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篇 经济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59
颗粒名称:
第二篇 经济生产
分类号:
F014.1
页数:
88
页码:
109-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经济生产的情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闽东畲族
经济生产
内容
明代,畲族先民大量落籍闽东后,主要从事种植业,过着靠山吃山的农耕生活。粮食作物以稻谷、甘薯为主。特别是甘薯,以其产量高、抗旱、抗病性强等优点,明末至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畲村广为种植,其受重视程度超过了稻谷。经济作物有蓝靛、苎麻、茶叶等。畲村耕地地块小,土壤贫瘠,耕作上多采取“抛荒制”和轮换耕作制,复种指数低,耕作粗放,农作物产量低于汉族地区。为弥补家庭收入的不足,挑贩薪炭、种菁、种茶、种苎所得成为畲村最主要的副业收入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畲民分得山场耕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人民政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畲村生产,随着良种引进,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粮食产量成倍数增长。大米成为主食,薯米退居饲料位置。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93年,8个畲族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6亿元,农业产值2.42亿元,工农业产值比重为56.6:43.4;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产值145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60.2%;林业产值2984万元,占12.33%;牧业产值4274万元,占17.54%;渔业产值2382万元,占9.4%。1978~1993年全区141个畲族村新建住房1036幢,建筑面积达158508平方米,平均每20户就建有新房1幢。同时,畲族村供水、交通、通讯、邮电、公共设施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畲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地层 地貌
一、地层
根据福建省地层区划,宁德地区福安市坂中、穆云、康厝,霞浦县水门、盐田、崇儒,宁德市金涵,福鼎县硖门等8个畲族乡均属东南沿海地层分区漳州地层小区。组成8个畲族乡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和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火山岩,夹少量砂岩和砂页岩。
二、地貌
闽东畲族乡村地貌类型以低山高丘为主,少量为中山、山间盆谷、低丘和平原。福安的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总面积294.5平方公里,其中中山面积77.1平方公里,占3个乡总面积的26.7%;低山139.7平方公里,占3个乡总面积的47.4%;高丘39.6平方公里,占13.5%;低丘16.5平方公里,占5.6%;平原19.7平方公里,占6.7%;山间盆谷1.9平方公里,占0.6%。霞浦县30个畲族村中高丘地貌17个,占56.6%,低丘5个,平原6个,低山、盆谷各1个。
第二节 气候
宁德地区畲乡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热、水基本同季,有效性好的特点。也存在夏旱突出,台风频繁,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因素。
一、日照、太阳辐射
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值为1879.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3%。月平均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260.4小时;2月最少,仅100小时。
宁德地区年总辐射量4130~4450兆焦耳/平方米,年散射辐射量1960~2180兆焦耳/平方米,年有效辐射量2070~2220兆焦耳/平方米。总辐射量月平均值最低为2月,220~250兆焦耳/平方米,最高为7月,520~600兆焦耳/平方米。
二、气温、无霜期、积温
气温 8个畲族乡年平均气温18.4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8.96℃;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28.11℃。
无霜期 畲族乡无霜期260~300天。初霜在11月24日~12月17日之间,终霜在2月20日~3月16日。
积温 畲族乡平均年积温6150℃。≥10℃界限温度的平均初日为2月26日~3月8日,终日为12月11日~12月26日;持续天数264天,积温5755℃;≥10~20℃界限温度,持续天数197天,积温4607℃;≥10~22℃界限温度,持续天数184天,积温4306℃。
三、降水
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年平均降水量1602.7毫米,降水量在全年分配上主要集中于3月至9月,按降水量的变化和降水特点,全年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3~4月为春雨季节,畲族乡年平均降水量285.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8.2%;5~6月为梅雨季节,畲族乡平均降水
量477.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9.9%,平均雨日34~40天,平均暴雨日2天左右;7~9月为台风雷阵雨季节,畲族乡年平均降水量554.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4.7%;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畲族乡年平均降水量285.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7.2%,这个季节晴多雨少。
四、蒸发湿度
宁德地区全年平均≥10℃期间的干燥度为0.62~1.24,蒸发量1080~1530毫米,相对湿度为79~83%。一般是干燥度、蒸发量沿海高于山区,相对湿度山区大于平原。
五、风、云、雾
风 宁德地区畲族乡受季风环流影响,风向转换明显,1月份最多风向为西北,频率48/11;7月最多,风向为东南,频率36/11,每年2~9月常吹东南、偏南风;10月至次年2月常吹西北风,10月份为风向转换期。就全年论盛行东南偏南风,此外还有每天一次海陆风和山谷风小环流风向转换,海陆风白天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山谷风白天从山谷中吹出,夜晚从山地吹向山谷。
风速 年均2米/秒,秋季的9月最大,夏季的6月最小,畲族聚居乡村多处内陆山区,除个别裸露山头风力较大外,绝大部分地方受地形阻挡和摩擦作用,一般风力比沿海和平原地区小。
云 畲乡年平均总云量7.1成,低云量5.1成,一年中云量的变化与降水一致,2~6月较多,其中5月份最多。
雾 宁德地区畲乡年平均雾日8.6天,雾日多集中于冬、春两季,占全年雾日的82%;其中3月份雾日最多平均1.6天,7~9月份雾日最少。
六、灾害性天气
寒害 闽东畲乡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秋低温寒害“春寒”、“五月寒”、“秋寒”等,尤以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及春播豆、薯、菜的出苗、齐苗影响最大,造成寒害的有1962、1965、1970、1972、1976、1978等年份。五月寒主要对早稻的孕穗、抽穗、扬花有影响,东南部地区在5月下旬出现机率为4~7%,6月上旬出现机率为1~4%;而北部地区在5月下旬出现的机率为9~19%;6月上旬出现的机率为6~12%,寒害年份2~4年出现一次。秋寒,造成水稻空秕粒增加,产量减少,秋寒发生年份有1959、1970、1979、1984等年份。
干旱 主要是夏旱,其次是秋旱。尤其是夏秋大旱、特旱,它严重影响早稻成熟,晚稻插秧和甘薯生长,以及其它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据资料表明,每年畲区旱灾发生机率为1.3次。
冰雹 畲乡出现机率和危害程度均较大。具有“雹打一条线”的规律。1955~1985年,共发生降雹74次,年均2.55次,冰雹出现时间大多集中3~4月和7~8月,尤其4月和8月出现的次数较多,占42%。
台风 闽东畲族乡每年平均有4~5次台风,台风对农作物破坏性大,但由于山区风力减弱,其受害程度比平原沿海地区小。
第三节 资源
一、土地资源
据1986年土壤普查统计:宁德地区金涵、坂中、康厝、穆云、硖门、盐田、水门、崇儒等8个畲族乡共有土地总面积127.9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03万亩,占8个畲族乡土地总面积的10.97%;茶果园面积4.09万亩,占畲族乡土地总面积的3.20%;有林地面积56.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83%;荒山荒地面积17.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90%;其它淡水水面、道路河流、滩涂浅海和城镇居民点共有土地面积35.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10%。
二、生物资源
森林植物 宁德地区畲族聚居区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调查植物有189科、2163种,其中孢子植物27科、67种;种子植物162科、2094种。动物有246科、1047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26科、304种。
畲族聚居的宁德地区东、南部海拔500米以下,滨海丘陵平原地带靠近南亚热带,分布热带成分较多的常绿针、阔叶林种类。主要有桑科、豆科、大麻黄科、芸香科、无患子科、桃金娘科、木犀科、松科、杉科等,主要树种有榕树、台湾相思、银合欢、木麻黄、枳壳、黄皮果、番石榴、无花果、茉莉花、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小叶赤楠、桂木、黄瑞木、盐肤木等;草木层欠发达,以芒萁、单叶新月蕨居多,海岸植被主要为秋茄。
畲族聚居区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地带,分布有含温带成份较多的针、阔叶耐寒种类的森林植被,主要有松科的黄山松、马尾松,杉科的柳杉、水松,壳斗科的青冈栎、板栗,粗榧科的三尖杉,蔷薇科的梨等;灌木有杜鹃、乌饭、胡枝子、白栎、石斑木等;草本层不发达,主要为蕨类、野古草、芒草等。
畲族聚居区,海拔500~800米低山地带,分布有中亚热带成分较多的热带至温带过渡地带的照叶林带。乔木层以壳斗科的槠、栲为主,混生有杉科的杉木,禾本科的毛竹,山茶科的油茶、茶,大戟科的油桐、木油桐;林下有山矾、刚竹、乌药等;草本层主要有五节芒、金茅等。
植被以常绿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带绿矮林,竹林,芜草山植被等5种类型居多。
药用植物 有173科、979种。主要有中亚热带喜温成分较多的太子参、钩藤、狗脊、黄精、贯众、天冬、覆盆子、骨碎补、乌药、黄桅子、石菖蒲、金银花等。西、北、西南部中山地带,主要分布含有温带成分较多耐寒的石耳、石松、金浅莲、七叶一枝花、雪里开、天南星、黄莲、灵芝、白术、何首乌、龙胆草等。
农业栽培植物
粮食作物 以水稻、甘薯为主,大麦、小麦次之,还有马铃薯、大豆、蚕豆、豌豆、玉米、高梁、谷子、乔麦等。
油料 以油菜、花生为主,还有芝麻、向日葵、蓖麻等。
糖料 主要有甘蔗,还有甜叶菊等。
纤维 有黄麻、红麻、苎麻、剑麻等。
绿肥 有紫云英、苜蓿、猪屎豆、红萍、细绿萍、臭菊、木豆、田青等。
蔬菜 有芥菜、芥蓝、白菜、萝卜、苋菜、榨菜、苦卖、菠菜、蕹菜(空心菜)、包菜、太头菜、胡萝卜、黄花菜(金针)、茄子、芜妥、韮菜、芹菜、菜椒、辣椒、葱、蒜、蓼荞、姜、蕃葱、槟榔芋、赤鼻芋、白鼻芋、水芋等。
瓜类 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西瓜、黄瓜、枳(菜)瓜、香瓜、甜瓜、匏瓜、佛掌瓜。
果类 梨、柰、李、杏、杨梅、桃、石榴、柿、葡萄、桔、柑、柚、橙、枇杷、橄榄、草莓、芭蕉、酸枣、桃金娘、弥猴桃。
三、动物资源
家畜家禽 以猪为主,有水牛、黄牛、奶牛、山羊、肉兔、长毛兔、犬、猫、鸡、鸭、鹅、吐绶鸡、鹌鹑、家鸽等。
饲养水产动物 鲢鱼、草鱼、鳙鱼、溜鱼、鲫鱼、鳊鱼、鲤鱼、鳗鱼、团头鱼、尼罗罗非鱼、日本板鲫、长毛对虾、东方对虾、缢蛏、牡蛎、泥蚶、紫贻贝、菲律宾蛤子等。
野生动物 哺乳类有野猪、豪猪、华南虎、金钱豹、黄麂、青羊、水獭、猕猴、野兔、穿山甲、刺猬、黄鼬、鼬獾、小白鼠、狐狸、松鼠等。鸟类有鸳鸯、白鹭、罗纹鸭、鸢、环颈雉、秃鼻乌鸦、八哥、斑鸠、画眉、喜鹊、啄木鸟、猫头鹰等。爬行类有龟、鳖、银环蛇、眼镜蛇、腹蛇、锦蛇、乌风蛇、五步蛇、竹叶青蛇、海蛇和中国水蛇等。两栖类有棘胸蛙、虎纹蛙等。有益的经济昆虫类有蜜蜂、家蚕、紫胶虫、白蜡虫;赤眼蜂、小茧蜂、大红瓢虫、七星瓢虫、瘤妪蜂等。
微生物资源 主要有银耳、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凤尾菇、茯苓等。
第二章 生产方式
第一节 生产力
一、耕地
耕地面积 1958年,宁德南山、漈头和南岗3片共有耕地面积6899亩,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2.31亩,每个劳力占有耕地4.36亩。耕地中水田4801亩,占耕地总面积比例的69.59%;农地209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41%。水田土壤有黄土、黑土和白泥土,农地也有黄土、黑土和夹砂灰土3种。黄土、白泥土大部分分布在高山和冈顶,土质贫瘠,约占耕地面积的1/3。黑土和灰土分布在屋边、山腰和山脚,土壤较肥沃。
1978年,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共有耕地面积141275亩,其中水田112892亩,旱地28383
亩,水田和旱地的比例为79.91∶20.09。其中年末可机耕地面积2573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22%。1993年,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耕地总面积142412亩(其中水田面积110442亩,农地面积31970亩),1993年比1978年增加耕地面积1137亩;15年平均每年增加耕地76亩。而畲族乡人口却从1978年的159183人,增至1993年的175540人,15年中增加人口16357人,年均增加人口1090人。按人口、劳力分摊,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0.89亩,1993年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81亩。15年中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了0.08亩。耕地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1993年,全区141个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畲族村委会共有耕地面积106956亩(其中水田79196亩,占74.05%;农地27760亩,占25.95%)。按畲族村人口104030人平均,人均占有耕地1.03亩,比畲族乡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1亩多0.22亩;且141个畲族村委会拥有山场面积482256亩,人均占有山场面积达4.64亩,为畲村发展林、茶、牧、副业多种经营提供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
肥力养分 据1982~1985年土壤普查:全区8个畲族乡耕地总面积140378亩,其中肥力一等水田12936亩,占耕地总面积9.2%;二等水田58047亩,占41.4%三等水田39829亩,占28.4%;农地肥力一等3654亩,占耕地总面积2.6%;二等11717亩,占8.3%,三等14195亩,占10.1%。耕地肥力偏差,肥力二等、三等水田和农地占绝大多数。
耕地养分中有机质丰富的51372亩,占36.6%;一般的49888亩,占35.5%;缺乏的39118亩,占27.9%。速效磷丰富的10705亩,占7.6%;一般的23166亩,占16.5%;缺乏的20152亩,占14.4%;极缺的86355亩,占61.5%。速效丰富的42905亩,占30.6%;一般的13949亩,占9.9%;缺乏的35716亩,占25.4%;极缺47808亩,占34.1%。
耕地分布
垂直分布 畲族乡耕地按垂直分布看,140378亩耕地中,分布在海拔10米以下的6427亩,占总面积的4.6%;海拔10~20米的3082亩,占2.2%;海拔20~50米的16583亩,占11.8%;海拔50~100米的13971亩,占10.0%;海拔100~200米的20753亩,占14.8%;海拔200~300米的21350亩,占15.2%;海拔300~500米的36133亩,占25.7%;海拔500~800米的22079亩,占15.7%。垂直分布在300~500米间居多。
区域部位分布 畲族乡140378亩耕地中,水田滨海平原田569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1%;河谷平洋田20902亩,占14.9%,山垅田39470亩,占28.1%;梯田44847亩,占31.9%;农地中坡地2724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9.4%;平地2218亩,占1.6%。在耕地区域分布中水田的梯田、山垅田和农地的坡地占比重最大,达79.4%,而水田的平原田、平洋田和农地的平地占比例很小,只有20.6%。这和畲村所处的山区环境是一致的。
二、劳动力
畲族男女都参加劳动,一般妇女劳动力出工率较男劳力高,妇女除和男子一样参加田间劳动外,还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和从事副业生产。民国37年(1948年),福鼎白琳牛埕下和桐山浮柳片共有1452人,男872人、女580人,其中劳动力720人,劳动力占人口总数的49.59%。劳动力中男劳力449人,占劳动力人数的62.36%;女劳动力271人,占劳动力人数的37.64%。在劳力总数中半劳力242人,占劳力总数的33.61%。
1958年,宁德南山、漈头、南岗及福安山岭联社统计共有人口4333人,有劳力2323人,劳力占总人口数的53.61%。在劳力总数中男劳力1438人,占61.9%;女劳力885人,占38.1%;畲村女劳动力年出工日要多于男劳力。福安仙岩村女劳力年出工日多出男劳力107个工日。一般犁田、耙田、插秧、打场等重活由男劳力承担,而女劳力则负责拔秧、除草、砍柴、挑贩柴炭、采茶、纺织与家务劳动。锄草、收割、挑谷、舂米等活则男女共同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妇女也学会犁田、耙田、插秧。1978年,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劳力45661人,劳力占人口总数的28.69%;劳动力中女劳力8949人,占劳力总数的19.6%;劳动力中工业劳力1524人,占3.34%;1993年,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农村劳力65929人,占人口数179446人的36.74%;其中女劳动力20627人,占劳力总数的31.29%;畲族劳动力18359人占27.85%。全区141个畲族人口占60%以上畲族村共有人口108610人,其中畲族人口84562人,年末乡村劳动力42767人,其中畲族劳动力34002人,畲族劳力占畲族人口数的42.21%。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也有很大程度提高。
三、耕畜
1949年前,畲村耕畜大多为地主和富农所掌握,一般贫雇农均养不起耕牛。宁德八都南岗村只有3户有牛,每逢春耕,畲族农民向汉区地主租牛,每天牛租谷20斤,相当于1个劳力收入的2倍。1958年畲族调查时,福安甘棠山岭农业联社(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水牛60头、黄牛5头,平均每5.7户才有1头牛。同时由于畲村水田大多为山垅田和梯田,地块小,使用耕牛犁田转身不易,故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水田能使用耕畜,大多梯田只能靠人力挖掘。1978年,8个畲族乡共有耕牛3165头,其中绝大部分为水牛。
1985年耕牛减少至2594头,1990年2919头,1993年耕牛3000头;按耕地比例,每头牛要分摊46.7亩耕地的耕作任务。但实际只有一半的耕地用牛耕。
四、农业机具
畲乡传统生产工具 耕作类有犁、耙、锄(又分锄头、木锄、田锄、板锄、山锄、耙钓等)、马锭耙、齿耙、田刀、粪桶等;收割类有镰刀、稻楻、稻梯、围篱、薯箩、风㭠等;加工工具有土砻(碾米用)、石臼、薯篱、筛、簸箕、〓、米箩、石磨等;砍伐工具有草刀、割刀、柴刀、斧头等。
犁 有铁制和木制两部分。铁制部分是犁头、犁壁和犁钩;木制部分是犁担、犁正、犁扶、犁座和犁手。犁在畲族地区主要用作犁田,因梯田面积窄长,因此畲村犁担长度、犁座曲度和犁正的高度都比汉区的犁短、曲度大、低,便于在梯田里转弯和犁得深。
耙 也有铁制和木制两部分,木制部分只有一条耙手,铁制部分要用50斤生铁打制成的,因梯田窄长、土硬,故全耙只有耙齿9个,比汉区少3~5个齿,约重20公斤左右,比汉区重5公斤,便于深耙。犁、耙,多为大户所掌握,一般农户并不具备。
锄头 有锄头(长方形)、板锄、山占(山占又名山锄,锄身特别厚,用于开荒、掘石头等才不易磨损)、耙钓、三角锄等几种,宁德南山只有三角锄而没有长方锄。锄头、三角锄、板锄全用于锄田、掘园。耙钓在宁德漈头一带被用于锄岩草外,其他地方较少见。
田刀 砍田埂岩草。
耘草耙 (即马锭耙)用于耘草。
[=此处为表格(表2—20 1958年宁德畲族农具种类用途情况表)=]
1950年后,畲村推广使用新式农业机具。1968年福鼎畲村有喷粉器和喷雾器20架,脚踏脱谷机10台。70年代开始,有的地区用手扶拖拉机犁田,用水泵代替水车灌溉,并修了机耕路,开始用手扶拖拉机、摩托车运秧、运肥、运粮。1985年据福安县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统计:共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134马力,小型手扶拖拉机91台1085马力,机引农具7部;柴油机12台,电动机1台10马力,农用水泵16台,喷灌机械4套。碾米机98部932马力,磨面机54部,农用载重汽车5辆450马力,大中型挂车28辆;机动喷雾器3部4马力;饲料粉碎机5部44马力;人力脱粒机1146台,人力喷雾(粉)器2183部,胶轮人力板车811辆,木帆船97艘。
1993年,闽东畲村有喷粉器1.2万架,喷雾器2.4万架,脚踏和电动脱谷机8000余台。当年8个畲族乡亩均耕地农业机械动力0.24千瓦,最高霞浦盐田畲族乡亩均耕地农业机械动力0.95千瓦,最少崇儒畲族乡只有0.06千瓦,耕地机耕率占19.04%。8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除草剂。
五、水利
1949年前,畲族地区水利灌溉不发达,主要靠雨水和溪涧水灌溉,历史上有些小水浿,因年久失修而很多干涸。以福鼎浮柳看,能得到经常灌溉的耕地仅占40%,其余则靠天水滋润,水利设施差,无水渠,顶多只在溪涧水源处,安上竹筒,引水灌溉。60%以上为“望天田”抗灾力很弱,遇上干旱,只有听天由命,或以迷信方法祈雨,结果坐视歉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乡村兴建了中小型水库,开挖水渠,改善水灌条件。霞浦县畲民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后修建了大山、双福桥、七宝洋、法华、大墓里水库和配套的水渠,使霞坪、牛胶岭、青福、墓斗、法华、下坂、村后、竹园、后岐山部分田地得到灌溉。霞浦全县30个畲村有效灌溉面积达12263亩,保证灌溉面积近万亩;盐田乡南塘村田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百分之百。宁德修建田垄头水库,灌溉面积120亩;金涵水库建成后金
涵乡33600亩耕地得到自流灌溉。福鼎县畲村修建山塘水库81处,储水量58万立方米,自流灌溉面积2000亩。福安市建有灌溉能力100~300亩引水工程21处,受益畲村104个,有效灌溉面积4276亩。
据水利部门资料统计:1993年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建有库容10万方以上水库20座,水库集雨面积191671平方公里,库容1617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01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615万亩,水库工程总投资达3635.54万元,耕地有效灌溉率为46.17%。
第二节 生产关系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明代畲族人民大量迁入闽东后,大多落脚山林,搭寮而居,过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的生活。明万历二年(1574年),福安知县给大林畲民钟盛九一张官山执照申明“五都大林官山一号断归钟盛九等久住管守,山场艺植竹木,栽种生理,岁纳官租银2两,加给栖云寺渡夫工食”,使官民两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换发山场执照时,仍申明前项内容。闽东各县畲民迁入时大多向官府或大姓望族租山垦植,并按契约交纳租银。
畲民所种除“公山”外,也有租种地主山场“受民田以耕”的情况。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福安畲民雷土开即向汉族地主林彦公承租牙兜山坪一片荒地,约定开垦成田后,5年内收获的粮食主佃均分(对半分)。乾隆四十二年,福安畲民蓝有盛向汉族地主林玉方租种三斗(以播谷种计算面积)水田,面约收成时主佃当场均分。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安畲民蓝奶头向汉族地主孔秀承租山园一坪,面约年租谷66斤,冬季送到刘家交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畲民占有自耕地的寥寥无几。宁德七都全片758亩水田中,14户畲民仅占有62.44亩水田,占水田总面积3.68%,其余均为附近汉族地主所占有。福鼎县浮柳片,畲族293户,没有田地的有223户,占总户数76.2%。
民国时期,地租剥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地租以实物交纳为主。实物地租又有定额和分成2种,如宁德七都漈头雷宏乐向八都地主租水田3.5亩,年收成稻谷475~500公斤,交租250公斤,固定租额占收获总量的50%以上;雷志喜向八都地主租2亩农地,每年收成250公斤薯米,要交140公斤薯米作地租,地租额占收获量的56%;漈头一带畲村每年交纳的租谷数量达75吨之多,户均交租谷465公斤,等于一个劳力全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固定地租的租额大都在50%以上。分成地租,是先约定分成比例,“三七”、“四六”或对半分,即地主拿七成、六成或一半,畲民分三成、四成或一半。具体实物要视收成总量而定。
实物地租外,山场多取货币地租形式,如宁德漈头村一座山场,每年得交租62块大洋,南岗村一座山场每年得交租1000铜钱(400~450公斤薯米)。偶尔也有劳役地租的,通常租一亩地得给地主做60天工。福鼎双华蓝青驹租3分地得替地主劳动18天。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畲民们受尽了地租剥削外,还有一半人家还得承受高利贷的沉重盘剥。每年5~6月青黄不接时,畲族佃户就向地主富农借债。9~10月秋收后还,前后3、4个月时间,利息高达60~80%,有的甚至高达140%。畲民们受高利贷盘剥,有时还高于地租。在沉重的剥削下,畲族农民虽日夜劳作,男女同耕,但仍然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畲村卖儿鬻女,流落他乡打长、短工者并不在少数。
二、土地改革
民国23年(1934年)3月土地革命时,闽东苏维埃政府的《分田大纲》明确规定:“畲族妇女则与男劳力同等看待每一个劳动力分产量400斤的水田”。全苏区37%以上的畲族农民都分到一份耕地。同年冬国民党军队“围剿”闽东苏区后,畲族农民又丧失了土地。
闽东各县解放后,纷纷成立农民协会,开展“反霸减租”斗争,实行“二五”减租。仅福鼎浮柳等7个乡有300多户畲民减租14吨。1950年冬,区内各县先后开始土地改革,评定阶级成分。闽东畲族村庄大多散处山区,人口少、村落小,1949年前经济上受汉族封建地主剥削严重,绝大多数畲族村民均为佃农,畲族地主、富农所占比例很小。据福安县仙岩、可洋、双留、凤洋、王楼乡、福安六区(甘棠)小岭、篓村、如林、山头庄、对面楼、油西坑、村洋7个畲村;宁德七都漈头、南岗、雷东;福鼎牛埕下;霞浦青皎、玉坛、西胜乡代表点资料统计,在3224户畲族中,地主只有13户,占总户数的0.37%;富农17户,占0.53%;富裕中农15户,占0.47%;中农395户,占12.26%;下中农45户,占1.39%;贫农2599户,占80.64%;雇农129户,占4.0%;其他成份11户,占0.34%。畲族地主、富农户数
只占0.9%。而据福安县统计全县畲族8122户、27792人中,地主7户,富农25户,地主占总户数还不到0.4%;可见畲族地区地主、富农户数,比汉族地区(占比例5~6%),要少得多,而贫雇农比例却高于汉族地区。
土地改革评定成分后,没收和征收地主、富农多出的耕地,按各个村庄实际人口分配土地。据区内福安、宁德、福鼎3个县统计,畲族人口16081户、55483人,共分得耕地95657亩,户均分得耕地5.95亩,人均1.72亩。其中福安畲族8711户、28258人,分得耕地面积47796亩,人均分得耕地1.69亩;宁德县畲族3198户、10536人,分得耕地27861亩,人均2.64亩;福鼎县畲族4172户、16689人,分得耕地20000亩,人均1.20亩。
三、互助合作
互助组 土地改革后,畲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畲族农民家底薄,有了耕地,仍然缺少农具、耕牛、肥料、资金、种子等。孤寡病老者还缺乏劳动力。畲民之间开始采取各种自愿互助的换工形式,或以人工换牛工,弱劳力换强劳力,互相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困难。人民政府在救济贫困户,发放贷款扶持农业生产的同时,号召畲民互助互救、组织变工队和互助组。1952年全区90%以上畲村,均成立临时或常年互助组。组内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和民主管理原则,发展农业生产,解决贫苦农民生产资料缺乏和劳力不足的困难。同年,福安荷洋蓝延宝互助组,粮食增产4成,被评为福建省一等增产模范单位;霞浦雷大钗互助组,路里蓝成财互助组,成为全省闻名互助组。宁德县廉坑畲族蓝香妹互助组,被县委树为全县学习的榜样。1953年,福安畲村建立互助组99个、入组3186人。
畲族村临时互助组规模小,只在农忙季节主要农事活动时互助合作。常年互助组规模较大,除主要农事活动中互助合作外,还实行农副业分工合作。福安岳田乡蓝田、七埞、王厝、龙腰河、岐山、横林6个畲族村,共建有常年互助组5个,临时组16个,入组184户、730人。单干55户、106人。
合作社 1953年起,互助组开始转办初级社,采取土地与劳力统一经营管理,解决互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年,霞浦海边创办畲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将土地入股分红,耕牛、农具折股入社,为集体所有;收益分配劳力占七成,土地股分占三成。1954年,霞浦海边社粮食增产,产量比初办时增长36.6%,被评为县爱国增产先进社。1955年尚未巩固的初级社迅速向高级社过渡,1956年,福安、霞浦2县入社畲族占总户数75%。
高级社实行土地无价入社,取消土地分红,社员重要生产资料耕牛、大件农具,采取折价入社的办法转为集体所有。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的树木、家禽畜类、小件农具、经营家庭副业所需的工具,仍为社员私有,社员可使用一定面积的公有土地作为自留地栽种蔬菜。全社按统一计划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全年收入除提留再生产费用、公益金和公积金等积累外,实行按劳分配。1956年底,福安专区有畲族农业社313个,入社农户19331户,占畲族总户数的69.1%。其中:高级社134个,入社11467户;初级社179个,入社7864户;联
合社125个。高级社违背自愿原则,相当多农民勉强入社,加上经营单一,财务管理混乱,粮食歉收。1957年春,福安县畲族已入社要求退社,占畲族总户数的34%,当年实际入社户只占畲族农户总数的43%。福安茶洋、碧后、凤洋、东南、玉溪5个乡畲族农户2247户,1956年入社1602户;1957年,退社的805户,入社户数仅占总户数35.4%。同年10月,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后,“退社”风潮逐渐平息。11月,福安13个畲族乡组建高级社50个,入社农民1617户、5633人;初级社53个,入社农民742户、2560人。入社农户占畲族乡总农户数的45.4%。
四、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公布后,全区所有的畲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尚未入社的畲民也一并被动员加入人民公社。全区建立人民公社116个,按行政区域归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畲族乡被归并后,改建生产大队。
1959年3月,中共福安县委下达《关于人民公社体制下放在畲族地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指出:原大队一级的畲族地区(如原畲族乡)或相当于大队一级的畲族地区,以大队一级为3级核算的基础。畲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以1个或几个自然村(相当于高级社)设立生产小队。为方便畲族人民生产、生活,在公社、大队统一管理下,建立独立经营的生产小队,作为核算基础。散居、杂居的畲族不能单独建立生产小队的,应与汉族联合,已建立的畲汉联合小队,如社员迫切要求分队而又有条件的,可以分开单独建立小队。并指出汉畲联合大队或小队,必需贯彻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一视同仁的互利政策,特别注意畲族妇女劳动报酬问题,要尊重畲族风俗习惯。这些规定在当时的条件下,使畲族村民的生活免受更大的冲击。
人民公社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化,土地、耕牛、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以及自留地、林木、果树均收归集体所有。生产管理上采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农事活动,以大队为单位实行统一分配,统一行动。零散畲村被归并后土地抛荒,农业生产普遍大幅度减产。1961年国民经济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后,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缩小公社规模,增设生产队,取消供给制,采取评工记分,按量计酬,按人口分给社员自留地,允许社员开荒,谁种谁收,允许搞家庭副业。这种划小自主经营单位的作法,有利于畲村休养生息,对分散居住的畲族生产队更为适宜。1965年福安专区共有畲汉杂处的区54个,公社257个,大队549个,小队1953个;纯畲族公社3个,大队185个。畲族社员在人民公社化期间,一面积极参加生产,恢复集体经济;一面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因畲族村分散偏僻,畲族农户中有30%到一半以内仍坚持单干。有的畲村水田集体,农地单干;公粮水田集体,口粮田单干;粮食耕地集体,副业单干;夏秋稻谷集体,小麦、番薯单干。并且扩大自留地,多占三包地,缩小集体耕地。这种明集体、暗单干和带原耕地完全单干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人民公社体制带来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良种引进推广,科学种田,病虫害得到控制和化肥的广泛使用,这期间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受体制本身的限制,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单一,畲村整体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五、联产承包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区内畲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制。1984年福安县78个畲族大队532个生产队中:按人口分地承包的517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7.2%,按劳力为主结合人口分地承包的生产队15个,占2.8%。532个畲族生产队中,耕地承包年限在4年以下的233个,占43.8%;耕地承包年限在5~9年的生产队132个;占24.8%;耕地承包年限在10~14年的生产队36个,占6.8%;耕地承包年限在15年以上的生产队131个,占24.6%。在该县畲族大队10357户农户中,纯耕地生产户10081户,占97.4%;兼营耕地生产户191户,占1.8%;脱离耕地生产户85户,占0.8%。1985年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得到不断完善。畲村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畲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93年,畲族乡粮食总产量70610吨,人均占有粮食393.49公斤;总产量比1985年的50920吨,增长38.67%。农业总产值24208万元,比1985年的5784万元,增长了3.18倍同时,粮食、茶叶、水果、食用菌以及林、渔、副业产量产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畲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30.13元,从业人员人均总产值31553元,从业人员人均创利润1532元,劳均农业总产值3607.4元,劳均农村社会总产值12202.8元。
第三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闽东畲村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甘薯、大小麦、杂粮等。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9135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348548亩的74.35%,产量70610吨。
一、稻谷
水稻是闽东畲村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水稻151289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8.4%;产量53492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5.2%。
(一)类型品种
旱稻 又叫山稻、园稻、山苗、畲禾;米称畲米。适应山区旱地种植,四月种九月收获,一年一熟,优质低产,每亩约产干谷50~75公斤。1949年前,畲族山村普遍种植。60年代区内霞浦洋边、上水一带尚有种植。
水稻 1949年前,绝大部分畲村只种一年一熟的单季稻,品种有铁早、禾立早、百日早、白早、红早、白秋、红秋、芒谷、齐谷、冬谷、晚粳、白糯、黄糯、红壳糍等;因红秋耐寒,适于山区水田播种,福鼎牛埕下畲村红秋播种面积达70%。宁德南岗一带畲村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有白早、红早、早白术、暗白术等几个品种。红壳〓、白壳〓其实是粳稻,多特意种来制糍的,因产量低,故只少量种植。霞浦、福安畲村种植的水稻品种差别不大,品种为铁早、禾立早、白早、齐谷、红早、冬谷、糯谷等。1956年前,区内水稻多为高杆品种,1957年开始引种广东早,1958年畲乡一些土质较好的水田开始试种早熟矮杆品种矮南特,半高杆品种陆才号、万利籼;晚稻品种有晚籼9号、糯农、过山香等。1962年先后引进农垦58号、珍珠矮、二九矮、窄玉青、圭福3号等水稻良种,矮杆品种逐渐代替高杆品种,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畲乡水稻趋向选种高产、抗病优良品种。早稻有红系品种四一○、红四一○选二、麦杆黄等。1976年后,引种杂交水稻闽优1号、威优2号等品种,80年代水稻品种普遍杂优化,推广威优6号、白优6号、威优35号、威优64号等;中稻以闽优3号、威优63号、汕优63号为主。屏南巴地畲村成为区内杂优水稻制种的基地之一。
(二)产量
明至民国期间,以宁德七都漈头,福安甘棠小岭、北坑、铜坑里等村,霞浦草岗、青皎几个片水稻平均产量,亩产只有140.85公斤,其中上等田占水田面积的14%,亩产平均197.3公斤,中等田,占水田总面积的36%,亩产平均139.6公斤,下等田占水田总面积的50%,亩产平均85.8公斤。
1949年后,闽东畲村随生产关系的改革、耕作制度的完善、科学种田的普及和良种的引种推广,水稻产量有大幅度的增长。70年代,福安九龙畲族村、霞浦瓦窑头畲族村等水稻亩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78年,宁德地区8个畲族乡种植水稻面积18.26万亩,稻谷产量3.73万吨,亩均产量达204公斤(以单季算)。其中双季早稻面积7.66万亩,产量1.76万吨,亩产量为230公斤;单季稻3.66万亩,产量7973.9吨,亩产量217.7公斤;双季晚稻6.94万亩,总产量1.17万吨,亩产量169公斤。1989年霞浦县30个畲族村亩均产粮500公斤。宁德新楼畲族村水稻亩产量从1957年的100公斤,提高到1991年的298公斤。
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水稻面积共15.13万亩,总产量5.35万吨,亩均产量354公斤。其中:双季早稻种植面积4.77万亩,总产量1.72万吨,平均亩产360公斤;双季晚稻种植面积4.69万亩,总产量1.32万吨,亩产量281公斤(早晚两季全年亩产量达641公斤),单季稻5.66万亩,总产量2.31万吨,亩产量408公斤。1993年水稻年均亩产量514公
斤。比1978年的年均亩产量340公斤增产51.2%;比1949年前的亩产141公斤,亩产量增长了264.5%。
二、甘薯
甘薯又叫番薯、地瓜。明万历间引种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是畲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受畲民重视程度甚而超过了稻谷。稻谷解放前大多用以交租,一般人家大米饭只在喜庆节日和饮宴招待亲友时才吃用,而甘薯米(薯丝晒干制成)却是一年四季的主食。70年代以来,引种推广水稻杂优良种后产量大幅度增高,稻谷主食地位超过了甘薯,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甘薯种植面积48988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8.9%;产量10935吨,仅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5.4%。
(一)品种
闽东畲村1949年种植的甘薯品种和区内汉族地区相同,品种有六月薯、台湾红、台湾白、定薯等,此外还有铁薯、白薯、发财薯等。种植面积广的主要为台湾红和铁薯。60年代引种新种花、禺北白等,福鼎畲村还引种河北白、红三、调薯等;70年代引进的有节藕、惠红早、南灰3号、华北48等;80年代引进潮薯1号、福薯87、宁丰1号等良种。尤以60年代引进新种花质好产量高,仍为畲乡普遍种植。
(二)产量
50年代台湾红等品种产量低,畲村每亩农地年均产干甘薯米70公斤左右。最好的地每亩可收甘薯米100公斤左右,一般的每亩收65~80公斤,其收获量往往亩均比平原汉区少100~125公斤,差的只能收30~45公斤。60年代随新种花等良种引种,甘薯产量明显提高。1966年康厝公社南洋、红坪、东山、金潭、凤洋、秋岭6个畲族大队种植甘薯4540亩(收获面积4295亩),甘薯米总产量665吨,亩均产量146.5公斤。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甘薯49628亩,总产量12743吨,亩产257公斤;1985年种植甘薯41945亩,产量12543吨,亩产量299公斤;1993年种植甘薯48988亩,总产量10935吨,亩产量223公斤。
三、大小麦
是闽东畲村辅助粮食植物,也是冬种主要作物之一。1955年以前,种植小麦品种有和尚麦、白芒麦、红芒麦;大麦有六角麦等;1956年开始引种红和尚品种后,成为主要种植小麦品种。1980年后“矮和尚麦”亦为推广种植良种。小麦多利用农地、旱地、稻田地的冬闲田种植,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亩产平均50公斤。1978年全区8个畲族乡种植大小麦27098亩,总产量1562吨,亩均产量57.6公斤。1993年,全区8个畲族乡种植大小麦17257亩,占当年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7%;产量1227.2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亩产量71.1公斤,亩产量比1955年的50公斤增长了42.2%;比1978年增长23.4%。
四、杂粮
畲村杂粮尚有大豆、马铃薯和玉米、高粱、粟子、荞麦、糁(俗称晏莫栽)和赤豆、金甲豆、蚕豆、绿豆、豌豆、羊胡子豆等。主要种植的杂粮有大豆和马铃薯。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大豆16194亩,占粮食作物面积6.25%;产量923.7吨,占粮食产量的1.3%,亩产量57公斤。种植马铃薯22510亩,产量4032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67%,亩产量179公斤;种植其他杂粮面积2897亩,占当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1%,产量501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0.7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畲乡历史上以种菁著称,民国初年受外地染料大量进口冲击,种菁业失去了市场。一向占有重要地位的种苎业,也由于进口纺织品的日益充斥市场,而种者日少。此外畲乡种植的传统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油菜、黄麻、烟叶、糖蔗、果蔗、药材、芝麻、茉莉花、席草、芦笋等15种,1978年种植面积7325亩,1993年增至71486亩,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多种经济成份的不断增大。产量亦从1978年的1795吨,增加到1993年的53751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978年的8.8和28.9倍,由于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畲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
一、蓝靛
蓝靛 学名马蓝,爵麻科。又名青靛、菁草、大青叶,俗称菁。品种有蓼蓝、大蓝、槐蓝等。明末畲族迁入后大多从事种菁业,福鼎点头玉六、茂上派清咸丰三年(1853年)修的《蓝氏宗谱》载:“廿七(世)茂上名荣才,字福林,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上杭芦丰乡到浙江平阳县铺坪乡屿星种蓝为业……”福安同样亦有畲族迁入后“种菁为活”的记载。福鼎前岐菁寮还是畲族雷姓的重要祖居地。尤其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种植最盛。种植者将其叶绞汁,用石灰拢成靛,用于染布经久不褪色,品质极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台湾蓝靛输入,卖菁市场受冲击,畲家种靛业衰微。民国时期,西洋靛竞进,比土靛强20倍且价廉,土靛在其冲击下,失去市场,种植者也日渐减少。1949年后,畲乡不复种菁。
二、苎麻
苎麻是区内畲族传统衣着用布原料。1949年前,畲族男女所穿的衣服用布一半以上系自己纺织的苎麻布。畲民多在清明时种苎麻,立秋时收割,此后每年收三季。1949年前,畲族“家家种苎,户户织布”,苎麻种植面积占有很大比例。有的畲族村被称为“苎寮”。畲家妇女织出的苎麻用自产的蓝靛漂染后,即成为色彩浓烈的布匹,用之缝制夏衫、蚊帐、围身裙、布袋等,经济耐用。1950年后,随着国产棉布、化纤布的大量投放市场,苎麻布受到冲击,畲村苎麻种植面积日渐减少。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苎麻种植面积尚有25亩,产量1.5吨,1990年种植面积减至9亩,产量只有350公斤。
三、烟叶
烟叶是畲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所种品种多为晒黄烟。三月种,七月收成,每株晒烟苗可收获干烟叶3两左右。1949年前畲村种植较普遍,烟叶留供自吸外,也投放市场销售。1950年以后,随卷烟普及,吸用自种旱烟丝者逐年减少。但作为经济作物尚有不少畲村种植,1993年8个畲族乡种植烟叶70亩,总产量6.4吨。
四、甘蔗
甘蔗有果蔗和糖蔗2种。民国期间,福安海拔低的畲村有大面积的种植。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糖蔗765亩,产量1484吨;1985种植糖蔗1418亩,产量6198.6吨;1990年8个畲族乡种果蔗955亩,产量3043.6吨;种糖蔗1764亩,产量5864吨。1993年8个畲族乡种植果蔗1150亩,产量3901吨;种植糖蔗1776亩,产量6495吨。
五、油菜
油菜是油料作物,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11月中旬播种,次年谷雨前收割。原有地方品种,亩产油菜籽只有20~30公斤。1956年畲村引种胜利号、矮架早、魁油1号、乌龙73号等新品种,产量大增。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面积4233亩,总产量118吨。1993年种植面积达10875亩,比1978年扩大了1.57倍;产量497吨,比1978年的增长了321.2%;亩产量增至45.7公斤。
六、花生
花生是油料作物,1949年前,畲村普遍种植,但面积不大,很少用于榨油,主要用以招待客人。1956年后引进中琉球、小琉球、勾鼻花生品种,在畲村推广种植后,面积有所增大。1978年8个畲族乡种植花生面积834亩,产量69.3吨。1993年,种植面积增至2291亩,产
量323吨,1993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978年的1.75和3.7倍。
七、蔬菜
闽东畲村气候温和,适于种植多达数十种的蔬菜。1993年8个畲族乡种植蔬菜面积达46275亩,产量38349吨。许多畲村成为区内重要的蔬菜基地。
蔬菜 有大白菜、芥蓝菜、芥菜、花菜、芹菜、苋菜、空心菜、葵菜、大蒜、韮菜、卷心菜(包菜)、菠菜(红头菜)、莴苣(苦卖)、芫菜(香菜)、君达莱(本匙菜)、茄子(紫菜)、雪里(九心菜)、黄花菜(金针)、小白菜(油白)、马齿宽、番红菜(红菜)、葱、辣椒、落葵(染菜)、姜,萝卜、胡萝卜、球茎甘蓝、榨菜、盘菜、茭白、薤、竹笋、菇、木耳。
豆类 有蚕豆、豌豆、金甲豆(俗称御豆或玉豆)、豇豆(六月豇、八月豇)、扁豆、刀豆、四季豆(俗称牛角豆或泥鳅豆)、犬爪豆(傀儡豆)等,因地侧重种植。如霞浦县南区多种蚕豆、东区北区多种豌豆,山区多种玉豆,白露坑与南门山多种四季豆。为了节约用地,多利用番薯园边和零星空地种豆。
瓜类 有冬瓜、南瓜、刺瓜、瓠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大多分散种植在园头地角或房前屋后。1978年,始有成片种植。
芋头 为畲族农家当家菜,各地畲村均有种植。品种有白芋、红芋、水芋、猴芋(亦称山角落)、蕉芋等。其中水芋是种在水田里,肉酥味香;蕉芋则专供加工淀粉,蒸制粉丝用,为福鼎贯岭、管阳一带畲村的土特产品。1990年,福鼎全县畲族种蕉芋700亩,亩产鲜芋702公斤,制成粉丝上市颇受顾客欢迎。
第三节 耕作技术
一、耕作制度
1949年前,闽东畲村水田多种单季稻,冬闲田多;小部分播种冬小麦、油菜,复种指数只有12%左右。农地则以种植甘薯为主,兼及大小麦,间杂种大豆、花生,少量种植芝麻,复种指数为13%左右。为了有效利用地力,有些地方甚而采用原始的“抛荒制”,将耗尽地力的土地抛荒,轮歇几年,甚至一、二十年后再耕种(俗称“轮歇地”);有的则进行轮换耕作,把水田排干水后,改种甘薯或豆类,种1~3年后,再种水稻。
1950年后,闽东畲村随生产关系的变革,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化肥广泛使用,大部分地区推行一年二熟制,复种指数逐年上升。1970年起,推行间作改连作、高杆改矮杆、稀植改密植,因地制宜,连作水稻面积比60年代增长了50%以上,比1949年高出3~4倍。冬闲田有一半以上被用来种植油菜、紫云英、青饲料、蔬菜、大小麦、大豆等,区内畲村除少数平原地区和高寒地区耕地分别实行一年三熟(花生—甘薯—麦、花生—甘薯—马铃薯、花生—甘薯—豌豆)和一年一熟(单季稻、甘薯)外,绝大部分耕地实行一年二熟制,即:水稻大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早稻晚稻、水稻蔬菜。1978年8个畲族乡共有耕地面积141275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78080亩,复种指数为196.8%;1993年8个畲族乡耕地面积142412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48548亩,复种指数为244.8%。
二、耕作工序
1949年前,区内大部分畲村一般只种单季稻,农历二月初春分后即下地做田埂、锄稻根、锄田;3月底至4月底,立夏前后浸种,浸种两三天后下种(30来天便可拔秧);4月后可犁的田,进行头次犁田,4月底芒种前,二次锄田(翻土),可耙的头次耙田;4月底5月初芒种间,二次耙田、拔秧(播田插秧),最迟在夏至前播完秧。秧播后35天(5月底6月初小暑前)第一次耘草;6月底7月初至立秋前,第二次耘草并施肥;9月初霜降后割稻。
低洼田的耕作工序:2月春分下种育苗比汉族地区迟15~30天;3月底4月初立夏前茅藤(即移植薯苗);4月中旬小满开始插播甘薯,芒种最旺,至迟到夏至,施基肥;5月底6月初,小暑锄畦,追肥;6月中旬大暑后,翻甘薯藤3、4次,(于锄畦后20天)。如下雨则顺延;10月半立冬后收成,切甘薯米。
三、肥料
1949年前,区内畲村农作物主要施用农家肥,据宁德漈头一带畲村调查,使用的肥料有:人畜粪尿、植物灰、骨肥(牛骨灰)、料盐、鱼卤、绿肥(花生藤、豆藤)等。因畲族村民经济薄弱,生产投资少,一般水田只施2次肥,插秧时每亩地用骨灰2公斤,人粪100公斤,料盐6公斤,拌草木灰250公斤,用以蘸秧头,是施基肥。再一次是追肥,在第二次耘田时,以料盐10公斤,人粪150公斤,搅拌草木灰600公斤施用。秧田用幼草作基肥,用人粪壮秧。农地亦施基肥和追肥2次。农地的施肥更受重视,在插播甘薯时,用人粪或牛羊猪粪(2000公斤)搅拌草木灰(700公斤)施基肥;在第二次锄畦时,肥料用人粪或草木灰(500公斤)。甘薯下种育苗的施肥方法则较为讲究:一层铺以草或稻杆;二层堆上肥土或牛猪栏用过稻杆;三层是猪栏肥;四层施放薯种;五层伏上山灰、草木灰、猪栏肥等;六层用草垫或园草覆盖。
农家肥为主要农业肥源,主要有人禽畜粪尿;堆泥、垃圾肥;灰肥(主要为草木灰、垃圾灰、山皮灰)习惯和人粪尿搅拌混合施用;绿肥在畲村也较受重视。此外还有用农盐、骨粉、饼肥、稻杆、蘑菇下脚料等。传统水稻施肥采用“塞兜”、“捻头”、“浇秧根”等集中经济施肥方法。使用化肥后,改为撒施。1983年开始测土配方施肥。1993年8个畲族乡种植紫云英面积尚有5477亩,产量5000余吨;化肥施用总量17370吨(实物量),其中氮肥9800吨、磷肥3800吨、钾肥620吨、复合肥3150吨。耕地亩均施用121.97公斤。
四、病虫害防治
1949年前,畲村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蜉流子、琉球虫、枯心虫、螟虫、臭龟虫等。对付食稻根的蜉流子,通常用桐油在正午炎热阳光下喷洒3、4次予以消灭,对寄生在稻叶上的琉球虫,或用木梳梳除,或用手捉;对付枯心虫、螟虫和臭虫就毫无办法了。甘薯病虫害有:食叶的金龟子、九节虫,食甘薯的臭虫、土猴等,当局部为害时,亦只能用手捉。
1949年后,对农作物病虫害大田防治采取因时因地、因作物和不同病虫对象“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防治办法,对稻根上越冬螟虫,发动力量进行挖毁,对“臭薯”则予以清除销毁、冬翻犁田和洁灌田园,杜绝越冬病虫源。同时选用推广抗病虫能力强的高产品种,对种子消毒处理等,创造不利病虫发生蔓延的环境条件。20世纪50年代,遇到局部病虫害,仍以采用人工防治为主。60年代,推广连作和水稻合理密植后,田间作物群体密度增加,病虫害更严重,化学除病虫成为主要手段。1978年,全区8个畲族乡使用农药80吨,1993年农药使用量达140吨。
第四节 果树
闽东畲村果树品种资源丰富,常绿果树有桔、柑以及龙眼、荔枝、柚、枇杷等,落叶果树有李、桃以及梨、柿、柰等,此外还有葡萄、杨梅、橄榄、板栗、弥猴桃、梅、杏等,品种众多。福安溪潭岐山畲村有一株橄榄,树龄300余年,树围2.6米,树高19~20米,树冠17×22米;每年开花4次,树上全年挂果,被誉为“四季橄榄”。二、三十年来,年产量均在500公斤左右。
1949年前,畲村种植水果以桃、李、桔、柚、枇杷、杨梅、青梅、杏和橄榄居多,仅供自家食用和馈赠亲友,极少上市贩卖。因此种植呈零星状况,缺乏规模。1949年后,人们重视果树种植。霞浦崇儒畲族乡的芙蓉李、穆阳的水蜜桃、坂中畲村的枇杷都很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果树栽培得不到应有重视。到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果树面积3335亩,产量仅557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果树种植倍受重视。地、县民委多次发放补助款和扶贫基金,补助畲村农民购买果苗,开垦果园,发展水果生产。地、县、乡先后举办少数民族果树栽培培训班26期,培训技术人员1200多人次。1982年,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果园面积3976亩,占当年8个乡土地总面积的0.32%。1985年畲乡种果面积增至6018亩,产量1627吨。同年,福安畲村种植各种果树50万株,其中李6万株、青梅18万株,柑、桔、枇杷、柿、葡萄等26万株。1986年福安种果达95万株,按畲族农业人口平均每户种果90株,全县有水果生产重点村40个、联合体30多个。1988年全区畲村果园面积24355亩,产量1142.18吨,其中个体户果园面积22185亩,产量1013.33吨,自然村果园960亩、产量43.5吨;村委会集体果园1210亩、产量85.35吨。1984~1989霞浦畲村种果64万株,畲族户均50株,70%的畲村均有种果。全县面积在200亩以上的畲村果场7个。沙江竹园畲族村种果320亩,人均收入1100元,其中水果收入即达700元。
1990年8个畲族乡水果种植面积16111亩,产量2187吨。仅崇儒畲族乡就有果园2955亩,其中芙蓉李达1200亩。1992年宁德85个畲族村种植桔、龙眼、柰各在1.4~2万株之间,桃、柑、枇杷各数千株,橄榄、杨梅、石榴各数百株。
1993年8个畲族乡水果种植面积24946亩,产量3965吨。其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985年的4.47和24.81倍。霞浦崇儒、盐田的芙蓉李;宁德金涵的福桔、雪柑;福安穆云、霞浦水门的水蜜桃、黄肉桃;霞浦竹园、瓦窑头,福安康厝半山、坂中林岭、城阳铁湖的枇杷;福鼎畲村盛产四季柚,畲族村种植四季柚1000亩,年产果量1000吨。畲村水果业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且具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优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五节 食用菌
闽东历史上即有生产食用菌:红菇、松菇、鸡肉菇、土木耳等。70年代以后,畲村开始人工栽培蘑菇、银耳(白木耳)。80年代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形成群众性规模生产。品种增加了香菇、草菇、金针菇、凤尾菇、竹荪、黑木耳等。1984~1988年全区多次举办少数民族食用菌培训班,参加培训的981人。1988年,地区科委把坂中畲族乡推荐为省科技示范乡,拨给专款扶持发展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成为发展山区经济、帮助畲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副业之一。
蘑菇 60年代,区内部分畲村开始用稻草、牛粪、肥土人工栽培蘑菇。当时多为生产队集体种植,受当时体制和生产经营条件的限制,种植面不广、发展缓慢。80年代后,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副业兴起,蘑菇生产受到重视。福鼎畲村年种植蘑菇300万平方公尺,年产量100吨。1985年,福安坂中等地畲村即开始种植蘑菇。1989年,霞浦的盐田、崇儒、水门3个畲族乡种植蘑菇255.8万平方公尺,蘑菇产量75.09吨。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蘑菇面积265万平方公尺,产量143.7吨。
香菇 1979年前,香菇栽培以段木为主,畲村只有少量生产。1980年起,香菇种植多采用塑料袋栽培方式。每袋装木粉干料1公斤,正常情况下产菇600~750克,高产的可达1公斤,占地面积1亩的菇棚可栽培香菇1万袋。1985年,坂中部分畲村采用袋装木屑、打洞接种的方法栽培香菇。1986年,崇儒新村蓝大福到古田学习香菇栽培技术回村后,试种香菇1万袋,收菇700多公斤,纯收入接近1万元。1987年,霞浦崇儒新村、霞坪、笕下,盐田瓦窑头、西胜、洋边,水门茶岗、青岙,州洋马洋、岭头、长沙等畲村成为栽培香菇的重点村,全年种植125万袋,产值125万元。1988年因原料技术方面的原因,产量下降。1989年再度掀起种植热,仅霞浦县畲村就有1000多户农户种植香菇250万袋,年产干香菇120吨,总产值达500万元。90年代后,受原料制约,香菇栽培面积缩减,产量下降。
银耳 70年代初期,区内畲村开始用油桐段木栽培白木耳,受原料限制,种植量很少。80年代,改用阔叶杂木粉袋装栽培,省原料,产量高,全区畲村种植高潮时,产量约6吨。90年代后原料缺乏,只有少量畲村坚持种植。黑木耳栽培用料和香菇同,80年代后霞浦清水壑等畲村有少量种植。
草菇 凤尾菇 草菇用稻草作原料,在室内床栽或在野外堆栽,每公斤原料产菇100克左右。80年代,霞浦青福、墓斗畲村有少量种植。凤尾菇亦用稻草作原料,栽培简便,每公斤稻草产鲜菇0.55公斤。80年代,霞浦青福、墓斗、西山洋及水门一带畲村均有种植。
第四章 茶业
第一节 茶树品种
闽东畲村种植的主要茶树品种有坦洋菜茶、霞浦菜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10号等。1983年,福安78个畲族村9439亩茶园调查:种植菜茶面积5265亩,占55.78%;良种面积4174亩,占44.22%。在良种茶园中福安大白茶2124亩,占50.9%;福鼎大白茶480亩,占11.5%;种植福云品系600亩,占14.4%;政和大白茶等其他良种970亩,占23.2%。
坦洋菜茶 原产于福安市坦洋村。茶树矮壮,半展开,芽头多发,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生长期长,产量高,茶叶肥厚,白毫中芽,叶质柔软,适制红、绿茶。历史上福安畲村皆有种植。
霞浦菜茶 原产于霞浦县。属灌木型,春茶鱼叶开展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1芽3叶。采期在4月中、下旬,生长期约7~8个月,育芽能力强,芽头密,抗寒、抗脊、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霞浦盐田、崇儒、水门畲族村种植面积在90%以上。
福鼎大白茶(别名白毛茶) 原产福鼎县点头镇柏柳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3月上、中旬萌芽,清明前后开采,年生长期约8个月,可采5~6轮,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1958年后,向省内外茶区推广,1965年、1973年,两次在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上均被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区内畲族村均有种植。
福鼎大毫茶 又名大号大白茶,原产福鼎县点头镇汪家洋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萌芽开采期与福鼎大白茶相近,芽头高,芽梢粗壮,色淡绿,白毫多而长,产量高,茶质好。福鼎畲族村种植较普遍。
福安大白茶 又名高岭大白茶,原产福安市穆云高岭村。无性系品种,半乔木型,树型高大,3月中旬萌芽,4月上中旬开采,属中芽种,年生长期8个月。抗寒、旱能力强,产量高,茶质好。福安畲村种植的主要茶树品种。
福云6号 省茶业科学研究所(驻福安社口镇)选育,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树冠半展开,嫩芽梢肥壮多白毫,春茶萌芽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早一星期左右,通常在3月上旬鱼叶发芽,3月下旬达1芽3叶,属特早芽种,生长期9个月,耐寒抗旱。成园快、产量高、茶质好。但易生夹叶和老化。
福云7号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通常3月中、下旬茶叶发芽,4月上、中旬达1芽3叶,可采。属旱芽种、萌发率较低,嫩梢生长迅速,生长期9个月,抗寒、旱能力强,成园快,产量高,制茶品质好。区内畲村推广种植品种。
福云10号 省茶科所选育,小乔木型,树势高大,鱼叶开展期约3月中旬,4月上旬达1芽3叶,属早芽种,生长期长达9个月,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茶叶产量高、质量好。
第二节 茶园分布
一、面积产量
闽东是福建重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明代“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畲村茶园随处可见。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因海口开放,随着茶叶外销欧洲、南洋等地,茶叶生产更见起色,零星、篱笆式的茶园遍布区内畲村,面积在7000亩以上。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港口被日军封锁,茶叶出口受阻,茶市消沉,茶园亦大面积抛荒。以福安县78个畲族村委会统计,20世纪40年代种植茶叶1647亩,平均年产量4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70年代,78个畲族村茶园面积8872亩,产量210吨,比40年代分别增长4.39倍和4.25倍。
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茶园面积41854亩,当年新植茶园面积1775亩,可采面积13244亩,茶叶实际产量1248吨。1988年全区畲族地区茶园面积28679亩,产量924.37吨。其中:个体茶园21950亩,产量696.63吨;自然村茶园3249亩,产量106.35吨;村委会茶园3365亩,产量121.38吨。1993年,全区畲村茶园面积3万亩,产量1000吨。8个畲族乡实有茶园面积61135亩,比1978年增加46.1%;产量1689吨,比1978年增长35.3%。
二、分布
据1982~1986年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茶园总面积(含果园)37631亩,其中坡地36809亩,占总面积的97.8%;平地仅822亩,占0.2%。按垂直分布,海拔100米以下5537亩,占14.7%;海拔100~200米6582亩,占17.5%;海拔200~300米的7564亩,占20.1%;海拔300~500米的14525亩,占38.6%;海拔500米以上3423亩,占9.1%。茶园地块分布,按1982年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统计:12209亩茶园中,地块3~5亩的占40.4%,5~50亩的占33.7%,50亩以上的仅占25.9%。
三、结构
1982年,区内8个畲族乡茶园面积37631亩(含果园面积1238亩)中,肥力一等的910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4%;肥力二等的13911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7.0%;肥力三等的22810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0.6%。养分丰缺情况为:有机质丰富的3776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0.0%;一般的16081亩,占42.7%;缺乏的17774亩,占47.3%。在养分中,速效磷丰富的726亩,占1.9%;一般的2003亩,占5.3%;缺乏的8422亩,占22.4%;极缺的26480亩,占70.4%。在养分中,速效钾丰富的1923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1%;一般的3620亩,占9.6%;缺乏的7111亩,占18.9%;极缺的24978亩,占66.4%。
第三节 茶树栽培
一、育苗
闽东畲村的茶苗繁殖,历史上多采用有性繁殖(种子繁殖),20世纪50年代末始推行无性繁殖法。无性繁殖法又分压条和短穗扦插法两种。压条法培植的新苗生活力弱,容易损伤母树,较少采用。1958年后,在区内畲村推广短穗扦插法。福安上高山畲村有2棵百年大白茶,穆阳和康厝茶场利用其树枝扦条繁育的高岭大白茶被列为全国优良品种。短穗扦插一般中山地区为“秋插”,低山地区为“秋冬插”,一般每亩扦18~20万株,出苗率达70~80%。宁德猴盾、上金浿茶场用扦插繁育的茶苗,销往区内外茶区。
二、种植
传统畲乡种植茶树,采用茶籽直播,等幼苗出土后,进行间苗,每穴保留2~3株茶苗。1958年后,逐渐改为扦插苗栽植。亩植株数在3200~4200株左右,速成密植(免耕密植)亩植株数在6500~10000株左右。以条栽密植方式为好,能使茶树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又能使个体和群体得到协调发展,达到长期高产、稳定、优质的目的。80年代,福安78个畲村9439亩茶园中:丛篱式4024亩,占42.64%;条栽式5324亩,占56.40%;密植式91亩,占0.96%。通常在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耕锄1次,深耕时将表土、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1958年以来,区内各茶场还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效果很好。
三、施肥
1952年以前,茶园很少施肥。1953年起,茶园施肥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60年代以施厩肥为主,化肥为辅,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苕子、紫云英等,在茶区试种。70年代起,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
四、间作
畲村茶园,历史上有套种农作物的习惯,约有10%的茶园有套种甘薯、马铃薯、青菜、黄花菜(多植在茶园边沿上)等。合理、适宜的套种,能使茶园土质疏松、茶树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充足,从而提高茶叶产量。1983年,福安畲村9439亩茶园中:间作茶园3840亩,占40.68%;混种茶园128亩,占1.36%;纯茶园和荒芜茶园5471亩,占57.96%。
六、修剪
以往种植茶树,很少修剪。茶树从栽植到开采要5年左右的时间。1979年推广密植高产茶园后,重视在茶树的幼龄期进行定型修剪(一般进行两次),根据不同品种第一次在离地15~30厘米处定剪,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处定剪。通过修剪,促进茶树分枝,扩大了树冠,第三年亩产便达百斤。另外,壮龄茶树也有在春茶萌芽前进行一次轻修剪,以进一步扩大树冠,平整树型,促进芽梢萌发。80年代,畲村茶园经过修剪的约占29%。
七、旧茶园改造
闽东畲村茶园多为山地梯级茶园,多数用草皮串合的土坯或碎石块砌筑园坎,茶园梯坪面不等高,园间通道陡直,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栽植方式多套种,茶园“篱笆式、半墙式”多,茶树丛栽稀疏,缺株多,老品种多,产量低。1949年开展对“稀、老、衰”的低产旧茶园进行改园、改土、改树、补植换种。1953年,旧茶园改造以台刈、重修剪为主。1962年后,“改园、改树、改土、补植缺株”的茶园“三改一补”综合技术措施,对改树,能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和形成原因,分别进行台刈、重修剪、深修剪、改植换种,以老带新,以新代老,增行补植;对改园,能根据茶园的立地条件,水土冲刷程度,茶园生态状况,分别对茶园进行修补梯层、横沟蓄水、种植防护林、茶园种绿肥作物等设施;对改土,能深翻土层、施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提高肥力。1970年,推行“以老带新”(套种新品种,淘汰旧品种)。1979年后,茶园以补植换种和综合改造为主。1993年全区畲族乡茶园经过改造后,可采茶园41728亩,茶叶实际产量达1689吨,亩产量达40.5公斤。
八、采摘
传统采摘除留几条枝梢外,老嫩茶叶一把抓。1949年后,推广合理采摘技术,各季采摘的比例为:春茶占年产量的55%,夏茶占25%,秋茶占20%。60年代后,逐步改变只采不养的不合理习惯。70年代,推广茶叶的“五采五养”(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大养小)采摘技术方法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标准、三不留、五不采”(按茶类的采摘标准采,不留霸王芽、不留标准梢、不留对夹叶,不采粗老叶、不采梗蒂、不采花蕾、不采幼嫩芽梢、不采花蕾),采摘技术进一步完善。
九、病虫害防治
闽东畲村茶园主要的病害有叶枯病(又称茶瘟)、炭疽病(又称赤枯病、褐斑病)、叶斑病、茶饼病(又名叶仲病)、煤病(又叫煤污病)、兔丝子(又称无头滕)、合鲜(又称青台)、地衣(又称茶木耳)等常见的病害外,还有局部地区茶园发生的白星病、赤星病、无根藤、茶梢黑斑病、红皮病、粗皮病、茶菌立枯病、根朽病等。
茶树虫害有螨类虫害、茶叶蝉(又叫小叶蝉、孚尘子)、蚧壳虫、茶蝽、茶蚜(茶农又称“鬼”)、茶毛虫(又叫科茶辣、吊丝虫)、茶蚕、茶尺(又叫桐尺)、茶蓑蛾(又叫避债虫、布袋虫)、小卷叶蛾(又叫卷心虫)等常见害虫外,还有茶田蛾、潜叶蝇、茶象甲、茶精蛾、蛙蛾、天牛、青丁虫等局部发生。
1950年前,由于管理不科学和药剂的限制,茶树病虫害一旦暴发,束手无策,任其蔓延。50年代初期,对茶树病虫害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农业防治,结合茶园管理,中耕除草,消灭在土中的虫、卵、蛹及病虫的枯枝落叶,同时结合人工捕逮虫卵、虫枝、病叶的方法,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治,对各种病虫害及时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80年代,受病虫危害的茶园面积约占3%。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病毒虫,如茶毛虫核型多角体杀虫,茶虫死亡率达93%以上;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防治,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广大茶区推广应用。同时,在农药喷洒器械上亦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除对越冬虫卵蛹等采取除虫灭害措施外,并注意虫情发生,建立虫情预测报点,及时传递虫情,抓住有利时机除虫灭病,保护茶树正常生长。
第四节 茶叶加工销售
一、茶叶加工
闽东畲村加工茶叶种类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等。历史上制茶大多用手炒、脚揉、火焙、日晒,这种原始的毛茶制作方式,效率低、花工大,制成50公斤干茶需12天时间。1949年后,茶叶加工工具逐步发展。1953年以木制揉捻机为开端,随后又制出手摇杀青机。二、三锅连续杀青机等。60年代后,茶叶初制机械发展较快,揉捻机、杀青机、烘干机等配套制茶机械在茶区普遍推广使用。1982年,区内福安的坂中、穆云、康厝和霞浦的崇儒、水门、盐田共办有茶叶加工厂65个,年加工茶叶总量达572吨。主要茶叶加工机械有杀青机械84台、揉捻机137台、烘干机37台、柴油机56台1235千瓦、发电机36台505千瓦、电动机33台83.2千瓦。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共有茶叶初制厂100多家,精制厂30多家,初精制茶叶总量达1700余吨。
二、茶叶购销
清中叶后,茶叶贸易开始趋于繁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海口开放,茶叶运销欧美,贸易量激增,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宁德猴盾畲村雷志波、雷志满、雷成学分别办起“雷震昌号”、“雷泰盛号”、“雷成学号”茶庄。漈头畲村办起“雷佛保”茶庄,中前村办起“雷德庚”茶庄。宁德七都,福安穆阳、甘棠一带茶农将茶叶送到猴盾收购。每年有200多吨干毛茶经猴盾肩挑到八都岚尾港装船集中三都澳用茶舶运送出口。
民国时期,毛茶收购价格由茶庄按往年标准,视当年市场行情议定,依质分等进行收购。收购时,茶师有权灵活掌握。清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1901~1910年),每50公斤茶叶价格在11~18元(大洋)之间。民国28年,毛茶收购山价为每吨300~500元。民国30年,绿毛茶规定山价为每吨炒青最低价:福鼎960元、福安840元、宁德1000元;烘青每吨规定最低山价福鼎880元,福安、宁德9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由茶叶部门统一收购,按等论价。1984年,茶叶市场开放后,毛茶收购价在国家收购价的基础上,采取“上档茶多浮、中档茶少浮、低档茶适当浮”,参与市场竞争。
第五章 林业
第一节 森林资源
闽东畲族地区,山场广阔,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林业用地面积广阔,历史上森林资源丰富。民国期间,由于毁林垦荒等原因,森林资源受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林业生产,人工营林得到加强,但由于1958年大炼钢铁滥伐林木和人口增长后林木需求量增加等原因,森林资源仍呈减少趋势。
1972年,区内8个畲族聚居公社共有林地面积90.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3.82万亩,占59.8%;疏林地面积1.43万亩,占1.6%;无林地面积34.8万亩,占38.6%。1982年林业“三定”时复查,共有林地面积85.43万亩。同年,有林地面积56.14万亩,占65.7%;疏林地11.22万亩,占13.1%,无林地18.12万亩,占21.2%;森林覆盖率43.87%,绿化程度65.68%;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5.68%;林分面积475635亩,其中用材林374021亩,防护林10585亩,薪炭林90380亩,特用林649亩。1988年全区畲族乡村森林面积25.78万亩,木材蓄积量24.9万立方米。
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有林地面积706116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2.6%;林分面积644470亩。其中用材林493980亩,防护林11220亩,薪炭林137621亩,特用林1649亩。同年,全区畲族村共有林地面积30万亩,木材蓄积量29.8万立方米,油茶林面积2万余亩。
第二节 林业生产
明清时期,落籍闽东山区的畲族村民,种植粮食作物外,“种树还山”以林木薪炭及其它林业副产品,换取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和粮食不足部分。林业生产在畲村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林业生产,林业收入在畲村经济收入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1988年,全区141个畲族村共有森林面积25.78万亩,木材蓄积量25.1万立方米。其中:个体林面积23.01万亩,储量22.87万立方米;自然村所有林面积1.05万亩,储量1.14万立方米;村委会所有林面积1.72万亩,储量1.09万立方米。1993年,区内8个畲族乡有林地面积70.61万亩,林业产值3287万元,占同年畲族乡农业总产值23713万元的13.86%。
一、采种育苗
闽东畲村历史上素重林木种子的采集培育。在采摘油茶时,选择果大、皮薄、色红的果实直接埋在林中空地补种疏林,或带回用沙藏好,等到春季再播到山上让其发芽成苗。当时采集的主要有松木、油桐、樟树等树的种子。1950年,各县人民政府曾发动畲村群众采集林木种子兑换大米。1953年,宁德书井里畲村钟月鸾带头组织“三自”(自采、自育、自选)林业育苗专业队,其采种育苗技术经验一度在宁德县推开。1956年,是全区畲族乡村采集树木种子最多的年份,畲族乡采集的树木种子达3万多公斤。1956年,专区在福安坂中畲族乡的亭兜创办苗圃场(1958年下放福安县),该场圃占地面积38亩,年育马尾松苗400万株。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育苗面积400多亩,1985年畲族乡育苗面积达1145亩,1993年育苗面积300亩。所育苗木主要供畲族乡村自己造林用。
二、造林绿化
人工造林,闽东畲村素以营林为业,主要的林木品种是松、杉树和油茶,尤其以营造松林为普遍,其次是竹林和油茶林。1978年前,由于体制原因造林效果不显著,1978年以后,执行“山林谁造谁有,林权至少50年不变,林木砍伐可以按计划通过办手续后,自由安排和处理”的政策,各地政府采取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造林的方式,将大片荒山承包给村民,积极扶持造林重点户、专业户和联合体。畲村办起各种林场72个、其中畲族乡办林场8个、村办林场34个、个体林场30个,林业生产迅速发展。
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造林面积3.93万亩,其中用材林2.71万亩,占当年造林面积的68.96%;经济林面积0.67万亩,占17.05%;防护林、薪炭林面积0.55万亩,占13.99%。1985年8个畲族乡造林面积达6.51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4.22万亩,占64.82%;经济林面积0.81亩,占12.44%;防护林、薪炭林和其他用材林面积1.48亩,占22.74%。1990年8个畲族乡造林面积仍保持6.34万亩,1993年,由于宜林荒地不多,造林只有3万多亩。
飞机播种造林,1973年起,区内各县畲村进行过多次机播造林。1973年,福安白云山、仙岭等畲村山场机播飞行52驾次,1986年、1990年机播42驾次,造林有效率70%(飞机播种采用运五型飞机,从福州机场飞往福安播种,每架次装种800公斤,播种面积5000亩)。福安3个畲族乡,飞机播种造林实际成效面积1万多亩。1974年,霞浦崇儒、水门畲族乡亦进行飞机播种,面积达103万亩。宁德、福鼎县亦在同期组织飞机播种,畲乡播种面积3万多亩。1972~1990年全区先后6次开展机播造林,畲族乡村播种区面积占30多万亩,其中成效面积6万余亩。
三、四旁植林
闽东畲村素有在村庄旁、住房旁、路旁和溪河旁自发植树的习惯,大小畲村均有面积不等的杂木林,即所谓“风水林”,这些四旁所植树木,有的已历数百年。
福鼎浮柳《蓝氏宗谱》载:“文显、文发两公,率族裔,兴业植树于柯岭脚至古岭头,沿岭20里路旁,以千计之,作为路荫,并建有蓝家亭以守之”。福安田螺园村《雷氏宗谱》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家识公同维舟公,手栽扦面前旱外榕树2株;长佑公手栽扦榕树1株后门,以为远远世世合族培荫风水”。可见畲村四旁植树已形成传统习惯,为族内父老所倡导支持,并躬自施行。
这种四旁植树的良好传统,1949年后进一步得到人民政府的支持,每年春秋均有动员组织植树之举。1978~1993年间,全区8个畲族乡每年四旁植树约有40万株之数。
第三节 森林保护、利用
一、森林保护
护林防火 畲族村民靠山吃山,森林保护意识很强,自觉遵守保护森林法规、公约,并建立护林组织,设专职护林员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对护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和制止乱砍滥伐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制订乡规民约,以封、禁、罚等形式禁止乱砍滥伐和放火烧山。民国以前,禁山由族长主持订立公约,并指定专人负责护林,或实行轮流“看山”制度。一旦发生火警或有人偷砍林木时,就敲起竹梆报警。听到竹梆声全体村民迅速前往出事地点协助抓盗、救火。由于防火意识强,措施有力。1956年,福安县实现“基本无火灾县”;1978年,福鼎县实现“无森林火灾县”;区内有10多个畲族乡村被评为省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对偷砍树木者往往处以重罚,或向全村发继光饼赔礼道歉,或请全村人吃一餐饭。60年代以后,对偷盗禁山林木者则罚其出资公演电影一场,在映前向全村群众作自我批评,赔不是。
病虫害防治 1949年前,森林生态环境较好,病虫害成灾不多,偶有成灾亦凭人工扑灭,遇大面积灾害则束手无策。50年代以后,随人工造林面积扩大、生态失衡等原因,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区内畲村主要林木病虫害有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马尾杉赤枯病、黑翅土白蚁、松针蚧等,此外还有毛竹枯梢病,油桐角斑病、杉梢小春蛾、粗梢双条杉天牛、松梢螟等,危害较普遍。对松毛虫,用人工捕捉或药物喷杀;对双条杉天牛采取清除虫源,在4~5月间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用敌敌畏乳剂注入虫道,再用黄泥土封口。对脊信异丽金龟,在5~6月间用甲胺磷、敌敌畏喷杀成虫,或用高处点灯诱杀成虫。对炭疽病,则采取剪除病枝、病蕾、病果来控制和消灭病源。
二、森林利用
闽东畲乡森林树种最主要为马尾松,占有林地面积75.6%,杉木只占11.2%,阔叶林占13.2%。1978年,全区8个畲族乡年产林木3730立方米,毛竹8万根;1985年产木材1922立方米,毛竹产量16.45万根,1990年木材产量2195立方米,毛竹产量82.48万根。此外林副产品有桐籽、茶籽、山苍籽、笋、棕片、药材等。薪炭曾是历史上畲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80年代以后,畲乡挑卖松枝、柴片者已经很少。1993年,全区8个畲族乡林副产品有棕片40吨,笋干20吨,香菇250吨。此外还利用竹木资源造纸、生产松香等。
第四节 薪炭 油茶
一、薪炭
历史上薪炭一直是畲村的主要副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经三都常关外运的烧火柴6800吨中,有2000吨是畲村生产。民国期间,每50公斤松木片可换稻谷2.5公斤,每50公斤木炭可换稻谷10公斤。绝大部分畲村除种植粮食作物外,就靠挑贩薪炭收入维持生活。民国26年(1937年),全区木炭产量10万吨,其中有3万吨系畲村生产。民国37年,霞浦龙潭村9户人家,全年薪炭收入折谷1500公斤,而全年耕作所得扣除地租外只有250公斤,薪炭收入为种粮收入的6倍。霞浦草岗、青皎、海边、墓斗新厝一带畲村,柴片和木炭是最主要的副业。海边89户人家,年产柴片50万公斤,木炭2.5万公斤,两项年收入折谷3万公斤。墓斗新厝村36户畲民中,有10户靠卖柴片为生,年收入折谷1530公斤。福安山头庄一带畲村的主要副业也是打柴烧炭,每50公斤木炭值0.35~0.40元,1个劳力1天可烧炭20公斤;全年砍柴1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政府号召山区“生产自救”,福安县全年生产木炭4000吨,其中有1500吨系畲村生产。1954年,福安县下逢乡畲村全年挑贩柴草、松木片47.63万公斤,收入2583元,占总收入的16.9%。1955年,福安专区商业部门收购木炭5901吨,其中有五分之一为畲村生产。1958年,在“大炼钢铁”中,全区木炭产量30多万吨,有五分之一出自畲村。直至70年代,薪炭仍为畲村主要副业,每年上市贩卖量在200吨以上。80年代后,由于森林资源匮乏,每50公斤柴片涨至10余元,城市居民改用煤炭、煤油、电和液化气作燃料,薪炭上市量减少。1985年畲村木炭产量200吨,1993年不足100吨。
二、油茶
闽东畲村种植油茶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三都澳出口的茶油244吨。光绪三十三年增至398吨,有五分之一系畲村生产。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口被封锁,外销不畅,油价下跌,导致油茶林荒芜。1949年,全区畲村茶油产量只有10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油茶生产,荒芜的油茶林得到垦复。1957年,全区畲村茶油产量500吨。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油茶林再度荒芜。1962年,全区畲村茶油产量只有15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油茶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油茶生产受到重视。1988年,全区畲族乡村油茶林面积19431亩。其中个体18791亩,占96.71%;自然村90亩,占0.46%;村委会550亩,占2.83%。产量1117.6吨,其中个体1055.9吨、自然村10.5吨、村委会51.2吨。1993年,全区畲族乡油茶林面积2万亩、产量1144吨。
第五节 山林权管理
民国及其以前畲族地区林权随山而定,除少数风水林、路荫林、祠堂寺庙林为公有外,其余均为私有。土地改革后大部分山林仍由个人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化中,林木一律无偿入
社,山林私有制被取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林业责任制。1982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精神,开展林业“三定”工作,明确山林权限和经营范围。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山地总面积90.06万亩,颁发山权证书面积741530亩,其中国家所有14251亩,集体所有722352亩;颁发林权证书面积571022亩,其中国家所有27216亩,集体所有503914亩,个人所有38111亩,其中自留山26504亩,权属未定1781亩。随后80%以上的有林地均落实了林业生产经营责任制。各地政府采取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造林的方式,积极扶持造林重点户、专业户和联合体,畲族人民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第六章 狩猎
第一节 猎物种类
明清时期,畲族居住村庄往往山深林密,飞禽野兽很多,成为畲民的天然猎场。其猎物有虎、豹、野猪、野羊(山羊)、刺猬、山麂、獐、狐、野猫、野兔以及雉鸡、斑鸠、鹧鸪等。民国时期,福鼎浮柳、双华、牛埕下、才堡、瑞云等畲村有猎枪145支。霞浦西胜一带畲村年均猎获麂60多只,山猪10多头,小野兽无数。霞浦海边村野猪很多,常常出没田地里,对庄稼危害严重,为此全村备有猎枪(铳)16把,年均打死山猪10~13头,麂30余只。直到50年代,猎物种类还很多。1959年,福安九龙村钟猫弟因狩猎闻名,被推选为晋京青年代表。霞浦县南门山村钟品改1957~1960年3年中间,猎获害兽600多头,其中包括豹2头、山猪47头、山麂58头、豪猪72头,因此获省民兵积极分子称号。此后,由于滥伐林木,森林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野兽逐年减少。1964年,据福安县岳田乡调查,该乡6个畲族村会打猎者9人,有土猎枪9支,已不专事打猎,只在农闲时偶而为之,猎物有山羊、獐、山鸡等。
70年代以后,随保护珍稀动物政策的深入人心,加上畲村可以行猎的野兽已寥寥无几,狩猎也只成为畲民一种兴趣爱好,偶尔为之。所猎获的只有野兔、野猫,飞禽有雉鸡、鹧鸪、斑鸪等。
第二节 行猎方式
畲民狩猎时间多选在农历正、二月和七、八月农闲季节;狩猎时往往三、五成群,集体
行动,猎队有分工,有赶山(亦称“踏把”)者,带猎犬搜山,把野兽赶出密林;有“把口”者,守候在野兽出没的路口伺机射杀。狩猎的工具和方法有:
弩箭 竹制,原始狩猎工具。20世纪50年代尚有使用。猎手把弩架设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弩上有一根小小的活动针,针上引一根线,俗称“朗线”,野兽碰上“朗线”,活动针受震动,箭就脱弩而出。箭矢上敷有毒药,野兽中箭不久即倒毙。福安杨梅洞畲族猎队惯用这种手法猎获野兽。
竹枪 是拿4~5厘米宽的毛竹片将两头削尖,形如一把尖刀,放入油锅里煎炸,待其颜色变黄时,取出冷却,使其锋刃硬韧,犹如钢刀般托在花生园或甘薯地里,野兽来糟蹋作物时,就可能被竹枪剌中毙命。
竹吊 在野兽经常路过的三叉路口或庄稼地里,挖个宽约30~40厘米、深30厘米的小洞,洞口放置一个活动圈,圈沿拴一个活动针,洞旁置一根毛竹,将毛竹压弯拉到地面,在毛竹尾部吊上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缚在活动针上,当野兽踏上活动圈,带动活动针,毛竹上的活动柄就弹动起来,把野兽的脚悬空吊起,使其无法逃脱而就擒。
木笼 俗称豹橱,是诱捕虎豹之类大野兽的大型工具。木笼隔成前后两间,中间有活动踏板,里间置猪、犬等饵物,当野兽进笼踩上活动踏板时,笼门则自动关闭,野兽即被活捉。福安九龙村畲族钟猫弟就常用这种方法捕豹出名。
累刀 是专门捕获野猪的工具。累刀即在木槽上设刀,刀刃朝上,放在野猪经常出没的路口,当野猪奔跑撞到刀刃上,肚皮就会被刀刮破。特别是在出现野兽群时,兽群遭惊吓争先恐后地狂跑,窜到累刀上常常被累刀刮破肚皮致死。
陷井 即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深挖2~3米、宽50~60厘米的陷井,面上用树枝、茅草伪装起来,放上诱饵,当野兽路过,即陷落井里而被捕。
火铳 畲村常用的自制猎枪。用钢管或铁管作铳筒,木制铳柄,以米粒大小的铁砂做子弹,火铳的火药一般自制。火铳发火,铁砂射出散开,直径约为一米,命中猎物率较高。
民国以来,畲族狩猎大多用火铳,少数用步枪。
第三节 猎物分配
畲族狩猎,猎获分配原则:福鼎、柘荣、霞浦一带兽皮归猎手,三只腿及内脏亦归猎手;发现野兽的人获一只前腿、一斤肉,再平分一份肉;剩下的平均分配。宁德、福安一带,中头铳者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或在平分一份肉后,再加上内脏和两条兽腿,兽皮归猎手;赶野兽出密林者,分两只腿,一份肉。有的地方分配原则是:中头铳者,可分得兽头、兽皮和部分兽肉。如果头铳虽击中,但山兽仍在奔逃,由另一人补击后山兽才死者,兽头、兽皮为头铳者,兽肉部分则要与补铳者均分。要是猎到中等体积的野兽(如麂、獐等),除兽头兽皮归头铳者外,兽肉平均分配。要是参加猎捕的人多、猎物又小,则把猎物煮好,全村人一起就餐。
第七章 养殖业
第一节 家畜饲养
闽东畲村有广阔的草场资源,牧草种类多,仅福安畲族地区可利用的草场面积就有1.7万亩。饲养的主要家畜种类有猪、牛、羊、兔等。
一、牛
明清时期,畲族地区牧牛之风较盛。从现存畲村地名中可略见一斑。民国期间,区内畲族村民实际拥有的牛群并不多,大部分替当地汉族放牧。土改期间全区畲民分得耕牛约800多头。合作化后大部分耕牛归社队所有。六、七十年代,区内畲村养牛在3500~4500头之间。80年代后畲族地区养牛量增多,1988年畲族地区养牛5150头,1993年畲族乡养牛5612头。
水牛 水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畜力。闽东各县畲村所养主要为福安水牛。福安水牛是中国水牛的地方优良品种,体躯粗壮,肌肉丰满,发育良好。毛色为青黑、青灰和浅褐色。成年公牛平均体重523公斤、母牛456公斤。役用性能好,公牛平均挽力114公斤。1949年前畲村普通人家养不起耕牛,大多替汉人或牛主帮养。宁德蓝愚妹替七都人养1头牛,后生了2头牛犊。生2头牛犊后,母牛和1头牛犊还给牛主,他才分得1头母牛犊。福安西隐地主借高利贷给山头庄畲民,若还不起债则要为其看牛。1949年以后畲村养牛户渐渐多起来,1957年福安甘棠山岭乡,全乡有60头水牛、5头黄牛,平均每5.7户有1头牛。1958年后,牛统归生产队饲养,极少有个人养牛,所以牛存栏数没有多少增加。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共饲养牛5435头,按乡村户数均摊,每6.99户饲养牛1头。1993年末,畲族乡牛存栏量5612头,其中水牛5100头。在牛存栏总数中,有繁殖能力的母牛2000头。
黄牛 畲村黄牛饲养比例很小,大多做为肉牛饲养,以海拔高山区村居多。1978年,8个畲族乡养有黄牛741头。1993年末,畲族乡共有黄牛350头,不及1978年时的一半。
乳牛 1962年就有饲养。1981年,福安小岭、横林、溪潭七埞、蓝田畲族村均有饲养,每头奶牛牛奶收入可达2000余元,后因乳粉滞销,鲜奶销路不广,养者锐减。1978年有乳牛461头,1993年只余162头。
二、羊
闽东畲村素有养羊传统。民国期间,福安金斗洋村即养羊40只,50年代畲村养羊6000余只。1963年,福安专区投入少数民族补助费5750元,帮助购买羊羔322只。1976年区内畲村养羊1.2万只。特别是1978年后,养羊数量激增。1988年全区畲族地区养羊26536头。1978年末全区8个畲族乡羊存栏数8852只,1993年增至18030只。1993年比1978年羊存栏数增长了1.04倍。
畲村山羊多系本地品种,适应南方高湿气候。毛色有全黑、灰棕、灰褐色3种。早熟,繁殖率高,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9.49公斤,公羊平均体重31.82公斤。
三、猪
猪是畲村普遍饲养的家畜。民国期间,福安金斗洋村100多户人家,养猪户约占50%。1949年,区内畲族村养猪6000余头;1957年增加到1.2万头。1960年粮食紧张,加上农村经济政策不稳,1962年畲族地区猪存栏不足3000头。1963年福安专区投入少数民族补助费5580元,购买猪苗475头,帮助畲族地区发展养猪业。70年代,畲村猪存栏量在2~2.5万头之间。1988年,畲族村养猪35827头。1978年8个畲族乡猪存栏量28855头,1993年增至57657头,增长99.8%。
闽东畲村饲养生猪品种有本地猪和福安花猪。1980年以后引进“中约克”杂交猪种,逐渐成为主要养殖品种。
四、兔
畲村有饲养本地肉用兔传统。50年代,金斗洋村即养兔30余只。1962年,区内部分畲村开始饲养长毛兔。70年代高潮期间,饲养量在10万只以上(每只长毛兔年产兔毛200克)。80年代末,因兔毛价格下跌,饲养者日少。1993年畲族乡养兔2782只,其中除150多只系长毛兔外,其余为肉用兔。
第二节 家禽饲养
闽东畲村有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的传统习惯。1978年,区内畲族乡家禽年末存栏数13万只。1990年为37.85万只,禽蛋产量667吨。1993年,家禽存栏量46.7万只,禽蛋产量690吨。
鸡 民国期间,绝大部分畲族村都有养鸡,因为粮食紧张、饲料缺乏,饲养量不多,每家只养几只、十几只不等。福安甘棠山头庄全村养鸡不到50只。90年代,区内141个畲族村养鸡20万只,户均8只。饲养品种大多为本地种,体型偏小,个体差异大,母鸡体重1.5公斤左右,多为红羽,抗病力强,肉质好,年可产蛋170枚以内,就巢性强,饲养量约占70%。此外少量有饲养仙居鸡、罗斯蛋鸡的。
鸭畲 族村均有饲养。90年代,141个畲族村养鸭5万只,户均2只。饲养品种多为本地麻鸭,体型小,适应性强,适合溪河、水田放养,母鸭100~200日龄开产,年产蛋250枚,平均蛋重62.5克,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公斤、公鸭平均体重1.3公斤。此外亦有饲养番鸭等。
鹅畲 族村均有饲养。公鹅体重可达6.5公斤,母鹅5.5公斤。养鹅不如鸡鸭普遍。
附:蜂
畲村养蜂以霞浦县盐田为多。1990年全区8个畲族乡养蜂1007箱,蜂蜜产量33.3吨。其中盐田养蜂614箱,收获蜂蜜26.3吨,养蜂箱数和产量分别占8个畲族乡总数的61%和78.9%。
第三节 水产养殖
民国时期,区内宁德雷东、鸟屿、屿头、七星岛、三都松岐、云淡门岛等畲族村就开始从事水产养殖。蚶岐畲族村年产蚶10吨,蛎干3.5吨;雷东村鼎盛时,年产蛏15吨,蚶10吨。有50多户畲民从事内海捕捞业,有“丁字网”船30余艘,瓜对船14艘。霞浦海边二坑、牛角湾、下岐山畲村,以渔业为主要副业,养殖对虾、缢蛏、海带、紫菜、花蛤等。此外福安坎下、蛇岗,福鼎小后坂、城子边、蕉宕等地畲村均有虾塘,年产对虾80余吨。1978年区内畲族乡水产品产量1856吨,其中养殖301吨。1984年霞浦盐田畲族乡海边村100户群众联合围塘养殖对虾。1985年,8个畲族乡水产品产量2509吨。
1987年,盐田畲族乡二坑村种缢蛏150亩,产量6.5吨;种海带20亩,产量40吨;种紫菜62亩,产值10.65万元,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260元。同年盐田尤澳下青山23户畲民联合围塘80亩养殖对虾。1989年,对虾价格下跌,养虾户亏本。而海边村利用虾塘对虾的残余饵料以及塘中浮游生物为花蛤提供丰富的养料,在虾塘混养花蛤,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为虾塘立体养殖,提高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新路。1990年,北壁乡盘前、牛角湾村4户畲民联合围塘52亩养殖对虾。此外,福安竹园兜、石门里、东山、横林、坑里坑、竹洲山、过洋、日宅、南山头,霞浦洋边高山、墓斗、书堂里等畲族村发展家庭养鱼。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族村还是福建省家庭流水养鱼的发起地,曾经得到省水产厅的表彰。此外福安金斗洋、蓝田畲村亦有养鱼,因自然条件限制收效不著。
1993年产量3701吨,比1978年增长113%,其中养殖800吨,占水产品产量的21.6%,比1978年增长166%。
第八章 工商业
第一节 手工业
一、工匠
明、清、民国时期,畲族地区手工业不发达,工匠人数所占比例不大,而且多半农工兼事,或以工为主,或以农为主,农闲作匠,农忙务农。工种以泥、木、石匠居多,篾匠、鞋匠、棕衣匠、理发匠、裁缝也占一定比例,弹棉、打铁的畲族工匠很少。由于技术传承的原因,有的村庄成了某一种工匠的摇篮,因而所占比例也就大。据福安溪潭凤洋村调查,1949年前,该村有160户,有泥工9户、篾工7户、木工5户、裁缝5户、鞋匠2户,共有工匠28户,占全村总户数160户的17.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有23人从事手工业生产。但在整个畲族人口中工匠所占比例还不到0.5%。20世纪50年代以后,畲村工匠大多参加互助合作,从事集体生产,形成专业性的厂、社组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农村劳力过剩,学手艺的人渐渐多起来,工匠有的常年在外打工,有的仍为季节性外出。1990年,全区各畲村长年从事手工业的工匠1749人,从事建筑业的635人,临时性工匠约5000余人。
二、作坊
油坊 闽东畲乡盛产桐油、茶油、菜油。油茶籽加工炼成的优质茶油,是上好的食用植物油。1949年前,区内畲乡有油坊10多家,其开办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有霞浦西胜、上水、霞坪、半路张、清水壑、马洋、二铺、一浿、北山、笕下,福安溪亭、周坑油坊。这些油坊大多以水力为动力,用水车带动碾盘碾碎植物油茶籽,然后将油茶籽粉末放入大饭甑蒸熟后,放入特制的篾圈内压成饼状,叠到特制木槽中,经过人工不断加压,榨出油来。每年农历十月至年底,为榨油旺季,每个油坊年产油5吨多。油季结束后,油坊就利用碾盘帮人磨小麦、舂米。也有的油坊用牛作动力拉石滚,或用人力粉碎植物籽。1970年后油坊大部分改用电动榨油机械和使用机械碾油茶籽设备。
砖瓦窑 闽东畲村有烧砖瓦传统,20世纪20~30年代就有不少畲村筑窑烧砖瓦。1993年,区内畲村办有砖瓦厂40多个。规模大小不等,大窑每窑烧青砖5~6万块,小窑只烧砖2~3万块。此外畲村还办有碗窑、缸窑、硋窑等。
其他如裁缝、细木、棕草编织作坊多以家庭为单位,人员少,设备简陋,没有形成集体生产规模。
第二节 乡村企业
1956年合作化后,畲族地区办起手工业合作社(组)。人民公社化后,部分合作社(组)转办乡村集体企业。“文化大革命”中,乡村企业受农村经济体制限制,发展缓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畲村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开展多种经营,集中力量办乡村企业。政府对畲族乡办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照顾。同年,福安县的坂中、康厝和穆云3个畲族乡即办有企业69个,从业人员3518人。其中乡办48个,从业人员2864人;队办企业21个,从业654人,完成总产值485万元。其中乡办企业产值462万元,队办企业产值23万元。全区畲族乡村办企业达100多家,产值860余万元。1985年,畲族乡村企业单位增至250多家,从业5000人,总收入638万元。其中,乡办企业90家,年获纯利80万元。1990年8个畲族乡办企业96个,从业3500人,完成产值4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00万元。乡办企业门类涉及到工业、林茶果业、交通运输、建筑、饮食服务、粮食加工等行业。霞浦盐田办有采炼厂、榨油厂、玩具厂、水电厂、自来水厂,水门畲族乡办有麻纺厂、棕床厂、采炼厂,崇儒畲族乡办有蜜饯食品厂、水电站;福安康厝乡有水电站;宁德金涵有养鳗场。畲族乡企业创办后,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企业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乡村企业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3年,全区8个畲族乡共办有各类乡村企业2000多个,企业从业人员万余人,完成工业产值3.16亿元。
一、工业企业
1956年,区内畲族乡村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畲村工匠和作坊纷纷加入和改办手工业合作社、合作小组,主要有瓷器、服装、竹器、铁器、木器、农械修配、理发、建筑社(组)等,鼎盛时达数百个。霞浦3个畲族乡工业总产值7.31万元。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的热潮中,这些社、组一哄而起,纷纷改办工厂。仅霞浦墓斗片,几个月间就办起各种工厂158个,全区畲村办厂多达1000个以上,但这些厂大多有名无实,毫无经济效益。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后,绝大部分工厂下马解体,只有公社一级还保留有农械修造、缝纫、建筑等少数3~5个社属企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乡村企业受限制,生产停滞不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村企业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发名优产品,福安3个畲族乡创办的茶叶精制厂年完成产值达260多万元。坂中畲族乡富春机电厂以闽东电机公司为依托,和外省建立横向联系网络,开发YC80、YC90型电机产品,产值从11万元提高至120万元,创利从2万元提高到20万元。1978年,全区8个畲族乡完成工业产值230万元,1985年完成产值332万元。畲族乡形成拥有机械、电器、建材、电力、化工、食品、工艺美术等门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电机、电器、茶叶、机砖、包装材料、塑编、工艺品、烟花爆竹、石板材、抽纱、食品、香料等。并初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坂中畲族乡天然菇松厂生产的香菇松系列产品,在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铜牌奖,在福建食品工业名、优、新、特展评会上获武夷奖,在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二届产品展评会上获出口优质产品奖。穆云畲族乡福良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DOJ、AOJ系列离合器电动机亦获“优质产品奖”。康厝畲族乡工具厂生产的斧头系列产品,销往北美,创汇420多万美元。1990年全区8个畲族乡工业产值2.74亿元,1993年增至3.16亿元,有工业企业100多家。
霞浦县蜜饯食品厂 崇儒畲族乡最大企业。1985年开始筹资23万元创办,1986年投产。当年生产枇杷、桔、杨梅、笋、芙蓉李、姜片等各种水果罐头和蜜饯食品达80多吨,产值48万元。产品质量和卫生检查均达到国家标准。枇杷罐头在质量评比中荣获省优质产品三等奖,成为全地区同类产品中唯一获奖的单项产品。全厂18个管理人员中有4个是畲族,工人111人,其中畲族占30%。1986~1989年,生产各种水果罐头、蜜饯食品共227吨,产值达136.4万元。1992年完成产值353万元,出口交货值100万元。
水门麻纺织厂 1987年秋创办,总投资170万元。1988年10月开始投产,全厂工人255人,其中畲族50人。1989年麻纺厂生产国标麻袋32万条,产值75万元,利润3万元。1988~1991年共创产值267万元,实现税利17.7万元,创汇110万元。1992年水门麻纺厂完成总产值249.3万元,出口交货值30万元,销售收入227.5万元。
福安市民族机电厂 坂中畲族乡与闽东电机第三厂联营合办集体企业。1988年创办,职工29人,管理人员7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称者4人。固定资产50万元,流动资金20多万元。当年投产,完成产值48万元。1989、1990年产值在150万元,年创税利8.5万元,人均年产值4.17万元。生产的分马力电机系列产品技术水准高,产品质量好,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福安市坂中天然菇松厂 1987年创办。全厂有工人38人,技术人员3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人),管理人员4人。拥有固定资产31万元,流动资金13万元。主要生产香菇松系列产品和太仓肉松。香菇松系列产品的生产为我国食用菌的综合利用,填补了一项空白,属目前国内首创,利润率高,具有出口创汇的能力,产品由宁德地区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销往国外市场。太仓肉松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畅销,供不应求,产品由福建省对外贸易公司销往国外市场。该厂年贸易出口值80万元,年税利12万元。该厂技术力量强,不断创出名牌产品。香菇松在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武夷奖。1989年在全国乡镇企业第二届出口产品展评会上获出口优质产品奖。太仓肉松获福建省出口优质产品奖,在1991年广州交易会上受外商好评,产品销往日本及东南亚等地。
二、农业企业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部分社队办起各类农场,“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农场在大集体的体制下有一定规模,1978年后大多改办为乡村企业。1989年霞浦县畲族乡、村办农场23个,其中茶场8个、林场8个、果场7个。1990年福安畲族乡、村417个乡村企业中,农业企业23个,产值199万元。1993年全区畲族地区共办有各类农业企业100多个。
盐田林场 1979年10月创办。全场有职工214人,经营山林2516亩,其中材林480亩,经济林430亩,竹林45亩,新造林地1500亩。1988年办起榨油厂,年加工桐油、茶油10多吨。
大岗山联营林场 1984年创办,由霞浦县、乡、村三级联营,经营山地面积13084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44亩,新造林场12740亩。
崇儒乡林场 1976年创办,有职工5人,主要营造杉木1300亩,80年代中期开始间伐。
现杉木已全部成材,木材蓄积量10.4万立方米。
企岭头林果场 1989年7月创办,为霞浦县、乡、村联办的林果场,其山场包括崇儒乡的郑洋、保安、上水、崇儒、坵山、溪坪、新村、路口8个村的山场,主要营造品种有美国松4283亩,本地马尾松4000多亩,杉木2000多亩,日本甜柿200亩,古田油柰200亩。
霞浦郑洋村林场 1975年创办,总面积1300多亩,1975年共造林1100多亩,长年累月坚持垦复抚育,促进了林木丰产。1975年营造的近300亩杉木,已全部成林。1984年后已部分间伐,每亩可伐50株,间伐林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
霞浦西胜村林场 1989年共有杉木林3500亩,松木林2000多亩,薪炭林6000亩,可利用的毛竹有1800亩,总面积达13300亩,为霞浦县行政村最大林场。毛竹株数占霞浦县畲族地区的40%左右。
白露坑村林场 仅次于西胜,有林地面积1.19万亩。
穆云乡林场 1983年7月创办,有职工8人。经营面积2134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027亩。
穆云南山林场 1986年9月创办,有职工6人。经营面积1375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90亩。
穆云乡燕科林场 1985年9月创办,有职工3人。经营面积2149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940亩。
康厝乡林场 1980年10月创办,有职工15人。经营面积13257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965亩。
康厝外洋𡎆林场 1990年10月创办,有职工6人。经营面积78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00亩。
溪柄长洋林场 1987年5月创办,有职工5人。经营面积1600亩,有林地面积1200亩。
崇儒坪园茶场 1975年创办,崇儒乡办茶场,有茶园面积414亩,其中可采200亩,幼龄面积214亩,年总产量6.8~8吨,全场职工40人。
水门苍基茶场 1956年创办,水门乡办茶场有茶园面积350亩,其中可采面积170亩,幼龄面积180亩,年总产量7.8吨,全场人员30人。
盐田凤尾洋茶场 1976年创办,有茶园面积450亩,其中可采面积300亩,幼龄面积150亩,年产量10吨,全场人员13人。
霞浦茶岗果场 1979年创办,共有蜜桔1200株、枇杷1500株、杨梅1000株。1984年开始收成,年产量5吨,纯收入5万多元。
溪边果场 1980年创办,大部分果树为个人种、集体经营。共有福桔5000株、枇杷5200株。
第三节 商业贸易
闽东畲族素来有用自产的柴、竹等土特产品同汉人换取所需的食盐、咸鱼、日常用品和生产资料的历史习惯,但没有本民族市场和经济贸易中心。间或有小商小贩到畲村进行贸易,畲民则用粮食和土特产品与其以物易物进行交易。
民国29年(1940年),福鼎县翠郊、浮柳畲族村成立茶叶产销合作社,自行精制“白毫”茶38箱运往香港销售。民国36年,在硖门、康厝畲族地区设2个茶叶产销合作社,为当地茶农服务。这时,霞浦等地也有一些畲族地主、富农兼营茶叶、桐油、木炭之类的土特产生意。
1950年,为繁荣农村经济,各县区公所所在地都设立供销合作社,畲族农民也纷纷参股加入供销合作社。同年,崇儒岚下农民为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农村市场,自发创办农民供销合作社。1952年崇儒、盐田、水门成立购销总站和双代(代销代购)店,这些商店的设立,促进了畲族地区商品的流通。
1954年,福安穆阳供销社有社员5680人,占总人口的16.0%,其中畲族877人,占社员总数的15%,股金1241元(其中入社费568元)、公积金3950元,公积金较之1953年增加70.3%。供销社设有渔货生产、布匹百货、京果土产、屠宰等4个门市部。11月安排7个货郎担,在渡头等11个乡的畲族聚居村和畲汉杂居村开展业务。货郎担采取以货换货形式,收购地瓜粉2130斤、杂骨72斤、杂锡45斤、杂铜70斤、桐籽175斤、杂铁196斤、以及牙骨壳、鸭鹅毛等。同时还供应畲村带鱼502公斤,杂蚵470斤,虾渣640斤,食盐0.6吨,以及瓜袋鱼、〓肉、红菜、火柴、香烟、冰糖、日用品等,金额1231元。召开工业产品展览会(购销会),组织工业品下乡,以展销形式组织商品交易。
1957年,农村购销网点继续扩伸,约有一半以上的畲族聚居乡都设立购销点。商业部门认真贯彻“推销农副产品第一,供应生产资料第二,供应生活资料第三”的经营方针,使畲民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用出乡。1963年,宁德、福安、霞浦、福鼎县百货公司设立少数民族商品供应专柜,霞浦城关百货商店还配1个畲族营业员,方便畲族群众购物。商业部门拨出沙糖2324斤、羽纱4000尺、毛领300只、纱织带1000只、红头绳和绣花线500只、大号牛角梳3000把、布票36928尺,照顾畲族妇女民族特殊装饰的需要。1961~1965年间,每年都增发给13岁以上女性3尺布票,并从国库中拨出白银锻打畲族妇女首饰、手镯等。供销部门在畲族地区设47个基层社、站、店。1955~1965年的10年中,收购各种山货800多万元,供应各种生产、生活资料3000多万元。1977年后,畲族农村有的代销店改为“双代店”(代购代销),畲民购买糖烟酒不用出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畲村商业得到发展,畲乡市场渐趋繁荣。1982年,地区供销社、民政局、劳动局根据国务院批转《全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生产工作会议纪要》精神。霞浦县增设了瓦窑头、茶岗、上水、白露坑、县民族招待所等5个商业网点,招收畲族职工10名,并在畲族集居地原有一些供销网点上,新收畲族职工10名。此后随畲村商品经济意识的加强,农业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的单一经营型,逐步向多层次、多元化、专业、现代型发展,从而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新格局。畲族农民逐步由农村迁入城镇,从事个体经营,开设饮食店、理发店、服装店、小商品店及经营农贸市场摊位等。
1990年福安3个畲族乡共有供销社网点98个、门市部35个、购销站20个、双代店29个,从业人员341人,固定资产1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54万元。1993年,全区141个畲族村共有商店123间,从业140人。
第四节 劳务输出
民国时期,畲民进城从事服务性行业,经营铁铺、打银店、鞋店已较普遍。福安谢岭下村(今属社口)钟姓、仙岭洋钟姓在县城分别经营豆腐店和染布店,均有70余年历史。社口里后村钟某在城关开“华宾客栈”亦有60年历史。此间,畲民在福安城关开设拳艺馆、炒面店、打铁店、剃头店(理发店)、弹棉店、打银店(银首饰)、做篾店(竹编店)、鼓手店的也有十多家;霞浦、福鼎、宁德县城亦有畲民开设的染布店、剃头店、竹编店、青草店等,民国26年(1937年)《福建省统计年鉴》载:畲族“多业农,间有少数业工、商、巫、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民进城寻求就业的机会增多,1954年成立福安城关竹器小组,职工20多人中,90%为畲族;1957年改为福安竹编厂,职工70余人,50%为畲族;1958年至1959年改为地方国营福安竹编厂,职工200余人,有30~40%为畲族;1961年体制下放,人员精简,缩为40人左右,其中有28人为畲族。
80年代,畲民外出劳务者不断增多,全区畲族个体户进城开设饮食店、理发店、服装店、小商品店和经营农贸市场摊位的有100多户。1992年6月统计,在福安城关的畲族个体经营者有41户,其中五金交电1户、小百货4户、服装业2户、沙发2户、糖烟酒9户、水果2户、水产品5户、家禽1户、粮油2户、蔬菜1户、屠宰2户、饮食业5户、打字油印1户、理发烫发2户、编织1户、修补1户。其中女店主11人,农业户口25户,拥有资金最多的达40万元。同年宁德市区和6个乡镇有畲民开设的小百货、服装、鞋帽、食杂、屠宰、蔬菜、小饮食、理发等商店86家;个体开业医6家。
第九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路
民国时期,区内只有古田县修建有谷口至平湖、福(州)古(田)建(瓯)公路和古田半坑亭电站至坝区公路3条总长131.7公里,没有1个畲族村通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动工修建福州至福鼎分水关公路(国道104线),1956年1月建成通车。沿线经过宁德飞鸾南山,城南蚶岐上沃,金涵琼堂、上后山、牛头岗、后巷、烟亭,八都新楼、炉洋,七都潘塘;福安城阳铁湖、溪柄炉下;柘荣乍洋宝鉴宅;福鼎管阳唐阳,桐城岩前等16个畲族村。1956年4月省道310线小古镇至浦城公路霞浦小古镇至溪柄段建成通车,途经霞浦盐田二铺,福安葛藤坪、后洋、里厝、岔门头、茶洋、棋盘坵、横牛、古厝、本斗洋等10个畲族村;5月1日赛岐至浦城段建成通车,途经福安上半山、下半山、上墓亭、下墓亭、半岭尾、上长潭、下长潭等7个畲族村。1966年,省道309线琼堂至天湖公路建成通车,途经宁德院后、亭坪2个畲族村。1976年6月省道203线安溪至嵩口公路宁德地区段建成通车,经过屏南巴地畲族村1个。1979年8月,省道215线沙埕至闾峡公路建成通车,途经福鼎佳阳、罗唇、康山和霞浦法华4个畲族村。
全区先后修建县道21条,途经畲族村16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畲族地区掀起修建公路热潮。先后新修和整修主要乡村公路45条,形成畲族地区公路交通网络。1988年,全区通公路的畲族村委会驻地村59个,占畲族村委会(畲族人口在60%以上)驻地村总数的41.8%;通公路的畲族自然村425个。
1993年,全区通过畲族地区等级公路20条总长200多公里,乡村公路150多条总长279.5公里;8个畲族乡共有公路里程311公里,通公路的畲族村委会驻地村115个,占畲族村委会驻地村总数的63.5%。经过畲村主要公路有:
福安——穆阳公路 起自福安市区接国道104线227.47公里处,终点穆阳镇(穆云乡驻地)接小浦线119.8公里处,公路全长26.02公里。1959年12月动工,完成全线路基工程,后因国民经济困难,资金不足而停工。1982年重新立项,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1月竣工,8月1日正式通车。全线路基宽6.5米,路面宽3.5米,沙石路面。弯道216个,回头曲线5个,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大中桥5座707.8米,涵洞110处1217.5米,为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福穆公路途经仙岩、对面厝、白岩下、青园、洋坪等5个畲族村。
闽坑——猴盾公路 闽猴公路在福分公路(国道104线)宁德闽坑附近接线向东行至猴盾,全长4公里。1975年交通局测设,八都镇人民政府组织施工,1980年竣工,1985年6月由宁德县交通局重新测设改线整修,省交通厅用“粮、棉、布”以工代赈项目拨款7万元,补
助改造提高,1986年6月动工,1988年2月竣工。全线路基宽6.5米,路面宽3.5米。系泥结碎石路面,最大纵坡7.3%,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涵洞18处171米,均系永久性结构,符合山岭重丘四级路标准。
瓦窑坪——蒋阳公路 从福鼎县道白桑公路磻溪乡瓦窑坪分线至磻溪乡蒋阳村,长9公里,桥梁1座,途经金谷村。该线于1977年当地自建。1986~1987年县交通局投资8.5万元,当地自筹1.5万元,对该路进行改造。路基宽6.5米,路面宽3.5米,为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
罗唇——双华公路 从省道沙吕公路福鼎前岐镇罗唇村叉路起至前岐镇双华村长4.185公里,桥梁1座。途经割藤房、石萝、墓地、华阳至双华村,并延伸到四房内村。1986年9月动工,1987年10月竣工验收,工程造价12.09万元,省交通部门从扶贫项目拨款修建。线路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测设施工,基宽4.5米,面宽3.5米,属等内公路。
硖门——瑞云公路 从省道沙吕公路福鼎硖门乡政府分道至硖门乡瑞云村,长7.641公里。途经竹古里、李家墓、瑞云、瑞云寺,到达邱厝里。1986年11月动工,1987年底竣工。工程造价21万元,由省交通部门从扶贫项目拨款投资修建。线路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测设施工,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属等内公路。
照澜——象阳公路 从省道沙吕公路福鼎前岐镇照澜村分道至前岐镇象阳村,全长3.1公里。1987年元月动工,同年12月竣工,工程造价10.06万元,由省交通部门从扶贫项目中拨款修建。线路按山岭重丘区四级线路标准测设施工,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属等内路。
二、自来水
畲族村主要饮用溪河水、井水和泉水,水源丰富,且山泉污染少,水质较佳(据1980年部分畲族村饮用水测定结果表明:泉水色度、浓度为5。或小于5。,臭味弱,pH值6~7.1,总硬度1.1~9.1,总铁小于0.3,氨氮小于0.05,锰小于0.05,亚硝酸盐氮小于0.001,硝酸盐氮小于或等于0.04,氟化物小于0.2)。历史上畲村引水通常使用打通关节的竹筒(“竹笕”)。20世纪70年代起,畲村全面开展饮用水改造,部分村庄改用软塑料管引水。1984年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机构复设后,即把改善人畜饮用水条件当作畲村基本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来抓。同年,全区投入畲村改善饮用水工程民族补助经费50多万元。1988年全区有262个畲族村4万人饮用自来水。其中饮用自来水畲族村:福安74个、1.29万人,霞浦91个、1.16万人,福鼎36个、0.48万人,宁德26个、0.32万人,古田13个、0.52万人,其余各县22个、0.23万人。1993年,8个畲族乡有自来水设施的村委会驻地村54个,受益人口4.4万人。1984~1993年全区投入畲族村饮用水改造的民族补助经费达100多万元。
三、电力
历史上畲村照明用松香、竹篾囊、菸骨(菸茎杆)、麻杆、油灯、蜡烛等。1967年区内穆阳南山大队建成水电站,装机28千瓦,畲族村始有生活生产用电。70年代福安城郊白坑,穆阳蟾溪,社口牛山湾、谢岭下、坂中后门坪,穆阳溪亭、金斗洋,霞浦七宝洋、一浿、路里、二洋里、长岗,盐田洋边,牙城洋边、墓前岗、黄土企、田岗、霞兰里、清水曲等数十处畲村建起小型水电站。80年代,开始修建火电站,至80年代末,区内福安、霞浦2县即建有火电站30多处,装机300千瓦。70年代起8个畲族乡先后建有10万方以上的水库工程20座,库容16178万立方米,装机27台,装机容量1.25万千瓦。1988年,全区1789个畲族自然村中,通电的自然村971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4.3%;用电人口10.45万人,占同年畲族村总人口的64.8%。1993年,全区8个畲族乡182个村委会驻地村中,通电169个(自然村383个),占总村数92.9%。
四、邮政电讯
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区内畲族聚居的穆阳等地先后开设邮政代办所。民国期间,穆阳桥溪、咸谷均设有邮票代售处和邮政信箱。民国23年(1934年)闽东土地革命期间,畲族地区的各级苏维埃政府均设有传递情报、运送军需物资的交通网络。民国37年,福安穆阳设有电信代办处。1949年后,区内各畲族集镇先后建立邮电所(支局)、邮政代办处和投递点。1957年,区内各畲族乡均建有邮电投递点并开始安装电话。1990年4月,坂中畲族乡电话与福安市话割接成功,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电话自动化的畲族乡。并在全乡各村委会驻地村安装电话21部,实现村村通电话。1993年,8个畲族乡均建有邮电支局,182个畲族村委会驻地村中通电话64个,占总村数的35.16%。全区所有畲族村委会驻地村和较大的畲族自然村均设有邮政投递站点。
五、公共建筑
历史上较大的畲族村均建有祠堂,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之间,多系土木或砖木结构的瓦房,较大的祠堂分上下座,建有戏台,是一村议事、公祭、演出的重要活动场所。畲村规模大的寺院建筑物亦有30多所。这些寺院既是佛事活动场所,又是人们参观游览的景点。供奉民间神灵的宫庙除用于神事活动外,还是村里公演活动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畲族村开始修建会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畲村建有供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住宿的“知青点”。70年代,部分畲村开始兴建村办公楼(大队部)。80年代中期起,畲村纷纷兴建小学教学楼。1993年,8个畲族乡竣工公共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公共建筑面积20.47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12.89万平方米。全区畲族村有祠堂、宫庙寺院、会场、村委会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物共1200余座。
祠堂
1993年,区内畲村有祠堂100余座,较具规模的44座。大多系单层砖木结构瓦房,古朴庄严,往往是村里最雄伟壮观的建筑。50年代后,祠堂一度被用作生产队会场、仓库。80年代后,祠堂复为各姓所有,亦有不少村庄新建宗祠作为村人聚会、安放列宗龙牌、祭祖和平时演出戏曲、放映电影、录像的公共场所。
福安坂中大林钟氏宗祠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面积464平方米。
坂中上和安钟氏宗祠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坂中下和安雷氏宗祠 清乾隆二十九年建,面积420平方米。
坂后门坪雷氏宗祠 清咸丰十年(1860年)建,面积540平方米。
坂中仙岩钟氏宗祠 清光绪七年(1872年)建,面积410平方米。
坂中后舍雷氏宗祠 清光绪二十三年建,1990年重修,面积400平方米。
坂中井口蓝氏宗祠 清光绪二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坂中上廉岭雷氏宗祠 民国36年(1947年)建,面积420平方米。
坂中濑头钟氏宗祠 1978年建,面积240平方米。
康厝红坪雷氏宗祠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建,面积500平方米。
康厝金斗洋雷氏宗祠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建,面积500平方米。
康厝东山钟氏宗祠 清乾隆二十九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康厝凤洋钟氏宗祠 民国34年建,面积106平方米。
穆云燕窝雷氏宗祠 清乾隆五十九年建,面积375平方米。
穆云南山雷氏宗祠 1980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穆云溪塔蓝氏宗祠 1990年建,面积360平方米。
甘棠山头庄钟氏宗祠 民国年间(1912~1948年)重建,面积400平方米。
甘棠小岭雷氏宗祠 1990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社口坑里雷氏宗祠 民国年间建,面积400平方米。
社口谢岭下蓝氏宗祠 民国17年建,面积206平方米。
社口徐墩坂钟氏宗祠 民国20年建,1984年重修,面积400平方米。
溪潭兰田钟氏宗祠 1961年重建,面积400平方米。
潭头前村蓝氏宗祠 1984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城阳茶洋钟氏宗祠 1980年建,面积400平方米。
霞浦溪南牛跤岭祠堂 民国年间建,面积300平方米,1970年整修为村会场。
溪南白露坑祠堂 1970年后整修为村会场。
崇儒上水祠堂 1970年后整修为村会场。
州洋鲤鱼山祠堂 1970年后整修为村会场。
盐田墙围里祠堂 1970年后整修为村会场。
宁德漳湾又加塘钟氏宗祠 清乾隆二年(1737年)建,面积120平方米。
洋中溪旁雷氏宗祠 清乾隆十年建,面积150平方米。
洋中雷厝雷氏宗祠 清乾隆二十年建。
九都柴坑钟氏宗祠 清乾隆年间建,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面积120平方米。
飞鸾新岩蓝氏宗祠 清道光年间建,1964年重修,面积130平方米。
八都猴盾雷氏宗祠 清道光年间建,民国年间重修,1981年再度重修,面积720平方米。
七都漈头雷氏宗祠 清道光年间建,面积300平方米。
福鼎青寮雷氏宗祠 清末建,面积500平方米。
白琳牛埕下雷氏宗祠 清末建。
福鼎翠郊蓝氏宗祠 民国年间建。
桐城浮柳李氏宗祠 1963年建。
浮柳蓝氏宗祠 1990年建。
前岐佳阳钟氏宗祠 1990年建。
前岐佳阳雷氏宗祠 1990年建。
前岐双华雷氏宗祠 1990年建。
前岐双华蓝氏宗祠 1990年建。
屏南甘棠巴地蓝氏宗祠 1975年建,面积105平方米。
宫庙
1993年,畲村有宫庙建筑400多座,尤以寺庙规模为大,佛寺数量只占宫庙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供奉民间神灵的宫观建筑几乎各村都有,小的只10多平方米,大得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较具规模的有22座:
霞浦法华村法华寺 宋乾德二年(964年)建,1982年重修,面积620平方米。
马洋目莲寺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1982年重修,面积502平方米。
马洋目莲下寺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建,1983年重修,面积437平方米。
墓斗老佛寺 1980年重修,面积200平方米。
梨坪湾占潭寺 唐咸通二年(861年)建,1979年重修,面积280平方米。
墓斗龙居寺 唐咸通十二年建,1986年重修,面积286平方米。
宝仑坑宝仑寺 宋乾兴元年(1022年)建,1987年重修,面积350平方米。
白露坑白叶兰寺 1981年重修,面积95平方米。
半岭观音亭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1980年重修,面积640平方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胜西胜寺 唐大顺二年(891年)建,面积585平方米,闽东红军独立团成立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安坂中仙岩五显大帝宫 民国年间建,面积200平方米。
后门坪魏公侯王庙 清代建,面积150平方米。
穆云洋坪林公大王宫 1980年建。
康厝金斗洋三十二公庙 清代建。
康厝凤洋土主宫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
康厝半山土主宫 1988年建。
宁德八都猴盾李师公庙 清初建。
福鼎前岐双华土主宫 清初建。
前岐佳阳土主宫 清初建。
古田平湖富达大厝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建,面积514平方米。
平湖富达溪尾殿 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面积333平方米。
平湖富达蓝公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建,面积534平方米。
礼堂、会场
民国时期,古田富达和梅坪分别建有礼堂和大厝各1座。60年代起,较大的畲族村开始兴建会场。1993年区内畲村有会场20余座,每座面积200~400平方米。
平湖富达礼堂 民国22年(1933年)建,面积368平方米。
古田大桥梅坪大厝 民国期间建,面积200平方米。
村委会大楼
1993年,区内共有畲族村委会办公楼47幢,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
村委会办公楼名称 建成时间 面积(平方米)
福安社口南山利岔村委会 1980年 300
福安溪尾坎下村委会 1992年 150
福安坂中和安村委会 1992年 160
福安下白石金腰带村委会 1970年 100
福安甘棠过洋村委会 1982年 150
福安甘棠山头庄村委会 1957年 120
福安松罗茶洋村委会 1957年 100
福安穆云燕窝村委会 1972年 243
福安松罗后洋村委会 1975年 200
霞浦盐田二铺村委会 1957年 320
霞浦盐田瓦窑头村委会 1965年 200
霞浦盐田洋边村委会 1965年 400
霞浦盐田西胜村委会 1972年 160
村委会办公楼名称 建成时间 面积(平方米)
霞浦盐田南塘村委会 1982年 160
霞浦州洋墓斗村委会 1982年 200
霞浦州洋岭头村委会 1982年 160
霞浦州洋八斗浿村委会 1982年 200
霞浦州洋青福村委会 1985年 320
霞浦州洋马洋村委会 1985年 140
霞浦州洋新厝大浿村委会 1985年 120
霞浦沙江大墓里村委会 1974年 100
霞浦水门茶岗村委会 1965年 400
福鼎磻溪朝阳村委会 1970年 100
福鼎管阳唐阳村委会 1970年 300
福鼎前岐罗唇村委会 1972年 180
福鼎白琳牛埕下村委会 1982年 200
福鼎前岐佳山村委会 1982年 280
福鼎前岐佳阳村委会 1990年 300
福鼎前岐象阳村委会 1990年 220
福鼎硖门瑞云村委会 1990年 200
福鼎秦屿硋窑村委会 1990年 200
福鼎秦屿方家山村委会 1992年 200
福鼎前岐桥亭村委会 1962年 100
福鼎桐城浮柳村委会 1970年 100
福鼎桐城岔门村委会 1970年 360
福鼎秦屿才堡村委会 1990年 360
福鼎前岐龙头湾村委会 1985年 350
福鼎前岐井头村委会 1975年 400
福鼎白琳康山村委会 1987年 400
宁德金涵上金浿村委会 1976年 420
宁德八都新楼村委会 1978年 200
宁德八都猴盾村委会 1976年 220
宁德飞鸾南山村委会 1978年 180
宁德金涵亭坪村委会 1988年 240
古田平湖富达村委会 1992年 548
古田大桥梅坪村委会 1980年 220
古田凤都新建村委会 1989年 108
小学教学楼
1978年以后,90%以上畲族村委会均建有小学教学楼,并且大部分为砖混结构,成为畲村最气派、最现代化的建筑。1993全区畲族村共有教学楼71座,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
学校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成时间
福安穆云虎头民族完全小学 400 1992年
福安穆云燕科民族完全小学 180
福安穆云南山民族完全小学 150 1985年
福安康厝凤洋民族完全小学 200
福安金斗洋民族完全小学 100 1986年
福安红坪民族完全小学 300 1989年
福安甘棠坑门里民族完全小学 435 1984年
福安甘棠过洋民族完全小学 150
福安溪潭蓝田民族完全小学 324 1989年
福安坎下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88年
福安松罗茶洋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83年
福安溪柄东山民族完全小学 225 1988年
福安城阳铁湖民族完全小学 800 1975年
福安社口南山民族完全小学 232
福安坂中和安民族完全小学 750 1990年
福安下白石亨里民族完全小学 274 1984年
福安穆云燕窝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90年
福安坂中仙岩民族实验小学 1300 1985年
福安坂中日宅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70年
福安坂中后门坪民族完全小学 320 1983年
福安穆云溪塔民族完全小学 180 1990年
福安城阳茶阳民族完全小学 290 1982年
霞浦盐田上郑民族完全小学 500 1982年
霞浦盐田西胜民族完全小学 600 1985年
霞浦盐田南塘民族完全小学 700 1987年
霞浦州洋墓斗民族完全小学 650 1989年
霞浦州洋青福民族完全小学 700 1991年
霞浦崇儒上水民族完全小学 500 1989年
霞浦水门茶岗民族完全小学 600 1991年
霞浦下浒四斗民族完全小学 450 1992年
霞浦溪南白露坑民族完全小学 700 1992年
霞浦三沙东山民族完全小学 360 1992年
霞浦北壁盘前民族完全小学 280 1993年
霞浦溪南南坂民族完全小学 260 1993年
霞浦下浒四斗民族完全小学 280 1993年
福鼎桐城浮柳民族完全小学 600 1957年
福鼎桐城岔门民族完全小学 280 1991年
学校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成时间
福鼎白琳康山民族完全小学 1000 1963年
福鼎牛埕下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90年
福鼎磻溪排洋民族完全小学 300 1993年
福鼎磻溪朝阳民族完全小学 360 1993年
福鼎秦屿方家山民族完全小学 520 1989年
福鼎秦屿才堡民族完全小学 1000 1993年
福鼎硖门瑞云民族完全小学 600 1987年
福鼎店下硋窑民族完全小学 400 1990年
福鼎前岐双华民族完全小学 360 1953年
福鼎前岐佳阳民族完全小学 1200 1953年
福鼎前岐象阳民族完全小学 300 1990年
福鼎前岐桥亭民族完全小学 1200 1972年
福鼎前岐井头民族完全小学 200 1981年
福鼎前岐佳山民族完全小学 360 1987年
福鼎前岐罗唇民族完全小学 500 1981年
福鼎管阳唐阳民族完全小学 600 1994年
宁德城南上岙民族完全小学 307 1990年
宁德八都猴盾民族完全小学 251 1991年
宁德七都北山民族完全小学 204 1991年
宁德霍童小石民族完全小学 417 1991年
宁德漳湾雷东民族完全小学 266 1986年
宁德漳湾又加塘民族小学 160 1991年
宁德七都漈头民族小学 217 1991年
宁德八都新楼民族完全小学 320 1986年
宁德金涵亭坪民族完全小学 240 1985年
柘荣乍洋柯岭民族小学 150 1986年
柘荣楮坪弯里民族小学 405 1985年
寿宁凤阳北山民族小学 7200 1986年
周宁咸村云门民族小学 270 1993年
屏南甘棠巴地民族完全小学 450 1989年
古田凤都新建民族完全小学 120 1979年
古田大桥垱兜民族完全小学 620 1992年
古田大桥梅坪民族完全小学 560 1975年
平湖富达民族完全小学 1156 1967年
第二节 集镇建设
1993年,区内坂中、穆云、康厝、水门、崇儒、盐田、金涵、硖门8个集镇,住户1.44万户,人口38300人,当年建设投资5284万元,其中用于住宅建设996万元,公共建设324万元,生产性建筑3835万元,公共设施投资129万元(其中自来水26万元,道路103万元)。建房315户,当年竣工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4.23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3.2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65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内楼房面积46.71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40.8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6万平方米,其它结构11.75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60.73万平方米,年末居住面积43.46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6.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2.07平方米。实有道路长度15公里,道路面积12万平方米,桥梁13座,防洪堤长度11.5公里,路灯403盏,排水管道长度13.43公里。污水排放量101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035.67万吨,用水人数2.69万人,占集镇人口比率的70.2%,人均日生活用水58.14升。
一、坂中
道路 历史上坂中原为一沙滩,形如孤岛。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有韦姓迁居于此,随后黄、阮、郑、陈、李5姓相继迁入。为防洪共修坂头水坝180米,种植防护林,订立村规民约,保护树木。民国时期,全村只有一条小街,长200米、宽3米,鹅卵石路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坂中人口有所增加,街巷却无大变化。1980年,始开辟新街,长300米、宽3.5米,由旧街接通福穆公路,1990年浇灌水泥路面。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7600米,其中普通道路2000米,高级、次高级公路5600米;实有道路面积10.88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10.08万平方米。
住宅 1974年始建坂中小学教学楼,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1976年,建坂中卫生院,占地0.24亩,建筑面积320平方米。1979年,建供销社三层楼房,建筑面积580平方米。1981~1990年,共建房14座,建筑面积15157平方米。其中地区卫生学校占地面积49亩,主楼7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410平方米,膳厅、礼堂、宿舍等建筑面积1017平方米。1990年末,坂中实有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年末共有住房面积2.5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0.2平方米。1993年,建房66户,竣工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建筑面积10.88万平方米(内楼房10.56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7.86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81万平方米,其它结构1.21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9.25万平方米、年末住房居住面积5.44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30.8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8.13平方米。
供水 清代,全村有水井4口,随人口增长,供水紧张。1986年投资18万元,铺设直径15厘米铸铁管2100米,1989年竣工,引福安城关自来水厂水源进村。1993年,供水管道长16公里,年供水总量18.8万吨,其中生产用水10万吨,生活用水8.8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80升。
供电 1970年,建成装机12千瓦水电站1座,供碾米、照明、灌溉。1980年,由松潭水电站输电至东口变电所供电;1982~1987年一度改由城关火力发电厂供电。1988年,恢复东口及穆阳变电所供电;另有村办水电站1座。1993年有路灯60盏。
邮电通讯 民国时期,坂中设有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1937年)12月改设邮政信柜,为福安至寿宁步班邮路中途点。1956年设投递员,次年架设电话线路;1978年设坂中邮电所,设坂中至许洋、坂中至亭兜步班。1990年4月实现电话自动化。
园林绿化 清乾隆年间,坂中六姓共植防护林,现保有森林面积2000亩。防洪林带长1000米、宽150米;被辟为满春公园,园内有千年樟树3株,树上寄生榕树,形成“一树双冠”奇观。1986年在园内用茅草、竹架建亭2个,1989年又建亭4个,现保留有亭3个,并设有石桌石凳等,供人休憩。1993年绿化覆盖率2.3公顷,绿地面积0.43公顷,公共绿地0.2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7平方米,全年植树0.6万株。
二、穆云
道路 穆云畲族乡驻穆阳镇,位于穆水溪畔公路北侧,是福安主要集镇之一。有福穆公路与坂中畲族乡、福安市区相连接。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4000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3000米。实有道路面积3.66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3.46万平方米;其中桂林商贸一条街长456米、宽23米;有桥梁2座,其中桂林红军桥长154.8米、宽8.2米、高10.6米。
住宅 1990年末,穆云集镇有公共建筑14座,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砖瓦房2900平方米,其他2800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75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9平方米。1993年,穆阳镇实有建筑面积12.44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4.87万平方米,砖木结构2.1万平方米,其它结构5.24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12万平方米,居住面积8.51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9.23平方米,居住面积6.55平方米。
供水 1985年筹建穆阳水厂,1987年正式开始供水。1993年,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3000吨,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150吨;供水管道长10公里,年供水总量45万吨。其中生产用水8万吨,生活用水26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5升。
邮电通讯 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2年(1943年)设四等邮局。民国37年设电信代办处。1952年设邮电营业处,1955年为五等邮电分局,1984年为三等邮电支局,1993年实现电话自动化。
三、康厝
道路 康厝处在福安通往周宁、闽北交通要道上。1982年,4000米长的主道路浇灌水泥路面。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2000米,其中铺高级、次高级道路500米;实有道路面积1.8万平方米。有桥梁1座。
住宅 1990年建房7户,占集镇总户数8.18%;竣工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年末实有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楼房4.3万平方米)。年末居住面积3.7万平方米,居住人口3100人,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1993年末实有建筑面积7.1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3.28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29万平方米,其它结构2.62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6.47万平方米,居住面积3.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1.3平方米。
供电 60年代末开始供电,拥有闽东水电站到康厝高压专用线。
邮电通讯 1970年设立邮政所,1984年3月升为三等邮电支局。1992年实现电话自动化。
供水 1993年供水管道长2公里,年供水总量6.2万吨。其中生产用水2万吨,生活用水4.2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0升。
四、崇儒
道路 崇儒乡驻崇儒上村,有街巷9条,全长2公里。1960年,霞柏公路通车,设停靠点,贯穿地段辟成新街,长650米、宽8~12米。1971年修建崇儒石桥,长32.4米、宽6米。1983年铺设停靠站附近水泥路面。1987年,群众集资重建明万历崇儒古桥后改磴步的崇儒大桥,长40米。1993年,实有道路面积1.5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公里;实有道路面积0.93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面积0.7万平方米。
住宅 崇儒集镇楼房建筑原分布崇儒溪东西两岸,公路修通后,机关单位、商业网点多在东侧沿线新建楼房。1990年,公共建筑占用地2.54公顷,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其中:机关2785平方米,商业部门6720平方米,文教卫生部门6740平方米,邮电、金融部门855平方米,乡办企业6100平方米。民宅占用地7.24公顷,人均用地33平方米。1993年底,实有建筑面积10.9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5.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4.4万平方米,其它结构1.09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8.79万平方米,居住面积6.0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7.29平方米。
供水 居民饮用水,历来靠汲取井水、溪水。80年代,乡政府、卫生部门始抽汲井水自给。1993年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400吨,年供水总量2.89万吨。
供电照明 50年代靠米厂所发的电就近供电,70年代建成坪园小水电站向居民供电。1982年扩建坪园二级电站,保证居民生活、生产用电。1993年有路灯30盏。
五、盐田
道路 历史上盐田村是水陆交通枢纽,宋代设有官渡驿馆。村前防洪堤长1公里,村中心主街长620米、宽3米左右,卵石路面,有巷弄9条。1949年后,集镇建设发展较快。1955年建成50吨级码头,1956年小浦公路修通,贯村而过。80年代后,沿公路兴建住宅,形成新街。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2340米,其中高级、次高级1100米;实有道路面积1.33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0.77万平方米。有桥梁3座。
住宅 50年代后期,开始新建扩建区公所、文化站、电影院。1986年起,新建中小学教学楼、信用社、林业站、卫生院、粮站、工商所、邮电局、供销社等公共建筑面积达1.74万平方米。住宅建筑占地5.5公顷,人均用地17.5平方米,建筑面积5.79万平方米,人均18.4平方米;居住面积3.18万平方米,人均10.12平方米,新建住房85%为砖木、砖钢筋混凝土结构。1993年底,实有建筑面积8.61万平方米(内楼房6.03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4.3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3.4万平方米,其它结构0.9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6.89万平方米,居住面积6.05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8.1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7.29平方米。
供水 集镇建有简易水厂1座,日产水400吨,年供水3.8万吨。1990年居民饮用水普及率70%。1993年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350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36升。
供电 50年代初期,靠米厂所发火电供附近少数商店照明。1974年建成二洋里10千瓦小水电站,供盐田用电。1983年与县电力公司并网,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并装置街巷路灯80盏。
六、水门
道路 水门村旧街呈“T”字形,1960年沙闾线水门段公路修通,贯村而过,逐渐形成新街,长800米、宽7~10米;另辟影剧院至麻纺厂街道,长210米、宽4.5~6米;巷道总长1.1公里,其中铺设水泥路面300米。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1700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200米;实有道路面积0.77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0.54万平方米;有桥梁1座。
住宅 1963年,兴建国营水门茶厂(后为麻纺厂)。80年代先后兴建乡政府、派出所、税务所、邮电所、交管站、营业所、供销社、茶站、粮站、旅社以及乡镇企业、水电站等公共建筑物,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其中粮站、中小学教学楼面积达2.06万平方米,麻纺厂用房18幢,面积计5427平方米,市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990年止,住宅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私房1.87万平方米,单位自管房0.58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9.85平方米;居住面积1.35万平方米,人均5.42平方米。1993年底,实有建筑面积7.36万平方米(内楼房面积5.15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3.68万平方米,砖木结构2.94万平方米,其它结构0.74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5.89万平方米,居住面积4.05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26.77平方米,居住面积18.14平方米。
供水 1993年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330吨,年供水总量1.98万吨。
供电 1981年建成溪宅小水电站,装机容量50千瓦,供应部分用户。1983年与县电力公司联网。1993年水门街巷装有路灯34盏。
七、金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涵房屋陈旧,巷道窄小,至1949年几乎没有公共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4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1978年后,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办公用房、厂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拔地而起;道路相继拓宽改造并新建桥梁;水电设施逐步改善,使乡所在地建设面貌焕然一新。1993年,建房20户,当年竣工建筑面积3860平方米。金涵畲族乡驻地住宅建筑面积7.9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4.13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街道长度3.23公里,道路面积3.17万平方米,桥梁2座,防洪堤长5公里,路灯72盏,供水管道长57公里,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350吨,年供水960万吨,其中生产用水900吨,生活用水60吨,普及率达95%,人均日生活用水120升。绿化覆盖面积1.12公顷,园林绿化地0.17公顷。
八、硖门
道路 旧街位于硖门石壁下,与主街道构成“丁”字型,全长200米,靠主街道一端最宽处达10~35米、长约65米,现为乡商业中心;街中段到街尾宽3.5米,两旁多数是旧式2~3层木质结构楼房。70年代,浇灌水泥路面,主街道在福(鼎)霞(浦)公路边,长700米、宽6.5米,东西走向,1990年铺设水泥路面。1993年,实有道路长度2.5公里,其中铺设高级、次高级道路800米;实有道路面积1.66万平方米,高级、次高级道路0.64万平方米;有桥梁3座。
住宅 旧时硖门规模小,一条狭窄的硖门街蜿蜒于硖门南片山麓,街道两侧木质平房紧挨相靠,低矮阴暗,建筑面积288平方米,住有20户左右人家(60多人)。公路修通后,沿线两侧建起2~3层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楼房。1993年底,硖门集镇人口1500人,实有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年末住房面积11.25万平方米,居住面积10.9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25平方米,居住面积24.22平方米。
供水 历史上饮用井水或山溪水。1987年建自来水厂一座,铺设管道3.2公里,日供水100吨,年供水量3.5万吨。至1990年,全乡有2000人饮用自来水,供水无净化处理,水质差。
供电 1963年乡政府办起小火力发电厂一座,装机容量12千瓦,仅供乡政府机关单位和少数居民照明,多数居民依旧靠煤油灯照明。随着居民人口的逐年增多,乡镇建设的兴起,小火电电力明显不足。1978年建溪坪电站,1982年开始供电,装机容量640千瓦,供全村生产、生活用电。1993年有路灯35盏。
第三节 村庄建设
一、乡村道路
1956年以前,畲族自然村道路多为土路,少数较大畲族村才有铺设石块路面。座落在主要驿道和县、乡际古道边的畲族村有霞浦崇儒岚下、九龙坑、笕下,西胜上峰、谢墩、凤洋、
百笕、承天、小竹湾、武坪、岔门头、阮洋,罡溪岭、岭头、半路张、溪边、路口、新村,樟桥、横江、林洋、观音亭、泥勃头、望海岭,青岙、下赤壁岭,牛带岭,院后、田头洋、陇头、小皓、古桶、虞公亭,玉坛、普宫、水普岭、马洋,鲤鱼山、柴称坪、葛藤湾,厚首、半月里、梅洋、水潮、二铺;福安上岙、林洋、马山;宁德濂坑、麒麟寨;福鼎才堡、罗唇、浮柳、唐阳等不足百个。据福安、宁德统计,设在2县古道上的路亭共27座。
1956年随国道104线境内段的通车,畲族村开始修建乡村大道和简易公路。70年代以后畲村多次掀起修路高潮。1988年,区内141个畲族村委会驻地村,通公路的59个,占全部畲族村委会驻地村总数的41.8%;通公路的自然村425个,人口46966人,经过畲村的公路有104国道和省道小浦线、县际公路及各县乡村公路等。1993年,区内通过(或通往)畲村的县道和乡村公路共20多条,里程200多公里,乡村大道150多条。同年8个畲族乡的1142个村庄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79.70公里。其中普通道路172.42公里,高级、次高级道路108.27公里;实有道路面积144.97万平方米,普通道路95.49万平方米,高级、次高级道路面积49.48万平方米。
二、住宅
明清时期,畲族多居住偏僻山区,林深树密,靠搭“千柱落脚”的茅寮挡风避雨。民国时期,大部分畲族村建起土木结构的瓦房“土厝墙”,从2~12扇不等,通常为4扇,最大的霞浦樟坑蓝氏大厝12扇。传统瓦房注重实用,不甚讲究装饰,很少设边门,窗户低矮,阴暗、潮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村住宅建筑的格局开始有所变化。新建的双层土木瓦房开始安装玻璃窗。1965年霞浦盐田区洋边公社(小公社)180户中新建修建房屋达78座,占全社总户数的85%。20世纪80年代起,新建瓦房采用砖木或木石结构,用屋架,不用扇料,注重采光、通风和美观,装饰比较讲究。
1985年后,部分畲族村建起钢筋混凝土平台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宁德市畲族村3749户,新建、改建住房991座。其中砖瓦房91座,钢筋水泥混凝土房50座。
1990年,全区8个畲族乡共有住宅面积186.84万平方米。人均9.75平方米。80年代,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畲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建新房的人数亦不断增加。1978~1993年,141个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村委会共建有新房1036幢,建筑面积158508平方米,平均每幢建筑面积153平方米。1993年底,8个畲族乡共有建筑面积325.03万平方米(内楼房面积251.6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100.47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32.65万平方米,其他结构92.91万平方米;年末住房使用面积283.74万平方米,居住面积205.98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8.0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3.09平方米。
三、村庄搬迁
明代大量落籍闽东的畲民,仍然保留着“崖处巢居,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数岁一徙”的游耕传统。清代境内畲村数量成倍增加。民国时期,畲民生活区域相对稳定。
20世纪50年代起,人民政府为帮助畲族人民摆脱过于恶劣的生活环境,给搬迁畲村予政策照顾和经济扶持,帮助自然环境恶劣的畲族自然村迁到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稍好的平原地
带定居。1951年起,福安牛石坂、汤武洋、墓亭、洋坪、溪塔、上下洋中、草边安、半山、双井、池家坪、亭下、炉下、新厝;宁德牛头岗、炉洋、金垂、圹下、竹篙垅、合厝、六箩塘、山后、高洋、外洋、桥林下、大洋、大号、小坑里等地相继建成畲族新村
80年代,畲村山体滑坡现象引起政府重视。对滑坡现象严重的畲村,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将村民迁往安全地带居住。1987年10月福安甘棠等地发生滑坡事故后,省派专人赴福安县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康厝乡东山村、穆云乡牛池岗村分别进行搬迁。年底省民政厅拨款5万元,地区民委拨款1万元支持东山畲村,资助搬迁村民,户均得款625元,人均得款163元。康厝乡政府在东山村山下蛤蟆洋边协调建房用地24.5亩,乡土地管理所进行统一规划,整出74座房屋地基供搬迁户建房。至1992年5月,建成2层房屋5座,1层3座,简易房屋31座。全村96户、366人,搬迁91户、344人,水、路、学校等配套设施,亦先后建成。截至1992年底,宁德市共有31个村、2688人,搬迁入新村,迁建原因分3类:因生存条件恶劣搬迁者有三箩、大洋、新九仙、合厝、炉洋、石虎、石洋、小坑里等8个村;先前有族人在洋下居住,近年举族迁往建村的有大号、金垂楼仔、竹高垅、六箩塘等4个村;原有部分耕地在洋下,为方便耕种,就近迁居的有铜镜垅、上桥林下等18个村。
此间,偏僻小村整村向公路沿线迁徙的尚有福安下可坑、新田里、牛头岗、里洋、丘宅、坑门里、白坑、坑里、新牛角垅、蛤蟆林、洋溪坪、金斗洋、洋中厝、仁仓里、下天池、大坑里、江兜溪里、倪下、田赛前、东山、后门山、凤洋、梨田、六湾、官章、秦坎、新田、溪里、长岗、仙岩下、白岩下、留安;宁德新楼、油坊兜、新桥、板厂湾、梨坪、新白模、红霞、东岭、新湖;福鼎鲤鱼山、吴洋、溪畔、过岭、蛎溪、金竹湾、福山、大安头、帮福、赤溪、安后、水尾、凤洋等畲族新村。全区不完全统计畲族共搬迁1521户、7654人,建筑新房23.87万平方米。
第四节 建筑业
一、建筑队伍
畲村工匠以泥水匠、木工匠居多,历史上自然形成一些建筑专业村,农闲季节成群结队出外从事土木建筑工作。1949年福鼎县从事建筑业的泥木匠就有800多人。1958年,区内畲族乡先后成立建筑社,尤以康厝建筑社最为著名。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区从事建筑业的畲族就业人口共有635人,半事农业,半搞建筑的泥木石匠有2000多人。8个畲族乡均有建筑企业,其中尤以福安凤洋、蓝田村从事建筑业者居多,康厝建筑公司在同行中享有盛名。
坂中建筑公司 创建于1965年,乡四级施工企业。现有固定职工210人,管理人员24人(其中技术施工员13人),四级以上技工85人。办公楼、职工宿舍、仓库等占地面积5735平方米。固定资产32万元,流动资金19万元,各种施工机械33台,机械设备254马力,技术装备率540元/人。经营建六层以上房屋建筑,年完成建筑安装产值百万元以上。公司承建的福安罐头食品厂综合车间被评为优良工程。从建筑业改革以来,公司加强了对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做到以安全求生产,以质量求信誉,承建过的工程从未发生过质量、安全事故,几年来多次被福安市企业局、福安市建委、地区建委评为先进企业。
康厝建筑公司 属康厝畲族乡办企业,1966年创办。1993年公司下设3个工程队、21个泥木作业组,2个专业经营部,职工360人(其中正副经理5人、技术副经理1人、助工1人、技术队长4人、施工预决算人员7人),其中拥有专业技术职称者23人,四级技术工人186人。固定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技术装备人均1173元。承建六层以上建筑物10幢,计1.84万平方米,9次荣获省人民政府、省企业局、地区建委、建阳地区等部门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经省、地、县审查,从四级企业晋升为三级企业单位。1991年获国家农业部“全国优秀建筑企业银杯奖”。
二、建筑材料
历史上畲族村营建茅草房主要就地取用土、沙、竹、木材。民国期间部分畲村出于营建砖瓦房的需要,先后办起砖瓦窑,霞浦30个畲族统计即有20个村办过砖瓦窑。这些砖瓦窑规模不一,大的每窑烧砖瓦5~6万块,小的仅2~3万块。60年代后由于用于烧砖瓦的燃料资源不足,大部分砖瓦窑停办。80年代中期,部分畲族村又办起砖瓦厂。1990年福鼎县从事砖瓦烧制的畲民15户、60余人,年产砖瓦720万块,其中砖120万块,瓦600万块;有石板材工匠50余人,年产石材1万立方米。宁德八都五峰、猪姆石,九都九仙,金涵亭坪、后山、烟亭,七都仙顶下村花岗石料开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80年后,畲族村建设用土、沙、竹木、石料、砖瓦当地产用外,钢筋、水泥、玻璃、壳灰等其它建筑材料大都靠市场购买。
三、建筑技术
历史上畲族村环境恶劣,在住宅建筑上,求简朴重实用,因此很少装饰。只少数住宅建筑,装修较考究。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的霞浦崇儒樟坑大厝,选择在海拔400米,易守难攻的险峻的鹰嘴崖边建造,占地4.9亩,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在纵向轴线上形成3座整体衔接的大瓦房,纵深60米、宽52米,每座12扇,共99根大柱、9个厅、94间房。每厅22平方米,每间厢房12平方米,系穿斗抬梁式,悬山顶双层木结构,上下出檐,屋面呈凤凰展翅状;楼高6.5米(其中1层高4米,2层高2.5米),右一梯弄,前、中、后3座各有一个天井,周围砌以高达7.5米的马鞍形风火墙对外封闭,仅在东边开一双重门供出入,有门楼亭,外加“半臼门”。门内有小天井,中立石香炉,高1.6米,四面雕刻花卉。越小天井进内,经踏阶、前座大天井,内竖一石刻大蝙蝠,长81厘米、高34厘米、宽25厘米,其中还套刻小蝙蝠,造型逼真。为大座,廊前列排12根大柱,支撑着檐前大梁,柱础双层石鼓。檐口斗拱,顶为卷棚。三座厅堂顶端均悬挂黑底描金字祝寿匾额。厅堂正壁上镶嵌着直径80厘米左右龙凤圆形浮雕的“福”字图案,两边木雕蝙蝠衬托,其下横面嵌入长1.6米、宽60厘米的棱花木格,廊前厢房门窗雕刻棱格花纹,前厅、后厅隔间,左右均有沉池进宫门,上方装有式样相同神龛,浮雕具畲族特色的凤凰一类图案。厝内装潢较讲究,立柱梁架交错有致,斗拱榫卯连接无间,门窗有精美的菱花木雕,并有花卉点缀其间,室内饰物、神龛、祖宗牌位和具有畲族特色的大厝中堂内摆设的几桌等雕着形状各异的人物、禽兽、花卉等图案饶有风味。樟坑大厝建筑型制在本省尚属罕见。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