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401
颗粒名称: 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6
页码: 6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宿风情中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的情况,介绍了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不是对本族往昔状况的简单回归,而是畲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以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作为社会发展的资源而实施的文化创造过程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畲族 民俗风情 畲族历史 畲文化

内容

一、引言
  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不是对本族往昔状况的简单回归,而是畲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以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作为社会发展的资源而实施的文化创造过程。因此,我们探讨此一问题,不是视之为一个历史学的命题,而是作为一个当代畲族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来予以处理。
  适应新形势的畲族文化创造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伴随着学术界就此问题而进行的热烈争论,那些拥载着历史与传统的社区和人们正悄然地投入于一种实验之中,其实验的重要特征是,以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为取向,而以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的历史传统作为新发展的资源,发掘这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一句话,视传统文化为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我们最近在闽东畲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处处感受到在这一实验与创造中历史人文传统强劲生命力的冲动。在宁德,开发建设之中的畲族风情旅游区和中华畲族宫,正在向世人表明传统与现实的一种合作可能性,它把山区畲乡人们引向历史的遐想及现代化的向往之中。如何使这种冲动在畲族内部转化为一种持续有效的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过程呢?正在进行的实验为我们启发了一个思考的基点,在这里,我们就文化资源向商品的转化角度予以考察。
  二、确认畲族文化新特性:资源和商品
  重建历史与文化,碰到的首先仍然是认识论上的困难。站在时代的高度,文化不仅仅是为“经济唱戏”而搭设的“舞台”,从理论上说,文化可视为一种资源,它可以转化为经济因素,转化为现代市场中的商品。不过,明显地,文化是一种人文资源,它与一般的自然资源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出于认知好奇和身心消闲的需求,时时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人们在竞争忙碌之余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物(包括优美的自然山水风景)的消费了,而且也不再满足于对本文化的了解和享用,他们对异域文化,对异文化的消费需求也日益高涨。有了需求,就必须满足,于是就存在一个潜在的人文商品市场。这就为文化从一种人文资源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文化商品和服务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由于文化具有区域性、族群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因而作为文化的商品也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族群性,因而也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人们在创造自身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的优先地位。他们在向其他民族或其他文化的人们展示自身时,他们的文化(进入市场的文化)就在展示中被观赏者“消费”了,而且可以重复展示、重复消费。其他民族或其他文化的人们在欣赏、消费异文化提供的“商品化文化”时,便获得认知的满足、身心的愉悦、获得一种“多样性的感觉”(而不是机械的、单调的、乏味的厌倦感)。因此,文化消费直接作用于情感、情绪、思想,从放松心理到放松身体。而且在展示与消费的互动过程中,展示者增强了民族文化创造的信心,消费者摒弃文化优越感,获得新感觉。
  就畲族社区而言,文化成为一种资源乃是畲族社会“内推”与“外拉”因素两相作用的结果。从畲族社区内部来看,畲族社区并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科技发展的优势,相反,在自然条件方面往往“先天不足”,在科教方面又“后天不足”;然而,畲族社区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人文资源的个性不可替代,从而在向外界展示和推销自我时被崇尚个性的现代社会所吸引、具有人文上的独特魅力。畲族人文传统因具有不可替代的品质而被外界所需求。从畲族社区外部而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挣钱多了,想“用钱”;法定“双休日”的确立,使人们有了休闲时光,想“用时”;畲族山海风光的魅力也吸引人们去“用地”,与外界交通运输的沟通使人们可以“用路”;等等。这些来自外部的“外拉”因素,使人们对畲族人文商品的消费“购买力”大大提高了。“内推”与“外拉”相互作用,畲族文化成为资源和可供消费的商品,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三、畲族文化商品的“制作与包装”:两种重建
  从认识上我们将文化视为一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和潜在商品之后,由此进一步产生的问题是如何将自身文化转化为进入市场的商品和服务呢,或者更准确地说,向消费者提供一种什么样的人文商品及服务以满足其需要呢?人文商品的制作与包装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制作包装。对此,我们从现实的角度,从两个侧面来探讨这一人文商品的制作过程:一是由畲族社区民间实施的传统制作:一是非畲族民间的制作(包括官方、学术界及现代企事业部门方面)。为了说明两种制作的差异,我们以畲族族源问题的解决为例加以叙明。畲族族源本来纯粹是一个学术问题,在这里之所以具有典型性,是因为它具有在畲族历史文化重建方面的重要性。
  从科学研究的层次上看,学术界关于畲族族源或早期历史问题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外来说”与“土著说”。“外来说”须说明是福建省内其他地方来的,还是省外来的?是百越地区来的还是非百越地区(如中原地区)来的?主张“土著说”者须说明当地考古遗迹、历史文献与当代族群之间的有机联系。科学研究是“求真”的过程,即从学术上“再现”畲族社会历史“客观过程”。由于“外来说”无法描述畲族从其他地方移入的迁移路线和过程,“土著说”也尚未最终确立考古学文化与当代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尚未解决南方族群文化相互关系的问题,两种观点都只能是一种可能性答案。但是,确定无疑的是,畲族整体上只有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两个”。面对学术界提供的两可答案,畲族人民在向外界展示自身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时,不可能向人们说:“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科学的研究一时无法提供一个肯定答案,而对历史的好奇心又使我们不能回避对早期历史的“再现”与“重建”。在这里,我们触摸到那种因条件限制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无效性”。
  于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不得不尊重民间的“重建”(对“早期历史”的重新制作与包装)选择。畲族对自身的历史问题不像学者专家们那样感到迷茫和缺乏确定性。从畲族民间的自修谱牒,有关传统来看,除极个别的例外,畲族民间相当一致地认为畲族源于一个共同而确定的祖先(“忠勇王”)并有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祥地(“凤凰山”),并且在民间的传说中巧妙地将民族祖先奉于中华文化大“语境”的尊贵地位上。因此,民间对自身历史的重建是较为顺利的。事实上,民间对历史文化的重建或创造,最直接地出于一种实用功利的目的。它不同于科学的“求真”过程,而更多的是一种“求利”的过程。我们不能无视民间社会生存的压力而否认其“求利”目的合理性,以学者的“科学客观”自居。社会的发展除需要“求真”的一面,还需要“求利”的一面。在科学没有解决问题时,应尊重民间重建的选择。再说,当民间对历史文化的重建选择(制作与包装)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时,这种选择、制作与包装就历史地内化为畲族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畲族的民族传统。
  我们还可以从更为形象的事物来说明这个问题。此次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艺术节的各种活动,就包含着来自上述两方面重建因素的介入:
  大体上可以这样说,来自非民间层次方面的介入,可为畲族历史文化的重建提供财政经济的、理论的支持与引导,提供将人文资源转化为市场商品的启动资本和技术支援。而民间层次方面的自觉介入参与,可以确保本民族历史文化在重建过程中保持民族传统与民族风格,使进入市场的民族人文商品真正具有地道的民族性,确保畲族人文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的品质,以保证对外界所具有的吸引力。
  四、畲族历史文化重建的策略蓝图
  可以预见,历史文化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将人文视为一种资源和潜在商品,这就从理论上使我们在畲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文商品的制作推销方面能够参照一般资源和商品的开发、制作与推销规则,扫清理论上的障碍。但是,现实的实践障碍仍然存在。因此,摆在“重建者”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如
  何实施和操作重建工程?
  一般的模式是,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契机,以民间和官方的合作作为前提,以旅游线点的开辟建设为途径,以社区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为目的取向。在市场条件下,我们从直接现实角度来考虑:面对日益增长的人文资源消费需求,加强民间与官方的合作,形成富有民族区域特色与品质的文化商品(民俗旅游战略、民俗旅游村、民俗风情旅游城、民俗风情街……),动态地、多样化地、持续地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在这里用一份示意图来表示重建策略的蓝图:

知识出处

畲族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畲族民俗风情》收录了畲族历史与民俗的几个问题,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畲文化二元性论纲,努力拓展闽东畲族民俗风情旅游,畲族祖先崇拜与汉文化的影响,罕见的全民群众自娱文化活动——兼议畲族歌舞的旅游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上论畲族龙凤崇拜,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吸收畲族文化的一些因子为例,论畲族历史与文化的重建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蓝达居
责任者
蓝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