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祭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风俗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384
颗粒名称:
祭祖
分类号:
B92
页数:
6
页码:
167-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民十分重视祖先崇拜,祭祖乃畲族最重视的宗教生活。
关键词:
畲族
风俗
祭祖
内容
畲民十分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日,有的还在端午节小祭祖。祭祖乃畲族最重视的宗教生活。清道光十五年重修《遂昌县志》载周应枚《畲民诗》中的一句云:
“九族推尊缘祭祖,一家珍重是生孩。”
不同姓氏的畲族在祭祖时,不但祭祀同姓本族祖先外,还虔诚地祭祀本民族始祖盘瓠王。畲族人民对他们的始祖盘瓠王,非常尊敬,通过绘制连环画式的“祖图”和编唱长篇叙事诗歌的“高皇歌”,来叙述盘瓠王的出生、成长、生活和死亡的不平凡经历,歌颂盘瓠王的英勇杀敌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世世代代传诵着这个故事传说,每年还定期举进隆重的祭祀活动,同祖同姓族人共集祠堂,悬挂祖图和祖杖,虔诚地瞻仰和祭拜盘瓠王。这是早期畲族原始社会中常见的图腾信仰的遗留。
畲族祭祖,又称“做树头”、“做阳”、“聚头”、“学师”。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奠,也是对子孙的训勉。通过祭祖,追述民族起源和悠久的历史,借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内部的团结。
畲族盛行这种习俗的由来: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因不愿为官,经高辛帝准许,率领盘、蓝、雷、钟三子一婿,离开京都,迁居深山,务农狩猎为生。为了繁衍子孙,历尽艰辛,前往闾山、茆(茅)山学法,练就一身战胜自然灾害和抵御外来侵略的高超本领,使子子孙孙能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为了缅怀始祖盘瓠王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所以畲族人民都希望自己能举行一次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并把学过师的人取上法名,用红布条把法名及学师的时间写明挂在“祖杖”上,称这种仪式为“做树头”——“传师学师”。学过师的人称为“红身”,未经学师的则称“白身人”,如一代不学师,就被称为“断头师”。畲族人民认为学过师的就能增强战胜恶魔的力量,免致受人欺凌;不学师的就会失去向恶势力斗争意志和毅力,易受人欺侮,因而十分重视传师学师,相沿成俗,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凡要祭祖的人家,首先要把“游祖”挑回家。“游祖”即两只竹箱,内藏祖图、祖杖、香炉、龙角、龙刀、铃钟等。祖图只挂中堂,设立香案祭祀之,把祖杖靠在香案旁。本族法师(学过师的)通过念唱、跳舞的形式,把盘瓠王历尽艰辛往闾山、茆江学师的神话般情节反映出来,主要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仪式内容:①在学师之前,学师的“弟子”要依次况拜天地、祖师爷、本师公(学师的前辈),表示本人也已具备学师的条件,申请学师有关文牒(其中有接神、三拜、参牒),并举行取得法名的仪式。②设坛传师,在法坛上学师把头冠、衣衫、剑刀、号角、笏板,锣、鼓等传授给学师的“弟子”,要举行洗坛、置坛、坐坛、传渡、折坊、坐筵等仪式。③学师坐龙坛,过九重山、五岳山,最后打仗(求乞)回家。反映畲族始祖为了求生存和抵御外侮,历尽艰辛,越过险峻的九重山、五岳山等,深受长途跋涉之苦,衣衫褴褛不堪,一路上乞讨过活,回家。
祭祖仪式可一户单独举行,由本户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亦可在同支祖系内若干户联合起来举行传师学师仪式。
畲族俗以祭祖为荣。祭过祖的人其社会地位不同于常人,祭祖的次数愈多其社会地位也愈高。浙江建德县畲族的社会地位之高低,就以祭祖次数多寡为准,祭祖一次者,准穿红色衣裳,额前可戴头冠。这种冠是一小块梯形牛皮制成,上绘龙、虎等动物,下沿有两条带子系于脑后。因他穿红色衣裳,故被称为“赤老鼠”。这种人有资格主持父母的丧事,替别人做功德。否则,即便亲生父母死,也只能当孝子,而无主持父母丧事之权。凡儿子祭祖一次,就可穿青色衣,戴方巾帽(式如孔明帽),这种人被称为“房赵”。景宁畲族祭祖称为“醮名”,凡能举祭者得戴巾,一举衫则红,二举衣且青,以此来区别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龙游县志》说:“祭祖期日,本为三年,日夜祭之,其后以资力不继,乃改为三月,浸减为半月,至今遂减至三昼夜。”
祭过祖的人,男的叫“法师”,女的叫“皇母娘”或“西皇母”。本人死后可以做三天三夜的功德,否则,只能做一天一夜的功德。
男孩子到十六周岁时,要祭祖,要举行一种特殊的礼仪,叫做“醮名”、“度身”或叫“入录”。这是一种成丁礼仪。祭祖时要请祭过祖的人做“度法师”,在厅堂上悬挂祖图,神案旁立起祖杖,上列香炉,其数蓝姓为六个或五个,雷、钟两姓各为五个,并摆烛台一对,三牲一副,鸡两只及菜饭等物,神水六碗,祭时还要烧钱纸。祭者高歌,歌后遂食,食后再唱,一日数次。由于祭祖耗费大,所以举祭者往往是一些富裕人家,所以祭祖成为获取族内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手段。沈作乾于一九二四年《畲民调查记》中却说浙江畲民“欲作畲长,必先醮名。到期,邀请亲族,于深夜悬挂祖图,相与罗拜。醮毕,男女杂坐,燕饮相贺,答歌为乐。畲长醮名一次,得穿蓝衫,如醮名两次,得穿红衣,戴巾以为荣”。
祭祖人在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后,要说:“保佑子孙上山扛铳枪,枪头落火,枪尾得财”,保佑子弟,耕田禾大熟,养蚕月月生,夫妻相厮守,合家得团圆,血财都兴旺,六畜放满山。”
祭过祖的人,可以取得一个“法名”,把法名、祭祖日期写在一个红布条上,结在祖杖上,表示从此此人可当孝子承办其父母丧事。否则,要请祭过祖的人代为孝子治丧。
做“西皇母”的妇女,必须夫家上代有人做过,自己亦有子孙的才可以做,多在三十余岁至四十岁左右时举行仪式。其时张挂祖图;做“西皇母”的妇女穿上蓝袍,由会作功德且有“法名”的男人主持。做过“西皇母”的妇女,死后可做大功德。一家不能同时有两人做“西皇母”,所以必俟家姑或祖婆死后媳妇和孙媳才能做“西皇母”,普通人一生可做“西皇母”一次至二次。男子做“醮名”一生只能做一次,因要办酒席请客,费用浩大,而做“西皇母”是不用办酒席请客的。
畲民以竹箱置香炉,另有红布袋一只,内置一木刻龙头,传说这个木刻龙头是盘瓠像,俗称祖杖(又称“龙头杖”),祭祖时要与始祖画像一起置于堂屋中。
解放前,畲民除重视祭祖、崇拜祖先外,还崇信鬼神,供奉的神有土地公、白马王菩萨、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紫微大帝、齐天大圣、天地神、灶神等。每家厅堂上供奉有“天地君亲师位”。他们相信“灵魂升天”、“因果报应”那一套。认为有树神,崇拜大树,在大树前盖有小庙,供奉香火,不许砍树,不许在树前小便,否则认为犯了树神,就要用酒肉、豆腐等,给树神上供烧香。盖房时,要请阴阳先生看好风水,选择地基、上梁、砌地基都要择好日子,否则人丁不兴旺。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这一天,畲民砻谷舂米,宰猪杀羊,家家户户备办“三牲佛礼”,元宝香烛,延请巫师在村中祠堂前广场上摆起三张八仙桌,正前方不远处竖起一根竹竿,顶悬红布条。巫师一手执龙角(号角,巫师乐器),一手持铃刀,绕桌不停地歌舞,群众虔诚地摘帽焚香,跪拜在竹竿周围,恭候巫师作法,延请土地爷下凡,巫师翻身越过桌子时,顿时,全场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唢呐长奏,人们争先恐后焚烧元宝(纸钱),提着灯笼,鸣放鞭炮,疾跑回家,烧起灶中火,认为土地爷到家,可保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由于知识的贫乏,生活的贫困,对自然界现象无能为力的应付,所以在解放前有些地区的畲民把人文的繁茂、谷物的丰稔,一古脑儿地祈望于神明。于是乎一年四季除了繁琐的祭祖之外,又出现了许多名目的“福日”。如福鼎县畲族就有二月初二日为“地主爷福,”拜祭土地诸神,保佑全族平安。五月初四日,为“保苗福,”五谷丰登、田园大熟全寄托在此福身上,祭礼既丰厚,气氛又热烈。六月初六为“杨府爷”福日,保佑四季平安。十二月廿四日,为“定满福”,欢庆一年丰收,四季平安,答谢诸神协力庇佑。做福有“福祉”,各房轮流,各家负责。有公田之族,牲礼则由公田收入开支;无公田之族,则按人口募捐,祭罢,饱吃一餐。
畲民遇有疾病,动辄指为鬼犯神责,于是则在大门口贴一红纸,不让别人闯进来,祈佛以卜吉凶,延巫驱鬼招魂,书符挂门,禁闭七日,往往医不及施而致死亡。他们有本民族的巫师。巫师参加生产劳动,尚未发展成为脱离劳动的专门宗教职业者。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出版者: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畲族生活、生产、人生礼仪、饮食、节日与禁忌等各类风俗习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