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中学生本民族文化状况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88
颗粒名称: 畲族中学生本民族文化状况调查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322-324
摘要: 本文通过对畲族中学生民族文化状况调查,反映了学生身上的畲族文化的基本状况和他们对畲族文化的基本态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畲族 中学生

内容

宁德市民族中学是我国畲族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民族中学。目前该校初中部共有12个数学班,600多名畲族学生;高中部共有36个教学班,约960名畲族学生。全校畲族学生合计1560多名。为了了解畲族学生的本民族文化状况,2006年10月,我们组织了一次畲族学生本民族文化状况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不要求受调查者填写姓名,但是强调受调查者对所列项目必须完整地据实认真填写。调查在高中二年级任选的4个教学班进行,接受调查者共108人,基本上涵盖这些班级的全体畲族生。之所以选择高二年级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近17周岁,已近成人(18周岁)的临界点;与其他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心智发育相对成熟,且在中学时代对本民族文化的接受水平一般来说已达到最高点。下页附表是本次调查结果的统计数字。
  这是一组发人深思的数字。数字显示了存在于这108名学生身上的畲族文化的基本状况和他们对畲族文化的基本态度。归纳如下:
  一、关于畲族语言使用状况和歌谣传承情况
  尽管这些学生有62.03%来自畲族山村,父母双亲都是畲族的比例也有69.44%。但是能基本上用畲语交流的却只占39.81%,能部分用畲语交流的也只有11.11%,二者合计才50.92%。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尽管是在畲族人口比例占优势的山村和纯畲族血统的家庭,作为民族特征最鲜明的非物质文化——民族语言——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丢失。
  畲族歌谣是畲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并且已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这次调查的结果令人深为不安。竟有65.74%的同学连一首畲歌都不会唱!虽然有56.49%同学对畲族歌谣表示“喜欢”和“比较喜欢”,但是还有39位同学“说不准”,有8位同学干脆明言“不喜欢”,合计占43.51%。
  二、关于畲族的民族自觉问题
  社会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民族之间的差异也在日益缩小。这本来就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假如民族的融合是以牺牲或者迷失自我作为代价,实在是太遗憾了。事实上这种遗憾已经成为现实。
  调查显示,只有6.48%的畲族学生表示与周围汉族同学(包括山区汉族)在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30.56%表示差异较小,62.96%的同学表示自己与周围汉族同学(包括山区汉族)在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没有差异。而后两者人数比例合计竟高达93.52%。
  更有甚者,有不少学生对我们调查的这些最基本的文化事项同时出现了多个“盲区”:既不会听说畲话,也完全不会唱畲歌,而且在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自觉与周边汉族同学没有差异或者差异很小。这些学生共有38名,占调查总人数的35.19%。
  以上调查统计的数字虽然仅是在108名畲族学生中产生,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应该有着较大的参考意义。这组数字为我们敲响了畲族文化已经面临全面危机的警钟。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再过一年多时间,这些高中生将有相当一大部分要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也有一部分要走上社会。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畲族的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已经丢失了许多,甚至有的连对自己民族的自觉和认同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果不赶紧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畲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再教育,再过若干时日,上述数字势必继续扩大;而这种无节制的扩大,终将极大地威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存续和发展。
  (2006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健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