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钟厝畲族村风俗琐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24
颗粒名称: 惠安钟厝畲族村风俗琐谈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5
页码: 227-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惠安钟厝畲族村风俗琐谈的情况,介绍了畲族共有四姓、盘、钟、雷、蓝。在惠安境内有两姓;钟、蓝,由于长期居住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钟厝、鸢峰的畲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已大部分汉化,只有极少部分仍保留本民族特点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惠安钟厝 畲族村风俗

内容


  畲族共有四姓、盘、钟、雷、蓝。在惠安境内有两姓;钟、蓝。蓝姓聚居在涂塞镇新亭村,人口五百左右;钟姓聚居在肖厝镇山腰办事处的鸢峰村和山腰盐场钟厝工区。人口一万一千。钟厝与鸢峰原为一个村,因所操物业不同,故一分为二,鸢峰村务农为生,故归属山腰办事处(原为山腰乡),钟厝操盐业,故归居山腰盐场(乡镇级)。其灯号为“颍川”,一世祖钟可仰字进响于明嘉靖六年(1527)由清溪盐坛乡(后改为安溪善坛)迁来,至今凡467年,历二十四代。1985年9月,惠安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钟厝、鸢峰两村钟胜群众的畲族成份,成立钟厝、鸢峰两个畲族村。
  二
  由于长期居住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钟厝、鸢峰的畲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已大部分汉化,只有极少部分仍保留本民族特点。如:
  三月三是畲族的重要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汉族的春节,但钟厝已没有这个节日;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虽然地区不同,服饰的式样也不同,如罗源的畲族服饰要比福安华丽得多,头饰也复杂得多,但她们都有不同于汉族的独特服饰,但钟厝地区却见不到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据当地80高龄的退休老教师钟振益先生讲,他少年时,曾见其祖母和母亲穿着大袄衣,其袖口,衣捏等处均饰以绣花的绣条,这些绣条均是自己制绣的,笔者1987年往闽东等地搞摄影创作,见罗源县畲族地区的妇女所穿衣服与此相似。但如今在钟厝地区已见不到这种服装。
  至于一年四季的大小节日,人从出生到老死的风俗习惯,已与当地的汉族习俗大体一样。
  能保留本民族特点而与当地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钟姓居民结婚时,男女均要制备一套白布做成的“上头衣”,男女在结婚的前一夜,均要举行“上头”仪式,仪式结束后,这套上头衣必须放入箱底,以前用木箱,如今用皮箱,结婚时男女两只箱子均并排放于新人床上方。到二人去世的时候,必须取出这套“上头衣”,穿在他的身上,然后入殓。如果男人的祖父母不健在,为女方放“上头衣”入箱底的人可以随便;如果男方的祖父母双双健在,则女方必须由一位祖父母健在的未婚女伴为其把“上头衣”放入箱底。目前,这种风俗依然存在,如钟振益的孙子告诉笔者,他和他妻子箱底就各藏有这样的一套“上头衣”。
  二是钟厝的主要宗教活动有农历六月初六的“佛生日”,与惠安其他汉族地区不同的是,汉族“佛生日”供奉的是“境主”(即保生大帝),而钟厝、鸢峰供奉的都是“社公”,在钟厝村东边近海处建有“社公寓”,当中供奉的佛像即为“社公”,据管宫的老人介绍,解放前的社公塑像头上所戴官帽似戏剧中的状元帽,文革中塑像被毁,如今重塑的社公像头戴宋式太师帽,相传“社公”俗名钟景祺,唐代安禄山时中过状元。社公宫中另祀一钟大人,其名不祥。清代末年,曾有一个广东籍名叫钟魏真的尚书前往社公宫拜祖认亲。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其生日,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晚,村人须卜问钟大人前往拜祭的时间,而后全村男女老幼在卜定的时辰奉其金身,高擎彩旗,敲锣打鼓,送往梧杭祖祠供人拜祭卜问,据说甚灵验,故邻近村民皆前来卜问。关于钟大人还有一个传说:某年钟大人得授泉州府知府,他带着随从,打着“泉州府正堂”旗号由福州前往泉州上任,于惠安驿坂的驿站过夜。夜深时忽见又有一队人马,亦打着“泉州府正堂”旗前来住宿。钟大人惊问为何有两个泉州府正堂。后来者云:你乃阳间正堂,我乃阴间正堂,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只不过我今前往,是在泉州散布瘟疫。钟大人问如何散布瘟疫。其人云,我把这瓶中药粉倒入泉州小井,一城人口皆得瘟疫。钟大人寻思,一城人皆得瘟疫,其惨状难以言表,身为泉州知府须设法拯救才是。乃诓阴间知府曰:让我见识见识。待打开药瓶后,悉倒入自己口中。阴间知府叫苦不迭:这是阎王爷旨意,现在叫我如何交差?钟大人说:不妨,我与你前去面见阎王爷说话。再说第二天惠安知县在道口迎候新知府,老等不来。派人前往探视,已在驿坂身亡,因吞药而亡,脸呈黑色。故留存在鸢峰的钟大人神像脸是黑色的。后来钟厝在社公宫里又塑了一尊,群众觉得黑脸难看,又改为红色。因此目前钟厝、鸢峰的两尊钟大人神像的脸色便成一红一黑。农历十一月十五是钟大人的忌日,当地群众亦把它当作生日对待,故钟大人每年有两次生日。当地群众为避“钟”字讳,称钟大人叫“本官爷”。
  三是钟厝鸢峰对祖先要进行春冬二祭,春祭时间在清明,冬祭时间在冬至日,其祭祖形式有严格的程式,且有分丁粿丁肉的内容:祭祖的时候,凡是当年新婚的人家须蒸九层粿一屉,(粿用糯米粉和白糖作原料,铺成九层,蒸熟后切成块,可以一层一层掀,故称九层粿),当年新生男孩(添丁)的人家,须备猪条肉5斤,送往祖故当祭品,祭奠仪式结束后,把粿、肉切成小块,按参加祭奠的男丁每人分发一片肉,一块粿,这一习俗是周围汉族所没有的。据笔者调查,与钟厝相邻的香芹祭氏(汉族)亦有分丁肉的习俗,而同样相邻的普垵、下江等村无此习俗,可能是香芹受其影响、待考。
  其四,游境,俗称游朝拜。解放前,每年的正月初十,钟厝、鸢峰两村民众要举行“游境”活动。即便刮风下雨,也要举行。参加游境活动的,须是村中的青壮年及稍大的少年男性,老人及儿童一律不准参加,先在钟厝社公宫门口集中,而后出发,经钟厝、顺厝面前山,折向龙路顶赤埔头,再直奔下埠坑,环海路,径冲大潭顶、循坑尾,即后折返。此路线大致为钟厝、鸢峰的地界。游境队伍前头由两个本族字辈最高而又做过曾祖父的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各举写着“颍川行派”、“畲族钟府”的大红灯在前引路,而后是彩旗鼓吹队,拜头(即主事者)戴高礼帽、穿蓝长衫、双鼻鞋、抱社公神像随后,当年结婚的新郎每四人抬一佛轿,有钟大人、关夫子、太师爷、观音菩萨四轿,分插游境队伍当中,每一轿后皆配有一队车鼓队。队伍的最后由一老道士断后。起游时,放三声鸟铳为号,一路上敲锣打鼓、放联珠炮、演奏南音、热闹非凡,而断后的老道士则手摇道铃,口念道词。
  据分析,游境这一活动,可能与当时的封建械斗有关,因钟厝为少数民族,时常受周围大族村社的欺压,每次争斗皆有人丧生,故举行游境以显示钟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之意,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演变为固定的活动。由于解放后械斗已不再发生,且此种活动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故被禁止。
  其五,兰盆盛会。从清代初年至解放前夕,钟厝皆有举办兰盆盛会活动,活动时间要卜问大二相公爷(佛像)而定,一般是在农历十月十八日,至其时,全村推举主事人三名,请糊纸师傅精心制作大白鹤一只,观音大士一身,灵山一座,有垛城楼四合,引魂状十余幢及兵马魂轿等,请道士一名,吹鼓手四人,在钟厝祠堂设“兰盆”坛,须在前一日竖鹤、打城,望山、祭冤魂,十八日烧白鹤送瘟神,迎福星。其时全村各处张灯结彩,设坛陈牲,演戏请客,请客须对暗语以辨别是否自家人。其暗号是见面时出示三个半手指,或说“一根竹劈成三条半篾”,或写出一个“汝”字,三个暗语皆寓畲族盘蓝雷钟三男一女之意。
  三
  综观惠安钟厝畲族村风俗民情,我们不难发现,处在汉族包围之中的少量聚居的畲族,由于长期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其风俗习惯已基本汉化。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仍顽强地极力保留一些本民族的优良习俗,惠安钟厝村钟姓群众恢复畲族成份已届十年,我们希望他们能整理总结出一些有益于两个文明的风俗习惯,加以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学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