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坑畲族文化村探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74
颗粒名称: 白露坑畲族文化村探胜
分类号: G123
页数: 4
页码: 269-2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宁德地区霞浦县溪南镇辖下的一个畲族村——白露坑的畲族文化。
关键词: 白露坑 畲族 文化

内容

白露坑又名白虎坑、洪坑,是霞浦县溪南镇辖下的一个畲族村。全村由白露坑、半月里、牛胶岭等自然村组成,有345户、142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97%。村庄西依葛洪山,东接东吾洋,距海3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蓊郁,自然景观独特。明末清初,钟、雷、蓝三姓迁入定居后,过着“青藜映读,红杏催耕”的典型农家生活。由于该村地处宁德三都水路至溪南,溪南古官道至福宁府(霞浦城关)的交界处,兼得山海交通之便,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典型的白露坑畲族文化。在清末民初,这一区区乡村不但接连出了5位畲族秀才,还推出了畲族“歌王”钟学吉。是葛洪山的灵秀雄奇和东吾洋的波澜壮阔,浇铸了白露坑辉煌的畲族文化。
  一、“歌王”故里文风盛
  钟学吉(1856—1924),是名垂简册的畲族文化闻人。当我们漫步在青山环护的村道上,俯视流贯古今的溪水,仰望对岸茂林古木,又细细玩味《末朝纲》中的警句,你会感受到歌王的影响力正向你款款逼来,我们仿佛看到了钟先生清癯的面容和在山民会馆伏案疾书的身影。当钟昌尧老人捧出一本本发黄的民歌手抄本时,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这种震撼力,一种可以称之为民族之魂的东西!钟学吉创作改编的民歌除《高辛氏》《钟良弼》《末朝纲》外,尚有《杂歌》《情歌》等数百篇。民间流传:“凡有山哈人的地方,必有钟学吉的歌。”但在白露坑从事民歌创作整理的远不止钟学吉一人。他的两位儿子孔明、孔天和同村的钟学标、钟曹玉、雷绍春、钟国生等,还有今天的钟昌尧老人,俨然是一支相沿不衰的民歌队伍。是他们以平凡之躯,肩起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畲族文化的民族伟力!
  二、古榕荫里秀才村
  吉普车沿着双福桥水库右岸的公路初坯颠簸前行。山回路转,同行的钟晓惠副镇长告诉我们,前面就是半月里村了,这就是我们心仪已久的秀才村呀,果然气势不凡。5棵300多年树龄的古榕,像仰天撑持的翡翠巨伞,把大半个村庄都掩映在绿榕荫里了,多优美古朴的村庄啊!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半月里村就处在溪南通往霞浦县城的古官道上,正好位于溪南和水潮古官道的中点,得名“半路里”,后来村人根据地形,把村名改成半月里。清康熙年间,雷文寿从盐田长岗山迁入半月里衍发成族。其孙雷志茂喜文学,好地理,得当时福州堪舆名师黄龙学真传,声名远播。雍正二年(1724年)被时任福宁州知州的张良弼聘请为幕僚。雍正八年雷志茂回村自建宅第,还修建了雷氏宗祠龙溪宫(五棵古榕亦为当时所植),从此雷姓子孙务农经商外,延师苦读,俨然书香门第。从道光三年(1823年)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雷世儒、雷步缘、雷步武、雷加润、雷步绳、雷加上分别考中秀才。在短短的62年间,半月里一村接连出了5位秀才,这在福宁府畲村中是唯一的。至今村里雷世儒等人修建的3座宅第,仍然保存完好。特别是雷世儒在道光间动用工匠60余人,历时三年,耗银80担修建的宅第,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高十多米,有柱子126根,大小房间38间,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当时能建如此豪华宅第,其经济实力可想而知。
  三、山哈文物珍藏地
  我们到过不少畲村,可是畲族文化底蕴这么深的并不多见。就说那秀才宅第吧,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它珍贵。从大门的门扣到已部分破损的窗棂,从大厅上颇具沧桑感的联板到镂花祭桌,从尘封的清代秀才帽到虫蛀斑斑的庠生范文刻木,从木雕神像到大小法器,从日常生活中的碗、碟、坛、罐到整石凿成的水缸,约略计算足足有200多件。它是不同时期白露坑村民生活的缩影和见证。我随意打开一本记录请神仪式的手抄本,发现抄录年代竟是嘉庆八年,我惊讶的不在于年代久远,而是法师们还在用它。就和这古宅一样,不经意间竞成了文物,手抄本是这样,大小器用莫不如此,给人以极为温馨亲切的感觉。一位同行风趣地说:“对畲族文化,我总是有所期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
  四、匾联犹闻翰墨香
  如果说白露坑仅仅是个文物富矿,那倒也算不了什么。最令人折服的是刻进畲族文化内涵的匾额和楹联,宛然墨香犹在。清道光十三年,时任福宁知府、进士李嗣邺(贵筑人)为半月里秀才雷世儒祖母蓝氏五十大寿赠送的“竹操松筠”匾,道光二十八年雷世儒为雷氏宗祠手书“凤山衍庆”匾额。前者以福宁府一府之尊的身份赠匾于一普通畲民,足显其尊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雷氏在当时的名望地位和影响的不同寻常。雷世儒为其宗祠题写的匾文中的“凤山”特指畲族祖居地广东“凤凰山”,分明已注入了畲族独特的内涵。这恰好和厅堂正壁一联“徭咏不忘高帝力,鹏程欲溯凤山踪”相呼应。“徭”即瑶族(时畲族没有定性),这里代指畲族;“高帝”指“高辛帝”;“凤山”指“凤凰山”。全句大意是:畲民盘唱本族民歌不忘高辛的功劳,鹏程万里仍沿着凤凰山祖先的足迹。另外三副寿联:“冯翊灵钟歌松竹而夸肇建,新庭瑞霭培芝兰以大诒谋。”“庚星辉五秩知岳降崧生冯翊早徵膺上寿,椿树茂千秋羡年高往勋丰城还见绍芳薇。”“宝婺灿瑶阶星近五冯翊风和翻彩鹄,高辛荣凤诏堂开三代春庭膝绕舞斑衣。”前两联都嵌入了“冯翊”(汉代郡名,雷姓祖居地,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这里借指畲族“雷氏”;第三联“凤诏”即凤凰诏,指高辛帝圣旨,径写高辛帝将三公主嫁给忠勇王,并赐给丹书铁券一事。像这样畲族特点如此突出的匾额联板集中于畲族一村一姓之内,是极为罕见的,其珍贵可想而知。
  五、畲家人盼月儿圆
  半月里是什么时候又为什么中落的呢?村民说:匪患。新编《霞浦县志》记得很详细:民国十七年,中南郑乌弟(郑清)等股匪群起,民国二十二年被县政府收编为保安队。民国二十九年,与外海日伪“福建和平救国军”勾结,控制内海官井洋、东吾洋,经常窜入内陆老虎坑(即白露坑)、天台岭等要隘,沿途抢劫过往商旅……这股先是兵匪一窝,后来干脆做了汉奸的海匪,断送了白露坑的繁华。
  2003年11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钟雷兴带领有关部门同志深入白露坑村调研,并向11月7日在我市召开的福建畲族文化研讨会递交了《中国畲族瑰宝——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文化调研报告》,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做好保护工作,要把白露坑列为文化重点村看待,把文物和古建筑保护起来。一要保护,二要征集,三要整理,要把钟学吉的畲歌整理后推向社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004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缪品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