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畲族民间舞蹈及传统工艺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19
颗粒名称: 浅淡畲族民间舞蹈及传统工艺品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8
页码: 196-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浅淡畲族民间舞蹈及传统工艺品的情况,介绍了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采,颇具民族特色的有舞蹈和传统工艺品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民间舞蹈 传统工艺品

内容

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采,颇具民族特色的有舞蹈和传统工艺品。
  一、民间舞蹈。
  (一)传统舞蹈,这是长期在畲族民间广泛流行,经世代传承,不断加工而形成的。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活劳动等传统舞蹈。
  1.祭祀舞盘瓠乃畲族传说的始祖,敬祀盘砖是畲族全民的共同心态,唐代刘禹锡有“时节祠盘瓠”的诗句,清代周应枚《畲民诗》云:“九族推尊缘祭祖”,说明畲族祀盘瓠有久远的历史。解放前畲民有每隔三年大祭一月的降重习俗,现在闽东畲族一般是每年祭祀三天。祠堂或厅堂为祭祖的场所,祭时堂中悬挂画有畲族起源、迁徒历程和盘瓠一生功绩的“祖图”,插上一根雕有图腾标志的“祖杖”(又称“盘瓠杖”),摆放九曲龙伞和族谱等。起祭请有威望的老人讲颂始祖的业绩,唱《祖源歌》或《盘瓠歌》。此时,各家各户手捧香烛供品,上书有×××(姓名)叩拜,入祠堂门后作半跪蹲式行进,然后站在祠堂大厅两侧,待法师祭“祖图”、“祖杖”和族谱后,即开始迎祖游山村,祈求祖神保佑村民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游村过程跳起《日月舞》、《龙头舞》、《龙伞舞》和《迎祖舞》等。这些祭祀舞蹈的表现形式;
  《日月舞》,表现盘古开天辟地、造日月照人间的神话。男女演员各四人,每人左右两手分执道具日(红)月(白)模型,同声齐唱:“左手拿日太阳现,右手拿月照凡间;天上日月车车转,十二时辰分得正”,随着锣鼓节拍,两手转动日月模型,翩翩起舞,左右穿梭地行进。《龙头舞》,表现祖先龙麒因帮助高辛帝平息外族侵犯后,被高辛帝招为驸马,畲族人民为之祝贺。队伍中有捧祖图的、举龙杖、龙头的,龙杖由房长擎举,龙头(四个)由男女各二人相对而立,用两手合举,举上举下反复数次,以示崇敬。队形有原地跳动、行进姿势、左右穿插等。《龙伞舞》配合龙头行进,有跳跃动作,左右穿梭比较自由,随着有板有眼的锣声鼓声,边舞蹈边唱《盘瓠歌》。
  《迎祖舞》,表示对盘瓠王祖先的怀念。参与者手举各色布绸制的三角旗和弩、刀、牛角号等道具,舞时有箫、笛、唢呐等乐器伴奏,舞步比较自由,间以三步一回头式的动作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无限敬仰的心情。
  迎祖游山村的过程,也是上述这些舞蹈反复表演的过程。游村结束,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到祠堂,一边继续祭祖,一边又跳起《独脚舞》、《铃刀舞》和《行罡舞》。《独脚舞》,舞者多男扮女装,身着大红裙,以披肩红巾象征女的头发,用手上的龙角佯装梳头的动作,一只脚拇指丫夹另一只脚的后跟,移步转动,使头、手、肩、腿、脚协调地不断变换姿式,时而象金鸡独立,旋而如白鹤展翅,偶而似丹凤朝阳,煞是好看。《铃刀舞》,表演者一人或数人,手执主要道具铃刀,刀柄套有一串铜钱,舞时,铜钱叮当声起着节拍的作用,肩、手、腿、脚,左右频繁轮换舞动颤抖,动作颇为柔美,据传此舞取材于陈靖姑(陈靖姑:《闽都别记》记载陈氏乃福州下渡人,嫁古田县临水村刘杞为妻,她曾往闾山学法三年,能驱邪除妖,后世人们尊称她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是一位专管育儿保胎的女神。)故事衍化而成的。《行罡舞》,舞者在自已手执的草席上翻滚,靠两只脚弧形着点的不断变换,身上红裙随之飘动,构成整个人体圆形的飞速旋转,犹同风浪搏斗,体现舞者不畏艰险、战胜邪恶、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质。(肖孝正《浅淡畲民的祭祖礼俗舞蹈》,载《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论文集》,1986年3月;《民族又一瑰宝——畲族传统舞蹈》,载《舞蹈》,1986年第10期。)
  上述各种舞蹈都有鼓、大小钹、锣、铃和龙角等乐器伴奏。
  2.丧礼舞畲族丧礼相当隆重,在繁琐的仪式中,常常伴有舞蹈的动作。据史书记载,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卞宝第:《闽峤轩录》卷1《霞浦县》,见《福建文库》。);有的“击铙吹角,跳舞达旦”(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据笔者在闽东田野调查,畲族丧礼舞多姿多彩,仅为死者超度亡魂,一般都要请法师(俗称“祖师公”)一人或三、五人,身着法衣,手执法具,为死者作法(亦称“作斋事”),边口中念念有词,边有舞蹈动作配合。法师按作法内容分为:“佛科”、“造水洗坛”、“作地藏”、“行坛结界”(即结五界:东持国、南曾长、西广木、北道文、中央放奴大天王)、“造坛”、“变食”、“请副官”、“请神”、“造井”、“收师”、“落末”、“存身挂斗”、“排兵出门”、“超魂”、“洗浴”、“化衣”、“安灵”、“劝灵”、“安祖宗”和“辞神”等出作法。如遇横死和客死者,法师超度亡魂还要加作一出伴有舞蹈动作的“过十王殿”(即“秦广”、“楚江”、“宋帝”、“五官”、“阎罗”、“变成”、“泰山”、“平等”、“都市”、“转轮”)的仪式。在上述各出作法中,最有特色的是“造水洗坛”、“造坛”和“造井”等三种舞蹈。“造水洗坛”,法师身穿青袍,右手持摇铃,左手掌朝上,伸直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弯曲中指和无名指,使手指呈三足鼎立状,中间托一杯清水,法师绕大厅四周。口念念有词,以忽蹲忽站的动作,随着缓急的铃声或慢或快地行进。同时将杯中的清水(俗称“神水”)洒向在厅的每个角落,表示洗坛,驱除邪气。“造坛”,系为死者造房建屋的舞蹈,法师右手持摇铃,左手持“奏板”,手舞足蹈,其表演的动作与所唱的内容相一致,如唱“长木扛上做楼柱”,法师就弯腰屈足将“奏板”立起来,表示“做楼柱”;如唱“短木扛上做横梁”,法师就半蹲半立将“奏板”横在额前,表示“做横梁”;又如唱“楼上层层安斗星,斗下叠叠刻鸳鸯”,法师就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正在“安斗星”和“刻鸳鸯”的姿势。整个舞蹈的动作变幻无常,造型非常优美。“造井”,法师左手擎竹枝神幡,右手持铃刀,舞蹈以足踏“九宫”(即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宫、六乾、七兑、八艮、九离)的反复动作,左右两手轮换一上一下,不断翻动,左右两脚一前一后屈蹲而行,整个身体随着手脚的动作有板有眼地弯转,犹如抡镐刨土,掘地造井,舞姿刚健自然,节奏清新明快。浙南畲族为死者超度亡灵,要跳《统兵舞》,舞者六人,均为体强力壮,身着单衣,腰扎红带,手持龙角神刀,动作武猛激烈,语言粗犷,声色俱厉,有唱有跳,佯装搜查暗藏的“阴兵”,将其驱赶出家门,以保丧家的平安。
  总之,畲族丧礼舞,多表现对亲人的追思和告慰死者亡灵的安息,或驱除邪气,祷祈子孙平安。
  3.生产劳动舞畲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世居山区,过着农耕辅以狩猎的经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他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优秀的作品是《猎步舞》和《栽竹舞》。
  《猎步舞》亦称《踏步舞》,系文艺工作者于1982年7月间,在福建宁德畲族聚居的八都猴墩和樟湾,发现这一失传已久的畲族古代传统舞蹈。此舞由四个男子扮演猎手,他们身着畲族传统上衣,即大襟和尚领的青色麻布短衫,穿黄色灯笼裤,束腰带,头扎细布,脚穿布鞋。舞蹈表现上古时候,畲族祖先是一位勇敢的猎手,带领众猎人巡山狩猎,突然间发现一群野兽出没,吹起螺号,集合众猎人包抄围剿,此时一只狂奔的凶猛山羊以角刺伤勇敢猎手的背部,当即牺牲,众猎手在万分悲痛之中,抬着遗体,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护送回村,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舞姿雄健,动作淳朴刚劲,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整个舞蹈自始至终随着锣鼓点不断变换的节奏,体现出畲族祖先狩猎时勇搏野兽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
  《栽竹舞》,系反映畲族种植毛竹和造纸过程的传统舞蹈,表演者按锣、鼓、钹的打击节奏,边舞边唱《栽竹歌》,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为基本步伐,手脚同时顺着左右进退的韵律不断转圈。动作轻快明朗,舞姿既有曲线美,又有强烈的流动感。(林梅:《畲族歌舞之管见》,见《福建舞蹈》,1990年第1期)歌词反映栽竹、砍竹、浸竹、熬浆,直至制成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蕴涵着畲民劳动的艰辛和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此外,畲民的传统舞蹈还有迎神驱鬼的《祈福舞》、传师学师的《造五营寨舞》、《造老君殿舞》和《过九重山舞》等。
  (二)新创作的舞蹈,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畲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文艺工作者从中发现许多较有价值的素材,创作出许多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新舞蹈。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婚礼舞》、《丰收喜》(亦称《双人舞》)。
  《婚礼舞》,它的创作直接素材来自福建霞浦县畲族结婚仪式,这个仪式含有较简单的舞蹈动作,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文艺工作者根据这个仪式的原形特点,提炼加工整理而成《婚礼舞》,它是畲族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表演者共十人,新郎、新娘、陪婚男角和陪嫁女角各二人,提矮灯和高灯男女各一人。主角新郎、新娘表演拜堂、换灯、献茶、敬酒、送客等礼节,其他配角也随着新郎新娘的动作陪舞,基本动作是走直蹬和斜蹬的步伐,直蹬步无论左脚或右脚都可以先起步,斜蹬步只限于横斜走。有音乐伴奏,节奏平稳。音调悠扬,融抒情与热情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畲族风格。(王耀华、刘春曙:《畲族音乐简论》,载《福建省首届歌会文集》,1986年3月。)1957年曾参加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受到好评。
  《丰收喜》,又称《双人舞》,是以福建福鼎县畲族在满山遍野挥镰开割油菜的场面为素材,经文艺工作者加工整理而成的。舞蹈由男女二人表演,内容反映畲族青年男女在辛勤劳动中建立的纯真爱情,整个舞蹈分为四节,帷幕开启,青年男女展望一片丰收景象,挥舞镰刀竞赛收割油菜;霎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俩人互让斗笠,最终合戴一个斗笠;刹那间雨过天晴,姑娘和小伙子情意绵绵,她为他擦干脸上的汗水,他为她理好红头绳,并将玉簪插在姑娘头上,作为定情物,姑娘腼腆在前跑,小伙子大胆在后追,然后边互吐衷情,边携手欢舞;尾声,双人肩挑沉甸甸的油菜,踏着优美的旋律,满载丰收的喜悦,徐徐降下帷幕。舞蹈内容贴近生活,情节妙趣横生,为畲族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1980年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了好评。
  随着《婚礼舞》和《丰收喜》搬上舞台后,文艺工作者在党的“百花齐放”和“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还陆续创作出许多新的舞蹈,如反映畲族人民生产活动的《采茶舞》、《油茶舞》、《采药舞》等;反映当代畲族人民生活风貌的《欢乐的鸭姑》、《晨曲》、《畲岭迎亲》、《凤凰彩带飞北京》、《喜迎亲》、《月圆》、《赶歌会》、《银耳花开》和《新女婿》,以及着力表现畲族人民艰苦奋斗生涯的《蚯蚓之歌》等。这些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新舞蹈在祖国的民族艺坛中展现着她的独特风采。
  二、传统工艺品
  (一)线织工艺品。畲族民间线织工艺品,主要是彩带,又称“围裙带”、“花腰带”、“合手巾”等。彩带是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丝线作为材料,经手工编织而成的,是畲族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各地畲族妇女自己创作的,是她们从小必学的针黹女工手艺之一,并且世代传承下来,历久不衰。她们织的彩带规格多样,长的100多尺,短的仅尺余,宽的有6厘米,窄的仅1厘米。配色非常考究,有蓝底白花、绿底白花和白底黑字等。花纹主要为汉字,多为吉利词语。随着时代的变化,词语也不断更新,如旧社会彩带上织的都是“福禄寿”、“财丁兴旺”、“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三元及第”和“招财进宝”等带有封建色彩的词语。新中国建立后,彩带上织的都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发展生产、励行节约”和“毛主席爱人民”等反映时代气息的新词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彩带织的词语是“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脱贫致富”和“祖国腾飞”等。花纹除汉字外,还有几何纹和自然纹等。彩带美观实用,既是生活用品,又有美化装饰的效果。同时,还是畲家姑娘定亲时必不可少的“定情物”。她们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但女方回礼中必有姑娘亲手制作的彩带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心爱的郎君。因此,在畲族情歌中就有一首《带子歌》,歌词云:
  一条丝带长又长,少娘亲耕(即“织”)字成行;
  送分(即“给”)你郎缚身上,〓(即“看”)着带子见着娘
  (即姑娘自称)。(《丽水地区畲族志》第144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3月。)
  这条小小彩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准,聪明才智的见证,博得情郎欢心的媒介。所以姑娘对“定情物”——彩带非常重视,都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精心构思编织而成的,力求产生最佳的爱情效应。
  (二)竹编工艺品。畲族民间竹编工艺品,最受青睐的是斗笠,俗称“畲家笠斗”,亦称“花笠”。传说是由“公主顶”演化而来的(陈国强、蓝孝文:《崇儒乡畲族》第6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这种斗笠出产在闽东的霞浦、福安、宁德一带。据1958年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文艺小组调查称:“霞浦畲族的斗笠是颇有名声的,……花纹细巧,形状优美,……畲族都相当喜爱它”。斗笠分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一顶斗笠使用的篾条,顶面有220或240条之多,竹篾细度仅0.1公分。斗笠的花纹有笠斗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狗牙、斗笠星等(《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2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斗笠的规格样式:“直径38厘米左右,窝深8厘米左右,顶高3厘米左右,……编成的斗笠星只有0.5至0.7厘米,了细的放不下一粒谷子”(《崇儒乡畲族》第63页)可见做工非常精细。一顶斗笠如配上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妇女戴上它特别清新秀丽,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可是,从事这方面的艺术人太少,制作的产品供不应求,偶得者无不视它为珍贵之装饰工艺品。随着人们对美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畲族这朵竹编艺术之花一定会绽开得更加艳丽。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元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