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兴发:畲歌好比我的生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101
颗粒名称: 蓝兴发:畲歌好比我的生命
分类号: K825.76
页数: 5
页码: 366-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闵东畲族蓝兴发对畲歌的热爱与传承。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蓝兴发

内容

2007年12月28日下午,福建省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分组讨论,有个会场传出了一阵阵高亢的歌声。原来是畲族代表蓝兴发正在一边发言,一边引吭高歌。他发言的主题是“抢救民间歌谣刻不容缓”,中肯地谈到了抢救民间歌谣、尤其是畲族歌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蓝兴发今年73岁,是畲族民歌表演艺术家、畲族歌王,曾被评为“福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成为首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之一。让我们追溯他成为歌王的人生轨迹吧。
  浩瀚歌海育歌才
  在闽东福安与寿宁交界的白岩山下社口镇,有个名叫塔仔的畲族小山村。畲族民众爱唱歌,歌声驾着祥云飘荡着,形成了歌海。1935年1月,蓝兴发就诞生在这里。
  蓝兴发的母亲是一位善于歌唱的女性。她一字不识,肚子里的畲歌却有九九八十一箩,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就是两千五六百行的《白蛇传》唱本,她也能一行不落地从头唱到尾。蓝兴发3岁时,娘就教他唱畲歌。“民以食为天”,先教唱与吃有关的畲歌:“要食橄榄两头尖,要食甘蔗甜中间;要食杨梅成双对,橘子黄皮心内甜。”长大一点,便教他有关农业生产知识的畲歌:“正月初一喜洋洋,二月惊蛰锄田忙;三月清明浸良种,四月小满人插秧……”年纪越来越大,便教他勤劳勇敢的畲歌:“劝你少郎要学贤,勤力家府有粮钱;先苦后甜甜如蜜,先甜后苦苦黄连。”“不怕你,不怕深山野狐狸,日头借来当火笼,老虎借来当马骑。”
  母亲教唱,蓝兴发学得很用心,把畲歌背得滚瓜烂熟。他9岁那年,曾到5华里远的汉族村走读了一年私塾,每天上午上学,下午放羊,成为一个识字的“文化人”。有了这一基础,他常向乡邻借来畲歌手抄本,对照着唱,成了“歌迷”。
  母亲是蓝兴发的第一个老师,畲歌是蓝兴发学习的第一部教材。在浩瀚的歌海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畲歌的营养,成长为畲族知名歌手。
  敢抽龙筋纳鞋底
  闽东畲族地区一年之中有许多“歌节”,如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六月初一的“爬山节”,七月初七的“马氏真仙节”等。每当歌节,四面八方的畲民涌来了,亮开嗓子对歌,热闹非凡。此时此刻,蓝兴发的嗓子也痒痒的。
  记得1947年“七月七”,村里迎来了许多客人。有一队从霞浦来的“阿表姐”在蓝兴发家落脚。做东的“阿表兄”按常规先唱《王风歌》,催请对方“答歌”。可连唱十几首,仍不见对方开腔。蓝兴发按捺不住,用稚嫩的童声插歌:“黄蜂来聊抱火炉,抱了火炉乌摸摸;郎是歌公娘歌母,歌母难斗歌公过。”
  这倒起了激将作用,对方有位姓钟的“歌师”马上回了一首:“我娘做客到江南,歌言似雨雨团团;胜过六月龙卷风,风大郎小无力拦。”
  蓝兴发一听,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在身边的母亲轻声提醒了一句:“你唱‘莫嫌细’。”蓝兴发一听,又来了劲,唱道:“莫嫌细,我是哪吒再转世,玉皇赐我真宝剑,抽你龙筋纳鞋底。”
  歌一出口,对方哪肯罢休,又唱开了:“我娘做客到广东,歌言似雨雨纷纷;粗糠被娘拧成绳,若唱不赢不姓钟。”
  歌师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母亲连忙扯了扯儿子的衣角,暗示他别再唱了;儿子明白母亲的意思,赶紧拉一位“阿表兄”顶了上去,与对方对歌。
  那年,蓝兴发才12岁。“歌会”上初次“亮相”,给他带来欢乐,也留下难忘的印象。
  东风吹倒黄连树
  “黄连树下搭草房,百叶衫衣抵严霜;火笼烤得面前热,山风吹来背后凉。”
  “畲山升起红太阳,春笋出土茶叶香;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
  这是蓝兴发自编自唱的新畲歌《毛主席恩情永不忘》的两段。这首新畲歌唱出了蓝兴发的心声,也是畲族民众生活的缩影。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童年的蓝兴发过着比黄连还苦的日子。当时,父亲为躲避抓壮丁,带着妻儿躲进深山沟里,搭起茅寮,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窝。他家没有田,在山上开荒种番薯,还得向“山主”缴租。他家一年到头几乎都以番薯为主食。有时番薯不够吃,便以野菜充饥。寒冬腊月,他往往只穿单衣御寒,冻得浑身发抖。他9岁那年上私塾,是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硬撑着让他去的,图的是能识几个字,将来走上社会可少受点罪。
  拨开乌云见青天,1949年,闽东畲族地区解放了,蓝兴发欢天喜地。解放初期,村里办扫盲班,他成了扫盲班的小老师。后来,区公所推荐他到专区工农速成班学习了一年半,安排在福安县(现为市)农业技术指导站工作;不久,调到县民政科专门负责民族工作,他干得更欢,也更有成效。蓝兴发知恩图报,对党的恩情永世不忘。他学着创作新畲歌,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并教畲民学唱,很快就流传开来。当时,《闽东报》(现《闽东日报》)记者曾毓秋得知后,要他把新畲歌寄给报社。报社如此重视少数民族作者,蓝兴发深受感动,便把新畲歌寄了去,没多久就在报上发表了。这给蓝兴发极大的鼓舞。从此,他经常给该报投稿,先后发表了100多首新畲歌。后来,他还给《福建日报》写稿,《毛主席恩情永不忘》就在《福建日报》上发表,后被《人民日报》等报刊转载,并在闽东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一句“东风吹倒黄连树”,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和畲民解放前的苦难与解放后的幸福,反映了畲民对党的感激之情。
  歌为纽带亦为媒
  蓝兴发在民政科从事民族工作,下乡是家常便饭。每次出发,他除了携带简单行李之外,就是随身带着“畲歌”,人到哪里,唱到哪里。
  走在羊肠小道上,看到乡亲们在田间劳作,他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传统的畲歌。乡亲们在插秧,他便唱起《作田歌》;乡亲们在砍柴,他便唱起《砍柴歌》;乡亲们在采茶,他便唱起《采茶歌》……有时遇上村里男女青年在对歌,他也会凑上去“和”上几首。他以歌为纽带,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大家无拘无束,促膝谈心,这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蓝兴发还以歌为媒,竟跟一位雷姓畲族姑娘喜结秦晋之好。那是上世纪60年代秋的一天,他出差福安下白石,看到有位姑娘在地里弯腰收割番薯藤,便情不自禁地唱道:“这边山,那边山,唱首歌子扔过涧;扔到阿妹衣兜内,请妹赶紧唱首还。”那姑娘一听,直起腰来朝他看,原是个干部模样的年轻人,便回了一首:“阿哥唱歌真好听,可是我今未学成;打石难打石狮子,打铁难打鲤鱼鳞。”
  姑娘歌声甜美,十分动听,蓝兴发走上前去。姑娘名叫雷美玉、看他人憨厚、老实,便跟他交谈起来,两人第一次见面,双方心中都涌起爱慕之情,在生活的日子里,你来我往,谈起了两三年恋爱,最终喜结良缘。而这一切,应归功于畲歌,是情意绵绵的歌声搓成了红线,把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
  “抢救”时刻挂心头
  蓝兴发曾说过:“畲歌,好比我的生命,我一刻也离不开它。”他热爱畲歌如痴如醉。
  在走畲乡的日子里,他不忘搜集畲歌;每次下乡,一般都有收获,即使在“文革”下放期间,他也没有忘记这一工作。有一首畲歌,题为《字歌警世》,富有警世意义。此歌他曾学过,还有手抄本。“文革”期间,为避免招来不测,家人把手抄本给烧了,而原歌他又记不全了,感到很可惜。当时,他下放溪尾公社,便常打听有谁能唱这首歌。听说东山有位阿叔公能唱,他便“三顾茅庐”,终于搜集到了。“失物复得”,他异常兴奋。当时,他看到阿叔公病在床上,便毫不迟疑地摸出口袋里仅有的20元给了他。当时他月工资48元,这20元几乎占去他半个月工资。不久后,阿叔公便驾鹤西去,令人悲痛。可值得庆幸的是,他给世间留下了最后的“遗产”。这首畲歌收入了《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
  时光流逝,一个个老歌手离开了人世,他们满肚子的畲歌消失了,给世上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蓝兴发受到很大触动,他决心要更加关注畲歌的抢救。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大规模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搜集工作。蓝兴发积极投身到这一工作中去,与其他同志一起,先后搜集整理出《福安畲族民歌选》和《畲歌蜜蜜》。后来,他又竭尽全力为福安市和宁德地区民委编撰《畲族志》搜集资料。在这过程中,他仍然不忘搜集畲歌,既调查了《畲族志》所需的材料,又把沤在乡亲们肚子里的古老畲歌掏了出来。
  到目前为止,蓝兴发共搜集整理了6000多首畲族民歌。这是畲族民众的一笔精神财富,是畲族历史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可惜,由于资金问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时还难以正式出版。在福建省第六次文代会上,他大声疾呼既要大力抢救畲歌,还要为畲歌的保留和流传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其闪耀出绚烂的异彩!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元锦
责任者
蓝兴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