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饭看民族习俗的影响和嬗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11
颗粒名称: 从乌饭看民族习俗的影响和嬗变
分类号: K89
页数: 7
页码: 142-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从乌饭看民族习俗的影响和嬗变的情况,介绍了农历三月初三吃乌饭,是畲族的传统的习俗。今福鼎、柘荣和福安个别山村的汉族群众也在三月三吃乌饭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乌饭 民族习俗

内容

农历三月初三吃乌饭,是畲族的传统的习俗。今福鼎、柘荣和福安个别山村的汉族群众也在三月三吃乌饭。过去,浙江宁波、湖南零陵,福建建阳、永春,分别是于清明、寒食,上巳(三月三)吃乌饭。江、浙、皖等省一些地方的汉族则在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其习俗相沿已久。
  乌饭,闽东畲族称乌〓[u33puaη35]。闽东方言也称乌饭为“乌〓”。〓粗食。闽东方言“早饭”之意,闽南方言与“饭”同义。
  早在梁代,陶宏景《登真隐诀》就记载以南烛汁染制太极真人“青精乾石〓饭。”青精乾石〓饭亦称青〓饭、青精饭,即乌饭。宋代苏颂为青精乾石〓饭的“〓”字注释音义,并指出此饭唐代“陈藏器《本草》(即《本草拾遗》)名乌饭。”杜甫“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赠李白》);陆龟蒙“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润卿遗青〓饭》);苏轼“黄公献紫芝,赤松餽青精”诗句即言此。明末屈大均诗句“社日家家南烛饭,青精遗法在苏罗”,以南烛、青精为互文,可为同物异名的注脚。
  陶宏景、陈藏器都介绍过乌饭制法,宋代苏颂介绍乌饭制法甚详,畲族传统乌饭的制法与苏颂介绍相类,采乌饭树叶置石臼捣烂,放入铁镬里,加水熬汤,去叶渣后,将糯米泡进汤汁里,数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饭色泽乌黑发蓝,并带有油光,香软可口。置通风或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时,如以猪油炒熟,味道更美。今闽东汉族制法亦与此相同。
  乌饭树即陶宏景所指的南烛,李时珍《本草纲目》内载其别名有青精、杨桐等,乃杜鹃花科越桔属乌饭树。今分类学上的杜鹃花科南烛属南烛全株含毒素,嫩叶含量尤多,非古代南烛。因此,《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烛》后特地附注:“古代本草所载的南烛是杜鹃花科乌饭树属(编者按:应为越桔属)乌饭树。”
  乌饭树叶含单宁较多,制作乌饭将乌饭树叶汁在铁镬里加热、浸糯米蒸饭的过程即是鞣酸与铁盐反应并在热空气中氧化的过程,紫黑色产生离不开铁镬,其中新叶含单宁多,故色深。这可以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得到佐证“乌饭乃仙家服食之法……造者又入柿叶、白杨叶数十枝以助色,或又加生铁一块者,止知取其色,不在乃服食家所忌也。”
  含单宁多的树木成千种,为什么畲族皆选用乌饭树叶和粳米制作乌饭,而制作的方法又相一致呢?
  答案只能是畲汉乌饭同源。
  畲族的有关乌饭来历的传说不少:其一,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敌兵时常伺机来抢畲民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吃了乌饭会中毒,不敢抢。其二,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进牢房,母亲给他送饭,送去的饭都被狱卒抢去吃,母亲将米饭染黑,狱卒看到送来乌黑的饭食,怕中毒,不敢动,雷万兴终于吃上饭。雷万兴越狱后,于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三,唐总章二年(669)雷万兴率兵抗击官兵,被围困在大山里,以乌饭果充饥并取得胜利后,想吃乌饭果,吩咐兵卒出营采摘。时值三月初三,乌饭树尚未开花,兵卒们只好采些乌饭叶子回来。有人主张将叶子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饭果的颜色,味道很好,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击官兵的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传。
  汉族有关乌饭的传说也不少:
  明嘉靖福建《建阳县志》载,汉族三月初三“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淅米为饭,成绀色以食,且各相馈遗,俗谓效目连,是日作此供母也。”此传说初唐慈恩大师《法华玄赞》内有记载:目连得知母亲青提夫在地狱里饥饿难耐,所送饭食尽被地狱鬼卒吃掉,便用乌饭叶盖在上面,白饭尽被染成乌饭,逃避了阿鼻地狱鬼卒的监视,将饭送到母亲手中。
  江苏溧水一带四月初八吃乌饭,传说财主傅相白死后变一秃毛灰驴,在地狱时拖磨。傅托梦给儿子傅如白,说天天拉磨,饥腹难忍,求儿子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送饭给他吃。儿子如期设祭供饭,都被把门的小鬼抢光。他想尽办法,最后用树叶汁和米煮成乌黑的米饭,谁也不敢吃,都拿给傅相白吃。宜兴、溧阳、金坛一带则传说刘沉香母亲因思凡下嫁被压在华山下,沉香送饭到狱门都被守门的饿鬼抢光。他想办法用树叶把饭染成黑色,饿鬼便不敢吃了。
  杭州近郊四月初八吃乌饭,传说战国时庞涓陷害孙膑,将他关进监狱。老狱卒以乌饭树叶煮秫米,捏成乌饭团偷偷送给孙膑吃,外表像猪屎,瞒过庞涓的爪牙。遂昌、松阳一带传说,在朝为官的松阳人得知朝中大臣四月初八到故乡收钱粮,派亲信赶回家,告诉乡亲连夜做乌饭。那大臣到遂昌,但见百姓啼肌号寒要求免交钱粮。他挨家察看,只见锅里黑糊糊的,相信了,奏报皇帝,暂免这一带的钱粮。从此留下了吃乌饭的习俗。
  安徽芜湖一带“四月八”家家吃乌饭,传说河南秀才尤文才与钱小姐私奔到芜湖定居,后秀才被狼精害死,钱小姐被掳后宁死不从而被狼精关进饿牢,饿牢36层门全由饿鬼把门。其子尤俊得异人指点,学艺30年,剑斩狼精。他送饭给母亲全被饿鬼吃光,后于四月初八以乌饭送去,终于吃到。
  江西黎川一带清明节吃乌饭,传说杨文广被奸臣陷害下狱,其姑婆杨八姐送去的饭食都被狱卒扣下偷吃了。杨八姐得知后,用乌饭叶染米给杨文广送乌饭,狱卒见乌饭难看,再也不扣了,留下吃乌饭的习俗。
  尽管畲汉两族有关乌饭来历的传说很多且各具本民族的特色,但是,这些传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制作乌饭是为了骗过敌人、权臣、狱卒、饿鬼。固然这些具备共同特点的传说与乌饭本身的颜色分不开,但是,纷繁各异的传说何以不离“瞒骗”二字?可见这些传说有共同的源头,这就是畲汉乌饭习俗同源。
  原载于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并无目连送乌饭给母亲之事。现在唐代敦煌变文《目连缘起》、《太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变文》只言目连给母亲送饭食与清水,未入口化为火,亦未言送乌饭。到初唐慈恩大师尉迟基《法华玄赞》才有目连为母亲送乌饭瞒过饿鬼的记载。可以说,傅如白送饭、刘沉香送饭、杨八姐送饭、尤俊送饭、狱卒为孙膑送饭皆由公元七世纪这一记载敷衍而成。其中傅如白佛诞日送乌饭,尤俊四月初八送乌饭两传说明显打上僧徒借浴佛节宣传因果报应、馈遗檀越乌饭的印记。
  南朝梁代陶宏景隐居于江苏句容的茅山,其《登真隐诀》所载制乌饭法名为“太极真人青精乾石〓饭法”,从“太极真人”之称,可知当时茅山一带道士食乌饭。唐代诗人张贲《以青〓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绝》诗云:“谁屑琼瑶事青〓?旧传名品出华阳。”华阳洞乃茅山名洞,陶宏景就自号华阳隐居,可见唐代已传说乌饭始自茅山道士。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青精乾石〓饭即乌饭的同时,曾引宋代苏颂的话:“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饭,或以寄远,重蒸过食之,甚香甘也。”可见沿至宋代,茅山道士仍然制作服食乌饭,且不限于某一天。
  梁代道士已以乌饭作为山居修炼之品,以求长生不老。乌饭初传民间,制食时间当在三月正旬,主要应不是作为求长生与食疗而经常食用。而是道士的后人寒食清明上坟祭奠时,制作其先人生前经常服食的乌饭,旁人仿效而流传开去,由此相沿成俗。
  古代清明前一、二日还是三日为寒食,随朝代而异,因此古人亦莫衷一是,加上两节日紧紧相挨,以至后来渐渐地两个节日合并在一起。而上巳日,自曹魏以后,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寒食、清明、上巳皆在三月正旬,又有合并、重合的情况,且皆有上坟、踏青之举,于是古代民间就有分别于寒食、清明或上巳制作乌饭馈遗、祭墓之习俗,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如湖南《零陵总记》言“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指当地称为杨桐的乌饭树)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乾石〓饭。”嘉靖《宁波府志》记载“清明各家青糍、黑饭、牲醴祭墓。”《建宁府志》记载:“上巳(三月初三)作乌饭以食而馈遗,俗以是日目连作此供母,故效之。”
  明清时期江浙等地制食乌饭多在四月初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皆记载宋代浴佛节盛事,皆未提及乌饭,可见当时僧徒尚未制作和馈遗檀越乌饭。《本草纲目》云:“乌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同时代的孙国枚《燕都游览志》云:“四月八日,梵寺食乌饭,朝廷赐群臣食‘不落夹’……”可见目连救母的故事宣扬因果报应、馈遗檀越乌饭有密切的关系。
  一种风俗的形成、流传、改变和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民族间的接触、交往与影响,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变,统治者的倡导和贬斥,社会的趋附与扬弃,生活习惯和心理的需要,迁徙或生活环境的变化,与外界隔绝或来往,皆可能使一种风俗出现或消亡,形成或改变,传承或弘扬,被接受或被放弃。当接受某一种风俗时,也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改造,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因而发生变化,使同一风俗在不同的区域又有所不同。
  畲汉人民长期接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和影响是必然的,表现在风俗方面也必然这样。例如,闽东群众奉祀的当地英雄林子芹,为民除害,死后封忠平侯,汉族奉祀他,畲族也将他作为当境土主,即村庄保护神,几乎每个畲村有其庙宇,都称之为“林公大王”。
  值得一提的是,福安、霞浦、柘荣、福鼎等地的一些畲族村子,清明或三月三采鼠粬草的花、叶合糯米饭舂成鼠粬糍,这些地区与畲村毗邻的汉族村落也往往有此俗。此俗即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上巳日的“龙舌䉽”。这种制食鼠粬糍的风俗虽然地域不很广,但却是其他地方已经消失的古俗,为这些地方的畲汉群众共有,也是互相学习和影响的结果。
  制食乌饭的习俗,汉族典籍留下的记载有公元门世纪初期的《登真隐诀》、七世纪中叶的《法华玄赞》、八世纪中的《本草拾遗》。畲族因无书面记载,无从得知确切时间。口头传说中提到的雷万兴总章二年抗击官兵,则与《本草拾遗》同期。从现存的历史记载来看,乌饭最早是太湖流域的南朝道士泡制服食的方剂,并由太湖流域向四周流传,汉族制食乌饭的时间较早,公元八世纪前已有乌饭之名称。陈藏器《本草拾遗》言“取(南烛)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如牛筋,”陆龟蒙《道室书事》云:“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古代湘、赣及闽赣之间的汉、畲、侗、壮各族通过长期的频繁接触与交往,互相学习和影响,当地汉族清明节、上巳日食乌饭、龙舌䉽、上坟、踏青之俗对畲族、侗族、壮族皆产生影响,从而畲族有三月三或清明节吃乌饭、鼠粬糍及上坟、踏青之俗,湘西侗族有清明节吃乌饭之俗,湘南壮族有三月三食乌饭(壮族吃五色饭,其中乌饭由枫叶染制)之俗。而畲、侗、壮等族在吸收汉族乌饭习俗的同时又改造乌饭习俗,从而使它又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后来经过迁徙,乌饭之俗仍在岭南畲族中流传,也在闽东、浙南的畲族中流传;鼠粬糍之俗则在闽东畲族中流传。而江、浙、皖、鄂、湘、赣、闽汉族因受僧徒影响,宋后乌饭多改在四月初八制食。近代汉族乌饭之俗已多消失,而浙江宁波、湖南零陵、江西黎川、福建建阳等地汉族仍是清明时节制食乌饭。闽东志书无食乌饭之记载,汉族多已无此俗,畲族虽有此俗却得不到记载。闽东有些畲汉杂居的村落或毗邻畲村的汉族村落,汉族也于三月三制食乌饭、鼠粬糍,这是畲汉长期接触交往,闽东畲族乌饭之俗对这些村落的汉族产生影响的结果。
  乌饭习俗同源现象是畲汉民族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痕迹,也是我国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缩影。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罗承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