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歌俗与畲歌传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14
颗粒名称: 畲族歌俗与畲歌传承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9
页码: 161-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畲族歌俗与畲歌传承的情况,介绍了畲族自有记忆始就有唱歌的风俗。畲族传统文学基本寓于歌声之中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畲族歌俗 畲歌传承

内容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记载至迟在隋唐时期就已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家喻户晓的畲族口碑文学长篇叙事诗《高皇歌》则说这个民族的族祖乃是三皇五帝时代帝喾高辛的驸马龙祺。这个年代至迟在距今四十一世纪前。
  畲族自有记忆始就有唱歌的风俗。畲族传统文学基本寓于歌声之中。畲族的歌俗据民间传说始于周朝。最早的记载要数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文曰:其族“用糁杂鱼肉,叩糟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
  今天畲族的歌俗大致有以下几种:节日歌会、婚恋盘歌、祭祀丧葬歌咏和平时对歌。
  节日歌会。畲族的节日可分为与汉族相同和畲族特有这样两类。如春节、正月十五元宵、三月三走娘家、八月十五中秋、九月九重阳等,是与汉族相同的;与汉族不同属于畲族特有的节日则有二月二会亲节,四月八分龙节等。后者以流行在畲族聚居处的局部地区形式出现,如“会亲节”在福鼎前岐双华,分龙节在霞浦、福安、宁德的一些地区等。每逢节日,畲族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云集到约定俗成的盘歌集散地去举行歌会。如遇分龙节,闽东福安穆阳一带的群众就会到附近的苏堤山、牛池岗上去唱歌;霞浦畲族则到目莲山去唱歌。农历六月初一,福安留洋的白云山上就有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会。七月初七,福安社口营坑的白云山古庙,也有热烈的畲族盘歌……。每遇这样的日子,畲族青年男女人人都身着盛装,有的还带上干粮,爬上两天的山路,在歌会的前一夜就赶到要聚汇的那座山的山脚下的村庄去住,第二天一早登山赛歌。
  畲族的节日歌会是一种全民聚会:最喜爱唱歌的当然是青壮年,但唱歌却决不只是青年人的事,因为少年们马上就会步青年们的后尘,中年人和老年人则都是过来人,原来就个个能唱,不过由于年纪大了,声音不好了,添上几根皱纹,不好意思再在青年人面前献丑,他们的兴趣往往不低于青年人,哪个歌会都不会少他们。
  婚恋盘歌。这有多种形式。除借节日歌会的机会寻觅目标用歌结识异性之外,更有平日的“拦路盘歌”、“地头对歌”、“隔山飞歌”和习俗对歌、婚礼歌等。
  “拦路盘歌”、“地头对歌”和“隔山飞歌”,是青年男女寻找机会主动用歌声逗引异性的一种勇敢行为。常常是男的主动进攻,女的先是被动应战,一旦男女均发现对方是一个自己的理想对象时,盘歌就立马显得热烈红火。“习俗对歌”主要的有“做表姐”、“做表嫂”、“做表哥”和“做亲家伯”等四种形式。
  “做表姐”。也叫“崩女人客”,主要流行在福建霞浦县。那里凡是当年待嫁的姑娘,她的母舅家都会来请她与她的母亲去作客,次数不拘。姑娘盛装来到舅家后,晚上村里的男青年一定会聚集在一起陪她唱歌,这就叫做“做表姐”。
  “作表姐”对歌有一定的程序、规矩:起歌头一定要用“黄蜂头”,这是歌词特难唱的一种形式,中间经过50字的“小喝”和76字的“大喝”两次高难度的唱,使歌手彼此了解对方唱歌的能力和水平,并以此起兴赢得主人的称心,主人即拿出烟招待歌手,然后劝说姑娘放心对歌,唱好一夜歌。“作表姐”的正式对歌也就开始了。
  如果姑娘歌唱得好,舅村没有好对手,则还可以由舅家介绍到另一个与舅家有亲戚关系的村庄去对歌。能“唱”的姑娘人人夸,有时一连唱两夜。不会唱的姑娘就会遭到不客气的讥讽,所以“作表姐”也是姑娘们出嫁前对她们姑娘时代学歌成绩的一次检验。
  “作亲家伯”主要也流行在霞浦一带。这是在男女婚前两天,男家请一个好歌手,全权代表男家,挑着礼物,同媒人一起送到女家去。这歌手就叫“亲家伯”。到女村后,走到姑娘家门前时,女方就把大门关上,待女方的妇女们考试了他们的歌唱才能后才迎他们进屋。通常主人将板凳放在堂屋东首(大头)请他坐,懂规矩的就应马上将板凳挪到西首(小头)来,表示谦让。女方请他抽烟时,他应先敬女村的人,甚至连小孩也要敬到。总之,处处要表现得十分谦卑。如果不懂规矩,稳坐东首不动,女村妇女们就会马上燃点鞭炮,放在他身下,烧他的衣裳,轰他。
  晚饭后对歌就开始了,有时连唱两个晚上。白天大家劳动,是不唱的。歌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安排,一般上半夜对唱小说歌或长篇叙事歌,下半夜唱杂歌。霞浦畲族“作亲家伯”还有一些不同的习惯:上半夜总唱“十条起”与各种字歌,而不唱小说歌与杂歌,因为“作亲家伯”是喜事,而小说歌中有生生死死,不完全是吉利的。一般是唱两夜,两夜内容不同:第一夜只唱“十条起”,先唱“路径歌”次唱“上东来望”,这是一首“冷门歌”,多半只亲家伯会唱。第二夜先唱茶歌、嫁女歌,再唱其他内容的十条起,到半夜时开始唱字歌。每段歌多由“亲家伯”起头,若对方对不上歌,就换一条,再不会,再换,换了几条还不会时,就算对方输了,这也有一个下马威的意思。“亲家伯”歌唱得好,妇女们不敢难为他,一切以礼相待。否则就是遭到女村妇女们的奚落,用灶灰涂脸,甚至连夜被轰出去。
  除上述,习俗对歌还有“作表嫂”、“作女婿”。“作表嫂”是新婚夫妇在婚后的第一个春天去男方舅家作客,舅村青年来找新娘对歌;“作女婿”是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一个春节去女方家作客,新郎到岳父家叫“作女婿”,女方村中女青年找新郎对歌。
  婚礼歌。在畲族婚礼中,山歌盘唱突出地贯穿始终。结婚那天,新郎著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领着“行郎”(歌手)和挑着酒菜、彩礼的“赤郎”步行到女家迎亲。这时女方家的妇女们拿着板凳拦着新郎一行,叫“拦赤郎”;女方接着关闭大门,唱起“拦门歌”;待男方“行郎”回唱“开门歌”,女家人才开门迎入新郎。“行郎”一边唱“接亲歌”,一边将男方送来的彩礼,一一点交给女方。女方主人唱着山歌请新郎喝茶,并送上洗脚水,叫“脱草鞋”或叫“插田螺”,然后女方拿酒饭殷勤招待。但客人就席时,桌子上空无一物,不但见不到一羹一肴,甚至连餐具都没有。这时,大家静静地等待新郎唱山歌,要什么唱什么。如要筷子,则唱“筷子歌”。要酒,则唱“酒歌”,每件东西都有它的歌。歌词虽然简单,只是二三句或三四句而已,但十分诙谐有趣。新郎唱一首,司厨者接着和一首,随着一往一来不停地对唱,新郎所要的东西应声而来,摆满桌上,这叫做“调新郎”,又称“答歌”。
  吃完酒饭,新郎又一首一首地唱着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唱回去。司厨者也唱着歌来收席。席毕,新娘盛装,梳头包罗帕,插银花,歌手们围着不断唱“梳头歌”:“衣衫穿了便梳头,一个梳头两个照,今下始作新娘子,爱梳狮子凤凰头。”新娘梳妆完毕,方姗姗而至,头戴传统的凤冠,与新郎交拜成礼。然后祭祖,大家围坐唱拜。唱“请女歌”、“嫁女歌”、“劝女歌”等。这一切程序都办了,新郎便告别岳父母等,偕同新娘步行回家。
  一路上,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各人手中都拿着雨伞,新娘羞答答地半遮着脸。一路上新郎新娘还不停地对唱山歌,以歌当话,互相对答,倾诉爱慕之情。在路上逢桥过溪都撒下豆花。到了夫家,又是一番热闹,除拜谒翁姑,祭祀祖先,还有一整套的盘歌仪式,每个程序都有专门的歌,唱的多为“小令”,如“新娘令”、“闹房令”、“十杯酒”、“喷床令”、“茶花令”、“豆花令”、“送房令”等。
  《建阳县志》记载清代福建建阳畲族在结婚前二三天,新郎前往女家迎亲。及期,新郎前行,新娘衣着蓝色,头裹红帕,拿着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后。抵达婿家时,并没有人出来迎接。新娘站在院子中央,夫家的人和宾客早已避开,仿佛静悄悄地空无一人。新娘必须先开口说话:“你家的人都死光啦!”这时大家才出来回答:“就靠您来传宗接代哩!”然后拜见翁姑,祭祀祖先神位后入洞房,婚礼至此结束。
  平日唱歌。畲族人习惯以歌当话互相对答,所以日常生活也都离不了歌,欢乐时唱歌,悒郁时唱歌,劳作时边劳作边唱歌,歇息时也唱歌。畲族群众认为:凡眼能见的,耳能闻的,心所想的,无不有可歌的。由此,畲乡之素有歌海之称也就不难理解。
  歌趣与歌规。畲族人民长期的歌唱实践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民歌演唱的经验与知识,形成不少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歌趣”与“歌规”上。
  歌趣。从畲族民歌的选材、语言结构、比兴运用,词格规矩,音调选择、假声与转腔,无一不是以趣味作为主线进行贯穿的,努力使之形象、生活、活泼、动人,不断引发人们的兴绪。
  歌规。演唱畲族民歌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首先是畲族人民不唱半夜歌。大凡对歌均通宵达旦。歌手盘歌结束时,男歌手一定要“送神”,女歌手一定要“送郎”。他们认为歌场上赛歌,神鬼也会来听,歌会毕,人走散,神鬼也要送走,先送神,后送郎,送神送郎都有专门的歌,规定的内容。如送神歌唱的都是吉利话;送郎歌要从房门开始唱,送灶前、大厅、廊沿、门楼等,一直送到郎村,表达女歌手对男歌手的谢意和怀念。
  再者,畲族的对歌,在哪些场合该唱哪些歌,先唱什么,次唱什么,结尾唱什么歌,都有俗约。比如“作表姐”对歌,起歌头一定要用黄蜂头,中间并要经过50字的“小喝”和76字的“大喝”等。畲族遇陌生人需要考察他是否本族人时,要盘唱祖宗歌,内中充满机巧,不是本族人,极难探得内中堂奥。
  关于畲族何以会有歌俗有几种说法,有的说,自从盘古开天以来,畲族就有唱山歌的习惯,歌俗是祖宗传下来就有的;也有的说:“我们与汉族不同,妇女与男子一样地整天参加主要劳动,过去劳动很苦闷,整日劳动不能温饱,男女对答山歌可以散散心,所以就形成风俗。”另外,民间传说中还有两个关于山歌的说法:“我们畲族过去太穷苦了,每逢正月或婚嫁喜事来了客人,因无棉被也无法招待客人住宿,只好坐等天亮,后来有人就编出一些歌来教大家唱,这样就不枯燥又有趣味,慢慢也就变成了风俗。”第二种说法:“从前有一个畲族的读书人去应试科举,县官见他是畲族就不给他考,当时畲族朝中无人,学问再好也当不了官,他在家里愈想愈气,编出山歌讽刺朝庭,因而形成习俗。”从这些传说中不难看出,畲族歌俗的形成,一是因了劳动与憩歇的需要;二是因为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歌俗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它丰富了畲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在痛苦的年代里,它唱出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抗议和对老爷们的藐视,唱出了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在新社会,它歌唱美好的新生活,歌唱民族团结,歌唱社会主义……表现畲族人民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二、它是畲族人民重要的社交手段,娱乐形式和精神慰藉。有的群众说:“我们山宅人,过去一无书读,二无戏看,只好拿歌来散心,做田很辛苦,苦日子又发闷,唱上几条歌,心就开了。”山歌一唱起来,原来陌生的人熟悉了,陌路相逢的男女交起心来,并由此而产生爱情以至结为伴侣;山歌也能使畲族群众识别对方是好人还是不安好心……三、山歌是畲族人民学文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过去畲族群众贫困读不起书,唱山歌抄歌本就成了他们识字的重要途径;山歌的内容人文历史天时地理无所不包,年轻人就从中接受到丰实的知识,从而不断成熟起来。歌俗尤如一方厚土,它为畲族人民蕴蓄、积淀、提供着丰实的文化成果和发展机会。
  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过去又没有读书的机会,畲族山歌人人善唱,代代相传,功在口传心授。每一个畲族孩子,当他们还在怀抱中时,就已开始随母亲参加各种歌会,因而山歌曲词不用学就听会了,六七岁的孩子,不论在山上放牛,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学着大人哼唱几条,在畲民当中,歌唱的多唱得好,被视为一种荣誉,因此孩子们在年幼时就向往着成为一位歌手,成为一个好歌手不容易,最起码要能唱一夜,背唱一二千条(每条七字四句),虽然困难重重,孩子们学歌的勇气和热情,决不亚于父兄之辈,他们一笔一笔,模仿别人的笔迹,抄歌本或借别人的歌本学,听老人们一句句地教唱。村里有经验的歌手们自然也就担起了作孩子们的歌师父的责任。当孩子们学会了几首之后,闲暇时间他们就经常互相传授,补充,如有盘歌机会,孩子们更是十分热情地聚集在大人跟前,默默地跟着学习。这样经过几年之后,他们就自然获得了能连唱几个晚上的本领。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孩子没有识字的机会,她们因此就特别爱好、珍惜学歌的机会,她们用自己胜过一般男孩子的惊人的记忆学唱山歌,在畲族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歌,是没有歌本的,孩子们用心记的办法,在口传心授中,一代代将山歌承继了下来。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畲族歌俗,也无法违背“适者生存”的原则。随着世纪的更换,科学的发达,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现象的出现,文化交融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畲族歌俗势所必然地要经受严峻的考验。现在的畲区,扎民族服装的习惯已经空前淡化,平时我们去到畲村,除偶可见着极少数上了一定年纪的妇女还梳盘龙髻,扎件民族装外,其余男男女女,着装均与汉族无异。歌俗情况亦如此。现在电视进入畲乡家家户户,可供鉴赏、仿学的文艺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和形式不仅新鲜喜人,有一定质量、品位,而且层出不穷。现实生活告诉畲家人:客观环境有许多新鲜的东西,要多学些新鲜的东西。在笔者接触的畲乡的青年人中,会唱传统畲歌的已经只剩一小部分,可以说,至少有半数的现在的畲族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在校生,不会唱传统畲族民歌。歌会的情况也类似,早在1987年“二月二”笔者曾第5度专程奔赴福鼎双华参加畲族“会亲节”歌会,结果那次到的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少,特别是歌手,到的寥寥无几,倒是有一个浙江的木偶剧团,在那儿演出木偶戏助兴。
  畲族“祭俗”的情况也在变化。过去是在本民族内秘密举行的。现在随着信息工具的极度先进,畲族交往的频繁密切,畲族人民本身的观念也在渐变。族内制度的神秘色彩日渐减褪,盘瓠观念日渐隐消,畲族群众现在多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凤的后裔,有些搞研究的也力图为此找出充实的理由与依据。这是今天现实生活出现的新情况。
  从畲族歌俗的兴起、盛行、淡化等轨迹看,我们可以总结一些怎样的认识呢?我以为有这样一些方面:
  一、畲族歌俗是畲族人民群众基于当时生活的伟大创造,它又是自然形成的,在畲族人民生活记录与畲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上,它发挥了无可顶替的作用,也是畲家历史生活藉以得记录并向后代传统的一个载体。
  二、由于畲汉长期杂居,民族交融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很有蕴量的研究课题,值得学者们深入探讨,并应避免简单化和用主观意念去规范客观实际。
  三、在不同历史时期,民俗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性行为,其表现形式与内涵应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观念到其表现形式,有其微妙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都总是落后于生活现实的变化。
  四、畲歌的传承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形式。如何做好今天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并采取必要措施的课题。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丁献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