、半墙式”多,茶树丛栽稀疏,缺株多,老品种多,产量低。1949年开展对“稀、老、衰”的低产旧茶园进行改园、改土、改树、补植换种。1953年,旧茶园改造以台刈、重修剪为主。1962年后,“改园、改树、改土、补植缺株”的茶园“三改一补”综合技术措施,对改树,能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和形成原因,分别进行台刈、重修剪、深修剪、改植换种,以老带新,以新代老,增行补植;对改园,能根据茶园的立地条件,水土冲刷程度,茶园生态状况,分别对茶园进行修补梯层、横沟蓄水、种植防护林、茶园种绿肥作物等设施;对改土,能深翻土层、施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提高肥力。1970年,推行“以老带新”(套种新品种,淘汰旧品种)。1979年后,茶园以补植换种和综合改造为主。1993年全区畲族乡茶园经过改造后,可采茶园41728亩,茶叶实际产量达1689吨,亩产量达40.5公斤。
八、采摘
传统采摘除留几条枝梢外,老嫩茶叶一把抓。1949年后,推广合理采摘技术,各季采摘的比例为:春茶占年产量的55%,夏茶占25%,秋茶占20%。60年代后,逐步改变只采不养的不合理习惯。70年代,推广茶叶的“五采五养”(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大养小)采摘技术方法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标准、三不留、五不采”(按茶类的采摘标准采,不留霸王芽、不留标准梢、不留对夹叶,不采粗老叶、不采梗蒂、不采花蕾、不采幼嫩芽梢、不采花蕾),采摘技术进一步完善。
九、病虫害防治
闽东畲村茶园主要的病害有叶枯病(又称茶瘟)、炭疽病(又称赤枯病、褐斑病)、叶斑病、茶饼病(又名叶仲病)、煤病(又叫煤污病)、兔丝子(又称无头滕)、合鲜(又称青台)、地衣(又称茶木耳)等常见的病害外,还有局部地区茶园发生的白星病、赤星病、无根藤、茶梢黑斑病、红皮病、粗皮病、茶菌立枯病、根朽病等。
茶树虫害有螨类虫害、茶叶蝉(又叫小叶蝉、孚尘子)、蚧壳虫、茶蝽、茶蚜(茶农又称“鬼”)、茶毛虫(又叫科茶辣、吊丝虫)、茶蚕、茶尺(又叫桐尺)、茶蓑蛾(又叫避债虫、布袋虫)、小卷叶蛾(又叫卷心虫)等常见害虫外,还有茶田蛾、潜叶蝇、茶象甲、茶精蛾、蛙蛾、天牛、青丁虫等局部发生。
1950年前,由于管理不科学和药剂的限制,茶树病虫害一旦暴发,束手无策,任其蔓延。50年代初期,对茶树病虫害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农业防治,结合茶园管理,中耕除草,消灭在土中的虫、卵、蛹及病虫的枯枝落叶,同时结合人工捕逮虫卵、虫枝、病叶的方法,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治,对各种病虫害及时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80年代,受病虫危害的茶园面积约占3%。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病毒虫,如茶毛虫核型多角体杀虫,茶虫死亡率达93%以上;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防治,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广大茶区推广应用。同时,在农药喷洒器械上亦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除对越冬虫卵蛹等采取除虫灭害措施外,并注意虫情发生,建立虫情预测报点,及时传递虫情,抓住有利时机除虫灭病,保护茶树正常生长。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