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95
颗粒名称: 人物春秋
分类号: K827
页数: 44
页码: 349-3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闵东畲族人物春秋,分别记述了近代畲族革命英雄、坚贞不屈的钟日住、钟成清夫妇与曾志等。
关键词: 福建省 闵东 人物

内容

近代畲族革命英雄
  苏晓洁
  “1934年10月至1938年2月,史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数万重兵压境,闽东苏区严重受挫,闽东革命处于生死存亡之秋。1935年1月中共闽东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开决策性会议,决定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长期而艰难的游击战争。经过土地革命战斗洗礼的畲族人民深明大义,不惜牺牲,勇于承担历史重任,闽东畲族人民是闽东红军的坚强后盾之一。”
  在位于福安市新华北路的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这段简介。历史留下的不过短短百余字,但爱唱山歌的闽东畲族儿女,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对党的忠诚,演绎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乐章。
  在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背后,又饱含着多少鲜活的生命和故事?记者试图探究。
  历史留下红色印痕
  它们静静地躺在陈列柜里——半斩腰刀、梭镖、单面尖刀、铁尺……它们的身躯已经生锈,却不能掩盖在战争年代闪亮发光过的历史。桐油灯盏,是1934年霞浦县后章村畲族村民雷阿嫩为红军战士解决照明的工具;铁尺,是1934年—1948年福鼎瑞云后樟村畲族群众配合游击队作战时所持的武器。
  鉴于畲族儿女对革命的大无畏勇气与忠诚,红军的兵工厂、军服处、后方医院、革命报社,多设立在畲族村落。
  郁郁苍苍的山林中,几间土木结构的房子。这是1933年3月至1934年9月间,闽东工农红军在福安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设立的军服处。军服处内有30架缝纫机。1934年6月至9月,闽东特委机关报在福安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进行编辑、排版、印刷。闽东红旗报报社地址就设在晒日山畲族村革命群众家。
  红军战士作战受伤后怎么办?他们被送到了哪里治疗?答案是霞浦西胜龙潭畲族村、霞浦西胜五斗畲族村、宁德虎贝天峰院等散落在闽东畲族山区的各个红军后方医院。在周宁苧园坪畲族村,有一座纪念碑,碑文上写着:“1935年9月,闽东红军在苧园坪暗垄山洞里设立修械所,在下清水壑办后方医院,为修理枪械,医治红军伤病员。”记者看到,照片上的一个个红军后方医院遗址,都是木厝或土房,看起来与普通人家的房子没有两样。
  据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雷锋锦馆长介绍,闽东苏区独具特色的战争遗址,是“红军洞”和“秘密寮”,即闽东山区隐蔽的山洞、畲族人民临时搭盖的茅草屋。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它们遍布于闽东山区畲族村,既是闽东地方党、政、军办公地点,又是红军游击队伤病员养伤治病之处,还是刺探敌情、协同军事行动的交通站。
  纪念馆里还收藏着一个长条型的福安上南柏柱区苏维埃政府的布告专用章,长46厘米、宽2.8厘米,厚4厘米,用柚木刻制,上面刻着楷书繁体字:“福安上南柏柱区苏维埃政府布告第号”。这是福安仙人迹村畲族群众钟迪波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我们开辟新区,在未巩固以前,党组织是不公开的,也不公开建立苏维埃政权。”叶飞在回忆录中写道。而这枚浸透红色印泥的公章,成为柏驻区苏维埃政府曾经秘密存在过的历史痕迹。
  唱着山歌上刑场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里收藏着一对特殊的银耳环。这是畲族姑娘喜爱的问号型耳钩、下部造型似鱼的银质耳环,内刻画云纹、兰花纹,十分小巧精致。
  美饰配佳人。她的主人雷七妹是一位善良、美丽、刚烈的畲家姑娘。雷七妹就义时,其兄将它保存了下来,全国解放后,其兄将它捐献给了政府。
  1920年,雷七妹出生在福鼎长久昌畲族村。爱唱畲族山歌的雷七妹,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无论她走到哪里,她的歌声就像绵绵春雨,醉人心田。人们喜爱地称呼她为“小雨田”。
  1935年秋,雷七妹参加革命。担任共青团霞(浦)(福)鼎县委执行委员、县妇女联合会干事的她经常用山歌进行宣传鼓动,如“无食无穿苦挨饿,一日三时脚踏泥,无好田园做无食,几时会转好世界。救神(星)就是共产党,要度穷人出头天,齐齐早早来革命,参加共产斗争团。”
  唱山歌,是畲族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当兵就要当红军,分田反霸打劣绅,打蛇就要打‘七寸’,土豪劣绅是敌人。”在雷七妹的传唱下,革命精神在霞浦、福鼎畲族村庄传扬开来。
  闽东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数万重兵压境,地主返乡团回来反攻倒算,闽东革命苏区惨遭浩劫,许多民房化为灰烬,许多无辜的儿童老人倒在血泊中。这时,她用山歌作为反“围剿”斗争的匕首,用山歌来鼓舞人们坚持革命斗争:“敢做木头不怕钉,敢做笊篱不怕淋,火烧王茅心不死,杀头也要干革命。”
  1937年夏,雷七妹到霞浦金竹洋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部队缺粮,她下山采摘豆荚时,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问她:“游击队住在哪里?有多少人?”她说:“满山都是。”敌营长看她长得漂亮,要她做“小姨太”,她冲上前去给他一记耳光。敌营长恼羞成怒,立即下令把她绑赴校场枪毙。
  她被杀的那一天,松城(霞浦县城)萧索冷落,由一排手执钢枪的敌兵押送着,由城东顺着大街朝南校场走去,百姓在屋里都向她投去惜别的目光。她抬起头,含着笑,回敬大家,一路上还唱起了她心爱的山歌:“朱毛(朱德、毛泽东)呀,彭方(彭湃、方志敏)呀,领导无产者,打破旧世界,建立苏维埃!快快做革命,打倒反动派!”
  坚贞不屈的钟日住
  1892年,钟日住出生在福安穆云畲族乡下竹洲村,是闻名方圆百里的畲族郎中。1933年,钟日住挂行医的招牌,干革命宣传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钟日住任(福)安(宁)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同时接受了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在竹洲山设立兵工枪械修造厂、红军后方医院等任务。
  1935年冬,叶飞率红军到竹洲山三湾村时,被陈家垅的国民党民团包围,叶飞指挥红军战士突围时,手臂负了伤。钟日住派赤卫队员掩护叶飞并隐蔽下来,用青草药为叶飞治疗。叶飞伤愈脱险不久,钟日住的身份就暴露了。1936年春,敌八十师、新十师进犯竹洲山革命根据地,对该地进行了三次毁灭性摧残,放火烧3天3夜,把福安上竹洲至周宁苧园坪的数千亩森林化为焦土,把上竹洲等9个畲族村庄夷为平地。
  1937年正月,敌人再一次包围了下竹洲村,钟日住指挥群众撤离,自己却来不及跑,被伪民团抓去。敌人用铁锥子刺他,把他推入冰冷的龙井涧水中闷溺,用烧红的铁钳烙他,甚至用枪尾挑出他的一只眼珠,他仍守口如瓶,拒不说出红军的去向和兵工厂的位置。
  敌人用尽了所有的残酷手段,对钟日住折磨了18天,都无法从他嘴里得到所需的情况,最后对他挥起了屠刀。
  (2010年)
  钟成清夫妇与曾志
  雷伏勤
  1987年曾志大姐回到了阔别40年的闽东,这里的山山水水依然是那么亲切。当她踏进畲族老区基点村时,想起了一件令她终生难忘的事。
  那是1934年冬,国民党新十师进剿闽东,新生的红色政权——闽东苏维埃正经受严峻的考验,早期的革命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施霖相继牺牲,白色恐怖弥漫闽东。那时,曾大姐操劳过度病倒了,她住在福安与霞浦交界处的一座小山的畲村,那时,这里为中共福霞县委的辖区,曾大姐为县委书记。曾大姐是畲家的贴心人,闽东苏维埃政府曾委托曾大姐起草分田大纲,她在福安柏柱洋的东山畲族村作分田试点工作,并起草了分田大纲,大纲里对畲族村有特殊的规定,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曾大姐住在一个年轻的夫妇的家里,他们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比较单纯,曾大姐受到悉心的照顾。一天,国民党军队突然搜山,村里的群众立即疏散隐蔽,这对夫妇收拾衣被锅碗,男人挑担,女人抱着孩子往外跑,当时,曾大姐正发高烧,躺在门板上,也赶紧随着走出大门,但跑不了几步就跌倒在地,失去知觉。等她苏醒时,已安全脱险。事后知道,是畲家年轻的妇女将自己怀中的孩子弃在路旁的草丛中,背起曾大姐躲进深山的。
  曾大姐想起这件事,说是闽东畲族救了我一命,可我还不知道这位畲族妇女的名字,她的家庭的情况和那个被弃在路边的孩子。福安党委、政府领导很重视这件事,就责成民委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应该对曾大姐有个交代。1988年7月1日,福安民委、党史办同志在福安与霞浦两县交界地的罗松乡政府内召开座谈会,乡党委召集了当地30多位“五老”(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乡干部)回忆此事,会开了一整天,老同志认真负责,郑重其事,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有关同志又连夜赶到了鸭姆湾、王埭村等地核实,经多方核查,确定了那个村庄是小坑村,那对年轻的夫妇是钟成清和蓝金妹,当年曾大姐住在他们家里时,晚上蓝金妹陪大姐睡觉,还请了青草医生钟阿章叔公为她治病。那个丢在路边的孩子叫钟奶春,他在草丛中哭声很大,邻居的老太太听见了就抱起他也躲藏起来。蓝金妹家从来没有说过这件事,当有关同志找到钟奶春时,他的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了,不久奶春也逝世了,没有留下后代。一个普普通通的畲族家庭为革命作了特殊的贡献,却默默无闻地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福安民委将调查的情况详细地向曾大姐作了汇报,她确认了这件事。蓝金妹的事迹已列入1989年开馆的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内展出。
  (1998年)
  “我见到了毛主席”——走访畲族妇女干部雷全妹
  雷三响
  因为寻觅闽东雷姓畲族迁徙的行踪,我们来到了福安市康厝畲族乡牛石坂畲村。牛石坂又名吴石坂,是清代雷姓畲族迁徙过程中的重要中转站,村落坐落在凤翔山下,与福安佛家胜地清泉宝洞相毗邻。
  至牛石坂村我们拜访的第一户是雷全妹家,雷全妹是福安畲村传奇人物,她不仅能言善唱,而且还是上世纪50年代凤洋畲族乡党支部书记,她先后担任了多届县人委委员、县妇联委员。最令畲家人羡慕不已的事便是她年轻时作为畲族赴京代表,见到了敬爱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雷全妹现在已是70高龄,但她还是身材硬朗、精神饱满,是典型的畲族农家阿婆。当我们问起她当年见到毛主席的情形时,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花,从她的笑声不断地比比划划的神态中还依稀看到她年轻时爽朗活泼的性格。那是1957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畲族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独立一员的第二年,这年8月全国畲族首次组成专团参加国庆观礼,代表来自闽、浙、粤、赣等四省,共32人,雷全妹任副团长。雷全妹从她的卧室里拿出一张1米见长的黑白照片,这是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晋京代表们的合影照片。雷全妹一边指着照片一边告诉我们,她终生难忘的事。她说,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迎着代表们走来,代表们很高兴,都高呼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走到我的跟前,主席伸手与我握手,他见到我戴着凤冠穿着凤凰装,就问身边的周总理我是什么民族。周总理说是畲族,毛主席就说,畲族在浙江、福建有。雷全妹又拿出一张她在北京穿戴凤凰装的个人放大照片。上述两张照片都紧紧粘在玻璃框里,取不下来。我们建议雷全妹再戴上当时的服饰照一张照片,她很乐意。经一番梳洗打扮,她取出珍藏的凤冠等戴在身上,凤冠本是畲家女子结婚拜堂时戴的,一般说,她们一生只戴两次,第二次是逝世后才戴上。雷全妹却与众不同,她戴着凤冠进北京看到天安门,见到了各族人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雷全妹戴着凤冠走到房子边的小松杉林前,我们给她照了相。我们在有关档案资料里查到1964年6月在福安举行的福安专区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雷全妹作为福安代表队独唱畲歌《我见到了毛主席》。
  如今雷全妹一家三代人日子过得很红火,这天她家里正杀了一口猪,主人一定要留我们在她家吃午餐。她家的男人们正把茶青装进一个个布袋,准备挑往穆阳茶叶交易场。厅堂上是满满的一担翠绿的青葱,凤洋村委会里有许多栽种葱的专业户,他们一年给穆阳、福安城关供应几十吨葱。我们走进她儿子的卧室,她的儿子结婚一年多,添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小男孩,我们本想为他照相,可这个小胖子就是淘气,镜头朝向他,他就转过头去,经过一番努力才拍好相片。相片的背景是卧室的摆设,这些摆设虽比不上城里人的那么时髦,但也得体大方。
  离开牛石坂村时是满天的阳光,热情的主人送我们到村口,还千叮万嘱我们一定要再来牛石坂。我们在采访本上记上了这难忘的畲族村落,这难忘的畲家人,这难忘的一页。
  (1993年)
  畲山铁骨草:钟勤淑
  蓝兴发
  为人一世只有一生,而她却三生有幸。
  她姓钟名勤淑,是福安市溪潭乡岐山畲族村人,外号叫“畲山铁骨草”。
  她第一次“死”,是“死”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下。
  那是1914年10月,她的爹娘过着“种树还山”的日子,娘生下她的时候,她阿婆把她放在茅厕的草木灰旁,让她慢慢“打回阴府再转生”。
  “哇啦!哇啦!”惨号声撕裂了她娘的心肝,痛断了她爹的肚肠。夫妻俩跪下对阿婆说:“仔儿是我们的心头肉,哪怕担柴挟竹压断腰,沿村求乞行断腿,也要把她拉扯大。”阿婆听了这话,便赶到茅厕把已经弃掉的她又拣了回来。
  就这样,她第一次从死神的手中挣脱了出来。“山哈”们都说她是一株铁骨草,命大福大,注定会活下来的。
  转眼,勤淑已成了13岁的姑娘,容貌也像一朵山茶花。爹娘早早就把她许配给溪潭岐山村比她大11岁的雷金德为妻。
  1934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剪短头发的“女同志”专程为林洋畲族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来了。本来在“山哈”中就有“共产党劫富助贫,是穷人的救星”的传说,可就是没见过。这次来的“女同志”说的都是“山哈”的心里话。于是,勤淑的爹娘就把她当自己人留了下来。
  她与勤淑同吃同住,亲如姐妹。勤淑也学她的样子,卸下凤凰装,把长头发剪了,同她一起走村串户,发动“山哈”成立村农会,开展分田斗争。护理红军伤病员,编织竹麻鞋慰问红军……
  1935年秋天,西风萧瑟,树叶吹落了,嵩草吹黄了,曾被红军沉重打击了的国民党保安队,咬牙切齿地四处“围剿”革命地下组织。畲族山村冒起了浓烟烈火,草寮化作灰烬,民房成了瓦砾。一天,革命同志正在林洋山上秘密开会,研究对策。冷不防保安队的人马从四面包围过去,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敌众我寡,同志们早已疏散隐蔽,只有正在打摆子(患疟疾)的勤淑成了敌人追击的目标。她丈夫金德看她跑不动,便回头背着她跑。她说:“金德,你放下我快跑吧,死就死我一个人。”金德还是紧紧地背着她。忽听“砰”的一声,敌人的一颗子弹穿透了她的右胳膊,她昏厥过去。金德随着枪声,也滚落坑涧,敌兵像苍蝇一样围拢上来,把勤淑踢了几脚,又看坑涧下的金德像死人一样,就以为他们全死啦,接着搜了一阵山,便离去了。
  勤淑进入了半昏迷状态,似乎感到自己已经走了黄泉路。在迷迷糊糊中,金德把她放在密林中的一块石坪上,采来民间流传的草药给勤淑治伤。
  一个月后,勤淑右臂伤口愈合,但肱骨折断,右手终生残废。
  她这株畲山的铁骨草,在山的怀抱里又顽强地活下来了。
  她第三次“死”,是“死”在敌人逼供之下。那是1935年的冬天,病魔刚刚脱体,整天躲在深山草寮里的她想回家弄点吃的。她刚闯过马路,就碰上了一伙敌兵。他们看见她留着短头发,就不容分说地把她五花大绑押到赛岐镇。
  像肥猪一样的“长官”眯着一双眼逼问她:“你为什么剪短头发?”
  “多去帮大户人家煮饭当使女,东家嫌我头发臭,所以剪了。”她回答。
  “你们一伙几个人?都住在哪里?”
  “不懂。”
  “你明明当了共产姆,还敢抵赖。给我打!打!”
  敌兵张牙舞爪,剥掉她身上的衣服,枪托、皮带轮番地朝她身上猛打狠抽,她昏迷了过去。半夜醒来时,她记起了党的吩咐:“要绝对保守秘密。不叛变,不投降。”第二天,敌兵把她从监狱里放出来。“长官”又开始审讯:“只要你把当‘女同志’的事说啦,我就放你回去。”
  “我是‘山哈’女,连汉语都讲不转舌。什么叫‘女同志’,我不懂。”她还是淡淡地回答。
  “来,给她灌辣椒水。”“长官”吼叫着。
  敌兵如狼似虎地把她捆在一条大长板凳上,用预先泡好的辣椒水灌进她的鼻子里,她被辣得透不过气来了,但回答敌人的还是两个字:“不懂。”
  第三天,敌兵又改用“黄牛上岭”的刑罚逼她招供,即把她绑在楼柱上,用竹筒往她的小腿正面上下狠刮,疼痛钻心。她咬紧牙关,毫不退缩。
  她又被关进牢狱,每天都要如此审讯一次,折磨了整整120天,身上糊起一层血垢,衣衫、头发都生起虱子和跳蚤。
  这株畲山的“铁骨草”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摧残,再一次坚强地活了过来。
  1936年,钟勤淑沿着狼嚎虎啸的眉洋岭、飞鸾岭,跋涉到离家400里外的闽侯县南屿一带,帮人做苦工,隐伏下来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49年,火红的杜鹃花开遍了畲乡山峦,钟勤淑一家从南屿迁回福安。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钟勤淑当年在革命斗争年代受伤程度,评她为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1963年,她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国庆节那一天,她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心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007年)
  记畲歌传人钟昌尧
  苏晓洁
  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畲族人民发明了畲族小说歌,以唱歌的形式倾诉情感、叙述故事、表达思想,将祖先传说、历史故事、礼仪习俗一代又一代地口口相传。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畲族小说歌这朵绝美的文化奇葩却日渐黯淡。
  他,是畲族“歌王”钟学吉的后人。有数十年盘歌经历的他,年轻时曾创下连续唱歌9个晚上没睡觉的记录。退休之后,为了抢救行将消逝的畲族小说歌歌本,他走访福建浙江2省多个畲族县市,历经千辛万苦,采集整理畲族小说歌80多万字。
  日前,记者来到畲族小说歌的发祥地——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倾听78岁的畲族老人钟昌尧与畲族小说歌的不解之缘。
  热爱——唱畲歌九夜不眠
  穿过弯弯曲曲的乡村土路,一座围着篱笆的土木结构的房子出现在面前,这便是钟昌尧老人的家了。
  78岁的钟昌尧老人是畲族“歌王”钟学吉的嫡系后孙。作为歌王的后人,钟昌尧从娃娃时起,就开始学唱畲歌。钟老告诉记者,他十多岁的时候,由于念过私塾,在村里也算小秀才了,有人的歌本损坏了,就来找他抄歌本。“抄一遍下来能记三分之二,再翻几遍就全记住了。”自小对畲歌的浓厚兴趣,加上勤奋的学习,钟昌尧畲歌唱得越来越好,经常参加各种盘歌活动。
  畲歌可分为情歌和小说歌两大类。“情歌没有留底,是一种即兴唱的歌。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唱歌人的情绪,即兴编词对歌。小说歌则差一个字都不行。”钟昌尧告诉记者,畲族小说歌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的时候唱:一是办歌会时;二是有客人来时;三是女孩子“做表姐”时;四是做亲家伯时。小说歌比较长,一般都在晚上唱,“没有一个晚上的歌,就不敢来”。
  有一年,住福安郭洋里村的一个亲戚告诉他有客人来要对歌。钟昌尧一下子来了兴致,准备了一肚子歌,走了整整两天的山路去唱。走到郭洋里时,刚好天黑了,吃过晚饭就开始对歌。全村老老少少都出动来听歌,大厅里站得满满的,都是来参加对歌听歌的人。钟昌尧与男青年们一道,女客人唱一段,男青年回唱一段,“越唱越精神”,好不热闹。就这样,兴奋的钟昌尧在亲戚村里连续唱了两个晚上没睡觉,再走两天山路回家,回来后疲惫至极,倒头就睡,到第二天才起床。“唱歌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累,生怕到了没人唱。”钟老自豪地回忆往昔,“我年轻时候去唱歌,9个晚上没有睡觉。”
  触动——火堆前抢回歌本
  钟昌尧的家乡——白露坑村是霞浦最大的畲族聚居村,文化积淀丰富,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并迅速推广传播,现在流传的唱本几乎都是从白露坑传出来的。
  白露坑村人钟学吉生活于清朝末年,他在教私塾之余,结合教学,坚持把大量民间传说和古典小说改编成畲族歌谣,如《花名歌》《十贤歌》《孟姜女》等100多首。他还创作了《钟良弼》《末朝歌》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闽浙畲族山区迅速传播、得到广泛传唱。民间流传“有山哈人的地方,就有钟学吉的歌”。清末民初是小说歌的鼎盛阶段。
  小说歌在群众中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为它有人物、有故事、有离奇曲折的情节,群众在听唱小说歌时,无异于在听唱历史或欣赏一部戏剧。极少有读书机会的畲族群众通过唱畲歌,不仅可以接受到文化的教育,而且还可以学历史、自然知识和立身处世的伦理道德。畲族本来没有戏剧,小说歌的出现,恰好代替了戏剧的功能,大大丰富和满足了乡村文化生活和畲族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娱乐方式的丰富,唱畲族小说歌的传统习俗正逐渐淡化。如今在白露坑,会唱小说歌的人基本都是50岁以上,年轻人只会唱情歌。女孩子出嫁基本都穿婚纱照相,按传统习俗“做表姐”唱畲歌的也少了。过去繁盛的唱畲歌场景一去不复返,日趋边缘化的畲歌现状让钟昌尧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畲族有两个宝是别的民族学不来的,一个是语言,一个就是畲歌,可千万不能让它丢了啊。”钟老意味深长地总结。
  钟老说,他之所以开始收集小说歌歌本,是源于一次触动。多年前的一天,村里有个老人去世,遗物中有老人收藏多年的畲族小说歌歌本,年轻人不懂得这些歌本有什么用,要将它们烧掉。而这些歌本,在过去却是炙手可热、视之如宝的珍贵之物。钟老看见了,赶紧上前制止,把这些行将被销毁的歌本保了下来。
  “我看见很多老的歌本都被虫蛀掉了,如果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钟老表情凝重地感慨。
  收集——冬夜畲家抄歌本
  退休之后,钟昌尧开始了自发的收集整理小说歌歌本的艰辛历程。在霞浦畲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保存有歌本,钟昌尧便挨家挨户地上门借歌本抄。但由于畲族小说歌歌本的稀缺和珍贵,有些人家不愿意出借歌本,钟老便承诺一定好好保护,有借有还,如果弄坏了一定补还新的,这才借到了大量的歌本。
  钟老忆起最难忘的一次搜集歌本的经历,是在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后门山的洋边自然村。有一户人家的歌本特别多,抱出一大堆给钟昌尧看。但那户人家说什么也不肯让钟昌尧把歌本借回去抄。因为歌本都是手抄的,极其珍贵和稀缺,过去人借歌本一般都是有去无回。“我自己原来有一箱歌本,后来参加工作后,被别人借走了,一直没还回来”。切身的体会让钟昌尧更能够理解人家的顾虑,于是他便留宿在那户人家家里,连夜抄歌本。
  钟老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是寒冬12月,畲族人家又是住在山顶,夜里冷得要命,可为了难得一见的小说歌本,钟昌尧愣是在那里抄了一夜。翌日,主人看到他抄的几千字的歌本,终于被打动了,答应让钟昌尧打借条借走了剩余的3本歌本。
  为了收集齐全散落民间的畲族歌本,钟昌尧还走出霞浦,到福安、福鼎、浙江景宁等畲族聚居区抄歌本。“景宁县的畲族干部很热情,因为景宁的畲族是从福建迁过去。一听说我是从福建来的,就说老乡来了。”在收集歌本的经历中,钟老也感受到了畲族同胞的温暖。“只不过那里的歌本不多,诗就一点点,大部分是重复的,只抄了几段就回去了。”
  年复一年,钟老也不记得搜集整理歌本经历了多少个年头了。借了歌本回来,只要一有空就抄。钟老拿出一筒写完的笔芯告诉记者,像这样大的装满抄歌本时写尽的笔芯的罐筒已经丢了两罐了。
  传承——畲歌走进小学课堂
  迄今为止,钟昌尧已收集到160多段100多万字的畲歌,整理出了包括小说歌在内的500多首歌编入民族出版社发行的《闽东畲族文化丛书——歌言卷》一书,正式发表了。钟昌尧说,现存的畲族小说歌他早已收集完毕,目前正在联系将整理出的小说歌结集出版。
  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与钟老多年来收集整理畲族小说歌的艰辛付出是分不开的。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节目曾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
  为了能让小说歌这一畲族的“宝贝”传承下去,这些年来,钟昌尧一直在给白露坑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教唱畲歌和小说歌。一般每周教一首歌,如《茶山情歌》《白露坑风景歌》《英台七送》和《七送英台》等。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四个学期学下来,一个畲族小朋友就能学会十多首畲歌。
  “等村里的传习所盖起来,我要教年轻人传唱小说歌。”钟老告诉记者,他教给孩子们的皆是较短的小说歌,而有的小说歌很长,例如《双帕锦秀亭》就有98条,一条4句,每句7字,这需要成年人花费许多时间才能背记下来。
  (2010年)
  蓝兴发:畲歌好比我的生命
  张元锦
  2007年12月28日下午,福建省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分组讨论,有个会场传出了一阵阵高亢的歌声。原来是畲族代表蓝兴发正在一边发言,一边引吭高歌。他发言的主题是“抢救民间歌谣刻不容缓”,中肯地谈到了抢救民间歌谣、尤其是畲族歌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蓝兴发今年73岁,是畲族民歌表演艺术家、畲族歌王,曾被评为“福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成为首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之一。让我们追溯他成为歌王的人生轨迹吧。
  浩瀚歌海育歌才
  在闽东福安与寿宁交界的白岩山下社口镇,有个名叫塔仔的畲族小山村。畲族民众爱唱歌,歌声驾着祥云飘荡着,形成了歌海。1935年1月,蓝兴发就诞生在这里。
  蓝兴发的母亲是一位善于歌唱的女性。她一字不识,肚子里的畲歌却有九九八十一箩,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就是两千五六百行的《白蛇传》唱本,她也能一行不落地从头唱到尾。蓝兴发3岁时,娘就教他唱畲歌。“民以食为天”,先教唱与吃有关的畲歌:“要食橄榄两头尖,要食甘蔗甜中间;要食杨梅成双对,橘子黄皮心内甜。”长大一点,便教他有关农业生产知识的畲歌:“正月初一喜洋洋,二月惊蛰锄田忙;三月清明浸良种,四月小满人插秧……”年纪越来越大,便教他勤劳勇敢的畲歌:“劝你少郎要学贤,勤力家府有粮钱;先苦后甜甜如蜜,先甜后苦苦黄连。”“不怕你,不怕深山野狐狸,日头借来当火笼,老虎借来当马骑。”
  母亲教唱,蓝兴发学得很用心,把畲歌背得滚瓜烂熟。他9岁那年,曾到5华里远的汉族村走读了一年私塾,每天上午上学,下午放羊,成为一个识字的“文化人”。有了这一基础,他常向乡邻借来畲歌手抄本,对照着唱,成了“歌迷”。
  母亲是蓝兴发的第一个老师,畲歌是蓝兴发学习的第一部教材。在浩瀚的歌海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畲歌的营养,成长为畲族知名歌手。
  敢抽龙筋纳鞋底
  闽东畲族地区一年之中有许多“歌节”,如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六月初一的“爬山节”,七月初七的“马氏真仙节”等。每当歌节,四面八方的畲民涌来了,亮开嗓子对歌,热闹非凡。此时此刻,蓝兴发的嗓子也痒痒的。
  记得1947年“七月七”,村里迎来了许多客人。有一队从霞浦来的“阿表姐”在蓝兴发家落脚。做东的“阿表兄”按常规先唱《王风歌》,催请对方“答歌”。可连唱十几首,仍不见对方开腔。蓝兴发按捺不住,用稚嫩的童声插歌:“黄蜂来聊抱火炉,抱了火炉乌摸摸;郎是歌公娘歌母,歌母难斗歌公过。”
  这倒起了激将作用,对方有位姓钟的“歌师”马上回了一首:“我娘做客到江南,歌言似雨雨团团;胜过六月龙卷风,风大郎小无力拦。”
  蓝兴发一听,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在身边的母亲轻声提醒了一句:“你唱‘莫嫌细’。”蓝兴发一听,又来了劲,唱道:“莫嫌细,我是哪吒再转世,玉皇赐我真宝剑,抽你龙筋纳鞋底。”
  歌一出口,对方哪肯罢休,又唱开了:“我娘做客到广东,歌言似雨雨纷纷;粗糠被娘拧成绳,若唱不赢不姓钟。”
  歌师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母亲连忙扯了扯儿子的衣角,暗示他别再唱了;儿子明白母亲的意思,赶紧拉一位“阿表兄”顶了上去,与对方对歌。
  那年,蓝兴发才12岁。“歌会”上初次“亮相”,给他带来欢乐,也留下难忘的印象。
  东风吹倒黄连树
  “黄连树下搭草房,百叶衫衣抵严霜;火笼烤得面前热,山风吹来背后凉。”
  “畲山升起红太阳,春笋出土茶叶香;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
  这是蓝兴发自编自唱的新畲歌《毛主席恩情永不忘》的两段。这首新畲歌唱出了蓝兴发的心声,也是畲族民众生活的缩影。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童年的蓝兴发过着比黄连还苦的日子。当时,父亲为躲避抓壮丁,带着妻儿躲进深山沟里,搭起茅寮,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窝。他家没有田,在山上开荒种番薯,还得向“山主”缴租。他家一年到头几乎都以番薯为主食。有时番薯不够吃,便以野菜充饥。寒冬腊月,他往往只穿单衣御寒,冻得浑身发抖。他9岁那年上私塾,是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硬撑着让他去的,图的是能识几个字,将来走上社会可少受点罪。
  拨开乌云见青天,1949年,闽东畲族地区解放了,蓝兴发欢天喜地。解放初期,村里办扫盲班,他成了扫盲班的小老师。后来,区公所推荐他到专区工农速成班学习了一年半,安排在福安县(现为市)农业技术指导站工作;不久,调到县民政科专门负责民族工作,他干得更欢,也更有成效。蓝兴发知恩图报,对党的恩情永世不忘。他学着创作新畲歌,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并教畲民学唱,很快就流传开来。当时,《闽东报》(现《闽东日报》)记者曾毓秋得知后,要他把新畲歌寄给报社。报社如此重视少数民族作者,蓝兴发深受感动,便把新畲歌寄了去,没多久就在报上发表了。这给蓝兴发极大的鼓舞。从此,他经常给该报投稿,先后发表了100多首新畲歌。后来,他还给《福建日报》写稿,《毛主席恩情永不忘》就在《福建日报》上发表,后被《人民日报》等报刊转载,并在闽东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一句“东风吹倒黄连树”,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和畲民解放前的苦难与解放后的幸福,反映了畲民对党的感激之情。
  歌为纽带亦为媒
  蓝兴发在民政科从事民族工作,下乡是家常便饭。每次出发,他除了携带简单行李之外,就是随身带着“畲歌”,人到哪里,唱到哪里。
  走在羊肠小道上,看到乡亲们在田间劳作,他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传统的畲歌。乡亲们在插秧,他便唱起《作田歌》;乡亲们在砍柴,他便唱起《砍柴歌》;乡亲们在采茶,他便唱起《采茶歌》……有时遇上村里男女青年在对歌,他也会凑上去“和”上几首。他以歌为纽带,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大家无拘无束,促膝谈心,这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蓝兴发还以歌为媒,竟跟一位雷姓畲族姑娘喜结秦晋之好。那是上世纪60年代秋的一天,他出差福安下白石,看到有位姑娘在地里弯腰收割番薯藤,便情不自禁地唱道:“这边山,那边山,唱首歌子扔过涧;扔到阿妹衣兜内,请妹赶紧唱首还。”那姑娘一听,直起腰来朝他看,原是个干部模样的年轻人,便回了一首:“阿哥唱歌真好听,可是我今未学成;打石难打石狮子,打铁难打鲤鱼鳞。”
  姑娘歌声甜美,十分动听,蓝兴发走上前去。姑娘名叫雷美玉、看他人憨厚、老实,便跟他交谈起来,两人第一次见面,双方心中都涌起爱慕之情,在生活的日子里,你来我往,谈起了两三年恋爱,最终喜结良缘。而这一切,应归功于畲歌,是情意绵绵的歌声搓成了红线,把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
  “抢救”时刻挂心头
  蓝兴发曾说过:“畲歌,好比我的生命,我一刻也离不开它。”他热爱畲歌如痴如醉。
  在走畲乡的日子里,他不忘搜集畲歌;每次下乡,一般都有收获,即使在“文革”下放期间,他也没有忘记这一工作。有一首畲歌,题为《字歌警世》,富有警世意义。此歌他曾学过,还有手抄本。“文革”期间,为避免招来不测,家人把手抄本给烧了,而原歌他又记不全了,感到很可惜。当时,他下放溪尾公社,便常打听有谁能唱这首歌。听说东山有位阿叔公能唱,他便“三顾茅庐”,终于搜集到了。“失物复得”,他异常兴奋。当时,他看到阿叔公病在床上,便毫不迟疑地摸出口袋里仅有的20元给了他。当时他月工资48元,这20元几乎占去他半个月工资。不久后,阿叔公便驾鹤西去,令人悲痛。可值得庆幸的是,他给世间留下了最后的“遗产”。这首畲歌收入了《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
  时光流逝,一个个老歌手离开了人世,他们满肚子的畲歌消失了,给世上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蓝兴发受到很大触动,他决心要更加关注畲歌的抢救。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大规模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搜集工作。蓝兴发积极投身到这一工作中去,与其他同志一起,先后搜集整理出《福安畲族民歌选》和《畲歌蜜蜜》。后来,他又竭尽全力为福安市和宁德地区民委编撰《畲族志》搜集资料。在这过程中,他仍然不忘搜集畲歌,既调查了《畲族志》所需的材料,又把沤在乡亲们肚子里的古老畲歌掏了出来。
  到目前为止,蓝兴发共搜集整理了6000多首畲族民歌。这是畲族民众的一笔精神财富,是畲族历史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可惜,由于资金问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时还难以正式出版。在福建省第六次文代会上,他大声疾呼既要大力抢救畲歌,还要为畲歌的保留和流传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其闪耀出绚烂的异彩!
  (2008年)
  夫妻牵手演绎畲族风情
  张桂汉
  尽管认识雷胜辉、钟林荔这对因舞蹈结缘的夫妇多年,但当记者拿到他们俩这几年来在全国各类比赛中的“成绩单”时,还是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吃惊,“孔雀奖”、“百花文艺奖”、“山花奖”“群星奖”、“五个一工程奖”,而这些代表舞蹈成就的沉甸甸奖项,几乎都同时刻着夫妇俩的名字。
  雷胜辉与钟林荔的相识其实很简单,1987年,他们同时报考了福建艺术学校,可能是上天注定的缘,后来,他们同时被录取,进了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毕业后他们同时被分配在同一所单位——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在舞蹈和音乐的催化下,他们喜结连理,彼此不分。
  同爱情一样,由于有着对舞蹈事业一样的执著和热情,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搭档的他们更是形成了难得的默契,关键时候他们总能通过对方的一个眼神读出里面的内涵。“有时在编排节目时,我们会同时想到一个点子上。”雷胜辉说,每当这时他们都会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一般情况下,胜辉更注重舞蹈的立意结构,而林荔则对一些细节把握更拿手,他们就在相互取长补短下完成一件又一件舞蹈作品。
  “打枪担”是福建畲族传统的节目,已连续获得多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金牌。为了创新这个传统舞蹈,夫妇俩经过商量,首次加入了男性演员,并加入音乐伴奏,使这个传统舞蹈《打枪担》更有力度,更具听觉冲击力,最后如愿蝉联了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金牌,不过,由于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并不是所有想法都能想到一块儿,他们俩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但生活中有着深厚感情的他们,最后总能找到共同点。
  由于同是畲族的缘故,雷胜辉、钟林荔很注重对闽东畲族民间舞蹈挖掘和创作,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97年,夫妇俩自编、自导、自演了反映畲族青年男女在劳动生活中,以劳动工具镰刀敲击扁担(穿担)的声音表达心声、相互倾诉爱恋之情的双人舞《穿担情》,生动塑造了畲族青年男女勤劳质朴、真诚开明的民族性格,表现了他们用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舞蹈获得了当年“孔雀奖”、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编导三等奖、优秀表演奖;200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三届百花文艺奖;2001年获宁德市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我国著名的舞蹈理论家、博士生导师王克芬先生十分赞赏,称该舞蹈“很有生活情趣、格调清新”。2001年夫妇俩与人合作,又创作了获得多个舞蹈奖项的畲族舞蹈《手指舞》。《手指舞》源于闽东畲族巫师“奶娘行罡”的祭祀仪式,编导在创作中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内涵,把主题定位在“手”的赞颂上,表现手的神奇。舞蹈搬上舞台后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几年时间,雷胜辉和钟林荔还携手创作了《山哈·山》《闽东渔汉》《歌漫畲山》等具有畲族和闽东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60多个,为广大群众演出700多场,并随团出访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作文化交流演出。在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抗灾救灾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文艺演出期间,雷胜辉、钟林荔编导的《电力铁军》节目代表福建参演,一些来自一线抗灾的电力员工们在他们的编导下,艺术化地再现了一幕幕感人画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去年夫妇俩参与担任编舞的福州闽侯县闽剧团创作表演的闽剧《红豆缘》,获得中宣部举办的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时,夫妇俩还多次参与了在莆田、澳门举办的妈祖文化节大型文艺编导。他们突出的表现,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面对成绩,夫妇俩很谦虚,他们说,舞蹈艺术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携手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2008年)
  蓝章盛的绝活
  汤滔
  蓝章盛,祖籍福安市康厝村,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孩提时在村塾读书,不幸失怙。寡妇孤儿举目无亲,只好投靠下白石娘家。章盛14岁时从母舅习制银器工艺,19岁出艺后,随母舅辗转于霞浦松城、福安赛岐、宁德三都及福州等城镇,为人打制银器谋生,至1941年始定居霞浦松城。
  蓝章盛为人勤学憨厚且好学善思,性喜摹仿而不拘泥。尝逢寺院庙宇雕塑菩萨,久久伫立观摩不肯移步,废食忘归。路途偶见心爱之一草一木,亦流连观赏。
  及成年,善打制畲家各种首饰以及惟妙维肖的银观音、银弥勒,还有玲珑剔透的七层银塔。
  据笔者调查采访,其一生为人打制的“银桌面”不下30套(每套包括银箸、银杯、银杯套、银汤匙、银箸架各10件,银酒瓶、银茶盆各1件),这些几乎花去他大半生的时间和心血。霞浦城关诸商人家里的“银桌面”及一部分婚嫁首饰,均出其手。观者无不啧啧称绝。
  以银箸为例,他可在长不过10厘米、宽不过半厘米的箸头上端,以精细的小银链把两只箸勾连在一起,箸顶盖有旋帽可以开启,内藏有一银牙签、一银耳扒。外表饰制有龙凤梅竹鹤等图案。在汤匙的把柄部位,饰有蝙蝠、“寿”字等吉祥图案。在既可架箸又可夹名片的小器物上,饰一栩栩如生的寒蝉,嘉宾中有名片者,随手在振翅欲飞的蝉翼上一提,便可把自己的名片卡在上方。
  再如在箸头焊接缠龙,其龙眼鼻角须鳞爪应有尽有,焊接时既要把握好火候又要注意呵气的力度。呵气不足,洗涤时易于脱落;过之,刚拉成头发粗细之银丝却被吹熔,只有一丝不苟,恰到好处,方可天衣无缝。
  值得一提的是,蓝章盛一度被福州“锦和”金银首饰商号刘老板聘用,其打制的银饰器皿备受福州马尾、三都海关之外国人所青睐。他们每回国,都以钤有“锦和”商号的银器带回馈赠亲友或留作纪念。
  1935年间,刘老板携带蓝制银器赴南洋手工艺品博览会参展,获得佳奖,“锦和”更饮誉海内外,从而对工艺精湛的蓝章盛倍加器重。之后,刘老板留居澳门,仍以“锦和”商号经营金银首饰商务,因缺乏工艺高手,曾向国内招聘工人。1948年间,还以专函高薪聘请蓝章盛,到澳门授徒传艺,蓝以乡梓之情难予割舍为由,婉言谢绝。其后,蓝一直流连于闽东乡间,为人打制“棒槌”、“手印”、“天官锁”和畲家首饰度日。解放初期,金银首饰业一直不景气,蓝章盛未曾大显身手,至“文革”后期与世长辞。这位一生“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畲家巧匠未能做出应有贡献。难怪蓝何弟先生每每提起其家父时,一股痛惜之情不能自已。
  (1998年)
  雷朝瑞与他的同事们
  蓝炯熹
  1999年10月,作为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福鼎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雷朝瑞从北京载誉归来,他知道,荣誉只能属于过去。对于他与他的同事们——福鼎市民族宗教局的干部来说,现实问题还等着他们去解决,未来之路还需要他们去走。他又默默无闻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融入了畲族的父老乡亲之中;他又带领福鼎民族宗教局的干部们跋山涉水调查研究,为家乡的少数民族同胞排忧解难,和他们一起探讨致富之路。
  几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们再一次采访时他还是笑了笑,一如既往地很少涉及自己,但是,我们知道这几年里,雷朝瑞和他的同事们在民族工作中,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招数和新的成绩。福鼎的畲族群众对“本家老雷”还是信得过的。
  一
  福鼎民族宗教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一上班,按照预定的调研计划,民族宗教局7人就兵分几路下到最基层开始了最贴近福鼎民族工作实际的调查研究。2000年主要调研全市24个民族行政村的“五通”问题和民族教育问题。
  2001年入户调查,主要调查少数民族家庭的贫困人口、家庭的婚姻状况、少数民族儿童的就学问题等。
  在民族宗教局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43本红色硬纸皮的本子,是全市少数民族家庭的花名册,花名册按各乡镇分类装册,每个少数民族家庭都有名有姓,记载得十分详尽。可以看出这43本花名册凝聚着他们不少的心血,这些册子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民族宗教局没有自己的车辆,他们就坐“柴三机”(三轮农用车)或者步行。有一回,雷主任下乡照例坐“柴三机”,一不小心,被甩在灌木树丛里,因为他个头小,没有被发现,同事们还以为他掉到山崖里了。同事们每笑谈起他们主任的奇遇,言语之间都显得贴心、轻松和尊敬。
  2002年是探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问题。雷朝瑞说,重点是调研全市163个少数民族百人自然村的“五通”问题,同时,研究少数民族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白琳镇高山村委会九岗顶自然村有23户人家共109人,都是畲族。他们居住在地势险要、野兽出没的山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为了实施九岗村民的异地搬迁,雷朝瑞到了白琳镇,一住就是一个星期,硬是把最棘手的搬迁土地的出让问题给“磨”了下来。
  要真正提高民族乡村的生产水平,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调整产业结构是一个关键。雷朝瑞他们认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是一条路子。他们到浙江省泰顺县考察,走了6个村,带回了当地群众养波尔山羊、日本大耳兔的信息。
  福鼎市民族宗教局决定,投资2万元办山羊场和兔场,养出了波尔山羊和日本大耳兔提供给贫困户,让他们有能力、有市场地发展畜牧业。这年4月间,雷朝瑞与他的同事们在桐城办事处干部的引领下,步行12公里,在浮柳上半山,考察了万亩草场。
  笔者随雷朝瑞看到了位于白琳镇的兔场,由4个畲族管理人员负责,他们办事认真,日本大耳兔只只长得肥壮。雷朝瑞说,这种兔肉很鲜美,在福鼎供不应求,眼下光几家大宾馆就满足不了。
  二
  问起福鼎市民族宗教局一年里接待多少基层的少数民族群众时,民族宗教局的同志们说: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数量,不过,我们接待少数民族群众,要花费100多斤茶叶和近500个一次性的塑料杯子。
  笔者在民族宗教局办公地点采访的几个小时里,就来了几批少数民族群众,从他们在机关里的言谈笑声里,可以看出他们在福鼎民族宗教局这个“少数民族之家”,是多么坦然自在。
  少数民族村委会村民有一个新的想法,有一个新的项目,都找雷朝瑞他们商量。他们要去其他部门联系工作,都由雷朝瑞他们引路。
  计划生育问题是农村的难点问题,有的地方干部在执行政策时有一定的偏差,少数民族群众就找到了民族宗教局,要求主持公道。雷朝瑞他们就到当地找有关领导,协助纠偏。这些少数民族群众有时就因为要求补办结婚证或者准生证找到了他们,而他们都是二话没说,帮助协调办理。在福鼎市民族宗教局里,时时可以吃到民族乡村群众送来的结婚、生孩子的喜糖。
  社会治安问题是农村的热点问题,而许多纠纷都是经济利益造成的。因为山场林地等土地问题而出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只要找到了雷朝瑞他们,一定能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农村的交通状况差,时不时会出现事故,乡村里有的少数民族群众少见世面,往往遇到非常情况会手足无措。雷朝瑞说,2002年因为车祸找到我们的,有10起以上,其中也有恶性的,共死了3人。雷朝瑞他们了解现场,联系交警,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的乡村少数民族会时时到民族宗教局来。雷朝瑞他们都是自己掏腰包,凑钱接济他们。雷朝瑞家庭并不富裕,妻子长年卧病在床,他却接济了两位学生。一个少数民族,一个汉族,他一直接济他们到大学、中专毕业。现在,他又接济两个少数民族学生,一个在宁德技术学校,一个在福鼎民族中学。副局长蓝牡丹接济两个姓雷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学,已持续五六年了,他们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兄妹二人由爷爷奶奶扶养,日子过得很艰难。
  三
  福鼎市民族宗教局的干部都是党员,雷朝瑞很注意抓自身的队伍建设,每个星期有定期的学习时间。主要是学习文件和有关的政策法律,每3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通报一个季度的工作情况,解决实际的问题。从办公地点里所悬挂的许多奖状,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团结、奋进和卓有成效的集体。
  民族宗教局的蓝新福副局长告诉笔者,局里的领导分工协作,大伙工作不计较,很舒心。这几年里印象最深的事是我们的工作干得很实在,抓一件是一件。当事情办好了,才写总结,积累经验教训。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是少数民族乡村实施了“造福工程”,全市70%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他说起了民族宗教局里最难的事是民族宗教局的工作要求人,有时是磨破嘴皮跑断腿,但事情还未必能办成。好在他工作做得仔细,许多事情都是在市领导的现场办公会议上解决的,因为他掌握了相当翔实的资料,提出的问题很到位,而且也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2003年)
  畲家妹子当支书
  蓝兴发
  竞选
  “男女平等,公平竞争”的观念在具有现代文明和民主传统的地方,容易达成共识。可这种风气要是普及到畲汉民族杂居的偏村僻壤,则是让人有些惊喜了。
  1994年3月的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福建省福鼎县秦屿镇孔坪村党支部党员要自己投票选举一位书记。镇里下来主持这事的人给大伙讲得明明白白:“这次选举,不带任何框框,大家爱选谁就选谁,最后谁得的票最多就是谁。”整个村民委员会辖管2500人,其中畲族不上200人;整个支部33名党员,唯独李春梅是个女的畲家人。民主推举的程序是严格的,候选人从最初的十几人筛到5人,最后李春梅成为支部书记的第一人选。选举结果揭晓,得满票的竟是这位普普通通的畲族妇女李春梅。爆炸新闻震荡方圆几十里的山村。
  李春梅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当选的。1973年,她在改造自然环境中取得优异成绩,入了党,当上了村妇代会主任。1987年,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她生活艰苦朴素,工作认真细致,劳动吃苦耐劳,对改变穷村面貌有许多建树,深得群众的爱戴。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我是一名‘山哈’女,无钱又无势。路在自己脚下,靠自己一双腿去闯,闯出门道来,大家就愿意跟你走。”
  架电
  李春梅还说:“我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战胜不自信的过程。”8年前,大家选她当村支部副书记,她对自己是从头到脚都不信任。可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向她袭来,山外人都已普遍使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而山里人仍然过着“月光当电灯,松明照一生”的日子。朴素而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她同群众商议架设高压电缆之事,促她到县里向有关方面求援。她去福鼎县城无车费,夫妻挑柴下市卖了作盘缠。她到县城省吃俭用,住了一宿就回来,带领大伙搞“小秋收”攒钱牵电。她带头砍禾柴、折芦秆、挖草药、采野生油果,积攒那零敲碎打的血汗钱来圆那山里做了几辈子的梦。其中砍柴是最苦最累的活,一般人一天只能砍满100公斤,挑到秦屿镇去卖,往返又要花两天时间,前后三天只赚到20元。因此,畲家有一首古歌唱道:“长夜难明暗摸摸,担柴挟竹腰背驼,口唱山歌投无路,歌是泪来泪是歌。”
  孔坪山里初秋的凌晨,夜气清冷,李春梅家冒起第一道炊烟。她一边喂猪,一边磨刀。天蒙蒙亮,就戴上斗笠,扎起柴刀,肩负串担与乡亲们走在鸟儿还没有出窝的羊肠小路上。尔后,散到僻野砍禾柴。中午,肚饥了,她喝一口山泉。中暑头晕了,就躺在树阴下熬过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月过去了,就从各方面集到现金1.8万元。
  资金有了,她就下山买水泥电杆。36条电杆,每条300公斤重,从山下搬到山上往返30公里,全要人力抬。丈夫抬累啦,妻子接上去。那沉重的竹扁担压在李春梅的肩膀上,肩上的皮肉立刻现出了青一块紫一块的血痕,可她没有说出一声痛。上山架设高压电缆线路的师傅食宿全部由她家包下来。工程完工了,村里无钱打理工资。她同丈夫、儿子商量,把一只留做过年的大肥猪卖了,先垫出去。孔坪岗上亮起了电灯,村民用上了电器,看到了电视,晓得了山外还有一个好大好大的世界。就在全体村民欢喜若狂,放起爆竹的时候,两颊黝黑、一身疲惫的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修路
  去年,在秦屿镇办酒厂的胞弟曾许她高额工资,求她去当业务经理。她为了要帮孔坪人修一条公路,彻底改变山民担柴挟竹的历史,毅然把这事辞掉了。
  原来从孔坪到秦屿相隔16.2公里。山民一日上街,半天走路。山里姑娘嫁不出去,山外姑娘也娶不进来,地方土特产贱如泥。经过有关部门测算,修条简易公路要花30万元,材料资金缺口很大。但是,李春梅说:“古代愚公能移山,现在共产党的天下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路在自己脚下,我们又有一双勤劳的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它修通。”她当上孔坪村第一把手后,又四处张罗这事了。年初,修路筹备组一成立,她就先把自己养猪私蓄的600元交了进去。接着就跑镇上县,走村出户集资筹钱,并把公路工程分段承包给每个自然村。在那修路的一年时间里,她日日起五更睡半夜,挨家挨户动员劳力上场,逐人逐项落实修路资金。大伙看她干劲那么大,有的人连留作“平生三样事——建房、做墓、娶媳妇”的钱都移到修路上头来了。
  孔秦公路开工啦,上自六七十岁的老妇,下至凡能拿起锄头、土箕的男女仔都上场了。山民村村搞竞赛,人人比贡献。山上山下红旗招展、锄声铿锵,全村2000多人分兵把口挖土方、填路基,好一幅“战穷山斗恶水,誓把荒山僻岭变通途”的新景象。李春梅看了心欢喜,也钻进了荒山的最深处同大伙一起干。此地一丛丛茅根和毛竹头,大小石头盘结在一起,她用山锄刨,尖锄挖,手指抠。手指抠出了血,便用钢钎撬。在骄阳下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从她的面额上淌进脖子里,落到工地上,后生仔们嫌穿着衣衫黏糊糊,就干脆脱了个光脊梁,用全身力气把这盘踞在孔坪山里的千年苦根掏光。全村干部群众头发拧在一起,拼死拼活地干了300天。一条巨龙似的公路盘上了孔坪山,李春梅身上的肉却掉了6公斤。
  办学
  李春梅上小学时,正逢“十年动乱”。那时节提倡的是“不懂ABC,照样干革命”。她只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长大了,她深感知识不够之苦,就坚持自学。她看乡亲们不识字,便自荐当民师,在家里办起夜校,帮助扫除文盲。俗话说:“做别人式,学自己艺”(意为帮他人干活,实际上是为自己学技术)。在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穷山村,夜里男女都没有什么去处,大伙只有到她屋里来,听她读书。她读一句,大伙跟一句,读完了,就手把手地帮助大伙学写字。到了她自己对每篇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时,村里人也脱掉了文盲的帽子。
  如今,李春梅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她说:“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才会感到社会发展和进程实在太慢,而每个人一生所能做的事情又有限。那么,帮助自己和乡亲们脱贫致富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了。”她在办学的同时,也经常引导姐妹乡亲们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己投工投钱盖起了小学教学楼。山民有了学习阵地,她又到镇里聘请农技站、茶叶站、兽医站的技术员们定期到山上来讲课,给大家传授农事技艺。从而,现在大伙都晓得了养竹护笋、栽茶种果、繁殖食用菌、禽畜生产和科学种田等新技术。
  久在深山人不识的孔坪村,眼下插上了公路和科技这两只翅膀,开始腾飞了。男人实行科学种田,省下工时才去山外打工;女人顶起了田间管理的作业,办起了“三八”示范林场,开拓了林茶竹果、蘑菇与药材生产。往年,这里的毛竹,每根值不了山外一条甘蔗的钱;目前卖毛竹是称斤论两,每根能值二三十元。去年全村单蘑菇一项就收入50多万元,外出打工者净赚6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的300元跃上1120元。村民奔走相告:“幸亏有春梅这个好书记。”党和政府也先后授予李春梅为省、地、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1995年)
  畲家妹的“三农”情结
  刘益清 吴庆堂
  一位刚走出校门、正值花样年华的畲家妹仔,怀着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满腔热情,毅然告别都市生活,回到生她养她的小山村,在“村官”的位子上,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一干就是12个年头,寒来暑往乐此不疲。这不,出村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最近刚刚完工,她又一边忙着邀请技术人员到村里,指导村民开挖沼气池;一边琢磨着如何充分利用当地出台的农村危旧房搬迁改造政策,让那些依然居住在地质灾害危险地段的乡亲们早日搬离出来。她,就是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雷金梅。
  回村创业
  1995年9月,19岁的雷金梅从学校毕业,被福州某外资企业聘用。身处现代气息浓厚的繁华都市,她常常想到长年累月在贫瘠土地里刨食却依然无法摆脱贫困的父老乡亲们。城乡之间的天壤之别,让她油然而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背起行囊,谢绝了公司老总和同学们的挽留,满怀创业的激情返回老家农村。
  当时的后门坪村笼罩在贫穷和困顿之中,不少村民还沉湎于打牌赌博,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和全线纠纷时有发生。“家和才能万事兴”,担任村妇代会主任的雷金梅,决定成立家庭矛盾妇女调解队,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很快驱走了村里的赌博之风,就连原来嗜赌如命的一位村民,也终于弃赌从商,并在城里盖了崭新楼房。
  举债筑路
  1997年8月,在全体村民的热烈掌声中,年仅21岁的雷金梅成为福建省最年轻的村民主任。感觉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的她,连续20多天踏遍后门坪村的山山水水,摸村情,理思路。
  后门坪村有247户、1100多人,其中畲族人口占95%,所辖的7个自然村散落在崇山峻岭中,村与村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相通。“要致富,先筑路!”雷金梅暗下决心。但修建连接各自然村的公路至少要30万元,对于一穷二白的村财政而言,谈何容易?雷金梅进省城、到市里,多次往返奔波,总算争取到9.3万元补助款。面对资金缺口,她提出“抽丁补劳,以薪代劳”的修路方案得到积极响应。1998年春,雷金梅带领群众迈向修路的征途。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她一咬牙,从亲戚朋友处借了13万元垫付工程款。同年底,一条长6.3公里的公路终于蜿蜒穿梭在后门坪的各个自然村,让村民从此告别了肩挑手扛的历史。
  2006年初,眼见出村的3.4公里机耕路早已坑坑洼洼破损不堪,尽管道路水泥硬化资金缺口高达100多万元,雷金梅迎难而上,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的同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望着穿村而过的平坦水泥路,微笑道:“虽然因此还背着30多万元的债,值!”
  带头垦荒
  磨破嘴皮,不如做出样子。1997年初,她亲自着手开荒造林,种植果树、茶树20多亩,造林30多亩,两年后仅茶叶收入就达3000多元,其他收入累计2万多元。村民们看到荒地也能挖出“金子”,争先恐后加入到开垦荒山的队伍中。
  与此同时,雷金梅在村里办起了扫盲班和农技培训班,增强致富的“造血”能力,村民们与她一起边学习,边实践。如今,全村拥有600多亩茶果园,养鸭4万多只,母猪存栏数30多头,尤其是该村的鸡、鸭、蛋等无饲料畜牧业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金字招牌,彻底改变了几百年来“一根扁担、一把锄头”的单一型农业产业结构。雷金梅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统一组织各家各户开发极具畲族风情的凉竹床、平竹床、竹寿椅、竹方椅、竹枕等系列手工竹制品,群众的人均收入由10年前的320元提高到现在的5300元。
  助贫扶弱
  “雷书记是我们全家的救世主,没有她的帮助,我儿子刘强就不会活到今天了。”家住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的村民刘付长逢人便夸雷金梅。原来,刘付长体弱多病,又患有肾结石、乙型肝炎,妻子郑菊梅早年烧伤导致肢体残疾,儿子刘强患有幼年型全身性类风湿关节炎和肺部感染。7年来,刘付长为了治好儿子刘强的病,已经是家徒四壁、债台高筑。2007年6月,刘强的病情急剧恶化,由原来能独立行走变成完全失去走路的能力,而且每天都持续发高烧,生活情绪极度悲观。福建省立医院的医生要求患者家属转院到上海专科医院治疗。此时的刘付长已倾家荡产,借尽了亲朋好友的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此时,有个好心人提醒他,“我们福安有个全国人大代表雷金梅,听说这个人很乐于助人,是个大好人,你不妨去找找她”。一言惊起梦中人,刘付长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找到了雷金梅。
  雷金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方鼓励刘付长全家坚持与困难和疾病作斗争,一方慷慨解囊并四方求助,两年间为刘强筹措了30000元的治病款。刘付长将这笔治病款视为雷金梅赋予他全家的“救命款”,大家都为此感动不已。这些年来,助贫扶弱已成为雷金梅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
  “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希望”,雷金梅每年都对考上大学的部分畲族贫困大学生进行赞助。十年如一日,累计已资助雷润波、雷小英等十多位畲族大学生。
  勇匡道义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十年人大代表生涯中,雷金梅无时不铭记心中。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良知,更是一种坚强和勇气促成她一个柔弱女子来勇匡社会的道义,她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作斗争,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出一件件不平凡的事情。
  2001年春节刚过,正当雷金梅与村里群众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留安村的6名群众代表全村群众的意愿向雷金梅求救。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了解,原来坂中村有人违章在留安村上方开采岩石,不仅造成农田崩塌,而且开采处的上空仅10多米就是黄兰溪和穆阳溪电站输入福安的高压线,万一炸断,直接威胁留安村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别是1996年8月的一场暴雨,由于采石场常年堆积的石屑和石碴使水流不畅,大水冲垮一座桥台,卷走两幢房屋的部分设施。采石场的场主还多次打击报复举报群众。面对留安村群众怨声载道,雷金梅义愤填膺。她迅速赶往福安市人大常委会,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协同有关部门依法对场主作出严肃处理,短短几天驱散了留安村百姓心头整整5年多的阴影。像这样的民事纠纷,雷金梅解决了一桩又一桩。
  为民请命
  真情播撒,山花烂漫。自小在农村长大的雷金梅,对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疾苦有着切身的感受。她扎根基层十年如一日,从当年仅21岁当选成为福建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大会最年轻的代表开始到今天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农民代表的她,更是胸怀全局,访贫问苦。她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倾心听取农民兄弟呼声;她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认真履职,关注社会民生;她执著“三农”,力挽妇女儿童权益;她关心群众的疾苦,积极参政议政。十年代表,雷金梅向各级人大提出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减轻农民负担》等50多条议案和建议均得到有力的落实,依法监督刑事案件判决187起,悉心听取群众来访413次。她用青春谱写“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荣获福建省第四届“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8年度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宁德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她促成了福建省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国率先实行,让农民的负担得到了进一步减轻,“看到农民兄弟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大家将家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正是我一生的梦想和追求。”雷金梅如是说。
  (2008年)
  蕉城区柑橘无病苗圃场场长钟功亮
  雷廷生
  作为农业第一线的探索者,在近十年来,他主持或参与了10项国家、省、市级农业丰产项目研究和推广,获得了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0多次被省、市农业部门授予先进个人称号,还荣获闽东第四届优秀技术人才头衔。
  他就是蕉城区柑橘无病苗圃场场长、三高农业园区总经理、高级农艺师钟功亮,一个憨厚儒雅的年轻知识分子,但前来参观取经的农民朋友却认为:他是一个种田的“好把式”。
  挑战“专业技术”
  1986年,正牌中专生在蕉城小城里算是个秀才式的人物,但从三明农校毕业的钟功亮,主动请缨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许多改到其他行业的朋友劝他也换个位置,图个奔头,但他却不以为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钟功亮目睹上世纪80年代农村的发展,毅然扎进了自己追求的事业中,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每每有人问及这些,他总是说:我是学果茶专业的,我的价值在专业中体现。家人、同事和朋友也都理解,他虽然只有38岁,但却是一个拥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他身上时刻折射出一名年轻老共产党员的质朴情怀。
  十几年来,他默默从事农业第一线研究推广工作。农业项目研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繁杂,技术要求高,被许多人认为是“苦差活”,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特别是近3年来,钟功亮兼职三高农业园区总经理后,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从早到晚接触的都是药水、虫子、标本、青苗等,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论证,经常一天下来就是两眼直冒金星,甚至经常在梦里都为一些研究数字纠缠不休。每年春季,咨询更多了,他的手机和住宅、单位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但他总是一个一个地接,耐心地讲解,让老百姓放心。他给自己下了个誓言:绝不让农民朋友重问第二遍。
  为了攻克农业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和推广新技术,他主动承担了国家、省、市10多项农业研究和推广项目,1999—2001年间他参与主持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油柰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在全市推广面积13.5万亩,新增产值6515万元,获得了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2000—2002年间参与主持了农业部晚熟龙眼良种推广丰收计划项目,在全省推广面积16万多亩,新增产值9000多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他还主持了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枇杷示范推广项目,该品种以其色泽亮、甜度高、水分多、肉质细嫩而在市场上卖出每公斤16元的高价,其价格比其他品种高出2—3倍,由此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仅一年多,在蕉城区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他积极争取获得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与省农科院、福建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培育、引进、推广适合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香钟11号枇杷、特晚熟龙眼、台湾蛋黄小番茄、五彩椒等名优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推广这些果蔬良种种苗60多万株,接穗8万多株。他还示范推广了营养诊断施肥技术、整形拉枝矮化技术、生物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等,通过研究推广使用这些新技术,提高了果蔬产量和品质,降低耗费,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样板作用,并带动辐射全区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高农业园区开办3年来已扎扎实实试验了10多项农业新技术,其中6项新技术在蕉城乃至闽东地区进行推广,还有近8项正在可行性试验中。
  勇挑“增收重任”
  近年来,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农村长期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老问题,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迫在眉睫的新问题,为找到切合当地实际的好样板,以推进农村农业结构调整,蕉城区于1998年决定在西陂塘规划建立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99年,凭借扎实功底和娴熟的组织领导能力,钟功亮又被选派往那里。
  他围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邀请福建省农科院进行总体规划,将园区划分为高优水稻栽培区、无公害绿色食品园区、优新经济作物园区、名优珍稀禽畜园区、现代水产养殖区、宁台农业良种中心、净食品加工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等八大功能区,并建立了中心示范基地。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分步实施、协调发展”及“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原则,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采取了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建设园区。
  3年来,园区直接投入300多万元,吸引外来资金上千万元,引进了连栋大棚,建起了目前闽东规模最大的蔬菜大棚生产群,安装了微喷系统及其他灌溉设施,完善排水设施建设,冬可防寒,夏可避暑,雨季防涝,实现人工控制棚内气候。特别是推出“无土栽培”试验,具有避免土传病虫害及连作障碍,减少农药用量,省肥省水省工,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对传统农业栽培模式进行了一次更新和变革的尝试,也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领域技术,受到农业专家的广泛关注。经过短短两年多的试验、示范,台湾蛋黄小番茄、美味樱桃番茄、心里美萝卜、五彩椒、韩国小青瓜等市场潜力大的30多个农业新品种,正在向许多农村辐射推广,仅一年时间,蛋黄小番茄在全市推广面积近2000亩、亩产值达万元。他试用生物农药及超大有机肥、益微等生物肥料,改变农业生产中高农残、低肥效的现状,在发展农业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引种的“立冬本”晚熟龙眼,凭借其品种和地理双重晚熟优势,比平常龙眼晚40多天面市,成为全国最晚熟的龙眼。他在园区建立现代水产养殖区中心片后,亩产高达700多斤,得到实惠的养殖户今年又扩大面积1000亩,同时还吸引外来养殖大户投下了800多万元养殖1000多亩。
  为了及时地将示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导农村农业结构调整,钟功亮在搞好中心基地建设的同时,主动将中心基地试验、示范成功的优新品种、新技术,向各地推广辐射,在霍童、八都、金涵等乡镇建立起蛋黄小番茄示范基地,在七都建立了枇杷、晚熟龙眼示范基地。他每年均在园区内召开现场会,邀请省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举办果蔬新品种栽培技术培训,使各乡镇科技副镇长、农技干部、村干部及农民专业户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技术知识的更新收获,园区成为农民最直观的学习场所。
  几年来,蕉城区三高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省农科院等农业专家的数次验收,吸引台湾益生种苗有限公司、台湾嘉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绿集团等10多家外地大企业前来考察交流,同时与台湾益生种苗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周边农民开发种植蛋黄小番茄2000多亩,产品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促进“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引进海易养殖公司、孙玉农等养殖大户在示范区开发水产养殖2000多亩;引进资金800多万元,加快园区的开发步伐。示范园区以其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定为全省30个重点农业示范区之一。
  (2003年)
  “畲山愚公”朱细妹
  王志凌
  91岁的朱细妹老人大半辈子都在和树打交道,义务植树、护林,默默无闻一晃就是30个年头。小树长成了大树,光秃秃的山道变成了连绵绿荫,为树下来来往往的邻里乡亲遮阳挡雨,暖意融融。
  朱老汉的家在福安社口镇大山深处的大坪畲村里,他的一生坎坷曲折,但正是这位命运多舛的暮年老人,在随后的几十年光阴里,用孜孜不倦的义举,悄然改变着山里人的出行之路,成为众人称道的大好人。
  大坪畲村离社口镇区约6公里,连接两地的是一道山岭,因为山路蜿蜒曲折,而被村民称为“楼梯岭”,是包括大坪村在内的10余个村庄4000多人往来社口的必经之路。多年以前,楼梯岭只是一道光秃秃的山路,两旁没有遮风挡雨的树木,从山顶到山下一两个小时的路程,过往村民行色匆匆,不敢稍作歇息,晴天晒得人浑身冒烟,雨天则淋得人像落汤鸡。尤其在大热天,不少村民被灼热的阳光晒得中暑。行路难,大坪人不禁望岭兴叹。
  如果在路边种上树,过往的村民不就可以遮阳挡雨了吗?一个盛夏,挑着担子在山梁上往村里赶的朱细妹,脑海突然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想到就做,翌年春,朱老汉从山上挖来各种各样的树苗,从村口沿着山岭往下种。
  “一开始种树,浑身的病痛都忘了,手轻脚轻,使不完的劲。”就这样,找树苗、挖穴、种树、浇水,植树老汉成了山岭上最忙碌的身影。暑往寒来,30年间,从山顶到山脚,或疏或密,老人陆续种上了1万多棵树,绵延3公里。村里修上了机耕路,他又干劲十足地在路旁种上了1万多株。一个人,两万多株树,种树几乎成了朱老汉晚年生活的全部内容。如今,两万多株树成活的有七八千棵,大的树径已达40多厘米,宛若一道绿色长廊,从山脚向大山深处蔓延。
  “能种上树的路旁都种了。”老人说,几年前他已经不再种树了,而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管护上。树木成材,有人盗伐了,他就再补种上;茶园旁的树木,有村民认为影响了茶叶生产,悄悄砍掉了,他也再补上。就这样反反复复,老人悉心呵护着每一棵树。在他眼里,每一棵精心种下的树都是他的一个孩子,看着它们茁壮成长,老人心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而今村里有了护林员,老人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不过年已九旬的他,依旧会到这条山道上走走,看看成长的大树小树,看着绵绵绿荫下来来往往的村民,给他投去温暖的目光和问候……
  (2008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