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钟厝畲族历史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23
颗粒名称: 惠安钟厝畲族历史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8
页码: 219-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惠安钟厝畲族历史文化的调查与思考的情况,介绍了畲族是我国东南部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她有着本民族的语言、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及民族的传统文化,钟厝是福建惠安县山腰乡的一个大村,地处平原濒海地带,经济亦农亦盐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惠安钟厝 历史文化

内容

畲族是我国东南部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她有着本民族的语言、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及民族的传统文化。畲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隋唐时期,当时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聚居着今天畲族的先民,他们用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在以后的不同时期,畲族逐步向汉族地区迁移,到了明、清两代,已基本形成今天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的散居使畲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除一些人烟稀少的山区外,大部分散居的畲族“当地化”倾向明显,尤其是表现在语言、服饰和习俗方面。另一方面,畲族有着很强的对民族族体的认同性,这种依存于一定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散居各地的畲民族历千百年而不被同化、湮灭的最重要原因。这种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与顽强的民族意识的矛盾,在惠安钟厝的钟姓畲民身上突出地体现出来,笔者不惴浅陋,试就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
  钟厝是福建惠安县山腰乡的一个大村,地处平原濒海地带,经济亦农亦盐。
  钟厝分作钟厝与鸢峰两个自然村,共计人口6千余人。据《钟氏族谱》记载,1901年,钟厝有151户,666人;1982年有1003户,5643人,人口迅速增加,村子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经济形态上看,农业人口占钟厝总人口数的85%,其中钟厝自然村有65%的农业人口,鸢峰则为纯农业村。全村有500多人是山腰盐场(福建省著名大盐场)的盐工。村里地少人多,人均3分多地,主要种地瓜、小麦和少量的早稻、花生,粮食不能自给,有一多半的口粮需从外地买进。土地的不足,使许多青壮年人口在外做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如泥工、木工、石匠等。村外滩涂有700公亩的村办盐场,二十多个盐工,年产盐300吨左右。
  从族谱上较为可信的记载看,钟氏32世会公,居福建宁化(未记时代)。到北宋时,94世毅公移居上杭、理公移广东兴宁、柔公移居广东长宁、发公移广东潮州、强公移广东程乡、齐公居武平、温公(钟厝始祖)移居漳州海澄。传3世后,三房公泮儒移居同安钟宅。1423年(明永乐年间),颜德公迁安溪盐坛(后改称善坛)。后传5世,三房可仰公(进响)于明朝嘉靖六年(1527)到惠安定居。时至今日,钟厝的钟姓已在这里居住了468年。
  二
  钟厝人相传,钟氏先祖居宁化时,至94世,友文公兄弟14人,因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而受诛连,为避祸四散逃难,散居广东、福建各地,14兄弟之一的钟道器移漳州海澄,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忘祖宗,他立下家训:“山有龙来家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宗遭雷打……倘改姓而依巨族,或附会异支,则根源绝,背祖灭宗矣。”依此祖训,钟厝的钟姓团结一致,共同开发钟厝,抵御外侮,族体不断壮大、兴盛。
  同其他散居的畲族一样,钟厝畲族保存着聚族而居的特点。钟厝6000人口中几乎全是钟姓,只有几户从山腰的坝头迁来的“连”姓。这么纯的单姓村,在当地是极少见的。此外,从村落的布局上看,十分紧凑、密集,几乎是一户连一户,在村的外围形成一道可凭以防御的石屋屏障;村内的道路狭小、曲折,可借以进行巷战。迄今,在钟厝的村子里仍存有一处旧寨址的遗迹。畲族在散居各地过程中,为了抵御外族的欺侮,往往是聚族而居,自成村寨,钟厝人正是保存了这种传统,并继承了畲民族骁勇善战的民族特性。据钟振益老人介绍,一百多年前钟姓常受附近汉人的欺侮,为灭钟厝,有人纠集十八个小乡的人攻打钟厝,为了保卫家乡,钟厝牺牲了很多人。惠安地区,由于土地、水源这些自然资源比较缺乏,而人口又很稠密,加上当地民风强悍,宗族械斗在解放前时有发生,这个传说是较为可信的。
  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钟厝畲族深受大族的欺侮,因而,他们只好隐藏起自己的少数民族成份,以便安家立足。新中国成立初期,惠安县人民政府曾派人来钟厝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当时的村民和两村里老,鉴于旧社会大族欺负小族的历史原因,未敢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成份。到了80年代,一部分了解本族历史的老人筹划恢复民族成份,又有不少人心存疑虑,后经反复讲叙族史和党的民族政策,加上政府做了不少工作,村里人思想才通了。1985年10月,政府正式宣布恢复钟厝钟姓畲族的民族成份。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下,钟厝畲族充分享受到少数民族各种政治权利和经济上的照顾,他们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感到自豪。
  钟厝人至今仍保存着几种全族人所共有的传统,这些传统是钟姓畲族同一性的体现。
  1.保存下同族相认的暗号。钟姓畲族若要相认,彼此要出示三个手指头,或说“一根竹劈成三条半蔑”,或写一个“汝”字。其中含意为:出示3个手指头意指盘、兰、雷三姓为盘瓠王后裔,是属于同一血脉的传人;“一根竹劈成三条半篾”指三姓及女婿钟姓是一家人;“汝”字指钟姓为“汝阳王”后裔。
  2.穿白色内衣的习俗。婚娶时新人必须穿一套贴身的白色短衣短裤,然后才能拜天地,谒祖宗。三天后,这套白衣裤方能脱下,洗净后放在箱底长期保存。终老以后,要将这套衣服拿出给死者穿上,方可入殓。这一习俗出自这么一个传说: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蛮僚之乱”,有一户畲民家的男人被士兵杀死,妻子则被士兵抢去为妻。这位畲族人的妻子为了悼念其夫,将白衣白裤偷穿在贴身处,作为孝衣。后来,士兵发觉,欲杀之。陈政知其事,为得当地畲民之心,下通告:允许那些父亲、丈夫被杀,自己又被迫嫁给汉族士兵的畲族女子为其亡父、亡夫带孝。这个历史传统是悲惨的,钟厝畲族保存下这一习俗,其中的含意显然是不让子孙后代忘记历史。
  3.保存着全族人对共同祖先的敬仰和崇拜。钟厝钟姓的所有人皆可从本村《钟氏族谱》中找出自身的脉系,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他就是钟厝的奠基者钟进响。钟进响死后,葬于钟厝村边的海头这个地方,墓穴位于一座小山包的山脚下,面向大海,现存有一块刻有“钟氏先世坟”的墓碑。族内的一些重要活动要在这里举行。如某家结婚,要到祖坟前给村里乡亲分糖果和九重粿;若是谁家生了男孩,要到此祭上五斤猪肉,然后分给大家。每年的清明节,全村的男性要到此举行祭祖活动。
  除了对开基始祖的崇拜之外,钟厝人对钟姓英雄人物进行神化,对之崇拜有加。村内最有名、香火最旺的是社公庙(又称“德音社”、“社公宫”)和钟大人庙(也称做“石德山宫”)。社公庙中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唐玄宗时的科举状元钟景祺(查:唐代状元中并无此人)。许多地方的畲族中流传着钟景祺的英雄故事,并引以为豪。钟景祺被当作是钟厝的保护神来敬奉的,平日里来此求庇、问卜的人很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社公的生辰日,这一天要举行全村性的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初一,村内百姓要抬社公神像“游境”,祈神给全村赐福。社会信仰与钟厝人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钟大人庙是供奉一位传说中赴任泉州府官的钟姓官吏而立的。他为这一带百姓免遭灾祸而献身,钟厝人供奉他是出于一种崇敬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是钟大人的生辰日,庙内举行大祭,十一月十五日是死亡日,举行小祭。
  从钟厝畲族保存下来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习俗看,隐蔽性是其重要特点。钟姓畲民相认的暗号只有本族人才知晓;穿白色内衣纪念被杀戮的祖先,在外人眼里是看不见的;供奉的社公是钟景祺,也是不轻易为外人道的。甚至于在今天,钟厝的许多年青畲族不知社公供的是谁?由于主持修葺社公庙的人对社公含意的无知,在重绘庙内壁画时,用三国、水浒中的连环故事画替代了原先有关钟景祺的历史绘画。钟厝畲族遗存的民族习俗的隐蔽特性是历史与环境造成的,尽管它不易为外人所轻易察觉,但是,几百年来这些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习俗,对维系钟姓畲族的团结,保持民族的同一性,使钟姓世世代代不忘自己的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在汉族人口众多的平原濒海地区生活了四百多年之后,这一支钟姓畲民除保留了极少的一些有民族传统特点的习俗外,在常人眼里已很难将他们与汉族区别开来,他们“当地化”了。这种变化是畲族适应环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这种变化对汉族来讲是同化,对于畲族这个主体来说便是异化。钟厝人的异化现象随处可见。
  在语言上,钟厝畲族全都操闽南方言中的惠安话,已没有人会说畲族语言。服饰基本上无本族的任何独特的地方,习俗也与当地人大抵一样,甚至连畲族的唱山歌的习俗也变为看布袋戏、傀儡戏、戏仔这些当地的传统文艺。宗教信仰是畲族人民精神生活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他们奉祀的是“盘瓠”,这与民族图腾对维系民族共同心理状态,巩固居住十分分散的民族内部的感情与团结,起重要的纽带的作用。因此,许多地方的畲族对盘瓠的祀奉是很虔诚的,每三年要大祭一次。在钟厝,一些老人尚能知晓盘瓠传说,但在族谱中已无记载。钟厝人对犬当作可恶的动物,这来源于这么一个传说:当年附近十八乡的人要灭钟厝时,从安溪善坛来了两个称作“大小相公”的兄弟,他们力气奇大,使锤,勇猛无比。兄弟俩闻知钟厝有难,而钟厝人又是从善坛迁来的,便同钟厝人一道保卫钟厝,抵御外敌。在战斗中,他们打死了许多来犯者,保住了村庄。后来,该地官府因他们杀人太多,要将他们抓起法办。兄弟俩躲入墓穴中,因墓穴口结了蜘蛛网,官兵没搜到。在官兵走过墓穴后,有条黑狗在洞口直吠,他们骂道:“我们若给官兵抓住杀头,死了也要吃你的肉”。后果真因这只黑狗被官兵抓获并杀头。他们死后,阴魂不散。钟厝人为告慰亡灵,将黑狗杀了祭奠。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大小相公”的祭日,钟厝人都要杀一只黑狗,炖狗肉拜祭,煮狗血给神棍吃。钟厝畲族对狗的态度,与其他地方的畲族截然相反。对于这种图腾信仰的异化现象,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徐晓望先生在其所著《福建民间信仰源流》一书中认为,“除了山区的畲族外,与汉族杂居的畲族则受到汉族文化的强大压力。在汉族当中,“狗”已成为骂人的词句,诸如“走狗”、“狗腿子”、“狗杂种”等等,凡带“狗”字眼的,即成为贬意词。因而,畲族与汉族相处,常会感到犬崇拜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畲族部落便放弃了他们的犬图腾崇拜。现在的畲族青年中,颇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犬图腾一事,当人们告诉他畲族是以犬为图腾的,他们马上会暴跳如雷,以为别人侮辱他。可见,他们在接受汉文化后,图腾观念消逝了。”对于钟厝人痛恨狗的现象,徐先生也认为很是特异。
  如果说钟厝人将畲族崇拜的图腾变异为厌恶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不得不为之的话,那么,钟厝的社公信仰现象,则是富含深意的传统文化变异的典型例子。我们知道,鬼神崇拜在各地的畲族群众中十分普遍,鬼魂观念在畲民的精神世界中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普遍信奉的鬼神有:多贝大王、白马王(也叫地王)、土地、桥神、路神、水神、虎爷等。土地在闽南人口普遍称作社公。在许多畲族村落都祭有土地爷,但土地爷供奉的处所一般很简陋,有的是一座小庙,只可几个人容身,有的是以几块石头搭成,最简单地的是在一块石头上刻上“土地”二字便行供奉。钟厝的社公庙则不可同日而语。它的造型十分宏伟,庙宇高十多米,占地数百平方米,内外装修考究,神像精美,造型生动。社公庙的建筑形式与当地汉族神庙一样,以木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构造呈方型,有飞檐、翘角。庙座北朝南,内分中、东、西三殿。中殿(亦即主殿)供奉社公钟景祺,社公神像前列有大妈、二妈(钟景祺的大夫人、二夫人)。两旁是文安公张巡和武尊王许远。东殿奉协天大帝关云长、西殿奉钟大人作为偏神。钟厝人不仅将社公当作“境主神”,还将之视为“祖神”,社公有着很大的神权与神力。因而,钟厝人有何愿望欲实现便去求之,有何疑难未决之事便去请他决断,有何纠纷要裁定便诉讼于他,甚至于人之生死均要禀告于他,社公在钟厝民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钟厝畲族将本族传统信奉的地神提升为主神,且建了十分宏大的庙宇,这是钟厝畲民为增强本族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的一种隐蔽手段。钟厝畲民从山区迁到平原后,选用社公作为境主神和祖神,既在信仰方面沟通了与当地汉民的联系,又维系了本族的同一性,让子孙后代牢记自己的根。因此,社公的信仰渗透到了当地畲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积淀为超稳定的文化心理内素,隐埋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四百多年来,钟厝畲族不论是遇到天灾还是碰到人祸,都能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在惠安扎下根来,并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这与社公信仰不无关系。现在,不论是居住在当地的畲民还是在外地或海外的游子,都牢记着钟厝这个根,记着钟厝的社公。在这里,社公成了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它对这支畲民有着非同一般的凝聚作用。可以说,钟厝的社公信仰是这一支钟姓畲民将鬼神崇拜与祖先崇拜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信仰形式,这种信仰上的变化,其宗旨亦是为了在新的环境中让子孙后代永远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从以上钟厝畲族的习俗与宗教信仰的保存与变化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变是自然的,钟厝人的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但不论怎么变,民族的心理内素都会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表现出来,钟厝人的社公信奉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钟厝人的历史变化还告诉我们,不能忽略畲族的同一性和民族情感,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改变,民族的同一性将使畲族这个族体长久地保存下去。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麻健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