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茶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7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茶业
分类号:
S571.1
页数:
7
页码:
148-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茶业、茶树品种、茶园分布、茶树栽培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经济生产
茶业
内容
第一节 茶树品种
闽东畲村种植的主要茶树品种有坦洋菜茶、霞浦菜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10号等。1983年,福安78个畲族村9439亩茶园调查:种植菜茶面积5265亩,占55.78%;良种面积4174亩,占44.22%。在良种茶园中福安大白茶2124亩,占50.9%;福鼎大白茶480亩,占11.5%;种植福云品系600亩,占14.4%;政和大白茶等其他良种970亩,占23.2%。
坦洋菜茶 原产于福安市坦洋村。茶树矮壮,半展开,芽头多发,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生长期长,产量高,茶叶肥厚,白毫中芽,叶质柔软,适制红、绿茶。历史上福安畲村皆有种植。
霞浦菜茶 原产于霞浦县。属灌木型,春茶鱼叶开展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1芽3叶。采期在4月中、下旬,生长期约7~8个月,育芽能力强,芽头密,抗寒、抗脊、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霞浦盐田、崇儒、水门畲族村种植面积在90%以上。
福鼎大白茶(别名白毛茶) 原产福鼎县点头镇柏柳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3月上、中旬萌芽,清明前后开采,年生长期约8个月,可采5~6轮,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1958年后,向省内外茶区推广,1965年、1973年,两次在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上均被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区内畲族村均有种植。
福鼎大毫茶 又名大号大白茶,原产福鼎县点头镇汪家洋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萌芽开采期与福鼎大白茶相近,芽头高,芽梢粗壮,色淡绿,白毫多而长,产量高,茶质好。福鼎畲族村种植较普遍。
福安大白茶 又名高岭大白茶,原产福安市穆云高岭村。无性系品种,半乔木型,树型高大,3月中旬萌芽,4月上中旬开采,属中芽种,年生长期8个月。抗寒、旱能力强,产量高,茶质好。福安畲村种植的主要茶树品种。
福云6号 省茶业科学研究所(驻福安社口镇)选育,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树冠半展开,嫩芽梢肥壮多白毫,春茶萌芽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早一星期左右,通常在3月上旬鱼叶发芽,3月下旬达1芽3叶,属特早芽种,生长期9个月,耐寒抗旱。成园快、产量高、茶质好。但易生夹叶和老化。
福云7号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通常3月中、下旬茶叶发芽,4月上、中旬达1芽3叶,可采。属旱芽种、萌发率较低,嫩梢生长迅速,生长期9个月,抗寒、旱能力强,成园快,产量高,制茶品质好。区内畲村推广种植品种。
福云10号 省茶科所选育,小乔木型,树势高大,鱼叶开展期约3月中旬,4月上旬达1芽3叶,属早芽种,生长期长达9个月,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茶叶产量高、质量好。
第二节 茶园分布
一、面积产量
闽东是福建重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明代“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畲村茶园随处可见。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因海口开放,随着茶叶外销欧洲、南洋等地,茶叶生产更见起色,零星、篱笆式的茶园遍布区内畲村,面积在7000亩以上。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港口被日军封锁,茶叶出口受阻,茶市消沉,茶园亦大面积抛荒。以福安县78个畲族村委会统计,20世纪40年代种植茶叶1647亩,平均年产量4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70年代,78个畲族村茶园面积8872亩,产量210吨,比40年代分别增长4.39倍和4.25倍。
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茶园面积41854亩,当年新植茶园面积1775亩,可采面积13244亩,茶叶实际产量1248吨。1988年全区畲族地区茶园面积28679亩,产量924.37吨。其中:个体茶园21950亩,产量696.63吨;自然村茶园3249亩,产量106.35吨;村委会茶园3365亩,产量121.38吨。1993年,全区畲村茶园面积3万亩,产量1000吨。8个畲族乡实有茶园面积61135亩,比1978年增加46.1%;产量1689吨,比1978年增长35.3%。
二、分布
据1982~1986年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茶园总面积(含果园)37631亩,其中坡地36809亩,占总面积的97.8%;平地仅822亩,占0.2%。按垂直分布,海拔100米以下5537亩,占14.7%;海拔100~200米6582亩,占17.5%;海拔200~300米的7564亩,占20.1%;海拔300~500米的14525亩,占38.6%;海拔500米以上3423亩,占9.1%。茶园地块分布,按1982年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统计:12209亩茶园中,地块3~5亩的占40.4%,5~50亩的占33.7%,50亩以上的仅占25.9%。
三、结构
1982年,区内8个畲族乡茶园面积37631亩(含果园面积1238亩)中,肥力一等的910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4%;肥力二等的13911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7.0%;肥力三等的22810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0.6%。养分丰缺情况为:有机质丰富的3776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0.0%;一般的16081亩,占42.7%;缺乏的17774亩,占47.3%。在养分中,速效磷丰富的726亩,占1.9%;一般的2003亩,占5.3%;缺乏的8422亩,占22.4%;极缺的26480亩,占70.4%。在养分中,速效钾丰富的1923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1%;一般的3620亩,占9.6%;缺乏的7111亩,占18.9%;极缺的24978亩,占66.4%。
第三节 茶树栽培
一、育苗
闽东畲村的茶苗繁殖,历史上多采用有性繁殖(种子繁殖),20世纪50年代末始推行无性繁殖法。无性繁殖法又分压条和短穗扦插法两种。压条法培植的新苗生活力弱,容易损伤母树,较少采用。1958年后,在区内畲村推广短穗扦插法。福安上高山畲村有2棵百年大白茶,穆阳和康厝茶场利用其树枝扦条繁育的高岭大白茶被列为全国优良品种。短穗扦插一般中山地区为“秋插”,低山地区为“秋冬插”,一般每亩扦18~20万株,出苗率达70~80%。宁德猴盾、上金浿茶场用扦插繁育的茶苗,销往区内外茶区。
二、种植
传统畲乡种植茶树,采用茶籽直播,等幼苗出土后,进行间苗,每穴保留2~3株茶苗。1958年后,逐渐改为扦插苗栽植。亩植株数在3200~4200株左右,速成密植(免耕密植)亩植株数在6500~10000株左右。以条栽密植方式为好,能使茶树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又能使个体和群体得到协调发展,达到长期高产、稳定、优质的目的。80年代,福安78个畲村9439亩茶园中:丛篱式4024亩,占42.64%;条栽式5324亩,占56.40%;密植式91亩,占0.96%。通常在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耕锄1次,深耕时将表土、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1958年以来,区内各茶场还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效果很好。
三、施肥
1952年以前,茶园很少施肥。1953年起,茶园施肥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60年代以施厩肥为主,化肥为辅,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苕子、紫云英等,在茶区试种。70年代起,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
四、间作
畲村茶园,历史上有套种农作物的习惯,约有10%的茶园有套种甘薯、马铃薯、青菜、黄花菜(多植在茶园边沿上)等。合理、适宜的套种,能使茶园土质疏松、茶树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充足,从而提高茶叶产量。1983年,福安畲村9439亩茶园中:间作茶园3840亩,占40.68%;混种茶园128亩,占1.36%;纯茶园和荒芜茶园5471亩,占57.96%。
六、修剪
以往种植茶树,很少修剪。茶树从栽植到开采要5年左右的时间。1979年推广密植高产茶园后,重视在茶树的幼龄期进行定型修剪(一般进行两次),根据不同品种第一次在离地15~30厘米处定剪,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处定剪。通过修剪,促进茶树分枝,扩大了树冠,第三年亩产便达百斤。另外,壮龄茶树也有在春茶萌芽前进行一次轻修剪,以进一步扩大树冠,平整树型,促进芽梢萌发。80年代,畲村茶园经过修剪的约占29%。
七、旧茶园改造
闽东畲村茶园多为山地梯级茶园,多数用草皮串合的土坯或碎石块砌筑园坎,茶园梯坪面不等高,园间通道陡直,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栽植方式多套种,茶园“篱笆式、半墙式”多,茶树丛栽稀疏,缺株多,老品种多,产量低。1949年开展对“稀、老、衰”的低产旧茶园进行改园、改土、改树、补植换种。1953年,旧茶园改造以台刈、重修剪为主。1962年后,“改园、改树、改土、补植缺株”的茶园“三改一补”综合技术措施,对改树,能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和形成原因,分别进行台刈、重修剪、深修剪、改植换种,以老带新,以新代老,增行补植;对改园,能根据茶园的立地条件,水土冲刷程度,茶园生态状况,分别对茶园进行修补梯层、横沟蓄水、种植防护林、茶园种绿肥作物等设施;对改土,能深翻土层、施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提高肥力。1970年,推行“以老带新”(套种新品种,淘汰旧品种)。1979年后,茶园以补植换种和综合改造为主。1993年全区畲族乡茶园经过改造后,可采茶园41728亩,茶叶实际产量达1689吨,亩产量达40.5公斤。
八、采摘
传统采摘除留几条枝梢外,老嫩茶叶一把抓。1949年后,推广合理采摘技术,各季采摘的比例为:春茶占年产量的55%,夏茶占25%,秋茶占20%。60年代后,逐步改变只采不养的不合理习惯。70年代,推广茶叶的“五采五养”(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大养小)采摘技术方法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标准、三不留、五不采”(按茶类的采摘标准采,不留霸王芽、不留标准梢、不留对夹叶,不采粗老叶、不采梗蒂、不采花蕾、不采幼嫩芽梢、不采花蕾),采摘技术进一步完善。
九、病虫害防治
闽东畲村茶园主要的病害有叶枯病(又称茶瘟)、炭疽病(又称赤枯病、褐斑病)、叶斑病、茶饼病(又名叶仲病)、煤病(又叫煤污病)、兔丝子(又称无头滕)、合鲜(又称青台)、地衣(又称茶木耳)等常见的病害外,还有局部地区茶园发生的白星病、赤星病、无根藤、茶梢黑斑病、红皮病、粗皮病、茶菌立枯病、根朽病等。
茶树虫害有螨类虫害、茶叶蝉(又叫小叶蝉、孚尘子)、蚧壳虫、茶蝽、茶蚜(茶农又称“鬼”)、茶毛虫(又叫科茶辣、吊丝虫)、茶蚕、茶尺(又叫桐尺)、茶蓑蛾(又叫避债虫、布袋虫)、小卷叶蛾(又叫卷心虫)等常见害虫外,还有茶田蛾、潜叶蝇、茶象甲、茶精蛾、蛙蛾、天牛、青丁虫等局部发生。
1950年前,由于管理不科学和药剂的限制,茶树病虫害一旦暴发,束手无策,任其蔓延。50年代初期,对茶树病虫害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农业防治,结合茶园管理,中耕除草,消灭在土中的虫、卵、蛹及病虫的枯枝落叶,同时结合人工捕逮虫卵、虫枝、病叶的方法,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治,对各种病虫害及时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80年代,受病虫危害的茶园面积约占3%。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病毒虫,如茶毛虫核型多角体杀虫,茶虫死亡率达93%以上;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防治,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广大茶区推广应用。同时,在农药喷洒器械上亦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除对越冬虫卵蛹等采取除虫灭害措施外,并注意虫情发生,建立虫情预测报点,及时传递虫情,抓住有利时机除虫灭病,保护茶树正常生长。
第四节 茶叶加工销售
一、茶叶加工
闽东畲村加工茶叶种类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等。历史上制茶大多用手炒、脚揉、火焙、日晒,这种原始的毛茶制作方式,效率低、花工大,制成50公斤干茶需12天时间。1949年后,茶叶加工工具逐步发展。1953年以木制揉捻机为开端,随后又制出手摇杀青机。二、三锅连续杀青机等。60年代后,茶叶初制机械发展较快,揉捻机、杀青机、烘干机等配套制茶机械在茶区普遍推广使用。1982年,区内福安的坂中、穆云、康厝和霞浦的崇儒、水门、盐田共办有茶叶加工厂65个,年加工茶叶总量达572吨。主要茶叶加工机械有杀青机械84台、揉捻机137台、烘干机37台、柴油机56台1235千瓦、发电机36台505千瓦、电动机33台83.2千瓦。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共有茶叶初制厂100多家,精制厂30多家,初精制茶叶总量达1700余吨。
二、茶叶购销
清中叶后,茶叶贸易开始趋于繁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海口开放,茶叶运销欧美,贸易量激增,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宁德猴盾畲村雷志波、雷志满、雷成学分别办起“雷震昌号”、“雷泰盛号”、“雷成学号”茶庄。漈头畲村办起“雷佛保”茶庄,中前村办起“雷德庚”茶庄。宁德七都,福安穆阳、甘棠一带茶农将茶叶送到猴盾收购。每年有200多吨干毛茶经猴盾肩挑到八都岚尾港装船集中三都澳用茶舶运送出口。
民国时期,毛茶收购价格由茶庄按往年标准,视当年市场行情议定,依质分等进行收购。收购时,茶师有权灵活掌握。清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1901~1910年),每50公斤茶叶价格在11~18元(大洋)之间。民国28年,毛茶收购山价为每吨300~500元。民国30年,绿毛茶规定山价为每吨炒青最低价:福鼎960元、福安840元、宁德1000元;烘青每吨规定最低山价福鼎880元,福安、宁德9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由茶叶部门统一收购,按等论价。1984年,茶叶市场开放后,毛茶收购价在国家收购价的基础上,采取“上档茶多浮、中档茶少浮、低档茶适当浮”,参与市场竞争。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