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风俗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320
颗粒名称: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的自然地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
畲乡
风俗
自然地理
内容
闽东、浙南是畲族主要分布地区,这个地区属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闽东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90%以上,浙南的丘陵、山地也很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沿海倾斜,山脉都是由东北到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绵亘于闽、浙交界线上的仙霞岭,它分布于浦城、松溪、政和、建瓯、庆元、龙泉等县,全长约240公里。蜿蜒于闽、赣边境交界的有杉岭和武夷山。杉岭北起浦城之仙霞岭,西南经崇安、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宁化以至长汀一带,连绵不绝,长约150公里。武夷山脉崛起于崇安,东南走向南平,为闽江上游建溪和富屯溪的分水岭,长约500公里,海拔在1000至1500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闽、赣边界上,为福建省最高峰。向有“奇秀甲于东南”美誉的武夷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是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低山丘陵。这里风景秀丽,素有“三三六六”、”碧水丹山”之称,因为它有一条“三三”九曲的溪水和“六六”三十六个峰峦,俊丽挺拔,那弯曲碧绿的溪水和无数赤色的峰岩,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碧水丹山”的美丽图景。由于山川景色变幻莫测,瑰丽动人,千百年来,游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无数盛赞武夷山水之美的诗词,如“武夷山水天下无,尽峦迭嶂皆画图”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里还保留有悠久的历史古迹,在悬崖绝壁上遗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架壑船”和“虹桥板”等文物以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等。突兀东海之滨的天然旅游胜地太姥(音“姆”)山斜贯于闽、浙两省的沿海地区,自浙南经福鼎、福安、霞浦等县,长约50公里,苍苍群峰,巍峨竞秀,藏珍聚宝。太姥山最高峰为摩霄峰,又名覆鼎峰,海拔1080米。登高东望,海天相接。山顶有座寺院,名叫白云寺,又名摩霄庵,建于唐玄宗年代,距今已有1300百多年了。太姥山的三十峰、四十五石、十岩幽洞等胜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遐接,留连忘返。相传帝尧时,山下才堡村有一个妇女,深受迫害,逃到山上,以种植蓝靛为生,遇一老道相授,修行多年,得道成仙。当帝尧御船经过七星岛海面时,遥望山上华光万丈,帝尧登山一望,只见此女危坐石上,其容颜似自己的母亲,因封之为“太母”,后此山被人称为“太母山”。汉武帝遣东方朔给天下名山授名,东方朔为此山的奇景所绝倒,便信笔题为“天下第一山”,并改“太母山”为“太姥山”。这个神话传说,给太姥山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此外,戴云山雄峙于闽中大地。在闽东境内尚有鹫岭山脉,分布在松溪、政和、建瓯、南平、寿宁、屏南、古田之间,止于闽江北岸,为闽江支流松溪、古田溪与闽东各水系的分水岭,长约100公里。浙南境内有雁荡山、天目山和括苍山脉的南延和洞宫诸山,海拔均在200至1000米以上。山间重峦叠嶂,谿涧深切,林竹郁郁葱葱,风景壮丽,尤以南、北雁荡山峰峦奇特,深谷悬崖,为浙南名胜。
畲族地区到处溪流回绕,河流属山地性河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溪水从深山峡谷奔流而出,短而急湍,多纵谷险滩,水量丰富,河水含沙量少,多单独流注入海。最长的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上游支流有建溪、富屯溪和沙溪,汇合于南平,东流经福州、连江入海。浙南的瓯江次之。他如飞云江、鳌江和闽东交溪(长溪)、岱江、霍童溪等皆滩多流短,向东流注入海。
畲族地区紧靠北回归线北面,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4.6至21.3摄氏度,少下雪,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更大,冬季暖于内陆,夏季凉爽。由于距海近,地面丘陵起伏,造成地形雨的机会多,再加上夏秋之间,台风过境,常常带来大量雨水,所以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00至2200毫米。
畲族山区辽阔,山岭层叠,峰峦起伏,江河纵横,梯田绕谷环山,茶园布满山岗,竹木遮天蔽日,到处是青山叠翠,畲族村寨掩映在深山密林之中。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出版者: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畲族生活、生产、人生礼仪、饮食、节日与禁忌等各类风俗习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