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造福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54
颗粒名称: 闽东畲族“造福工程”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208-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畲族“造福工程”进展情况。
关键词: 畲族 工程 闽东地区

内容

制约闽东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居住分散、生存环境恶劣。至20世纪90年代初,闽东10户以下的少数民族自然村还有357个,2570户,11500人。聚落分散,直接导致了扶贫成本的增加,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据统计资料显示,1989年全区已通公路的畲族村405个,仅占畲村总数的1/5;已通电的畲族村971个,占畲村总数的1/2;已用上自来水的畲族村262个,占畲村总数的1/7。同时,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和延伸到少数民族山区群众,村民普遍存在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基本生存问题。由于闽东少数民族村民生活必需品的获取结构和数量、公共交通、饮用清洁水、卫生环境、受教育程度、医疗保健以及必要的文化设施等等与我省发达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使得闽东少数民族乡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受新事物、感受外界变化的能力弱于发达地区,并最终导致获取收入的能力差距。据统计,199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0.5元,全省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80元,而闽东少数民族乡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700元。
  另有一批少数民族村落处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带,这里缺乏最基本的生命和财产的保障。对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上世纪80年代,闽东畲族山区山体滑坡危及村庄民居的现象多次发生,如1987年9月,宁德市九都乡九仙畲族村上九仙畲族自然村遭受暴雨袭击,造成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整个村庄夷为平地,死亡30多人。据统计,闽东至今还有约2000户少数民族村民居住在自然灾害隐患点。
  闽东最早尝试实施“造福工程”的是地质灾害频发的民族村,如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族村,1987年该村有96户370人,其中畲族79户310人。当年,该村后门山出现裂缝,存在滑坡险情,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随即,省民政厅拨款5万元,地区民委拨款1万元资助村民搬迁。至1992年,共搬迁90户380人至石碑洋村。新的村落仍称“东山村”。搬迁前的1988年,东山畲族村人均收入270元,比全市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5元低205元。村中无自来水、广播、电话。由于电压低,照明电力也不足。搬迁后,由于新村海拔低,离集镇仅2公里,通了机耕路,村民往来集镇打工和买卖商品十分便利。1993年,全村总收入达40.3万元,人均1060元,比1988年增长790元。
  短短5年的时间,东山畲族村不仅完成了村庄的搬迁,而且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不仅东山畲族村如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山区搬迁到平原,从小村搬迁到大村的畲族村普遍表现出这一特点。搬迁后的畲族村由于地处平原,交通方便,且靠近城镇集贸市场,增加收益的机会也明显多于山区,因此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畲族村搬迁大多是为了避免自然灾害,而不是以解决贫困问题为出发点,但客观上搬迁畲村却取得了脱贫致富的良好效果,从而为贫困山区畲族村的脱贫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随之,“造福工程”覆盖到了更为普遍的地处偏远、聚落分散、扶贫成本高的民族村。宁德市三都澳半山畲族村是较早实施异地扶贫的试点村之一。那里地处海岛的大山之中,仅有12户56人,全是畲族。村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缺乏,教育落后,生活艰辛。村里妇女远嫁,男人独身,人口呈下降趋势。1993年5月,政府补助9.9万元,帮助他们迁往海边,并完善基础设施。搬迁户除了种田外,还养殖海带、紫菜等,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340元增加至千元以上。半山畲族村的整体搬迁正是闽东异地安置扶贫的一个缩影。199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积极组织实施‘造福工程’。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有计划地将一些山高路远、生存条件恶劣、零星分散的少数民族村集中搬迁到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新的有利于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少数民族异地安置扶贫由此在全省大规模展开。
  至2008年上半年,宁德市少数民族“造福工程”共搬迁7406户、33363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198919人的16.77%,涉及88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1%;涉及296个行政村,共搬迁少数民族自然村713个。实施整村搬迁和部分搬迁的分别占56.8%和43.2%。因险情搬迁的占9.1%。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而搬迁的占88%,其他原因搬迁的占2.9%。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搬迁数量最多的福安市,搬迁2790户、12789人,实践证明,“造福工程”投入少,效益高,受益群众多,成效显著。
  闽东少数民族“造福工程”的搬迁对象主要是长期居住在高山、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民族自然村。由于居住分散,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和延伸,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村民生活极为艰苦。通过“造福工程”,将这些畲族自然村群众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霞浦县水门畲族乡茶岗畲族村浦后店自然村原本是个只有6户18口人的小村落,2001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涉及周边10个畲族自然村。至今年为止,彻底搬迁了4个自然村。浦后店村造福工程聚居点已形成一个面积15亩、三纵二横结构,主街宽11米、长200米的新村,配套水、电、通讯、闭路电视、医疗卫生室等基本生活设施,目前已完成搬迁入住106户467人。“有女不嫁茶岗”已成为历史,搬迁后陆续有8位外地姑娘来到浦后新村安了家。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老虎墓和李家墓自然村的26户畲族群众由于居住条件差,生活极为清贫。自从搬进“造福工程”新居后,他们通过外出务工、种茶叶、养禽畜、跑运输、经营食杂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家家户户买回了煤气灶、电视机等现代生活用品,装上了电话,用上了自来水,子女的就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近年来,劳动力转移获得的收入已成为闽东许多少数民族贫困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如福安市康厝畲族乡福源畲族村82户346人原来分散居住在海拔760米的6个自然村,2005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搬迁至乡政府所在地的工业园区附近,这样既便于群众就近打工,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500元,比搬迁前增加了一倍多。
  (2008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