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福安市民族医院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94
颗粒名称: 见证福安市民族医院的发展
分类号: R199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安市民族医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医院 发展史 福安市

内容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1880平方公里,辖两个经济开发区、3个街道、18个乡镇,总人口64万。其中坂中、康厝、穆云为畲族乡,畲族自然村505个,畲族人口6.8万,占总人口10.6%,占全国畲族人口9.1%,是国内畲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县市。我出生在畲族乡村,我见证了福安市民族医院成立、巩固和发展过程,我为福安市有一所全省唯一的民族医院而自豪,它仍然很幼小、脆弱和特殊,需要我们共同来关心、扶持和保护,让其茁壮成长。
  福安市民族医院前身是1944年由天主教会创办的医院,名为“真福医院”,仅是一座土木构造的半洋式大院,工作人员8人;1952年9月,由福安县人民政府接收,改为福安县第四区卫生所,工作人员10人,同年12月更称为福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穆阳分院,设病床位20张,人员15人;1957年3月改称福安县穆阳卫生院;1972年8月更名为福安县第三医院;1973年新建门诊楼一座;1974年新建病房楼一座,开放病床位50张;1977年4月,改称福安县人民医院;1984年扩建房楼,床位增至80张;1987年进行门诊楼扩建,工作人员77人;1992年1月7日正式更名为福安市民族医院。这所我省唯一的畲族医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穆阳溪畔,占地7.5亩,建设面积3071平方米,病床位80张,工作人员79人,门诊部设9个医疗科室,8个医技科室,住院部设内、外、妇产、中医等病房。2008年在福建省、宁德市人大政协和省卫生厅支持下,经福安市政府立项,为市民族医院建造一幢四层综合病房大楼,2010年6日竣工投入使用,面积2868平方米,优化和改善了畲族群众就医环境。
  我市是畲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地,服务于畲族群众,是医疗卫生重点,是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医院办院的宗旨。民族医院担负着福安西部地区的穆云、康厝、坂中畲族乡和毗邻穆阳镇的周宁部分地段,面积230平方公里,约12万人的医疗保健服务任务。由于畲族群众聚居地偏远,交通不便,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为方便畲族群众就医,民族医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1)设立畲族群众专门诊疗窗口,做到畲族群众看病挂号优先,诊治优先,检查费适当减免,幅度约在20%左右;(2)对畲族病人优先对兑住院补偿,医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实施以乡镇级标准给予参合农民大病住院补偿,达80%比例;(3)定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医院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到边远地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下乡巡回医疗,为群众免三费(即挂号费、注射费、检查费),并对重点畲族村中的特殊病例给予跟踪治疗;(4)每年组织为穆阳地区五保户免费体检时对畲族五保户优先。
  为更好继承和弘扬畲医药的传统,市民族医院自成立后就重视青草特色科室工作,在继承名青草医林启鸿老医生治疗肝病专科基础上,创建青草科,认真筛选配方,总结临床经验,配制有“骨疽宁”、“疣赘平”、“软坚舒盘水”等方剂,取得临床效果。医院注重畲医药的收集、整理和研发,组织人员撰写了《畲医常用草药350种》《闽东畲医雷晋全正骨与传略》等论文在刊物发表,2008年以来还协助撰写了《福安畲医畲药》一书。该书共53万字,其中图片420多张,现已正式出版发行,它填补了福安畲族医药的空白,丰富了传统医药的内容,具有很好的传承价值和实用价值,对福安市的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福安畲医畲药现已列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名录,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民族医院近几年来还积极配合省有关单位,开展畲族人口健康素质调查,人群高血压病调查、口腔疾病调查、人群结核病调查和畲族地区妇科病普查等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成果。
  (2010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钟隐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